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但都是和家人一起看的。红色年代的故事对于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很亲切。一个养父,独自抚养大四个非亲生的孩子,这个故事听上去实在有些悲惨。然而主演邢佳栋却认为,这并不是苦情戏,实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此言不虚。剧中泪点颇多,但都是感动的泪,带笑的泪。
作为领衔主演,邢佳栋又一次在一部电视剧中独挑大梁,他的表演自然朴实,不着痕迹。善良而正直的养父与他饰演过的众多军人硬汉大不相同,足见其功力。能够成功塑造朗德贵的形象,除了因为演技过硬,演员本身的气质贴合角色也很重要。生活中的邢佳栋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喜欢孩子、热衷公益,饰演朗德贵自然得心应手。
在偶像剧横行的当下,这部剧实在是一股清流。
田大夫烧了一只鸡和白面馒头,3个孩子全吃了,他也就说了几句,但没限制孩子吃啊!结果这几个白眼狼居然就偷东西!还理直气壮地!这样的孩子还收养是脑子有病吧!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啊!在全国人民都吃不上肉和白面的时候怪后爹没能耐是真没良心啊!那个时候吃不饱才是正常,肉和白面是过年或有客人才有的啊!这真的是碗都没放下就开始骂娘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偷的还不是一些便宜的吃的,是人参!是公家的财产!那个年代你要是把国家的东西弄坏或是弄丢那是要坐牢的!档案成分更是牵连一片!做出这种事情的孩子真的是良心坏了!怎么可能长大会改好啊!
这事放现在类比就是你家孩子因为肚子饿,吃多了你就唠叨几句,孩子不开心了。下次孩子饿了,他不在家里找吃的填肚子,而是去你工作单位把单位的电脑卖给收破烂的换钱买吃的,你说这是什么性质吧!这种孩子怎么原谅!
前半部分靠个神经病一样的林浩推动剧情,终于因为不能生孩子正常点了,后半部分又弄来个更招人厌的翠玲。他们老林家的祖传性格真是优秀,
林浩心思狭隘既自负又自卑的性格导致他一直对郎得贵有心病也就罢了。这个翠玲是个什么鬼?就是为了不让郎得贵过个安生日子来的是吗?一个刚生出来因为交不起罚款而送人的孩子到了十几岁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亲生父母,真不知道林浩和马丽云这爹妈是怎么当的,叫个爸妈还得靠纠正?一个念中学的女孩心思跟个抓奸的中年妇女似的,让人看着一头雾水。故事从“十年后”的字幕显示在屏幕上以后就开始发展的莫名其妙起来,越来越难以下咽。
舅舅在这部戏里的表演,我觉得超过了师座和六一,师座和六一很像,他们都是孩子,但是郎德贵是个男人,这种跨度之大,内心之强大和丰富,这是要演员的人生阅历的,他展示了人物的成长,丰满可爱。
还是一个童话一般的善良执着的人物,这一点和六一有点像。舅舅说,六一是一个理想,是他自己放在心里边敬佩的人,我觉得郎德贵也是。孩子教育那块,还有去协调林家的家庭纠纷那段,都是超级高情商的展示,后来厂子能做大也是有道理的。
最最催泪的是几个孩子包饺子给爸爸过生日那段,他念叨了一句:“啥玩意儿?” 忽然坐下来,没有说话——那是惊喜到了无法回应,“我,郎德贵,还有人给我过生日?” 什么都没说,观众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是演员的功夫,舅舅在《士兵》一次采访的时候说:“最厉害的就是,演员没什么的,观众已经稀里哗啦的了。” 我觉得这个镜头达到了这个效果!
还有求婚那一段,我舅也能说出这么酥的话!而且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我死也不离开你了,嫁给我吧。” 我尖叫了足足一分钟!可见舅不是不可以深情脉脉,只是导演和编剧没给机会,哎呀呀,这些年我们错过太多!
在省城给病中的小雪打电话那段,也是好哭的,就简简单单的,也没有怎么着,几句哄孩子的话,舅舅眼睛红了,我已经泣不成声。小雪还是和爸爸最亲,兄弟姐妹和妈妈其实都差点劲儿,到生病这段就看出来了,她最脆弱的时候,回到小孩子状态的时候,她只想要爸爸,毕竟生命的最初几年,她和爸爸只有彼此,相依为命,那种感觉还是不一样。
插一句,舅抱孩子的样子真的很萌很温柔,来世投胎给他做女儿,这是我的白日梦。
剧里我最讨厌的是何满香,孽缘啊孽缘,为啥郎德贵在她面前就总是这么软,一副被欺负的样子,她和郎德贵的戏我简直看不下去,内心一直狂骂人:“你这个疯子,你放开我舅!” 但是这个角色有点片面了,舅说:“片面的好人和坏人容易塑造,复杂而真实的人,难。” (当然这是针对处座这个角色说的,再插一句,处座算是成功了,多少人痴迷他,三观尽毁式的,哈哈,跑偏了,我就是给舅打广告的。)我想何满香的存在是为了写郎德贵的弱点,他的善良和柔软,也就是他的缺乏边界感,相比之下,志平那种气质我就很喜欢,谁欺负我也不行,所以生意可以做得好。
一开始我就知道郎德贵最后一定和连月枝在一起,不打不相识这种套路,再加上两个人又都是这么执拗的人,又都是一直照顾别人那种人,他们是很像的,一类人。
后来马月斌的妈妈的突然改变,有点没来由,我觉得这段可能是不太重要,所以没有细表,相比,杨建功的转变表现得有细节,有过程,有这个人的纠结和动摇,最后儿子那一封信的重击,这个人物的成长就出来了,比较真实。虽然杨建功戏量不大,但是他是有变化的角色,因此就能被观众记住,有变化,有成长,才有意思。
说到变化这个点,我又跳脱了,我想到了师座。师座这个角色本来是有很大变化的,他变“坏”了,从家国情怀,到对军阀之道低头,这个变化很有趣的,但是《团长》没能拍完,所以后面很有张力的戏都没出来。因此买了小说,就想看看后面师座是如何和龙文章狂飙戏的,表彰大会和内战没出来,师座抱着龙文章的尸体的时候的表情也没有,真真儿是太遗憾了!我觉得249也是意难平,所以写了《生死线》,专门来写龙文章面对内战的反应。可是我师座怎么办?249你就是偏心,写《团长》的时候就差点把舅舅落下!舅舅说,接到剧本的时候,就觉得“戏量怎么这么少啊?” 然后还腰斩了,这就不剩下啥了!本来师座和团座是理想主义的两种选择,他们的灵魂一直纠缠到死,根本就是一个人的两面。所以249和舅舅都说过,虞啸卿这个角色很重要,没有他就没有冲突了,是不成戏的,然而,我们好多都没有看到。容许我伤心一秒钟。
拉回来,《养父》整体来讲,我觉得编剧还是略有点童话和平面,但是作为戏剧该有的冲突有了,情感有了,人物有了,节奏还行,有点慢。人物都有点执拗,包括郎德贵对小雪那种执拗,无论如何也不和这个孩子分开,好像有点没来头,但是也就是缘分吧,感情这种事没法说,这种执拗就很感人。 我给了五星是有私心的,我感动不代表别人感动,我稀罕舅不代表别人稀罕 :P
无缘无故的放走孩子生父,一个无情无义道德败坏的人,自己背锅不说,耽误的心爱的人的一生,图啥?放走坏人让他以后祸害别人去吗?建立在这基础上的所有善事都是无意义的,事情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既不耽误养孩子,也不耽误前途婚事,还不放过一个坏人。啥也别说了,苦情戏,也不能硬苦啊!完全可以不苦。
with granny
到25集就可以结束了。我最喜喜欢的角色是连月枝,特别倔。
三个星全部给邢佳栋。他每次遇到困难难过到眼睛红红的模样实在是太惹人怜爱了,养父长邢佳栋这样,我要是马丽云,别说一个小雪,就算四个孩子,我也愿意和他在一起哈哈哈哈哈
如何教育问题少年,这部片子给出了不错的思路
邢佳栋真的可以演大人物也可以驾驭小人物,这就是演员的可塑多变性吧!赞!!!
家里人在看,但我总觉得这是和谐社会版的无耻之家
我是来看邢佳栋的
陪爸妈看的,他们看得还比较开心,我看着还是满满套路。关于怀上亲生孩子,后来做掉好评,否则就抵消了前面养子女的功劳了。中国电视剧化妆就是人老了都是鹤发童颜,头发加几绺白发,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
…人物太假但是养父好帅~我妈看着看着突然冒出一句你爸年轻时候可帅了现在不知咋的老了就不好看了
平凡,善良,温暖,感动
难受的国产伦理剧
自带苦逼气息的舅舅。
家里人看被迫看了一点。一个腆着脸赖着别人生活的女人,还有买孩子拼死不还的桥段。央视是什么鬼价值观!
好人各种蠢和善良,坏人各种聪明呵呵呵,喜闻乐见咬牙切齿的剧情。故事挺好,剧情拉分了。
嗨,一句话,都不容易
喜欢邢佳栋,实力派
智障一样的剧情还特么演呢。
其实就是看看逗闷子,可是女演员们都不争气,演得好假。孩子们长大就无聊了,为了完成作业敷衍交差而已。
其实这部剧还不错,跟当时背景结合,男主太好所以过的不好.
圣父的狗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