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三星
能和偶像德尼罗同台,应该是Sean拍此片最大的收获了,可惜题材是他们俩并不最擅长的喜剧
这不是一部正统风格的喜剧,可能也正是因为过于风格化,尼尔乔丹第一次闯荡好莱坞没有掀起波澜,但我至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虽然不太认可德尼罗在里面略显定式的表情
Sean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自己的演讲口才
2 ) 宗教与救赎
上周末观摩了一个基督徒的小型聚会,正好昨天又看了这部和基督教有关系的电影,反差和冲击是很明显的。电影中的场景是71年前的美国边境小镇,如此不入眼的小地方,基督教都已经深入的渗进,普通民众对牧师很尊重,重视教会,警察对于神职人员都毕恭毕敬;教内活动庄严、隆重,我很喜欢他们在祈祷时吟唱的圣歌,空灵而神圣;从哭泣的圣母周围贴满了的钞票、如同过节一样的圣母像转送仪式和狱警都专注于神甫的讲经,而让犯人逃跑都不难看出,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和普及。
而我观摩的聚会,是家庭性质的,有6-7个人聚集到一起,唱圣歌、讲圣经,我赶的时间还不错,是每月的第一个周末,有两个新的姊妹受洗,大家可以一起吃圣餐、喝葡萄汁。可就是觉得别扭,圣歌是中国80年代左右的流行音乐改编的,而且歌词粗浅、鄙陋,据说是从教会抄写来的,讲经的方法浮于外而不能表其内,祈祷时,旁边的大婶一个劲儿的大喊:阿门~~受洗仪式非常简单,没有神父,就是一个带领大家祈祷的“兄弟”换上还算干净的上衣,念了念祈祷文,洒上还沾着头发的盆子盛的水,那个接受洗礼的小姑娘就正式成为了基督徒。聚会结束以后,大家一起讨论,无非就是上帝多么灵验,怎么出现奇迹,我恍惚中又回到了传销化妆品的小姐面前,以实惠的价格和奇迹般的效果来对我进行说服。本来我对宗教是很感兴趣的,但想想还是算了,如果信仰不能给我带来愉悦,为什么要形势化的膜拜?
再说说这部电影,在看到中部的时候我就在想,千万不要有一个悲惨的结局阿,不然会毁了这部影片的调子,导演没有让我失望。可以说这部影片的结局,是非常美好的,互相遥望挥着手的两个兄弟,各自拥有希望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说这或许才是自由的魅力。此吉姆很像另外那个吉姆,有点傻傻的,可在他那双眼中,透着对所看事物的理解,在他中奖后的“布道”中,我就知道,教堂才是他应该去的地方,他是属于那里的。而德尼罗,从一开始心思就没放在教堂里,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度过关口,到加拿大去。这个人有点势力小人,见到巴比时开始还不管他,可听他说要揭发他们时马上变换面孔,愿意帮他逃脱。不过对于吉姆,他始终是仗义的,从来没想过撇下他自己走,听到抓住罪犯的消息,立刻跑到现场,而且对黛米演的那个寡妇也算是有仁有义,明知道自己不会游泳,还捏着鼻子跳到河中救她的女儿。
电影中情节的设计也很有戏剧性,两个逃犯大谈哲理,帮人赎罪;巴比藏在圣母像的衣服里,在圣母的面前大开杀戒,而同是逃犯的吉姆打倒了这个救他出来的人;德尼罗跳到水中,是圣母向他伸出了慈悲之手,让他们获救;小女孩被巴比仍到水里,被恩人救起来的第一句话是:他 逃犯!让人无奈却也能会心一笑,也许宗教题材电影对我就是会产生难以置信的打动。
3 ) 一个关于自我救赎的故事
影片从两个越狱的罪犯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信仰的意义,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本性中无法抹杀的善良,这份内心的纯真体现在两个犯人身上,绝对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违背着主流价值观的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天使,谁能不被影片中jimmy的慷慨陈词所打动,谁能不被ned的见义勇为而感染呢?当不会游泳的ned跳入水中的一刹那,我感到的是远远超越宗教信仰所给予我的慰藉, 于是影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ned向落入水中的圣母像伸出了手,而圣母像也仿佛要救他出苦海,神像浮上了水面,他也得救了,这无疑是上帝宽恕了他的罪,因为善行他得到了应有的报答....他们不是天使,但他们做着和天使一样的事.......
4 ) 我们不是天使
第一次看尼尔乔丹的片子,不是有名的《哭泣的游戏》,却是这部原本以为是部搞笑闹剧的《我不是天使》,事实上,也许这部电影的起点是喜剧,但终点却是讲人性的。
这部电影拍于1989,那时的德尼罗还是一副老大风范,西恩潘则张着一张稍显稚气的脸,黛米摩尔依然那么迷人,正是这三个人,演绎了一部虽称不上经典但绝对有意义的好片子,德尼罗和西恩潘分别饰演两个逃犯奈德和吉姆,他们逃亡来到了一个牧师有着很高地位的小镇,为了不让别人抓住他们阴差阳错的成了牧师,黛米摩尔饰演小城的一个寡妇,她有一个有聋又哑的女儿,为了生活,别人只需五美元就可以和她上床。故事发展到后面,奈德和吉姆一边是忙着假装牧师闹出不少笑料,一边是寻找机会逃跑,特别是后面监狱长来小镇寻找逃犯,二人陷入生与死的困镜中。在这个过程中吉姆与一个牧师产生了友情,而德尼罗对寡妇则产生了好感。
如果看到这里,也许这部电影只能说一般,但关键是影片后来的发展,特别是当与奈德和吉姆同时逃出的那个犯人的出现,使影片开始走向高潮,形势对于几个逃犯来说非常紧迫,如果不能及时逃离就可能永远走不出这个小镇,吉姆被抽到幸运签不得不上台演讲,对宗教几乎一窃不通的他却凭着自身对生活的感悟感化了众人,包括摩尔饰演的寡妇,于是她把孩子在不需要付钱的情况下交给了奈德,希望他能让孩子得到上帝的帮助。
高潮时那场大营救的戏奈德跳进水里营救掉下水的寡妇的女儿,孩子掉下去的那个瞬间寡妇只看了奈德一眼,这个男人就毫不犹豫的跳下去了,原来德尼罗演起感情戏来也是这么投入。
全片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当女孩被奈德救起来的时候,她突然能说话了,而且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看着奈德说“罪犯”!奈德无乎要哭了,本以为救了人可以得到好报被想到反是被揭穿了,还好牧师的善良最终挽救了他们。
影片的结局处,两个本来可以堂堂正正离开小镇的逃犯却选择了留下,吉姆最终还是舍不得欣赏他的牧师,而奈德也最终为了美丽的寡妇决定留下,当罗伯特德尼罗挽着黛米摩尔的手走向小镇时,我会心的笑了。
电影完后,我始终在思考着一件事情,就是这样一个题材如果纯粹当喜剧拍,观众会很愉悦,电影也会更好看,但尼尔乔丹没有这样做,他更多的是想借这个有点荒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宗教和人生的态度,所以他把镜头对准了那个哭泣的女神像,当奈德因为害怕逃亡不能成功而祈祷时女神像掉下了眼泪(后来我们知道是房子漏水了),而最后一场营救的戏正是因为落下水的女神像,奈德的女孩才同时得以活命,正是因为这样的处理,这部电影的主题才能得到升华,也许这就是拍电影的两种吧。
5 ) 我们走在成为天使的路上
如果你喜欢经典喜剧《虎口脱险》的话,同样的路数,以一定也会喜欢这部《我们不是天使》,何况主演是罗伯特·德尼罗与西恩·潘这样的演技之王。不过对于两位主演来说,这部片子都不算他们的代表作。即使是导演尼尔·乔丹,他的代表作也是更为人所熟知的《哭泣的游戏》、《夜访吸血鬼》,近年的则是《水中仙》。
其实这个故事在开始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喜剧片。两个被囚禁在美加边境附近一个监牢里的囚犯,突然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死囚犯挟裹着越了狱。既然成功越狱,当然就不想再回去。也是,谁愿意没事蹲监狱玩呢。不过两个人却没有想好要去做什么,正商量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打算的时候,他们阴差阳错地被当成了神甫,而且被引到了一个位于边境上的修道院里。于是他们一边假装着做神甫,一边想方设法逃过修道院边上的界河。过了界河,就是加拿大,那里对两个囚犯来说,则意味着是自由的世界。
这个越狱并逃亡的故事,完全可以被拍成是很男人的战争戏,也可以被拍成雄壮的西部片。而且这也对得起罗伯特·德尼罗与西恩·潘的戏路。不过,整个片子却成了不折不扣的喜剧。在电影逃亡的过程中,他们俩,闹出了层出不穷的笑话。而且罗伯特·德尼罗贱贱的面孔与他在传奇的《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的面容也完全的两样。不过对于看惯了德尼罗其他形象的话,匝一看到这部片子里的德尼罗,还是显得格外的不一样,而且这样的反差也平添了几分喜感。至于西恩·潘在片中还生涩的让人生怜,但他在剧中的表现却不亚于当时已经成名的德尼罗,甚至更加的出色。在这样的一部喜剧中,已经能够感受到西恩·潘以后拿下奥斯卡影帝的实力。何况,到目前为止,西恩·潘已经拿下了两座奥斯卡的小金人,而且在在已经拿了两座小金人的男演员里,他还是最有可能去拿第三个的那一位,果真如此的话,无疑将创下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以西恩·潘目前接片的水准上看,相信他完全有这样的实力。
就这部喜剧片来说,在搞笑的程度上,完全不让于《虎口脱险》。而且更深一层的是,这部片子还有很深的宗教色彩,这对于非基督信仰者或者是异教徒的人来说,观影时可能会有所障碍。但故事的设置上,按着剧情往下走,却觉得这一切都是浑然天成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中国的古语。放到《我们不是天使》里也是一样适用的,小毛贼由于假装神甫而进入修道院,却在此受到感化,可谓结下了善缘,并由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善事,最终西恩·潘饰演的年龄较小的毛贼最终终于在修道院留了下来,并真正成为一个神甫,这种机缘可不是想要就来的。而真正恶贯满盈的杀人犯最后也终于被击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算是因缘相随吧。
当电视上播出这个片子的时候,我因为是罗伯特·德尼罗与西恩·潘,就顺着看了下来,然后又特别的喜欢。终于,可以在《虎口脱险》之外有了别的选择。可以没心没肺地开怀大笑一番。
其实,《虎口脱险》似的搞笑片一直没有被人放弃拍摄过,中国的《举起手来》就完全是这种手段的拙劣的模仿,结果却拍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最后居然还有脸推出第二部。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奇迹了。
今天有个叫绿萝群的网友在我写过的《两杆大烟枪》的文章后留言说“刚刚看过这部电影。宁浩只学了点皮毛,在国内就成一线导演了。可想而知那还追得上吗?”我觉得这朋友说的很好,《疯狂的石头》与《疯狂的赛车》对于《两杆大烟枪》与《偷拐抢骗》比起来,量级还是不一个层次,但宁浩却由此成为了中国的一线大导。再对比《举起手来》这样的电影对于《虎口脱险》及《我们不是天使》这样片子的低级的模仿,中外的差距,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悲剧,真是让人不胜嘘唏。
6 ) 太年轻了
一开始并没看出来那个竟是西恩·潘,但戏骨终究是戏骨,从他们年轻时拍的这部影片就能看出来,整个剧情有点像虎口脱险,轻松搞笑,给人希望!
忏悔,无论是对哪宗哪派的神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迷失的自己,回到向善的道路上。
主流价值观——真无趣,角色倒是很有趣
意外脱狱,假充神父,伺机跨境。相对题材来说,画面真讲究。好多小梗不错(衣领夹子;抽签演说那段;翻译)。对宗教的展现和讨论蛮有意思(宗派;仪式;圣母流泪、血、木头;那段演说;结尾一个皈依一个走向世俗,信与不信没有分别,都是坦途)。
荒诞喜剧,故事有点俗套,但好在德尼罗和西恩·潘的演技不失水准,特别是后者,当时还青涩的他看起来很呆萌,软绵绵的声音很符合其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全片的最大亮点。算是西恩·潘演技的代表作之一了。
越狱的罪犯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信仰的意义,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本性中无法抹杀的善良,谁能不被影片中jimmy的慷慨陈词所打动,谁能不被ned的见义勇为而感染呢?ned向落入水中的圣母像伸出了手,而圣母像也仿佛要救他出苦海,神像浮上了水面,他也得救了
翻拍1923年的《伪牧师》,看来有些笑点是有时代烙印的,不是哪个年代都适用。
我居然能下载到三个版本。1、dvd版本(超棒)几乎720p 2、hdtv版本 3、misd版本
粉絲期待不時看到偶像演出,即使不是傳世名作還是會奉場,即使是次流作品還是會找藉口原諒他們。Robert De Niro 和 Sean Penn 在這戲裏很可愛呀,值得一看。
改编自一个美国很早的话剧,里面的幽默挺荒诞的,属于不太大众那种,不知道是这种幽默大众不太吃,还是因为角色扮演神父太冒犯,imdb上才6.1,好奇。
借用了55版的越狱犯设定,其他部分另立门户;作为主要包袱的真实身份与掩护身份差异的处理过分简单粗暴,造成了某种不合时宜且不好笑的尴尬,甚至令肖恩·潘的出彩表现失色。
尼尔乔丹。ps我真佩服自己能下到这片。。本来是冲着德尼罗的,想把德尼罗的每部电影都看一遍。但是这里面德尼罗表现太一般了。他的喜剧路线应该是北野武式的吧。
去看德叔,意外发现了Sean Penn。嘿,还挺萌的。虽然世界这么糟,也许真的有上帝吧。
很暖的小品,但卡司却很大牌,喜欢导演大叔,每部电影都选材有趣
整个故事颇为荒诞,但情节既紧张又搞笑,两个一直想逃离警察追捕的越狱贩在一系列事件过后都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同时完成了自我救赎。PS:这几位大牌当时真年轻啊
只看到了结尾.以后要补全
即使是坏人也有做好人的一面。那时候潘叔和戴咪好年轻,好嫩啊!罗伯特在剧中的角色很讨喜,笑料百出。
4.19
给个感情分吧 果然没有好不好 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电影是什么》提过,特意看一下。
德尼罗不适合这个角色德语配音太毁了这镇上的人都显得不对劲戏的感觉太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