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过大半,才知道,遇到爱的人是人世间的幸运儿。面对销烟与战火,才知道生命中能拼上性命争取一回的东西真不多。
战争中的爱情总是这么耀眼,面对随时会来的死亡,每一分一秒都是金子。所以奋勇,所以抛下了所有只为成全自己内心的一点渴望。
看着这样的爱情故事而感动, 是因为我们在眼下看似安逸的生活中,活得妥协而卑怯,自私而软弱。
……
高中语文老师曾经就我当年的一篇批判向的电影影评作文,对全班作了一个思想指导,就是说意识一定不能非主流,否则肯定得不到高分。
可是人生不是作文,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人们往往没有什么典型的主流意识,他们只想享受平静、美景、健康和爱人的脸庞。没有什么所谓的正确和错误。
那一群意大利士兵这样想的,最后死于盟友军的手里。
女主佩拉吉娅 这样想的,但是在战争开始的前期,她写了百来封情书去等待和呼唤她的初恋情人,直到自己的心凉透。
佩拉吉娅 的初恋情人这样想的,他饱含着要保护爱人和家园的信念,坚守阵地,隐忍无限的思念,直到为了成全所爱,卑微地渴望用搭救情敌的方式挽回其已经失去的爱情。
上尉安东尼奥·柯莱利 这样想的,于是目睹了所有的战友死在眼前,染满了帮其挡子弹让他得以幸存的战友的鲜血,直到不得不和自己的爱人分离,不知何日能再相见。
还有那个被自己的人以背叛的罪名吊死的女孩子,她爱错了人,对生活的一切美好寄予了太大的信任。
……
这世界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之分,也没有什么美好与丑恶的绝对界线,但确实有许多生存与毁灭的抉择时刻。
佩拉吉娅的男友是守护者的角色,他展示了爱的最大的宽容,成全了爱人,哪怕她背叛和辜负他们的诺言。
佩拉吉娅展示了爱的勇气、坚守、牺牲与忍耐,在开始爱上上尉时,她作过仍维护初恋婚约的努力,只是战争和爱情来袭,她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流言蜚语、俗世成见面前,她勇敢地跟随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爱情(这点普罗大众都是千难万难做到的)。最后为了爱人的生命,忍痛决别。
在战后无尽未知岁月里,她终于冷静地决定不妥协于生活,不在孤独和磨难中将就于悠悠岁月(这点普罗大众的又一痛点)。独自生活、行医、面对地震这样的灾难。冷静而从容。
其实我觉得在这两个角色面前,上尉的角色个性是比较弱的,如果结局不把书里的老来再相聚的情节改成电影现在这样,七年后的回归的话,上尉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败笔了。
在战后还想着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并回来为自己的爱人续写她的爱情梦想,才是真男人该干的事。否则,就是一个在战争中醉生梦死还要发泄一下身体的会点音乐勾搭女性的渣男了。
……
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为主角的电影。 佩内洛普·克鲁兹 演的很细腻,女性的不服从命运的倔强,爱情中的两难、挣扎、忌妒、满足,分别的痛苦,孤独岁月中的冷静、寂寞、坚强,再见面时的喜极而泣,层次丰富。
她的演绎的光芒,盖过了凯奇的演技和 克里斯蒂安的帅气。
……
最后表白凯奇的努力:带意大利腔的英语口语应该不好练;意大利歌剧的唱腔,颤音与高声部的技巧,感受到了,挺好听的;电影中段那曲如泣如诉的曼陀铃,听得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十五六岁初尝爱情的时光。
并谢谢,电影完美的结局。
(我以为豆瓣吞了我的第一帖,所以换个角度又写一篇。特此留念。。)
二战中发生在地中海支海爱奥尼亚海中的一座希腊小岛(塞法罗尼亚岛)上,讲述希腊与德、意两国的历史故事。
“希腊人拒绝向意大利军队投降,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只愿意向打败自己的德国高阶军官投降——可惜岛上只有200德军,上尉就是最高的军衔了,所以只好失望的向上尉投降。” 欧洲的战争,除了苏德之战,与东方的战争很不一样啊!
“一众高唱威尔第的意大利驻扎士兵,对比希腊小岛本地大字不识的民兵……歌剧不愧是人类宝贵的艺术精华,在战争中不仅能模糊敌我,还能拉近敌我心与心的距离……” 片中爱情,通篇寥寥,克鲁兹饰演的女主的情感变化莫名其妙,贝尔饰演的男二的慷慨让步简直让人无力吐槽,整体更像是为了应付剧本而硬塞进去的桥段。
结尾的凯奇和克鲁兹重逢拥抱也是让人难以共情,比较无感,除了景色很美外。
电影本身立意很高,剧本也属上乘之作,但拍摄属实差劲,本片算是为二战时边区的视野提供做出了一定贡献。 所以曼陀林是个什么乐器,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
女主佩拉吉娅很美,那种自然野性的美,一身粽黑色卷发,美得让我难忘。影片中佩拉吉娅的父亲让我佩服,他睿智而有哲理,我想这部电影的深度,就是在这个老人这里体现。他不仅是女儿的父亲,老师,还是人生导师。在女儿想要嫁人时,他就知道这个希腊男人不适合自己的女儿。不让她嫁,说道你太早结婚了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我想当时她也只是被荷尔蒙昏头了。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婚"这字,也可以这么解说只有女子不清醒不理智的时候才是最好骗的,被爱情昏了头脑。盲婚乱嫁可是要吃苦头的,所以婚姻和爱情的本质不一样哦,如果要结婚一定要想清楚了。也许你冷静了就不想结婚hhh 后来呢父亲的透彻在于,他知道女儿已经对男主芳心暗许了,他很引导她想清楚她到底是爱谁,想好后要对事情负责。反正我爱了这个父亲,希望未来n年以后我也能成为睿智开明的奶奶hhh
这个电影时代背景是二战时期,能活着已经是幸运了,然而男主的出现打破佩拉吉娅对生活的看法,那也是意大利人本身是多情又浪漫,即使在战争男主也不忘享受当下,尽情的歌唱。女主最终被这个有才华的男人所俘虏了,她爱上了他。这也提醒我无论生活多难,我们都要好好活着享受当下。敲重点,女主未婚夫和男主都很帅,在面对同样是帅的人,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真正的爱人?前提也是女主在等待未婚夫中她把她的爱迷失了。不可否认爱在没有得到回应是伤心透特又令人失望的。就于女主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她有知识还有跟随父亲学医的经验和学识。而她未婚夫只是为识字的渔夫,其实也不然在他和女主相处中就感觉到他们不适合不懂得彼此,所以我觉得男主更配得上女主。我欣赏浪漫的男人,因为当激情过后我们都要归咎于平淡,而浪漫的男人懂得在漫长岁月中享受生活和给予爱,他会呵护生活的每个细节,制造温情。同时我感觉女人观有颜是不够的,还要有面对生活困难的决绝和勇气。所以我很喜欢坚韧的女人,她们的爱是伟大的。电影最后因为地震,房租塌陷,就在我以为佩拉吉娅再也无法与她的父亲见到最后一面时,电影片头一转是她的老父亲躺在地上在气喘吁吁,他们父女俩相拥。真的:活着就好!
结局还是美好的,男主无法过着没有女主的生活,他又回来了。有时我不禁在想,爱一个人真的会因为没有他而活不下去吗?
不打算写长评,只是看电影后不加思考的几句唠叨,简单记录。
好电影像老酒,时间只会赋予他更深的魅力,回味无穷。几年前就看过的片子今天又重温一遍,还是那么令人着迷。Coreli上尉的歌声,女主角美丽、质朴的双眼,兼具传统与野性的个性,加上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意大利郊外小镇美景,一切的一切,让我这个忙碌于大城市里的上班族宛若新生,好像许久无人问津的心房拂去了灰尘,重新露出它娇嫩的模样,原来它还活着,还能感受这世上的美,I’m so grateful of this. 战争打破平静,曾经的恋人变的陌生,突如而来的敌人却那么温绅;曾经的盟友变成屠杀者,而后屠杀者也被屠杀,最终一切又归于平静。 生活看似回归普通,但曾经的经历却刻在我们生命里,不可改变。有时人们会逃避,彷徨,胆怯,可若心中具有真爱,本性生而善良,无论经过了多少的黑暗时刻,美丽之花终会绽放。 影片结尾没有像现在的一些电影故弄玄虚,留下开放式结尾,女主收到唱片,然后corelli上尉半透明的浮在屏幕之上遥望远方深情歌唱之类的,而是实打实的交代出来,coreli上尉回来了,他来找自己的爱人了!这真是让人无比激动和欣慰,而影片感人至深的一幕对我个人而言就发生在此处,共患难的两人多年以后重逢,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午后(如果是现在的影片,我猜可能哭嚎着抱上去,边小拳拳锤你胸口边喊着这几年你死哪去啦,我为你牵肠挂肚,夜不能寐你知不知道啊云云),两人就那么面对面了,经过无数个思念的夜晚,微风轻抚树叶,微波轻泛霞光,那个上千个夜晚思念的人就这么毫无征兆,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女主第一句话你觉得会说什么?把几年内心的委屈哭出来?多年的思念喊出来?无法想象的快乐表达出来?没有,她说了一句:我在找。。。,好像对一个从不曾离开的邻居,甚至自己养的牛羊,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而后进入第二层次,她摸了摸上尉的脸:“恢复的真好,”这句出来我快哭死了,这一句话真的比上千句我想你爱你思念你为了你我可以去死之类的感人至深太多了,这一句话说明什么?说明Coreli不在的几千天里,她心里的Coreli从未离开,他们见最后一面时的样子,她从未忘记,记忆那么鲜活,好似一直在眼前,记得无比真切;而后两人相拥而笑。影片最后在老爷子的声音中结束。 这不就是爱情的样子吗?如果你爱他,就在她唠叨你之前把柴火抱进家门;如果你爱她,就在她冷的时候为它披上披肩;如果你爱她,你就....
1爱情是激情燃烧过后留下的东西 发现女儿在和毛头小子谈恋爱,他说“他配不上你,他不是能接受妻子比他强大的人,他总是个男人嘛。” 发现已订婚的女儿爱上侵略国意大利驻岛上尉时,他这样说:“爱情只是一时冲动的爱,就像地震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它去时,就是做决定的时候,要做到形影不离,永不分开,这才是真正的爱。爱不带来兴奋与刺激,不是活下去的主动力,也不是想象着被吻的感觉,这种爱情的方式谁都会,可是当爱情燃烧完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爱。听起来不是很有趣对吗?事实如此。这就是你对那个上尉的想法对吗?佩拉吉娅,你的行为必须对你的未婚夫和他的母亲负责,还有为我们的岛早日解放祈祷吧,这样你和他才有可能。” 2受伤时不抱怨,有伤口一定要治疗。 “我要我女儿明白,战争和地震,是如何破碎一片平静的大地,我要她明白,为何上帝有时祝福我们,有时又会迁怒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痛苦,我要她从大自然的教诲中学习,受伤时不抱怨,只要伤口能痊愈就好。” 战争结束,女儿在他的栽培下,成为岛上首屈一指的女医生,她对上尉默默思念,眼中常含悲哀,父亲给上尉写信,这样说:“你知道我不是个虔诚的教徒,不过我相信,有伤口一定要治疗,如果有人的伤口可以治疗,那我们一定要找到治疗的方法为止,如果上帝给我们机会活下来,一定有他的原因。” 3爱是我愿意陪伴你 影片最后,对抱怨妻子唠叨烦人的乡亲,他这样说道:“你爱你的妻子吗?如果你爱,我建议你对她好一点,在她未叫你之前,自动把柴带进来,当她冷的时候,帮她披上披肩,每次从田里回来,送她一朵花。”
我不愿看到他和她KISS
三星半。原来当年是希老请求意大利支援,去侵占希腊的,战败了希老那伙人不爽,还要灭意大利人,米天理~~没料到凯奇的曼陀铃居然还有两下子。没料到佩内洛普的未婚未这么有义气,虽然这义气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但还是让人挺感动的。
人美,景美,音乐美。本是一群不该在战火中的人,残酷的战争往往衬托的是永恒的爱...
又一部让人伤心的战争电影,让人热爱和平
最喜欢的男女演员表演的精彩的故事
1,什么都不可怕都不可悲,最可怕最可悲的是同盟军的背叛!!!。2,德国,意大利,希腊。3,爱从你的眼睛里流入,也会从你的眼里流出。
NicolasCage的那双眼睛哟,任他不帅也动人。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哪怕经历了多大的灾难,地震,战争或者心灵的创伤----有伤口一定要治愈。 贝尔的冷峻的太迷人了,凯奇饰演的意大利上尉很有意思,曼陀铃很好听,还是喜欢不上克鲁兹。
他轻轻的弹奏起曼陀林,和她的眼神交汇,那一短暂的瞬间,他们深信对方的爱。
桑塔哈吉斯,你爱你的妻子吗?如果爱她,就请对她好一点。她还没说的时候,就把劈柴拿出去;她冷的时候,就给她披一条围巾;每次从地里回来的时候,给她带一朵鲜花。
欧阳推荐的,对这部电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总会在午夜想起他说:“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Bale演了一个挺欠打的人物。
故事看的很别扭,不是故事别扭,是心里别扭,Cage故意想把腔调意大利化,一开始还真的觉得挺像,但是越听越别扭……有点儿愣。很喜欢最后地震的情节,也属于小收煞,是我见过最好的小收煞。另看了第二遍才想起来里面有Christian Bale。。。
够经典,但是结尾太老套了,给人的回味没有了。应止于那张唱片的音乐响起,叠出画面的是她面向意大利方向、大海和那封医生父亲写出的信的画外音。把结尾和想象留给观众。
某站把电影翻译成了《战地情人》,我还是更喜欢它本来的名字《上尉的曼陀铃》。潘潘素淡了眉眼仍然美的不可方物,凯奇还在当红的上升期,甚至男二竟然是贝尔,现在回看真是顶级阵容。贝尔和凯奇的人物塑造都很丰满立体,唯一遗憾的是潘潘的心路历程太突然了,应该再刻画细腻一点的,肯定评分会比现在高。不过潘在有限的戏份空间内已经竭尽全力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去表达和诠释了,在演技方面潘是满分的,人设薄弱是导演的问题。全片真灵魂主角是女主爹,简直是行走的金句机,太通透太智慧。
多想去看看希腊岛屿的风景,很美;只要有伤痛,就要努力的去治愈;另外,可爱的意大利军队,肿么老是这么倒霉啊,真乃军事史上的一朵奇葩啊!
“上帝让你活着,一定是有原因的。”电影普及了一段我不知道的凯法利尼亚岛二战历史(德军枪杀手无寸铁的意大利士兵惨无人道啊),讲了一个曲折圆满爱情故事。加之尼古拉斯凯奇、佩妮洛普克鲁兹俊男美女,四星妥妥值了!
在爱情故事中,这是最完满的。开头上山受苦遭难期待奇迹,结尾下山生活琐碎执子之手。也因为太完满太HE似乎损失了回味与想像的魅力。但是两位主角太致命。凯奇叔噘着厚嘴辱睁着毛茸茸的蓝眼睛,谁不想让战争赶紧滚蛋,让他和佩内洛普一起跳舞。它不需要余韵,它只要结结实实地满足平凡而美好的愿景,就是最美的。毕竟他们是南欧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就一定得BE。
很早看的了。。。今天cctv6放了一遍。。。发现还是很有记忆
编剧真的很一般 也浪费了这组cast 只不过 漂亮宝贝 两点钟方向 向她致敬 这句不错
2008/10/25深夜CCTV-6。意大利占领军真是温文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