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本片之前,对于克隆技术,我的印象停留在生物教材中克隆多莉羊的一张照片上。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处理羊的乳腺细胞,培育出毛茸茸的生物体,它就真实存在在人类眼前,呼吸、饮食、生长,它的基因来自另一只羊,是对先前个体的再现。这是现代科学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尝试。
然而,在人们丰富对于克隆技术的想象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忧虑与广泛的争议。许多科幻作品就克隆人的主题进行深刻的探讨,例如石黑一雄的文学作品《莫失莫忘》,也如这部2018年的《克隆人》电影,正像受众者阐述着伦理道德和人类永生的命题。
关于电影《克隆人》可以提取出几个重要的阶段,电影角色的反应与剧情的推进便生动诠释了克隆人对于社会情感、伦理、道德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也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在当下,克隆技术为多国明令禁止的原因。
一、男主博士从事的“人造人”秘密工程
通过影片反映的情况,这个工程推进已有些时日,也有一个庞大的企业为之运转。然而,屡屡失败。影片首先展示的是一个军官捐献者,在授权文件确定了法律属性后,被用于提取神经数据。一根神经探针扎入人体泪腺,通过传输数据、在机械人造人中复制人类的大脑,从而激活人造人。然而,当人造人被赋予意识之后,它看向自己的机械手,变得十分惊恐,它唯一询问的问题,是“Who am I”,语气逐渐变得疯狂、狂暴,最终它开始了自我截肢、自我摧毁,直到被男主关闭了电源。一切归于沉寂。
从这个情节来看,这个公司尽管目前在进行人造人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的真实意图是实现“生命无需被终结”的目的,即通过记忆传输实现个体价值的永远流动。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可怕的,当一个生命体物理死亡之后,即使它的精神还存在,那是否还可以称之为他自己?
包括人造人近乎癫狂的询问——我是谁,其实便是克隆技术面临的一个重大伦理问题。即使现代技术可以让我们在他人眼中以原有的状态继续存活,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究竟还是不是自己?这是一个深刻而需要探讨的问题。
另外,影片在后来对于男主反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之所以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会自我截肢,而人造人却疯狂地进行自我残害,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身体的排异反应。这种排异使得大脑不知道自己与这幅肢体的联结,便会产生如人造人一般主观思维上的紊乱。
二、家庭车祸后克隆亲人
简单地重新叙述一下克隆亲人的过程,在车祸之后,男主的妻子与三个孩子全部丧生,为了挽救这一切,男主不惜冒风险偷窃公司的克隆车来“复活”他们。(由于克隆车有限,他只能复活三个人,最后他痛苦地抽走了最小的女儿的生存权)。克隆车里装有氨基酸、单糖等多类小分子物质作为原料,通过启动测定序列开始了为期十七天的克隆人打造。如果十七天仍然不取出,他们会继续生长,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癌变和衰老。
这里的情节大部分是有生物学理论支撑的,关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衰老和癌变。虽然意外发生的恐怖性远远大于成功的几率,当男主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我们也可以再次看出人性与人类的情感在维护社会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男主的妻子在生前曾说:人类不只是神经化学,不只是路径、电子信号和化学,组成人类的还有爱和灵魂。
可这同样暴露出了克隆人的潜在问题,那就是人类的情感。假如这样的技术开放,从犯罪角度来说,如果这项技术落入了不法分子手中,克隆体与本体指纹与DNA的完全一致,会为侦查和审判带来莫大的阻碍;而从普遍的家庭伦理来考虑,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家人可以活得更长久,可当这项技术被开发出来以后,决定人们生命的便不再受到基因的限制,因为只要有了这项技术的使用权,便可以世世代代地流传到自己接二连三的克隆体内。这种情况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克隆的阶级性——作为稀缺的技术,高昂的费用是划分富人和穷人享用权的屏障,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富人、名人、天才优先享用这项技术,那么资源的配置和流动如何能保障公平性呢?只要有了永生的可能,有些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这个机会,那么很有可能引发暴力、犯罪,甚至战争。所以就目前来看,我仍然认为不开发这项技术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也能让人们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注意饮食与作息的安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的可能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意义。
上述是对于克隆技术的影响作出了大概的分析,其实对于克隆体本身来说也有探讨的价值。
克隆技术本身对被克隆对象来说,有没有一种情感上的伤害呢?当然,这里要排除掉为延长寿命主动选择这项技术的人,转而探讨被动的情况。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意外死亡时,亲人不惜一切代价选择克隆他,换取他生命的延长,而他并不知情。那么在克隆后并传输记忆(在这部影片中记忆被物化了,变为了储存器,可以增设和删改,其实细思极恐),大脑是否会出现排异反应?这又是免疫抑制剂可以协调的了的吗?如果他不能接受被克隆的事实,那么克隆体将会激发自我毁灭模式,这种伤害对于社会情感、亲情关系来说都是不可逆转的。
一个人在被秘密克隆时,他与周遭的世界是完全断链的,然而他与世界的密切联系总会让一部分人注意到他的离开,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男主为了复活亲人,他选择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填补这些漏洞,可是这些对于社会的伤害都是客观存在不可动摇的。那么在克隆体重新掌握意识之后,他又如何能带着这段社会的缺失正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呢?爱是美好的、打动人心的,可有时候,爱让我们冲动,不可否认地会让人变得自私——自私地复活一个人,自私地去扭转历史,把科学技术的革新作为工具,把货币作为筹码,人成了自己的上帝。然而,我们不能用科学来否认科学本身,这也正是不能推行克隆技术的更深层原因。
#0809-北京:昨天看电影时忽然外面狂风骤雨,闪电明晃晃地把黑夜涂抹成白天。说不定,有人正处在未来提醒我们:记住,要让它永远成为科幻片,否则,真相会比雷电更恐怖。
之前楼主不知在哪个公众号的推文下面看到了男神基努·里维斯的新片《克隆人》即将在国内上映,还莫名有些小期待。结果日子慢慢过去,某天打开豆瓣发现《克隆人》竟然已经上映两周了!这对于楼主这样的基努铁杆粉丝来说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当初在《黑客帝国》《魔鬼代言人》里的盛世美颜简直是惊为天人,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仍活跃在大银幕上!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这样的电影难道不应该支持吗?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片子漏掉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片名太直白俗套烂大街了吗?
结果一打开购票软件,终于发现了原委,这个片子的排片率只有可怜的0.2%,上映影院屈指可数,最近的影院离楼主也有好几公里,而且一天只有一场。仔细一查发现,本片上映首日的排片也只有可怜的3.9%,而且第二天就断崖式地下跌到了1.8%。
带着这些疑问,楼主很敬业地买了这张当天唯一的影票,跑了几公里去把这部男神的新片给看了。
原来,这部片子如此低调的宣发(基本等于没有),以及如此神奇的低排片,可能都是因为这部片子实在实在是太挑战人类伦理了。。。
影片中,基努里维斯饰演的是一名科技公司的脑神经科学家威尔·福斯特,他正在主持的一个项目是把刚刚死去的军人的大脑意识转移到一具机器躯壳里。实验屡告失败,最成功的一次仅仅是让植入人脑意识后的机器人说出一两句话,但它根本没有理性,三下两下就把自己给拆散架了。
威尔尽量不让自己受到实验失败的影响,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周末出游,结果路上下大雨,发生了车祸。除了威尔,妻儿四人全部惨死河中。
悲痛欲绝的威尔没有选择报警,作为一名神经学家,而且本人正好从事的就是类似起死回生的研究,他决定铤而走险。他把自己的实验助手,从事生物克隆的艾迪叫到了车祸现场,带来了他实验室用的意识存贮器。他把四位家人的意识复制下来以后,吩咐艾迪:你把他们的尸体给处理了,处理了。。。(是的,你没有看错)
紧接着,他让艾迪从他的实验室偷出四个克隆舱运到他家。由于艾迪觉悟很高,知道挪用价值几百美金的公共财产会带来的危险,只偷来了三个舱。这让威尔陷入了一场灵魂挣扎,出于某种不能和观众分享的原因他固执地坚持这些舱只能用一次,于是他用纸条抽签的方式,抽出了那个被放弃掉的家人——自己最爱的小女儿佐伊。为此,他拿出了另外三位家人的意识存贮器,把他们所有关于佐伊的记忆给删除了,删除了。。。
于是,他让艾迪开始了克隆程序,虽然艾迪表示之前他之前克隆出来的动物要么是畸形,要么是内脏都长在外面,从来没有成功过,但威尔依然表现出了对艾迪的极大信任,而且艾迪居然没有辜负男神的这份信任,在17天的培养期完成后,妻子、大女儿、儿子的身体,居然完美地克隆成功了,成功了。。。
但是威尔这时候并没有想好要怎么把家人的意识移植到他们的身体里,因为他的上一次移植实验中,那个被移植的军人意识把机器身体快给扯烂了。他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至爱的家人身上。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他不得不把刚刚被拿出克隆舱的家人们给催眠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握着妻子的手,突然从妻子的脑电波反应中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原来之前的实验失败,是因为就像器官移植一样,人类的意识当然会排斥机器的身体了!但是人类的意识移植到人类的身体,肯定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啊!
悟出了这个重要道理的男主,带着一定会成功的坚定信念,把妻儿三人的意识分别植入了他们的身体里,结果移植竟然真的成功了。。。
妻儿三人就像睡了一场大觉初醒一样,完全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早上起来开始大吃大喝。这一天男主威尔又被召唤去了实验室,因为又有一个刚刚死亡的军人被运了过来。但这个军人供体的大脑受到损失,没法用来移植。老板琼斯过来威胁道,这个实验要是再不成功我们公司马上就要关门!艾迪补刀说,如果公司关门了,你挪用克隆舱的事情就要曝光,你的家人都要被抓起来当做小白鼠。情急之下的威尔拿着一套记忆提取装置跑进了卫生间,用一根长针对着自己的泪腺狠狠地戳了进去,把自己的意识给复制了一套。走出卫生间的时候,他的眼睛竟然没有失明,只是留了一两滴血泪……
威尔已经根据自己领悟到的“排斥”原理写了一套新算法,只要加上自己的意识,就能让实验圆满成功。结果这个关头,他的老板琼斯闯进了他的家,声称威尔的克隆事件已经败露,要带走他的三个家人。威尔带着三个家人踏上了一场逃亡之旅,结果由于艾迪的出卖,四人还是被琼斯抓到了公司里。
为了交换家人的自由,威尔为琼斯重新写了之前领悟出来的独门算法,并很有心机地把他自己的意识植入了实验室的机器躯体。结果成功移植了人类意识的机器人能量爆发,把坏蛋老板琼斯所有喽啰都打趴下了,最后把宁死不屈的琼斯老板给弄死了。。。
机器人成了威尔的复制版。肉体版的威尔带着家人去了海边,已经知道真相的家人要求把小女儿佐伊带回来,于是威尔真的克隆了一个小女儿带回了家里。机器版的威尔克隆了一个琼斯老板,开起了一个克隆公司,专门为濒死的富豪们提供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服务,机器威尔成了大老板。
如果前段时间掀起轩然大波的基因编辑已经严重挑战了人类伦理,基努的这部《克隆人》就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片中对克隆技术的态度已经近乎颂赞,在意识移植技术的辅助下,克隆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能够让你挚爱的人回到你的身边。丝毫没有考虑克隆人是否本身本来是有意识的,克隆人是否可以取代之前死去的被克隆体,以及影片最后用克隆技术去帮有钱人延续生命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影片开头男主深陷移植失败的困扰时,妻子曾经提醒过他,你是不是仅仅复制了人的意识,但忘了复制灵魂?就连这样深刻的命题都在男主最后实验成功的欢呼雀跃中被抛却到九霄云外,因为电影告诉我们,人没有灵魂,复制了意识就是复制了人。
抛开所有的主角光环,逻辑漏洞,剧情硬伤不谈,为什么基努还要拍这样一部伦理上存在极大争议的片子呢?
或许基努只是想在银幕上圆自己的一个梦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基努·里维斯是一个被命运无数次深深伤害过的孩子。13岁时,他的父亲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他的生活;29岁时,他失去了自己的挚友瑞凡·菲尼克斯;35岁时,他的女友珍妮弗·塞姆生下了他们的女儿,但孩子刚出生时就是一个死胎;37岁时,正在拍摄《黑客帝国2》的基努得到噩耗,女友珍妮弗发生车祸,当场死亡;39岁时,基努得知相依为命的妹妹得了白血病……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基努·里维斯”,出来的第一个搜索建议就是“基努·里维斯的悲惨人生”。网上讨论他悲催命运的帖子不计其数,无数人为他扼腕叹息:世俗的名利,男神都有了,但他想要的,命运都没有给他。
《克隆人》不过就是基努想要在大银幕上完成自己人生缺憾的一个美梦而已。现实中丧失挚爱的他,在电影中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意识转移技术让挚爱们起死回生,电影中如此强大全能的他,不过是现实中颓丧的自己的一个镜像罢了。
男神固然为了圆梦,但影片违背的科学人伦法则,以及艺术上的不足和漏洞,你会原谅吗?
或许,如此低的排片,能让少数真正理解他的人到影院的小角落里,深切体会一番他的苦痛和对完满甜蜜的渴望,就够了。
男主醉心于将人类思维和记忆移植到机器人上时,女主曾经对他灵魂拷问,“那我们呢,我们经历的一切,也只是那些生物化学信号嘛?”
影片的最后,男主不仅成功复活了女主,三个孩子也都回来了。甚至复制了自己,将机器人作为自己的分身继续进行项目。
我想,对于女主的问题,答复是肯定的。通过生物化学信号复制了思维,知识,记忆,也就得到了感情,亦或是。。。灵魂。
所谓的人类灵魂,可以完美复制,不仅在血肉之身,更在人造的钢铁之躯。
这可以说是我看过美国最反宗教的片子了。。。♛♛♛
又一部精彩的克隆题材的科幻片,媲美《第六日》、《逃离克隆岛》;此类题材片还有《克隆丈夫》、《收割伊丽莎白》、《银翼杀手》等……
波多黎各实验室,供职于某生物科技公司的生物化学科学家威廉·福斯特(基努·里维斯 Keanu Reeves 饰),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克隆技术的研究。此时,他正在进行第345次实验,将刚死去的军人的大脑意识转移到一具机器躯壳里,但机器人苏醒后却惊恐无法接受自身模样而自杀式地自我拆卸零件;为防治机器人受损,威廉强行拔掉了电源。实验屡告失败,最成功的一次仅仅是让植入人脑意识后的机器人说出一两句话,但它根本没有理性,三下两下就把自己给拆散架了。
公司老板琼斯(约翰·奥提兹饰)告诉威廉,由于实验屡次失败,公司高层已不报希望;如果近期没有进展,公司将会取消该项目的研究……
威廉尽量不让自己受到实验失败的影响,带着妻子莫娜(爱丽丝·伊芙 Alice Eve 饰)和三个孩子周末出游;结果途中下大雨,路边大树被刮倒,威廉来不及刹车,妻子胸部当场被树枝捅进死亡,车子随即也掉入河中……除了威尔,妻儿四人全部惨死,这令威廉痛不欲生。
然而,科学家的本能又促使威廉迅速冷静下来。威廉没有选择报警,作为一名神经学家,而且本人正好从事的就是类似起死回生的研究,他决定铤而走险。威廉把自己的实验助手、从事生物克隆的埃德·惠特尔(托马斯·米德蒂奇 Thomas Middleditch 饰)叫到了车祸现场,带来了他实验室用的意识存贮器;将四位家人的意识复制下来以后,吩咐埃德把妻子、孩子的尸体给处理了……
接着,威廉让埃德从他的实验室偷出四个克隆舱运到他家。由于埃德觉悟很高,知道挪用价值几百美金的公共财产会带来的危险,只偷来了三个舱。这让威廉陷入了一场灵魂挣扎,因为每个克隆舱只能用一次,而需要克隆的家人有4个;于是,他用纸条抽签的方式以决定抛弃谁;结果,威廉抽到了自己最爱的小女儿佐伊。于是,威廉拿出了另外三位家人的意识存贮器,把他们所有关于佐伊的记忆给删除了……
然后,威廉让埃德开始了克隆程序;虽然埃德表示之前克隆出来的动物要么是畸形、要么是内脏都长在外面,从来没有成功过,但威尔依然表现出对埃德的极大信任。
在17天的培植期间,威廉没有去上班,琼斯询问其故,埃德谎称其生病了……期间,儿子马特的老师玛格丽特来到家中询问为何没去上学,威廉只得找谎言搪塞过去;为了不让外界知道克隆之事,威廉只得用3个家人的手机号一一回复各自的同事、同学、好友的短信,
埃德居然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在17天的培养期完成后,妻子莫娜、大女儿索菲娅、儿子马特的身体,居然完美地克隆成功了……
但是,威廉这时并没将3个家人的意识移植到他们的大脑里,因为此前的意识移植实验中,被移植进军人意识的机器人苏醒后自杀式地将自身机器全给扯烂了,他担心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至爱的家人身上。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威廉不得不将刚出克隆舱的家人们全注射麻醉剂催眠。
百思不得其解的威廉,握着妻子的手,突然从妻子的脑电波反应中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原来之前的实验失败,是因为意识移植就像器官移植一样,机器人拥有的是人类的意识而把自己当成人,当其苏醒后,发现自身是恐怖的机器零件而无法接受自身的模样、自然会惊恐排斥而自杀式地自我拆卸!
清楚后,威廉不再有疑虑担心,就将3名家人的意识移植进3个克隆家人的大脑,结果移植竟然真的成功了。
妻儿三人就像睡了一觉大梦初醒一样,完全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早上起来,开始大吃大喝,3人均没意识到家里少了一个人;妻子也如往常去晨练跑步,但跑着跑着发觉肚子痛,回到家中也没再在意……
这天,威廉又被召唤去了实验室,因为又有一个刚刚死亡的军人被运了过来。但这军人供体的大脑受到损失,没法用来移植。老板琼斯过来威胁道,这个实验要是再不成功就取消该项目!考虑到自己清楚该实验的真相,将自己的意识移植到机器人就可能不会惊恐排斥机器身体;于是,威廉拿着一套记忆提取装置跑进了卫生间,用一根数据长针对着自己的泪腺狠狠地戳了进去,把自己的意识给复制了一套……
而后,威廉将提取的自己的意识进行修改,以消除排斥自身机器体的隐患;而后,将修改后的意识移植到第345号机器人头部,实验圆满成功。
但随着时间推移,莫娜感觉有三天的记忆不存在,质问威廉自己曾记得三天前全家准备去海边乘邮轮度假;而大女儿索菲娅也疑惑问威廉“佐伊是谁?”因为衣柜上有佐伊的名字;妻子此时也疑惑,她记忆里好像记得女儿的床是上下铺……索菲娅也常做噩梦梦见车祸……
于是,威廉察觉3个家人的记忆开始恢复,就独自在仓库用记忆提取器尝试修复3个家人的意识;这时,妻子莫娜进入仓库,看到了这一切。无奈,威廉向妻子说出真相并安慰妻子,妻子最终也接受了现实……
一天夜晚,老板琼斯闯进家,声称威廉的克隆家人的事件已经被公司获知,克隆出的家人作为公司的财产要被公司回收,还强行让威廉交出其意识提取算法器。威廉恳求不要伤害其家人,但琼斯好不留情面;于是,威廉用意识提取算法器将琼斯打晕在地;而后开车带着三个家人逃至码头。结果,由于埃德的出卖,威廉四人还是被琼斯抓到了公司……
为了保护家人,威廉承诺自己都记得提取意识的算法,可以再复制出一份;琼斯闻言,感觉莫娜等人不再有威胁利用价值,一枪将埃德爆头打死,还要枪杀莫娜等人。这时,345号机器人杀过来,原来345号因为移植了威廉的意思,所以现在345号机器人也是另一个威廉,故而奋不顾身地来就3个家人。345号机器人三下五除二般将保安、琼斯等人打趴下,威廉趁机带3个家人逃出公司;但刚要上车,威廉感觉不该如此舍弃自己辛苦的研究,就返回公司内,见345号机器人正把琼斯按在地上摩擦……
威廉与345号机器人协商,先将琼斯的意识提取出,再复制一个琼斯顶替,这样就一切完美大吉;于是,威廉提取出琼斯意识,并加以修改,清除掉里面关于家人克隆的事……
最后,威廉的研究被公司采纳,并成功适用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身上,而克隆的琼斯也不记得曾与威廉发生过生死冲突……
看完之后觉得评分偏低了。
另外,这部电影基础设定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不是二元论,那些纠结意识转移,不得好死结局才大多是二元论或唯心一元。
科学尽头是神学,普遍前提是设准(康德),而多数科学家所认为的神学,上帝(神)存在,在哲学史中不断变迁,以前是眼光狭窄,看的世界太小,比如笛卡尔,越到后来,上帝(神)的概念,与普通人上帝的概念越不一样,简单理解是,如此美妙,奇妙,充满规律或不规律的世界,必定有一个超越所有物质之外,在所有精神至上的存在,所创造的。因为科学发现中有太多的奇妙与不可思议,太多的美。
不是上帝他老人家管你今天吃了什么,胃口舒不舒服,精神痛苦不痛苦,失恋了,约了,人家都不管。不是不回应祈祷,而是根本不听,不存在听祈祷。
此片是典型而彻底的唯物一元。
当然,某种意义上接近庸俗唯物主义,把人类大脑看作与其他器官等同,而意识的产生无非是器官运作的自然结果,不神秘,不形而上。
剧情上此片相比其他克隆片剧情走的很远,完全没有纠结灵魂之类的事儿。
主角笃信科学,进化论,人类就是神经化学,意识随便复制,随便转移,不管是克隆人还是机器。
老婆问他是不是当我们也是神经化学,主角默认。
从主角后来对待老婆孩子的表现也能看出来,感情是感情,科学是科学,对待克隆出来的孩子和老婆不存在感情纠结问题,因为主角爱的是承载肉体之上的意识,而不是身体。
或者说,因意识而爱身体,意识才是主要的,换一个身体就当换个电脑机箱、手机壳,不存在爱的障碍。
爱的是与所爱之人的人生交织,是时间,是过去的时光,是历经的情感,是一起走过的日子:)
也就是说,在主角的意识中,不存在上帝,不相信灵魂永恒。
从现有科学发现看,这事儿很可能是真的。
但是像此片一样完全不纠结的,确实罕见。
那么复制出来的意识怎么和本题共存呢?其实相当简单,在只相信科学人的脑袋里,很少会问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去往何处的问题,因为自我就是现有认知中的自我,与别人无关,哪怕是另一个完全相同复制的自我。
从复制后产生意识的那一刻开始,就变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各自发展,自由生活。
一个如此之大的世界,足够容纳两个完全相同的“灵魂”,不用干扰也不用争斗。
甚至其他片子常见纠缠不休的伦理问题,既,复制出来的我怎么爱本体我的家人,不够分啊?!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再复制一份家人好了!
理由同样,世界足够大,容纳的开。
从结局看,相信主角干得出来。
现实中有类似的例子,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相当于从初始克隆,虽然还没产生意识,但产生了本能。
而人类意识的组成,一部分是基因决定的,一部分是外部世界影响的。
一个单独的意识,无论从哪一个时间点开始复制,复制后两个意识自然会随着外界不同的影响,逐渐变得不同,进而成为独立的自己。
这套理论适用本片,既,意识并不神秘,灵魂根本没有,上帝从未存在,身体就是化学。我们不是上帝造的,我们是吃出来的……
主角不是亦正亦邪的角色,也不是疯狂科学家,他只是清楚认识科学是什么,自己爱的是什么。
所以基于相信科学,不相信上帝,干脆复制,处理尸体,酷的一匹。
同样基于先爱意识而后身体,不纠结,继续深爱妻子和孩子的副本,在他看来没有区别,冷静理性又深情的爱,科学的爱……
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不需要爱灵魂,因为没有上帝,所以代替上帝造人。
当然,大规模的克隆人很难存在,因为不可能每个家庭,甚至人际关系都克隆出来。
也不是每个人都只信科学没有信仰,从西方信仰普遍但不深的状况看,纠结的才是大多数。
所以这片可能票房不会好。
另外,看懂并理解主角的行为、感情也不是特别容易。
至于未来是否靠此延长寿命就很难说了,现在的科技水平,克隆人很简单,转移意识基本基本不可能,连探索阶段都没到。
而且人类意识相当复杂,相当具有波动性,记忆不是意识的全部,哪怕转移全部记忆,后者也与本体无关了,只是一个处理外界信息反馈接近本体的人。所以才有远古说法,书籍是作者生命的延续。后现代的说法,文本之外无他物。
读者读完,完全认同,就延续了一小部分,前提不是自传。
如此说来,不存在上帝的世界相当冷酷,连代表真正自我的意识本身也不重要,每个人都渺小的还不如尘埃,连人类的整体,在宇宙的标准下,也缺少存在的意义。
不管怎么说,此片投资小,特效也比较差,但剧情方面很亮眼,主角兼具感性和理性,而且分的特别清,值得推荐。
另外男主的老婆,在知道自己克隆身份后,基本没有纠结,没有吵闹,唯一一次是因为女儿,相当顺利的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很现实,很真实,人类就是这么自我、自私……
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尤其如此……
任何人都可以设想下,如果我死了,被克隆了,虽然现在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不是“真正的我”,难道我还会怼天不服,大喊让我死吧?
既然副本有人权,有人爱,还有老公赚钱花,当然是愉快的接受,继续活下去,唯一的抱怨可能在床上,为啥克隆的时候不让我年轻几岁?你也能更爽……
“特效钱不够……”
不知者请原谅基努里维斯在电影里的演技有点让人不入戏,借口可以是了解下李维斯的过去。
抛去电影里让人没法入戏的缺点,倒是有个让人急迫想知道下一刻的情节的优点。
看似爆米花的低成本科幻电影,看完让我陷入一个沉思,开始想用如果假设的语气讲述这个想法,但现在是及其肯定的语气讲述我的观感。
首先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你对你所处的世界科技发展了解是凤毛麟角的,甚至一无所知,人类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有太多让人无法理解和创造和发现,一些发现和创造的普及甚至都是五年以上的测试时间后才公布,探索创新是一直在贪婪前行的,我们普罗大众永远不知道人类的科技文明到底有多么无底线和先进。
因为大部分人都很笨很穷也很懒,从事着基本行业,消遣着这个世界的无聊,这些恰好给了那些智者机会,有钱人做着能生钱的事,科学家不断突破着未知,两者相辅相成,穷人更穷,阶级不会颠覆,科技社会文明依旧在发展。
如果你问我,我会和Mona一样,没有要想成为克隆人…但是,如果我已经活过来了,那么我会一如既往的珍惜。电影最后,是一个男主的happy ending!然后我默默心疼奇诺李维斯!
仅看剧情简介,会有一种新版活跳尸的错觉,事实上本片中主角所要办的事也确实差不多,只不过因为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主角不再需要尝试复活肉体,而是直接克隆一套全新的,然后移植意识罢了。影片碍于成本的因素,弱化了其中的科技场面,将克隆,移植这些细节处理的太过轻松,而把更多的内容留给了表现差异的地方,本是一个讨巧的方式,但奈何剧本没有制造足够的冲突,又在后半段把剧情引向了主角公司的阴谋上去,使得前半部分关于克隆产生的冲突浅尝即止,没有达到应有的探讨层面的高度,沦为二流故事,好在影片本身关于克隆和移植意识等内容存在一定的新意,略微扳回一城,实际评星应该给3.5星,鉴于基努李维斯的表现,我还是愿意多给半星的。
失望的,好好的题材没有利用好,落入了俗套,特效也不行,网剧既视感。
至少可以删减20分钟……可惜了奇洛李维斯的都老了还这么好看的颜。
完成度不是特别高,立意完全被剧情拉着走了。可基努里维斯和基友偷电瓶造人你敢信??
基努依然是我心目中最差但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一😂主题不新颖,像是粗制滥造版黑镜。为了在不到两小时内讲完这么长的故事牺牲了很多逻辑性和完整性,特别是把他本人的角色塑造成了一个大笨蛋。。但娱乐性还是有一些的。
都有基努大叔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看片名就是比较老套的题材,本以为会看点是在克隆人的与众不同,结果却变成黑吃黑的套路结局。另外片中的机器人实在太丑,科幻效果很廉价的感觉,还是个合拍B级片。
特效水平好似时光倒流,整体粗糙得像我被冻伤的手。
心疼基努,不知他怎么忍受得了这片的,烂是烂,故事老已听过,难得也搞提前上映,偷偷删了露点镜头别以为看不出来,很怀疑国外到时候会在电影院里上映。一个人包场睡觉哈哈。
你会不会想要复活river呢
因为最近基因编辑婴儿的争论,让这部影片讨论的主题更有意义。
低配版《黑镜》S02E01,家人复活后几乎没有产生任何问题,和车祸前没有多大区别,毫无深度可言。后期直接由科幻片变成了动作片,第三幕更是变为“吃豆人”,丝毫不见对人性、科技、克隆的探讨。
只生一个好,生两个更好,生三个…emmm,也成吧!这剧本如果改成悬疑剧,那就成一出阳光灿烂的黑镜。
B级制作来说,尚可。其实这剧本的容量更适合做成黑镜类型的一小时剧集。前半部分松散但细节并不马虎,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内容展示出的伦理冲突都更饱满。后半段虽加快了节奏,但明显是编不下去了。其实复制大脑和克隆都是老生常谈,可以随意删减真实存在的记忆才是本片最令人细思恐极的部分,导演轻描淡写带过总觉得是避重就轻。如果能把这部分展开去替代后半部分的俗套,电影应该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5分,其实是部又土又糙的B级片,结尾也是够独特的。
3星片,果不其然,现实遭遇不幸的基努里维斯,在电影里复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成本不高,故事节奏前松后紧,在科幻主题方面走得很远,结尾的脑洞很大,细思极恐也有争议,但联系起基努里维斯的真实经历也就明白了,他对生活没招才去假造一个生活(电影),把自己藏在里面。但最后也有他面对现实的隐喻:冷冰冰驱壳下面,才是孤独的灵魂,所以加一星吧
老基不行了吧,这片子也接?剧情真垃圾!表演真垃圾!及时一部毫无创新的流水账
爱德小哥又做错了什么
故事就是这么个克隆人的故事,但结局还挺值的思考。我们常常说克隆人违背了伦理道德,其实还挺空泛的,真的看到它在电影里“实现”就觉得确实挺可怕,看着结尾跟一个不忍戳破的梦一样,还是个美丽的噩梦,细思恐极。立马想还是不要实现的好……经历过和最爱的人生离死别,那时是星际穿越给了我温柔的力量而从没希望一个外表一模一样的复制人来爱我!噩梦总会醒,一手抓空一身冷汗一脸泪痕也是一种经历。ps,盯着大银幕一会儿嘿嘿嘿傻乐一会儿唏嘘难过……忍不住胡琢磨,导演找鸡丝演这么个故事确定没有啥深意吗……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