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黑幕》
我看过的暴力片子实在是太多了,表现形式上的,内容上的,我主动看的,我被动看的,甚至上升到美学高度的……
总结下来,能震撼我心的画面,不是地上流淌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有多少断肢,而是突如其来的那么一下,或者两下。
副警长谢哥老婆生孩子,他向医院疾驰,因为超速,撞死一个小孩。谢哥在“导演”的指挥下,把孩子的妈关进了车里,直到“导演”这帮人过来。那是一个深冬,孩子一定死透了。交警拿出酒喂给孩子妈喝,随后给孩子他妈验血,就这样孩子他妈就被套路了。最后警方的调查报告就变成了孩子他妈酒后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而导致了正常速度驾驶的谢哥撞上了孩子。这样的情节是大同小异的。之后最暴力的场景出现了,“逼签”。“导演”在办公室里逼着小孩他妈在报告上签字。
小孩的妈看见了所谓的调查报告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这帮人套路了。
小孩他妈不签,“导演”暴打了小孩他爸,两下,就两下,干净利索的两下!“你不签字,我就把他打成残废。”
黑白已经被颠倒,是非也已经不再重要。
故事演到这,我已经彻底绝望了。多数的绝望都不分时候,而深冬让这看起来更彻底。
这是发生在深冬的某个俄罗斯小镇上,帮助戕害小孩一家的警察们是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事儿出了之后,“导演”先带着谢哥到了“话事人”这,“话事人”此刻正在筹划以不安全为由,拆掉一家公寓,建市场、停车场、餐厅的事情。真是上行下效,这做派如出一辙。
他们这帮人的嘴里有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分区总部。“不能让总部知道!”“要是总部知道了,我们全都完蛋。”“总部的人马上就到,你赶紧逃吧!”
这是照着黑帮片的做派去拍这帮警察。话事人家门前那俩站岗的,就是在提醒。你看,大哥家门前都站人,这家门前也站人,这是个大哥。“教父”家门前也这样。大哥训话了,这帮小弟就得按照大哥的意思,把这事儿处理了。
这片子里面的男人终于是人们理解中的俄罗斯男人了。小孩他爸离开警察局之前承诺,回去拿了枪就杀回来。他杀回来了,他杀了一个警察之后被关了起来。在这段里,谢哥还让我们知道了被杀的那个警察曾杀了一个醉汉,之后仗着自己是警察的职权之便,随便冤枉了醉汉一个袭警的罪名之后,逍遥法外。
小孩他爸杀进警察局的那场戏拍的过瘾,紧张而仓皇,却又不掉范儿。
走廊里面,警察仓促的准备,反应,喊话,反击,终于在门口看见小孩他爸,枪响,长镜头,手持,整个段落处理的极其干净。“哐”的一枪,“噗通”一下,电光火石之间。之前,我们被建立起了开枪杀人很容易的影片内部世界,于是这场戏的尽头,大门的位置那,我真实的感受到两名人质警察的恐惧。
谢哥这个人应该自责,应该内疚,他也应该了,但是完全不够。结尾的部分,谢哥听命令,杀了小孩他妈,成了逃犯,没落的搭了车祸目击者的卡车,去了医院看望老婆孩子。结尾他的那枪是无奈,是宿命感。中间呢?中间在小屋里的几枪,显得很多余,即便那是所谓的人性觉醒,因为后面怂了,开枪了,所以这笔就被抵消了。这就是这片子评分低的原因,要曲折,结果分分钟被掰正;要深入,结果分分钟迂回,浮回水面。叫人扼腕。
首先这个撞死孩子的罪人,又当又立的就很离谱,你当时撞了人,不立即叫救护车,把人家母亲关在车里,把滑冰车藏起来,逃避自己罪责。最后把队长拉进来,帮你出谋划策。没有任何过场交代,你瞬间美国队长附体,突然变异正义之身了?
队长既帮你逼供签字,又杀人灭口,我都不知道导演演的这个角色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剧本台词,问问自己我为到底了什么?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心的坏人,而他是个坏心的好人?
虽然我知道这个导演电影或多或少逻辑总有漏洞,这部直接不是漏洞,这就是个黑洞。
里面被劫持的秃头胖警察说了一句全片唯一正常的一段台词:所有人事情因你而起,所有人为了你发生了这一切,你却轻而易举的说要自首,你可能只判几年,为你杀人的队长可不是几年那么简单。
这段台词也是身兼导演编剧演员于一体的队长写出来的,他应该意识到了这个剧本逻辑漏洞有多么巨大,为什么还要这么拍。
你tm要是当时自首,不拉着队长帮你逃避责任,后面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你把人家拉进来后面还嫌弃人家做事肮脏的,这种又当坏人又当好人,最后还鄙视黑幕的碧池能不能立即去世。最后人家还叫你逃跑,这是什么,这就是尼玛就是真爱呀。
导演要这么拍,就彻底让队长当坏人。比如,主角和队长都在车上,队长开着车把孩子撞死然后想逃脱责任,主角不允许被打晕,被关在牢里,队长苦口婆心家长里短,兄弟情义希望主角能包庇他,结果你软硬不吃,妈妈的丈夫因为不公火拼被关起来,结果被队长枪毙。混乱主角逃出来,主角救了孩子妈妈,最后自己儿子被队长绑架要挟,逼你杀了孩子妈妈。然后主角无可奈何的这么做了,我觉得比那个好得多。
正义之裁作恶,暴力机器滥用暴力,用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社会黑白颠倒。《警界黑幕》看得叫人心有余悸,胸口发堵。 片中的警察部门与黑帮团伙无异,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甚至连黑帮还不如。早期电影哪怕是讲黑社会,他们都会讲述好的黑社会去打败了坏的黑社会,而在苍茫大雪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警察腐败透顶,一团烂泥,个个人渣。 于现实层面,电影令人想起了周遭现实的一些热门事件,不管是上是下,人们不再信法,认定法律无用,转而以暴力的方式来互相对待。没有出口的民愤,带来了更多的无辜伤害,有如越滚越大的雪球,终会令这个社会万劫不复。 于电影角度,《警界黑幕》宛如2013年柏林金熊奖最佳影片《孩童姿势》的混音版,那部电影也是一起车祸意外引发连锁反应,暴露了人心脆弱和社会阶级的深层矛盾。因此,《警界黑幕》很难不让人想到粗粝生猛的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同是大走现实主义路线,车祸意外引发了两个阶层的对抗。影片故事被压缩在一天之内,一座封闭的小城,强调了高强度压挤后的暴力喷发。但不同于《孩童姿势》的同情和理解,《警界黑幕》的情感核心是冰冷无情的,令人痛苦和绝望。 唯一不那么令人信服的地方在小屋内,警察反问那个女人:如果你丈夫撞死了人,他会去自首么?女人的沉默似乎代表了导演的道德判断,即多数普通人出于私心,肯定想着欲盖弥彰,逃避牢狱之灾。但是,这种沉默并不意味着电影的价值观就是成立的,至多,《警界黑幕》是导演对警察的痛恨和不满,对社会的失望和批评。只要大雪还在下,没有谁是无辜的。只要有只手遮天的暴力机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人,安全感为零——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在马路上被撞倒的人不会是你。 这部《警界黑幕》是今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的入围作品,同时得到了多位导演和影评人的支持。即便这还是一部新人作品,从技术方面考量,像长镜头摄影和催人心魄的配乐,它已经明显高于其他竞赛电影,劲道十足,异常老辣。 女人丈夫拿猎枪闯入警局,走廊内的警察一个个吓得半死,一个长镜头就把所有人带入了那种命悬一线的紧张氛围,表情特写、情绪放大,一气呵成。而惯用暴力手段更是《警界黑幕》的一个特征,在警察眼里,为了掩盖真相,编造谎言,他们视他人生命如草芥,开枪如儿戏(哪怕是面对警方同仁),动拳头之类的已属客气。这种恐怖的故事不免让人猜想,他们到底是在维护什么,体制有如一堵铜墙铁壁,是害怕上级还是出于私心,令他们甘愿赌上自己和别人的性命⋯⋯ 电影在主人公身上倾注了微弱的同情,他害怕,他愿意承担责任却被其他同袍拖下水,但最后,他还是举起了枪,成为了万恶不赦的家伙。消除一个悲剧的办法竟然是制造更多的悲剧,面对这样的警察,他们实与恐怖分子无异。或许,在主人公激动出走,前去搭救女人时,很多人还对故事的走向抱有乐观想法,但很快,《警界黑幕》粉碎了一切。然而,在处理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警界黑幕》多少显得草率,看起来令人不是那么信服。
我靠,大奖呀. 摄影确实挺厉害的, 调度精准, 几个手持长镜灵动发挥, 又不抢, 也不瞎晃, 难得, 雪景调子很棒. 音乐太多.
又是手持。。。
最后的完成度和拍摄效果非常好,以长镜头为代表的摄影对于人物表演的精准捕捉和景色的描绘都到位。演员的表现特别精准。只是故事的逻辑性和走向都不那么合理,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讲述。故事背后的深意引人深思,但还不够震撼人心。#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还是不够狠
金爵奖
黑暗。无力。俄罗斯真的适合这部电影的气氛。
【HKIFF】真冷啊,呼出的白气,凶狠的黑拳。高纬民族驾驭起这个题材来还是蛮得心应手,将道德感绑架不断鞭打,可惜后来还是拍飞了。
上海电影节各种最佳什么的.........
siff #26. 到现在,这部片是看过的主竞赛里面最好的片子。被采访时提到里面最喜欢的镜头,就是警察局黄色灯光下走道的那个∞型长镜头,角色不断在房间、走廊外与走廊间进出,调度复杂而又不引人注目。虽然剧情发展牵强了些,不过与同题材《孩童姿势》相比,倒真是一点也不闷。
把官僚腐败草菅人命拍成了盗亦有道的人情世故,黑暗绝望得一塌糊涂
极其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画风!
是不错,但是不是最佳的节奏,上海合作组织果然能一手遮天
摄影赞。北极熊国的冬景也真是太入画了。但后半截突变圣母白眼狼式伯恩是怎么回事!好在结尾硬掰回来。
终于看了一部靠谱的竞赛片。电影拍的比较狠,有几场处理得干净利索,包括配乐也很对味。情节较紧凑,又有一个很能深挖的背景。处理人物的时候并未脸谱化,都有他们的挣扎,却仍因犹豫与自私堕入深渊。后半段转变略遗憾
《警》沿用了導演前作《我要活下去》的男主角;導演自己擔任男二號。電影通篇充滿一種擰巴的道德抉擇,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揭開了俄羅斯警察系統的一些黑幕,這又能和《恐怖直播》一類的電影成為充滿戾氣的某朝觀眾的共鳴和聯想——「我們更可以拍一部警界黑幕!」
La rigidité environnementale hébergée par 1 mise en scène fluide met en contraste la psychologie agitée des personnages. 1 intrigue ciselée enchaîne 1 effet domino jusk’au dérapage.Dans la ligne de mire la dépravation institutionnelle russe ms surtt la turpitude humai
配樂不錯
人性,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讲诉警局黑暗的故事。男主驾车去医院,途中撞死了过路的母子中的小男孩。男主电话给同事,他们来后包庇此案,把母亲伪装成酒后神经错乱。各种陷害,诬蔑。良知谴责着男主的心,最后他帮助那位母亲逃脱警员的追杀。
男主不是与整个局势作斗争,而是不断自我纠结,不断左右摇摆,可惜影片在这方面实在太节省了,只交代心意改变的结果,而完全忽略过程。不喜欢导演的风格,太多背后拍摄的镜头,太多晃动的镜头,令人精神消磨殆尽。btw,影院里一对双胞胎小姑娘一直在嬉闹,其中一个和着配乐翩翩起舞,实在太抢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