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unusual
非常非常羡慕会讲故事的人,当然更加羡慕能手到擒来利用随处可见的信息编造出故事并让人看不出破绽的人。
kint果然功力不一般。一开始完全没有怀疑他,我指的是没觉得他会是大佬,但是明显知道他的很多话都是在编故事,因为在警察背后的表情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他在警察面前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重要的小角色,他所讲的故事也一直在突出可能更容易使警察相信是大人物的基顿。
如果不是看到最后知道了真正的大佬,我会真的怀疑基顿才是真正的恶魔,并且,kint只是为了调戏一下那些蠢蛋警察才故意编造了某些东西,给他们制造麻烦,并使自己全身而退。警察的杯子落地之前,我都一直这么认为着。然而,那些不起眼的各种信息,明确传达了这种认识的错误,真的是完全不比经常作为戏谑对象的美国警察聪明多少,而kint,永远消失于世界之上了。他所借用的那些警察办公室的信息,或许正是为了留下线索让警察了解到自己多么愚蠢。
我相信五个人的碰面是kint安排的,并且是真实的。在此之前,他必然已经看中了他们的能力并设下圈套使他们堂而皇之地碰面,而且进一步推动着整个团伙的形成和发展。他很懂得韬光养晦,懂得如何利用各人的弱点,抑或者是他们的渴望。kint的故事里也有很多真实的成分,比如其他几个人是怎么样被逼着冒险的。
那个生还者,也许没那么简单,是不是有可能也是kint布下的一颗棋子?
2 ) 【N天30部】普通嫌疑犯——阴谋论的胜利(目前为止普通嫌疑的最好的分析)
普通嫌疑发——阴谋论的胜利
作为一部被广为流传并且已经被捧上神坛的悬疑电影。时隔六年之后,我再次拿起来看,直到最后一秒,我还是觉得心悖不已。虽然早已知晓结局,但是仍旧得为整个故事的布局叫好。还是那一句,这部电影也不需要智商,需要的只是一点点阴谋论。整部电影对于一场犯罪的陈述和主线剧情的构思绝对堪称完美而精妙。这一点都没有抬高夸张的意思。因为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个故事的主线和最重要的表达,而又过多的纠结于细节的真真假假。
对于这部电影,去纠结真相者,就真的输给编剧的阴谋论了。纠结到最后,就一定会像是片中的警察那样,茫然四顾又有些恍然大悟。
看这个片子,我们首先要想清楚的是——谁在陈述,谁在思考,谁在旁听。然后要理清的是——故事的主线,支线以及伏线。那么这部电影也就不是那么的复杂了。
(这里首先要说一个前提,我在此所作的所有分析都是基于电影逻辑,而非我跳出电影单独设立逻辑和人物关系。所以请在阅读时多回忆片子的细节,并不要节外生枝的想问题)
影片的主要陈述者是凯文·史派西,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故事主线的陈述都是源于他的大脑。这个故事的框架的构建者是凯文史派西。
而这个故事的直接接受者是警探XXX,他作为史派西的审讯者来聆听其为他编织的一个故事。当然,间接接收者就是我们,这部电影的观众。
而思考者是警探。这种‘思考’也构建了陈述者的语言交织出的画面。换言之,我们所看到的犯罪画面是警官通过凯文史派西的陈述而构建出的画面。
那么,这部电影的主线在何处?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案件调查侦破。从货车抢劫案汇聚5人组为第一宗案件,直至最终油轮爆炸事件为终结。主线故事在于警方对这一系列事件的调查侦破。若有这样的想法的,请注意了,我上面说过,这个电影的陈述者是凯文史派西,也就是说,这所有的过程,细节,来龙去脉,都是由一个其中参与的罪犯所陈述的,而不是警探。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故事主线并不在于侦破。首先你得清楚这个,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故事究竟要表述的是什么。
既然是一个犯罪者的陈述,那么,其实整部电影的主线是一个阴谋的实施过程,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来呈现。其实作为电影的第三方观看者,我们最应该看到的是一个阴谋者对一整个事件的发展的远见以及对细节的把握和预判。通过电影的表述,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一位谋划大师算无疑忌的高深。
电影最混淆视听的一个地方在于每一条支线的延伸。也就是交织在警方和他们之间发生的事件和调查过程。似乎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和下一件事情表面上没有丝毫的关联。但是,聪明人从不从表面上的事情来做思考。史派西之所以能玩弄警察与联邦,其实关键点就在于此——警察与联邦都从不相信阴谋,他们只看‘事实’。若‘事实’没有,就没有。就像影片里一直像魔影一样徘徊的——凯撒。每个自认为坚强理智有逻辑懂思考的‘强者’都蛮自信地说“他不存在!”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是存在的。这个巨大的阴谋论掩盖了其他更小的算计。电影摆出来的那些细节事件只是为了达到阴谋的最后效果。若要去追究这些事情的真假,则完全本末倒置了。或者说,那就和那位警探一样,被大BOSS耍了。若要论真假,那么,这个阴谋里面,所有除了5人组的人的名字和线索一律都是假的。但是发生事件的流程和时间是真的。
而最可怕的是故事的伏线。编剧在故事里安排了一条小小的伏线,那就是‘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活下来’。这条伏线构成了本片悬疑的第二大要点。也是勾动剧情发展的引子伏线。这条线是给观众的。若你看的认真且善于思考,大约从知道史派西是这案子的惟二生存者的时候,你就会一直在问为什么。更何况,电影开头在两个警探的对话中给史派西冠上的“他爸可能是李刚”的家伙这个派头,凯文出场后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引发观众兴趣“为什么就是这个又瘸又蠢的瘪三骗子活下来了呢?这条线拉的非常完美,几乎可以和七宗罪的那一条‘凶手咋就那么牛逼哩’相提并论了。
最后,开头的时候,最可怕的细节与结尾呼应,开头你知道那个戴着金表金火机叫凯撒·苏锡。而结尾,你看见那个瘸子小骗子拿了他的私人物品——金表一块,金火机一个。只有你知道,而不是那些无能的警察们。
一部优秀的悬疑片一定是在演员有着异常給力的支持的。一群人的优秀演技造就着故事。有那么一个规律,出色的悬疑片在角色选择上都是特别到位的。他们不一定用一些非常有名的演员,但是他们一定会选择最适合的演员来诠释这个他们需要的角色。因为悬疑片的好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基本依托于演员,因为再多的技巧再好的剧本,若演员没有可信度的话,故事的延伸性就会大大的降低了。这 部电影,不只是凯文史派西的胜利,而是所有五人组以及所有配角及龙套的集体胜利。最突出演技的段落有两个,第一个段落是凯撒和凯尔在家里谈论那笔生意的那一组长镜头。第二个段落是凯文史派西在警局里,看着那个胖子警察若跳梁小丑一般口若悬河,而自己又几乎旗开得胜的时候,想笑而忍住不笑的表情。实在太传神到位了。
。
电影在讨论着一个关于人的话题——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里,我主观地把‘可怕’这个概念分为三个层次,递增趋势,以电影人物为例。
第一种可怕是威胁到生命的安全的可怕。这是最基本的恐惧,所有恐惧的源头和结尾。无论如何归咎,最终都会回到这个点儿上。自我保护是人类最初和最后的本能。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后继工程。所以,在这第一层的境界里,最可怕的人是神枪手马克马诺斯。因为他属于那种依靠本能行事的人,他的理智基本上是没有的。虽然看上去他也是个冷静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足够聪明。他所有行事的手法还是那种最原始的暴力阶段。
第二种可怕是威胁到人身利益的可怕。这种可怕是建立在价值观上的可怕。当一个人认知世界之后,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价值观,这个时候,人的重心会暂时从自己的人身安全转移到自己的人生利益上面。那么,这个时候,有人出现剥夺这种人生利益,就引发了第二种的可怕,引发者,是警察与大盗基顿,是警探杰夫和大盗。正所谓贼有贼路官有官路,盗亦有道,大家各走一边,警察和贼本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可惜偏偏两边都有人不让别人活,断绝别人的财路。所以,他们这两种人,无论什么人找到头上,都是让人招架不住的。他们即拥有绝对的强权,又掌握着你不可抗拒的某些元素。让人不得不从。
第三种可怕是那种操控性的可怕。就是一种宿命性的可怕。人总是喜欢活在已知,秘密和希望当中。而本能地对未知,赤果果,绝望产生连锁恐惧。这就像人喜欢抵抗宿命,总是觉得人定胜天。可是在一个绝对的权力面前,如何胜?他网络了所有你认知内的一切,有的你知道有的你不知道,就像是——神。有的人对神的厌恶就源于那些被已知的和未知的一切被掌控的恐惧。而这种人在现实中往往悄无声息,但是往往能够给予对手致命一击。真正强大不是那种叫嚣式的,而是悄无声息地就解决了。凯文史派西无疑是片中最可怕的角色。帝国的掌控者,全局的把握者,冷静渺小,却最致命。生活中遇到这种人,一般人往往都不会察觉,平时一副特别衰的模样,不着边际地大大咧咧。那是因为他们不屑于去‘认真’,凡人的‘认真’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他们顾全的是大局。因为他们掌控着全部,而不是一点。这就像是,你可以动手就弹死一直蚂蚁的时候,你就不会再管蚂蚁的各种了。但是,当群蚁围攻你的面包的面包时,当然是自信无比的剿灭啦。
阴谋论一直贯穿遍布这个世界。随着对这个世界的渐渐深入,你就会知道它真正的运作方式,接受与不接受可以看出你的等级。接受命运接受阴谋还是愤愤地说这些都是放屁。
那个老大,坐在我身旁默不作声,我大叫:“那边的瘸子是何许人也,你何德何能坐在这儿和我喝酒?!我他妈比你聪明多了!”
瘸子还在笑,他一伸手,抖下衣袖,从怀里拿出了他的火机,袖下的金表反光刺着我的眼
我竟没有看清他点烟时那种蔑视苍生的笑容。
《普通嫌疑犯》给我们的启示:
1、 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若见到他时,他只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一定要提防小心或者心生敬畏。
2、 人怕成名猪怕壮。大张旗鼓的张扬行事,就会惹得万般怨祸加身。
3、 低调永远是高调的牛逼。
4、 一旦牛逼的还低调,那就不是装逼了,而是对普世的不屑。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像是你不屑与一个孩子比赛尿的更远一样。
5、 相信宿命,相信阴谋论是很有必要的。没人喜欢像傻子一样被玩弄在鼓掌之间。
6、 接上条。最可怕的是被玩了还浑然不自知,还仍旧得意洋洋
7、 在一个高手眼里,必然看着全世界都是傻逼。他们不怕被孤立,他们怕的是傻逼变得聪明
8、 一个男人最惨的是找了一个女强人,然后总是会被人认为是吃软饭的。
9、 那些一直自以为自己比谁都聪明的人才是最愚蠢的。
10、 看事情得追求通透,不要看一说二,说二推三。很多复杂的事情没有那么个推法。必须先有一个总体的逻辑框架,然后细而推之。
得罪人的话:
所谓高智商电影真的都是针对低智商而言的。
很多悬疑片(比如这部)拍的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出色,但是悬疑的出色与智商高不高没什么关系
看着那个《十大高智商电影》的帖子,我寻思着,去你妹的!
3 ) 说谎的最高境界
其实,kint没有说太多的谎言,除了胡诌了一些人名之外,大部分剧情都是真的。他甚至根本没有嫁祸给keaton,他不过是利用了警官的成见,让警官自以为聪明地得出了keaton是幕后主使的结论。
所以,说谎的最高境界,是说99%的真话,1%的谎话,只说事实,不给结论,让听话人自己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4 ) The UNUSUAL suspect
看过几集柯南,总结出规律:最像是罪犯的,往往不是,并往往可能还是有利于你的;最像是好人的,一般都是真正的罪犯
于是抱着这种心态,我就期待着一个Unusual的Suspect出现在这usual suspects中
Christopher McQuarrie因这部获得Oscar最佳剧本,完全实至名归.虽然说plot并不见得是惊天地泣鬼神,但是节奏的控制和吸引观众掉入圈套的技巧非常成熟
看到其他评论中有同学说Keyser Söze实际上不存在,和Kobayashi这个名字一样只是逗警察用的.我觉得Söze绝对是存在的,影片里直接的证据就是警察在海里找到的尸体,该尸体本该指证Söze但是给他跑了,(于是成为了尸体).这个不是从Kint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其他的一些有意思的证据就是
Keyser是King的意思,Söze是很能说话的意思,也就是Verbal
而角色并叫Roger 'Verbal' Kint, Kint很明显是King的谐音
所以Verbal同学用他的超凡的想象力和三寸不烂之舌给自己塑造了这个恐怖的化身.比如说他如何跟警察吹此人杀了自己的妻儿,可以看出不完全是为了犯罪之用,而且也是为了自己yy
他给Mr. Kujan留下了足够多的线索让他明白他戏弄了他并且因此懊恼
证明给大家看猥琐的人是如何用智慧打败了又帅又强大的人(Kujan,McManus和Keaton都在此列,我很喜欢McManus的表情,演gangster可惜了)
另外,他装跛明显没有Prestige里面那变魔术的中国老头敬业,他有一个金打火机,如果装的敬业的话,这不应该发生.
大约就是这些,今天凌晨开始看的,也就能发现这些了,以后再看几遍再来补充
最后说一下,越来越喜欢Spacey
5 ) 看完后的感觉是被导演给玩了100分钟
个人认为悬疑片最重要的是严谨,因为喜欢这类影片的一般都喜欢推敲下剧情,如果缺乏可供严密推理的基础,再好的剧情和叙事手法也会让人感到有缺憾。
整部电影一大半以上的时间都是瘸子的回忆,在看的过程中大家都努力从瘸子的回忆中寻找凯撒的身份。到结尾了,导演告诉大家,瘸子就是那个boss。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因为在瘸子的回忆中大家都觉得瘸子不具备在船上杀人的条件,想从瘸子的回忆中来找出导演逻辑上的矛盾。得嘞,您甭想了,这些回忆都是瘸子虚构的。导演花了一大半时间来给大家呈现瘸子虚构的回忆,不仅让大家白费了100分钟的脑水并且顺理成章地堵住了大家的嘴,作为回报在结尾告诉大家瘸子就是boss。全局终。蛋疼,wtf,忍不住吐槽了...
6 ) 没多大意思
感觉一般,这片子的关键情节都是出自瘸子之口,你无法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所以最后无论真相如何,都不会让人觉得特别意外,而且整个过程中导演玩弄各种叙事手法试图以此增加悬疑性,这只是让我觉得晕乎乎的累,其实你不管怎么搞,一切都是瘸子说了算。
我觉得好的悬疑片应该留出相当一部分空间让观众来参与、判断。经典的比如《后窗》,观众与片中男主角有着相同的视角,可以获取同样多的素材,在男主角作出一步步推论的同时,观众也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一直保留悬念.
“我不信仰上帝,但我敬畏上帝”
全国作文竞赛冠军
全片以倒叙的方式,给我们揭开了一桩借刀杀人惨案的真相。全片完全推翻了观众的惯性逻辑思维,将一个剧情复杂的故事拍得戏剧张力十足,自始至终扣人心弦。
经典悬疑片, 一个几乎天衣无缝的谎言,一次精彩的瞒天过海。影片叙事非常成功,适当抖包袱的悬念自始至终紧紧捉住观众的注意力。谜底在最后一刻揭开,在瞠目结舌之余让人回味悠长。故事的寓意也发人深省:凶神恶煞的外表与大奸大恶之间并没有等号,也许狡猾谎言加上可怜的外表才是魔鬼的标准。这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影片,慢慢咀嚼对白和情节留下的隐蔽关子,精彩之处令人拍案叫绝。
结尾牛逼,只是悬念铺垫太晦涩、对白也絮絮叨叨,不好懂。Kevin Spacey都那么牛逼哄哄了,从一出场就能猜到结局。
小说家未必能干好诈骗犯,但诈骗犯肯定是个好小说家!
绝了,终于知道《无双》的结构和主线来自于哪里了。这么一看,无双只能说是个卑微的模仿者还没模仿到精髓。这部虽然前半部分唠叨琐碎,但是看完全片再回过头去,都是细节和伏笔啊我的天。以及凯文史派西的演技确实没话讲,fucking cops蕴含的情绪和潜台词复杂绵长,史派西掌握得十分恰当
虽然猜到结果,但办公室现学现编也太牛了~~
全靠结尾点睛啊
结局惊心动魄,过程昏昏欲睡。
没觉得很好
Kint那句声泪俱下唱作俱佳的“fucking cops”真是让人五体投地。
IMDBTop250,其实真的是一个好结尾拯救了一个平庸的故事……
老派的虚实戏中戏手法。前半个小时云山雾罩,后面就慢慢开始有意思了。凯文·斯帕西这满嘴火车真是跑得太厉害了!!!
奥斯卡最佳剧本给的有些勉强吧,除了并不惊艳的剧情大反转以外,其他叙事方法难道不老套吗?至于所谓高智商是制片方宣传的手段吧,枝枝蔓蔓、零碎,漏洞那么多,中间猜到结局,可能是因为比同类影片出的早得缘故吧
片名、主演再加上《惊声尖笑》的恶搞结局,以至于故事的结局很容易就能猜到。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电影不好看不好玩,只能说看不逢时。你永远也不要忽视掉那些看起来一无是处的人,他们一般都显得很弱小,很不显眼,但最终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他。★★★★
上半部看了一小会儿就走神了。。
影片完全推翻了观众的惯性逻辑思维,将一个剧情复杂的故事拍得戏剧张力十足,自始至终扣人心弦。
I dont believe in god, but im agraid of it.
剧情很棒啊!我就喜欢这种有反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