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格朗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导演用传神的舞蹈艺术形式来表达精神情感上的沟通。影片用荒诞的风格讲述了在规范制服下干涩的肉体,机械社会中封闭的灵魂。
在时间中寻找空间,在空间中定义时间。导演运用框架式构图和特写镜头暗喻了孤独的工作,孤独的舞者,孤独的人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梦舞蹈梦想的热爱和追求。
监控道具联结动人情感。 蒙太奇倾泻灵魂孤独。 细腻音乐浓缩乏味时空。
两个人是否永远是平行线,一个在黑夜,一个在白天
男主人和女主人同处在一个岗位,而一个在白天一个在黑夜,原本的他们过着无聊是上班时间,从女主的表现来看是十分的无聊。也许是舞蹈让他们在一起了。而他们也从来没有打破他们之间的界限。女主人信心满满似乎想要跳一段芭蕾的时候男主人却辞职了。原本保持默契的舞蹈时间似乎从这里开始也停止了。
如果没有偶然的一次时间代码的输入也许女主和男主永远是交接班的寒暄,女主厌恶的关掉男主喜欢听的收音机,呆呆的坐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值班室,两个人永远是平行线,一个在黑夜,一个在白天。
特意看了一下最后一段监控上面的时间,几个男女主人跳舞的的画面全是在一个时间,多个地点,说明此段全属于暗事两人在思想上是同时翩翩起舞的。
男主人最后的离职是否预示着二人的从新开始呢还是预示着希望破灭,世界只是短暂的激情刹那之后仍然像一滩死水呢?
女主人看到男主最后的便签之后,目送男主离开,也许他们从此又是一对平行线。也许还不如一个在黑夜,一个在白天。从此时开始,就算有时间代码,他们也没有了交集。就这样沉寂者,孤独而又无聊着吗?
作为一部在嘎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又成为贾樟柯导演第一部力荐的短片,time code在人物选择、情节设置、镜头运用等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主人公的选取上,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引起公众关注的小人物—保安。顺理成章,这项工作最冷漠乏味的工具“监控录像”成了全片的线索。仔细想来,这一设置颇有讽刺意味。在现今社会,每天机械的重复着进行工作的人,对待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大抵是没有感情可言的,而在本片中,一次偶然的交际,监控录像成了双方隔空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工具。在我看来,这一设计新颖巧妙,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机械性的工作对人思想的束缚。
本片中镜头的应有也颇为巧妙,在叙述主角日常乏味工作时,影片多次使用局部和表情的特写。当影片在最后走向高潮,双人共舞时,反而没有像传统影片那样,在高处部分大量的使用运动镜头和不同镜头的对接来增加情感,而是全部从监控录像的视角,采用这种广角固定镜头并且低画质的画面效果来表现人物形象。这样的应用给观众的冲击更为震撼,有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蕴含其中。它向我们展示了并不是炫酷的画面特效和有冲击力的镜头组接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情感的共鸣。
此外,在情节设置上,联想蒙太奇的反复应用也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短片与电影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详细交代人物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所以在影片中联想蒙太奇的应用很重要,影片两次特写女主留有伤痕且变形的脚部,不禁让人联想到她曾是舞蹈演员却遗憾的放弃了梦想;多次特写女主交班后关掉男主开着的收音机,不禁让观众想到在工作生活中,两人性格不同,女主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伙伴。而在影片最后,“留白”手法的使用也很是巧妙,两人双双辞去工作,共舞一曲后故事戛然而止,他们接下来何去何从?两人关系又会有什么变化?留给了观众无限遐想。
很多网友说这是浓缩版的La La Land,但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相同,TimeCode并没有太多绚丽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简洁而又富有意蕴的手法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大美归于平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机械化的上班,下班,穿上工作服,换下值班室的同事,他们之间没有再多的沟通,只是日常的寒暄。每天重复着做着同样的事情,无理智,无情绪,所有的一切都被工作制度安排好。扭上扣子是对规则的服从,扎头发是对制度的归顺,按部就班。工作就是每天无聊的对着监视器,然后适当地帮助人们解决停车场的售票问题。直到平静被无常打破,机缘巧合下看到了自己同事借助舞蹈的方式,游弋在自我世界里,一不小心男同事踢坏了业主的车,可她却为他保守了这个秘密,同样的,她在后面的录像里也模仿着男主的舞姿回应了他。两人仿佛通过舞姿来展示自己,表达着双方,每天通过监视器对话,直到男主默默地辞退工作。 摄影机在对她的脚进行反复的特写拍摄的时候,不难发现,女主是一个芭蕾舞者,而男同事跳的则是典型的现代舞,两种完全对立的舞蹈形式已然碰撞出了火花,而女人为了和男同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也跳起了现代舞。现代舞的内核本来就是主张反应真实的世界,并在形式上反应舞者的个人表达与精神诉求,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实也是在通过这样的一种符号在传递给观众,在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空洞的失语环境下人们通过舞蹈来沟通。个人的孤独也是我们所要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全文的高潮也可以说是爆发点就处于影片的末尾段落,两人在监控摄影下依旧不会去用话语交谈,而是相互配合着双方做一些默契的编舞动作,动作足够熟练,技巧足够困难,可两人得心应手。默契与沟通全部依托在舞蹈动作上,而这些舞蹈动作是基于对双方的相互信任而达成的。片刻的结合,达到精神的愉悦,艺术的共鸣,稍纵即逝,两人又形同陌路,若即若离。 男女人物间起初的构图也体现出暗淡,沉闷的关系,总是在男女人物间设置一道屏障去划分开两人,有时是窗框,有时是门边,独特的空间构造也将两人区别开来,这似乎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超市夜未眠》中,那种时光倒滞,失调的错落感和人物之间的隔阂似乎有种神似。所谓时间代码,两人不断地追随着过去的时光,监控摄影头下的时光,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是一种孤独的吟唱,更是一种静止的欣赏。让时光回溯才能找寻到片刻的欢愉,这似乎是种相对享受的过程,也是相对痛苦的方式。生活被工作包围,控制着人们的自由意志,不能甚至不会面对面的倾诉,而是是封闭的环境下寻求到灵魂的伴侣,这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被规则压抑着的无奈。 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在于言语上的交谈,而是通过潇洒的舞姿去表达。而且对于女主来说,她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被动接受者。她在向男主学习那种类似于waccking的现代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认同,从认同到模仿到回应再到双人舞的交合,两人用时间代码去沟通,两人用舞姿去沟通,对精神追求的拥抱,这不仅仅是相互认同的开端,更是浪漫的起始。
时间代码指的是监视器的时间码 在电脑敲下 你可以看到那个时间段 每一层楼的情况
在便利贴写上的监视器时间码 敲下 嗯 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交替的班次 简短的问候 虽简短 但是蕴含着最真切的的情感
女主在接班时 轻快的问候 没有看到便利贴的后的表情 难过疑惑生气交织在一起 很有意思
两个孤独的人 开始的舞蹈 并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但是最后两人的合舞很不错 舞蹈果然是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看完监视器里的舞蹈后 一脸懵逼的老板 说着我擦 心里肯定念叨着什么鬼 哈哈哈心理活动和面部表情都十分有趣 很无奈的说“我 我不会跳舞”的新员工 很可爱了!
这届戛纳的口味很奥斯卡。
我会心地笑了。不管你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如同大多数凡人一样会感到焦灼与不安,可怕的是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会外化为一种难以抗拒的安静。然后,慢慢地,另外一种方式代替了语言。
这是我喜欢的那种艺术之于普通人命运的表达
大概是这两年看过最好玩的短片。故事来源于导演的亲身经历,多年前曾经在公司里工作时也用公司的电脑写东西,结果被贱人同事们翻出来传看嘲笑,制片人听完觉得这段经历可以拍电影,但因为写作无法视觉化所以换成了舞蹈
小隐隐于野,扫地出神僧,保安出舞帝。7.7
不可触碰的孤独。两个人以停车场展开的舞蹈表演,胜过我的夜晚、你的白天。如果说,舞蹈是人类对身体和情感的肢体语言控制,时间代码似乎是无形的力量存在,控制了人类的工作生活。
虽然白瞎了车灯被碰飞的冤大头,但是在一个可谓昼与夜般无法相遇的境况中,竟能让两个拥有同样“代码”的人觅到了彼此,很尬,又投契得很浪漫。舞蹈语言很美。三星半。
主要是想法好,还是个爱情故事,当代人的孤独与交流不畅。应该很受欢迎吧
上班不如尬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有人觉得孤独~
这不是一部爱情片,把因为有共同志向的艺术者扎堆在一起就理解成爱情,那未免也太流俗了。
心理预设是个科幻故事,没料到是关于孤独的文艺爱情片,悬疑+感动完美融合。天然多机位,隔空尬舞,舞出爱火花,舞出我人生。不愧是短片金棕榈。
你的孤独胜过海的沉默,没有夜的静寂,白鸟不再想象,鲜花也不会盛放,风吹进了房间,如果爱你,我始终沉默。
有趣的爱情故事,想法有意思。
靠,半年前看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这片会拿奖啊...
《超市夜未眠》版《爱乐之城》,结尾的合舞就像两个灵魂相撞一样,爱不需一言一语,只需在一个时间代码共同迈起舞步。【在线全片】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662983/
当保安不如跳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人觉得孤独。
很庆幸,我爱的东西与你一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监视器里看够对方独舞了不如一起辞职回家结婚尬舞吧。来接班的新员工“我不会跳舞”,看着监视器的老板内心是崩溃的…
这一类的短片,怎么说呢,就好像配咖啡的一块糖,有也行,没有也行。有时候,我愿意吃一百块,有时候,却一点儿也不想动。
俩人之间有爱情吗?还只是梦想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