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Holiday Dreaming
看完《梦游夏威夷》,心里就不自觉想起《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世界在转动》。都有迷茫的少年病态的少女,都有湛蓝的大海,以及死亡。技科被浪涛带走,而林昆河被宪兵击毙,如同许多人所说的:青春后面有阴影。我一直在猜想让技科死去的导演——他让有了彻悟之心并下定决心重考大学的技科就此年轻下去——借此想表达什么?我一直没有答案。很后来我才发现,“青春”一直是和“祭”这样的词眼放在一起的,它是人生第一场源于自身体内的动荡,越不过去就被世界遗弃。可慨的是我在《在》里的惑,《梦》里都了我“果”:逃兵林昆河的青春有一场爱情的祭,代价是生命,赶来海边看自制烟火的又琳给了他期盼中的答复,来不及放烟火的人,他在天堂一定收到。小鬼的青春有一场必经的难,身体所挨的疼痛有如一盆泼面冷水,是该叫他彻底醒觉不再浑噩人生。阿洲的青春有一场纯挚的幸福,幼年他睡在牙科躺椅上接受拔牙时,她教他用深呼吸和大叫来驱散恐惧,长大后她陷在联考的病态幻境里,他教她向前跨一大步然后大叫。人生的命途不过是眼前奔涌的海浪,潮进潮退,我们可以跑走躲避浪涌带来的倾覆,也可以叫喊着跨越击退生命的困惑。
很喜欢那段结尾,退伍的阿洲到丸山医院去看陈欣欣,他买了幼时她送给他喝的牛奶,坐在那张靠窗的光线明亮的书桌前,他问那个曾经递给他扫帚柄现在又向他讨牛奶喝的患者:“你听到海的声音了吗?”患者一脸讶异地答:“你有神经病啊?”
没有神经病了!明亮湛蓝的海就在我们面前,海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2 ) 梦的出口
每一场发光发热的青春背后都隐约可见阴影晃动。不可抗拒的地心引力,我们就这样朝着黑洞奔走。
茫然的等待退伍。阿洲,追寻着梦中的记忆。光线上照射在他脸上,眯着眼,头略昂。平静的表面下,是海的汹涌。
无所事事的混混。小鬼。日子与把M是紧密相连的。用力的把每一分钟填满。但填不了的是他显而易见的浮躁。
妄想爱情的胖子。究竟爱情停留过没有,并不重要。执着的追求过就好。但可以想见导演还是偏重于传达关于兵变的惨痛。
联考。青春不可避免的巨大的坎。被动承受的包袱压垮的是时刻紧绷的神经。偶尔的小放纵之后,总是伴随着“回家”“考试”“念书”这样的字眼。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才是最深的桎梏。
花莲的海是灿烂的。青春也是绚丽的。但青春与花莲的相遇,却有了一种悲壮的味道。每一个人都在这样的撞击下,寻找梦的出口。所以小鬼靠着墙,听着槟榔西施小苹果与男人的娇纵调笑。所以,阿洲回到那个医院的长廊上,循着光线,继续若有所诉的淡笑。
你听到海的声音了吗?他说。
3 ) 究竟是梦还是现实
太刻意。
其实我宁愿相信蓝色大门里面的轻轻爱恋和性别混淆的真实。
因为那是真实的烦恼。
可梦游夏威夷不是,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写了,这不过是一段梦。
无论是开头梦到小学同学的死亡,还是那分不清楚是真还是假的偶像恋爱,,甚至于在海边和昆河的遭遇,然后被宪兵击毙,焰火绽放。一切就像是一段不怎么真实的梦,胡乱的拼凑起不正常的经过,却又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那些所谓的真实的人活得却异常痛苦,把马子结果被骗钱,喜欢的槟榔妹被炊事班长泡到。最后我们终于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梦?
台湾人的青春故事里,总是少不了海,也少不了当兵,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情结。
这样的片子其实无论拍得如何,只要大海还在,青春还在,就值得一看。可是导演有些企图,不停的混淆我们对于真实和虚幻的定义。那些精神病人,那个脑袋坏了的陈欣欣,那个神经有问题的昆河,却活得单纯和自然。如果那样更好,为什么不就那样算了?这或许就是青春的困惑,不安。
或许只有在昆河被击毙之后,才分辨出虚幻在真实面前是如此脆弱,才明白青春不在,才企图抓住些什么,可是却已经失去,就像那个被泡走的槟榔妹,那段曾经以为不会改变的感情。
于是青春便成了只能回忆的部分,就像大海的声音。
4 ) 梦游...
其实是一部青春的电影,主角都很年轻,又阳光.
似乎又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只是似乎在影片里,只有欣欣和昆河有梦想.在别人看来不正常的人,可是他们活得最简单,拥有最简单而执卓的梦想.
欣欣要考上大学,昆河要制作烟火,挽回自己的女友.
还有那个小店老板,想要女人,想做海军陆战队员.
那个连长,想要升官,早日退伍
而阿洲和小鬼,他们呢...退伍后,一个安安份份,连女友都没有,一个到处乱玩被人骗钱...都没有什么梦想.
3个人在花莲玩的很开心,什么都不用担心,可以不用鞋子,可以露天而睡,可以扔下行李,饿了就烤鱼吃...只是后来...
当阿洲和小鬼呆呆地对做在沙滩上,欣说,胖子跟女朋友走了..原来最开心的是欣,因为她最单纯简单,最美好...
在最后,小鬼受伤了,他唯一得意的好象就是会把MM,可是他连栽两次...
而阿洲,我相信他会活得很幸福,因为他的内心最美好...
当昆河的烟花被点燃,绽放最美,最惊人的美丽时,当看到昆河女朋友真的出现时...原来昆河说的都是真的,他是最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只是大家都不相信他,误解他,看不起他...昆河的死就是因为这些人的自以为是.
这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昆河是对的,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讲,欣欣也是对的,只是我们没有理解她而已...
结尾,欣好多了,被爸爸带回家了,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预兆吧~
最后那个男病人说的话,让我觉得好讽刺哦~
像阿洲那样心存美好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吧.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些什么?是不是他们留下些什么就会变成怎样的大人?
片尾,阿洲带着欣像小时侯一样,深呼吸...啊...
阿洲的记忆里只有欣吧(还有水果牛奶)~于是他一直像小时侯欣对他好一样,对待欣,把现在的她当成小朋友.哄她吃药,在她身边保护她,帮助她,跳到水里拌鱼给她钓,保护她不让她见到"死亡"...好象把她当妹妹,或者是女儿...
梦游夏威夷,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他们3个都长大了.
我想小鬼受了打击也不会乱玩了...欣欣在一点点变好...阿洲依然是个美好的孩子...
PS:只是,我假设,昆河如果没被打死,他的女朋友看到这么美的烟花会回心转意吗? 可是他怎么不会被打死呢?他出逃了,而且带枪了,并且他们认为他神经不正常.对待这样的"定时炸弹",当然是一有反抗就...消灭,不留后患,不给自己添麻烦...
那昆河的命运是他注定的咯~~
还好,我觉得这个结尾至少是给人希望的...
5 ) 纯纯的梦
在你的生命中,会不会突然想起一个人?然后就没来由的、有强烈的欲望想找到他呢?恩,我想肯定有吧.
结果呢?你去找了吗?行动了吗?恩,我想肯定没有.
生命中多少遗憾啊,这些遗憾有多少是自己的无能为力,又有多少是是自己造成的呢?
对啊,这就是一个梦,关于青春的纯纯的梦.
希望渐渐长大的我们不要失去做梦的能力.
至少梦醒后,你会知道自己曾经听过大海的声音.
6 ) 每个少年都曾忧郁
青春剧就像时间里的一道伤,特别是在夏日里,就像切割开来又撒了一把盐,隐隐作痛。
这部片子很符合台湾的既定标准,也很像台湾的青春小说,描写很到位,无一例外地写到了友情,爱情,夏天,海滩,剧情却各不相同,而这一部确确实实跳出了那个被拍滥了的圈子。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那是被压抑的青春,所迸发的激情。
好像只有阿洲是冷静的,他静静地看着周遭的一切,小鬼疯着,他跟着疯,胖子闹着,他跟着闹,欣欣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虽然他知道,永远也不会回到童年的时候了,那个可爱聪明的欣欣永远不会回来了。但他仍执著地陪伴着她,而在欣欣眼里,所有的人都变得一样,只要能给她快乐。
两个即将退伍的战士,在旅途中寻找逝去的记忆。小鬼玩世不恭,很快露入俗世的圈套,被人敲诈,他那些在军营周遍泡妞的伎俩显得像小丑,所以最后他不会再去找那个天天隔着围墙给他送吃的那个女孩。当然,那个女孩也会寻找新的目标。只有阿洲平淡地看着,直到退伍后,不甘地再次去找欣欣,已经发现欣欣不在了。这种不在,比梦里的去死还要可怕,有时候人活着比死亡更可怕,不是么?就像欣欣,永远不知道有个懵懂的少年,暗恋了她这么多年,直到现在,坐在窗前,他都能闻到海的味道,听到海的声音。因为,他自欺欺人地认为那种爱情,不过只是一场短暂的海边之旅。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的回忆,也不是每段青春都值得珍藏。那些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不过是幻梦,随着海水潮涨潮落,很快就会被凡尘淹没。阿洲回到台北,他会跟我们一样,慢慢地成为一个凡夫俗子。
演的都很好 很贴近生活 小鬼的形象让我想到了我军训时的教官。 画面音乐都很舒服 很可爱的故事和人物 让人完全不用去纠结它的目的。 在离别的时候我总是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我的海滩情结,我的台湾情结。
在爱里,很容易迷失自己,但也只有在爱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
诶..台湾果然爱拍夏日小清新..杨佑宁好萌..
“你会不会怕拔牙啊?”“不怕”“我跟你讲一个方法哦,拔牙就不会痛了。首先,你先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啊一声叫出来,就是这样子!”...“如果你害怕海浪,我教你哦,只要海浪一上来你就深呼吸,然后对它大喊 啊~它就会跑下去了”是梦不是梦有什么关系,绕了一圈回到原点,注定的。
青春的一场梦,够矫情。。我喜欢夏天,我喜欢海。
好吧,我也不能不媚俗的拿它和《蓝色大门》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却不媚俗!梦游夏威夷获胜!!bigo
最后,胖子死了,但他的烟花却绽放了,那一刻,被他,他,和他们的执着,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部不那么青春的青春片。喜欢小鬼。
没有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的感觉好。
最美是那段旅途,最快乐的时光,于是就那么自然的爱上了阿洲纯净的温柔~
超赞!杨佑宁好阳光哦,牙齿白白的,笑容很温暖,心地那么好。看这样的故事真舒服,虽然死胖子真的死了,他的模特儿女友还是见到了他的焰火盛宴。
『这一切都是真的。我这么爱你,你有精神病。』這一切都足够美好。我喜歡就行~嘿嘿
海邊有個故事,是真實的也是虛幻的。海風吹過,你我的髮絲,飄起,飄起。
青春就像烟火,短暂美丽不顾一切。联考和兵役就是现实的缩影,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或许我们都还太年轻,没办法承担生活的重担。因而有像欣欣一样崩溃了,有像昆河一样消失了。可是毕竟他们都解脱了。我笑他们是疯子,原来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疯子。站在阳光下,每个人背后都有影子。
看到一些前人作品的影子,比如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比如海岸线
说穿了 还是在学蓝色大门 或者 典型的台湾电影 都是如此。 这个片子 让我怀念 以前念高中时的夏天晚上
——“你,听到海的声音了吗?” ——“你神经病啊?”。。。深呼吸,然后大声喊出来。。。。夜里做的白日梦。
典型的台式闷骚片。
一点也不闷的美丽故事,能闻到一鼻子海水味~~
雖然劇情短短的,沒有太多的起伏,但就是這樣淡淡的,才感覺的到~童年男孩與女孩青澀戀愛、數饅頭的軍旅生活、農村裡一畦畦稻田映中的區間快車、兩個大男孩青春的友誼、最後是回憶起那在海邊如同浪潮般聲音的愛情...雖然沒有特別的結局,但我覺得很幸福...第一次愛上那個可愛的張鈞寧
昨晚看了《拥抱大白熊》,发现片中的洪颢瑄和《十七岁的天空》里的杨佑宁一起拿到了第41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早上注意到这部纳入看片计划有些时日的《梦游夏威夷》就是杨祐宁主演的,刚好腾讯视频VIP免费观看,于是就观影了。万万没想到,《拥抱大白熊》里饰演男孩赵大军的陈冠伯刚好就是小阿洲的扮演者,还真是挺让我惊喜的巧合。—— 此前看海报与片名猜测是三个青少年在海边过暑假之类的故事,没想到是服兵役题材,还涉及精神病问题,这样与预期大不相同的观感再次给我继续保持「看正片前不看预告片、剧情简介等」观影习惯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