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更像是番外,老竖锯除了在照片上出现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角色和剧情也全部大换血,讲述了在老竖锯约翰克莱默“死”后有人模仿他的风格进行作案,只不过游戏对象从那些浪费生命的人转移到了黑警身上。 可以说这个系列的主题已经改变了,最开始老竖锯做这些游戏是为了惩罚那些漠视生命的人,让大家懂得生命的珍贵。而在这一部中主题变成了惩恶扬善,对象是那些滥用职权的腐败警官,模仿者更像是一个义警,只模仿了面,没模仿到精髓。 电锯惊魂系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里面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游戏道具,而这一部对道具也不上心,夹舌头、拔手指、剐皮肤、滴热蜡,这些在B级片中常见的套路也搬了上来,没有惊喜可言。 关于凶手是谁,相信多看几部连环杀手电影的人都能知道,当发生多起命案后,有一个被杀,但是没有露脸的角色,那他肯定不会死,死的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代替者,而且他极有可能就是最后的凶手。本片就是采用这样的套路,申克警官成为第三个死亡的警察,但是警方到场时只看见了一具皮被扒光的尸体,只通过一片带有他纹身的皮肤就认定这尸体就是他,属实有些草率。 而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见他尸体上的脸,所以不出意外他没死,果然在后面剧情的发展中他出现了,并且就是策划了一切的幕后人物,真是惊喜呢-.- 还有一点是小黑主角有点聒噪,可能是喜剧片演多的习惯,把演喜剧片的套路也搬到了恐怖片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是1965年的,完全看不出他已经五十多了,果然黑人不显老。 所以不论是主题立意还是剧情发展还是道路设置还是演员选择上,这一部都算是平庸且敷衍的续集,比速度与激情9之于素鸡系列还拉。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大表妹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4年,初出茅庐的温子仁用120万美金+5天时间+几个演员拍出了第一部《电锯惊魂》。
斩获1亿美金票房的同时,他也成功打开了好莱坞工厂大门,名利双丰收。
这个系列重新定义了恐怖片,不再靠鬼魂的惊吓或是超自然能力的控制震慑观众。
而是通过精神上的折磨,一个个“生死选择”的视觉冲击让观众欲罢不能。
同时在作品中加入哲学性的思考环节,“生死选择”并不是空穴来风,是通过自我牺牲让人理解生命的意义。
这一哲学理念的输出者,正是前文表妹提到的那个“神人:
可以叫他竖锯(Saw)、拼图杀人魔(Jigsaw Killer),或是约翰·克莱默(John Krammer)。
2004年到2010年,7部《电锯惊魂》造就了一个传奇的恐怖片时代。
2017年上映的第8部,虽口碑一般,但竖锯老爷子的惊喜现身还是让不少系列迷男默女泪。
最新出炉的第九部是该系列的“软重启”,对于没看过该系列的影迷还是较为友好的。
所以非粉也可放心观看,只需要知道上述表妹介绍的关于竖锯的背景即可。
作为恐怖类型片的爱好者,表妹觉得这部《电锯惊魂9》的优缺点相当明显。
先来说说优点。
影片以一起极为血腥的游戏审判作为开头,其实是向过往系列电影做致敬。
熟悉系列的观众都知道,每部电影的开头必然都有场尺度大开的杀戮戏。
这次审判的对象,是一名作伪证的警探,因为他的“巧舌如簧”让不少无辜人入狱。
所以想要活命,他就得牺牲自己的舌头。
而后几场的生死游戏所使用的手法都极其残忍。
拔手指、热蜡滴脸、玻璃喷射。
这些脑洞大开的杀戮手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恐怖片影迷们的胃口。
当然,对前作的致敬也是随处可见。
方才提到的每部电影的开头都得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洗礼。
还有经典台词“玩个游戏”(play a game)的出现。
经典的漩涡标志,出现在案发现场,扰乱泽克的断案方向。
老7部使用录音机传递信息,在这部中也能发现。
当然,猪面人也是少不了的环节。
上部中,竖锯老爷子曾解释过为何自己对猪面具有执念:
因为猪是很有同情心的动物,看到人类或同类受苦会表现出悲痛。
嗜血但不滥杀,这是老爷子的原则之一。
让不少人意外的是,这部中更是将第一部最为经典的手铐戏如法炮制了一番。
还记得那个阴湿昏暗的地下室里,医生选择了锯腿保命。
在这部中,泽克同样面对了生死的选择。
他的手被铐在水管上,随后他拿起了锯子准备锯手铐,甚至试图想要锯手。
本片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猜谜游戏,饱受诟病。
编剧大概是用心来致敬,用脚写剧本。
二是剪辑相当凌乱无序,有一种浓厚的工业制品的味道,像是流水线生产的血浆B级片。
再个问题,就是本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如果将其看作是一部独立存在的恐怖片,它的完成度算是中规中矩。
血浆感很足,但不至于到让人看完做噩梦的程度。
可这是《电锯惊魂》啊!这片打着的噱头是恐怖片影史大IP啊!
监制是温子仁啊!导演是曾经操刀过2、3、4部的B级片牛人达伦·林恩·鲍斯曼啊!
顶着saw的名字,却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着实可惜。
本片少了灵魂人物竖锯,的确遗憾(一张照片的“友情客串”,和“含腾量”可一较高下)。
纵观整个系列,4-7部竖锯都没以主角身份出现过,但电影的核心仍然是他。
门徒们局中局的游戏设定也好,哲学思想也罢,都是老爷子流传下来的。
可到了这一部,这个系列还剩下什么?
本片中游戏的设置都显得格外残忍,除了死亡别无选择。
就拿开头的断舌来说,就算抛弃了舌头,掉落在铁轨上的警探也有可能会被车轮压死。
就算侥幸从车轮底下逃生,也有可能因大出血命丧黄泉。
就算真的能活下来,留下的只有无休止的痛苦阴影,而不是对生命的反省。
断舌游戏的设置,横竖都是一死,违背了竖锯老爷子设置生死游戏的初衷。
生死游戏的选择是要通过自我牺牲来完成自我救赎,从中领悟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而不是毫无人性的虐杀或是复仇,带有私人感情色彩的折磨。
让观众不满意的不是只老爷子本体的缺席,而是他思想的缺失,让作品显得很苍白。
可有一说一,制作公司也应当背锅。
看中了这个IP的市场,想要榨干它的价值。
说来也巧,这片的筹备还有个逸事。
男主洛克,自称是系列的铁杆粉丝,找上了狮门影业,说自己有个特牛掰的概念,想拍个续集。
于是洛克掏腰包做制片,公司赶忙立项,还邀请了妈惹法克侠友情助阵提升电影的芬芳程度。
但洛克啊洛克,你怕不是个假粉!借着这片来满足你自己的大男主光环闪耀好莱坞的愿望吧。
对了,据悉第十部已经在筹备之中,电视剧版也在商量制作了。
想当年温子仁靠着小成本的第一部一炮而红。
看中这块肥肉的狮门马不停蹄安排了第二部和第三部,质量还不错,影迷们也还算满意。
仅用两年时间,《电锯惊魂》一举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恐怖片大IP。
虽然竖锯老爷子在第三部中领了便当,但是之后推出的4-7部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
票房冠军拿到手软,风光无两,连吉尼斯都认可,它是最成功的恐怖片。
很多人说《电锯惊魂》系列停在第七部就很好(2010年)。
但是狮门毕竟是商人,手握大IP怎么会放过捞钱的机会?
2017年的第八部。竖锯的现身固然惊喜,但看完成片还是不免发出失望的感叹。
尽管现在投资比当年翻了番,可是少了当初那种纯粹的味道。
再到如今的这部,更是被许多电锯迷们痛批是在浪费羽毛,消费情怀。
当一个经典系列的续作越走越偏,它还有继续拍下去的必要吗?
《电锯惊魂》之所以在全球迅速走红,靠的是它对恐怖片的重新定义。
一惊一乍早已不吃香,尺度玩的再开也不如在深度上做好文章。
就拿竖锯来说,一个备受折磨身患绝症之人,一个老来得子却意外丧子的悲惨之人,一个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知道活着有多重要的人。
他希望用“生死游戏”,对人进行“改造”,让更多的人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嗜血,但不会滥杀,只要游戏玩家肯悔改、肯牺牲,就可以得到活路。
他残忍,但不带私怨,游戏玩家多是背负人命、用手段逃脱法律制裁的阴阳人。
他将自己塑造成了判官,来决定他人的生死,但其实生死都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竖锯是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在死亡面前的绝望和挣扎。
他的“离经叛道”虽不符合多数人对正义的向往,却也直中不少人在正义无处伸张时,对私刑的渴望。
最后表妹想和各位聊聊情怀。
情怀是把双刃剑。
它可以是财富、宝藏,激励创作者们不断创新,接下前人的重担,砥砺前进。
就像4-7部,虽然没有竖锯的出现,可仍然靠着对他“精神”的深挖,观众们还是较为满意的。
但情怀也是砒霜、桎梏,让创作者们陷入僵局,受困于系列所给予的压力。
本应有更好的发挥,但因为它是xxxx系列的续集,观众自然也会提高期待值。
很多观众冲着情怀走进影院,得到的却是部质量一言难尽的“狗尾续貂”。
例如最近在院线上映的某爆米花大片,就是个例子(题外话,这片系列也找过温子仁执导)。
从第一部的一鸣惊人,到第九部的失望至极,从8.7分到5.2分的断崖式冲击。
狮门应当重新考虑如何使用好《电锯惊魂》这个IP,而不是滥用。
情怀可以当卖点,但绝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出口和万能解药。
至于“温子仁监制”这五个字,见仁见智吧。
不该再消费他对这个系列所做出的贡献了。
文/大表妹
这结尾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外国新闻,儿子要自杀,母亲报警。结果美国警察赶到后直接对要自杀的人清空了一个弹夹。美国警察:“报告长官,自杀者在自杀前已被我方击毙,成功阻止了其自杀行为”。结尾泽克他爹被捆着放血差点死了,好不容易警察赶到。泽克他爹笑了,心想这下得救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一切都在申克的安排之中,门被警察打开后触发了机关,泽克他爹又被吊了起来。智障警察不明所以,也不管他爹当时什么情况。为了怕他爹袭警,就给了他爹一阵突突突。而这个申克还在很小的时候目睹他爹被一个坏警察打死决定要报复。千方百计混入了警局伪造身份来除掉一些坏警察。
我也算是电锯惊魂的老粉丝了,电锯惊魂系列在网上被很多人称为血浆片和悬疑惊悚片,但是我觉得他其实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非常棒的系列悬疑片,很少会有一部电影可以布局7部,每部是一个单独的悬疑,7部连起来是一个大悬疑,每当我认为我理解了故事内容,但当我回头再看一遍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隐藏的细节我没有发现,
至于第八和第九部只能说是电锯惊魂的番外吧。心情很复杂,又想要系列更新下去,又不想看着他继续烂尾
电影虽名《电锯惊魂9》,但其实只是披着电锯的皮的一部劣质的模仿秀电影。 男主并不是竖锯的门徒,所以他既没有竖锯那样的机关手手艺,也没竖锯那样的思维方式,更没有竖锯那样的思想境界,只是为了复仇而杀人,顺便彰显一下自己的正义而已。 电影的画面当然好于前七部,但除此之外,最让人期待的杀人机关和方式,却十分的粗糙,而且不像竖锯总给人一个生的机会,他没给别人留活路,那本来可以一刀捅死的,非大费周章的找个噱头弄死,真的是有点刻意了。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不太成功的山寨版,看结局似乎还有再续,那真的没必要,第八部都已经够狗尾续貂了,别再去压榨经典那些仅剩不多的价值了。
反警察暴力,这个主题值得一星。
其他地方和电锯惊魂没太大关系,完全是复仇爽片。算是弱化版的《守法公民》吧。借了《电锯惊魂》的壳子,骨子里还是报复社会、控诉制度的复仇爽片。老爷子虽然也是为了复仇,但他非常尊重游戏规则,绝对公私分明,绝不会因为对方和自己有私仇而把游戏难度调高,他设计的机关给足了对方活命的机会,而且游戏难度都是让对方体验“皮肉之苦”:无论是断腿断手还是挖眼,会落得一身残疾,但绝不致死。
Spiral不一样,他就是奔着弄死对方去的。拔舌头手指也就罢了,让女警官割断颈椎,对方哪怕是守了规则也很容易因为伤到脊髓而暴毙。
同样是虐杀游戏,电锯惊魂的主题是赎罪和救赎,赎罪必有代价,但绝对会放一条生路。但SPIRAL打一开始就没打算救赎,而是奔着报仇杀人去的。从动机上就违背了电锯门的初衷。如果jigsaw是让你一命通关超级玛丽——难是难,但大把人能做到,那么spiral是让你一命通关变态猫版超级玛丽——理论上确实存在,但这概率约等于零好么。
像他这样不守老爷子的游戏规则而是不留活路的滥杀无辜,电锯门里还健在的门徒就应该站出来清理门户。
其他问题:
剪辑有严重失误,trap音乐严重违和,无关紧要的支线剧情、人物过多。
从《第一滴血5》里我就隐约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这几年的片都非要把场景设计成ktv包厢?
全球电影圈的灯光师是集体起义了吗?电影里要不这么设计就集体罢工?
老师教过色彩服务于电影叙事,你们就真把景框当颜料桶玩了?
是,是很酷,但这种酷跟mv一样,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放到有些规定情境里根本经不住推敲。你家警察局装霓虹灯吗?
你要真想把电影里的灯搞得花花绿绿的,那你干脆一开始就把故事设计在娱乐场所。
如果不把这部电影看成电锯惊魂的续作,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惊悚血浆片。但作为电锯系列来看,就差了那么点意思,感觉角色没有机会做出牺牲来自救,这点恰恰是John想教给所有人的。
制片方很理解电锯惊魂的卖点,就是惊悚,所以制片方决定让大家冒着得新冠死亡的风险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够吓人,够惊悚吧?
和老头、电锯门没有一点关系的续作。已经完全沦为血浆片了,电锯惊魂的反转剧情、精巧设计已经全部没了,只剩下血浆和必死的游戏。霍夫曼回来吧!
当电锯的BGM出现在这部电影里时,我都觉得是一种挑衅和侮辱。
几乎所有演员的演技都挺烂的,马惹法克侠虽然有演技但是戏份少得可怜。悬念和装置还可以,但远没有前几部那种惊艳的感觉。这个系列的主线到7就结束了,8和9只能算衍生片。
简直想复制我的电8短评过来——“电锯一开始强调浪费生命的人我帮你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后来是怎么变成的法律惩罚不了的我来解决的义警行为呢?”——再问一下这是在做什么?不要随便套我们电锯惊魂的皮!更何况这个惩罚的机械装置也实在是有够粗制滥造,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差装置,摆明了敷衍了事意思意思得了。
中庸之作,毫无新意。看电影前还有个粗鲁的、带佛珠的中年男性在停车场搞我心态。
与前作没什么关系,系列最差没跑了,剧情反转和血腥游戏,都不咋地,谁要看男主角职场故事啊。当经典bgm出现的时候,我有一种在看劣质粉丝同人的感觉。跟这个对比一下,《电锯惊魂8》都好看多了。估计因为比烂,电8的评分要上升了。很快就猜出他有问题,只有他没有污点与死亡画面。他最后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以为要装大B,结果差点把自己折里面。
系列软重启,还是挺有saw的味道的,完成度和血腥程度也还可以。只不过反派太弱,让整部影片都沦为copycat。没什么牺牲,也少了哲理。众所周知,Jigsaw是一位让人愿意割肉听课的人生导师。这部的反派太流于表面了,看来只是领会了手法,没领会Jigsaw老师的精髓。
这个结尾真的不是导演跑路了吗
猪头惊魂?
很难再找回系列的精髓了
再这么拍下去,竖锯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
不管还有多少部,都要一直看下去的系列
凶手怕不是明显得直接报身份证号码得了。
粉丝滤镜 7.0/10很可惜还是无法躲避江郎才尽的结局,肉眼可见的经费飙升和剧作下降。让竖锯过早死亡已经是一大败笔,到了这部竟然连最拿手的反转也能够如此泄气,当新杀手也高谈体制改革时,其仅存的魅力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唯一的优点算是游戏机关回归到了前三部的粗粝感吧。
太烂了,电锯里最恐怖的设置就是,受害者需要不断地自残才能活下来。这部里,所有的机关都只是虐杀工具,没人能存活下来。整部片加个无聊的反转,几乎就是部意大利6,70年代的铅黄电影。
看了个山寨版?
把有人模仿竖锯,改成有人模仿《电锯惊魂》电影,一点都不影响这部仿佛同人作品一般的续集。而它不是同人的原因也只是制片商把这电影定位为续集,结果却是伪续集、伪重启,和前作就搭了一个背景,高不成低不就。画面尽管血腥依旧,但故事上又是异常俗套的为亲复仇,反派的个人魅力为零,只是个反转的工具人。只能说克里斯·洛克不愧于自己的死忠粉身份,没有想要颠覆信仰,反而非常谦逊的写了一个同人剧本。票房失利口碑炸裂,如果还有第十部拍的话,相信是宁愿续8也不续9,要是又是独立新篇,那一个系列连续三部电影互相不沾边也是个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