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者,説謊者,傾聽者,保密者。 一位孤独的孩童因為崇拜者的私密情事所引發的惨案在無意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窥探,当他想得知“秘密”的意义;他説謊,当他被'厭惡'的人逼迫或想捉緊喜愛之人時;他傾聽,当他迷迷糊糊闖入婚姻的禁地時;他保密,当他逝言順从并守口如瓶時。他还想充当大人的保护者,為他镸久以來的陪伴者,尊崇者及私自以為的“謀殺者”辯护,他采取言听計从的态度却又不堪盘問;他撒謊,反而颠倒黑白,适得其反;然後他决定吐露真言,又被当成麻烦以致被彻底無视。当谎言與真实纠缠不休,把懵懵懂懂的孩子弄得無所适从,搅得頭晕目眩,最後他帯着理不清的思绪投入到了陌生媽媽的桎梏與懷抱里。
第10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堕落的偶像》,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天真孩子的世界坍塌的评价了!
果树:
剧作的胜利。每一个人物与部件都被有机调用,合力拼接成这部佳作。
我们敏熙:
好一出捉迷藏,孩童的旁观视角带来对房子空间感、纵深感的细致描绘。
法罗岛岛主:
绝妙的构图,阴差阳错的剧本构思,儿童迷失在成年人道德坍塌的世界里。
野凡:
绝对不要低估孩童的感知能力。影片从孩童的角度出发,讲述出于他那充满天真的善良而穿梭在谎言中的故事。可惜的是影片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未免有些缺乏惊喜。
Bob Chow:
从孩童的视角看谎言这个主题并没有被扩张而是限定在了一个既定空间内的事件,且视角切换的时候并没有通过影像给予必要的衔接和身份。孩童的逻辑充斥着不合理性而不是非合理性,落入了纯粹的叙事和推进而不是共情。
kc512:
道德灰色地带、情欲引发罪䅁,广义上的黑色电影,只是黑色电影不会有小孩,因为无罪符号不会出现在犯罪世界。因此以小孩视觉出发成了双面刅,一方面小孩看待事情的无知产生戏谑,有讽刺效果;但另一方面也灭杀了一个有潜力发展成风格化黑色电影的点子,最终导致无论是讽刺或致郁都不够力度。影像倒是很有力量,Carol Reed招牌Dutch Angle惊艳。
子夜无人:
对孩童视角的捕捉极具开创性,很多的镜头调度和语言设计都启迪到了后来的电影,但更重要的是那股被内化的窥私、挟制的气质得以被具象呈现出来。在他们对于黑白还是简单分明的世界里,秘密是糖果而不是毒药,天真往往因为无知而得以左右判断,阴暗面仿佛并不真正存在而是幻化为童话故事里的恶龙、巫婆,谎言出于一厢情愿的保护而不是成人用来自我周全的欲望,竭尽全力的呼叫依然微弱到不值一提、因为被太过自然而然地无视掉而就此失语。最后他走向了始终没有面目也没有存在感的母亲,看上去皆大欢喜,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些东西已经开始崩坏、紊乱。
#FIFF10#DAY9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小孩子的世界里可能会充满英雄,这里所说的英雄并非是我们成年人所想的那样,而是任何可以给小孩带来一种满足感,一种安全感的人。这样的英雄很容易建立,然而建立起来之后,却也很容易坍塌。形象的确立来源于小孩对于成年人的一种向往,而形象的崩塌更是来源于这种向往的幻灭,小孩子的向往某种程度上有多容易建立,就有多容易销毁。为什么会被销毁,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小孩子确实不容易弄明白。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悬疑片,借用的就是小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成年人的世界,这种视角最终引发出来了一起案件,这起案件的发生直接让一个小孩的世界里的英雄少了一位。
《堕落的偶像》讲述的是小男孩菲利普的故事,菲利普是一个大使的儿子,而菲利普所在的使馆有一个管家叫班尼斯,对于菲利普来说,班尼斯的存在就是自己的世界里的保障。班尼斯无所不能且总是能在菲利普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对于菲利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班尼斯很快就成为了菲利普的世界的英雄偶像。菲利普因为有了班尼斯的陪伴,即使是自己的父母的爱有所缺失,同样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在观众看来,这一点很容易被理解,菲利普因为父母工作的性质而不能时时陪伴在他身边,因此,管家班尼斯便成为了替代菲利普父母之爱的那个人,班尼斯对于菲利普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对小孩的关心,当然,这种关心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更加殷勤。然而菲利普并不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只是感受到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总是班尼斯出现在自己面前,因此,对于班尼斯就有了一种依赖和信任。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得菲利普感觉到了恐慌。班尼斯有一个情人,一个独立于自己的妻子之外的情人朱莉,对于班尼斯来说,朱莉的存在使得自己的生活有了趣味,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菲利普发现了班尼斯的秘密,班尼斯要求菲利普保守这个秘密,菲利普自然也答应了。但天有不测风云,在班尼斯妻子的引诱之下,菲利普原封不动的将班尼斯的秘密和盘托出,这最终引发了班尼斯夫妻二人的争吵,就在争吵过程中,菲利普目睹了整个过程且在自己下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班尼斯太太失足掉落楼梯。
这本是一件意外,但是在菲利普看来不是这样的,因为错位效果以及菲利普在下楼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最关键的证据,然而当他看到这样的结果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是班尼斯在东窗事发之后的报复。
年少的菲利普并不能理清楚其中的缘由,因此,当他再次面对班尼斯的时候,他感觉到这个昔日的英雄形象一下子崩塌了。菲利普在思惆再三后,对于警察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怀疑,但是警察根据菲利普提供的“证据”并无法确定班尼斯太太的死是人为所致。而这个时候,菲利普与班尼斯之间的矛盾就更深了。
即使本片在最后成功的为班尼斯洗清了嫌疑,然而在菲利普的心中,班尼斯的形象彻底的被摧毁了,他依旧是愿意相信自己所构筑的那个事实,即使班尼斯并不是凶手,但小孩子的世界并非都明白成年人的规则,潜在的危机感已经深深的根植于菲利普的心中,坍塌的偶像再也不复往日的光荣。
《堕落的偶像》非常全面为我们概述了一个小孩的世界是如何造神且如何毁灭神的地位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小孩子的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的本质不同,两个世界相互有着交集,但这种交集并不足以将成年人与小孩子之间的鸿沟抹平。班尼斯与菲利普之间的友谊可以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快速的建立,因为菲利普看来,这些小事可一点都不小。因为这些小事在班尼斯看来是无足轻重的,但在飞利浦看来却是一种英雄的行径。
与此同时,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一件件的小事所摧毁的分崩离析。班尼斯依靠着成年人的思维慎重的思考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为的正确性之后,他释然了,但是这对于菲利普来说却是不易理解的,因为他看来,这种释然并没有给自己的世界一种解释。因此,迷惑和不解在菲利普的世界里依旧是存在着的,而这些对于菲利普来说却是无法消磨的。
因为小孩子跟成年人的世界有所偏差,所以,当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这样的偏差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对于两种生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观点之间的碰撞,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同一种事情才能安慰两个不同认知的人。成年人总以为自己的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需要解释的,因此,才会跟小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而这种矛盾通过“蹲下来”讲解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耐心,因此,大人和小孩的世界如何共存就成了问题,矛盾如何化解,这确实是难题。
……
你好,再见
帮倒忙的倒霉蠢孩子
[堕落的偶像]中的小男孩似乎永远做不对事情。看到了事情却被教导要保守秘密,想要保守秘密却被轻易识破,该说实话时却编出了一些听着就言不由衷的谎言,说了真话却发现没有人在听。唉!做孩子可真难!而这部调教得有如瑞士手表一样精密的黑色电影则向我们扔出了一个个成人都难解的道德难题。
笨拙
成人的谎言
警察最后其实是根据一个错误的证据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判决,而菲利普的真话却被当成谎言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既然成年人也无法掌握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一个孩子也不可能理解成年世界的逻辑线索。他要经过多少困惑和误解,才能逐渐走向成人世界啊!
不要说谎
独到的视角 强烈的结构感和精妙的调度
所以说,谎言说多了,就没人信了。。。
精妙
世界觀的崩解。
杰出的戏剧
优雅
很棒,心理抓得紧紧地~~!
很不错的古典主义电影。
片子是真好看,小孩是真贱
还好结局恶女人之死真相大白,有情人得小团圆
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以成人的思想去审视世界,诠释道德的灰色地带;捉迷藏和夜间奔逃两段像极了《第三人》。另外Phile这个角色的作用真有趣,一边间离一边移情。
吊足胃口直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说成人世界模糊孩子的童真与分辨谎言和真实的界限。看到小孩子在撒谎和真实间穿梭,这到底是谁之过?故事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小男孩试图用谎言救管家却差点害了他,最后又试图用真实救管家又差点害了他。如果导演安排最后女记录员下楼昭雪时枪声响了,醒世作用就更震撼了。
真话 谎话
光影很赞。以儿童视角介入布满谎言的成人世界,每个人都在真假之间游离徘徊。自以为神助攻却总是帮倒忙的熊孩子也是真让人着急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