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真实的故事,改编自 Adam.Makos纪实文学原著《Devotion: An Epic Story of Heroism, Friendship, and Sacrifice》。
牺牲的Jesse.Brown是美国首位黑人海军飞行员,事后他被授予杰出飞行十字勋章,紫心勋章和航空奖章。1973年2月17日,美国海军将一艘入列的诺克斯级护卫舰命名为杰西·布朗号 (FF-1089),这是为紀念一名非裔美国人而命名的第三艘国海军舰只。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頓举行的入列仪式上,戴西·布朗·索恩(杰西-布朗的遗孀,她已再婚),杰西-布朗的女儿帕梅拉·布朗和哈德納出席了仪式。在美国芝加哥还有一家老兵医院也以杰西-布朗的名字命名。
Thomas. Hudner因为这次主动迫降营救Jesse.Brown的行为而在1951年4月被杜鲁门总统亲自授予国会荣誉勋章,随后他返回国内担任得克萨斯州哥帕斯基斯蒂海军航空站飞行教官,1966年先后以领航员和航母参谋军官的身份随小鹰号航母赴越南作战,1973年2月他在华盛顿海军行动办公室主任职位上退休,2013年7月,Hudner访问平壤期间还专门询问了Brown遗骸的下落,当局给出的回应是将在9月归还。2017年11月13日,Thomas.Hudner去世,享年98岁。
朝鲜战争中一共有6名美国海军和空军飞行员获得美军最高军事荣誉——国会荣誉勋章,其中海军2名,空军4名,VF-32中队的Thomas.Hudner中尉是6人中第2位获勋者并且是其中唯一一位未在战争中阵亡或失踪的人。
影片采用真机实拍 ,而且2位主角的演技也十分在线。
看海报以为是小成本电影,本来没想看,不过看了网上5分钟解说,宏大的场景和鸭绿江边的防空炮火,号称“2023年第一战争大片”,我信了…
抱着去看美版《长津湖》的态度,我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部2小时的电影。
前一小时中,美国海军都漂到戛纳去和女明星纵情酒色了,战争还没开打;在今天的后半段中,终于开战了…
这应该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没有黑中国的朝鲜战争电影,不仅没有抹黑中国,对志愿军的英勇也大加描述…
鸭绿江边的放空火炮,比《珍珠港》中太平洋舰队防日军的还要密集,可就是这么密集的炮火,主人公的编队竟然可以成功炸桥,还毫发无损的逃离了…
志愿军进攻美军基地的场景,也和《长津湖》相似,美国陆军被打的连连退后,探照弹照耀下的志愿军战士英勇无比,顶着重机枪奋勇往前冲,一个人都没倒…
影片中的最后一战,为了拯救被志愿军围剿的美国陆军,海军飞机竟然真的在《长津湖》一样的空袭后,被志愿军的“小米+步枪”的步枪击中坠毁了…
然后,乘着航空母舰、驾着战机穿越大半个地球侵略他国的飞行员,就成了 Devotion 的典范,“忠诚”和“奉献”的代表…
我其实很喜欢看美国的主旋律电影,但这一部,真的不行,完全没拍出海报里“勇敢无畏、奋战到底”的精神,也许不是没拍好,而是对于美国来说,朝鲜战争本来就不是有主旋律的正能量题材吧。
我看的其实是效果非常棒的4K杜比全景声版本,但这片子最好看的战争场面,其实都在网上的五分钟视频解说里了…
试想一下,当你被别人霸凌的时候,总有一个人为你挺身而出,甚至大打出手,当你违抗命令面临上级的斥责和调查,他领着一帮战友冒着违纪的风险为你出头背书。这样一个人是不是你的好朋友、好兄弟?
尤其是,你是一个来自密西西比的黑人,而他是一名来自富裕的新英格兰家庭的白人高富帅。在种族歧视盛行的背景下,他不仅没有任何偏见,还主动向你示好,视你为好朋友、好兄弟,你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深情地给他一个拥抱,喊他一声bro?
当自己有了困难,别人不顾社会偏见还伸出援手,自己表示感谢,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但Jesse Brown并不这么看,因为他只相信自己。
韩战在美国被称为“遗忘的战争”,好莱坞多如牛毛的战争片中,以其为背景的电影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集中于上世纪50、60年代。所以《忠诚》的出现,加之长津湖之前在国内的热度,一下就吸引了很多的关注。
电影改编自亚当·马库斯的著作《忠诚:英雄主义、友谊、牺牲的史诗故事》,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白左政治正确大片。剧情也是乏善可陈,简单来说就是2名顶尖的海军战斗机飞行员打破种族歧视的偏见产生了伟大的友谊,黑人的飞机被击落以后,白人奋不顾身去营救他……
电影中,黑人主人公就是Jesse Brown(杰西·布朗),他的白人战友名叫Tom Hudner(汤姆·哈德纳)。杰西的一生都笼罩在种族歧视之下,在飞行学习的游泳考试中,别人只要考一次,他却考了十次之多,因为教官不相信黑人会游泳。大家往水里倒冰块、在杰西的飞行服里放重物,甚至把他按在水下,丝毫不在意他会不会淹死在泳池里,但杰西每次都游了出来。
为了激励自己,杰西从小就把大家恶毒的诅咒都记在小本上,单独一人时就看着镜子对自己念一遍,最终成为了一名顶尖的战斗机飞行员。
来自身边白人的歧视和仇恨,让杰西只能相信自己,他拒绝听从航母指挥员的降落指令,因为他害怕指挥员会故意让黑人坠机。
没有身临其境的经历,就无法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汤姆不是杰西,他是一名标准的白人精英,相信体制、遵守制度、服从命令,他虽然拒绝种族歧视,但也从来没有体验过种族歧视带来的伤害,他虽然想帮助杰西,但他根本不懂杰西的真正的伤痛。
汤姆的每一次善意的帮助,在杰西看来都是高高在上的怜悯,是一边在帮他,另一边又瞧不起他,汤姆从来没有给过他平等的尊重。
终于,在一次冲突中,汤姆无奈地问出“你到底想要我做什么?”而杰西也袒露心迹,“Just be my wingman,pal.That’s it.”
别想着当救生员,跟我一起下水体验这一切吧!
这也暗示了影片的结局,当杰西坠机后,为了帮助他脱困,汤姆奋不顾身地主动坠机,想尽一切办法去营救他。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但汤姆做到了一切,实现了对自己战友、兄弟的忠诚……
与共情相比,帮助真的是再容易不过。生而为人,还想做一个好人,真难。
这部电影的宣发和实际内容相去甚远,宣发里全是空战片一般的镜头,但实际上更像是人物传记/纪录片,战争只是很小一部分。
制片方明显知道拍这个题材肯定血亏,为了骗看热闹的人进电影院,假装弄一个有模有样的战争大片的海报,然后观众进去一看,战场前线加起来一共也就打了5分钟,其他的部分不是“美国主旋律”就是感情戏,直呼上当受骗,出了电影院反手给打了一星差评(摊手)。
不过谁让制片方拍这种只有航空迷和原作的书迷会觉得好看的赔钱电影呢,上映两个多月,看了一眼北美票房,还不到成本的1/3,我笑出了声(。)
电影里那段雷人的海盗王拖带反杀米格15的扯淡打戏,八成也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噱头,从好奇的路人观众手里骗点钱回血,否则无法解释他们把飞机本身的细节做得那么好,却拍不出稍微符合实际一点的空战戏来,只能认为是故意的。
所以毫不奇怪地,这片在各大网站都是标准的烂片分数,只能说是活该。
不过话说回来,原著作者马科斯在书里说了: Devotion is a war story, sure. But it's also a love story. 《忠诚》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讨论爱的故事:母子之间的(电影里没提),夫妻之间的,长机和僚机之间的感情。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喜欢看飞机、喜欢看飞行员、喜欢看马科斯作品的人,竟然有人赔钱拍这个给我看,我他妈血赚,赔的反正是美国人的钱,我白嫖美帝无罪.jpg
首先,我得先说《忠诚》这个片名著实取得不好,听起来很像是《决战中途岛》那种狂轰滥炸的爽片,实则不然,尽管历史背景的确是韩战,然而整片重点并不在战争,而是聚焦白人军官托马斯哈德纳与黑人军官杰西布朗间的友谊身上,真正符合片名的地方加起来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左右而已,恐怕会让观众有错误期待,这点得先打个预防针。
《忠诚》片长 139 分钟,也因此故事步调偏慢,从两个飞官结识到建立起深厚友谊,导演用了好几场戏描述他们的互动,可以看得出来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对这两个角色投入一定的情感,但我认为《忠诚》中对他们两个人的情感刻划还是差了一点,大多数时间都偏平淡。
怎么说呢? 就是你可以感觉出来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很好,尤其是刽子手所饰演的托马斯哈德纳,和《忠诚》中的刽子手个性截然不同,是个好到不行的人,简直可以说为了朋友不惜赴汤蹈火的那种,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他对朋友这么好? 光是从本片安排的片段是看不太出来的,顶多就是一般好朋友的程度,并没有呈现出那种共患难的换帖兄弟的感觉,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不过格伦鲍威尔也诠释出与刽子手截然不同的那一面,在《忠诚》有更多内心层面的内敛演出,是一大亮点。
此外,《忠诚》除了描述两个主角间的感情外,还有一个很大重点是放在种族歧视,透过强纳森梅杰斯所饰演的杰西布朗,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黑人是备受歧视,更别说身为一个军官,即便犯下小错都会因为肤色与种族的关系加重惩罚,当中强纳森有几场自我对话的戏表现得颇为出色,他利用这个历史人物再度传达种族歧视的迫害与无奈, 并歌颂这位历史上可能被遗忘的英雄,是的,当时被许多人歧视与排挤的他,同时也是拯救许多人生命的英雄之一,这是极为讽刺的事实。
、
1.如果这黑人飞行员晚上没有冻死,那么他是被自己人炸死的吗?
结尾说一直在努力把他的遗骨带回来,但是过了几代也没有下落。
2. 这黑人飞行员和老婆还真是情意绵绵啊。
3. 到了部队对战友百般挑剔啊,那个作。
4. 信写得非常好,还会讲法语,和这作的性格格格不入啊。
5. 战友真是顾大局,有情谊。转了大半圈,结果还是在表扬白人。
美国人可以在任何战场拍主旋律,但在朝鲜战场,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同样是美国主旋律大片,跟Top Gun系列比还是差远了。剧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没有太多新意,歧视问题也没有深入讨论。当然,对这种商业大片要求就不能那么多了,看看大场面就得了。
中国当时有这火力,美国现在都要走社会主义😧
横店诚不我欺,步枪打下飞机
老左都可以接受黑子拯救世界了,荒謬的笑出聲
无聊程度和《金刚川》里面的美军视角差不多吧,可以说是毫无看点的战争片,当然,战争场面也是少得可怜,9千万预算就整出这两三段糊弄事儿的“战争戏”,比战争题材美剧可差远了。故事本身真的没啥可说的,又俗又没有任何创作激情,对于种族元素的使用还不如当年的《红色机尾》,票房扑街真的意料之中,都什么年代了,老美怎么可能看这个。
没有黑人叙事,不知道还能找到什么忠诚叙事的合法性。。。
好看
四星…本以为是主旋律商业片,结果发现完全是被名字和海报坑害了的误会。本片其实是以人物为主轴的传记电影,具体模式有点像集结号,是以个人经历drive战争的宏大叙事。地面与飞行场面都还算精彩,虽然特效和部分战争场面所用滤镜有点像中国制作。感觉口碑若是发酵凭借这个题材应该能在颁奖季有所斩获。不过我更大的私心还是希望观众能够借此忘记壮志凌云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虚无商业片。
与立场无关,就是单纯地觉得不好看。
志愿军当年有这火力他敢打华盛顿
直接就刷好看的人是什么成色?打赢了就拍大场面胜利,输了就拍小人物的感人故事。这次就更厉害了,直接根据真实故事瞎编了。[点赞]
给某些群体整破防了,这个尼格值得一份炸鸡
在11月25日看这电影,实在是太爽太带劲了。
如果故事情节再加上:黑人男主角同白人变性男友,一同开双人飞机时kiss,因为反战不愿开火,而向志愿军喷七色彩虹喷雾,高喊Black Lives Matter,政治就更正确了!
阿美的主旋律真是离大谱👍
很平庸的片子,我看得都快睡着啦……熬到后面空战什么的,我要吐槽一下,哪有那么快共军这边就开着喷气米格来欺负人了?然后还给螺旋桨飞机打下来了……
立项的时候“倒吸一口冷气”,看完倒想灵魂质问“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几年之间,当中发生的变化和这个电影几乎无声无息的境遇有个不关于电影本身、意外有趣的照映。在“《壮志凌云2》年”再推出这样的电影,只让人感觉到是种碰瓷或是投机取巧;而除去情绪高昂的配乐和所谓大场面,它自己也不知道是要往「战场种族友谊」还是「忠诚宣言」方面靠近,也就白白浪费了这个本来应该很有趣的角色探索。仍然是个有趣的视角,Glen Powell依然深得我心,也就够了。
侵略他人土地,轰炸他国平民,以期寻找自己的个人价值?美国引以为傲的好莱坞已经成为和稀拉里一样的存在了,早上八点钟排便九点钟起床,只有奴才和韩建愿闻其翔
这片子一没丑化中国士兵,二几乎没有战争场面,三连个中国人正脸都没有,哪招来这么多troll… 虽然片子是很平庸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