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基本上背离了冰血暴故事的精髓,变成了一个带点种族主义批判的普通黑帮互殴片,而且后半段剧情还挺扯淡(我说的扯淡不是龙卷风,龙卷风就类同于第二季的飞碟和第三季的保龄球馆,增添了故事的荒诞感和宿命感,而扯淡不是荒诞,类似法达家的盖塔诺拿两把手枪就往敌人堆里冲还成功逼退了一群拿着长枪的敌人,这就叫扯淡,前期看似聪明的法警却带着一群制服警往平民堆里冲去抓两个明知道是亡命徒且持械的越狱犯,这就叫扯淡),还好最后三集又找回了些感觉,算是加回了些分数。 个人理解不是环境里有点“冰”,情节里带些“血腥”,就能叫冰血暴的,冰血暴系列的精髓是由看似人畜无害的小人物的反常举动导致并推动出一系列越来越严重后果的带着荒诞色彩的故事,精彩和荒诞是由反差体现的,这种小人物就是电影版里的汽车推销员、第一季的保险推销员、第二季的屠夫和美发师夫妇,第三季的假释官都已经只能算勉强符合身份了,而这一季推动剧情最开始发生变化的是本来就杀人如麻的护士,中间推动剧情的是逃犯和黑帮中的好战份子,唯一可以算是符合身份的黑人小女孩一家却更像是旁观者和纯粹的受害者,并不是贯穿剧情始终的推动者,即使最后小女孩逆风翻盘也是通过正常途径依靠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就完全冲淡了冰血暴系列的反差感和荒诞感,不太配叫冰血暴了! 四季看下来冰血暴系列的个人喜好度排行为:2>电影版>1>4>3(立意上第三季是高于第四季的,但实在是太恶心第三季的VM瓦格了) ps:这一季可以说是第二季堪州帮的前传,里面还出现了在第二季里被砍头的乔布罗,在这一季里他是从纽约来支援法达帮的打手,他见证了家族统治黑帮的弊端,所以在第二季才那么鄙视家族式黑帮;看到后半段一直推测那个坎农帮老大的小儿子撒切尔应该是第二季里的麦克米利根,他估计是感念于拉比米利根对他的帮助才改姓米利根的,结尾果然印证了!
冰,在于强迫症叙事,精致的镜头,无情的世道。
血,在于暴力的起伏,夸张的渲染,兽性的宣泄。
风暴,是最后的疯狂,混沌而纠缠不清的机缘巧合。
这一季依然没有令路人失望,有人诟病政治正确,有人谈黑色变。路人看来这个设定不要太好。相比前三季,本季最大的改变在于背景。前三季最大的特点是大背景都太过于温和,只是一种力量搅动起风暴,小人物只求自保。本季时代大背景,二战刚结束,平权运动远没有开始,小镇暗流涌动,黑帮都更替了三波,微妙的平衡只是建立在制衡之间,更大的风暴一触即发。所以一上来就绷紧了神经,每一处都可能有人要便当。
不过这给叙事造成了难度,人太多,记不住。那好办,一黑一白,简单明了。主人公家里也整一黑一白,完美!
目前看到第四集,方兴未艾,却已扣人心弦。唯一担心的是超自然因素,希望不要烂尾。
看到第五集,结尾主题曲,梦回第一季。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的爱尔兰裔生父曾因恋童和同性性行为入狱,这个父亲和他的儿子们的关系不限于单纯的父子感情。如果说第一次把Rabbi交换到犹太帮派纯属是因为Rabbi是适龄的稚子,那么第二次把Rabbi交换到意大利帮派则意味着Rabbi已经是不被需要的性玩具(可能是因为年龄渐长)。生父把已经明显长到青年年纪的Rabbi推出去时旁边那个处在适龄质子年纪的更小的孩子露出的表情是得意的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弄:“看,在父亲心里我才是最重要的”,以及第一次Rabbi被生父逼诱枪杀犹太帮派的质子后生父的那个捏弄Rabbi肩膀的动作。这个“性玩具”本身是否包含肉体的侵犯以及侵犯的多少并不是确切的。但是在这个生父和他的儿子们的相处中他一定会希望儿子们向他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在这种有利用和物化以及迫使献谄来争宠的家庭关系中,这种具有某种癖好的父亲对儿子的不恰当的性玩弄在镜头暗示下有极大的存在可能性。除却两次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帮派里当质子的飘零际遇外,这个人物本身的原生家庭背景就比较晦暗。按理说这个人物就不会长成一个正常人,我到现在都很怀疑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但根据目前呈现出来的效果来看,这反而是一个相对稳定而且自持的人物,尽管常年来寄人篱下不被重视的际遇已经在他的身上刻上了非常明显的痕迹,但他可能是目前所有人物中(有自觉的)play cards意识且水准较高的一位。尽管一开口就一副dog eat dog 的丛林法则玩家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但这个人物不是一个挑事者,更像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利益权衡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努力权衡着公益和私益。在他的决断和行动中,他懂得见碟下菜,他可以配合着他的boss意大利帮派的长子粗暴简单的单线思维来打小报告为自己脱罪,他也会在黑人帮派的头领面前展现出理智清醒又带些许悲哀的一面,真情流露加博取同情的可能性兼有———他觉得眼前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稍微能沟通的。他可以在表面形式上自敛/顺从/不僭越/甘被驱使,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他同时做着黑帮的“公务”和帮佣的“私活”,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个打杂的家奴,但Rabbi的自我认知是card player,他能接受这个“家奴”的位置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只拿到了这手牌,另一方面是他认为他按义理也应当多做一些事来(利益交换)给好歹给了他阁楼容身的主家,但他从来没有真正屈从于他“家奴”的实质身份。当那个意大利人问他是爱尔兰人还是意大利人的时候,他说自己是美国人,其含义重点不在于美国人,而是一方面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另一方面他果断拒绝和任何一群人的联系,断绝了自己融入任何一个族群的可能性——永恒孤独,这是一个倔强又自我的回答。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抱有任何希望,甚至能隐隐预计并接受了自己那极有可能的悲惨结局,但在每个当下依然有观察力和行动力。
一部非常好看的黑色幽默犯罪剧。虽说这季没有第一,第二季好看,但还是了这一系列的水准。其实这季是用黑帮争斗来反映美国历史,但一路讲下去却有点跑偏了。在关键出现的鬼魂当然给人新鲜的感觉,但用多了就显得刻意。到剧的中后段,无形的命运之手就愈加明显,这背后的上帝是谁?也许是编剧,也许是人物的必然结局,那些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只偶尔出现在某几集中,第九集出现的龙卷风堪称神来之笔。最后一集中已经接受协议的黑老大突然遭到致命一击,也算应了这个系列角色的一贯结局。小人物用智谋或勇猛扳倒大佬还是很有意思的。本季里的演员演技集体在现,但配角的戏太过精采,以致于让人记住的都是疯狂变态的护士杀手,心狠手辣暴躁易怒的黑帮二当家和一心保护交换人质的爱尔兰帅哥,当然还有活的罪恶死的痛快的印第安同性恋女人,以及那个容易紧张最后坦然接受命运的神经质警察。
今天聊聊美剧《冰血暴第4季》
片名Fargo Season 4 (2020),别名雪花高离奇命案(港)。
《冰血暴》第四季同样发生在这个系列故事的同一宇宙内。
这次故事时间设在美国1950年代。故事主要关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两个黑帮团伙之间的斗争。一边黑帮是意大利裔家族团伙,另一边是非裔团体,两方人马都在追逐属于自己的美国梦,幻想着能够占领整座城市,实现飞黄腾达。
在《冰血暴》的故事宇宙中,按照故事时间排列的顺序是:第四季、第二季、电影版、第一季、第三季。
《冰血暴》第一季时间设在2006年,剧情接着电影版;第二季发生在1979年,是第一季的前传性质;第三季又回到2010年,讲述第一季之后的无序故事;第四季发生在1950年,则是第二季的前传性质。
本季中部分角色在若干年后,将出现在第二季中,整个冰血暴宇宙衔接起来了。
黑帮团伙在实力相近时,会相互交换老大最小的儿子,以此牵制对方,维持微妙的平衡。直到一方韬光养晦或者找准机会,一举歼灭对方,才会成为当地唯一的黑帮。等下一波外来移民进城后,再来一次这种循环。
第四季的主线剧情也就在此,不同出身的移民团体都想在这座城市找到成功机会,铸就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但如果只是讲述黑帮争斗,那就不是《冰血暴》的风格了。
剧中加入了极具冰血暴特色的元素——无序的意外。如果把历史进程看做是一只向前滚动的车轮,那么各种各样的意外就是路上的小石子和小孔洞,不经意间就左右了车轮前进方向。
从政客到黑帮,大概都以为自己是这座城市主人,会左右城市的命运,从来没有想过一点点小意外会悄然改变事件走向。
“意外”是冰血暴核心,精心策划后的努力被无序意外扰乱,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助。
每每当事人信心满满地准备做事时,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出现,唯一不变的就是人世无常。
各种各样的移民群体后裔努力追逐着美国梦,而结果表明,能够活到最后的就是胜者。
本剧每集都以开场打出一行字幕:“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电影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在幸存者的要求下,名字已经更改。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其余的都被如实告知。”
这只是在致敬1996年的原版电影,而实际上并不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
该剧的执行制片人诺亚·霍利(Noah Hawley)在采访中也作了澄清,他说:“这部剧……都是编造出来的。整个情节。我没有去寻找真正的犯罪。它从人物角度出发,一切都是从这个角度有机地发展起来的。”
《冰血暴》第四季和前三季不同,一共有11集。
因为剧中有许多必要的素材,时间太长,只能增加了一集时长。
剧中会有大量联动《冰血暴》宇宙的元素,也会有不少致敬环节。
本季先联动了《冰血暴》第二季。
第1集中出现的爱尔兰家族姓米利根(Milligan)。在第二季中,黑人杀手就叫迈克·米利根(Mike Milligan),他是堪萨斯城黑帮雇佣的黑人杀手。
本集中出现的巴士,从造型到喷漆都是致敬美国黑人民权行动主义者、“现代民权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拒绝给白人让座的巴士。
本集结尾有一个很容易忽略的小细节。
当本集结尾镜头扫过街道时,街道中间站着一个一动不动的身影。伴随着风声、水声,这个身影就是后来斯穆特尼家族口中所说的奴隶船船长。
这个鬼魂在后续剧情中多次出现,代表了一直萦绕在斯穆特尼家族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这种梦魇的具象化表现,有时候让人觉得在看鬼片……
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信用卡是美国人弗兰克和斯耐德合作发明的,他们在纽约创立了“大莱俱乐部”(Diners'Club),发行了第一张可以在各个不同餐厅签账的卡片。
本季让黑人洛伊·坎农(Loy Cannon)发明信用卡是因为剧情需要,需要突出黑人的悲剧色彩。
第2集开头,斯旺妮·卡普斯(Swanee Capps)和泽尔玛·鲁雷特(Zelmaire Roulette)通过排水管越狱,尖叫欢庆,再去卫生间梳洗。这是致敬的科恩兄弟电影《抚养亚利桑纳》(Raising Arizona ,1987)。
本集中的台词“我们释放了我们自己的担保”(We released ourselves of our own recognizance)致敬的是科恩兄弟电影《抚养亚利桑纳》,影片中有同样台词。
梅弗劳尔(Mayflower)护士把吐根糖浆倒进她的苹果派里,其实就是在下毒。
吐根糖浆在家庭中常用于诱导呕吐,大剂量使用会造成死亡。
在殡仪馆里,梅弗劳尔护士和埃瑟丽达·斯穆特尼讨论了“幸运便士”和“坏运便士”。
这是致敬《冰血暴》第一季,脱衣舞俱乐部的名字就叫幸运便士,罗恩·马尔沃在那里杀死萨姆·赫斯。
屠宰场中使用的气喷枪就是《老无所依》中反派安东·齐格尔(Anton Chigur)使用的那把。
第3集中,盖塔诺(Gaetano)在酒吧里使用的奇艺造型酒杯是专门从来喝柠檬利口酒的。
第4集中,洛伊·坎农将抢来的300条枪卖了200条给北达科他州法戈市的莫特·凯勒曼(Mort Kellerman)。
莫特·凯勒曼是《冰血暴》第二季中的一个角色,他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葛哈德犯罪对抗。
在1950年花1美元打扫房子,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大概是2020年的10.78美元。
本集中运送枪支时,一箱箱橘子放在卡车上做掩护,集末洛伊·坎农面前的桌子上也摆满了橘子。
橘子是致敬《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在《教父》中橘子预示着死亡或危险。
第5集中,埃瑟丽达(Ethelrida)走进校长办公室时,法警正在等着她。校长秘书老太太对她说:“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有麻烦了。”这句话致敬的是《华尔街》(Wall Street ,1987),巴德·福克斯的办公室经理也说了同样的话,办公室里也是等着抓他的法警。
第6集中,奥迪斯·韦夫公寓中的场景与科恩兄弟的两部电影有相似之处。
第一个是奥迪斯·韦夫意识到有人藏在浴缸,拉开淋浴杆上浴帘的方式就像电影版《冰血暴》的绑架场景一样。
第二个是奥迪斯·韦夫和坎农小弟的战斗类似《老无所依》中安东·齐格尔扼杀副警长的场景。
第7集中,罗伊·坎农用皮带鞭打利昂·比特一幕,致敬原版电影版中谢普·普劳德福特鞭打卡尔·肖沃尔特的一幕。
第8集中,罗伊·坎农对法警说:“这是你不友好的方式……就像你在帮我一个忙。”(It's the way you're unfriendly...like you're doing me a favor)
在《冰血暴》第二季,迈克·米利根对卢·索弗森说了同样的话。
本集小高潮是联合车站的抓捕枪战,枪战场景,还有出现的婴儿啼哭声,致敬了《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 ,1987)。
第9集大部分采用黑白形式,这是《冰血暴》中唯一采用这种方式的一集。
本集中“未来就是现在”(The Future is Now)是《抚养亚利桑纳》(Raising Arizona ,1987)中哈德逊工业公司的口号。
萨奇跟着名叫“兔子”的白色小狗走下楼梯,遇到一个神秘的抽烟男人,这是致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此外致敬元素还有场景设置在堪萨斯州、故事从黑白画面开始、有一对分别认定“东方”或“西方”的姐妹、旅馆年轻女孩穿得像多萝西·盖尔、龙卷风带走了主角、画面的颜色切换只需打开一扇门即可等。
萨奇坐在床上,手持武器对着房门,盯着透过门缝照射进来的走廊灯光。这致敬了《老无所依》中摩斯的做法。
因为疫情影响,第四季第10集、11集都延迟播出,因此为了配合现实情况,剧中的时间从1950年12月提前到1951年的夏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树上长满了绿叶。
在第11集开头,小喽啰杀手将枪支藏在玫瑰花中,致敬的是《终结者2》。
拉比·米利根为了保护萨奇·坎农,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萨奇则会永远怀念他。
萨奇·坎农在本季中还是个孩子,后来他改了自己的名字,名改为迈克,姓取了拉比·米利根的姓。萨奇·坎农也就是第二季中大杀四方的迈克·米利根。
在本季最后一幕,洛伊·坎农带着一袋橘子回家。随后致敬《教父》,他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追求梦想一路磕绊,
世事无常努力活着。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这次是个另类黑帮片。 两个疯女人错抢了小作坊原本是个简单的罪案。但是偏偏这个小作坊是黑帮的白粉工厂, 这个黑帮又恰好在黑帮火拼, 大战一触即发。 本子讲到这里就可以衍生出一个很好的罪案故事。。。
结果编剧又加一系列背景:
1, 城市寓言式的黑帮传统, 两个黑帮和平共处方法之一就是交换其大佬的幼子;
2, 女主是白人爸爸、黑人妈妈, 夫妻开了家殡仪馆小作坊平静度日, 然而爸爸生意关系借了黑帮高利贷;
3, 黑人歧视由来已久, 学校有之, 黑帮之间更盛;
4, 存在一个病态系列杀人护士,躲在医院里杀老人, 偷他们财物,她杀了意大利帮大佬老头,这家伙也是白人至上主义者;
5,杀人子者人恒杀之。
哈哈哈, 看不懂了吧,这就叫烧脑连续剧,等看完时,要么觉得人生无常、编剧神来之笔;要么觉得混乱至极、东拼西凑。。。到头来只不过是花了十几个小时锻炼脑力,消遣而已,不必当真。。。
虽然不再奢望重现前两季的神作高度,但哪怕是第三季的精彩,也已经追不上,越看越失望。阵容很喜欢,且有Oraetta、Odis、Zelmare等少数冰血暴式的有趣角色,只是点滴亮色敌不过漫漫黑夜。人在投机,天在随机,那种心惊肉跳的精妙无常缺席了,剩下的只有寻常老套,而且没想到众人下场也能如此乏味,已经无法在终局扳回一城。有内涵的故事,神神叨叨的谈吐才是逼格,不然只能是拖沓。幸好表演、摄影、配乐依然一流。
这季才看了前两集 有点无聊啊…完全看不下去
本来就是小火慢炖的剧,要快节奏的不如去看变形金刚
真比不上前三季,缺少系列最吸引人的内核——大佬们阴谋诡计落得一身骚,小人物错进错出却改变了大格局
一如既往的高水准
我心中犯罪类型美剧的巅峰always,一直觉得本喵长着一张冷漠脸却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的赶脚
其实也美版悬疑红楼梦的意味了……开头人物出场时我们就看到了各种定格画面——讲述主角的死因和罪名,And we just see what would happen(但不知道为什么排名第一的影评分析人物走向时没结合这个)。然后形式化的东西挺多的hhhh嘴炮和镜头运用……也算是高级商业食品了。第9集藝術效果絕了……现在的影片,多是让我倍速看,此集,我倒回去欣赏片段……;主要演员演技都出神入化,情节bug还是很多的,护士为了报复小女孩不赶紧逃命,拖着被警察抓?小女孩为什么突然对金戒指主人感兴趣,还去图书馆查?(不是说护士那有剪报么当时为啥不看);结局啦………………黑老大为了家庭正要沦为社畜,便被大姨妈崩掉……但是还是没看出来小密立根是怎么变成话痨嘴炮(长大后)的?【评论区有一帮没看完就打分的傻缺】
太nb了!
是好看的,但和前三季比还是少了点魅力。依然是无序状态下的犯罪故事,但是这一部聚焦的黑人群体和移民后裔,实在是太过于政治正确。红发的变态护士真的是让人恨又印象深刻的角色。
以前的《冰血暴》总能提供一种让观众置身风暴前夜的可能,用第三视角看着一根根蜡烛被掐灭,感受到寒意从脚底慢慢爬上膝头。如今就。。。又丑、又聒噪了。
还是那个段子:冰血暴的故事均是以脏乱差假恶丑的真实荒诞故事改编的。再讲个段子:冰血暴这飞扬跋扈的美剧居然也开始讲政治正确了。
等的我好苦,就是过瘾!第一集开场的剧情加内部独白再加黑帮大战历史,节奏爽到直接起飞。比起前作里,偏执中带着愚蠢的主角和一个人狠话不多的杀手,这一季直接换了风格,加入了大量的颠覆性元素。遗憾里也带着新的期待。
最后的彩蛋😂那么多人一看到剧情涉及种族就骂政治正确还如丧考妣说这季已经不是冰血暴了,可笑得很。另外补充下,你们讨厌的ep9堪称本季之魂。
恶是毒品还是甜品?对于智者是甜品,对于愚者是毒品。显而易见,过去三个月不断升级的「Black Lives Matter」反种族歧视运动已经蔓延至了密苏里州。在这个「真实」而又漫长的历史背景下,诺亚霍利正式祭出了《冰血暴》第四季的片头。而本季也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命题: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移民国家,如何成为一个美国人?相信「科恩兄弟」释放出来的「霉气」一定会让你觉得很香!正如智者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熟悉「科恩美学」的观众都知道,科恩电影里没有谁是君子,所有人都是小人抑或上帝,而小人也一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第四季音乐继续第二季“德奥系”的辉煌(我五年前的点评:“第二季的音乐,十分可圈可点。看第四集到40分钟的时候居然听到了马勒《大地之歌》...引用古典音乐-尤其是德奥系(我注意到的有舒伯特、马勒、瓦格纳)...):第七集24:25到24:54的配乐是模仿瓦格纳“女武神”开头的紧张节奏的。看来诺亚·霍利的确是德奥控!
故事主舞台换到了堪萨斯州,氛围和腔调依然,剧本水准整体在线,但还是偏爱冰天“血”地的明尼苏达。小本饰演的rabbi死的第九集堪称神回~
?一头雾水
以FX的标准真探起码能续十季
只求弃剧的赶紧滚,别占我视线。
诺导这是放弃了吗。。。我们需要故事神神叨叨的,而不是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神神叨叨的。还有8集,谨慎乐观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