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作为一个漂亮的非专业女侦探的自我修养
在这个世风日下而标题党横行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很难马上意识到“昔日英俊少年惨遭毒手不幸变侏儒,妙龄女友不离不弃依然与其同居”这个标题其实指的是柯南的故事。而在讨论Scoop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为了多吸引一下大家的眼球,为本文取上一个“美女记者欲探案不明就里入虎穴,塔罗杀手施魔爪千虑一失终被擒”这样的新浪体标题,没有使用“我那纯情的金发妹哟,为何一片痴心向杀手”这样的知音体标题,也没有在标题后面附加上“(薄码多图)”这样几个极其符合注意力经济的文字来骗点击率,这体现了本文作者作为一个有着极高自我修养的非职业影评者,不向低俗的社会风气低头的光辉情操。
现在我要借着分析该部电影的女主角,讨论一下作为一个漂亮的非专业女侦探的自我修养。话说,余杰老师十八岁出门远行,电影里的小荡妇桑德拉大学未毕业呢,为了抢一条独家新闻就当起了业余侦探。有必要先正一下视听,鉴于当初的英国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黄金时期的三女王塞耶斯、铁伊和阿加莎婆婆的贡献和大作,我觉得,认为女性因为性别而在探案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的观点,就和认为中国农民的智商和情商很低因而不适合推行农村基层民主一样,是不成立的,是很过分的。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业余侦探的性别而放低对她的要求。
但是桑德拉作为一个女探险家,其手法之低劣幼稚使整部电影不带有丝毫希区科克的紧张和玄疑,反倒能使观众置身事外以轻松的心情冷静地观察这小小的闹剧。在这里,桑德拉确实是一个反例,足以为后世的警戒。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女侦探,以下是一些必要非充分条件。
1.自信心。探案有风险,入行要谨慎,这个从道理沉默的羔羊的故事中就可以知道。因此,更需要女侦探有强大的意志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饱满的信心。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坏人斗更是造福社会,既来之,则战之,管他是塔罗牌杀手、开膛手杰克、德州电锯杀人狂,还是天顶星人、使徒、燃烧军团,都战他娘亲。但是,电影的女主角却是如此轻易地为一点点假象而动摇,为明显的线索而困惑,甚至后来听信了别人的错误判断而自己不做仔细分析就认为案情已经结束,这种行为是要被鄙视的,是没有主见的体现,是毅力的缺乏,是革命意志的不坚定,是向资本主义的妥协,是向阶级敌人的投降。
2.要专注。谈情说爱的同时还能够消灭强敌的,是007,性骚扰别人的同时还能打赢棘手的官司的,是Allen Shore,和小朋友玩游戏的同时能一直拥有未来新技术的,是多啦A梦,可见能够一心二用的都是很有实力的人才。可是我们的桑德拉,既没有业余侦探的自我修养,也缺少业余演员的自我修养,竟然假戏真做,沉迷于虚假的柔情蜜意,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轰得晕晕乎乎,一度放弃了对于真相的追求。明显是实力未够班的菜鸟,却一边试图探案,一边在做灰姑娘的大梦,这是不洁身自好的行为,真正的金龟婿哪有那么容易钓到,哪有这样稀里糊涂的,真是行事太不够专业太不够高端太不够娴熟了。按照某种恶毒的说法,简直是傻B中的战斗B,捡了一条小命可谓万幸。毕竟这已经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了,在那个真正浪漫的拉斐尔前派艺术正昌盛的世纪,阿婆笔下的女探险家安妮小姐才能与褐衣男子终成正果。
3.不孤身行事。大侦探们往往都有助手,福尔摩斯有他的华生,波洛有他的黑斯廷斯,狄仁杰也有他的亲信小弟。虽然只有头号正面人物有主角模版因而光芒闪耀,并且身边的配角大多数时间都在反衬、吐槽和无作为,但是他们总有机会帮一些忙的。电影里的魔术师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帮手们能使那一小撮的坏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终致困兽犹斗自取灭亡。小荡妇桑德拉属于择敌不清、辨友不明,结果使不怎么可爱的但是友好的正义的乐于助人的正忙着赶过来帮忙的魔术师老伯伯生不逢时、死不逢地,小荡妇自己也差点挂掉。
4.永远不要过于坦白。斯嘉丽之所以在后来会成为凶手的杀人灭口目标就是因为她坦白了自己的一切怀疑和一切行为,恋爱中的女人就是如此地不明智。冲动是魔鬼啊,在险恶的形势下更应该做一个内涵的人,不要像单细胞生物一样低级和单纯,否则就只能适合去参加Gossip Girls了。拿什么拯救你啊,我的无脑女。在这里,关于善于隐藏自己的人,还有一个笑话。话说某学校里有一个躲猫猫社团,他们的社长现在还没有被我们找到,以致给他们的活动经费都无法发放。这,才是明哲保身的最高境界啊。
5.核心竞争力。不求你全天赋全技能全制霸,在这里只需要你有一技傍身,比如这部电影里面无脑女的游泳特技在关键时刻就扭转了战局。不由慨叹,像X档案里面的Scully那样受过特殊训练的女干探也越来越少了。毕竟,拥有制胜大招是你成为奇葩的关键因素。推而广之,如今的社会竞争是如此地激烈,因而女白领们有必要掌握三项核心技能,“尽量靠自己的魅力而不是体力智力吃饭,掌控自己男人的钱包,斗死婆婆”(此处可参考liba网相关板块,搜狐婆媳关系论坛,各大高校bbs的love版和marriage版),相应的,男民工们也需要做到三点,“哄老板开心,哄自己女人开心,哄丈母娘开心”(相关实践可参考令人诟病的kds,还有哪里?)。真是麻烦啊。
6.重视证据。金发妹桑德拉明显缺乏我朝伟大的科学教育长期熏陶下的实证主义精神,以致对于周遭种种明显的证据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此时此刻,CSI系列剧里面那些专注地取证的女警员们的形象在我眼前是如此地高大。而菜鸟业余女侦探真应该向电线杆上那些专治“望而不举、举而不挺、挺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不射、射而不中、中而不果”的地道老军医学习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生命的踏实认真的态度,并且运用到操作中。正如机器人不能够梦见电子羊,为什么面对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还要怀着小资情调并报着不着边际的虚假的美好的幻想呢。
7.怀疑精神。根据数理逻辑里面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个好像挺生僻,具体请wiki百科),所谓的规则必然是有漏洞的,因而可以认为人性也是会有缺口的。但是相比于马普尔小姐那女性的敏锐直觉、历经世事的惊人洞察力,这部电影里面的桑德拉果然既幼稚又业余,一根筋到底,事到临头才幡然醒悟,因此除了她在那个特殊时刻的随机应变行为,她作为一个侦探是未达标的,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也是未达标的。
不仅仅是侦探,其它很多的专业人才的个人修养范围也包涵这以上这几项。若达成如此种种,则强力的形象几乎跃然纸上,这样的强人在这复杂的棋盘上永远领先能那些平庸之辈半目。毕竟,在迷局中,往往只有高素质的专业精英才能够handle这么复杂的situation。小白请绕道,以免伤身。如果你能够更进一步,移花接木,融会贯通,作出“看上去很内行很专业,自信满满,说了很多,说得也很对,但是事后别人仔细想想其实先前什么实质性的话也没有说,忽悠死人还能够脸不红心不跳沾沾自喜”的样子,就能够在就业形势很紧张人多坑少的当下,在躲猫猫之余,去那些山寨或者非山寨的咨询公司谋职,忽悠得好则票子大大地有。
2 ) 下一站,行吟诗人
我还是没去爱尔兰,倒是去了纽约。我没和U2一起表演,倒是看到伍迪艾伦走在四十五街。
--- 黄舒骏《改变1995》
《独家新闻》作为《赛末点》的后续,伦敦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不可能不引起重视的。《赛末点》是伍迪艾伦离开美国远走他乡的首部作品,着实不太像他的风格。既没有自嘲的幽默,疫症般的絮絮叨叨,也没有那样予取予求丝毫不掺杂他物的诗性恋情。手术刀一样的冷静挥洒,肆意描绘在英国这样异域风情大背景下的爱欲纠缠。最后的结尾也收得异常简洁有力。所以难免有人会说,《赛末点》是最不像伍迪艾伦的伍迪艾伦式电影。但它确实成功了,而且非常吸引人,并且为下一部后续做了完美的铺垫。或许这才是伦敦三部曲系列最为有趣的地方。
但只能说对伍迪艾伦式的插科打诨情有独钟的影迷们有福了,因为《独家新闻》明显是一次峰回路转。尽管女主角依旧是上一部的斯嘉丽约翰逊,堪称尤物的金发美人。在片中以美国新闻系学生的身份出现以掩盖美式口音的突兀。男主角也是英伦风十足的休-杰克曼。伍迪艾伦也过了一把戏瘾在片中饰演了一位魔术师。但这部片却不折不扣的是伍迪艾伦的一次游戏之作。说它是游戏,倒不是认为片子的水准不高,只不过导演的出发点就放在了拍一部有趣又有意思的作品,而不是与《曼哈顿》或是《赛末点》相媲美的意蕴深沉。
不过这有什么大不了呢,与他同时代的“电影小子”们不也一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拍着风格迥异但同样优秀的电影,跻身好莱坞一线名导。好比拍出了《辛特勒的名单》与《大白鲨》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游戏并不妨碍一位导演的自我表达,相反能让他的各种才情都有所发挥。所以在《独家新闻》里我们看不到伍迪艾伦虚无主义的绝望情绪,也看不到《赛末点》中对人生真相的拷问,也没有《安妮霍尔》里那样文艺气质的怅惘爱情。因为这只是一部轻松又不乏幽默的喜剧。或许也揭示出了些许道理,但是那样的轻描淡写。让人宁愿在一笑之中体会,也不愿正襟危坐的解答。
所以我们看到了女主角为了拿到独家新闻而深入虎穴去调查一位贵族,在与贵族相爱后,让魔术师朋友去他加了密码的房间里搜集证据。舞会的轻松与搜证的紧张相映成趣,多么像嘲讽版的《美人计》,相信就连希区柯克本人看到相信也会一笑。同样是谋杀案,《赛末点》里的无疾而终,成了电影里最大的一抹亮点。毫不犹豫的把人的信仰至于荒唐的境地。而在《独家新闻》里女主角成功指正了几乎要与之结婚的贵族,但却依然洋溢着伍迪艾伦式的悲观论调。如果不是连串的巧合,她根本不可能找到证据。蹩脚的杀手,死后显灵的证人,一切的一切帮助她找到凶手。但是或许没有找到贵族作案的证据,他们也能如愿以偿的结婚,未必没有掌握真相之后幸福。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脆弱,如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大约没有真神,也没有信仰,无所谓尘埃落定,水落石出。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用遗传学和概率论就可以下结论的社会里,这并非是件羞耻的事情,只不过有些残酷。但我们也在这样的桥段里或悲或喜,去体会着人生的真谛。
现如今伦敦三部曲早以成了过去式,流亡异国他乡的伍迪艾伦成了不折不扣的行吟诗人,目前还如火如荼的拍着《午夜巴黎》。他已经七十五岁了,却比任何一个年轻都懂得生活的不可捉摸,并且继续虚无的去爱着每一个弹指一瞬间。
3 ) 幽默中的煩
看這戲時的前兩天剛看完同時這兩位男女主角 Hugh Jackman及 Scarlett Johansson主演的Prestige,今天又看他們的Scoop, 今年他們二人的戲也是一部接一部的上,真的是紅人。幸好是兩部不同種類的戲,不然真的有點兒吃不消的。
中文片名改得怪怪的,其實叫回”獨家新聞”更貼題。
故事論述的是名記者死了卻在往黃泉路得知了一單有關皇室的”獨家新聞”,當然不放過這個機會,就算已成鬼魅。巧合遇上同是美國來的新聞系女學生及魔術師,希望二人可以找出塔羅牌殺手,而案件疑犯正是皇室貴族。但當真相近了,女學生卻愛上了這英俊富有的貴公子。問題是她該相信這個他嗎?
今次Woody Allen回復了他的風格, 即是滔滔不絕的說話。開場至尾的音樂都不時響起“天鵝湖“,感覺是輕輕鬆鬆的說故事。除了Hugh Jackman,其他的主角們都是不停口的。而Scarlett Johansson更可說是女版Woody, 初看時還好,但到了中段開始,已覺有點煩了。我覺得這部不及Match Point的精彩,雖同是兇殺案,但這次的劇情是屬表面的那一層,沒有了前作對主角們內心描寫的筆觸。但幸好這表層其寶也不錯,描述英國在美國人眼中的樣子,也是有趣的文化差異。當然兩位主角加上Woody Allen, 這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所以看完也不會說不好看,因為我的最大目的已達到。有時看戲,是可以這樣子的,只要男女主角是俊男美女。
這一部是看得輕鬆而充滿幽默調子但又感到少許煩的電影。
4 ) 要挖独家新闻必须得自我约束
首先我想说明的时候,看完电影如果有欲望写点什么得赶快动笔,拖久了感触也许会更为深刻,但是那些繁琐的语句,至少是用来让思维活跃的废话是没有办法写出来了。所以,目前来说,我一动笔就觉得思路似乎很快就要断了。
Sandra为了独家新闻大老远跑到另一个过渡去,第一个采访对象失去工作重心而空手而归。第二个新闻目标却是以一种现实看来荒诞的形式而出现的。自然,电影的奇妙就在于,导演或者说编剧希望电影里的世界以什么心态表达什么就用镜头的语言说出来就好。自我约束第一条,工作就是工作,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
那个著名记者死去的鬼魂以神奇的方式透露了一些线索给Sandra, 魔法师于是和这个年纪轻轻的新闻系学生展开了挖掘细节线索的过程。带着谎言混进上流社会的圈子,很多时候我都觉得魔术师那职业色彩的说辞以及行为举止是那么拙劣,为什么也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糊弄了呢?每次行动就像是一次探险,充满了惊险,让人不禁被吊足胃口。某一瞬间我似乎是明白了,好电影无非就是能够张弛之间控制影片的节奏而被观者完全吸引。纸包不住火,谎言总要被揭穿,至少到这里,带着谎言去找新闻,除非经验老道,这样的开头未必太过刺激,最起码只适合电影,否之,胜算是否太低?
然而,基于Peter是反面角色,面对敌人,不能提前暴露自己。就算他信誓旦旦我们真心相爱之类的誓言,女人若是被冲昏头脑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魔术师的死去就是一次印证,幸好伏笔恰好是当初的谎言,最终以瞎猫碰到死耗子的状态完成了一篇精彩的独家新闻。
故事的巧妙在于伏笔以及看似随心的故事发展,实则环环相扣非常精确。那个罗嗦的老头从最初的不情愿到最后的全力追踪,Sandra最初的被爱情冲昏头脑到最后的清醒,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叹服于Woody Allen的功力,无论是故事还是其演技。
看似是侦探小说般的电影反而更侧重追踪者的心理变化,正面冲突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场景,而猫内心的世界反而比起老鼠而言更为精彩,更何况这两只猫是如此的经验匮乏,无非就是有一副胆子罢了。
比起match point来说,似乎这部更容易让我看懂,因为它的随性。不过,重温match point也许此刻就能体会到woody allen的精妙之处了,这里还是姑且打个问号吧。
5 ) 独家新闻――难以归类的故事
题目是借用了斯嘉丽的话,的确,这部电影很难让人归类,但电影为什么一定要归类呢,只要好看就行了。
于是,归类变成了元素,这部影片是集悬疑,幽默,幻想及性于一体的影片。
对于悬疑影片,最重要的是设套与解套的过程,在这部影片中,前面所留下的线索基本上都用过了,但许多线索都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中,其实影片中的台词也表明了这一点,即所有线索只能作为推理而存在,绝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要不是最后那个富家子弟彼德自己沉不住气,这个案子几乎还是不能被侦破的。所以故事虽然发生在英国,但对于悬疑本身则是一种忽视,恐怕只是伍迪的一个包装手段而已,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妓女房门钥匙没有被扔掉的弱智线索。
幽默自然意味着喜剧,伍迪艾伦这个怪才的轻喜剧可以说是享誉全球的,此片也不例外,无论是老家伙喋喋不休的贫嘴还是里面人物关系以及某些怪异情节的设置都属于伍迪的风格,当然,最主要的还得看台词中所含的那些准醒世恒言,看似幽默,但却无时不显现着一种睿智,颇有些俗谚的感觉。
幻想在这部影片中几乎是神来之笔,尤其这涉及到故事的起源,一个死去的记者在通向天堂(或地狱,片中并没有交代)的路上发现一桩命案,于是为了这最后的报道便时刻地暗示着剧中的人物。其实这个故事颇有些港式那些鬼托人复仇的影片味道,但此片滑稽在于只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天性成为了动因,当然也许他为那个冤死的女仆在报仇,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但事实上,这种幻想式的动机却是影片的关健所在,即新闻报道这个主脉,要求一种真实性,没有真实性就没有最了不起的报道。
性向来是伍迪热衷的题材,本片中看似是很随意的性关系,但却是女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一种讽刺,而性其实在影片中也左右着女大学生的判断力,也左右着故事的发展,一方面性元素成为一种个人观念渗与的基础,尤其是指情感地介入。关于这一点女大学生的台词中多次提到了。所以性在影片中赋与了一种人的情感的要素。而另一方面,性则是盲目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更重要的这个案件本身无论是犯罪的动机还是左右案件的过程中,性都是最主要的动因,于是在这里性就是性的本体,很单纯的,但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
由此可见,影片中悬疑本身只是伍迪强加的一个外套,然后我们看到了喋喋不休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是伍迪一贯的风格。抛开这两个电影的表现形式,主题就彰显了出来,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情感的介入之间的关系。
女大学生第一次采访就失败了,她只记得自己喝多了,然后和那个影星是否发生了关系一概都忘了,但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女大学生将自己本身放置到了采访之中,于是这个细小的情节不但引出了主题,更将女大学生的盲目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以致于后来她在调查这个塔罗牌案件中的失误也变得真实可信了。
死去的名记者给女大学生留下了线索,但要求是一定要真实,有证据方能报道。为了成名,女大学生认为可以不择手段,于是便逼着老魔术师帮着自己接近所谓的凶手彼德。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伏笔,女大学生的策略注定她将会让自己涉身于险地,将自己本身引入案件之中了,于是,得出不客观结论的可能性便产生了。
女人与男人之间永远会相互吸引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随着案情的深入,女大学生竟然以爱情替代了调查,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游戏。魔术师那句“可能怀孕的肉体”则恰恰警告了女大学生。而此时,女大学生很难说是为了调查继续这种肉体关系还是为了肉体关系而将调查当作借口。
当自身处于案件的漩涡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客观的,于是情感慢慢地替代了理性,尤其当真正的塔罗牌凶手落网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得可信了。其实更主要的是,女大学生心中更相信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客观的分析案件本身。那个死去记者的显灵变得极为荒诞了,但这也是一个反讽,荒诞的走向了正确之路,现实的则因为性与情而陷入迷途。
而那个本来不愿插手此事的魔术师则一直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客观性,他无疑是作为死去记者的替代品,虽然他无力挽救陷入迷途的年轻女大学生,但他却独自寻求着案件的真相,这种对比并没有任何恶意,却是导演极力要指出的新闻要素,即客观本身,置身于事外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求到事件的真实。
影片的结尾保持了伍迪一贯的出人意料,魔术师虽然得到了真相,但却意外的出车祸而死,而作为女大学生,她之所以能够自救却归功于自己与彼德刚认识时的那个不会水的伎俩,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女大学生向魔术师坦白自己身份的时候,她唯一没有说到这一点,而这个秘密恰恰是女大学生占在客观角度时所保留下来的,所以,救了女大学生的还是一种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也许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保留的东西,也是导演通过这个故事最想表达的一种观点。
影片结尾,死后的魔术师继续着自己的魔术生涯,即便面对死人的时候,那个案件似乎离他已经远去了,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反讽,魔术师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他是一个保持着自己原则自己喜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不被利欲所诱惑,不被情感所支配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才最能够接近事件的真相。
影片中女大学生很好看,又有许多情欲的暗示,但主题人物则是这个年老的魔术师。
当然,作为伍迪的作品,这部影片只是很小品的味道,些许地方也不够严谨,但无碍观众对伍迪作品的理解。
韩兮
2007-3-16于通州
6 ) 当圆眼镜遇到性感嘴唇
今天终于领教到了伍迪·艾伦式的幽默,第一次听说他是从《看电影》中关于他的专题,黑框老式大眼镜,凌乱稀疏的卷发,瘦小的身躯,最吸引我的是那神经质的眼睛,能看出那所谓的爆发力。但在这部《独家新闻》之前只是看过那个大受好评的《赛点》,说实话那部片子没看下去,太沉闷了,当斯嘉丽的床戏都结束的时候我就自然的把碟子从DVD机里退了出来。
记得是几个月前吧,同学看了这部《独家新闻》,说不错,我还是蛮相信她的欣赏水平,于是昨天买了张盗版,果然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一)故事和风格
呆呆傻傻的漂亮业余女记者和碎嘴的美国老魔术师的组合,喜剧效果在他们的对话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也许这就是伍迪·艾伦所擅长的吧。
连环凶杀案、灵魂现世、车祸、地狱当这些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开心的不时笑起来么?乌迪就有这本事,可爱的魔术表演,别致的人物造型,轻松的对话,不时出现的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圆舞曲,想不开心也难。事后想想如果这片子交给大卫芬奇拍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可能是一身一身的冷汗吧。《独家头条》的故事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风格可以取代故事决定一个电影的性质
有人说这片子故事的结构巧妙,我不这么认为,首位呼应的死亡之船的设置不是文字能表达的,它属于一种合理的电影语言,让我在看到最后的时候,对开始时的疑惑有了合理且神奇的解释
(二)斯嘉丽·约翰逊
也不知到乌迪这老头子是何时喜欢这美丽性感的小妞的,连续两部片子都和她合作,看来他可是中毒不浅啊,第一次看斯嘉丽的片子就是那部著名的《迷失东京》,记得那时是初二吧,片子没怎么看懂,可那被粉色内裤包裹着的屁股可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乌迪合作她可能是轻松的吧,一个会挖掘演员内在潜质的导演会让演员很自在,他能了解你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斯嘉丽在《独家新闻》里展现了可爱的一面,金属圆眼镜、学生套装、花布裙子和红色游泳衣,让可爱和性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斯嘉丽自己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像她现实中本人造型,在这之后还有一部《保姆日记》也有类似的效果,可据说片子反响不佳,看来斯嘉丽不是每个人都能调教明白的
(三)我
现在豆瓣写影评都愿意联系自己,那我也就不免俗了。
天真,嗯,就是这东西,片子的整体感觉
作为一个或在现实里的人来说,天真,真的是很难。看完电影之后,联想到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优异,爱恨分明,但性格让人捉摸不透,时而开心的大笑,时而气的手发抖,把所有的情感都表现在肢体上,正因为如此,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她,可我觉得她肯可爱很真诚,就像个没成年的孩子,有时候真的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放声的大笑,全力的去憎恨
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拍片儿的,让人看到我的电影的时候说:嗯,很真诚,有东西。
把评论删掉了因为会剧透,但还是要喊一句Woody Allen的片子果然不能按常理来考虑!另外果然还是很讨厌Scarllett,你演什么角色都好烦= =
喜欢Woody Allen翘辫子那里。
哈哈好可愛!小老頭我好愛你啊。。。不過這是賽末點的反面吧。斯嘉麗我無時無刻不想把你的眼鏡摘下來= =
如果你想溺死一个人,最好先保证他溺死了,再把他踹下水,alright?what a dumbass
中国盒子中国菜,东方神秘元素反复用,伦敦的交通规则害死人,黑了法国黑英国,《四小天鹅舞》的配乐,是继《赛末点》后第二次用古典取代爵士,是相当大的亮点。如果说前期作品总有博格曼费里尼的影子,这个阶段则像是偏向了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本片显然和《后窗》脱不了干系。
话痨魔术师Woody Allen和有胸无脑女记者Scarlett Johansson的大冒险...
尴尬美学,最后那个“反最后一秒营救”的反高潮挺好玩。
老头真是太话痨了,靠话痨堆到九十分钟的剧情简单的搞笑片。两个看点是,伍迪剧本随意灵活的处理和对女主的使用。
Fuuny,灵活得跟小说一样,随意得跟小说一样。只要作家爱这样写,便能这样写。只要作家让鬼魂说话,鬼魂便能出声。这多好玩。还有我一直不喜欢的scarllet这次终于可以戴上眼睛装愚钝生,这形象可以打85分。她别要太卖弄她的风情与聪明才更令人喜欢。比起match point,这才是一部更随心所欲的电影。随心所以往往令人更轻松。
啊 有钱的美国人夏天去欧洲度假,没钱的美国人夏天在家看woody allen在欧洲度假。
太聒噪了……神经兮兮的
我太爱Woody Allen了,虽然这老头整天唠唠叨叨烦死人。
老头子出演总是相当可爱的,也是很喜欢斯佳丽。但这一部只能说一般。最后老头子死了倒是一个新鲜点,通常他很少死的,只能说是剧情需要,或者通俗化需要罢。
非常典型的艾伦电影,与塔罗牌基本无关。冲艾伦来的可放心观看,都是你想看的;冲塔罗来的不必看了,没有你想看的。
伍迪•艾伦到欧洲拍戏后,出演已不算多,但他出演了该片男二,很大一个原因应该是,他要亲自吐槽腐国种种。除了调侃腐国,老头儿也黑了侦探片一把,而狼兄的高富帅和寡姐的眼镜妹,大概也只有老头儿敢这么玩。
又是还魂、又是谋杀,可拍得那么轻松惬意,阳光灿烂。
看过,居然没有任何记忆,但肯定不是烂片,甚至有隐约美好记忆,原来是伍迪艾伦的片子!
妈呀伍迪·艾伦实在太啰嗦了,完全是斯佳丽撑着我看完全片……
西尼这个老头很罗嗦
“他会救你的,不过没有的话,我会通知你的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