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子剧天天追着看。情节设置,演员演技都特别好。结果看到35集开头的剧情,感觉一桌好菜快吃完时发现一直蟑螂,恶心坏了。
槽点1:既然都能给李唐安装跟踪定位和窃听器,黄海去见林彧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就光靠一个手机定位,黄海身上不放跟踪器和窃听器?
槽点2:黄海手机定位出问题,立刻就派队员四处找,几个人无头苍蝇一样瞎找。林彧那边稍微谨慎一点,找个在高处放风人就会发现问题,即使林彧以前真的相信黄海,也会产生怀疑,对黄海不利。
槽点3:朱慧这一组人目的不就是等黄海见到人,确认是林彧的话,进行抓捕吗?为什么没有携带武器,而且朱慧毫无格斗经验,连一个重伤的保安都打不了。做为一个这么重要的部门,招人应该都是严格选拔的,不要求各个方面都好,起码应该有一定格斗经验吧,否则即使见到林彧,也是个拖后腿的
槽点4:黄海最终把保安打死,重伤倒地,朱慧过去,一不做些急救措施,二不打120叫急救,三不联系队友,只是在一旁哭哭啼啼,这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国安战士吗?即使是个普通人也知道先打急救电话吧!然后再检查受伤情况。导演可能在这一段儿想安排个感情戏,突出他俩的感情,但这个看着也太尴尬了。同样是这集,火传鲁中刀倒地时,丁美兮是怎么做的,用衣服 堵住伤口,迅速打120电话,告诉接线员伤员地址和受伤部位。
看了十来集,脑中不断浮现出《美国谍梦》,结抅、音乐、氛围,还有李唐和丁美兮,活脱脱就是低配版的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尤其是谭卓,几分复古、一点性感,和凯丽.拉塞尔颇为神似,谭卓确实是好演员。
初看《对手》,总觉得两个间谍的名字很熟悉,而看到编剧是王小枪时,不禁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面具》的续集吗!李春秋的儿子李唐,以及丁战国的女儿丁美兮,两小无猜,长大后终结连理,只是都成了台湾特务了。有点绕,不过挺好玩。
窃以为《美国谍梦》是谍战片的天花板,而《面具》豆瓣评分也有7.9。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珠玉在前,此片不会太差。而大隐隐于市的中年窝囊间谍夫妇的设定,又能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因此,虽然当中漏洞不少,但凭借好的题材,好的角度,好的演员,此片有爆款潜力!
只是,为啥谍战片名大都取两个字呢:潜伏、悬崖、风筝、暗算、面具、对手……
先说夸奖,大部分角色演技都很好,尤其李唐一家子,郭京飞和谭卓不用说,荷兰豆的表现真的是意料之外的好,和爸妈和睦的时候,争吵的时候,离家出走被发现的时候,都让人能非常清楚的理解这个角色的心情。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是有的,比如角色受伤后的伤会过几集才消失,段先打电话说了妈妈买理财不靠谱,后面几集理财暴雷她回家也说了这个事。
先描写了段不吃单位餐里的蛋糕,多次提到减肥,最后剧情表明了她有糖尿病之后,才恍然大悟她是原来可能是用减肥当借口拒绝一些食物。
也正是因为这些小细节让我对这部剧的期待逐渐到达顶峰,不敢快进怕错过什么小细节,反而是因为这种认真让我越看越难受。
本来打的是五星,也是抱着十分剧的态度去看的,结果看到现在细节越来越差,很多地方都漏洞百出。比如段迎九对李唐一家多次怀疑多次试探就是不查,要不就别那么早就表达出怀疑,要么就早点查。
还有就是在小婷被段策反后依旧不查李唐。李唐这么大一个台湾来的姑娘,还伪造过籍贯和学籍,本身是为了保护爸爸才被林彧利用。一个心理素质一般的小姑娘,专案组就没一个人问出目的?
李春秋和姚兰夫妇,既然强调了姚兰是个没什么本事的间谍,段迎九不赶紧从她下手,问那天吃饭的人是谁,什么目的,就算得不出直接结果也能从这个不太聪明的间谍身上发现其他线索吧?也不查他们坐的网约车为什么正好是李唐的,为什么李唐的行车记录仪正好在那时候“坏了”。反而没凭没据,靠一个随处可见的品牌鞋的去问了丁美兮一通。
杀宝平的时候,一个有副市长参加的活动,李唐假装工作人员,故意调岗做大巴司机,伪装保洁……结果在爆炸➕死了一个第三方间谍的情况下,不大量排查人员,反而就这么过去了。(更别提摘口罩恰巧被人叫走,这领导的警卫就差这么一会的功夫吗?)
监控总被忽略就算了,我默认间谍随身带干扰器。但是几次国安都看到林彧正脸了,就算他有易容也只是戴假发,画个精神一点或者颓废一点的妆,或者假牙牙套,和本人八分像是有的吧?还不早点画像等什么呢?
李唐救丁美兮,情急之下撞了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没一个人报警?路上没一个监控?
本来我一直觉得算了,得过且过。结果昨天的更新,段迎九是根据大海捞针才查出李唐身份有问题的时候,我真的破防了……
以至于李唐和丁美兮催泪告别的时候,我完全看不进去,只想着:“为什么?为什么李唐漏洞百出,和其他被捕间谍多次接触,段多次试探,最后是因为查假身份查出来的?为什么小婷伪造户籍学籍,还和李唐有那么近的身份,她被国安控制了,李唐却是因为假身份被发现的?”
充斥着这样的想法,告别戏煽情的要死,结果心里稀里糊涂的也没心思看……
从李唐的任何一个疑点入手,都可以查出他别有目的,但是因为没有具体证据,李唐也不是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所以只能暗中慢慢调查,最后和大海捞针查出来的假身份对上,基本确定间谍身份,展开抓捕行动,这样不好吗?非要有了假身份才能去查李唐?给我一种“查间谍直接查户口就行”的感觉。
总之bug太多了,真的说都说不完,一开始我真的很喜欢这部剧,爱奇艺的转免很狗,我为了给朋友安利都是直接给他们充会员让他们看。结果我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剧情却越来越差。现在人家还没看几集,我都不知道人家往后看之后,怎么看待我原来的夸奖了。
————————————
看完最后一集发现我真是说早了啊,这剧三星都够呛,只能说一星给李唐一家子的演技,一星给前二十集勾人入坑的能力,剩下一星就给郭京飞剃头却只为在监狱里叠一个被子吧😅😅
火传鲁生的平凡,死得冤枉,企业级舔狗,中年速成游坦之。很显然,火传鲁的成长经历让他感染了“东亚之疯”。人只要得了这种病,循规蹈矩的生活,迟早会翻船。
他祖上是葱省人,从小是好学生,一路读到工学博士,进了体制找了好工作,娶了老婆生了儿子,全族的榜样和标杆人物。但他却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他说他是中学时代班上唯一没有给女同学写过情书的,在琼瑶的年纪他当了木瓜,长大后,岁数大了,他依然有着琼瑶的爱情梦。梦的女主角他在八年前发现了,那时候他参加全市的一次单位知识竞赛当观众,对丁美兮一见钟情,成了被点燃的“火奴鲁鲁”。接着他说了一段很肉麻的台词:即便丁老师要他的心肝脾肺肠,他都毫不迟疑。
“东亚之疯”是种病
2021年,豆瓣网友解释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东亚之疯”。
指的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从小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按照规矩压抑成长起来的乖孩子,总会叛逆一次。长大后这种叛逆,比小时候的叛逆厉害千百倍,是核武器一样的摧毁旧生活的。如果小时候叛逆不已,反而长大了可能过得很符合世俗生活了。
火传鲁一直过得是榜样的生活,他在一条被指明的“康庄大道”上一直平稳地行走,一步都没有走错过。他工作体面,家庭美满,是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他置身于完美人生的超稳定结构中,牢不可破。
“东亚之疯”最可怕之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人生有观众,以为别人会参观自己的人生,自己就不自觉地变成了一个标本,挂在墙上作茧自缚了。现在常被诟病的教育内卷和“电影院原理”,其假设的前提就大家都在看同一场电影,多么自恋的假设啊。
超稳定结构的人生结构其实是十分脆弱的,因为支撑结构的,都是一些十分客观的条件,是那些看上去不错的条件。这些条件起初是十分诱人的,因为它看上去太美,就像是挂在树上的糖果,别人看着说好美味,只有你是要去吃的。你吃了一口,哇居然是一股屎味,但你还是决定吃的再久一点,因为你得用行动佐证,它真的“看上去很美”。
等到吃屎太久以后,你终于崩塌于“不再想佐证它看上去很美”,因为佐证了也没人替你吃啊。而且,你开始去想,也许该吃点别的甜的才不枉此生。
火传鲁找到丁老师,只是他疲惫而无趣的中年生活的出口。没有丁老师,也有李老师,王老师。因为火奴鲁鲁火山的爆发,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一旦疯狂补偿自己
火传鲁刚出场时,实在是太像发情的二哈,我以为他是太馋丁美兮的肉体,精虫上脑了。可把丁老师娶到家以后,他反而像是请了菩萨进家门,开始清心寡欲吃斋念佛了。与其说火传鲁是太爱丁老师,不如说他吃到了甜的,他抚平了自己的委屈了,那种模范和样板生活的委屈。
火传鲁完成了一个取悦自己的大目标,他也不把不给自己好脸色的丁美兮的女儿当做麻烦;他甚至放弃了原有的房子,体面的工作,良好的声誉,甚至成了千夫所指的“渣男”,他到忙碌的新公司从头再来,一天到晚不停加班,因为他让自己高兴了。
他为什么逃避丁美兮,让丁美兮和女儿住在一起,自己蜗居在单间,甚至住在公司不回家?按道理说,娶到了女神,不得天天按在地上摩擦啊。不,他是想让丁美兮真正接受自己,他想从头开始的。就让人生倒带,回到青春期要给女同学写信那轱辘,他想认认真真追女同学,从纯情的懵懂时刻开始。
火传鲁不知道丁美兮不简单,接近自己是为了批文?不知道她忧心忡忡,满腹狐疑,甚至得了甲减脾气暴躁,对自己依然有100个问号?我觉得火传鲁是个聪明人,他很明白。可他做猎物做得好开心啊,别人都说这个是屎味的果子,火传鲁舔了一口,哇,很甜。源于交易,终于感情,火传鲁就是想亲手捂热那块名叫丁美兮的大石头。
这有意思吗?火传鲁觉得有意思就很有意思啊。何况男人都喜欢征服那种不搭理自己的女人,他们贱得嘞~
你我都是“火传鲁”
“东亚之疯”传染性是极强的,总有一天会发现,人生没有观众,漂亮样本只是虚妄。不能让你高兴的事情,不够心甘情愿的东西,纵然轻易得到了,也不会开心的。真正的机会藏在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里。压抑太久,是会出大问题的。
火传鲁的人生是突然摆烂了吗?并不是。
火传鲁死了,这一切值得吗?遇到丁美兮像是挣脱一切去拥抱一颗美人炸弹,粉身碎骨只是时间问题,值得吗?可这一生极为短暂,如果一直都不能让自己开心,活到1000岁,又有什么意思。
火传鲁是一种老派的爱情浪漫主义,爱情没有年龄,中年爱情更是错位的定义,爱情就是爱情。火传鲁的死甚至赚到了我的眼泪,他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一个人,他从不说“我不配”。那些说“我不配”的人,是要逃跑的,是在骂,你丫也配?
微信公众号:故事大王刘当当(waidangdang)
如此反智的“谍战”片真是令人惊叹,全剧毫无逻辑,把间谍写得跟脑瘫一样,把国安写的也跟小学生一样。 路上的摄像头都是摆设,林彧从便利店到天桥,再推完人满大街狂奔逃命,愣是一张照片都拍不到。耳后痦子能用烟头烫掉,间谍都扎堆故意碰到或无意偶遇,连间谍夫妻飞来夏州都还要李唐去接机,这是全夏州没网约车、出租车了,怕不被发现一锅端吗?
又是卖身又是仙人跳好不容易去安的窃听器,需要在天花板上特地挖个洞吗?间谍都穷到安个录音机当窃听器,还是带指示灯的?指示灯还特地要对着洞口?
弄一男一女住隔壁监视监听,大白天两人都不用上班,这隔壁的间谍该不是个傻子吧?都201x年了,平时监听啥声都没,就安排艺校女学生去送金条时候间谍特地要打电话说,就算怕智能机和软件被监控不用微信,整个老年机发短信都行,这是怕不被发现特地打电话呢。 国安警员钓鱼的情节编剧没十年脑血栓写不出来吧?赌球赌得人尽皆知,居然还能不被停职,你当间谍是莎比?然后你就算演戏烂赌,用得着在家里对着老婆各种刺激各种耍烂,难道家里被间谍装了一万个摄像头需要演吗?最搞笑是老婆要离婚了马上领导告诉老婆他是在钓鱼,那你在家演个鸡毛呢?
间谍夫妇飞来夏州啥事没干就是为了落网?然后都知道被组织下毒了,还会不竹筒倒豆子把林彧和李唐夫妇供出来?用一个生良性肿瘤和一个状态不好就能画句号了? 全剧里面的间谍不知道在忙些啥,主线找钱?安排女主各种卖身?间谍穷到连经费都没?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拿解放前的脑回路编现代剧?还是就想黑黑海对面的间谍的智商?如果间谍都这种水平,那都不需要国安这个单位了。
虽然看过不少谍战剧,但是像《对手》这样独特的谍战剧,说实话还是第一次见,相见恨晚,熬着夜拍着大腿追完6集更新的程度。
说《对手》“奇葩”,首先就在于它的选题。不是谍战剧最常用的民国背景,而是选取当下的时空背景展开故事;极少展现尖端谍报技术,而着力于刻画间谍与国安侦查人员的人物形象。无论国安干警还是反派间谍,他们无一不“人”味十足,自带市井气十足的狡黠、小人物的困顿狼狈。以人物特质为原点,故事逐步推进,自带着接地气的属性,更透着一股让人会心一笑的市井幽默。
郭京飞和谭卓潜伏十年,少年热血化为琐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两人以出租车司机和学校老师的身份为掩护,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情报时,分外的老练圆滑,跟踪、拷问、色诱、威胁,统统玩的很溜,甚至会在预判了任务危险性的情况下提前穿好防弹衣,剧情尺度真的可以!但是是一转头,两人像普通夫妻一样陷入中年危机,妻子或是用一夜激情换取情报,或是回想起年轻时的激情;孩子正值叛逆期,让人操心不已;丈夫因为出任务垫了钱没及时找上级报销,被妻子痛斥不过日子,转头上级还差点失联了…两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破事吵架的桥段,加上一重高大上的间谍身份,更显得心酸又可笑。
仔细想想,间谍也是人,潜伏这么多年,抠搜钱、算计着小日子都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份正常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太少被呈现了,似乎提到当代的间谍,只会想起西装革履、身手不凡的猛男御姐,而中年发福,陷入人生低谷的间谍,不好意思,之前从来没见过,意料之外,却合理又搞笑。
《对手》对于间谍形象的展现,更贴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擦身而过,甚至不会多看几眼的普通人,这对于被谍战偶像剧、好莱坞特工片喂大的观众来说,反而是具有陌生感的,让人细思恐极。而且,选角也很贴人设,我觉得郭京飞本来就适合有烟火气的小人物角色,谭卓的美丽中自带野草一样坚韧的气息,两人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对手戏的桥段真实到没话说。
看惯了郭京飞演小人物、演小警察,再看他再剧里面一脸平静的拿电锯割头,直接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再给你一个思考的时间,疼,你就喊,不会打扰到别人的”。把人吊着脖子吊起来,从盒子里拿出断掉的手指时候,脸上的表情狡黠中带点阴狠,阴狠中有几分习以为常,对角色的揣摩是在太到位了。
谭卓跟荷兰逗对手戏的母女也是蛮有意思,谭卓在外表面是受家长尊敬的女老师,背地里是风情万种的女间谍,红唇造型简直杀我,用美色换情报性感的不得了,转身翻脸不认人,又狠又绝。母亲、教师和间谍三重身份切换的毫无痕迹,可是无论女老师,还是女间谍,教育起自己家孩子来照样头疼,玩心机玩不过自己家的崽。戏里面有大量家庭戏和学校的戏,生活化的不得了,跟丈夫念叨女儿是“她肯定背着我们谈恋爱了”,当面督促女儿上进则是“人家怎么就什么都能是第一呢,你怎么就不能行呢”,台词和语气都生活化的不得了。
对于一个动辄以身体换情报的女间谍的塑造,没有流于香艳的表面,对于她的内心,剧中也有些巧妙的映射,尤其是她第一次用完美人计,回家路上边走路边刷牙的镜头里,她独自一人走在杂乱乱的街巷。中镜,人物以孤独的姿态居于画面中央,背景的落寞杂乱,映衬着同样的内心,她脸上带着不甘的表情,眼中隐隐含有泪光,最终被黑暗整个吞没。等到第二次做类似的事情时,同样的镜头,同样的人物消失去黑暗,脸上的表情却换成了机械麻木的,她无奈过、痛苦过,却也最终说服了自己认命。
堪称神仙打架的阵容里,最让我惊叹的却是颜丙燕,对她的记忆还停留在《爱情的牙齿》里面的美丽倔犟的钱叶红,到了《对手》里换了一头爆炸小卷,身上带着一股女老大似的痞气,让人差点认不出来。她演的很放松,看起来也很舒服,几乎是随戏换了一张脸。
当然,“大姐头”只是她的一重身份,至于另一重…不剧透,看到身份揭秘的时候我还蛮震惊的,这种聪明能干,又极富个性的女性形象好久都不见了,这才是最真实的大女主好不好!希望编剧们、导演们塑造这类角色要加大力度。
再从剧情方面说,这剧虽然悬念不少,但是台词和剧情线都干净利落,没有一点废话和废戏。剪辑节奏明快,却不散碎,从第一集开始就明晰的分出敌我阵营,谍报线和侦查线并行,牒报线为主,颜丙燕做炒粉的内景戏,和外景的打斗反复对切,镜头语言玩的相当漂亮。
剧情里第一个主线任务就是找谍报上线“幺鸡”,海一天饰演的“幺鸡”出场不多,却铺垫进两集,悬念拉满后才出场,然后完成人物弧光,迅速领便当下线,其间谍战的残酷一览无余。动辄搏命、服毒、杀人,行走刀剑的压迫感,并没有被剧中的日常感削减毫分,信息战是智斗,也是心理战,无论间谍还是特警,无一不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只要交锋就是戏剧张力满点。
剧中除了牒战剧常见的智斗博弈,推理刑侦、动作武打之外,还有一条延续多年的三角恋感情线。按说三角恋这种很容易拍成狗血神剧的设定,大部分剧是沾上就废了,结果居然拍的毫无尿点。尤其是闪回郭京飞、谭卓、宁理三人回忆的那两集,音乐起的时候,我甚至有些小感动。
全6集追下来,更觉得国安干警们的工作不易。估计以后不会在刷“行走的50万”这个梗了,因为间谍真的就可能看起来貌不惊人,已然潜伏在我们身边。干警们与平淡日常中搜寻令人惊心的蛛丝马迹,默默无闻的守护我们的日常生活,着实可敬。
第一集剪辑太拉胯,信息太碎,第二集一上来信息量爆炸,看了三集都给我看累了,大致搞清楚了目前的线路,一条主线是国安局抓捕境外间谍头目,代号凤凰。另一条线是李唐为视角的间谍关系网的铺展,第一集死的小钟是幺鸡的小弟,幺鸡这个间谍本来是李唐和他老婆的上线,但是幺鸡反水不想干了,于是李唐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危必须找到幺鸡,这时候,代替幺鸡的间谍关系网的另一位上线来了,这一位间谍和李唐以及其老婆确是旧相识,分别代号新竹 桃园 花莲。这也暗示三个人都是岛内间谍。
这是我第一次约网友吃饭,咱们AA吧………
如果这剧会爆,就送我上热评。谍战剧,可是你想要的他都有,亲情,爱情,生活中的点滴琐碎,甚至还能是喜剧,有笑有泪。热搜营销几乎为零,奈何酒香不怕巷子深,都给我追。
这不比同期两部古装强多了
颜丙燕就是颜丙燕,当初万箭穿心的演技还在,演卧底混混的时候我还真以为她人设是混混,后面成警察了也一生正气,角色迅速转换毫无违和感,虽然四个主演演技都挺好,但颜丙燕依旧能看出是最厉害的。
同在央八,在某刀衬托下,显得更好看了
两个间谍对大陆举报间谍的50w奖金动心了,这段剧情真的看得笑死我了,怪不得弹幕都让他俩自首。
第十集弃了………第六集以前绝好,越往后越说书唱戏,编剧在角色塑造上还有很多刻板印象,对女性角色的想当然和傲慢。越往后越难以理解编剧的剧情思路和人物思路…
以节奏的“碎”来藏剧情的“拙”,以调色的“沉”来掩故事的“浅”,头两集的观感不太高级。别浪费了好演员的好演技。持续观望一下。
人家的间谍片:阴谋、暗杀、悬疑、刺激。谭卓和郭京飞演的间谍片:穷、穷,我们好穷!开出租、接私活补课、讨要被P2P骗的辛苦钱…真可谓史上最惨间谍片,谍战桥段都没记住,但却让穷逼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这真的是一部关于国安的剧吗??感觉剧里的人智商都不太行啊
刚刚看了两集!但是剧里演员的名字很有意思,一个男特工叫李唐 一个女特工叫丁美兮。巧的是2017年谍战电视剧《面具》中国民党特工李春秋的儿子就叫李唐 另一个特工的女儿叫丁美兮。编剧心思缜密啊
颜丙燕好油啊…
目前简单看了一下,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意思。编导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毕竟处于当前这种暗流涌动的世界格局之下绝对不缺素材,但是限于审查又不能直接描写所谓新冷战背景下的多方势力隐秘战线高强度对抗。那怎么办呢?只能继续回头搞这种本质是二元对立、邪不胜正的半架空反特题材,这就陈旧了,无非加了点貌似现实主义的元素,但稍一琢磨内核还是非常空洞。主线剧情信息量也一般,估计不用各种家长里短、感情纠葛和破烂梗往里填的话单抓狗特务撑不到八集体量。作为一部类型剧,其类型感实在不够突出。论剧作结构、情节冲突、大场面摄影调度,不如09年的《密战》。论对历史走向的反思、人物塑造不如95年的《无悔追踪》。可以说是不进反退、两头不靠,暂时保持观望。怎么样家人们,结局果然崩了吧?什么都想要,自然就什么都得不到。
看着谭卓转身变成了黄尧,台海间谍的荒唐感和窘迫困境立马烘托到位了。民国的间谍,好歹还有“小黄鱼”花;如今的间谍,只能开出租维生,保险连年化5%都得看运气。有这钱不如买债基啊。一到年底,就陆续有大戏开播。没现眼的先不说,播出的剧里《对手》成色最好。这类题材,本以为要删得不像样,没想到完整度还挺高。戏剧结构巧妙,演员表演尽兴,打法更是现实主义。实打实地描绘了“国产剧里的穷人”。另外,网上不都说南方人不吃饺子吗?台湾省算不算南方?幺鸡咋这么能塞饺子?
谭卓、颜丙燕、宁理、郭京飞,就冲这个卡司也必须看啊
颜丙燕这演技真是出生入化,好多年前的万箭穿心演技现在也在
编剧不过是移花接木,从《美国谍梦》借鉴了主要人物关系架构和若干个情节,嫁接到一部中年人生活剧上。与原剧本相比,谍战的专业度、悬疑度,猫与老鼠的格局、信仰、人性各种冲突都差太远了。正反两派的群戏都没写好,正派除了段九,基本是工具人甚至背景板,反派大部分像在演不得意的普通人,只有李唐林彧演出了“身在敌营”的感觉。
谭卓宁理二搭,谁dna动了😭谭卓把成熟女人的韵味和魅力拿捏的太好了,丁老师带感!
今年唯一一部看得下去的国产悬疑剧,挺好的,希望后面保持前几集的水准话说间谍的生活也蛮真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丁老师要退休金那里真的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