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大耳无罪——其实有错
《大耳无罪/图潘(Tulpan) 》 08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奖
图潘,哈萨克语中“郁金香”的意思。
在这部片子里,有个一心想要考大学、嫁城里人的姑娘叫图潘。姑娘不是重点,向她来提亲的小伙子阿萨才是主角。亲没提成,反倒被姑娘赏了一句“耳朵太大”。
阿萨不是非娶图潘不可,但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大山,却要靠图潘的帮助才能移走。方圆几十里,就剩这么一个姑娘了。娶了媳妇,阿萨就可以有自己的牧群,有自己的帐篷。有了自己的领地,才能实现画在水手制服后领处的梦想——建一个现代化的牧场庄园,可以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赏月,可以拥有最现代化的太阳能设备,可以让荒芜的草原变成充满生机的世外桃源。说到底,还是一个跟梦有关的故事。
片子鲜明的个性表现在基于纪实手法的拍摄上,进行了晨露似的艺术加工,每一处严酷的画面上都点缀着一滴飘香的甘露。欧亚文化被糅杂进去,亚式细腻的情感,欧式不拐弯的幽默,理解上扫清了很多障碍。
邦尼开的那辆小拖拉机,整天放着前西德Boney M的巴比伦河,盗用的名字就是个小幽默。记得星爷在《长江七号》里也曾用过BM的另一首《sunny》,这或许就是相通的艺术,相通的记忆时光隧道。
用棍子当马骑的小宝宝,歌声纯美的小姑娘,记忆力盖了帽的小男孩,还有一直追车的倔强的老骆驼,是我一想起这部影片,就无比快乐的源泉。
剩下一些挑战你的画面,比如为羊接生,给羊做人工呼吸;再比如看龙卷风卷起的巴别塔。关于这些真实的画面,如果对科普不感兴趣,可以选择快进。导演谢尔盖.德沃兹弗依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都是真实拍摄的,所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生活是一杯酒、一个线团儿......”的结尾方式适合本片。总之,阿萨没放弃梦想,随便生活怎么折腾人,咱不放弃,就是赢家。
建议:喜欢看生活片的可以关注,毕竟是人家的真实生活,没太多的遐想空间。想必去过草原,去过内蒙青海西藏的朋友一定有所触动。
2 ) 真实
对这类题材感兴趣,因为具备可操作性。但看到有评论说这部片子拍摄用了4年!若果真如此,那就很难了……对此表示一点怀疑。如果是4年,那小孩子总是要长大的。
片子里大量采用长镜头。虽说大量采用长镜头,却不是“纪录片”风格。演员的调度和走位都是经过设计。而且也没有强调“纪实”。应该就是导演喜欢的风格。但通篇的这种长镜头有时会有出戏的感觉。尤其是在主客观转换和演员复杂调度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感觉。那时会觉得是出于“技巧”或者过于强调“风格”。
水兵执着的想要做一个牧民,让人想到对土地的依恋。可现实环境又那么严酷和贫瘠,在这也许体现了民族的根性。而“上进”的女孩,开拖拉机的朋友,包括最小的外甥都向往城市,这大概就是现实吧。导演没有强调这种冲突,只是提到,甚至没有更深入的去讲水兵为什么执着的做一个牧民。
非常好的电影,能看出拍摄的难度非常大。这种长镜头的方式很考验演员表演。而且片中大量的动物和小孩子的戏,更难了。
戛纳的一种关注应该是对独特的人文发现的奖励。这片子最优秀的部分大概就是真实,哈萨克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并不是通过“纪实”的表现形式营造,而是纯粹的表演得来。
3 ) 要多喜欢你,才能让你这样忽悠,其实又是朦胧的小GAY片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下午.
看完觉得就是那种能获奖但不卖座的电影,它太闷了
看完对别的没啥大感觉,
因为感觉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唯一小纠结的就是阿沙的那个好朋友托尼了
边看边感慨
这到底要多么喜欢阿沙,
才能一次次的热脸贴上了凉屁股
才能再一次次的被忽悠之后,
又一次次的高高兴兴地贴上去
我觉得这样的人实在太难得
周围又没有这样的例子,
前思后想,
就觉得这个托尼应该是GAY,
而且是弱受..
阿沙这个强攻没有弯的趋势
可怜的托尼职能竭尽所能得想让阿沙好
并时不时地暗示,让阿沙知道自己想跟他远走高飞.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帮忙追姑娘
不停地对他好,对他姐姐好.
想方设法的想跟他走出草原.
想着就替他心酸
尤其最后那一次,
高高兴兴地开着拖拉机,
憧憬以后的生活
又被阿沙的一句"停下"幻灭了
就觉得这样一次次的有希望,一次次的被扑灭,
挺郁闷
4 ) 大漠·帐篷·女人
时间:2009年6月26日19:00
地点:Parallele影院
事件:Tulpan上画第五周
1. 图潘是一个女人的名字,一个在电影中连脸都没露过的女人;
2. 我们的男主角做梦都想见到这个女人,可是他的耳朵太招风,女人不待见她;
3. 其实除了招风,退役水兵的样子和口才并不算太差,求亲用的吊灯还挺漂亮。所以我们用脚趾头就能想到求亲不成是-另有原因;
4. 水兵住在姐姐、姐夫家,姐夫看不起他,姐姐可怜他,因为:没有女人就没有羊群;
5. 问题是:在这块大漠上,羊群有的是,女人却没几个;
6. 姐姐家的几个孩子都各怀绝技:3、4岁便会骑木马,还会学驴叫的是老幺,整天抱着收音机复述国内、国际新闻的老二过耳不忘,大姐则是一个民歌歌手,歌唱的冲动与生俱来;
7. 开拖拉机的好友则是流行音乐和美国流行文化爱好者,“美国”查尔斯王子等等对其来说都是如数家珍;
8. 水兵三顾帐篷皆得不到图潘的接见,一脚踹开门的他愣住了;
9. 片中还有一段如何给羊接生的珍贵教学视频资料;
10. 其实,我想说的只是,这部电影一点都不闷。
5 ) 《大耳無罪》:卑微大耳男的小夢想大世界
誰都可以擁有夢想。不獨獨是火火的舞台劇《大世界》中的一班在獨裁社會被壓制自由被無限監示的「賊」,也可以是出身哈薩克、夢想只在大漠中建立自己的羊群和家庭的寒微鄉下小男人Asa。有這夢想,他其實也擁有一個大世界。
-----
《大耳無罪》的哈薩克,這個《哈薩克鄉下佬出城搵著數》的主角波叔的出身地,原來跟我想像中,那麼兩碼子,起碼我想不到,原來是大漠遊牧,感覺很蒙古。
可能來自自身生活節奏,感覺上本片節奏緩慢,而且利用了不少的長鏡,把一幕幕大漠生活細緻描繪。由策騎兼帶羊牧羊、駕著車子買物賣物、相睇、拯救垂死的蓄牧、幫母羊分娩;甚至在帳幕(蒙古包?)裹的家庭小事,女兒愛高歌、小兒子愛拿著小竹子扮騎馬,都得以細緻描劃,十足十民族的深度精華遊,讓觀眾如我們像寄住在民宿,伴隨這群生性簡單的人,在浩瀚大漠裹,歷經生活的喜悅和憂患。
要說的事情壓根兒不多,幾句可講完。反正,故事不算是主菜吧。Asa這個小男兒,旨在尋找愛人,然後結婚,然後領養一群羊,然後在大漠中建立自己的「地盤」,世代相傳,簡單的願望,這些那些,他都畫下了在自己的水手服的衣領內,連帳篷的花紋,他都想好了。他翻起了衣領,在門縫間(對方不願見他而躲了起來),一臉不知羞的向自己的愛人Tulpan表白並吐露自己的夢,企圖引得對方注意。換來冷待,他仍是一臉懵懂。
Tulpan嫌他大耳,可是大耳無罪啊。他繼續在姐夫的家中寄居過活。一切都是不順意的生活,難道就可以說擺脫就可以擺脫到嗎?他不滿姐夫對他冷言冷語,他甚至覺得對方命令自己而不快,一度「離家出走」。
走呀走,看到一隻等待分娩的羊。Asa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成功替母羊分娩。片子用了不短的篇幅以及長鏡,那一刻,由能力引發,被姐夫壓制的男性尊嚴抬了頭。所以,他一見到老友,就嚷著說,我要找Tulpan!不過結果如何暫且不表...
最後,物品行李都執拾好了,要離開這地方吧。但思前想後,始終,都不願離開大漠。大漠,始終是男兒大丈夫的紮根地吧,換成城市,都是酗酒者和癮君子的地方,好嗎?
不像一般的電影,本片節奏緩慢,內容也其實不太緊扣「大耳」這香港譯名中的主題。像生活的素描,淡淡的,寫實的。這一套獲取「某種觀點」大獎的電影,果然與別不同。
原文:
http://the4re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03188 6 ) 探索价值
我看内容的,老公看技术的。我看大自然真神奇,忽地一股龙卷风,忽地一望无际,田园牧歌似的清唱,畜牲们艰难的生产。贫困的生活现实,跟孩子口中背诵的世界大事、文化新闻形成了鲜明的反讽。草原上最后一个女人离去,暗示这样的乡村与田园生活是城市文明冲击下最后的挽歌。
我老公评价,这种不靠剪辑的一气呵成(如亚沙给母羊接生)、一家人的生活场景的捕捉在一个镜头里完成,摄影师具备了导演的能力,随时用镜头构建一个又一个情节,演员和群众演员对镜头视若无睹的状态,是这部影片技上的探索价值,也是电影发展过程的某种尝试。
班图为什么不嫁亚沙?亚沙当过水手,见过阿拉木图(首都)的大世面,他在姑娘家描述的外面的世界,正是姑娘想往的,一个回来,一个要出去,两人的轨迹平行而不相交。其他人也是如此,广播里外界的信息、孩子们挂在口头的阿拉木图梦想。直到亚沙自己成功地接生了头小羊,他也真正成为了这里牧民的一员,所以他去追求姑娘的方式都发生的改变,自信奔放狂热。不过,姑娘到底还是走了,姑娘要的是真正地去到城市,而亚沙则是把生活绘在衣领上的星星和蒙古包,所以班图不要嫁亚沙。
到底是得奖片,还不错,可是尽管如此,我们中途都看得有些打呵睡。
真即把像韩国人啊
竟然这么好!自然的场景搭配戏剧化的故事和镜头,男主通过给羊接生得到成长,遇到挫折后仍然满怀希望,穿插穷苦牧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暗线,图潘不露面,很妙。演员不是明星脸但过目难忘,就像郭子兴第一眼见朱元璋“奇其状貌”的感觉。编导很聪明。
那些花儿
返璞归真,牛逼!
结尾有些突兀……
一种关注大奖+东京大奖,哈萨克斯坦新浪潮代表作。虽说不少地方颇有卖弄异国情调之嫌,但长镜头真是讲究,不少场面确实是越看越觉得叹为观止;有着对草原上婚姻的经济结构精确的把握,有几个颇为出彩的小桥段,不乏幽默感。确乎是影展路线的上佳作品。且看十年后升级戛纳主竞赛的第二部表现如何
哈哈哈,很可爱啊!完全没想到硬朗的哈萨克也有这么温柔的幽默。 隐忧传统的消亡而不用咬牙切齿的腔调,挺好的,不过照我看呢,帐篷,咱真的还是别住了。。。
xzd 哈萨克斯坦
外星一样 羊羔 广角景深旋转 沙始沙终
第一部哈萨克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还有满满的细节。李娟的书拿来拍电影,绝对会比这部好。
我喜欢骑大马的小朋友、唱歌的女孩和妈妈、背新闻的大男孩、开拖拉机的痞子、给羊儿做人工呼吸的男人……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辽阔的草原猛烈的风暴;难产的母羊聒噪的劲歌;诱惑的艳照模糊的广播;地动山摇的羊群及性格各异的一家六口人…大银幕上的一切极为生猛,对观众造成强烈冲击,仿佛置身于草原风暴中。看似粗糙但却充满调度极复杂的高难手持长镜头摄影,动物比演员更厉害!剧组真牛逼!
是个好电影。和图雅的婚事很像。只是更自然更有意思。我服了所有的演员,还有这个哈萨克导演。
我在火车上放过羊,库斯图里卡炸死了很多羊,大耳朵小哥更牛逼,直接给羊做人工呼吸。
好看哭了 虽然一句台词都没听懂。完全摒弃了连续性剪辑 用手持的摇转运动来呈现事件与对话 通过横摇速度将情绪纳入镜头语言 对话内容甚至多余;这样的长镜对摄影师有极高要求 尤其是动物的调度惊为天人(无论是龙卷风一场羊群与尘土的交替遮挡运动还是背景里抢镜的戏精骆驼 或是男主接生小羊的完整过程!)环绕全景被加入剧情的推进中 开头开拖拉机回蒙古包的路上 镜头摇离人物直到完成眺望指向土路 两人对话贯穿。地平线作为一种关键视觉标识在不同情绪下处于不同高度以切割出不同的空-地比例。声音比画面更有意思 无论是动物尤其是驴和骆驼无时无刻不在打断前景喧宾夺主而爱唱歌的女儿更是像动物一样不受控制,牧场第一幕就是大型合唱现场。始终没有露脸的图潘也最终由一只公羊替代,或许男主真正无法放弃的正是这个生命力充溢的草原世界
2010.另一种生活。
08东京金麒麟、戛纳一种关注最佳影片!未能目睹的郁金香,技术流秒杀图雅,长镜头想像而不能,动物加分直追哭泣骆驼
note:非常非常純樸可愛,這種質感相當的驚喜,標準紀錄片硬底子才能拍出來的影片,在多數時候維持了去剪接感的紀錄片時間連續性,完全超自然非演出的演出,導演甚至好像可以控制影片中跑來跑去的各種動物。比他的紀錄片好看太多!
拍攝難度想象不能…
图班嫁给我。只有你,才能撑起我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