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全程都非常震惊 但也佩服于孙艺珍女士能在25/6的年纪,敢于挑战这样的题材和剧本。纵观整个片子,确实有很多争议与思考。有的人说三观尽毁,有的人说女主确实坦诚相待活得非常享受人生。三观是什么,道德是什么,道德其实是意识形态,不是物质,虚无缥缈的,统治者用来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相信这套道德就会被它束缚着制约着。现代社会的男女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多人突破传统道德的界限。如果说这个故事换成一个男的两个女的,大家可能就不会三观尽毁,反而觉得皆大欢喜。这个片子也给了我关于爱情观的思考,更觉得女性不必是男性的依附品,独立坚强自主的也ok。孙艺珍在那个年纪可以把角色驾驭的很棒,不愧凭借这个拿那么多奖的!再一个,与之前那些纯情少女的角色相比,确实是极大的突破了。
反复看了很多遍,从最初的无法理解到逐渐爱上这部电影。反复看的过程中发现电影的很多小细节,才明白导演如此用心的拍这部电影。很多影评都写的很好,我在这里只想写一些我观察的的小细节。举几个例子,1. 女主怀孕时准备的蛋糕。有四支蜡烛,其中两个各占一角,象征着两位男主,另外两只紧密的贴在一起,象征着她和孩子。此外,蛋糕上还有三个爱心,两个大的,一个小的。两个大的爱心代表着爱两位男主,小的爱心代表着爱孩子。两个大的爱心分别是红色和白色,说明两种爱是不同的,显然红色的爱心是给她第一个老公的,是世俗意义上的爱,而第二个白色的爱心是给男二的。这些镜头都是一闪而过,捕捉到以后才体会到导演的用心。再多说一点,其实大家可以把男二想成是女主自己。我觉得这部片子想说的是女主既要爱情(嫁给第一个老公),同时也要爱自己(嫁给第二个老公,其实就是她自己的载体)。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部片子了,导演用了很夸张的手法。女主自己也说在京像她的双胞胎,暗示男二其实就是她自己。2,戒指。跟男一结婚的时候是钻戒,跟男二结婚的时候只是一个指环,并没有钻石。这也暗示着跟男二其实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婚姻。更有意思的是,后期女主戴的戒指不像是男一求婚时的钻戒,更像是女主将跟男一结婚时的钻戒上的钻石和跟男二结婚时的指环融合成了一个戒指。3,电影开始男一找女主复合的时候,引用了普拉蒂尼的话,女主还笑着说普拉蒂尼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后来男二说普拉蒂尼是他的偶像,这显然不是巧合。4,男一开车送去女主去男二处,男一离开的时候,导演特意给了一个女主长时间目送男一离开的长镜头。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吧。我很喜欢这个镜头,我的理解是想说明女主是很爱男主的,甚至可能爱男主多于爱她自己。5,电影中有几次女主不断的轻拍男一后背安慰他的镜头,我觉得很有意味。第一次是他俩复合的那次,第二次是男一想强上女主那次。6,男一刚遇到女主时,跟她去酒吧喝酒,女主电话响了不接,然后直接关机,其实表明她一直就是这样的。后来男主跟女主在一起了受不了女主的这些行为,开始不相信女主。另外片头也讲到最初男一打电话给女主约她时,她也没接电话。其实这些导演在片头就给出暗示了。女主说她跟别的男人出去喝酒了上床了,这个应该是故意骗男一的,因为生气他不相信她。7,男主找女主复合时,女主很清楚他们性格的不同,但是还是因为爱男主而愿意而和男主在一起,这其实是对她自己的妥协,但也解释了为什么女主会想有第二个老公(其实是想更好的爱自己)。8,女主明明知道孩子是男一的,但就是不告诉他。还有在起名字以及分享性幻想的时候都明显偏向男主,但还是不愿意直接告诉他。这应该也是有含义的。9,女主说男二不用手机,后来电影中看到男二确实不用手机。在孩子生病时男一还得通过寻呼机留言的方式找男二。10,女主之前经常喝酒到天亮,很晚回家,有了男二以后再也没有以这些形象示人,反而出现的镜头都是在家里做家务,在婆婆家勤快的做各种事情。其实跟男二(她自己的载体)在一起以后,表明她可以更好的爱自己,从而可以更好的爱她的老公(男一)。11,女主性格要强,跟男主分手后,即使很想他跑去偷偷看他,但也不会给他打电话。和好后,第一时间想到帮他清理伤口以免留下疤痕。12,女主跟男一在一起时多以贤惠妻子的形象示人,跟男二在一起的镜头很少,而且基本也是以职业女性形象示人。13,给孩子过生日那天,交接时女主从男一车的后排座位上下来后走上了男二车的驾驶座位,由男二带孩子。
总结一下,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真的被冲击到了,觉得无法接受,但是反复看了很多遍以后却越来越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发现隐藏了那么多的细节。再次强调一下,如果能把男二想象成女主自己,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其实是爱自己和爱爱人之间的矛盾,影片最后两种爱融合在一起了。男二只是女主自我的一个载体,导演用了很夸张的手法,但是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否则至少我不会去反复看这部电影。另外,真的很喜欢孙艺珍!很遗憾直到2020才知道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
电影除了孙艺珍已没有什么看点。建筑在扭曲的爱情观上,将享受生活等同婚姻的随便,这是猪一般自私的逻辑
理解不上去
说实话很震惊,孙仙会在25、26岁的年纪出演这样一部情节画面都如此大胆的片子,而且把个“渣女”演得这么理所当然~只能说脑子和颜值、演技一样都是顶配了!
这可是孙艺珍啊,要两个老公怎么了!
1.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导演啊,你放过我吧,我跟不上你的思路唉”。2. 连孙艺珍饰演的角色演技都十分出色,怪不得她拿青龙奖影后。3. 原来韩国人叫菲戈是PiGu。。。
绿帽侠公众号赞助?
倒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而是拍得不怎么样。再02世界杯,靠,是个有点良知的球迷就很难接受吧。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 孙艺珍还不能要两个老公了吗!
被孙艺珍的大胆裸露震惊了半天,终于结局部分的巴塞罗那三人行总算令我恢复了神气
不知所云
有点想打孙艺珍演的那个角色~
“如果两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不快乐,那么两个人都不快乐,这就是恋爱。”《go west》真是球迷标配啊!话说怎么08年离韩日世界杯过去那么久了才想起来拍这片。孙艺珍尺度最大最接近的一部(还吐槽自己小可真是太谦虚了)。不会有人不把这片子里男女主的爱情观跟韩国四强一样当笑话看吧?那可挺令人恶心的,那可挺令人作呕的。
此片毁三观,不过可以尝试了解一下神逻辑。
关于探讨爱情、婚姻的影片,开始蛮轻喜剧的,后半段就有点压抑了。编剧的大胆创新很有意思,三角恋一妻两夫的剧情,一个人不仅可以同时爱两个人,也可以同时和两个人结婚。孙艺珍莫名得适合这种带点婊气却能迷得人神魂颠倒的万人迷角色。三星的剧情加一星给孙艺珍。
给9分,一部好电影,评分有些低!以打破婚姻的传统概念的新鲜前卫题材。影片没有牵扯进伦理道德的纠葛,不轻易给任何人任何事打上标签,也无意去讨论三人家庭模式的可行性,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环境、人物和故事本身。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 看了没半小时就弃了, 现在重新拾起来看,感受真是大不一样,当然跟年龄以及成熟阅历也有挺大的关系。 电影果然是打破了我的三观,一妻两夫,彼此不隐瞒,不过还是好看 ,重要的是还都互相深爱着彼此 。 古代一夫多妻制,现在还有国家一夫多妻制,电影题材一妻两夫。 现在男人出轨可原谅,女人出轨就不可以原谅的社会, 电影题材是很前卫 新颖,打破了那种自私占有欲 不轻易给任何人任何事打上标签 其深意也令人反思 。 一部特别值得多回顾几遍的电影
这部电影,如果不是一妻二夫,而是一夫二妻,大家都不觉得有这么猎奇吧。其实还是因为在男权社会,本来男性司空见惯的事,放在女性身上就觉得不可接受。
编剧是火星来的。孙艺珍依然养眼,光明正大和旺盛精力令我顶礼膜拜。这片子真是一点借鉴意义都没有,我是女的都接受不了。和平共处?两大主力?我靠。
又一个中国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题材,不过细节处理得很可爱~~
编剧咋想的……
没想到这是个讨论开放式婚姻的电影,在韩国男权比较强势的地方从男方角度讲述一女侍两夫的故事估计会被绝大多数人劈头盖脸唾弃,看评价在天朝人眼里也同样是在胡说八道,可惜了,其实细品电影是很认真的讨论两性关系的。爱是不是一定要占有,婚姻对于爱情来说到底是什么意义,家庭应该如何定义。电影从一个原来循规蹈矩的男性角度出发,他迷恋一个所谓渣女,似乎是在一段不平等的爱情关系里,不停得妥协于女方各种在婚姻爱情关系里离经叛道的观点,事实上每次被迫妥协后,这个男人在痛苦后往往会从习惯变成默默接受,某一刻还会小小确幸,我不是说这样的方式一定是可行的,而是有时候超过我们认知的离经叛道也许有其存在的可能和意义,也许外人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可取之处,比如女方所谓渣的行为中流露出对感情的真诚,即使她的感情是*n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