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补片中曾提过冲浦启之的《人狼》因其作画被称作是“20世纪最后的赛璐璐”,想到另外一部也是因其究极的2 D手绘作画为影迷所津津乐道的片子。就是由小池健和石井克人联袂带来的近未来赛车动画电影《redline》(又译:《超时空甩尾》)。
说起小池健如果有些人不是很熟悉的话,他的师傅川尻善昭应该就声名在外了。川尻因其美漫风格作画和暴力美学呈现为欧美观众所熟知,关注更甚于日本国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作画的一直都是以十多岁的青少年为目标的。但其动画里赤裸裸的暴力和色情场景是否真的适合十多岁的青少年,笔者就笑而不语。但为其作品所打动的少年也有很多,小池健就其中一位。
少年时期的小池健就为川尻善昭,森本晃司等大师的作品魅力所折服,也在《银河铁道999》中为金田独特的演出手法所吸引。高中三年级的时候从住家的山行县骑了6个小时的摩托车来到东京参加madhouse的面试。川尻看了小池的作画说,这如果落选的话岂不是太可怜了。就这样,小池健开始了在 madhouse的修行,先是在川尻的《妖兽都市》《午夜之眼》里担任动画师,后在《兽卫兵忍风帖》《吸血鬼猎人D》等作品中担任原画,《兽卫兵》里兽卫兵与铁斋的战斗,《D》里最后在机场的战斗等都是小池的作画场景,所以小池自称是纯正的川尻流门徒。
直到和石井相遇的2000年,小池一直在各处摸索着作画。除了自家的作品外,因为很喜欢黄濑和哉,寺田克也,矶光雄那一票作画,加入到《BLOOD》的制作中。除了动画电影还跑到电视动画制作里感受一下,因为憧憬角色设定的山下明彦加入了《大铁人》的制作,在大地丙太郎的《随风飘的月影蓝》里担任op和武打的制作等。
2000年,小池为《魔力女战士》的游戏制作了一分多钟的宣传视频。该视频被石井克人看到后,随即邀请小池为自己的电影《第七聚会》制作开头op。石井作为横跨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两界的鬼才导演,对昆汀喜爱至极,是美漫和暴力美学的绝对拥趸。自此两人的合作也就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合作了短篇集《拉瓦拳星球》。随后,小池又为石井的真人电影《茶的味》《尼尔森的首次接触》制作了动画部分。2003年两人和木村大助一起提出《redline》的企划,历经7年于2010年为观众带来了打出究极手绘作画宣言的《redline》。两人之前的合作以及小池融川尻金田于一体的画功为这部电影做好了铺垫。在短篇集《拉瓦拳星球》里就有了《redline》的影子,这两位就是从《拉瓦拳星球》片场跑来客串的吧。
作为一部设定为近未来赛车比赛的电影,《redline》可谓是剧情基本木有,作画基本逆天。本作的剧情简要的来说就一个开了外挂的男主从小开豪车泡妹纸的梦想终于成真的故事。概要的讲,就是在近未来的时空中,赛车比赛上既可以互扔枪弹,还能上天遁地下海,总之一切以撞线为目标。我们的机车头男主人公JP在最高级别红线赛的资格赛黄线赛中遇到了自己的心动女神索诺西。本来和基友技工一起搞假赛的JP看到女神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决定以真实的自己参加红线比赛。入围红线比赛的八组来自不同星球的赛车手来到了机器人国参加红线比赛,机器人国的国王为避免本国的军事机密在比赛中泄漏出去,带领着全体军队向赛场发起攻击。一场在枪林弹雨外加生物武器攻击下的赛车比赛就要开始了,本着不使用任何武器只凭借速度取胜信条的主人公JP就要在这样一场比赛里既要拿下比赛又要拿下妹纸了。
这是个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故事,但却是个打着超越极限的口号的体验式动画。什么是体验式动画,就是真人电影中我们绝对看不到开着35000马力的赛车的赛车手是什么感觉,但在这部动画强大作画能力就能让你体验一把超越人类极限的速度。这是一个让你虽然知道结局,但还是会从头惊呼到尾,每一刻都在“卧槽卧槽卧槽”的故事。
小池多年的积淀在这部作品中肆意释放。作为川尻今田结合体的小池,各种设定都极其夸张,加上他惯用的黑墨阴影,透视视角,夸张的人体比例,各种想象力爆表的赛车设定,巨婴状的生物武器,人机一体的机器人,看这部动画电影就是在看小池多年积淀的成果展。
重头戏还是在开场10分钟的黄线比赛,和60分钟以后的红线比赛。据小池介绍,开场10分钟的黄线比赛是为让观众熟悉本片节奏和场景,也是小池本人特别推荐的片段。超越人体极限的速度使得JP面部肌肉抽搐变形,眼眦几近崩裂,鼻孔鼻血四溅,细致的描绘和强大的帧数都使得这究极速度如此真实又狂飙。赛车的场景也极尽手绘所能,小池说他们小时候看的片子都不是3DCG的,机械和机械和SF要素还是要有手绘的强有力和动态。本片赛车的场景速度感和韵律感,演出中用夸张的镜头拉伸机体,机体上的光泽也随之变化。小池采用了和时代逆向的做法,背景也在赛璐璐上画出来,因此本片并没有背景之说,整个画面是浑然一体动感十足的。
而在红线比赛的高潮,前半部分的赛程像是行走在未铺平的道路上。为了达到颠簸感和速度感,制作团队特别加上了烟雾制造特效以达到效果。加上烟雾以后看底片再感觉,颠簸感和速度感不够的话马上加上另一层烟雾的图层,不断添加烟雾图层的做法最终使得前半场的颠簸感和速度感一览无余。
另外,石井先生的脚本和小池的演出也可以说是完美拍档了,石井在写剧本的时候很喜欢用各种抽象的表达,比如音效的话写了[嗤嗤的拉长],小池就在作画中就直接给它拉长了。抽象的表达给了画师强大的想象空间,每一场景都有画师自己的个性。
本片的作画量超过10万张,有技任性的画师画起画来也真是任性。像这段比赛结束时的狂欢,短短10秒画了700多张原画,密密麻麻人的人物都是手绘没有CG特效。不仅大场面如此,像那个香烟店贩卖香烟的老奶奶,是小池自创的角色,他想表达那种去了异国语言不通服务差劲的感觉。那个老奶奶浑身发抖的原画也是一张张画出来的,简直了。
任性的还不止这里,因为JP很帅,开赛车的JP更是帅爆,所以制作团队就想要找个很帅的人来给JP配音,于是就找到了木村拓哉。小池还夸大神配音的时候腼腆敬业。超过10万张的原画让原本预期制作3年的时间一超再超,画师们都表示没想到居然工作量这么大。石井自己也感慨道,madhoues真是很好啊,这样的工作以后再也没机会遇到了。
(本文已发表于anitama)
这部时长1小时40分钟的影片我会告诉你我看了将近3个小时么?
剧情上我就不评论了,虽说是科幻的题材外加励志和热血以及主角张扬不羁的个性、团队间忠实的友谊还有让人艳羡的爱情际遇,剧情设计上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也好,信任伙伴团队也罢,怎么看都是一个套路化的科幻竞速片。
但如果只纠结这一点那就完全背离这部片的目的了,我们制作了7年、画了10万张原稿纸难道只是让你来说“剧情?。。嗯。。还蛮励志的”吗?
我丝毫不介意发行商在宣传片中用上面几个数字做噱头,因为我能感受到的只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诚意——是的,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一部真正纯粹的动画片。
谈及动画,还原到它字面上、最纯粹的含义,也许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童年的你在笔记本每一页的边角画上连续动作的小人,翻动书本就能看到“它们”动了起来,于是你感到自己是一个造物主,或许你既没有购置一台DV的财力,也没有让同学们按照你的剧本排演的号召力,但这都没有关系,只需仰赖手中的笔和纸还有自信满满的想象力,你就能创造世界!
这就是动画的力量,从它最为原始的定义出发,再看看《红线》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那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铺面而来的手绘感,画面中色调分明,给人一种古旧赛璐璐时代的观感,但在光影细节的处理上也极为用心,该加高光的地方毫不含糊,尤其是通过镜头角度拉伸展现金属机械运动状态时,表面光泽的变化也演绎的一丝不苟,还有那些充满朋克感觉的赛车,在极速飞驰中各个部件都运转,随着赛车因为飞跃、急转产生动画式的形变时,周身部件也随着改变形态,就像扭曲的轮胎、躁动的引擎活塞——个人以为对这种机体之间协同变化的表现是作画中最为困难的,想想这几秒钟的炫目变化是用多少张原画组成的,相信你也会震撼的。
最让我叹服的是画面中体现的协同感。在再精美的剧场动画中,大部分的镜头还是使用静态的背景,通过主要角色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不会去注意背景细节,这就会带给观众画面的层次感,而《红线》所带给我的感觉与之相反,在表现主要人物的动作之外,细节也不放过,简单地讲就是:背景也跟着动起来了!可以说在这部影片里是不存在什么“背景”的,我就是用描绘着你所看到的这个画面的一张张原画来构成动画的!
所以我会经常地倒回去把刚才那个镜头重新看一遍:主角们在对话的时候,后面的那几个人在干什么?赌客们忙着下注的时候,那几个票贩是不是因为吃热包子太着急而烫到了嘴?.......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花了3个小时看完这个电影了吧?
辞藻缺乏的我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看到这种动画时的感动,向它致敬吧,因为那代表着最纯粹的动画精神!
据说,只有圣人能理解圣人,闲人能理解闲人,普通人能理解普通人,那么不懂漫画的人当然理解漫画。我看漫画,就只是——猎奇。当然,我看到了效果——不懂得人也知道惊艳,看到了飞机头,那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前卫,看到了简单到不能在简单的情节,听到了木村拓哉但是认不出木村拓哉的声音。当然,爱好者说情节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潮和热血就够了。
据导演说他的片子都是拍给十几岁的青少年看的,赤裸裸的暴力、暴露和色情能唤起青少年的高潮?吧!肾上腺飙升停不下来!
风格就毋庸置疑了,单从叙述方式上就不难看出,是石井克人拿手的招牌方式,带我们及感受美漫的暴走也领略到本土的抽象概念,最后在说一句还是2次元的东西能打动人,更能让人铭记。
(17年旧文)
《红线》8.0
①
坐二望一,上得台前欲与美帝较个高低,军政而言自然是苏联,而文化这一块,我觉得是日本。当然苏联的艺术文化发展绝对顶尖,那些大文豪、音乐家、画家,哪个不是名垂青史?可就像历史书上总调侃的那个“瘸腿巨人”的比喻,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远超轻工业,文化领域其实也是,殿堂级别的巨擘接踵比肩,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摆满了展馆,下里巴人的流行文化却始终装不进计划经济的大齿轮。年轻人总不能闷在迪斯科舞厅随着《天鹅湖》动次打次吧?
而日本,无论是爵士还是迪斯科,都向美帝爸爸学得有模有样。《芝加哥》里面的大长腿,《松子》里面风俗店的描绘,那些渊源自黄金时代的纸醉金迷、歌舞笙箫,对女性的物化、消费,这世上我只看到美国和日本做到过极致。
电影里面有对双胞胎偶像艺人的参赛组合,她们的赛车像是变形金刚一样会汽车人变身,决赛的时候变成粉红钢铁美人的样子与军队搏斗,几个动作都是女人挑逗男人的招式。顺便还借着比赛发布单曲《他的换挡响当当》,满满的色气和挑逗。我一般喜欢开着电影原声写影评,但这首歌可实在不行。
②
反重力引擎的时代,交通工具早就摆脱了轮毂,依然有这么一群人执意进行着赛车竞技,连字幕都要称其为“愚者”。
CG动画的时代,依然有这么一群人坚持手绘,那是《辉夜姬物语》里面的花鸟虫鱼,是《王立宇宙军》里面雪尘般缓缓散落太空的火箭残骸,是《红线》里面华丽的纸醉金迷与速度激情。落笔提笔,他们想必也是自嘲“愚者”的吧?
③
如此科幻的极限赛车确实也只能由动画来完成。随着速度的突破再突破,镜头下的一切都被拉伸,主角的肌肉抽搐、眼眦撕裂、鼻血四溅,只这一份手绘描摹下的极致速度感,天上地下没有见过更好的了。
④
是很纯粹的动画,中二、热血、无脑、简陋。
其实隐约勾勒了一个庞大如星战的世界观,人形异族、半机械智慧生命、魔法国度的公主、哥斯拉级别的生化武器、地下反抗军,哪一条都能切进主线继而极大地丰富剧情,然而偏偏不。开场预选赛十多分钟飙车戏,然后过渡,各种零碎的回忆片段,近乎敷衍地对情节修修补补,然后马上开始决赛,几十分钟飙车,掺杂着各色武器的登场、爆炸、格斗,冲线之后整个故事立即结束。
果然是一群 “愚者”。
⑤
其实有个幕后黑手功能的角色,但是从头到尾花了10秒就被其他配角解决掉了。
⑥
最后立功的竟然是发型,飞机头冲线,真是直男式的无厘头。
⑦
所以这比赛真的是用来牵红线的。看之前以为是满屏肌肉棒子、引擎轰鸣的纯爷们片,结果还是吃了满嘴狗粮。
20171221
大家对剧情上的见解几乎都是一致的。REDLINE的剧情老套老式,缺乏新意。一句话就已经可以剧透完毕。与其他日本动画一样都是在标榜热血友情竞争和恋爱。毫无疑问在剧情上面稍微逊了一点。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剧情会那么逊?
传说10万的手稿,这个表现出原始动画的方式既可以说是落后,也可以说是创新。每一副画的线条和色彩都是经过画师精心的设计而成的。所以可想而知电影一开始打着10万手稿的旗号就是要告诉大家REDLINE是要玩视觉效果。
从电影我们可以观察到无数的飞弹、激光、爆炸、格斗、机器人、飞机、生化武器、魔法。高速的画面切换、超酷的跑车穿梭于子弹海之中,车手与车手之间的肉搏战,细致到介绍车手的宣传动画都是非常之华丽。整部片的时间大概是100分钟左右。它定这个时间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电影时间太长,观众就会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加上劲爆的音乐不停地切换之下,很容易使观众觉得不安。
原始手稿的动画不错的地方在于每个分镜都做得很流畅自然,没有太生硬的背景和人物表情,爆炸也不是统一的效果,论爆炸而言,第一次JP在黄线终点撞车的爆炸、机头在餐厅里面的爆炸、到最后生化武器被消灭炮摧毁的爆炸,都是非常精彩的,很细致。
我最喜欢的地方出了场面效果之外,就是OST了。认真地听REDLINE的音乐,换歌换得很快,有大量的音乐穿插在不同的场景之中。这就造成了观众看到类似的场面是也能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和掀起不一样的情绪。这部片可以视为一部超长的MV。电子音乐+摇滚的风格最适合不过了。
既然要设计那么多动作场面,可想而知花在剧情上面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而且该片时间本身就短。所以剧组只能刻意地缩减讲剧情的部分,如果细挖的话,绝对有很多地方可以讲。例如JP的身世,炽天使的由来,老头子的故事,JP撞车不死的秘密,机器帝国的阴谋等等。想要剧情复杂起来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有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REDLINE的故事时间只是两个比赛就终结了,许多地方要一句话带过。例如老头子杀死那个幕后黑手的时间大概就是10秒左右,幕后黑手就然就这么简单被干了。相反机头在餐厅出手攻击那个军人,就那段停止的时间就差不多去了3、4秒了,整个爆炸加起来都接近十几秒。你想想一部如此的多视觉冲击的电影,还要再加复杂的剧情让观众片后思考思考,实在是过于艰难。
任何电影都有它的目的所在,剧情归剧情,效果归效果。当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加上超好的剧情的佳作,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诺兰。只要两者都没有做烂了,就行了。
PS:木村、苍井优的作用仅在于赋予该片更高的人气。论该片的质量而言,实际他们的声音有多大的作用我还未能看出来。=v= 不过我是很喜欢木村的
牛逼归牛逼,太扯了,扯归扯,太牛逼了
如此装逼的原画如果能配上一个装逼的剧本就完美了……
剧情够无聊的,但看着还算刺激,请参照武士阿飞!
爱死了这世界观,爱死了这机械设定,爱死了大神!!只是比赛结束后,所有人的娇喘是肿么回事??
这比赛还真是用来牵红线的啊...
燃!!!!!
叼到爆!!!即使只有480P全屏都叼到爆!!!
难道是因为少革(特别是剧场版),所以拉了榎户洋司来参与系列构成与脚本!?配给居然是東北新社,09年就开始各大影展电影节最近还在枫叶国斩获大奖,出口内销再出口,长线啊。宣传语“超越极限”有点对应黑客帝国动画版World Record之意,不过主题却是爱。声优乡里大辅遗作。第一原画川尻善昭派系。
优妹配了个大波妹还露了点居然一点都不违和!作为声优的发展空间果然比较大!剧情还蛮无聊的╮(╯_╰)╭
暴爽就对了~!
硬朗的画风,有趣的角色,最后的无底线大赛车热血爆棚,尽管种种怪鸡,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纯情励志的故事。
感觉所有精华都在开场10分钟里,后面只是重复,帧数很足,没有落叶的幻灯片感觉,小池健的原画在日本算是帧数够足的,经常还会用到全动画。
当初期待这片就是因为很酷炫。事实证明确实很酷炫,这就够了。
丰富的想象力,奇异的工业设计和人物设计,动态感十足,剧本虽有欠缺,但还是值得五星
真讨厌,燃!爆!了!这就是手绘动画,其它比不了的。
日本同步首映,和基友在電影院看完。神作,FLCL的編劇與攻殼SAC的製作班底加上業界良心MadHouse,這是近幾年來最大的驚喜與視覺盛宴。超過10萬張的純手繪原畫,這才是「動畫」的本質,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無法企及的力度、節奏感與想像力。PS:女主角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除了飙车就是打炮
虽然在技法上缺乏亮点,但花了7年时间做出来的东西至少没给“CG时代的究极手绘动画”这个宣传语丢脸。剧本?当然有问题,但这问题是观众给的。如果当今观众能够多承受一点点悲剧的痛与喜悦,那么编剧就没必要费脑筋在每个人身上埋伏笔还搞得一团乱麻,直接路上发便当就是了。
对故事无感,画风是够酷,可惜大量的特写和中景镜头显得不够大气,这种通常的电视剧惯用的省钱招数一旦加速,看久了酷的让人头晕。★★☆
疯子不需要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