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匆忙追完第一集,恰好最近在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里也在做小分子合成,对剧里的背景知识和实验操作也是颇有感触。作为周公子的影迷,同时也从事相关专业,看着文艺女神的她,成了荧幕中我的“大学姐“,很惊喜,又免不了抱着一种想要“挑错”的心态😁,看完后却不得不感叹剧组和迅对细节考虑之严密。抛开历史背景、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不谈,仅从学科角度聊聊药学人眼中的周迅和《屠呦呦的礼物》。
先聊聊抗疟药物筛选的科学背景。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恶性疾病,它需要在一种蚊子(按蚊)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再有蚊子叮咬进入人体血液,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在红细胞中疟原虫通过一段时间的分裂扩增,达到一定数量后红细胞破裂,疟原虫释放入血,再去感染其他红细胞,不同的分裂扩增的时间也就是疟原虫分类的依据(恶性、间日、三日、卵形疟原虫)。
其实在青蒿素之前,无数科研人已经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走了很多。例如,很早就开始在西方使用的奎宁(又称金鸡纳碱),它是来自金鸡纳树树皮中的一种生物碱(喹啉类结构,由色氨酸衍生,天然药物化学考点🤦♀️),可惜到了越南战场上,疟原虫已对它产生了耐药性;还有我国科学家筛选出来的常山碱(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又一个考点),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抗疟作用,可惜毒性太大。任务也即来到了屠呦呦手里。
第一集主要是背景,涉及的实验环节并不多,并没有给“实验狗”太多夸赞或者吹毛求疵的空间。举几个例子吧。周迅的称量操作还是做的相当专业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在称砝码前可以看到天平另一边已经放了一张称量纸,这样称目标质量的时候不会把称量纸的重量算在内,类似于超市称重时的“去皮”。称量纸两次折叠压痕,倾倒时卷成圆柱面、手轻拍称量纸,这样药物不会洒出、也能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这套操作给公子满分💯。不过她的助手的操作没有那么规范,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该紧贴烧杯内壁。
吹毛求疵的还是找到了几个小问题。首先实验服不应该跟外套挂在一块,实验服上沾了很多化学试剂,放在一起会污染外套,不过有可能是因为拍摄置景的需要,无可厚非。周公子的台词一直是几乎无可挑剔的,不过这一次涉及到太多专业术语,内行人还是看出来的周公子在说到这些词语时由于不熟悉导致的下意识的重读😁。最明显的是这里,“桂枝白虎汤的药理作用”,公子把“药理”重读,但其实“药理作用”是一个常用专业名词,而且涉及的面很广,比如作用机制、剂量、毒副作用等等,“请教一个药”就是在请教它的“药理作用”,因此没必要重读,四个字连读带过,内行人都明白大家在说什么,重读显得很突兀,看到的时候立即暂停,小本本记下,终于让我抓到周女士“把柄”,不容易😁。不过必须称赞,类似的其他名词公子处理的都很好,比如“抗疟”药物,还有预告中出现的“动物”房,都作为一个整体而没有突兀的重读。
表演上其他打动我的细节还有很多,并非专业人士就不列举了。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我们药学人、乃至科研人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而这个第一次是由最敬佩的演员周迅带给我的,小小药学人的内心感慨万千、无以言表。希望大家在感动于科研人的为国为民的情怀、严谨执着的态度、突破创新的精神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是丰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硬实力”让他们把这些“软实力”落实成造福一方的科研成果。专业,永远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立身之本。
没有把研究核潜艇如何攻坚克难作为突出重点,一些鸡毛蒜皮的爱情、家长里短贯穿整的剧情,例如,两个孩子放学后到海边玩,遇到台风,就遭遇了危险,接着就是找孩子,抢救,吵架等等,这狗血的剧情实在不符合功勋这样的主题,给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情节太少了,也没有深刻刻画苏联是如何卡我们脖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只是轻描淡写而过,反倒是爱情成了这一章的主要主题了,这是一大败笔
我觉得这个剧应该分单元评分。
李延年和于敏的单元都是高分,然后就越来越拉垮,大家也不好意思改分数,烂剧单元就鸠占鹊巢了。
于敏的单元,除了于家人,大概都不是真名,有些遗憾。比如原瑾泓蛮像个真名的,却在网上查无此人。
查了一下,二机部的副部长原来是钱三强,为什么不用真名呢?我还以为尤勇演的是位军事干部出身的领导,若是钱三强拍板就好解释了。留学问题也容易令人疑惑,因为以前多半是到苏联东欧。据网上说于敏给著名的科学家玻尔访华时做过翻译,所以受邀赴丹麦留学。不管这个是否真实,复旦的前校长杨福家确实在丹麦留学过。
老郝和陆杰都非常感人,和角色融合,让人感觉不到是在演戏。飞机失事的时候方发觉老郝原来是郭永怀,只是剧中早了三年。生活中是邓稼先得知喜讯飞到上海请大家吃了顿螃蟹。
说实话雷佳音有些胖,倪妮又太美。生活中的于夫人也很美,但于敏本人应该更清秀也瘦削一些,毕竟开头是饿肚子的年代。
我觉得编剧大概是太年轻了,搞混了年代,1963年之后生活状况要好很多,不至于没有鸡蛋可吃。起码1973年在一般城市吃鸡蛋不是问题,北京的条件应该更好。195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普通干部,工资远远高于后来参加工作的。于敏的姐姐是位老革命老干部,工资应该不低,于敏的母亲不该由儿子一人负担,即便是儿子独自负担母亲,他家的住可能一时无法解决,吃的倒不至于太差。
对比北京的科研人员,青海新疆基地的工作人员生活更为艰苦,完全不必把科研人员的生活编排得比普通市民还苦。
当然有些苦是真实的,比如于夫人独自去医院生孩子。我当年出生的时候,父亲毫无办法,是邻居帮忙拉板车把母亲送到医院的。不久他就进了牛棚,母亲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还要全职工作,忍受着旁人的白眼。而在此之前,我姐姐出生的时候,我父亲居然没有请假,这边产妇在床,那边他去上班了。现在的知识女性能忍受这样的丈夫吗?中国的那一代女性过得太不容易。
《功勋》之《无名英雄于敏》单元今日开播,沈严导演拍的于敏单元很真实,把当年科研人员的艰苦环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想到当年于敏院士的感动中国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文字描绘出了于敏院士的不易,《无名英雄于敏》更是让观众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科研人员的艰辛。
开片就被雷佳音饰演的于敏震撼到了,没有一点雷佳音的影子,他就是那个朴实无华的“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跟随剧中于敏的脚步来到研究所,小小的办公室里,黑板是最老式的,书桌上堆满了演算笔记和资料,没有仪器,没有经费,只有我们敬佩的科学院士的一腔热血,很难想象,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研究出了氢弹。看到剧集中于敏胃疼得直冒汗,也不愿离开工作岗位,只拿萝卜干充饥止疼时,好心疼,也在同事们知道他胃疼需要食物充饥悄悄给他饭盒里放满食物时好感动,更在于敏回到家,倪妮饰演的孙玉芹端上一碗粥来给于敏吃,自己和孩子只能吃野菜充饥时感叹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孙玉芹晚上饿的睡不着觉,于敏给妻子讲做烤鸭的过程哄妻子入睡时不由自主的泪目了。就是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令世界震惊的壮举!
第二集于敏掷地有声地说出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并把结论拿到研究所讨论,讲述关于氢弹的构想的时候太燃了,心里充沛着满满的自豪感!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在剧中看到孙玉芹独自一人去生孩子,于敏赶来对于妻子满是歉疚的眼神,瞬时间感动了。他是一个凡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工作上,世事两难全,还好他的妻子理解他并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也敬佩科研家属的不易,独自一人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宜,让于敏无后顾之忧,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科研家属,都是伟大的。这一点更加凸显出了《功勋》拍摄的真实,并没有美化我们的英雄,而是把于敏院士刻画的有血有肉,熠熠生辉。把角色塑造得更立体、更饱满且精准地还原了时代氛围。
这份工作,对于敏来说不仅不会赚到很多钱,还会让他的功名“消失”。剧中的于敏被邻居指责不管家,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母亲更是埋怨他一问三不知,可想而知那个年代的保密工作者们承受了何种程度的压力与误解。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去做了,并为之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像于敏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有的不仅是开拓精神,更有大局观!岁月流逝,山河璀璨。于老的精神,将万古流芳。致敬科研工作者!
人们对于战争和战士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战士历经生死,终能踏上返乡的路途,硝烟远去,已望见家乡的炊烟,娶妻生子,奉养老人,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
可我们的战士还不能卸甲。
组织上的一个决定,就得远赴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是的,当时的全中国缺干部缺人才到了极致,甚至不得不留用大量的果党果府旧人。
从一个被战乱、殖民、寄生接济祸害百年的基础上建设中国谈何容易?从一个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国家谈何容易?
张富清,这样一个退伍军人带着新婚妻子从家乡陕西洋县来到了湖北,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建设生涯。
剧中展现了那个年代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是如何做好工作的(注意,不是什么官场智慧):
1.真正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生产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获得群众信服,也能从群众哪里获取鲜活的经验和信息,避免盲目决策。
2.自己干在前面,有坚定的目标,积极处理面对的困难,遇到利益取舍,把自己考虑到后面。先锋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3.对群众有强烈的同理心和责任心,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
该剧集展现了张富清带领干部群众修小水电、挂壁公路那种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那种干群一起劳动、齐心协力改造山河的坚韧和气冲霄汉的自信。这其实是前三十年的重要历史的浓缩。旧中国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怎么改变?怎么供养众多脱离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群体?靠上千年的小农经济么?发挥合作和规模优势,密集投入劳动,改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土肥水种,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有了小水库,可以发电、灌溉了;有了路,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可以流通了,闭塞的状态被打破了,农民的视野不会被封闭了。
剧中也表现了张富清一家人的人性冲突,要求妻子退职、要求儿子退出招工指标竞争(即便是单纯从能力的角度公平竞争,张富清也认识到干部子弟身份给儿子带来的潜在优势)、长期不能照顾家人(母亲去世未能奔丧、大女儿罹患脑膜炎得不到好的救治,这是最催泪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太没有“人性”了,可是如果干部对自己对家人太有“人性”是什么后果,我们看到了。张富清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对群众他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对烈属老奶奶的照顾)。笔者想到,有一个人也是这样充满了人性,他会要求从国外回来的儿子先去当农民学种地,举国之战的时候儿子先报名。人前,他坚强无畏被倚为泰山,只到他去世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曾多次独自在深夜里抚摸着战死儿子的生前衣服。
张富清为什么会这样?他是一个解放战士,经历过无数血战,他是战斗英雄,但他说过一句话,他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活,也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他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当然了,不是所有干部都是张富清这样的,对于干部们应该不应该缺乏点“人性”,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功勋》豆瓣开分9.0真的完全是意料之中!这种正能量的好剧就要多多搞起来呀~正赶上国庆放假,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补一补没看的几集了。可能是十一时间点的氛围衬托吧,虽然张富清单元才刚刚开始,但我几乎是抱着一盒纸巾才看完。因为张老但故事感动的不只是走上脱贫致富的那一代人,还有似乎里那个年代很遥远的我自己。这个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越来越浮躁。人人想借助时代的洪流实现自己的利益,却和轻易的遗忘出发时的本心和生活的意义。我很敬佩张老,自始至终都不曾遗忘记作为党员的那颗炙热的初心,而退役转业后立即投身偏远山区,就是他活着的意义。 张富清从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从山西一路转战到新疆。战争一结束,他又马不停蹄的来到来凤县,深深的扎根在基层群众中。可以说,他的一生从来没有放下身为一个共产党员所背负的重担,更没有放弃他一开始那颗为国家奉献自己光和热的初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意义。张富清这一辈子,一直在追寻这份活着的意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剧里有个片段,就是张富清拉着她母亲的手说得那一番话,当时看的时候我直接泪崩。他说他是踏着先人的足迹,完成那些已经去世的老党员的遗愿。我们的新中国就是这样在一辈又一辈人的努力奋斗中建立起来的啊。年轻一代人站在老一辈人的肩膀上,将坚毅与希望作为火炬,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是啊,张富清从入党那一刻就做好了要把自己永远交给组织的准备,因为他明白,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接好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火炬,为他们共同的理想奋斗终身。这成为了他在退役后又投身边远山区的原因,也是他奋斗终身的事业。
我敬佩张富清的这份坚毅,因为他从来没向困难屈服过,没有对恶劣的环境抱怨过。他只是以最塌实的背影用行动回应给世人最肯定的答复——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我的感动也来源于张富清的这份对于初心的清醒和对追求人生意义的坚持。在那样一个艰苦的时代里,能有这样一个从不放弃自己理想的人是多么的难道啊。而我们这一辈,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反而会沉溺在生活的漩涡中,迷失自我的本心,丢失了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诚然,张老的人生故事就像一记警钟,重重的敲醒了我。我也相信,这些先勋者们,都已然成为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导师。至此国庆之际,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向每一位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的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强烈建议把黄晓明剔除
前三个故事拍得太好了,以至于第四个故事拉胯得看不下去。
只点评李延年单元,近年来战争片巅峰,会打仗,体现了政治工作重要性,也拍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给导演点赞👍
扣一星是因为雷佳音郭涛这些男演员的扮相,在那个苦哈哈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他们是不是过于富态了些。
王雷演的真好!第一集看完就感觉这部剧肯定不错
战争戏的水准可以说是国产连续剧的新里程碑。后面怎么样还不知道,但以此制作态度来看,应该不会差。
李源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军人的缩影,他们敢为正义而战,愿为民族献身!致敬中国军人!
于老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看女排.看京剧,从郝主任请于敏看戏时,雷佳音那个孩子般的笑容就可窥见一斑。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家,他们也都是人间烟火里生动有趣的灵魂
刚看两集 很有质感,演员选角不错 战场上的戏份很热血!
看完《能文能武李延年》我终于明白指导员为什么在作战的时候,在军队里如此重要,政治思想工作为什么如此重要,李延年牛!
所有拍革命题材电影的导演都给我跪着过来挨打!长津湖、金刚川、八百你们这些资本家过来跪着!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感觉这里的抗美援朝拍得比《长津湖》好,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功勋的李延年这一单元,拍得真的很好!
黄晓明部分真的差得明显…
看了周迅演的屠呦呦单元 真像
李延年作为第一个单元剧,没有拍成流水账,细节到位短小精悍,两集看完意犹未尽。
强烈建议毛卫宁导演把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剪辑成一部三小时的电影公映!
把第一单元放在开篇是有道理的,第二单元共情力也强,从第三单元开始断崖式下跌,第四单元简直就是大写的unbelievable,减一星
刚看完前4集,观感极佳,作为军事爱好者一直遗憾国内没有兄弟连那样水准的战争戏,这部剧给了我希望,终于不是抗日神剧那种瞎糊弄了,希望继续保持。
第一集讲出了为何而战,第二集又紧张又残酷,这应该是近期好剧。李延年这个角色扮演者演得很好
反映我军的灵魂的影视作品不是亮剑,而是功勋 我军的指挥者典型形象不是我特娘的意大利炮,而是指导员李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