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你是我的城池堡垒》聚焦特警的浪漫爱情,七月热播的爱情剧《你是我的荣耀》为普通观众推开了窥见航天工程师职业细节的门,今年的国产剧不再一味展现总裁和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而是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成长空间,女主在职业领域奋勇打拼的同时,也带出了更多元化的行业剧。
这个月上线的《和平之舟》,是一部硬核行业剧。男主和女主同为医生,又是朝夕相处的战友,每天不是窝在船上就是在医疗站忙碌,压根没有和外人深度接触的机会,又是男帅女美,按理说应该谈恋爱吧!可是我看到第十集,两人还是纯洁的同事情,毫无暧昧之处。因为编剧的设定,男主是有老婆的,还是温柔好丈夫的人设,女主也有男友,虽然看起来有点不靠谱,但女主还是满意这段感情的。不管后面剧情怎么发展,但前三分之一的剧情里,女主都在专注搞事业,忙着学习和救人,男友只是提了两次,脸都没有露一个,这样清新脱俗的设定就很拉好感了。
女主路阳由张天爱饰演。从《太子妃升职记》走入观众视野的张天爱有一张端正大气的脸,眉眼深邃,鼻梁提拔,嘴唇厚薄适中,这使她画上浓妆可以扮演美艳舞姬,画淡妆穿上白大褂也能瞥见一丝圣洁感,穿上军装更是充满英气,妥妥的巾帼不让须眉。在剧中,路阳是一位服务于医院船的医生,穿白大褂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穿着军装,头发贴着头皮紧紧扎成一个马尾,套着救生衣在救援活动中忙碌。可以看出,张天爱是专门练习过站军姿的,剧中她的身姿挺拔,不管是站立还是敬礼,动作都铿锵有力,演出了军花的飒爽。
男主张渡航由陈坤饰演。不得不说,陈坤还是抗老,剧中的他还是那熟悉的精致眉眼,清瘦的身形赋予了他一股忧郁,而身患PTSD军医的这个设定又给了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丝脆弱感。张渡航是一位天赋超群的军医,有过丰富的救援经验,能够站在风浪中摇晃的船只上进行精密手术,是实实在在的业内大牛。面对同事的敬爱和院长的看重,他不骄傲,更不沉迷,不想着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而是想着转业回老家,跟老婆过平淡踏实的二人世界。这个人物,是贴近生活的,保护大家的同时,自己的小家也值得守护呀,张渡航的心态是符合人性的。
《和平之舟》讲的是救赎和信仰,以张渡航和路阳为首的人民海军和医生们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奔赴各个惊险的环境,去救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弘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人道精神。摄制组实景拍摄了“和平方舟”医院船等多艘舰船;室内的戏份,则是一比一还原医院船内的驾驶舱、手术室、生活区域等主要场景;将海军官兵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徐徐展开,在跟着镜头感慨星辰大海的刺激唯美至于,也让人看到了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付出。
新上船的设备人员,才满十九岁,因为晕船吐得饭都不想吃,可以接到维护的命令后,毫不犹豫就上到惊涛骇浪中的甲板,和同事一起冒着危险去加固被飓风吹脱的物资。长得胖胖的王工,是个胆小的深度社恐,见了船长就张不开口,整天窝在设备间里修修补补,可是特殊病房的灯泡坏了,他战战兢兢,还是进到毒贩的床旁,成功换下灯泡。晕船,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一步,坐过海船的人都知道,远海有浪还有涌,船不仅左右摇,还上下摇,一般人在上面还真站不稳,可和平方舟上的人是住在上面;恐惧,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二步,作为一艘医院船,救死扶伤是它的任务,而医生从不会挑选自己的病人,受灾的平民要救,受伤的毒贩也要救,上一秒还被人用枪指着脑袋,下一秒就要给他尽心尽责地做手术。和平方舟不是穿梭在风暴等自然灾害之间,就是停留在来历不明的求救船只旁边,它把和平带给他人,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毫不夸张地说,医院船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中一朵最璀璨的花。
剧中的故事都是取自真实案例,丰富又刺激,所以电视剧的节奏也很快,完全没有灌水。第二集,和平方舟接到求救信号,本着救死扶伤的宗旨,舰船靠近了求救的优雅号,由直升机带着张渡航路阳姜俊波和金九上船。可是优雅号不是渔船,而是毒贩的大本营,一上船,路阳就看到甲板上的伤者,船员说这个人死了,路阳反驳,说这个人还活着。在船员再三催促她去楼上时,她依然坚持救人。
图穷匕见的船员们撕下伪装,纷纷拿出手枪包围了四人。身为男性的张渡航就被扣在甲板上,试图反抗的金九受伤,只有路阳和姜俊波进入了船舱内部,为狡猾狠毒的老大做枪伤手术。被枪指着头,身为医生的路阳和护士长姜俊波保持冷静,借讨要麻醉师的机会给了舰船军人上船的机会,在脏乱差的环境下,路阳成功为老大取出子弹,缝合好伤口,而潜水上船的鲛人组也控制住了船上的毒贩,一场惊险刺激的救援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第八集,医院船开往威利,救助在飓风中受伤的灾民。船靠近海岸线,镜头十分真实,海洋里漂浮着各种垃圾,木板和塑料制品把整个海面填满,岸上则是堆积如山的混凝土钢筋和木板,废墟中夹杂着椰子树的枝叶,给人强烈的代入感。替患心脏病的白内障老婆婆做眼科手术,让她看到牺牲儿子的照片;瘦削的政委背着艾滋病病人跑,将病人安全转运到医院船上;面对偏执丈夫的暴力挟持,依然坚持要救治子痫孕妇,最终打动男人,在医院船上成功实行剖宫产,临走时丈夫举起的感谢信……这些都让人十分感动。
剧情围绕医院船展开,以张渡航和路阳为线索,串连起故事的框架。其实在生活中,女性外科医生很少,因为外科医生不仅对医术要求高,对体力的要求更高。路阳能够做外科医生,而且屡屡受到院长夸张,得到各种救援机会,无疑是十分优秀的。而剧中路阳的冷静和机变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危险不恐惧不慌张,面对恶势力不屈服,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放在第一位,这样专注搞事业的钢铁直女看得人很带感。
剧中出场比率不低的姜俊波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女性。身为护士长的她,是医院船上的大管家,药品的储备,人员的调配,她都要操心,而她在做管理的同时也没耽搁下一线。毒贩的船上,在威利的救灾现场,都有她的身影。除了军人和护士的身份,她也是妻子和母亲,但家庭没有耽搁她发展事业的脚步,她虽然想儿子想得偷哭,依然决然地踏上一线。
在路阳身上,能看到新医生的稚嫩和热情。她会为那些不愿意上医院船的威利灾民着急,想要据理力争,却忘了人与人的信任感没那么快建立;会为责怪威利当地医生的误诊,为患者心疼,却忘了飓风损坏了医院里的X光机;会为压在水泥板下死去的女患者哭泣,陷入自责,却忘了医生也是人,不可能救回所有人。这些稚嫩的地方,也正是感动人的地方。
在姜俊波身上,看到的是老护士的老练和冷静。她会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的抢救,不管环境的恶劣,哪怕对着手枪,也能稳稳当当拿着剪刀;她会在院长屡次让张渡航和路阳露脸时,私下提醒,怕院长的偏心引发其他医生的不满;她也会在同事们开玩笑时,泼辣地回击过去。她的坚强和干练,其实是很多家庭妇女的缩影。长期以来,很多女性在家庭中做着辅助性的事务,她们可能没有决定权,也不是对外发言者,可是物资保障来往人情这些看不见的事情,都是家庭妇女在做,正是她们的聪慧和坚强,维持了家庭的运转。
除了路阳和姜俊波这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医院船上还有更多的女性角色,数量差不多能占一半。在镜头里,有女军人,女护士,女工程师,在航行的桥段里,还能看到女船员指挥航行的画面。在这么一部弘扬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主旋律电视剧里,很是让人振奋。女性从来就不比男性差,女性的韧性和细致更是让她们能从事很多尖端困难的工作。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女性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而这部展现大国风采的剧,能让出大量镜头来展现女性,让人很是安慰,相信包含着女性力量的星辰大海,会更璀璨美丽,会走的更远。
高中男神朋友圈连发三条安利新剧《和平之舟》,说,想起了海军生涯。提到这个人,也属于怪异且有趣的那类,高中时代就是打篮球、追文科班女生、很普通的那种男孩子,谁想到当了几年兵回来,现在变成朋友圈要么万年不更新,要么变身新闻联播——各种转发领导人讲话,连头图都是红旗飘飘的天安门,完全一副老干部画风。出于好奇心,我特意去看了《和平之舟》。
很明显,这不是那种一味歌颂的军旅正剧,一连看了八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部剧里就没有英雄,所有人物都非常接地气,甚至有一些 “很怂”的角色存在。弹幕里很多人都在发陈坤,如果有冲着明星去看剧的,我劝你三思,就像弹幕里讲的那样,每集的“含坤量”可能只有10分钟,也别期待什么“裸上身做俯卧撑”或者“浴巾出浴图”这种兵哥哥秀身材福利,陈坤就是一个平常的军人形象,甚至人设也不是传统的完美男主……
第一集“菲尔号”货轮鼠疫事件,为了救助躲起来的哈萨克男孩,陈坤在战友一再表示直升机燃油不足、必须马上撤离的情况下,不但坚持继续劝导哈萨克男孩,而且为了取得男孩的信任,在这种明知传染暴露风险的前提下,竟然摘下口罩去跟男孩讲话,惹来弹幕里一堆争议。
关于这个,双方观点我都能够理解,一方面他是专业且实战经验丰富的资深军医;另一方面,他也有“鼠疫环境摘口罩”这种非常不理智、缺乏纪律性的的行为。而且最重要的是,主创放弃这个极具戏剧冲突的点,不管是院长训斥、还是开会讨论,都拍的平淡又写实,没有影视剧惯用的狗血撕逼桥段,就是很正常的流程、点到为之的纪实叙事风格。
所以,我说这剧没有英雄,因为根本就没安排那种偏执狂一样的“坏人”,以疯批的姿态站在对立面各种虐主角,所有人物都是智商在线、言行举止符合逻辑的正常人。
即使争议最大的“菲尔号”货轮鼠疫下张渡航摘口罩举动,也是可以理解的。哈萨克男孩为什么会躲藏?后面的剧情马上给出答案:原来之前经历过船员械斗争抢药品、跟爸爸躲进船舱逃命的事,孩子自然戒备心很强,而且他也没有上帝视角,无法分辨来的是坏人,还是救命恩人。张渡航摘口罩也同理,除了军人,他首先是一个人,谁能放任一个活生生的人类幼崽近在咫尺却弃之不顾?可能一点点善意就能促使人在这种极端状态下做出这样非理智的举动,尤其闪回片段里,张渡航明显有过类似经历造成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其余人物处理也是一样,美女张天爱跟帅哥陈坤并没有安排“战地感情戏”,目前播出的剧集以及预告中,明显可以看出两人各有CP,这不是中国版的《太阳的后裔》,剧中的军人都在正经做事,没空谈情说爱。
是的,这部剧没空杜撰故事,就是很朴实地记录这艘“大白船“上发生的故事,不但故事很多取自于海军“和平方舟“的真实事件,而且还直接采用了很多“和平方舟“过去的真实视频资料。也没有启用任何流量明星,连陈坤这种大腕也只按需出镜,并没有强行加戏立英雄人设,例如在国外台风灾后医疗救援时,国外记者们现场观摩报道的手术,主角就是另外一位眼科军医,甚至这位英雄还非常实在地抱怨,新闻素材里自己穿着手术衣,没人认得是他;随船人员里,还有那个胆小、社恐的技工小汪,战战兢兢去修病房的灯管,因为害怕毒贩揍他;政委来到灾区,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多拍摄素材,看起来好大喜功,不像个正面人物该有的样子,其实是利用舆论造势,更好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但事实上,和平方舟就是这样,就跟剧集最后的真人采访中所言,每次随船的医务官兵大约400人左右,单位复杂,学历、背景、技术都不同,所以是航行一路、训练一路,不断的摔打磨合,才有了这样一座代表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作为负责任大国、去乘风破浪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这艘船上本来就没有英雄,但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缺点的普通人,并没有孰轻孰重、所谓的英雄光环。
当战士出生入死执行医疗救援任务的时候,弹幕里有人吐槽“不该救这群白眼狼“、”他们工资高“、”又一个三等功“,虽然有这样的弹幕,但当生命攸关的时候,如果只是贪恋名利,何必赌上身价性命?在地方医院做个医生工资不高吗?哪怕是一等功,人都没了,又有什么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我有位朋友作为我们葱省最早的医疗队驰援武汉,那时候我偶尔找他聊天。在疫区的日子,他每天都累的要命,后来看采访才知道他那段时间经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他偶尔回复说但每次回到酒店就害怕的要死,一再复盘进门顺序,有没有严格执行消毒步骤,但不后悔来武汉。当时也有人留言给他“等回来就好了,肯定升职加薪”,他吐槽说实在是很搞笑,“如果只是为了这个,冒着生命危险来,代价太高了!只是突然有那么一刻,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参与到这种历史时刻,去贡献一点力量,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和平之舟》可能就是这样一部剧,它放弃一些激烈的戏剧冲突,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去还原这艘出海十几年的和平方舟的真实故事,也许不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定义,但英雄本来就不是什么天选之子,只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基于军人的信仰,为着济世救人的理想,再加一点情不自禁的人性之光,去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很惊喜有这样的创作尝试,不再一味歌颂英雄,只真实记录。毕竟英雄本来就不必塑造,他们的故事本身就足够精彩。如同我那位高中同学,入伍之前他只是普通的小镇青年,退伍之后,他又变回那个老婆孩子热坑头的中年大叔,但他的朋友圈还熊熊燃烧着那颗永不熄灭的军人之魂,这种信仰,很值得尊重,因为正是有这些平凡英雄的存在,才有了我们岁月静好的人生。
——————————追更分割线————————————
刚追完《和平之舟》刚更的9-12这四集,蛮替这部剧捏把汗的,忍不住来追更一下!看似平淡的叙事风格其实非常前卫、大胆了,毕竟是关于英雄的故事啊,竟然选了这样一种不讨喜的方式!可能正是因为这种颠覆观众观剧习惯的大胆创新,才造成弹幕的两极化口碑吧?
9到12集,叙事非常平,初看就像一部流水账,其实是选了一种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尽可能让剧中人物贴近生活,甚至舍弃非常多的情感爆发点,偏选择了一种质朴的平淡故事走向。
里面有两处完全出乎我意料:
第一个是,沈默手术是否成功?按照以前的观剧经验,为了成就张渡航的悲情英雄形象,沈默这种患病家属,十有八九得写死,但沈默手术竟然非常顺利,平安回家后,张渡航竟然还是选择转业!理由也不稀奇,只是觉得亏欠家人,他怕再不去做,就没机会了。
第二个是路阳与男友的情感考验,男友顾宇峰突然转性,由眼里只有工作的理工男,变成开始送花、安排生日一日游大暖男,以至于每次来电拒接的时候,我也以为肯定“有情况”——“异地恋”出轨了。但编剧直接让顾宇峰来个官方吐槽——“没有出轨、也没有小三”,只是因为要外派援非一走五年,所以,把选择权留给路阳。
还有其他剧中人物下船后展现的个人生活,也都一样接地气。叶政委的问题是常年在外,造成跟女儿关系告急,但也只是青春期叛逆女孩的正常反应;姜护士长这里本来有最容易制造戏剧冲突的一条故事线——离婚,孩子为了见妈妈,觉得生病住院最幸福,但不管是跟前夫因为孩子生病发生的争执,还是孩子住院的日常,叙事都非常克制,甚至那些非常催泪的点,也一笔带过;社恐的技工小汪跟船长下船吃川菜这一段,简直就像来搞笑的。
但逐一看过来,就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动,这艘大白船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轻松,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没必要非要生死离别,非要让人物经历撕心裂肺的情感冲击,才能凸显他们牺牲有多大,成为英雄有多悲情。剧集舍弃激烈的戏剧冲突,而选择看似平平无奇的叙事,无非就是最大程度还原这些平凡英雄的真实人生。想想看,夫妻常年两地分居,不管她生病还是遇上车祸,他在海上,因为信号不好可能连知情都做不到。路阳这对情侣,直接换位思考,让军医路阳变成要等的那个人,去换位思考,作为军属的付出和牺牲。至于叶政委、姜护士长、技工小汪,他们都是牺牲掉大部分天伦之乐,去成就大白船的一次又一次的乘风破浪,也正是因为常年海上生活,才让这个风华正茂的大男孩小汪哪怕休假,也不知道下船去玩,毕竟海上的生活可能就是他的青春。
当我们觉得这样的英雄不够燃,故事过于平淡的时候,可能都忽略了一点:其实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平淡的,哪怕是选择军人这一伟大的职业,脱下军装,他们也不过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的牺牲可能不会是传统英雄叙事里,血与泪的跌宕起伏,但牺牲个人生活、对家人的亏欠,这在宏大英雄叙事里,看能会显得只是平平无奇、不值一提的小情小爱,但其实是每一个军人,作为普通人的独一无二的一生。他们正是牺牲掉几乎大部分作为普通人的快乐,才成就了这样一种伟大的英雄壮举。
所以,我不认可关于这部剧平淡的吐槽。记得我那位当初援鄂的朋友,在当时最危险的前线医院跟我聊天,我说,
很羡慕你有这样的机会,不像我们,只能隔离在家,什么都做不了。
他回,
没什么好羡慕的,我更希望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以前我最说安稳过日子比什么都好,你总嘲笑我俗气,现在你说,是不是?
那一刻,突然觉得这位总被我吐槽油腻大叔的朋友,变得闪闪发光。
可不就是这样,毕竟大家都开始怀念疫情之前——那些在过往朋友圈里,觉得平凡无聊的一切……
第一集传染病船探险感觉就出来了,后面毒贩船救援动作戏也很精彩,船上的一切连吃饭都很好看,海上风浪表现很强,帆缆组工作紧张的地方真是跟着一起使劲。长镜头运用也是得心应手。
最重要的一点是,终于不是打着军旅剧职业局的旗号谈恋爱了,男女主工作以外的交流少得可怜。
元载宝宝的政委演得是那意思,就是劝罪犯老大的戏有点尬,这样的人哪能被这些话感动了。
特效有的地方看着假,但瑕不掩瑜,整体片子给人的感觉太好了。
偶然下午看到了这个剧的直播发布会,听了几个主创讲了一些很细节的的东西包括他们学习军姿等等,一下子好奇心便被点燃,想看看和平方舟这部剧有什么不同。
然后我就被种草了,用现在5G冲浪的话说,家人们咱就是一个被纯纯感染到的状态了。
首先是第一集的速度,有种开了2倍镜的观感,叙事节奏非常轻快,丝毫不拖沓,让人能够身临其中。曹导操持下的场景很真实很宏大,开篇航海的专业术语丝毫不让人出戏,很多镜头渲染了传染病疫情的紧张气氛。
演员们的表演也是让人信服的,能感觉到海军做了很多努力对演员们进行指导,从服化到他们的语言以及身形都完整地塑造了军人形象,积淀出一个整体,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对话都是生活逻辑中有迹可循的,甚至让我这个几乎从来不看这类题材的人都燃起了一种激情。
也能理解陈坤下午直播说他是一颗螺丝钉了,作为一个群像戏,每一个人物都是这个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是共同的努力创造了卓越的成绩。
而且这部剧最神奇的是男女主居然没有感情线,张萌演的陈坤老婆,太喜欢这种纯纯搞事业的感觉了。
希望后面越来越好看吧,千万别狗尾续貂。
很久没看过这么细致、踏实,朴素又诚挚的国产作品了。《和平之舟》用纪录片的态度描摹出一幅当代中国海军追风逐浪、传播大爱的画卷。
当你以为传染病已经很可怕,他告诉你还有可能遇到海盗的威逼。当你以为他国都会为我们的帮助而感动,他告诉你,中国形象的树立和推进每一步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有智有勇有谋。
同时,我们也通过这部作品看到了军人责任担当背后,对于家人的愧疚和遗憾,军属的付出与代价。
取材于真实事迹,主创团队、军事专家、医疗专家通力合作,尽可能的高度还原军事与医学专业常识。丰满立体地展示了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展现了大国担当。
在这部作品里,没有狗血的剧情,只有克制的深情,没有颓废的角度,只有积极的生活,没有悬浮的烦恼,只有深刻的遗憾和相互鼓励的错过。
这是一部群像作品。海军军医张渡航,特战队出身、是一名有实战经验的全科医生,是大白船上难得的人才,但面对家人的疾病与痛苦,也会陷入家国与责任的碰撞。政委叶南,常年漂泊海上,错过女儿的成长,也要小心翼翼拉近与家人的关系。孙院长,常年海上工作,也只有在孩子受伤的时刻才能有机会多和女儿待一会儿……不但男性角色非常好,女性角色也非常好,常见的误解、小心眼儿等刻画都没有,不爱红装爱武装、谁说女子不如男?
铁打的大白船,流水的螺丝钉。《和平之舟》播完了,和平方舟的故事还在发生。中国海军的精神永存。
这部剧是根据和平方舟号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完美还原了和平方舟号,中国海军战士,以及海军军医的英雄故事。
和平方舟号有一个特别亲切的外号,叫“大白”。
它是一艘很“特别”的军舰。
它通体为纯白色,最醒目的标志是船舷上大大的红十字。
它的甲板上没有舰炮、鱼雷,导弹、火箭;它的“武器”是CT机、X光机、药品、医疗器械;它的“装备”是手术室、病房、血库。
它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
那么,什么是“医院船”呢?
顾名思义,医院船就是专门提供海上医疗救护的特种船只。
主要用于执行海上突发灾害搜救,岛礁军民巡诊,以及人道主义服务等救援任务。
因为和平方舟号具有远洋救生能力强、救护手段多样、医疗设施完备、配套设备先进、选派随船医务人员医术精湛等特点,所以被誉为一所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
另外,由于医院船的建造成本和维护代价十分昂贵,目前就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
真实的“大白”长这样…
这是它在剧中的样子…
可以说《和平之舟》这部剧,几乎完美复刻了“大白”的原貌。
截至目前,“大白”已经先后2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11圈),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并实施过手术1400余例,被海内外誉为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
和平方舟号背负和平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为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我军和平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立下赫赫战功。
2020年“八一”前夕,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记一等功;
2019年12月13日,中央宣传部在浙江舟山某军港,授予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还被海军表彰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关于“大白”的荣耀事迹,说也说不完,但关于“大白”的故事,此刻正在上演。
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窥它的风采,看它如何肩负和平使命,传递友谊,向世界展现我们中国的新时代风貌。
最后,谨以此向我们亲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海军战士,以及坚守在海外一线救援的军医们,致以崇高敬意!
你们辛苦啦!
…
破浪而行,直济沧海。
和平方舟号,冲鸭~~
生平第一次接触到疫情白衣人
为仅有的情怀贡献点微薄的观看率…太平了,剧情,台词,节奏,写实也不是这么写的吧😓
一般般
总体观感尚可,不至于像某些剧表演那么假
不好意思,其实就看了第二集,但是给我看笑了。。。感觉我国影视工作者还没有把握好拍摄公海救援、毒贩枪战的秘诀,不是说你请一个人高马大的东北老大哥来蓄把胡子舞个枪就是贩毒大哥了,气质差太远了好吗。大哥昏迷之前叫来手下,那神情好像要架个铜火锅。不过把家里老年人唬住了,我妈没见过做手术还握枪自保的,直呼过瘾。
白瞎了这题材,写出个比程心还程心的男主出来。
明明知道是外国小孩,而且还很不信任救援人员。作为领导,正常有经验的人都会提前让会哈萨克语的船员待命,通过对讲机或者准备扩音器呼喊,或者教一两句语言。国产剧为什么越来越差,就是观众粉丝惯出来的。现在的国产剧都是题材好,拍出来一塌糊涂
原以为是张渡航太固执自己的想法才不同意沈默做手术,才发现他是害怕沈默手术中出意外,不想失去这么好的沈默,真的好心疼。
是时候搞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了。曹盾导演水平还是值得相信的。
明显剧情大改,是因为张萌是制作人所以戏份不能杀青不能下线是吧?
。。。作为半个医生第一集就看无语了
一星给大白这个题材,一星给守护中国的所有军人,一星给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最感动的是老兵那一段和每集结尾的真人采访,最拉垮的是男主人设和可以有但没必要的感情线,反而配角更出彩比如政委护士长舰长还有汪鸣。
真心不错,节奏再快一点就完美了!
这真是曹盾导演的嘛?水平和长安十二时辰怎么会差这么多。
飞机没油了,拉掉口罩救孩子,回来了还一直不戴口罩,放弃了,这就是男主吧
实在对张军医这位随便用道德感凌驾于军纪之上、喜好逞个人英雄的主角没有任何好感,陈坤特有的桀骜不驯的眼神增加了对这个人物的厌恶感。本来还想看看这个没看过的题材弃了
看到男主为了救孩子就脱口罩瞬间好感拉到底……你是地方医院的医生也就罢了,特么军医前提是你是一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为了救这个孩子让直升机没油,置直升机上所有人的安全于不顾,这就是你作为一个军人的表现?编剧怕不是低级红高级黑?这么多年了,国内剧情拍主旋律还是这一套,就不能看看别人怎么拍的吗?塑造角色不要通过这种反人类的行为来表现好不好?
剧情剪得太支离破碎了。但是大白船真好看呜呜呜,各种海战动作戏,各种飞行器,扑面而来的有钱气息。感觉以后陆军题材可能会越来越少,海空军是重点了。
哎,应该不太好,肯定看不完,吹应该也吹不太起来,感觉会扑
大国风范~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