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吐槽:为什么豆瓣要分成三部啊,明明是一个故事,评价起来好麻烦>.<
整体来说第二部的节奏明显就提上去了,第一部埋的伏笔也得到了解答,现在唯一还没解释的是开场那个座位上明显的划痕。
其实从悬疑的角度讲并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惊天案件,但这也合理,第一集暴露的秋红并不是犯罪之王,她只是一个思念女儿的普通母亲,能想出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相处同一个空间,并且因为是护工所以拿到药,也是很合理的。还有UU开头的短信真是可怕啊!!!第一集的时候觉得这些短信肯定有问题,但没想到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帮畜生!!
第一集里其实乘警识破秋红的原因很有意思,王超在最早的时候被噩梦惊醒的时候,就说“我的脸烂了”“我打过她哪儿她就打我哪儿”,说明囡囡的伤其实很明显;但是秋红一直坚持说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伤,因为她作为一个不行的家暴受害者,主观上认定施暴者都会试图掩藏伤痕。乘警发现了这个疑点,还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个点我比较在意,她说回来之后一直在戒毒所做护工,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人?刺激到了她
这里要再吐个槽,一个女乘务员和一个女餐车服务生,两个人都好奇怪哦,怎么这么平静啦,搞得车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嘛?很多人猜这两个人有嫌疑,我觉得纯粹是导演没调度他们而已…不过如果真的达到了干扰观众的效果也算是不功不过了。
然后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开场的两个贼眉鼠眼的人跑哪去了(胸毛哥很让人在意啊)…其实也蛮好解答的,这俩哥们一直坐在餐车里,伺机等着去蹭卧铺,所以乘警知道他们两个没有嫌疑,而且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误以为是食物中毒什么的,每当做凶杀来判定。所以两个小哥不见了我可以理解,不过下次导演能都交代一下吗?悬疑片人交代不清楚很容易让观众发生误判呢!
预告片没有给太多的信息,应该是为了不剧透,我注意到周新雪的演员是朱颜曼滋,而且写的主演,现在还没多少戏份,估计是第三集要爆发吧?难道她其实是囡囡嘛….细思极恐。
被推荐看了第一集,整体制作给人惊喜,第一集节奏稍慢,但完整地留下了伏笔。
第一集中,母亲秋红的隐忍和淡定令人毛骨悚然。但作为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能够冷静地说出作案动机,解释作案工具,这样的表现更是令人唏嘘。
没想到在第二集中,很快出现了反转。法医当年隐瞒的实情,老赵交易的暗号,韩家斌和梁夏的目的……故事充分印证,这趟列车上,确实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十年前的真相缓缓揭开,可同时也把人带去绝望和残酷的深渊。
当女孩走进小卖部,属于徐囡囡的梦也彻底破碎了。
随口问了问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见证过校园暴力,甚至是校园欺凌的对象。现实令人震惊,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选择,很有可能对他人的人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中必要经历的环境。青春期中追寻存在感和认同感而导致欺凌的事件屡屡出现,如何做到在校园中保护孩子,将是未来的学校面临的大难题。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细节。
教导主任不但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教唆法医不要“让死去的孩子再受到侮辱”,真实地展现了许多现实中的案例。然而他在得知法医被问话后,第一反应竟然是冒着大雨从车窗跳出去,绕到法医的座位处去问法医有没有说出真相。
这种自私,正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写照。
李老师将教导主任这种自私好面子又讲究等级观念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在弹幕中咬牙切齿。
非常可惜的是,李老师于今年早些时候与世长辞,未能看到《罪途》系列的上映。
衷心感谢李老师以及制作团队和演员们为揭示校园欺凌所做的种种努力。
那个女乘务员去拿手电筒,特意说了下那把吉它挂在那里这么久却没弹过。而那把吉它应该是那男乘务员的,他为什么不弹,是为了纪念什么吗。而整个卧铺只有那八个人,乘务员应该能做得到,至于下毒的东西他也应该碰得到!他到底是囡囡的什么人? 我猜凶手应该是周新雪和男乘务员!是他们做的局!他们应该是囡囡的闺蜜朋友。而囡囡母亲是他们叫来见证这些人的所做所为。你们觉得呢
再补充一下: 吉它是周新雪的,周新雪在酒吧里混过,那男的喜欢周新雪.应该也会是那个学校的人.而周新雪应该就是徐囡囡,至于尸检报告都说是徐囡囡了,这个反转就看导演怎么圆了.
《罪途2之救赎代价》在上一部影片罪途1,已经有了线索,在何赫的推理下得知自称是校医助理实则是囡囡的生母,秋红承认整件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在调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都是别人叫来的车票都是别人买好的,这一切都是预谋好的就是为了当年的复仇,秋红承认是自己为了给女儿复仇,她离开家觉得特别的亏欠囡囡想要得知当年的事实真相。就在他们的水中加入能说真话的药物,这个药物少量不会致死只会让人说出真话,在水中和火腿肠里都被加入了迷药,在记者和法医产生矛盾之后大家就互相敬烟,还喝了酒,在这之后他们就都睡下了,而就在这时候老赵也死了,而何警官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据王超说韩家斌看似是一个好学生好人,但是实则心里却不这样想有着很阴暗的一面,在小时候还拽过囡囡的衣服!他还主动要帮忙破案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影片的离着真相越来越近了!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电影逻辑不严谨,编辑基本常识都没有。
因为家暴离婚的徐妈因为没钱放弃了监护权把她留给家暴的爹,首先这事亲妈绝对干不出来。而且她打工寄回家的钱可以养徐爸和徐囡囡两个人,怎么就养不起徐囡囡一个人呢?
徐囡囡长期没有人关心,被校园暴力,好不容易关心自己的亲妈给打个电话,会受了什么委屈都不说么?
而且,法医是警察啊,怎么成医院的医生了呢?尸检报告上写:处女膜破裂(新伤),后面又说徐囡囡之前就被老赵性侵,这前后矛盾的简直不能忍啊。
全片一直用简单粗暴的惊悚画面制造惊悚,就不能好好讲故事么,老一惊一乍的。优点只能说调色调的不错。
《罪途123》物稀不一定为贵!一桩凶杀案,几位有着微妙关联的乘客,一段封尘多年的往事!悬疑推理类型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一个弱项,除了各种外部原因外,看惯了国外各种烧脑神片的影迷对影片的高要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号称国产《东方列车谋杀案》的片子,更像是一段介绍陈年往事的ppt。从最一开始就通过一名嫌疑犯道出几名乘客的关联,这样的设置严重弱化了悬疑感。分为3部的影片一直没有分清“十年前女童冤死案”和“当下列车凶杀案”的叙述重点,把一个追凶过程讲成了忆往事。粗糙的制作和业余的表演让影片充满了低劣感!3分!ps:唯有保护儿童的主题能算得上优点吧!
乘警的演技有待提高,其他还好。
突然就出现真相的安排很难把握,节奏一慢下来就很难把悬念再提上去
剧情张力还是不够,有一些逻辑还是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敢于拍校园欺凌、家庭暴力,还有直面性侵,这类现实题材电影在中国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我觉得这部网络电影很了不起。最后,致敬一下老艺术家李心敏先生!李先生的逝世使中国的老戏骨又少了一个。
老赵你死人的左眼动了……
进一步完善了人物形象,也更深入了整个事件,其复杂程度丝毫不逊于阿婆的笔触。随着故事的发展,它愈来愈像一个“中国式悲剧”,老师、医生、记者甚至是那些学生,每个人都举起过那把刀刺向了死去的孩子,讽刺的是这些伤害行为在这些领域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合理行为,而有些人依然认为“我没有错”。
很好看,看到停不下来呢。不过节奏还可以再快点儿,很多重复回放没必要哇。这个题材太沉重了,好多地方看不下去啊。
emmm... 还是觉得差了点我很想知道老头子从车窗翻出去他要怎么进来女乘务员说那句🎸又不见你弹是有什么寓意吗我觉得特别废的一句话去拿灯的镜头就完全可以省嘛🙃
承上启下又有保证了一定看点,第一部着重实情还原,第二部更重推理和挖掘背后,最难得是,大部分人的演技一直是在线的。
动机和真相很容易就猜出来了,最后的反转也不过是让案件回到原点,没有太高的意外性。老样子,电影三星,诚意加一星。
还行
电影以悬疑为形式,聚焦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社会现象塑造了各个不同人物的前史。这是一群生活被撕碎的人,通过撕碎他人的生活去品尝忏悔与重建的过程。看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如此可恶不可饶恕,却又那般鲜活感同身受。电影对人性的丑陋刻画入木三分很真实,社会热点议题折射出的现实引人深思
这个顶罪确实做得有点傻。
重复镜头少一点吧导演。湖南台出身吗?
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本可以更合理一些。
比第一部强一些,社会话题的讨论深度也不错,但问题依然有,节奏拖沓,推理的乱来,可能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作为一部网大,难得的演员表演都没有跌份
案情深入以后除了校园暴力还有猥亵幼女等社会问题都得到了反映,但是,逻辑和推理真的崩得不成样子,硬伤跟第一部一样又多又硬
法医好丑…餐车服务员是亮点…
一直按着del,却是不停向前删,看的好难受……硬卧没有门,教导主任和前法医隔窗说话全车的人都能听见啊……硬伤不是没有,但故事还是让人感慨颇多,当时死了一个孩子,当时死去的何止一个孩子……
女法医掩盖了女孩被性侵的事实,教导主任口口声声是为了学校,道貌岸然,最恶心的是老赵,恋童癖,都不是好人 。
反映校园暴力题材很好,让更多人关注以避免校园暴力。但是演技,推理,逻辑等等真的都太差,太刻意了。网剧终究是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