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铁面无私》,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热血警探的正义至上的评价了!
Leah:
技法不错。
果树:
结局简直伟光正得有点过了。
汤达人:
普普通通,结尾要是国内电影,估计骂死吧,不过车站戏还是太加分了。
我们敏熙:
很鲜明的正邪不两立,德尼罗看着不凶狠,反而喜感,看他的戏份看笑了。
Charmbracelet:
除了正义感之外,没办法想出其他东西来。站台婴儿车的情节设计感太强了,不是很符合实际。
Harper Yug:
电影中的镜头>故事,部分>整体。一个现在看起来算是俗套的故事被电影所呈现的视听效果给完美的掩饰过去。车站&天台的戏份太精彩了~
我略知她一二:
一部古典而浪漫的黑帮电影,凯文·科斯特纳和传统的大英雄一样,正义而善良,勇敢而坚强,他拥有果敢而刚毅的面庞和温暖而坚实的臂膀,他无私且无畏,聪慧又机敏,脆弱而尽责,他拥有一切美好的品质,他作为一个年少有为的热血青年,做了平凡人一辈子想做的不平凡的事情,他是我们英雄梦的缩影,他是我们心中正义的旗帜。他今夜是我的英雄。
#FIFF7#DAY5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本只想随便找部德尼罗的电影看看的,电影看没多久就发现怎么连黑帮混混都是清一色的阿玛尼男士西装哈哈哈,就料定这电影肯定不凡。
年轻的凯文演技还是略微青涩(虽然一直都不怎么样),但也不妨碍这类电影的叙事啦。
康纳利的007系列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他饰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一步步的帮助激励纳斯这个刚刚经历挫败的探员。
德尼罗戏份不多,但三言两语就把一个黑帮老大的嚣张跋扈显露出来。
莫里康内的配乐也扣人心弦,富有激情啊。
但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帕尔玛的镜头,
几个长镜头极具特色,又为情节铺垫,始终都使电影迭起。
并且在视角上也具有一定新意,在80年代电影不多见。
着力于纳斯的面部特写,但也同时摄入了在后面焦急悲痛的马龙
这样的镜头充满了信息,不单从语言就能将人物的形象与内心挣扎表现出来,足见拍摄之细心。这种手法也在后来的《八恶人》用的淋漓尽致。
其实最吸引我的场面还是这个长达几分钟的第一人称长镜头,惊心动魄,怎么都想不到这是87年的电影,在那个拍摄手法略显单调的年代,的确是让我眼前一亮。
毕竟这种老片我是看一部少一部,刷片到了一定程度都已经麻木了,还是挺开心能看到这种电影的。
因为Al Pacino,之前看过Brian De Palma的《疤面煞星》(实际上也是以Capone为原型的)和《情枭的黎明》,前者引领了一代黑帮片时尚风潮,而后者多少也因其感情戏份而和普通的黑帮电影有所区别。但这部《铁面无私》却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本来冲着 Rebort De Niro去看Al Capone的“丰功伟绩”,没曾想人压根说的是探员Eliot Ness(Kevin Costner饰)和他的冲锋小组一个以小博大,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
Al Capone和《公众之敌》中的主角John Dillinger是同时代的人物,两人也先后成为“公众之敌”的头号人物,不过Al Capone出名比后者要早。Al Capone是美国1920到1930颁布禁酒令时代的重量级私酒贩子,曾经纵横一世,当地警方一直找不到Alphonse的罪证,1931年,竟是以偷逃个人所得税判了他11年的监禁。长时间的与世隔绝,以及在1933年12月禁酒令的撤销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Al Capone的实力。1947年1月,Al Capone病死于佛罗里达州棕榈岛。
卡彭不是西西里人,他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但是,当卡彭在10个月内连续干掉322个对手之后,他就升级为第一个非西西里裔的黑手党教父。那场载入史册的屠杀始于1924年2月14日,一个充满着玫瑰花香和情人热吻的日子。下午4点,卡彭和他的手下身着警服,冲进一座汽车房。里面的人没有反抗,老老实实地靠墙站成一排等待搜查。但是他们等到的却是一阵疯狂扫射,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和鲜血的味道。14人当场毙命,包括控制城北的教父“甲壳虫”莫兰。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死在卡彭枪下。除了手枪、冲锋枪等常规武器外,卡彭甚至动用了手榴弹和重型机关枪。
影片中的那个芝加哥虽世道混乱,却并非一黑到底,或许是我想了太多的《无间道》或者《洛城机密》这样的情节。老兵、新兵、会计加主角的人员工程虽然丰富,但看起来绝无可能绊倒Capone这样的大人物。一边看时一边会想,那似乎是回到了圣斗士五小强的时代,那是一个小宇宙总会不断爆发的年代。总体来说,《铁面无私》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还有Sean Connery,Robert De Niro和Kevin Costner三大男星为其增色不少。明年的《铁面无私之凯彭崛起》 也在计划当中,这回Palma挑中了人到中年的Nicolas Cage来扮这位传奇教父,其实我更想看到Philip Seymour Hoffman硬气起来会变什么样。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53061931.html昨晚看了。实在没想到这是1987年拍出的电影。放在现在,也还算一部不错的电影。凯文科斯特纳很帅,但演技留不下什么印象。肖恩康纳利是电影中灵魂人物。有些人,只要一出场,就会有一股气势,让你不由自主地注意他。肖恩康纳利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是1987年的老电影,至今看仍不觉得陈旧。肖恩康纳利强大的气场以及非常独特的嗓音,使他一出场就成为电影的焦点,风头明显盖过帅气的科斯特纳和罗伯特德尼罗。他仍是我最喜爱的男演员。
一个城市的政府官员和近似黑帮老大的非法生意的大老板,形成了一个利益紧密联系的共生体。这样畸形的社会状态美国也曾有过。长时间的畸形当大众已经形成习惯最后就变成了常态。如果出现一个人,想要打破这个利益集团,那么他就成了众人的敌人。斗争就这样开始了。香港也曾出现描写廉政公署肃贪这类类似的电影。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正义战胜邪恶。
可惜现实中往往并不如此。
这是我豆瓣加上“想看”标签的第一部,时隔多年,终于战胜拖延症把它看了!有几段镜头太精彩了!布莱恩·德·帕尔玛的长镜头不用说,那几个主观镜头太厉害了!故事很单纯,但就像一个幼稚的小孩,拼命想把自己装的很成熟,但看了就知道,故事远谈不上残酷与黑暗。配乐大气磅礴,少数几部可以听完片尾的
看到車站一段在想,DePalma為何一被看低一線,甚至只標籤他只會抄襲其他電影。評論者忽略了在此根基下,他如何講出自己的故事。單單將聲音元素,加上他獨有的視覺展示,已經是全新的意義,那又何來抄襲咁簡單?更隱含對電影媒介的質疑和評論,運用上其他媒材來轉化是他的手法,他更是法國新浪潮的近親
7.75太平庸了。这真的是写书的那位大卫马梅的剧本作品?角色塑造失败。分镜头剧本基本上是悲剧,剪辑也很不熟练。视觉上不太出色,演员发挥一般,辨识度平庸,可然性必然性都显缺失,音乐和电影貌合神离。一部令人困倦的电影。
帕尔玛把主旋律类型片拍成了艺术品。凯文,肖爷和德尼罗的表演无可挑剔。边境围捕段融合西部片,大量仰俯拍托氛围,杀手入屋戏主视点长镜头一气呵成配咏叹调+对剪卡彭哭笑观歌剧近景。高辨识度的莫里康内配乐功不可没,火车站枪战致敬敖德萨阶梯辅以婴儿车八音盒配乐,天台缠斗+法义困境。(9.0/10)
名噪一时的警匪片,OP里卡彭的出处。德尼罗真有范儿。
车站一段致敬敖德萨阶梯,大亮
正义与邪恶的争斗,这里没有波云诡谲的阴谋,只有惨烈直接、面对面的直白,当黑暗暂时笼罩城市上空,总有一个适逢其时的英雄主义人物出现拨开城市阴霾,将光明还给人们,有些,不可触犯,邪不胜正。平淡叙事中夹杂着直接而赤裸的冲突,小酒馆爆炸案,无辜女孩消亡,马龙的离去··· 执着的英雄 三星
80年代的大片。Costner还真年轻。
凯文叔除了帅没别的可说了,肖恩康纳利果然是老牌007啊居然被冲锋枪一通扫射后依然能从门口爬回屋子爬那么远还坚持等到凯文来告诉他情报后才挂!科学吗!加西亚车站枪战时酷得不行但是太耍帅摆拍了吧。肥胖版德尼罗的反派boss形象比较搞笑,骂人时略萌。。
完美的电影。什么都很到位,最佳男配实至名归。De Niro眼泪都流得牛逼。De Palma一直是用主视角镜头来控制悬疑的气氛的。看到配乐是Ennio Morricone我就跪了。男主角每次演正派人物总要发表一通关于正义的演说,不累吗?
看到三分之一时,觉得是一部搞笑片;三分之二的时候,已经觉得是一部有分量的片子……康纳利死前那一段手提跟拍,莫里康内的音乐配合,出其不意的结果,背景里婴儿的啼哭——大师了。更妙的是,老警察的死前爬行直接蒙太奇到歌剧选段(没有听错的话,应该是Pagliacci《丑角》的选段吧)——这个蒙太奇很值得注意,仔细看的话,死前康纳利是在摇唱机的。近景歌剧演员的特写,慢慢拉远,聚焦看台远段的德尼罗。杀手闪现在他身后,而德尼罗正在为“丑角”落泪呢!精彩!这也就算了。火车站的一段枪战,简直应该写进电影教科书!《无间道》里,
那段所谓的“向奥德赛阶梯致敬”的枪战场面之前的紧张气氛营造挺不错,可是等到枪战开始,导演用很多的慢镜头表现动作细节,让神枪手看起来很神,却让我感觉有点假。然后,那个妈妈,你要不要那么笨,摔倒了爬起来要花那么多时间吗?
抓管账员那里很戏剧。骑马的样子都很帅,哈哈。康纳利居然挂了,唉。
谁不想伴着莫里康内的音乐登场和谢幕呢?
故事还行,演员们都很好,镜头调度是大师级的。只是安迪加西亚的角色塑造缺乏丰满性,只是一个打boss专用道具而已。莫里康内的配乐为电影提升了一个档次,火车站那段“敖德萨阶梯”可以载入影史。
帕尔玛还是技巧先行,敖德萨阶梯和主观长镜头什么的,耍得挺漂亮,但故事太正不够邪气,喜欢不起来;不过中国所有拍主旋律的导演都应该看看这片子,比如那个谁,还有那个谁,我就不提你们名字了。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热血沸腾的影片了,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
德尼罗的阿尔·卡朋演的真棒,可惜这片里卡朋就是个炮灰。安迪·加西亚演警察我总觉得他会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叛变。老莫这次配乐太主旋律了,受不了。那个致敬敖德萨阶梯的镜头怎么这么眼熟,难道是多年前在第十放映室看到过?
帕尔马向来喜欢在自己作品中融合多个类型元素,比如他的《凶线》就融合了政治黑幕、侦探破案、爱情故事等,本片也不例外,片中大胆加入的西部戏份使影片风格更丰富,但纵观全片,这种做法并没能得到延续,导致这场戏显得突兀、随性。《铁面无私》的开头几场戏非常惊艳,显然是经过精心构思和严密执行的好戏,德尼罗的表演尤为出色,可惜这似乎是影片唯一迷人的时刻,随着情节进展,影片的叙事显得越来越疲软,悬念戏普遍失去张力。此外,影片后半段的数场动作戏要么安插突兀,要么制作笨拙。(最典型的是敖德萨阶梯和屋顶追逐两场戏)结尾更是仓促又生硬,这都使这部电影无法成为帕尔马第一梯队的作品。PS:功夫里,八卦棍临死前的独白致敬了片中肖恩康纳利的结局
配乐与画面搭配的极致…婴儿车和追击杀手两场戏很赞,一些镜头也十分酷炫。就是故事有点薄弱,人物比较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