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认为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其中的台词必定是要能够给人以深刻触动的感觉。它会停留在你脑海里,和画面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它们其实只是些词语,而独特的排列方法将它们组成了清晰的句子。然后在电影构成的独特环境下,每个句子又拥有了一种别样的气息。是这种气息让我们记住这些句子。反过来,这些句子又让我们记住了那段场景,记住了那部电影。
看过《Kill Bill》的同学肯定对第一部中那段突然冒出来的动画印象深刻。这段略微有点不塔调的动画完全是为了介绍刘玉铃的身世而出现的。其独特的风格(美式画风加日式武打)暂且不提,能够专门抽空把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这个第二女猪脚(算是吧)上可见昆仃对这个角色的重视程度了。
以下是本人的最爱《Kill Bill》中我认为中最酷的一段台词。并非来自于女主角乌玛瑟曼,而是在这部影片中大放光彩的华裔女星刘玉铃所扮演的曾经的女杀手,东京黑帮的至高BOSS。
As your leader,I encourage you from time to time,and always in a respectful manner ,to question my logic. If you're unconvinced a particular plan I've decided is the wisest,just tell me so.But allow me to convince you and I promise you right here and now no subject will ever be taboo. Except ,of course ,the subject that was just under discussion.
The price you pay for bringing up either my Chinese or American heritage as a negative is:I collect your fucking head. Just like this fucker here. And now if any of you sons of bitches got anything else to say,now's the fucking time?!!
事情是这样的:开始么,在刘小姐升级成为女BOOS的那个夜晚,各个黑帮的老大们正欢聚一堂,高高兴兴的喝酒谈心庆祝新老大上任,不亦乐乎。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不识相的臭小子摆了个臭脸,猛一拍桌子。大家就不爽了,问你小子干啥呢找抽啊没事拍什么桌子。这小子就很拽的说没啥事儿,就是觉得不爽了。大家问他咋不爽了,他就说咱们的老爸们创建了这个帮会啊我爱帮会胜过爱我儿子啊可是现在居然让个中美混血的婊子成了老大这不成倒退了么。然后下一个瞬间,他的头就飞上了天。掉在了诸位老大的面前。血像高压水柱一样从脖子那高高喷出的。刘玉铃收刀,正身。说为了让你们知道我有多么的认真,下面我用英语讲。(这个理由太奇怪了,不过不管它,谁叫写台词的昆仃是美国人)于是就有了如上的声明。
大意是说,作为你们的老大,我鼓励你们来质疑我的决定,没关系啊来吧来吧(多民主的老大啊~)。但是你们如果敢质疑我的杂交优良血统的话,代价就是你们的头——(拎起那个头)就像这小子一样。好了,你们这群狗娘养的臭小子还有哪个有话要说的吗?(下面一群瑟瑟发抖的老头子)
然后她把头随手扔下。 说出了那句至酷无比的台词:I didn't think so.
接着她正色,躬身,行礼。柔声道:好了,会议结束。
刘玉玲的表演很是到位,先是用很妩媚的小女人嗓音,抑扬地让文字从嘴里柔顺的流出,到了最后两句语气突然转折,杀手和大姐大的犀利目光从眼里射出,使整段对话结束在权力与死亡的威严中。最后,当房间沉浸在寂静中时,她又轻声的一句:Gentlemen, this meeting is adjourned,恢复了日本和服女人的贤淑模样。
来自9年后的补充:9年前写下的影评,我还记得当时那天带我弟看了这部电影,当时豆瓣是8分吧,标签暴力美学,我们在广东从小看着港片长大,当然对这很期待,然而看完后只觉得浪费时间,我那会豆瓣也用了一两年,就没注册,后面实在忍不住注册了账号写下,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一段一段的吐槽,是当时看到别的影评越看越恶心就吐槽了起来
再后来我也看了几部昆汀的电影,我引用一下我在评论区的回复吧,昆丁的电影我也看过一些,昆丁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对角色塑造,这点不可否认,但叙事方式和暴力美学这个我并不认同,以我个人角度看电影,电影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叙事方式就是摄影、剪辑、场面调度这些,这些是服务于讲好一个故事的手段,而昆丁在我看来就是精于耍手段。暴力美学,对于从小看港片长大的我,杀死比尔真的称不上,电影里的这些场面真的看着并不出奇,让我不适的不是暴力场面,是对这部电影暴力美学的跟风吹捧。
…………手机打个分割线…………………
到处溅血就是暴力美学?从这部电影中我完全无法感受到暴力的感觉,更不用说所谓的暴力美学。
对这部片的剧情我不想怎么说,这部片讲的是复仇,但其实不过是借着复仇者个外壳,毫无逻辑的到处溅血而已。里面无逻辑的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
当我看到如今国产动作电影虽是较以前有所不如,但偶尔有一两部在当今还算不错的都无法突破7分,在看到这部7.9分的杀死比尔我还是忍不住发了影评。 这部片分数被打到这么高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要说暴力美学的话,不是随随便便溅血就是了,要让人感受到暴力的刺激感,但这部片我完全无法感受到。
我在想如果这部片的导演换成国内导演的话,还会有如此高分?
评分时跟风狗太多,有时看到别人说这部片有多好,明明是很烂的片,因为一个暴力美学如此高端的词,就以为自己评高分的话是懂了这部片,感觉自己向牛逼迈进了一步。反观某些国产片明明是不错了,大多却会硬在里面鸡蛋里挑骨头,如有一两点不足,就会成为一部片低分的原因。
这部片配乐还不错。给一颗星给音乐吧。
温热的血
冰冷的刀刃
红色的轨迹
你知道吗?
流淌的轨迹
曾经
有我的泪
滑过
安静得
悄无声息
What is love?
Kill is love
我知道,不管再看多少次《kill bill》,还是会被开头那一声枪响惊到。
一切是那么的安静,汽车熄灭的引擎,被狂沙带走的风,连伺机而动的鸦群,也闭上了它们的嘴巴。房间里已经没有完整的器具了。有皮鞋踏过木板,地板上满是射击过后残留的木屑,听得出来,皮鞋皮质很好,擦得很干净。一声清脆的,弹簧绷紧的声音。你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比尔,我怀的是你的…孩子…”
“砰”。一声枪响。
血,从你的左耳旁喷涌而出,甚至溅起了地上的灰尘。有一滴液体从你眼角滑落,你已分不清,是汗,是泪?还是自己的脑浆。你送我一个孩子,我还你一颗子弹。
什么是死亡?片子一开头就展示了给我们。我似乎以为自己已触到了封面上的那一抹血痕,似乎已明白了那把日本武士刀的惊艳出鞘,却对Uma身上那席雪白的婚纱,和她情谊绵绵的眼神产生了困惑。如果说是怨恨的复仇,那么,这无疑显得过于的怯懦;如果说是未了的余情,那么,刀刃的寒光又未免过于凌厉。那么,在她深邃眼神的背面,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呢?
四年。你不知道Elle曾经在自己身边,举起了致命的注射器;你不知道那个baster男护士,曾经让几个卡车司机骑在自己身上;但你更不知道的是,Bill的一个电话,让你还可以重新看见人间的光。那是病房暗淡的灯管发出的光线,你凝视着它,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彼岸,因为下身全没了知觉。渐渐的,你听到低沉的,从远而近的声音,恍恍惚惚,模糊不清的声音。你转头看看周围,原来是你隔壁床呼噜的声音。你知道,自己还在活人堆里。死人睡觉,是不会有声音的了。
从这一天起,你定了一个名单,上面有五个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最后一个,是Bill。
“砰”。又是一声枪响。
你身后的门穿了一个窟窿。你庆幸不是打在自己身上,要不然你真的就挂掉了。一个普通人随便挂掉,是不正常的事。但作为一个杀手,挂掉,是最合情理的结局。多年的职业素养,刀,已在你手中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把它拔出来的了,你甚至觉得它是自己跑到你手上来的。刀在空气中带起了一股看不见的气流,包裹着你名单上第一个人的死亡。
正中胸口。她倒下了,安静得不能再安静。你拔出了你的刀,找了一块布拭干净上面的血迹。可能是块洗碗的布,你想,在你刀上留下了油的污渍。你转过身,看到了她的女儿,你本来不想说话,一般这些场合,自己身处的位置比较尴尬。你厚厚的靴子踩碎了满地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你真的想不到她会藏一把枪在食品纸盒里。
“如果你长大了,想报仇,随时来找我。”
你说得很平静,似乎已不是第一次这么说。
“但你妈妈,的确死有余辜。”
门在你身后重重的关上。
你去了日本,从一个做寿司手艺一般般的厨子那里,得到了一把绝世好刃。
第一次拔出刀的那一霎那,你有一种要哭的冲动,因为,你仿佛已经看到了上面厚厚的血迹,而其中颜色最深的那条,将属于他,那个曾经你最爱的男人。
你斩断Sofie左臂的那一霎那,似乎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快感。现在这个痛得在地上乱滚,鲜血狂飙的漂亮女人,曾经是那么的仪态大方。Bill称赞她是秀外慧中,你嘴上不说,但你清楚自己嫉妒。Bill似乎对每个女人都很好,在每个女人那里,他永远都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和魅力非凡的情人。对Sofie这种复仇的快感,究竟是来自自己,还是来自Bill?如果是因为Bill的话,这种作贱他情人的感受,下面不正衬托着自己的脆弱吗?当她的情人倒下的时候,支撑不住的脆弱,难道不就是依旧对Bill的爱吗?
但很快就容不得你想那么多了,你将要大开杀戒。宝刀出鞘,饮血而止。
漫天雪花飘舞。
你和O-Ren面对面站着,此时只剩你们两个,和各自手上的刀。论刀法,你知道自己比不上她,她小小年纪,就已成为了日本杀手界的一姐,提起她的名字,没有人不闻风丧胆。但你知道,厉害的不是她的名气,人的名气永远只会帮倒忙,譬如说帮你轻易找到她。让你不得不警惕的,是她一身白袍下无法漂白的怨气。你不清楚她这些冲天的怨恨由何而来,但一个无时无刻充满仇恨的女子,是会让任何人恐惧的。只不过,怨恨带来力量的同时,也会曝露出弱点。习武之道,重在自知。她太相信自己了,即使知道你手上是腹部半藏最后的一把刀。
倒下,有时并不意味着结束。当你从名单上划掉她的名字的时候,你知道,自己的道路还很长,对于Bill,你们何时才能重逢呢?故人相见,应该有许多话吧。
“砰”。又是一声枪响。
这次你真的倒下了,并且疼的动不了身子。Budd优雅的把猎枪靠在他宽阔的肩膀上,拿手扶了扶自己的牛仔帽。他还是那么的一副漫不经心,你想。Budd是Bill的老弟,但性格截然相反,一副安之天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模样。本来你也并不那么讨厌他,因为他的随和,他的坦然,但当你清楚的想起他随和,坦然的扣动机枪扳机扫射的那一刻,你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原谅这个老好人。
他还一副牛仔老式的作风,踢走你的刀,给你打支镇定剂,然后坐下来,喝啤酒,最后挖个坑,把你活埋。当然,他还是会给你留个陪葬品。譬如说,一只手电筒。
此时的你,再一次清楚听到了自己重重的呼吸声,让你想起了四年前躺在教堂地板上的那个你。都是如此的无助。这些年的记忆在你脑海中飞快的闪过,学艺,杀人,Bill,被杀。
“用你的功夫了,白眉。”
你想起了你师父,不是Bill,是那个远在中国的师父,那个不知道亲手毁了自己多少子弟的老头,那个你和他之间有一个连Bill都不知道的秘密的老头。呵呵,老头,你一直想这么喊他一次,但每一次都是话到嘴边,还是没有吐出来。
一拳,又一拳,再一拳……厚厚的棺材板上留下了拳头的血印,但也在慢慢变形,慢慢出现裂痕。
你永远无法忘记,当一个满身是土,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女人,坐在吧台前要水喝时,酒保的那一副表情。
后来你才知道,Elle眼罩后的那只眼睛是被白眉挖出来的,只因为她喊了他一句老头。当你手上拿着刻有Bill字迹的腹部的刀时,你觉得无比的亲切,你甚至有点庆幸Elle拿了你的刀,你却可以拿着Bill的刀。Budd死后还是可以和Elle开一个大玩笑,真不愧是他,你想。
你没有杀Elle,但你让她仅剩的漂亮眼珠子在你脚下变成了肉浆。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Bill的“父亲”告诉了你Bill的下落。
“因为,是他要我告诉你的。”
“什么?”你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曾经害怕,如果Bill真要躲起来,可能自己一辈子都找不到他,但是,现在……
“因为,只有告诉你他的下落,他才可以和你重逢。”
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敞篷轿车,金发女郎,副架位上立着一把日本武士刀。你知道,你就要和Bill见面了,相隔的日子你记得很清楚,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因为你现在感觉并不是去复仇,而是去见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个自己曾多么爱的男人。
“砰”。最后一声枪响。
你心肝情愿倒下。在你女儿的枪下。即使她的手中只是一个塑料小水枪。你的女儿未死,Bill将她扶养长大,等着你来领走。
你们果然谈了许多,谈到了那个婚礼。那个除了死神,不属于任何人的婚礼。
“我承认,我是反应过激了。”
Bill还是那么的优雅,依旧给人感觉是品位与地位的代表。
“当你伤了一个职业杀手的心,你应该料到会有什么后果。”
Bill无法接受你的不辞而别,你的另嫁他人——一个破烂音像铺里的小伙子。尤其是你还要和这个龌龊的家伙一起抚养你们的孩子。
刀,出鞘。快得似乎连影子都不曾留下。抵挡不住的锋利,在你鼻尖掠过,你可以感受到它上面的寒意。高手过招,千钧一发,一招制敌。再锋利的刀,也捅不透包裹的刀鞘;再凶猛的恨意,也刺不穿包裹的爱情;再强壮的男人,也冲不破女人的包裹。你收了他的刀,在他身上拍下了白眉教你的“五步穿心掌”,拍碎了你和Bill之间最后的秘密。
“你可以走了。”
Bill起身道别,五步,倒地。
你哭了,不是喜极而泣,是因为失去了一位老朋友,一个自己曾经多么深爱的男人。
What is love?
Kill is love
http://lifein220.blogcn.com 多年以后,当我在大学的电影课堂里面听到“暴力美学”这个听似自相矛盾,想似玄乎无比的词时,我无比幸福的追忆起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一次相识——《天生杀人狂》(编剧)。看完那个电影我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当时的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和惊魂未定的迷狂,我说,我看傻了,竟然电影能这么拍,竟然好莱坞真的这么伟大,竟然我这个的血液里流淌着如此乖戾的元素,能够被这个顽童无以伦比的视听语言如此轻易的捕获、激发……
四年后,看到《杀死比尔》,昆汀当导演。此前还看过他导演的片子就是那部真正称得上“好玩儿”的《低速小说》。他是一个永远能够给人惊喜的怪孩子,让人振颤到五体投地都还想再朝拜一会。
一种彻底的折服。从《天生杀人狂》到《杀死比尔》,对昆汀•塔伦蒂诺一如既往。他的暴戾让人幸福,他的电影让人忘忧。
“复仇是最好吃的凉拌菜。”这句开场白让我想起《天生杀人狂》中那句“杀人是纯洁的事情。”昆汀的暴戾美学完全是美式的,充满快乐、半消遣型的意味。我们看《大逃杀》,看的是反思,是痛彻心肺的醒悟;看《精武门》,看的是热情,是痛快淋漓的雪耻。它们更多的是在用一种搏击和冲撞来体现着一些彻骨的痛,关于民族的、人性的、社会的残酷认识。我们知道其中的每一个杀人者和被杀者一样是扭曲而悲惨的。而昆汀显然不是。他会让两个杀人恶魔游戏般开枪射击,(就像我们的想象中,对于那些自己讨厌而又不能开枪射杀的人);他会让他们二人在桥头煞血结缘相许终身,白卷裂帛飘于万里长河之上,浪漫到绝美(就象我们的想象中,和那些我们想爱不敢去爱的人亡命天涯的私奔);他会让雌雄杀手为非作歹之后逍遥法外,还生一大堆孩子;他会让杀手因24颗子弹扫射下余生而发誓金盆洗手;让女杀手都长着金发碧眼;让人在被砍下头颅之后,颈中溅出的血水像一束完美的喷泉;让乌玛•瑟曼的每一身“战甲”都在胸前被敌人的血水燃一朵盛开的红莲……无论是刘玉玲身后满天的白雪,还是她受死之后响起那首优美绝伦的《The flower of carnage》,我们在昆汀的电影中体验的更多的是一次消遣,是血淋淋的快感,是“爽”,是“豁出去”的刹那,那种勃勃升起的生命力。
这完全与个人喜好有关。我喜欢昆汀也许是因为年轻,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是一场过于复杂、无序、温吞的灰色表演,也许是因为与世界最初的短兵相接留下的伤痕……电影既然是用来造梦的,我希望坦能够让人看到极致。生活中我们会爱或很到困扰不堪,拖泥带水,剪不断、理还乱,而当我看着昆汀的电影,发现原来其中的世界可以如此简单,简单的人可以如此快乐,快乐的人可以如此可爱,她们可以在身陷囹圄之时对可恶的警察说:“Do you know what I’m thinking now?”“What?”“Sex!”。他们可以坚强、执著,勇敢地为了给自己的复仇找一把最好的军刀四处奔走,没有金钱的缺乏,警察的通缉,世界成为幻想一样的自由,爱谁就嫁谁,恨谁就杀谁,这正是我们要的而永远无法实现的生活方式。他们之所以说“杀人是纯洁的事情”,是因为现实中的人们用各种伎俩陷害、中伤他们所恨的,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肮脏。由此,我们决不应该抱怨这句话不负责任、纳粹情结,我们作为“电影”观众,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再看“电影”,在做梦。三毛说,如果蒙都成真,那世界将是何种样子?用梦的尺度衡量现实和用理性的尺度衡量梦一样,是极端愚蠢的行为。“故事决不是生活的模拟,故事生活的比喻。”电影编剧大使罗伯特•麦基在他的教科书中如实告诫我们。
所以,谴责暴力电影的审查人员和模仿暴力电影的犯罪分子,其实是同一种人,就是把梦和现实混为一谈的傻瓜。
暴力不是昆汀提倡的,但他知道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宣泄一下的欲望。宣泄不是罪,把宣泄视为最才是一种罪,因为一切最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从最初的溪流受到压抑,而最终积为洪水。而“暴力美学”正是人类释放那些尚未形成的“罪”的最炫、最酷、最有效的方式。
从对日本暴力美学——军刀、武士精神、阴郁情调——的成功演绎,到对日本漫画、甚至日本老武侠电影的戏仿中,可以看到美国好莱坞对世界文化的巨大吸附和溶解能力。从《Titanic》看到美国已经把爱情玩儿转,从《小岛惊魂》看到美国把恐怖玩儿转,从《拯救Nemo》中看到迪斯尼已经把动画玩儿转,从《杀死比尔》看到好莱坞已经把暴力玩儿转……百年的历练形成美国类型电影的强大攻势,说实话我们实在抵挡不了。对不《杀死比尔》,我愿意一遍一遍地重看,在北美过速食文化的俘虏中,在内心压抑的宣泄中,在一片快乐的,不,应该说是忘忧制成的癫狂情绪中,可以重新拾起温吞生活中隐现的勇敢和锐气。
当然不是解忧,而是忘忧。以它聊以忘忧,虽然我们仍旧流浪。
啊哈哈,没有剧情可言的血浆暴力好爽啊。音乐天马行空,看到了各种致敬。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昆汀真是个恶趣味顽童啊!
再看觉得真是昆汀最好看的电影啊!刘玉玲发疯时真带劲哈哈!
超短裙学生装加迷你流星锤,李小龙同款装加金发武士剑,曝光过度的默片向黑白,抽水声中白衣白雪配血迹的片刻意境,蓝幕剪影,头皮怨念,还有对日漫、港片与脚の爱恋。每一次往任意部位砍掠刺划,都能邂逅动脉。无谓复仇的意义,只有绝美恶之花。宁死不愿错过一帧。
一部最耀眼的B级片,极端暴力和血腥,塔伦蒂诺犀利的对白和老练的剪辑会让你喘不过气来。昆汀·塔伦蒂诺作为导演,他要用《杀死比尔》这部影片向自己酷爱的类型片致以敬意,其中包括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中国功夫片、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在《杀死比尔》当中,塔伦蒂诺不仅让每一章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在不少细节之处将这些类型片的标志视觉化。8.7
以血还血,以杀止杀。昆汀美学,暴力如花。
音乐赞,但丫是怎么把管制刀具带上飞机的?!
看的第一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也是个人最爱的昆汀电影(尽管低俗小说在叙事结构、平行剪辑、精妙台词等方面都胜过本片,但我还是偏爱爽快度最高的),暴力美学典范。盛赞乌玛瑟曼和栗山千明~
杀死比尔真是神作,说粗糙的都是没看到导演源自rock n roll和punk的美学;东西方文化大杂烩也是70和90年代朋克爱搞的东西,最后和lucy liu在雪景里的大战比鬼子能搞出的任何名堂更好的鼓吹了日本的武士精神等等bullshit.另外真的杀了很多鬼子,第一波杀完我还惋惜了一下怎么就这么几个
原来小林武史在此中也露过一面(writer: "Wound That Heals")
太牛了。
本来以为中国的技工们不给力才造成了导演和作品的不给力,从这片一水的中国技工来看,有几个关键大神人物把握方向的话,好片不是问题
大杂烩第一人,没有之一。
真过瘾啊。各种极致的风格化视听冲击,黑色幽默、西部片、日本风格的欧式动画、剪影、黑白(可能为了电影分级)、日本动漫真人版…日本风虽未必正宗,但霸气十足,不需要什么价值观,昆汀一直拍的是“纯粹的电影”。他也是不断推迟高潮来揪住人心的一把好手,可惜高潮蓄得太满,我都预感到Boss会太弱
昆汀·塔伦蒂诺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其实电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内涵,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
这配乐!
杀得很high嘛。
日本小酒馆一战,实在刺激,缺胳膊短腿的,一泓清水立马成血水,Uma杀得真是爽快,人的身体就是这么脆弱,砍个手臂脚踝天灵盖的,根本没什么,只要你够胆,只要你的刀够利,只要你的复仇心够强,只要你够变态。
粟山千明啊。
这是一部某音乐公司为了宣传它们的最新音乐发烧CD所制作的动漫型搞笑真人电影。
昆汀真心是在玩电影啊!分屏、动画、黑白各种风格糅杂,血浆喷射一路爽到底,还有决斗前那个据说累晕摄像师的长镜头,加上画龙点睛的配乐,成就暴力美学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