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里还有比小黄更无情无义阴狠歹毒的角色吗?反正我是没想出,关键他是绝对的男一啊。
就冲这个,小黄也算影史留渣名了吧。那就总结一下他是如何做到极品渣男的:
1.高富帅,说三遍!
小黄高吗?其实身材的重点在于比,比如身边常伴着傻大憨粗的二哥和五短身材的三哥,小黄挺拔灵动的身姿就呼之欲出了——这窍门不只心机婊懂!
小黄富?炫富拼爹抖身世不能靠走量,俗话说一山更比一山高嘛。关键在于拼的对路,不能对牛弹琴,绿林妹前喊声俺匪老爹的江湖大名,千万别喊我爸是某某市公安局长*刚。
小黄帅!玩帅不光在脸蛋上,更重要在心里。见到美女要淡定,猴急是硬件差的表现。无论有多饿,务必牢记太公钓鱼大法,咱玩的不是温饱思淫欲,少爷╱老爷玩的是闲情雅致。见美人都是顺路不经意的,绝无直扑!
2.事业心
雄心、野心、贼心、功利心都是它啦。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尤其是母兽,谁也不想当吃瓜母兽,都想当金屋娇兽不是?所以请牢记,努力奋斗才是渣男的致胜法宝。想那片中痴女为何不顾大义与家庭非要一心扑小黄,关键不就是小黄最后说那两句“我要为朝廷效力,光耀门楣”之类的励志独白嘛。在痴女们心里,当压寨夫人和官军夫人没区别!顿顿给我带肉回来不就得了。
3.伪装
痴女们指天骂地的诅咒渣男时,可曾记得他以前渣没渣过?有过,那还是一般渣男,想不起来那就是极品渣男了。态度决定一切,装也要装出一副好态度!想咱小黄,无论身居绿林还是官场,无论面对刀山火海还是柔情妹子,永远是一副盈盈笑脸,可亲可爱,风度涵养那都无可挑剔。和真君子只差一样——杀心顿起,金镖一出,送你上路。等你后悔自己上了他的当时,要么像二哥三哥那样不再有还手机会了,要么就像二嫂一样悲戚戚等着渣男补刀了。可以说极品渣男都是顶级猎手,王牌狙击手。弹无虚发,全身而退都要靠毫无破绽的伪装术。
4.情义是神马
世间情义最无常。纯情/痴傻女子也最渴望情义恒久远,这也正是渣男屡屡得手的窍门。唯一的火眼金睛就是大智慧。自己一双青光眼白内障,纵使有情义的汉子站在面前也是粗鄙不堪入目(单身汉三哥即视感)。反倒是渣男那厢虚情假义山盟海誓的妖风一吹,您就心甘情愿为他赴刀山火海了。想你助那小黄得了顶戴,更不知世间有多少女子欲许身于“情义满满”的神马,却纷纷沦为了黄脸草泥马。也难怪!看你为他奉上的是什么饲料——功名利禄,真情义之真神马能稀罕这些吗?
黄天霸论:
很多人开始都是意气风发,到后来又是晚节不保,残忍极致。小时候看过一部老电影《金镖黄天霸》,说的是黄天霸一个人跨马而来,勇闯法场救他好友,路遭埋伏,结果没有赶上,亲眼目睹绿林兄弟的被杀,一怒之下便大闹法场,因此被到处缉拿。他的父亲黄三太,救过清朝皇帝,被赏了黄马褂,所以他很感动,也放弃了绿林生活,一心一意给朝廷卖力。弥留之际劝子投靠满清,博取功名,最终黄天霸选择了功名利禄,不惜带着清军向绿林中人下手,大肆屠杀自己曾经的好兄弟们,真是做足鹰犬的基因。
小时候每逢夏天暑假都会看看电视播放的《西游记》,那时候对孙悟空的形象很喜欢,作为小孩大家都会拿着一根东西,把自己当成孙大圣,把别人当成妖魔,把迎面而来的大人当是天兵天将。后来长大看了书籍,却觉得孙悟空也是个晚节不保的人,开始他倒是个好汉,敢反玉帝,等于是绿林反朝廷,闹地府,闹龙宫,闹天庭,敢与天兵天将斗力都法,敢与如来斗法。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自量力,但是却是一种不屈的反压迫精神,当他被如来压了五百年后,消磨了他的斗志,又让观音的紧箍咒算计,这样便彻底控制住了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于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在对待妖魔的问题上,他十分残忍,每到一处是绝不留情,赶尽杀绝,除非一些妖魔是各路神佛养的,他只能敢怒不敢言了。
可各路妖魔要的是唐僧,不是他的三个徒弟,都相互传说着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各路妖魔都想吃一口唐僧肉,连神佛的坐骑也忍不住要下界浑水摸鱼。猪八戒和沙僧其实都不怎么卖力,破罐破摔,只有孙悟空很卖力的搭救唐僧,目的是他想成佛,变成如来的一员。为什么,因为他既然选择了西天,就知道没有退路,他原本也是妖魔,现在却因为保护唐僧和各路妖魔为敌,而且心狠手辣,六亲不认,即使是结拜过的牛魔王,他也是当成敌人,妖魔不可能容他。那么他只能拼命杀到西天,只要加入如来的团队,就有个靠山,什么事都有后援,神魔世界也是讲派系、帮派的。对西天佛系来说,孙悟空是回头是岸,到了西天是得了正果,对诸界妖魔来说,他就是一个叛徒,是个残忍而变态的杀手。
恐怖的不是坚贞不屈的敌人,最危险的便是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最后投降了变作敌人的人,这样的人是很残忍恐怖的,是要回过头来狠狠的把你撕咬死才甘心。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历史上的洪承畴,他本是明臣,意气风发的出征辽东,被满清抓住后,还故意装出文天祥的气节来,结果被人一发现,连衣服上的灰尘都要拍干净,便知道他是个不想死的人。经过一番诱惑,他便决心投奔异族,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诚,他积极当了清军的带路人,从北到南,一路上把反清人士杀个干净。一个选择投降的人,便死死的把自己当做异族的人了,早已不觉得自己还是明朝人,那么对明朝的人杀多还是杀少,他是不会在乎的,杀的越多,就表示自己越被新主人青睐,杀少了,倒怕被主人怀疑,嫌弃。
小时候看的时候一直期待结局会有大反转,一直以为黄天霸是忍辱负重,假意被招安,最后再反戈一击,没想到最后真的把结拜兄弟和嫂子都杀了,直到那时我还天真的以为黄天霸是为了博取朝廷的信任,最后再来个大反杀。没想到直到他戴上顶戴花翎领赏,结尾字幕出现了:黄天霸用兄弟的鲜血染红了顶戴花翎,他的结局不会很美妙的……我艹,真是三观尽毁呀,当时真是气炸了肺,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久久不能释怀。没想到,今天居然还能在CCTV6重播,重新看了一遍也不知道编剧和导演的主旨是什么?如果说黄天霸大义灭亲是为了塑造成正面人物,那最后的字幕又是什么鬼?
5星,童年回忆,武打精彩,现在回想剧情也很有深意,主角所为符合大义。大清已如日中天,施大人又乃仁政。 黄天霸归顺,成就的是忠孝双全的伟业。而亏得只是哥们义气,两下比较,孰轻孰重高下立判。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题,大势所趋,个人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尘沙。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人生必会有所取舍,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引人深思。
今天看电影频道播放《金镖黄天霸》,这是小学时看的一部电影。当时认为黄天霸是坏人,他那些结义兄弟是好人。当时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年青人为了荣华富贵投靠朝庭,然后带领官兵杀了自己的结义兄嫂的故事。其中男主角的行为是可耻的,所以结尾用字幕对其进行了批判。 时过境迁今天看来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从事打家劫舍的黑社会组织,其中一个年青人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带领政府军剿灭了这个犯罪团伙而被政府授于奖励的故事。 儿时电影大反派,如今看来并不坏。协助政府除黑恶,奔向人生新时代。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孝子节妇才是主旋律。故历代帝王以孝治天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忠义也难两全。所以忠君是第一位的。而忠孝若能双全,自然前程锦绣,更融入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正所谓“忠为重、孝次之、义又次之。”而所谓义,特别是江湖的义,几千年来,它就是个笑话。《西游记》、《水浒》包括《杨家将》《说唐》这些世俗小说其实早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何为正道,何为正果。不经正道,不为正果。咱们还没说啥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呢。
何为荣华富贵
何为荣华富贵?荣华代表融入主流——上层社会,光荣、体面、人人羡慕。何为富贵?叫做有钱有处花,有钱有命花。故打家劫舍来的黑钱再多,没处花,没命花是没用的。更兼要锦衣夜行,遮遮掩掩,这必定不是人生。所以说但凡是个绿林出道,这道理基本都懂。不是归不归顺的问题,是招不招安的问题。招谁的问题。继续落草为寇,路只会越走越窄。
并不艰难的抉择
所以黄天霸被擒招安才是人性。而二哥二嫂、三哥三嫂自然也就成了投名状。从《水浒》到《黄天霸》再到《投名状》这,才是真的江湖。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黄天霸的被招安是自然的。
①幼时观影唯一印象就是掷飞镖耍帅的镜头②大义灭哥嫂,血染红顶子③狄公之李元芳,包公之展昭,施公之黄天霸,不过本片中施黄都是反角④拳脚过招,真摔真打,所以只能点到为止,否则必然受伤
结尾恶人以兄弟之血染红顶子,还有他杀他嫂子的镜头,都是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CHC 那个年代居然有恶人当道的片子 这个版本的黄天霸够阴的
很经典的动作电影,黄天霸大义灭亲,也是顺势而为,大清已成气候,反清早已无望,黄天霸的作法其实没错
这部电影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叛徒”居然是主角,而且结局是他活得好好的,被他背叛的人反而都死了。
背信弃义的阴险小人踩着兄弟的鲜血走向人生巅峰,如今可拍不出这样黑暗系的故事了,拍了GD也不会给过的
这是外公带我看的能跟同学海吹一把的一部
黄天霸真不要脸。
在一个年代中,可以不停的看见王群,电视剧《甄三》,然后就是3D电影《侠女十三妹》,《神丐》,之后就是这部《金镖黄天霸》,后面还看过一部《男儿当报国》,然后就是08年,他是死讯。他还教过甄子丹。这部电影小时候看的也是莫名其妙,好人就变成坏人了,然后坏人就把好人都杀了,片尾还有一段话,直接作死他是反派。今天再看,这就是《施公案》的《恶虎村》,差不多就是包公收了展昭,只不过他没有展昭命好,他把自己的结拜兄弟给杀了。82年开始,国内武术旋风吹了好多年,本片可以看见陈永霞的优美武术展现,还有一些精彩的套路武术,非常好看。
当年看录像带,感觉主角是个大反派。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大反派
重看四大公案,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这个电影来了,当时看完如五雷轰顶三观碎裂,一时竟想不出两边哪是主角哪是反派:官是个好官,苦口婆心讲的道理也算金玉良言,但这把人挤兑到背信弃义的绝路上的金玉良言怎么想都有点奇怪……结尾的旁白显见主创也对主角的行为大不以为然,那到底想表达个啥呢?后来看了原作,才发现电影还是对心狠手黑的少年英雄笔下留情美化了不少,要按施公案里的剧情,这特么简直就是个王八羔子嘛。
小时候看的,当时真是不解,黄天霸为何杀死自己的兄嫂,然后看三侠剑,知道了胜英,黄三泰,黄天霸这一脉,从胜英开始就跟绿林不对付,反倒奇怪,为什么黄天霸会跟绿林为伍,不过说起那个绿林基本上就是一群强盗,其实没啥好人,况且父亲临终遗言,想黄天霸走向正途,加上最后打斗,明显对方也开始下死手,这么说,倒也能够理解,不过黄还是太狠了。至于电影没啥好说的,那个年代特有的粗糙,包括审美上的
打斗也就是古装电视剧的水准,看不看都无所谓,只是人物性格来说他人为复杂,内心没有自己的准绳,前面绿林好汉,后面因官府抓其又放他回家探亲,报恩从了官,出卖了曾经的绿林好汉,得到了顶戴花翎官帽,忠君爱国成了朝廷鹰犬。(结尾字幕只是说这只鹰犬下场不会美妙的,在他领圣上赏后转身出殿时)一般般
5星,童年回忆,武打精彩,现在回想剧情也很有深意,主角所为符合大义。大清已如日中天,施大人又乃仁政。 黄天霸归顺,成就的是忠孝双全的伟业。而亏得只是哥们义气,两下比较,孰轻孰重高下立判。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题,大势所趋,个人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尘沙。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人生必会有所取舍,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引人深思。
这片子当年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只要捏破男人裤裆里的两个鸡蛋,武功再高强的男人也会立马变得不堪一击,其实中国早期电影蛮开放的~
打斗场面较差 与我7岁时看过的一部武侠电视剧颇像 但是记不起名字来了
金镖黄天霸,一开片就去劫法场,监斩官施仕伦(也就是“施公奇案”男主角)的饰演者是田成仁。可演到捉黄放黄的第一放时,公堂之上的跛脚施公却变成了管仲祥?带着问号去看演职员表,所对应的位置上竟然印着一个仿佛老字号鞋帽店的名字?再一琢磨,就明白了。估摸是导演李文化不想让观众注意到两人共饰一角这件事,所以不愿并列打上二人的全名,但又不能分出主次只取其一。怎么办呢?干脆各抽一字合在一处,还能讨个吉利——仁祥。
动作戏很多,而且是群战。有一些倒放,跳回高处的镜头。落水。王群,李连杰和大师兄,演电影更早。故事挺儿戏的,可能是主角爹那层关系,扬州巡抚权力也太大了,想收黄天霸就收了,被杀的官兵呢?按照大众被养成的观念(比如武侠等),群众起义才是正义方,官府是反派(虽然也有鹿鼎记,三侠五义包公展昭这种)。所以一般观念主角是为了自己仕途,变坏了?但是又只写施大人是好人,还有个千岁也是坏人。联想作品,水浒传,投名状,太极张三丰钱小豪董天宝。黄天霸在历史不仅实有其人,而且确实因为效忠满清朝廷,并立有功勋,被康熙御赐皇马褂,官居正二品,并加入八旗成为旗人,雍正即位后,调任清东陵为马兰官总兵,后代成为护陵旗人,而且,子孙多人成为满清正二品高官,如今子孙众多,多在遵化。
现在再看,人物根本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