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电影院

HD

主演:刘园园,王劲松,周一围,金士杰,热依扎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1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2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3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4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5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6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13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14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15盲人电影院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盲人电影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盲人电影院》讲述的是无业青年陈语在贩卖盗版碟时被城管追赶,情急之下误入一家只为盲人放映电影的“电影院”,与电影院的创办者老高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细腻生动的镜头语言刻画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部影片是导演田壮壮的关门弟子路阳的处女作,因此也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他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观众当今电影市场少有的清新之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嗜爱国际大营救匹诺曹2019殿下,给点利息蛤蟆英雄传69两头勾乡里人家武当派:美国传奇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感人,却让人遗憾的电影

这个题材的最大魅力在于看上去不可思议,实际上确实真实存在的。如果是个虚构的东西,便会沦为矫情、狗血,刻意煽情之流。这就要求导演在影片中最大程度的凸显故事的现实性、真实性,实际上,从盲人电影院的整个故事背景和旁支脉络,甚至是男主角陈语的故事线上,导演确实也是这样强调的,包括每个演员的表演导演也都强调了生活化、自然化。然而,那段“逼真”的梦境,却与影片的整体风格脱节,大大减弱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这也就直接导致后来盲人老外进来看电影时,观众的笑声,因为大家觉得挺矫情,虽然这可能是真事,但是导演的处理的逼真梦境,已经给观众造成虚构、编造的印象了。再者,导演将陈语找到新工作之后,老高、老横等人令人信服、赚人情感的悲惨结局处理成一场梦,无疑是在暗示观众,电影当中所流露的一切看似真实感情都是假的,是幻觉。这样一来,把观众活生生的从戏剧情境和情感体验当中拽了出来。再者,陈语做梦也不能做到细节那样真实,细节那样全面细致,这也让人觉得很假。这个噱头终于是一部好电影沦为不伦不类。

 2 ) 路阳:不变,不得已,不相干,以及不偶然

路阳拍了四部长片,前任告急口碑着实不佳所以我没有看,其它三部都看完了。感想是,一个人的审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据我看来路阳其实一直想表达一种,“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有绝对的是与非”的感觉。绣春刀1和2里,丁修滥杀无辜,沈炼出于私心接受魏忠贤的贿赂,卢剑星行贿买官,丁显杀人冒名顶替,裴纶笑面虎公报私仇,陆文昭脚踏两只船勾结盗匪,朱由检不惜害死兄长以求上位……这些人和事,都很难一口说出是与非。而盲人电影院里陈语的最终回归,除了主观意愿,多一半则是由于道德绑架:老金说盲人们需要你,老金在盲人面前说陈语要走了,盲人说你走了我们怎么办,陈语梦见他走后盲人和老金遭受的苦楚。弱势群体的“请求”到底算不算道德绑架?陈语是不是道德绑架的受害者?出于道德绑架的选择到底是不是值得赞美?这些问题也有待商榷。我不觉得路阳是一不小心拍出了道德绑架感——我觉得他就是想拍道德绑架。道德绑架怎么了?道德绑架其实是最常见的,逼人去做某事的动机。没有人能不被道德绑架,所有人都在为别人活。

绣春刀里的沈炼也是如此。救周妙彤,一半是因为喜欢她,另一半大概就是出于对抄了她家的愧疚。后者甚至可能占了一多半:从绣春刀2来看,沈炼复职是崇祯即位以后的事情,崇祯八月即位十一月收拾魏忠贤,而在下狱之前沈炼对北斋有着莫名的情愫,喜欢周妙彤很可能是出狱以后的事情——合着沈大人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逛窑子然后喜欢上了周妙彤然后就要义无反顾地救风尘哪怕对方明确拒绝了他也在所不惜?不见得吧。结合有网友说北斋是周妙彤的姐姐(还是妹妹?),他愧疚与弥补的成分可能远大于所谓“喜欢”。

盲人电影院里的配乐似也能佐证这一点。我猜路导一定听戏吧?不然对戏曲元素的运用不会这么炉火纯青。盲人票友几次隐隐约约哼唱的段子分别是乌盆记(休将我当作了妖魔来论)、三娘教子(小东人)和空城计(错用了小马谡)。(另有一段似乎是白门楼原板改了念白但是跟主线剧情不很搭界就不说了。)乌盆记里的张别古为了一个闹鬼乌盆的再三哀求去打官司,明知风险极大,但出于“道义”“仗义”不得已而为之;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贤德守贞,但其实她不得不守贞——她是薛家的丫鬟,是“小东人”继承的财产,她并不享有与大房二房相同的改嫁权利;诸葛亮是惟一一个清楚知道蜀汉不可能得天下的人,主子无能手下无才,但是由于有了先帝的嘱托,他不可能说出这些真相,他只能装糊涂,明知不得已而为之。这些唱段每次出现,音量都很小,模模糊糊,唱腔也不甚标准,但它们也许并不是偶然。它们跟主线剧情其实有着同样的指向。陈语和张别古王春娥诸葛亮甚至沈炼一样,都是被道德绑架了的“不得已”的普通人。

绣春刀里,丁修假扮笛师那场,台上唱的是林冲夜奔(那个极具现代感的倒缨盔油彩脸扮相就不吐槽了……)。宝剑记里,林冲被高俅父子逼得家破人亡雪夜上梁山,但最后依然选择接受招安为朝廷效力,因为在他心里大宋没有错,错的只是高俅狗奸贼。他心里依然有对大宋的一腔愚忠。沈炼也是如此。他以为魏忠贤错了,他也错了,而他错在没有杀死魏忠贤,但他不认为错的是这个时代,或者至少他不愿意承认。对于威胁到这个时代根基的人,比如金人,他拼死也要阻止,从萨尔浒战役到赵靖忠事件都是如此。绣春刀2里他对陆文昭“时代误人所以要换个活法”的思想也是不甚赞同的。他满心想的都是通过铲除这个时代扭曲的表象来拯救与维系这个时代,他意识不到大明这个时代内里的“气数已尽”,他满腹都是对这个时代的愚忠。所以林冲夜奔的出现也不是偶然。

至于不相干……个人认为这是路阳始终没能克服的缺陷。我能感觉到他想表达一些东西:陈语与小鸥的感情,刘梅与张老师的感情,以及盲人们看的电影《花火》里的感情,路阳想把这些感情联系起来并且表达点什么——但这个“什么”究竟是什么呢?恕我眼拙。至少在我看来他表达得不甚明朗。《花火》本来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但片中对《花火》的讨论先是偏向了“色彩”“电影艺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莎士比亚”,最后居然止步于新盲的张老师对现实的难以接受。对片中的情感则鲜有着墨。说实话如果我不知道那片子是花火,我可能压根不会想到这里头还有对主线感情的呼应,大概只会把它当作塑造张老师形象的一个元素吧。

绣春刀里也有同样的问题。东林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韩旷到底是不是东林党?他到底是东林党还是独立于阉党和东林党的存在?他影射的到底是东林党的看似清流而绝非清流,还是个人私欲,还是什么更复杂的存在?——当然可以说这是导演的留白,留给“能看出更多”的观众的白,但我个人并不十分赞同这种以“不说”而营造“复杂”的手法。在我看来电影该是一个完整的、能够不借助外力而自圆其说的故事,而不是假设观众已经知道了某些事情(比如花火和明末党争)。既然这不是一部纪录片,那么观众就有理由认为片中的每一个人物/元素/势力都融入了导演的个人理解与演绎。就算“我”晓得花火的剧情,就算“我”晓得东林党,就算“我”晓得东林党不是纯粹的白莲花,那也只是“我晓得”——它们跟导演你的“晓得”未必一致,跟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未必相干。你当然可以说,这些东西有待观众自己脑补,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路阳,但实际上,解释之缺乏导致了剧情之不相干,影片之不完整,而且难免有皇帝新装之嫌。

主感情线的“难看”也是路阳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弊病。陈语和女朋友失败的感情就不说了,刘梅到底为什么喜欢张老师?刚刚加入盲人群体的张老师究竟表现出了什么闪光点以至于她被深深吸引?朱由检好歹是个亲王为什么不能纳北斋为妾养在深宅大院不让她惹祸?见了情敌到底为什么不但不怒反而问“你喜是不是喜欢她”?沈炼到底为什么喜欢周妙彤?性吸引?可他又不和她上床;其他吸引?又没表现出来;单纯的愧疚?不可能,他对她含情脉脉柔情似水……总而言之,主线感情似乎总是失于无趣,失于缺乏动机,乃至让人笑场。反而是副线的感情既完整又吸引人——陈语与小鸥单纯是被彼此的外貌吸引,这个动机看似单薄但是又足够充分足够自然,就像他们站在矢车菊田里的那一幕一样充满了童话色彩;裴纶沈炼北斋之间的“侠义”“路见不平”“为兄弟两肋插刀为陌生人也当如是”;丁修非杀他师弟不可,因为师父偏袒,因为背叛师门在“江湖”上等同于认贼作父,然而事到临头他又下不去手,因为这毕竟是和他自幼相伴的人,因为丁门的人都死光了,杀了你这世上又只剩了我一个人。

总之盲人电影院作为路阳的处女作,虽然节奏较绣春刀更为拖沓,剧情较绣春刀更为松散,运镜较绣春刀更为稚嫩,那些好的坏的,那些不得已不相干以及细节的不偶然却无一不闪烁着深深的“路阳”烙印。据说前任告急是讲白血病渣男为了自救而四处找前女友以寻得亲骨肉救命的故事,但不知是否也有这样的是非难辨与情非得已。也许可以一看。

 3 ) 现实不脱轨,理想不打烊

人,一直都在寻找光的旅途中。
                                          ——星野道夫
患有老年痴呆症、但却能把电影解说得淋漓尽致的老高,毕业后无所事事专靠卖盗版光碟为生的陈语,性格温润怀有少女情怀的刘梅,原先能拍得出好照片但是却面临失明的摄影家张老师,爱赌还死要面子的莽汉老横,暗恋陈语假装成盲人的女孩小鸥,还有一系列人物性格鲜明、看不见光明的盲人们。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一家坐落在北京四合院里的盲人电影院里上演着属于他们的电影故事。
电影《盲人电影院》是青年导演路阳的一部低成本制作影片,不做气势恢宏的主题,而是走起了清新自然、简单讲述的风格。整部影片的拍摄就如同缓缓从山涧流下的泉水,缓慢而又清晰的节奏,让观众静下心来慢慢的跟随主人公们追寻生活中光明的过程。
“怎么会是这样,我的人生。”影片一开始,主人公陈语因为在街头卖盗版碟,被两个城管追着跑。在胡同穿梭狂奔躲避追捕的同时,陈语发出了这样的内心独白。的确,从大学毕业出来,理想中的生活就应该是每天穿梭在高楼大厦办公室里,享受着咖啡空调,做着轻松体面的工作,拿着高薪,下了班开着好车,再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这样应该就是跟陈语一样千千万万的大学生理想的人生。然而,现实脱了轨,理想打了烊。而陈语的现实就是被城管追得狼狈的躲进了老高的盲人电影院里,还开始在老高包吃包住一个月800元月薪的“勾引”下做起了盲人电影院里放电影、说电影的工作。电影里不乏情节戏剧冲突的表现,而主人公陈语好心打退小混混解救了盲人老横反倒不被领情,在后来面对是去接受漂亮女友介绍的高薪工作岗位还是继续在一群盲人周围做放电影工作的抉择等情节时,还是能调动起观众们的心,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戏骨金世杰老师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老师的加盟,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一部电影,活生生的被他们演绎成了话剧的感觉,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电影中,关于什么是美的这个片段可以说得上是整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女记者无意间对盲人女孩刘梅说的一句:“你长得很漂亮。”就像是一粒无意间丢入土中的种子,无意间轰动了高原一样,轰动了整个四合院里每个人。大家对美是什么从来就没有概念,在他们出生前是无穷无尽的黑暗,死亡后或许也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而现在,他们也是生活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而别人,却是可以光明的生活着。片中给刘梅长达几十秒的面部特写镜头,一只手摸着脸上的轮廓,用一种特别的触觉方式代替视觉,让人感受到了什么是美。而盲人们排着队触摸刘梅脸庞,想要感受美的情节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酸楚的眼泪却自然而然的流了下来。而排在最后的老横举起手来正要触摸刘梅的时候,还把手在衣服上蹭干净,然后再抬起手来,但是最后,他还是放下了。对于美,这些看不见的人们始终心里抱有一份美好的想象和不忍亵渎的执念。
整部电影里,画面的色彩应该是导演刻意而为之的。整体的色调采用了清新明亮的绿色为基调,绿色总是与萌芽、生命、希望等美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视觉感受,而绿色,恰好正是最适宜人眼的一种颜色。盲人是无法感知到光的,但是这样温暖的色彩,却象征着他们内心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跟愿望。而关于回忆的片段,则选用了一种较为昏黄、沉重的基调,老高为妻子拍摄的影像,女孩在片片暗黄色调的麦田里快乐的微笑奔跑,黄色给人以喜悦感、充实感,象征着柔和的幸福、温馨。而女孩手上的那朵小雏菊却没有做颜色处理,在画面中起到了类似《辛德勒名单》中小女孩红色连衣裙的画面作用,它象征着是一种微小的幸福。
看完影片,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激。要感激这现实的生活,即使在生活的路上我们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但好在我们的生命还能得以延续。要感激这骨感的理想,即使在理想的途中我们失去方向、迷茫不安,但好在我们的故事还能得以书写。生活所赋予你的,不要抱怨,不要比较,而是想想怎么打开另一扇大门,追寻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4 ) 岁月如电影院,记录电影中也记录荧幕外的人生

电影不用都讲,(盲人)他们是可以听到,感觉到的。(盲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不是全瞎或者全看得到这么简单的) 所有的都是冷色调的,只有女主头上有顶红帽子(张老师眼睛还有点感光,是后天意外造成的,他对自己瞎了执念很深),电影这样设置是有用意的,你怎么没讲? 可以通过听,通过想象,我的意思吧,画面不一定是要看的。(这里陈语在跟张老师说瞎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放弃视觉放弃执念,通过想象和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的不同于导演表达的意思,本来就是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我10岁就失明了,但你看了40多年。张老师,我想知道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眼睛里,连黑暗都没有,我什么都看不见。 盲人们想通过抚摸脸庞感受美,但其中一个言行粗鄙的却始终都没摸过去,真的因为之前粗野来在这里比较心灵干净与龌龊之分有点不合时宜,而且最终美的那个盲人也困惑了,是困惑自己喜欢的张老师没抚摸没感觉自己的美,还是困惑那个粗野的人不摸自己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见得光(暗恋张老师)或者丑的一面吗?还是困惑自己有美到盲人们都得通过自己来感受美的程度吗?

陈语应聘500强之后的那段梦境,有点不真实,好像陈语发现电影院的老高老人痴呆到忘了自己,自己却一旁哭泣这长镜头,我就觉得不合逻辑,没想梦醒了。其实电影还是可以的,尤其长镜头让情绪凝聚,让更多地思考,去理解表达的意图,但有些节奏确实没必要,拖太长就只是一部纪录片了,记述的是电影院这个四合院里的十几个盲人聚在一起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们觉得自己是正常人,可以下棋聊天捶背出老千看电影咋都行,如果生活一直这样就很好,但就好像不知什么时候梦醒,或者什么时候现实与意外哪个来到,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或者能记住自己的人都不记得了,有点像《天堂电影院》但这部电影更杂,什么都想说一点,包括老年痴呆遗忘亲近的人,盲人的世界没啥不同,盲人电影院如同小天地,与其社畜不如在这里奉献价值与盲人一起热爱生活热爱电影,所以就好像岁月的碎片,每当重拾,总会有万千思绪,但真的想起,或许斯人已逝,或许时光流水,已经没有再开口的必要了

ps:金士杰结尾那段电影院中,看到妻子年轻的录像,却怎么都想不起来,只把斯人当成美丽且年轻的女子般远观,神色真的庄重而且敬爱,却记不起那是自己的妻子,只觉得那是一个很美的女子,演的太棒了。

 5 ) 生硬的想当初

一家专为盲人放映电影的影院,一位数年如一日坐在控制台上位盲人们解说电影的孤独老人,一个误打误撞闯进来的贩碟无业青年,一群将影院当做自己的家、各自怀抱曾有与将来的精彩坐在观众席上的盲人观众。《盲人电影院》发出一声世俗人心的探问,为个人心灵的质询摆出一溜五线谱,弹得如何,则千秋各异。
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导演的路阳,似乎于此题材僻出蹊径:不作宏大叙事,亦无民族反思,更非山寨喜乐,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场域,东城区的风物明亮,影院所在的四合院在高调摄影的镜头下安逸清扬,影片的人物设置同样一目了然,主打的青年、人生导师一样存在着的老者,以及一干个性鲜明的盲人,需要做的就是细细铺陈出他们各自的故事。
《盲人电影院》恰到好处地将故事讲清楚:陈语的恋爱与工作之迫切、老高怀恋已然逝去的老伴却日渐老年痴呆、善良的刘梅与即将完全失明的摄影家张老师的爱慕情怀,以及极好面子的莽汉老横,加上暗恋陈语的小鸥,一个都没有落下。是典型的电影叙事模板。
而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都是基于“盲人电影院“这个空间坐标内,于是便具有了一种特殊隐喻,简陋的放映厅映射了电影作为放映作品在银幕上的辉煌与影院作为曾经无比繁荣的文化场所的昔日荣光,而座椅上一个个盲了双目的观众,或更准确应该说是听众,用他们除了视觉意外的感官系统感应着被解说的影片,时而哭时而笑时而紧张时而潸然泪下,都是被激发出一种个人经历与情感的共鸣,诸如张老师泪眼婆娑地讲“俩人自杀了”的时候,这种共鸣是另一种形式的“想象的能指”,而影院的创立者老高的初衷,也是为了他爱看电影的老伴,显然,老高的痴呆症状使他逐渐忘却了老伴年轻的模样,然而关于那些美好时光,还是从陈语的背包挂件中引出回想。
可以说,整部影片乃是围绕“想当初”进行的,盲人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或专长,也有各自精彩或平淡的过去,张老师作为即将失明的摄影师,其得病前后的反差足以叙出一个精彩故事,同样的老横或按摩小子等,都在盲人电影院中消磨着现在时,同时在影片中打量自己的过去。这是影片叙事上力图面面俱到的优点,亦成为结构上的一个弱势。面面俱到背后是叙事节奏的拖沓,伴随与叙事节奏颇为格格不入的快节奏镜语组成,形成一种试图全覆盖而事实上使许多场景流于过场的现象。陈语两次出手相救被赌徒殴打的老横,纵然有其前后语境不同的考量,但事实上后一次被殴打只是陈语个人的一个梦境,是以其所附带的情节推动力基本与前次无涉并几乎构成一种伪呼应。
影片的这种结构上的缺失一直延续到可以作为一个组合段落单独分析的“惊梦”段落,在这一段落中,陈语在去应聘的公司里等待中做了一个延续现实走下去的梦,梦里的结局相当凄凉:老横暴走不幸跌入窨井而亡,老高终于罹患老年痴呆不认身边人包括陈语,而盲人电影院以及这班亲如家人的兄弟姐妹亦面临分崩离析。长达七分多钟的这一段甚至包括了一段老高去为老横上香的单独戏码,彷如制造了一个真实结局,长时间的叙事进程骤然被打断重构,使得影片前半部分所营造的一系列铺垫与人物关系组织被打乱,而这恰恰是作为一部典型叙事的影片所不应该出现的硬伤。
路阳在《盲人电影院》中安排了若干意味深长的桥段,比如当刘梅被电视台人员夸赞“比范冰冰”还漂亮时,一方面十岁失明的刘梅自己对自己的外形产生了重新想象,另一厢也令得在场其他盲人们通过用手触摸脸的方式来体会这种“漂亮”。但也有诸如张老师为赶到观影现场不惜以微弱视力开车出祸这等相当生硬的情节设计。固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设计都为了凸显盲人与电影院的两(其实是三)位管理者之间共同走过的时光弥足珍贵,然而这种设计同样突兀,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于是,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情怀满溢而用力不匀的叙事文本,每一个人物与每一处情节都试图传达的当年情或今时挣扎(陈语为了挽回女友而被迫去面试)都在情节的盲目叠加里被淡化了,而包括小鸥暗恋上陈语等情节的设计也薄弱化得经不起推敲。而同样用力不匀的是影片的视听表达,在开始部分是提速摄影的慢镜头伴随慢摇音乐,表现陈语的尴尬处境与压抑心理,而到后来,这一部分所体现的效果完全被叙事弱化,且仅以此作为陈语内心挣扎的依据,显然力度大不足。
从单纯观影感官来讲,《盲人电影院》确实有不少可取之处,然而从整体的效果来看,显然影片火候欠佳,金士杰饰演的老高以及王劲松饰演的张老师在片中奉献出相当成熟且动人的表演,却与一干主角相对稚嫩的表演层次拉开太大距离,导致了观影过程中的戏氛错位,该给力的时候没能给到,而不需要太用力之处反而用力过度。影片构思相对新颖而表现力未能同步,成为致命之伤。路阳的导演风格在影片中表现出叙事的简洁与明晰,然而故事说清楚了,说故事的方式则令人不敢恭维,恰如思想完美,行事却处处体现出茫然与不成熟。总结起来不过八个字:情怀有余,心力不足。而《盲人电影院》纵然揽得国际奖项,亦有大可改观之处,“站着,还把钱挣了”,才是最佳状态。

 6 ) 文艺不在,情怀尚在

鼓楼区的这家盲人电影院,我正好也是在盛夏路过的。即使钟鼓楼周围挖土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但是周边小巷子那干净的光线,清透的槐树,依然描绘出超然物外的画面。
电影里也记录下了这样的巷子,虽然色彩饱和度调得略高,画风还是一致的。
真实的盲人电影院已经与时俱进地装修过了,更像一个简洁的会议厅,与电影里贯穿始终的文艺气息没有交集。但是运作模式并未被打断,精选电影,志愿讲解,情怀犹在。

故事很简单,充满斗志的大男孩闯入了另一个世界,仿佛时光倒流,这里的节奏缓慢而悠长,人们有心而无力,大男孩最终完成价值观的逆转。
遗憾的是,在此过程中,导演却未能通过捕捉那些闪着温暖光芒的小细节,并以这些细节去推动人物内心变化,在碰撞交融中重塑价值观。
路阳是个很真诚的导演,在《盲人电影院》中,他把镜头投向了一群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不是用怜悯的目光,而是充满了理解与尊重。
在《绣春刀》中,导演的镜头也没有用于炮制所谓的视觉盛宴,而是投注于强弩之末的国家机器中的三个小棋子。

但是,我还是要说,怎么让故事说得更自然,更浑然天成,导演做得还不够。
周一围是我很欣赏的演员,但是这部戏不适合他。除了用力过猛之外,更让我无法认可的是他一直没有沉入到角色中,始终有种“我要表现出某某”来的感觉。比如主角在最开始和女友电话的过程中,他敷衍的语气,不耐烦的表情,都是在红果果地对观众说:“千万别误会啊,我后面会和她分的,结局时我会有逆转的取舍的。”关于这种迫不及待的申诉,我不知道是导演急于进入主题,还是演员对角色的揣摩过于简单。

惊梦,本来是极具艺术美的桥段,但是这种桥段在缺乏铺垫和艺术渲染的前提下,直接套用,就过于戏剧化了。导演前面的细节推动做得不够,结局仅仅用面试惊梦来完成逆转,未免生硬,缺乏说服力。
这种戏剧化的逆转,韩剧中经常出现:各种不对付的两个人,突然知道原来对方就是怎样怎样的那个人,于是感情大逆转,前面坚持了多年的取舍彻底推翻…等等等等。所以这部电影可以在釜山获奖。
在这一点上,日本电影要更水到渠成更有张力,比如入殓师,在最后的推动力发生作用之前,人物内心一直在持续变化中,最后的稻草或者导火索即使永远不能到来,人物内心也一定会继续在推倒中重建。

最后我要说打动我的两幕。一是大家排队想要触摸“漂亮”,人们的脸上流露出期待,憧憬,惊奇,还有小心翼翼的珍重,以及不敢亵渎的虔诚。那时候刘园园的脸上有着空谷幽兰的宁静美好。
另一幕当然是金老先生的表演,当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电影院里观看恋人年轻时候的录影,惊奇却又无比熟悉,感动却无从追忆,眼角却点一点泛起泪花。我也被触动泪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为了新导演的真诚,也为了金老先生的表演,多打一星。


 短评

6分钟前
  • ➖➕✖️
  • 还行

温馨、有诚意的国产电影。不足的地方是男主人公表演痕迹有点重,可以更自然些。另外剧本可以再精简些。顺便向金士杰老爷子-台湾最好的演员致敬。

9分钟前
  • TINTIN
  • 还行

好片子=,=

13分钟前
  • 撞墙
  • 力荐

通篇看下来,我只想知道是哪条胡同?电影,毫无必要拍那么长,意识到美丽毫无必要就拿着脸蛋放大那么久,毫无节制的抒情。不是把话剧搬到胡同里和银幕上就能演的。

16分钟前
  • seamouse
  • 较差

不管是盲人电影院还是聋人电影院,只要能心有灵犀,就是天堂电影院。

21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周森采访中说自己演砸了这部戏,但其实导演和编剧的问题比他大多了。陈语虽然不是你最好的角色,但仍是个帅气可爱的小伙子。

26分钟前
  • 嘻嘻
  • 还行

很干净舒服的电影,拍摄手法夸张,情节有些不合理,但是特别真诚。

30分钟前
  • 大仙
  • 推荐

2011大影节展映@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没错,我是给五星。

32分钟前
  • 安小安
  • 力荐

金世杰。节奏慢。对我无所谓,因为我这个人就慢。

35分钟前
  • 維以不永桑。
  • 推荐

《空巷子》男主角

37分钟前
  • 豆豆
  • 力荐

对人物内心的描绘和心理活动的揣摩很到位了。节奏却太过拖沓。三星吧

38分钟前
  • 陆既明🐶🐶
  • 还行

从开场的[西北偏北]到伯格曼、丁度·巴拉斯、[老爷车]、北野武、奥森·威尔斯、[鬼子来了]……导演是有迷影之心的,也想把盲人电影院这个主题做好,但可惜节奏拖沓重点不明煽情过度的毛病太明显,效果并不佳。周森自己说过他演砸了陈语这个角色,浪荡青年演的有点过火。但大家轮流摸脸的段落还是动人的

41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有部分镜头的画面非常美,特别是哪个蚂蚱的画面,里面音乐和节奏都是与设计的,喜欢

45分钟前
  • 阅微草堂
  • 力荐

这是一部及其感人的影片佳作 也是西影厂出品的 故事讲述一个老年人老高 为盲人无私的开了一家电影院 他用电影里的语言还有自己的讲解赢得了残疾人朋友的喜爱 男主角小伙子起初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电影院 他本想到其他地方面试去寻求更好的工作 然而 在和电影 还有盲人朋友接触的过程中 他渐渐的离不开了

50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挺精巧的

51分钟前
  • 碧珞小Ro
  • 推荐

周一围与金士杰、张志坚合作很多次 周一围演技锤炼的越来越过硬一定也与他身边这些演技派大佬有关 本片开头周一围的小表情太多了 某些镜头非常像邓超夸张的表演风格 他还是非常聪明的 此后的电影就开始改进 一部比一部出彩 比如最近的建军大业里的陈峰 简直就是全片最佳

54分钟前
  • gfjdwsg
  • 推荐

感人的总是平凡人发生的不平凡的事儿

59分钟前
  • :-O一觉醒来
  • 还行

除了那个梦,太不合常理之外,一切都还不错。

60分钟前
  • 召。。。
  • 还行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一个片子

1小时前
  • 潐县阿瞒
  • 推荐

哪里怪怪的

1小时前
  • 米井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