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因此,总有人处于后悔的边缘无法自拔。为什么能让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境地,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本身是贪婪的。贪婪的人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是不满足的,因此,当他身处于一种状态之下的时候,很容易对于另一种状态有着明显的眷恋,然而当他处于另一种状态的时候,这种眷恋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人总是不满足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叫《天外来客》,本片讲述的是一个来自干旱星球的外星人托马斯的故事,他来自一个比人类的地球更加文明的星球,在那个星球上到处是干旱,水则是一种奢侈,托马斯对于地球非常羡慕,于是他离开了原本孕育了自己的星球来到了地球上,托马斯一到了地球就被地球深深吸引了。这里大片的水源使得托马斯如鱼得水感觉到十分幸福。
于是托马斯借用自己非常超人的手段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开始了自己的财富之旅。然而纵使托马斯在地球上掌握了天量的财富,对于他自己来说依旧是忘不了那个遥远的孕育了自己的星球,毕竟那个星球上还有着自己的妻儿。于是,托马斯陷入到了这种境地中不能自拔。
《天外来客》说是科幻片,实际上是包裹了一层科幻片外衣的故事片。托马斯的故事并不单单只有这样的条件的外星人才有,对于我们每一个地球人来说,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这并不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而是每一个人都能感触到的且都能经历的生活困境。
托马斯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秒都在发生改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于每一个怀揣着欲望的人来说,未来的美好的期待究竟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着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并不随着自己的生活发生本质的变化。
我们期待美好的生活,我们愿意为了美好的生活去打拼,但是同时,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拿本片中的托马斯来说,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就是这个星球有水,可以让自己摆脱干旱的境地。因此,地球对于托马斯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来到了地球之上的托马斯也享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未来生活。
然而对于托马斯的妻小来说呢?地球是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吗?也是,也不是。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家园才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有改变,那么再好不错了,如果没有改变那么自己也不会抛弃自己的家园来到别人的星球之上去追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期待,这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个选择之下,选择的主体就不得不考虑眼前的问题,干旱是让人心碎的,但坚守同样是可贵的。
而对于迷恋托马斯的女子来说,托马斯就是自己的唯一选择,在托马斯这里,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生活,虽然托马斯更多的时候是对于她爱答不理,但这种向往生活的副作用,该女子还是可以承受的,只不过后来当托马斯告知她自己并不是一个地球人,而是一个外星人的时候,且让该女子看到了自己真实的面目之后,她的世界观崩塌了,之前的一切美好的向往开始有了副作用。
因此,每一个人的期待都有着每一个人的特色,当这种特色面临取舍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出选择。托马斯的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他面对选择的时候并不能两全,因为自己时刻怀念着自己的妻小,但是却不愿意再一次回到自己家乡。
这就跟迷恋托马斯的女人一样,她时刻怀念着与托马斯在一起的日子,但却依旧是没法在心中接受托马斯是一个外星人的事实。
托马斯对于地球的眷恋仅仅因为地球承载了自己对于水的爱慕,但是地球并不是一个让自己一劳永逸的地方,这个地方依旧是充满着阴谋,充满着对于自己的敌意,然而在这里,他却能掌握最新科技且拥有天量财富。但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毕竟没有自己的妻小。
两难的选择一旦做出来了就不需要再去后悔什么,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情况,那自然如同托马斯一样的人就会少很多。付出了代价自然会获得收获,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付出的收获,而每一个人面临的尴尬局面就在于这样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是成正比,是不是愿意接受这样的付出?这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如果不愿意付出就想要收获,那么大概率就会陷入到托马斯的境地,他即使是拥有了一切,但他不快乐,贪心使得这样的故事并不会持续,托马斯因此很伤悲。
……
你好,再见
唯有落寞二字,堪配这部片子。 当一道火光从天而降。我知道那是亲爱的宝儿来了。 当宝儿从山顶风尘仆仆地走到他人生的第一条溪流边,喝上第一杯清甜的水。那时镜头长长地定格在他苍白而清俊的面容和细长的手指。他后面是如宝石般灿烂的过午太阳和水光。 他在店里卖掉妻子给他的戒指,在一个特写镜头中,我终于清楚地看到了他的金银眼,如波斯猫或者妖一般美丽的双眸。 他因无法适应电梯带来的失重和超重感而眩晕流鼻血。 当女招待横抱起瘦削的他放在床上。我知道这个女人会迷恋他追随他。 他同时看那么多台电视,像个天才孩子一样。 他那么特别,让女招待无法远离他不经意间散发的魅力。 他在湖边建了座木屋。那个静谧的湖,却让他以一种海啸般的形式看到了他的过往,他在那个干旱无水、有灰白色尘土的外星球的家,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这不是第一次了。他总是间歇性地恍惚着回到过去,游走在回忆与现实的边缘。 他在湖滨别墅和他的情人住在一起。当他庸俗的情人越来越俗不可耐,歇斯底里,他还是那么淡淡的,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漂亮的精灵。我知道他从不曾爱过她。 他那时早已经成了富翁,因为他有地球人不曾掌握的技术。 他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坐在特制的座椅上,搬弄着遥控杆,不停地换台,同时看着那么多台电视,不同的节目。 不知多少年过去,他的屋外成了一片荒沙,旷野的风呼啸着卷过他已经破旧失修的木屋。 他的情人无法忍受和他继续相处而离开,这个女人的眼角和两鬓已经有了抹不去的岁月留痕。 沧海桑田纵变,却不能改写他的容颜。他还是那个俊美得让人爱怜的年轻人。 在那个外星球上,他的妻儿盼不到他,在屋外的荒尘中挣扎,行将就木。 而他无能为力。或者已经无所谓了。 最后一个镜头里,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副墨镜,坐在老友面前自言自语。他端起一杯酒,低下头,帽沿遮住了他的面孔。 我知道那会是世界上最美丽而落寞的一张面孔。 无论回不回去,无论能不能回去,他都无法让自己活得更好了,我知道。 家乡有他的妻子,有他们的两个孩子,有安宁的生活,远离喧嚣,他不会被人欺骗被人暗算被人利用被人孤立,不会被那些叫做科学家的人拿来做实验。 可那里除了一望无垠的白色尘土,什么都没有。 而地球上有他最喜欢喝的水,有他看不够的风景,有那么多的人陪他玩,有他施展才能的空间。 但是他无法回去,重温家庭的温暖,只能在这个星球上回忆妻儿的容颜。 他逃离了一种寂寞,却陷入了另一种落寞。 他怎样都不能彻底快乐。他的脸上同时写着心不在焉和忧郁这两种矛盾语言。 一个人看着身边的人和物渐渐老去,而自己永远年轻,永远面对一个簇新的世界,永远无法在原地停留,该是一件多么可怕而无奈的事情。 他唯一的停留,只能是回忆。像过电影一样无法抓在手中的回忆。 有人说,有回忆是一种幸福。但在这里,他的回忆却只是一剂聊以自慰的悲哀。留给他的,只有更深的落寞。
刚才又看了一遍《天外来客》,因为没有现成的可播资源,就是用的百度云。翻译真的是一言难尽,( ’ - ’ * )期间还有十分钟左右给我停字幕了,好在讲的不是很难吧……勉强听懂(如果谁有高清的,或者双英字幕,麻烦分享,谢谢啦) 这是第二次看,第一次看完只觉得David Bowie太帅了●v● 怎么讲呢,本来觉得玛丽·卢她是个很悲情的人,喜欢上了一个不值得去喜欢的人。一开始就觉得汤尼就是个孩子一样的人,他会耍脾气很任性。再看下去,他很善良呀,从来没有骗过人,且对每一个人都挺好的。他对那个科学家说:“虽然我眼睛不好,但是我还是有很多钱,如果你需要来找我”
爱情这个感情线还是很完整的,可是其他的线个人认为就不是很好了。 所以我就讲讲感情线吧。 汤尼肯定是喜欢过她的。最后他把他妻子的戒指(虽然有好多一模一样的,估计都当了●v●)送给玛丽,玛丽试了好几个手之后发现不合适,哭着扔了。 “我不想让她孤单”第一次看觉得是爱情,后来再看我觉得就是感激这人的存在。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她,晚上和她道别一直在说谢谢。但是一开始不就是这女的主动的么ヾ(°ー°ヾ)^???
然后个人困惑点。是不是司机亚瑟背叛了汤尼泄露身份?汤尼最后是死了么还是低头沉思?他眼睛是因为最后那次x光把他眼睛永远停留在人的形态了么? 个人觉得主角是因为思念家园却留恋地球,有负于家庭却向往自由(他对科学家讲过:男人就该呆在家人身边),所以他该是个很复杂的旅客吧,他至始至终都……
毕竟大卫鲍伊的美貌就会感觉值回票价,很少见这么苍白消瘦的luo体,真的感觉白的发光,女主的身体也好看,总之我lsp了就喜欢这款的
顺便其实这部电影人设挺有意思的,啊,虽然是我自己理解的有意思,外网有些同人文里塑造的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推荐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就是那个因为xx而被墙了的国外最大免费同人网站)
顺便就我久远的看纪录片和大卫鲍伊自传小说的模糊记忆来看
宝爷当时精神状态有点不太好,导演是看了纪录片cracked actor才选他主演的,纪录片里苍白消瘦略微神经质的真我吸引住了导演,然后导演和他说,你不用演,就做自己就好了,然后宝爷就去了,一边演戏一边调整自己的状态,虽然说电影拍完了之后也没调整好……ummmm
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微微焦虑的压抑,但别误会,宝爷脑子很好,说话条理非常清晰并不会胡言乱语,就是看起来有点压抑,而且过于瘦了
A male alien disguises himself as a British citizen Thomas Jerome Newton (Bowie, in his first movie role), who crash-lands on earth in hope of transporting water back to his draught-plagued home planet, but in iconoclast Nicolas Roeg’s thrall, 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is much less a heartstring-tugging inter-species tale à la STARMAN (1984) than a rhapsodic welter of total corporeal abandon and existential chaos.
Shot and edited in a desultory but blistering, wired fashion that leaves large portions of elision in its sprawling plot, Mr. Newton is a quick adapter of earthling mannerism and capitalistic canniness, cashes in lucrative patents he immediately accrues masses of fortune and becomes the reclusive wirepuller behind a technology conglomerate, with a figurehead personified by lawyer Mr. Farnsworth (Henry), an implicit gay character whose loyalty is too inflexible for his own good.
While Newton shacks up with an unsophisticated hotel maid Mary-Lou (Clark) in New Mexico, who introduces commonplace human diet to him, booze, church-going and sex, worts and all; a tributary pivots around a skirt-chasing college professor Dr. Nathan Bryce (Torn, in a rapturously predatory mode) merges into the main stream when he is hired as a key technician in fulfilling Newton’s home-returning project, only Bryce soon begins to suspect Newton’s alienness. After revealing his real form to Mary-Lou (which leaves her incontinent and horror-stricken) and leveling with Bryce, a naive Newton is snatched and immured by government agents nearly before his home-returning journey and put under close scientific examination (who tips off the tidings? Bryce or Mary-Lou? We have no clue, maybe Newton is spotted as early as he first emerges, as we glance a suit-attired figure near the commencement).
Marooned on earth and having no means to return to his wife and children, who are languishing on a remote, desert-looking planet, deadly or alive, the television-addicted Newton stays youthful as time wears on, a reunion with an aged Mary-Lou years later blatantly celebrates the film’s most rousing set piece, the “sex and pistol” manifesto in human flesh, copulation and blank gunshots, a heady delirium capturing the epoch’s ethos. A final encounter with Bryce, on the other hand, reveals that earth-stranded Newton might have already assimilated and acculturated to the life as we know it, a sad sack burdened with eternal youth.
An emaciated, auburn-haired Bowie aptly embodies his cult alter ego under pallor, lethargy and an amusing air of self-awareness, his alien comes across as urbane, benevolent, vulnerable, even in front of a dainty Candy Clark, but also strangely disinterested, inscrutable and sexy; Rip Torn and Candy Clark, represent human race’s different sexes, tangibly establish a triangle tie-in with Bowie, though each’s character arc is dismembered and perfunctorily strewn into the scramble which doesn’t go anywhere eventually. When its deadening clamor anticlimactically settles (the foley artists invent a cacophony of noise through the narrative), Roeg’s bash into Sci-Fi sphere is much more self-revealing than horizon-broadening, for what it is worth, it is a hot mess salted with glint of ingenuity.
referential entries: Roeg’s PERFORMANCE (1970, 6.9/10), BAD TIMING (1980, 7.5/10), DON’T LOOK NOW (1973, 8.3/10).
DavidBowie露屌 清晰多图
本片和《The Hunger》都有David Bowie被女人抱起来的场景,他这么轻吗?
一定是我打开播放器的方式不对,不然我怎么什么也没看懂,就对着BOWIE撸管了……………………
大卫鲍伊一脸随你怎么折腾我已经是个废外星人了的表情,跟纵欲过度了似的。男女主角的乳头都又小又粉。
金银妖瞳+超薄身材,大宝果然非人哉,鉴定完毕。枪与性,70年代的摇滚精神与先锋实验。
哦哦爲david bowie的全裸獻上五顆星!
鉴于对男主角的偏爱此片不打分
他异常地消瘦,并有一双颜色相异的瞳仁,耀眼的桔色头发更衬得他面白如纸。
真是一部悲伤落寞的电影。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注定不属于这里,他真诚的对待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可是他也是冷酷的,这就要夸一下David了,他那几个前一秒还温柔和善下一秒就充满杀气的表情转换的太棒。终究,一个异类的身份被发现了,总是躲不过以科学为名的迫害。被囚禁那段太难过,那么有礼貌的说,请不要伤害我的眼睛,可是,还是被粗暴地对待。最后那张专辑,The Visitor, 旅客至少还有归处,可是他在遥远星辰的家已经没有了。。在家的时候,渴望异乡的风景,终于跨越千万光年来到这个渴望的异世界,却又用在思念着家。这样的折磨让人迷失。最后,这是为David Bowie订做的角色嘛,他的气质太贴合了!
一言难尽地……怪异。比起自带外星人气质的Bowie,导演的脑回路更像外星人,混乱的多线、闪回,突兀的情感线,诡异的转折……对外星球的联想倒是很有意思,一个滑溜溜的、害怕颠簸的种族hh拿着小电扇同时看七台电视好可爱√
大宝实在人间尤物,美艳动人。整个故事不知道在干嘛。这个金丝雀的角色就是为他定制的,他和傻白甜的爱情故事虽然很无厘头但是不失为一段佳话。一颗星给最后外星人出唱片这个悲伤的设定,大宝好可怜,孤身一人没人照顾,让我难过一会儿。
看到波伊的时候我的胃一阵暖我便知道自己爱上他了。
因为爷爷的颜+橘色头发+0号身材太犀利,谁来告诉我这到底在讲什么?(外星人来地球找水喝然后回不去的思乡故事么)总之,全片审美超级对胃口!!!很多场景反复看了好几遍,导致2小时片长我看了近4小时。太美太美阿阿阿阿,然后我就不晓得在说什么了。
这四颗星都是给你的,鲍叔,但其中没有一颗是因为你的演技……
有只大美人儿,再闷的片儿都看得下去。(有一段戏宝爷衣衫被女主拽下半边儿,坦着半边肩膀,姿态表情好像被强了一样,逗死我了……然后头发颜色挑染的好美腻!总之想看最销魂的宝爷就选这片儿没错!
一年前看Bad Timing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记住Nicolas Roeg。这部呕心沥血的实验作品至少在视觉上令我无比享受。论则前卫性我并不认为有多少超脱之处,毕竟他不是以先锋为耀。但枪与性的那段床戏太棒了。Roeg的电影带有明显的人类学视角,疏离,鸿沟,相异,自我迷失。一次奇异之旅,一部上乘之作。
-Who did you make it (the record) for?-For my wife. She could hear it one day, on the radio.原谅我这里看哭了。ps 大家都吐槽鲍伊的演技,其实我觉得很好啊……
除了香港我实在想不出华人圈哪个地区的人会把<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翻译成《天降财神》。这是一部1976年具有实验性质的科幻电影,影片晦涩且处处渗透着迷茫与绝望,如果您不是大卫·鲍伊的死忠或是资深的科幻迷,真的不需要在这片上浪费时间。
这就算摇滚风格的电影了,声音用得蛮有想法,但镜头未免过于自恋了。断断续续看完,其中的荒诞和疏离,是刻意搅拌而成,而且拌得夹生。
本片是当偶像剧看的 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才看完 也没看懂什么。。。但是bowie绝对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