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这导演和编剧在拍这部片子前应该多点了解工程力学,流体输送,应急救援等技术。一个黑矿上只有一台80方的抽水泵就算了,政府参与了救援居然还不能增加设备!故事设定事件是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事,汶川地震后全国应急救援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这片子里反倒是退步了!全剧一直都在描写情感变化,回忆,幻觉,对救援,对煤矿黑幕几乎都是一闪而过,所以说这片子只能说是情感伦理剧,不能说是灾难片!
现在的我很难被什么电影感动。坦率地说这部《幸存日》也没有。越是刻意设置场景卖力煽情的电影我越是不为所动,那种不加修饰随性而发的片子却往往能让我泪如雨下。如果《幸存日》用记录片的形式拍,一定比这个版本震撼。至于植入广告和刻意拍贵党马屁的部分我就不说了,这部电影能在广电总局的剪刀下幸存并且公映,这已经很难得了。看得出来这个叫闫然的导演野心很大,ta想把这《幸存日》拍成另一部《唐山大地震》。我知道导演拍得很卖力,只是用力用得有点偏,他没去刻画矿难本身,倒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矿工背后的小故事上了,每个矿工的故事讲一遍整部电影也就完了。那你就不用叫《幸存日》了,就叫《矿工的故事》好了,真的,我发现这些矿工都好有故事啊。。。还有,如果他敢改名叫《拯救矿工郑大世》,这你妈,就更拉风了。。。 只是,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一种想写东西的冲动,因为刚刚我想起了很多事,与电影无关的事。 我就是在一个四处都是小煤矿的地方长大的,堆积如山的煤矸石,黑得发亮的煤炭,装满了煤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空气中到处飞舞的煤渣子,井口的绞车,铁轨,小矿车,还有作为升降机信号的那刺耳的铃声。。。我童年的记忆中装的好像都是这些东西。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爬矸子山打闹的情景。现在那座矸子山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小煤矿也都关门大吉。只是那座煤矸石发电厂还在,所以空气还是那么烂,到处依旧飞舞着煤渣子。 我从没下过井,所以记得的都是井上的情景。小时候问过井下是什么样子,也没人告诉我,我妈说她下过一次,她说下面可吓人了,有吃人的老猫,让我离井口远点。小时候总是这样,如果不想让我去哪,她就说那有老猫,专吃小孩。老猫是我童年时代第一害怕的东西。 电影里也说:“挖煤的人是在掘阎王爷的房盖子,总有一天要用命来还。”下煤窑,的确是个很玩命的活,但凡 有其他的出路谁愿意去下煤窑呢?家里那边,小煤矿最火的时候一个村就有六七个,几乎年年都死人。本地人说,宁愿去要饭也不去下煤窑。他们宁愿做工资低的在井口推车的活,也不做工资高的在井下挖煤的活。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本地人是不愿意下井挖煤的。只是可怜了那些“蛮子”,一个不走运就要客死他乡,而他们死亡的赔偿也肯定不是电影里那样,那些赔偿少得可怜。小煤矿的矿长手下通常有一帮打手,外地人过来讨公道最后也只有讨打的份。 小煤矿的矿难时有发生,但我没有亲眼见过,都是听说。最后都是赔钱了事,钱多钱少而已。而那些小煤矿关了几天还会继续开,人照死煤照挖。 受苦的人始终都要受苦吗?这次矿难中幸存的人,不是还要继续挖煤吗?矿难中活下来的人,真的是幸运吗?死了不是更好,就像电影说的那样:“到了那边就不用再担惊受怕挖煤了”。。。 其实,小时候我很崇拜那些矿工,我就觉得那些矿工胆子真大,井下有老猫他们都不怕。。。
也算是真实改编吧,不过稍有点主旋律,题材很好,希望能让更多人注意到低层的劳动人民
如果拍成纪录片还有看头
这是我继《盲井》之后看过的第二部反应矿工题材的电影~
从头到尾的煽情就好象吹了阵风完全没感觉,也不是没有被主旋律的片子感动过,可惜这部“二”就一个字
陈晓东蛮帅~~节奏很缓慢,开始就没看出是个纪录片。老井王最后一刻还走了。。真是精神压力啊…最后才活了三个人。。哎。。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相信砖家只有死路一条,相信政府可以逆天,相信只有中国人才能刷新矿井最高存活极限。你们不信?我信呀!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接下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实在是后面有些拖沓,只能不断的拿回闪来充数,好莱坞的话就会一次次他们要爬出来,一次次又出现新的问题,当然了,大雨,爆炸等也算,主创们估计也尽力了,可效果还是一般!还有就是以前大学时候用过的一个群众演员竟然成了这部电影的老鲁,也算是有台词的角色了,恭喜啊!
:人就是各有各的不幸 所以才有故事 不是麽
漆黑的地下闪烁点点的人性之光,阳光下却铺满着斑驳的人性暗斑。
我操,这片儿真好看!
竟然让陈晓东演??竟然让那个女的演陈晓东的女朋友??
主旋律
题材和演员都非常独特,只能说导演太没才华了到最后都只是凑时间,而且铺成过多到高潮时的煽动又太过苍白无力。
生命的歌声最能打动人心。
打煽情牌也没用~
又红又专,歌颂党歌颂领导有方,然后有矿难~吧?
题材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限制本片的不仅仅是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水平,最重要的还是体制问题。
演得真不错
大龙套
这个片子和盲井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