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看了一遍《mirror mask》,感觉越发有趣了。第一遍看的时候,关注的是导演新奇的手法和对整个奇幻世界氛围的营造和渲染。觉得这部片子同一般商业口味很重的奇幻题材影片相比,显得非常的清新,而且真的拍出了那种奇幻世界应有的味道,让人会不禁联想到那些小时候经常看的童话故事。
而昨天第二遍再看,则有了许多新的完全不同的感受。可能是由于这一遍的目的本身就是希望能够在看完之后记录一点东西的缘故吧,在看的时候对于电影中的很多细节相比第一遍要在意很多,加上对于整个故事情节有了一个比较连贯的了解,使得对于许多东西的理解都比之前要透澈了很多。因此,也更加觉得这部片子是难得的佳作。除了在环境的营造和情节的渲染上与众不同之外,其实整个故事本身也非常完整。而且里面的很多细节描写都显得非常合理而有趣,并且富有深意,非常值得回味。
马戏团 虽然整部电影大部分的篇幅和故事都发生在女主角梦中的奇妙世界,但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和基础却是马戏团。对小孩子而言,马戏团就是一个充满了新鲜和奇妙色彩的场所,除了可以看到非常精彩的杂技和马戏表演之外,整个舞台的搭建和气氛的营造都让马戏团成为了孩子的节日,对孩子而言,这里永远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而对马戏团的演员来说,当大幕打开,他们化上节目需要的妆时,他们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将新鲜和快乐传播出去的快乐使者。因此,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者可以说都是戴着面具的。而影片中小丑的细节就很好的表现出了这一点。当大家都化上妆之后,他们都不再用普通人类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只有在卸妆之后,才重新回归自己。这也是让女主角非常郁闷和不爽的一点,因为虽然她将快乐带给了现场所有的孩子,但是却变得不再是自己,变成了戴着面具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在她的梦中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是戴着面具的。不戴面具之后,反而变成了没有表情和喜怒哀乐的人。这就是现实的潜意识的体现。
现实世界 故事的开端中,女主角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画着带有明显奇幻色彩的画,同时构建着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小世界(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奇幻世界)。而当与妈妈之间发生了争执后,她抛出了想过属于自己真实生活的想法。这里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矛盾,何谓真实世界。真实世界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她恰恰将一个最虚幻的世界看作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由于对马戏团生活的厌倦,和对父母生活态度的不认同,使得她只能通过画画,构造属于自己世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身的存在感。这样的方式使得她与真正现实的世界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连跟妈妈道歉,表达祝福这样的行为都需要通过画画。而她那种带有强烈奇幻色彩和个人风格的画,也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影片开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矛盾也成为了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线索和引出故事发展的一个基础,与梦中世界中的公主也想过现实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想法相互呼应。而整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女主角在梦中的虚幻世界中寻求返回现实世界并对现实世界重新认识的过程。因此,“现实世界”和“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永远都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在影片中,妈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妈妈突然的病倒成为了整个影片故事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和背景。由于和妈妈的争执发生的时间非常微妙,使得故事得以展开。同时,在梦中世界中,存在着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妈妈的形象。这个一方面反映了妈妈在女主角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对妈妈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一方面觉得妈妈非常的温柔和善良,另一方面又讨厌妈妈凡事都要管教自己,不给自己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两个妈妈在梦中世界不同的境遇和性格,也是女主角和妈妈之间关系的客观反映。寻找唤醒光明妈妈的过程,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为妈妈的康复多尽一点力量心态的真实反映。而在影片中,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词就是“remember what your mother said”,和妈妈的几次对话以及妈妈教育女主角的话语也成为了故事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线索,并最终指引女主角找到了mirror mask。
窗户和镜子 由于梦中世界是女主角通过自己的画所创造的,而这些画也都挂在她自己的卧室中。因此,每当她透过窗户往那边望去时,总能看到现实的世界。而当她与Valentine提到相关的话题时,Valentine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能看到自己房间的不是窗户,而是镜子”。虽然通过窗户,女主角看到的是来自黑暗世界的公主,并非自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暗公主就是自己心中叛逆部分的化身。而她的那些行为,可以看作是以一种叛逆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现实的生活”。因此,对于女主角来说,窗户也变成了镜子,因为她通过黑暗公主的行为,认识到了所谓追求“现实生活”其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也正因此,当她将黑暗公主带回梦中世界时,才会说“真实世界?你应付不了的。”其实,这句话也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发自自己内心世界的心声。再加上,窗户是故事中使用mirror mask所必须的道具,因此可以说镜子和窗户之间有着非常紧密而奇妙的关系。
Mirror mask 整个故事的关键和线索道具就是mirror mask。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故事中mirror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认清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irror mask也有这种功能。而关于mirror mask,在mask shop中,老板娘有以下的一段论述:“mirror mask会集中你的欲望,愿望,同时实现你的需要”。从最终女主角通过mirror mask回到现实世界,实现了愿望来看,这的确是其功能,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因此影片的名字冠以mirror mask。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整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在女主角一系列的冒险中,认识自己和现实世界的过程。而mirror现实中存在的功能就是能够让人看到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而mask在影片中的功能则是能够给人一个表情和一个存在的意义。(现实世界和梦中世界都是如此)因此,当主角戴上能够看到自己以及周围一切,同时有能够给予自己一个表情和存在意义的mirror mask时,从逻辑上来说,也表明她一方面认清了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具有了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能力。因此,mirror mask这个名称取得是非常贴切和有意思的。
梦中世界 梦中世界是整个故事主要情节发生的舞台,也是女主角用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场所。从影片的表现力来说,导演非常成功的营造出了一个具有很深奇幻色彩的梦中世界。从光和暗两个不同世界风格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很好的表现力,到世界中存在着的各种奇怪的生物,搭建得非常具有美感的场景。都让人真的有坠入了梦中奇幻世界的感觉。而导演结合3D和传统2D黑白动画表现世界的手法,也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个梦中世界的成功营造,一方面使得整个影片的水准和风格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将女主角的那种活在自己奇妙世界的感觉表现出来。特别是其中关于书和猫等动物的设计,让人感受到了导演非常奇特的想象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关键词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的表现力非常强,非常有趣。整部电影一方面很好的体现出了奇幻类电影特色和风格上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在细节上的处理也让人感慨整部电影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奇幻二字上,还有一个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主题。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到了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二者在题材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认识世界和自己的故事,也同样以奇幻的主题作为故事背景。甚至某些人物的性格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黑暗女皇和女巫,两个女主角之间。而在真人表演和低成本的情况下,能够拍出如此表现力的好电影,也确实是导演功力的体现。
有时候,一个人坐下静想,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人,那些本可以成为知己的人,哪怕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另外一些时候,自己错过了很多好的电影,那些本该第一眼就深深迷恋的影片,哪怕我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梗概。
我想,这大概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耐心的地步。
《镜面具》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看了十五分钟,觉得不耐烦,于是换了部别的电影看,而在圣诞节后的那个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家人正在看播放了20分钟的这个片子,而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没有一部别的电影有如此美妙而奇幻的画面了,即便是阴森而诡谲的《CELL》——我至今对那部电影里被玻璃切割成无数片的马记忆犹新。巧合的是,这也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而这部英国的低成本电影中,梦中的景象更为奇异,却没有那种恐怖的感觉,那是一种单纯的奇异。
从一开始,我就为那些充满想象力又简单的物体所吸引,无论是人面猫还是飞行的书本,或者在空中游动的鱼……那种匪夷所思却又简练之极的线条,只有充满纯真梦幻的人才能画出来,那里面有阴影,却没有恐怖,显然,那属于一个类似孩子的心灵。
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反而是其中一个悲伤的片断,随着《CLOSE TO YOU》曼妙的音乐,属于黑色世界的机械人升起,温柔地摇动胳膊,将小女孩催眠,她白色的衣衫和清澈的眼神慢慢沉睡,被黑色的外套和漆黑得看不到底的瞳仁所代替,那个头发柔软嘴唇柔软的女孩子就这样变成了黑色唇膏黑色眼影的黑色公主。这样的转化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温柔的忧伤。
故事倒是非常简单和明了,没有《地震调音师》那样让人晦涩难懂的情节,孩子在梦中的黑白世界里游历,挽救善良,经历背叛,最后得到了幸福,以及爱情,这样看来,显得有些浪漫,但是这又如何呢?那个穿着简单睡衣,脚踏兔子拖鞋的小女孩子,在这么一个悠长的梦中经历了成长,找到了爱情。
而且这种爱情并不是纯然美好浪漫的,对于海伦娜来说,那个叫瓦伦泰(意思就是情人吧,我记得倒叙的儿子就是这个英文名儿)的年轻男人并不是那么理想和忠贞的,他慌乱饶舌财迷并且曾经迷失而背叛过自己,但是,就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他有未泯的良心和爱,这把他拉回光明的世界,并且和她一道拯救了善良。
很显然,这样的情节谈不上深刻或者有冲击力,但这样清清浅浅的故事却非常适合那些奇异的画面。只有在这样奇幻却美丽的视界里,美好才是那么让人迷恋。而对于一个外面寒风呼啸,屋里温暖如春的圣诞节日来说,这样的情绪是再好也没有了。
如有想象同途,一路奔走黑森林,镜子另一面,她看见内心铺天盖地展开。一把钥匙,几十个谜语,一把红宝石,上百的锁。她在她自己手绘黑与白的故事中心,对自己下咒语。驰聘与魔幻,华丽背景上画,生长而后消失。
魔由心生,一切终归鲜艳结局。只是这最精致细腻的魔法,才当之无愧可称为华丽的冒险。
梅达尔多子爵是哪儿人,我忘了。记得他好像跟土耳其人打仗了,然后被劈成了两半,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两个梅达尔多子爵。其中一个子爵被怀疑有中国血统,大概是“四大恶人”的亲戚,总喜欢干一些拿小石子砸孤寡老人采点毒蘑菇送给自己外甥还不忘嘱咐“用油炸”之类的事情,所以被群众称为“坏子爵”;另一个也被怀疑有中国血统,大概是雷锋他大哥,虽然没见他雨夜帮助老大娘回家然后什么都不说一直等到领导发觉了摸着他的脑袋嗔怪地说“你这个小鬼”,但是这个子爵经常会把一些被“坏子爵”劈成两半的燕子用点树枝什么的帮忙接骨治疗,所以他被群众称为“好子爵”。
我想起梅达尔多子爵,一方面是因为看了《Mirror Mask》之后觉得有点似曾相识,我老是觉得如果卡尔维诺的文字能够变成图像浮现在我眼前,情景一定跟Dave McKean在本片中向我展示的差不多,可能色调会稍微晴朗一点,但大致不差;另外一方面,有读者反映我的影评开头总是讲述我小时候的同学老师或者老家某亲戚的故事,套路太过纯熟,不能引人入胜,所以我今天就做点改变,让大家看看我不靠回忆过去也能写文章。好了,接下来我说说我小时候的事情。
我在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之前有一个足以让爸妈意图或者直接会掐死我的想法:我是一位王子,我老爹老妈其实只不过是照顾我生活起居的仆人,等到我成人之后君临天下,他们就会在我面前俯首称臣,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以我现时的情况来看,当初的假想到底只是假想。这个假想首先说明我欠揍,其次说明我欠揍的理由是对物我关系的认识太过肤浅,以为太阳存在的理由,也不过是为了围着我转。Helena的妈妈如果知道我小时候的想法,也要像批评她女儿一样批评我:自我中心。
《Mirror Mask》在我看来是一个简单的成长故事,它告诉我们成长其实是一个不断与外部世界交战,事实上也是一个“我”与另一个“我”不断斗争交替上升道路曲折但是前途光明,最终确定自我真实身份的过程。我这么说不是为了给电影的教育意义做总结发言,我只是想说这部电影讲述的道理十分简单,丝毫不存在难懂的问题。成长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无限膨胀的自我暴露在现实阳光中之后,被无数的巴掌不断拍打,随后你就渐渐有了人形,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王子,爹妈就是爹妈。鲁迅先生一定非常同意我的看法,他曾经说自己的鼻子扁平,是因为不断碰壁所致,由此可见外界力的作用足可影响一个人的外形。说这部电影难懂的人,要么是膨胀的自我还没有被揍过,要么就是被揍得太多太狠,已然完全忘却了自己从前未曾挨打的时候是怎么一个模样。
就Mirror Mask本身而言,它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孩子最终变得成熟时的标志。当一个打败过怪物遭遇过背叛的Helena,经过这些巴掌的拍打,与黑暗的自己对视,了解了种种不是,并将其变成了自己的人生经验,终于出落得乖巧可人之时,戴上面具这个动作就变成了一个仪式,一个成人礼。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人仪式这种重大的事情一般会发一个红色的破卡片,上面写着我成年了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云云。在《Mirror Mask》中,一个神奇的面具代替了我曾经收到过的红色破卡片。
《分成两半的子爵》末尾,好子爵和坏子爵决斗,最终他们各中一剑。这一剑把全部的血管切开,从两面再次打开从前将他们分开的伤口。于是医生终于有机会把“两位”子爵拼在一起,伴随着血管重新连接的声音,一个新的子爵重新回到了人世间。他不再代表恶,也不再单纯代表善,他是一个健康的成熟青年了。帕梅拉于是大声感叹:我终于有一个样样俱全的丈夫啦!是啊,一个人成熟之后应该忙碌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赶紧享受性生活吧。如果竟然发现还没有性生活对象,赶紧恋爱吧。
于是,Helena顺理成章地在电影结尾遇见了,或者说再次遇见了Valentine。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4043194.html
冲尼尔盖曼看的!幻想奇诡、画面瑰丽!主角小姑娘长得也太像海伦娜邦汉卡特了……电影里面名字都叫海伦娜……
除卻故事情節,奇幻以及超另類想象力所構造而成的畫面感竟和平日夜夜噩夢夢境驚人相似,虛無變幻、詭譎怪異、黑暗陰森而又匪夷所思,無以言述的共鳴。
视觉冲击力挺强..
真有想象力!少见的奇幻电影~非常喜欢! 导演牛叉
以身外身做梦中梦,以身外身做银亮色的梦。 PS:剧中的海伦娜长得真像海伦娜波顿小时候啊,性格也像的感觉~
12.3东方电影频道。
插畫狂和電腦動畫狂會愛死,隱藏型極品
much better than what I thought.
不喜欢那个小女孩
这个故事难懂?我唯一不满的就是有些对话稍显直白。
1.想法不错,但特效有点傻而且滥用导致减分。2.那个小女孩也太像Torchwood里面的牙缝唠叨女gwen了,减分
Fantastic!
画面太粗糙,只有几个亮点
有点拖沓啊,但里面的奇思妙想还是很赞的
梦一场。。。
总是觉得瓦伦丁比她大好多... 现实和梦境穿插,最后结局却完美得太不现实~
说它好看对不起你的脑子,说它不好看对不起你的眼睛,你自己选吧
迷离奇幻的画面。非常有想象力。
so so
兔子拖鞋好有爱~哥特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