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027b30100a2k8.html 开始看到这个名字,觉得有些不解。以为会是一部让人摸不到头脑的青春迷惘片。看到英文片名,Fried Dragon Fish,直译过来不就是烤龙鱼吗?!这。。。似乎离无名地带差得有些远了,看来是意译。烤龙鱼多少又有点儿童片的趋势。带着这样的预期和心情,看了《无名地带》。
方才明白,“无名地带”,的确是在深刻领会了全片的意蕴之后十分贴切的翻译。如果说烤龙鱼点出了全片的线索龙鱼以及渲染了一点举重若轻的日式幽默的话,那么无名地带就有更深的忧伤在里面。
片子看到接近尾声的地方,有一个镜头,夏露在又一个不平静的夜晚用枪干脆利落的解决了两个警探和一个暗杀他的人后,孤零零的站在他的房子中央,空旷的房子里放满了鱼缸,充溢着冰冷的深蓝色调。那一刻,身怀绝技的夏露更像一个单纯而寂寞的少年,形体单薄,而不是一个冷血的杀手。也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无名地带的含义———这个满是鱼缸的空旷房间,到处都是他的爱物,鱼, 一张床,一些聆听古典音乐的音箱,就是这里的全部,这里只是他充满危险生活里的一站,这是一个无名地带。其次,作为一个身份模糊的杀手,他充其量也终究是别人的工具,也许有一天,会在弱肉强食的危险生涯中命丧另一个高手枪下,他所“战斗”的这个领域,也是一个尴尬的无名地带。始终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始终不知道价值何在,意义何在。
这是一部看到一半多,才慢慢显露出岩井特质的片子。总的来说,由于是DV拍摄,画面质量比较粗糙,台词和镜头都如同某部电视剧的片段。但即便是在这种条件和限制下,岩井依然做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首先,这部仅仅48分钟的短片被岩井整得颇有好莱坞大片的范儿。这也是一些人之所以说这部片子比《烟花》好看,惊险的原因。以这么短的时间,导演想放进去这么多东西,这多多条线索,必然会比《烟花》更跌宕一些。显然这是两部太不一样的片子。岩井的特质在《烟花》里得到了更舒展的表达。
《无名地带》的元素和结构基本就是向一些大片学习的思路。想在短时间内讲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虽然俗套,也体现功力。不论从一开始紧张悬念丛生的片头,快速切换的剪辑风格,和配合画面节奏的音乐,还是私家侦探,警方,国际犯罪集团,恐怖杀手的势力设置,都是美国犯罪片常用体系。那些外国人的面孔放在里面,常常让我有笑场的冲动。不过他们演得也够认真的。《无》中掺杂了悬疑,犯罪,走私,枪战,调查,甚至高科技,当然,还有此类影片常见元素,爱情,尤其是杀手萌生的真情,也是岩井能够更多的发挥的地方。
有了大片的范儿,和整合多种元素的野心,都还是很多DV导演都能够做到的。只是岩井比他们更高一筹。能够在模仿的痕迹上突显自己的东西。
例如那个三角工艺的设置,就是比较日式的幽默。实在是片子开头那个眼镜男的嘴功太有传销的架势,多少让人觉得他是个骗子,当他说到“本公司的操作员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生”时,几乎就让人觉得这个公司是个幌子了,而那个“年轻的女操作员”的出现也让人大跌眼镜,毕竟按常理出牌的话,应该安排一个身材火辣,甜美撩人的美女,不过镜头中出现的是一个穿着颇有漫画人物风格的夸张女生----粉红的摩托和头盔,凌乱的蓬蓬头,严实的短袄,不讲卫生大大咧咧的举动,乱涂的鲜艳口红,肆无忌惮的撒娇口气,孩子气的表现,一出来就有明确的搞笑范了,包括她车后的那个粉红毛绒玩具,可笑的是后来这个三角公司还确实在整个案件水落石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资料中最高机密人物之上还有个特殊机密人物级别,叫什么“敖德萨”级别(敖德萨阶梯?),狂笑,而三角工艺的女郎,也就是绝对的女主人公,还是让杀手动情的对象。这个有些子虚乌有的公司,这个漫画式搞笑的女郎,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说明完全是导演的意图了。。。。他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很轻松的剧,完全不必把里面的东西当真,好玩就好。
正因为这样的颠覆和恶搞,就显示了岩井的聪明。因为是模仿得好玩,就算画面粗糙,有些生涩,也一点也不做作,比那些硬想模仿得像模像样的生硬作品要强多了,这些大片元素和背景,充其量也就成了他玩自己东西的一个幕后,真正要讲的,就是那个杀手跟这个神经大条粉红摩托女的故事。
所以,那个白痴的私家侦探和这个声音撒娇的粉红女一出现,就知道是搞笑段落了,而在这个轻松的大背景下,偶尔出现的幕后恐怖分子,也如同故作正经一般毫不恐怖。厉害的是,有几个段落拍得还很有特点,让人难以想象是DV作品.比如那第一个杀手要去杀夏露的场景和这边侦探粉红女一起破解地址的场景交叉进行,很是渲染紧张气氛,夏露张开的双臂和杀手狼狈的双臂,夏露嘴里的念叨和粉红女嘴里的念叨,车的光和电脑的光,这个地方的剪辑真的很棒!这还是模仿大片节奏的剪辑,而后夏露躺在床上伸出两手说“两个人去看海”那个地方,却是典型岩井抒情式的剪切了。
两只手,张开,合拢,与红色的大海画面交替着,最后是粉红女看着飞机飞过,推着摩托车。这就是所谓诗人式的镜头处理吧。。。
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画面就是两人躺地板上那里了。难得的,粉红女把那个搞笑的黑色眼镜取下来了,她不戴眼镜漂亮多了,实在是造型要求故意丑化和夸张,才总是弄成那胖胖的一团,加白痴的表情和结巴。这里,那个冷酷的没有表情的夏露说了好多话,有哲理的话:
那些鱼身体旁有条线,那是它们的天线,声音通过它的全身,他们听音乐,就像水的流动,声音的泡沫。
这些话的细腻和灵气肯定打动了神经粗粗的粉红女,她还在那里故意装糊涂的说:你还很浪漫呢,鱼先生。然后……做了一些更孩子气的动作……
就在马勒的古典音乐中,两个人躺在地板上,足够特别的两个人啊。这样的氛围里,人和人的心灵容易安静和接近,容易卸下防备和面具,以最真实的状态对待彼此,无可避免的,杀手的敏感细腻打动了粉红女,粉红女的单纯和可爱天真无邪直率打动了杀手,他对她来说,安静得迷人,她对他来说,随性得像个天使,都是难得的际遇,然而这份感情却是离了水就不能存活的鱼一样,只存在于一定的条件和瞬间。。。
忘不了夏露在诉说对死的期望时的镜头。夕阳的金色斜照在他的皮肤上,镜头从下往上,从手,到手臂,到起伏的胸,到脖子,蠕动的喉部,到浅野忠信那特别内敛沉静的脸部,可以看到他诉说这段剖白时,眼神多么庄重神圣,似乎笼罩在神的光芒里。说他想如何死去,凶猛的动物怎么刺穿他的喉咙,咬得力量越大,他就越感到安详……旁人觉得冷酷血腥的事,他有这么平静语气,这么沉着的思考,似乎已经是一种信念。作为杀手,随时有葬身更强者手下的命运,而喜欢古典的音乐的他,内心有足够的力量平衡天堂和地狱的两个极端,他内心容得下极致的美和极致的恶,似乎很多杀手都喜欢古典音乐呢,比如汉尼拔,是个绝对的学者绅士音乐家,这种多重人格真是让人充满困惑。何等的精致可以和何等的血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这也许是过于敏锐的官能,过于聪明的机制发展到极限的结果。他们太敏锐,夏露的听觉和视觉,反应能力都异于常人,他对音乐的感受力也与一般人大不相同,而我觉得,古典音乐看似祥和典雅,持重的表面,也有危险和不安分的因子。。。音乐里有一切人性的质素,沉沉浮浮漂游在一片音符的海洋中,只是看听者能感受到什么层面和程度了。所以,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可以冷血的解决别人的性命,也不是奇怪和矛盾的事。而电影中常常把杀人场面配上女高音演唱的古典歌剧,也是相当和谐的事。
像夏露这样的人,内心由于异常敏锐,已经丰富到一定程度,他接受了自己的阴暗,正如他接纳自己的善良和爱的愿望,他才能平和的描述死亡,一次次面对死亡。才能在白天聆听瓦格纳,晚上杀人不眨眼。一个足够敏锐的人,只有拥有足够的接纳和平衡能力,安置好内心的各种极端,才能让自己平和。夏露走前,猛的拉过粉红女,本来想吻她的,可是又放弃了,那时的控制力,手的缓慢动作,真是内心极度挣扎的人才有的。
喜欢瓦格纳的夏露,看到粉红女送的马勒,眼睛一亮。就是在马勒的音乐中,他们两个才真正的靠近了彼此心灵。话说马勒这个人,查了一下,是极其崇拜瓦格纳的。他自己是一个指挥家和作曲家,对音乐和诗歌有特殊的爱好和理解。他在1893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不无偏颇地指出:“各种艺术如同姊妹一样的一切说法,都是废话。她们并不完全一样,在等级上千差万别。首先,显然是音乐,这是心灵感受的艺术。其次是诗歌。接着是一长段空白。然后才是绘画与雕塑,她们的主题来自外部世界。最后是建筑,必须使用测量和比例。不过,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在于把所有这些艺术结合起来。阐说和创造这种艺术作品的人就是理查德·瓦格纳!”
影片结尾用的是黑白的画面,如同情书结尾的女藤井拿到素描才知道男藤井当年的深情一般,粉红女看到带血的水缸里漂浮的纸条,算是夏露的告别,也是他知道她会来的表示。看到这里,粉红女的表情百感交集,最后不禁懊恼的把纸条打了一下,举重若轻的结束。该抒情的地方都在前面了,所以,结束得很干脆。
他不会忘记,黄昏中,夕阳的余晖中,有个女孩曾经那么直率的跟他对峙。其实两方都清楚彼此底细的情况下,让他真正动心的,是她在乎他失去的自由,禁锢的青春,和永远不能一起看的那一片海。。。
正是看了这部电影才爱上了浅野忠信,喜欢他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演绎,喜欢那个总穿着一件白色无袖上衫的夏露,自信、神秘、野性、不羁、残忍却又带着单纯、执着、乖巧的特质,一个复杂的存在,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让人不知不觉追随着他的身影……
岩井早期作品,浅野忠信初露峥嵘之作。但作品本身实在无法被认为是杰作。浅野一贯的内敛风格在此作中显得做作而滑稽,芳本美代子的乖张不羁亦无助于演技的发挥。剧情想要向表现主义发展,但流于荒诞无稽,又缺乏所欲阐述的明确主题,只能笼统地归结于生命以及生活态度的意向。即使只将之作为娱乐性的饭后甜点怕也能称有趣。岩井在这一时期还没能脱离MV导演的痕迹。角色设定本身即经不得推敲,而一众异色人物的举止言谈又与人物身份不相吻合,只能认为是岩井一次古灵精怪的尝试。滑稽的结尾与其说是对人生无常的讥讽,莫如认为是岩井氏一过性的江郎才尽。
作废言论:
http://shawnj.blogone.net岩井俊二早期拍摄的短片很多,比较著名的也就这么几个:《人鱼传说》、《烟花》、《爱的捆绑》、《梦旅人》和《四月物语》。后面四部当初Peter在长春帮我一锅端了,而独独《人鱼传说》始终没有找到。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名字,它总让人想起漫画家高桥留美子的同名作品,从之前所了解到的剧情上来看两者并没有任何关系。还有另一个译名叫做《无名地带》,感觉也不十分贴切。看过影片后,倒是简简单单的《Fried Dragon Fish》更点题一些。就像曾有人非议《梦旅人》的译名,也远不如《Picnic》能体现影片本意。
目前手里的版本并不很好,前二十分钟的字幕严重怠工,偏偏交待前后因果的地方看得一塌糊涂。在停与不停的挣扎间,终于迎来了字幕的痛改前非。情节大概是这样:一个美国生物学家偷偷把珍贵的亚马逊银龙鱼带入日本,该鱼肚子里被植入了更珍贵的红龙鱼的卵巢。中途龙鱼让某华人团伙盗走,生物学家急忙聘请侦探调查,同时警方也介入了事件的追查之中……到这里会发现,其实本片的情节脉络跟岩井俊二1996年的作品《燕尾蝶》非常相似,同是以日本为背景,将一起“国际案件”展现观众面前,而且主角皆为外籍人士,情节的推进何其类似,可以说《人鱼传说》正是《燕尾蝶》的前身。但作为一部用于电视上放映的影片,50分钟远远不足以应付头绪众多的情节线索,因此《人鱼传说》较之后者简省许多。在大刀阔斧的精简之后,只有比较商业化的东西遗留了下来。不过这并不表示《人鱼传说》是一部流俗的口水影片,相反它已显出岩井俊二日后众多为人称道的优点。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已经可以初步看到这位被人称为影像诗人的导演所独具特色的剪辑了,他的剪辑手法不同于北野武的干净利落,往往带有诗一般的韵律感。一个平淡的对话场面经他之手可以拼接出最隐秘的情感内涵,在一组组轻柔且略带粘滞的镜头转换中音乐的跳动感被轻易调动出来。当然在《人鱼传说》里这一风格还不很明显,该风格直到他下一步成名之作《烟花》中才初步确立。这一时期岩井俊二的影像虽独具特色,却还带着一丝生涩。1992年他受邀接拍了庆贺圣诞的“贺岁片”《鬼汤》,这部应景之作在现在看来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岩井之手。当时他尚缺乏对演员风格的把握能力,使得男女主角的表演成为影片最大败笔(相对来讲,女主角铃木兰兰也就是《情书》中那个神神道道的女同学,其表演比男主角要自然许多)。这种失控延续到了《人鱼传说》里,进而影响了女主角芳本美代子的表演。应该说女主角的人物性格是岩井日后影片经常能够看到的,但在早期这种性格更多流于吵闹和傻气,缺乏一种内涵。
反观男主角,1993年的浅野忠信已经显出演戏的天赋来,当时还一脸青涩的大男孩表演基本不留痕迹,自然可信。虽然远没有《梦旅人》中卷毛的角色内涵深刻,却足以抓住观者的眼球。他是那种靠内在演戏的演员,纵观其多年来的作品,大多数角色属于深沉内敛类型。能把这一类型演绎出不同的味道来,这确实不是一般演员所能做到的。浅野忠信喜欢演一些疯癫的角色,比如《杀手阿一》中的垣原和《梦之银河》中的新高龙夫,很多人更加肯定他对这些疯癫角色的演绎。就我个人认为,那些静默的角色才更加传神,因为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岩井俊二抓住了浅野忠信所独具的边缘气质,并在《梦旅人》中愈加深化,或者说岩
一直以来不太喜欢TV影片,离开了电影胶片的画面总有一股浮躁凌乱的感觉,这一点在看《鬼汤》的时候尤为明显。但坦白说《人鱼传说》毕竟从凌乱中透出一份镇静,有条不紊的叙述将错综的头绪一一归拢,所以即使字幕存在严重问题也能基本看懂情节,这个就是导演个人的功底了。它的结局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英国影片《两杆大烟枪》的结尾,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鱼传说》——《燕尾蝶》的前生,它所散发出来的孤寂其实也并不比后者少。
寬大的房間,堆滿著大小不一的魚缸,熱帶魚艷麗的顏色總讓我有點迷糊,是因為夏露那悲傷的眼神呢? 還是因為對未來的恐懼呢?任何喜歡的東西都不可能一輩子留在身邊,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過期的人或物,泛白的紙終有變黃的一天,木乃伊也有被氧化的一天,而要怎樣保護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呢?吃了它。。。。。
《無名地帶》是巖井俊二早期的作品,很多人都說這片算是他的試手作,如果真的如此的話, 我真的很佩服巖井對于故事結構的編排天分,可以在短短四十分鐘之類把一個故事交代得這么清楚,并且節奏緊扣,沒有任何的脫離帶水,當然,夏露的真實身份還是沒有交代得很清楚,算是一個迷,迷一樣的少年,一個非我印象中的淺野忠信。
我留意到,當夏露躺在地上用身體聆聽古典音樂時,我發現播放出來的音樂跟《威尼斯之死》非常相似哦,或者不出奇,因為這些都是好幾百年的經典古典曲,只是在日本片中貌似比較少用,因此,《無名地帶》多多少少讓我覺得有西方味道呢。最后的片尾曲竟然是Chara某張專輯的歌,看來,巖井俊二很早之前就跟淺野忠信夫婦們有淵源哦。
這片算可以歸入于導演晦暗影片類型中,當然,他在里面很努力地探索著人類生存的問題,通過被關閉在房間中的神秘少年,到那一缸缸的熱帶魚,再到大大咧咧的女主角。自由是多么奢侈的東西,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呢? 就是因為每個人的答案不同,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導致我們變成那些在魚缸里面的熱帶魚,美艷的外觀,注定缺氧而死的人生。
龙鱼易得,知己难求。粗神经女相遇乖戾男,躺地板听马勒,最后还是没能一起去看海,鱼缸透明却无法逃离。浓烈的老漫画气息,岩井俊二的无厘头和本格推理魂(不了了之)。
可能是因为太老的电影的缘故吧,也可能女主角穿的衣服也不怎样,反正整个画面感觉很过时的,所以不能说非常喜欢,但情节还可以。
年轻的大叔好瘦啊
你是我永远无名的地带
哎~我只想说~life is a joke
喜欢我就请吃掉我~当年的漏网之鱼~
心会腐烂
浅野忠信那时候真是翩翩美少年啊看片的时候根本就没认出来。因为是早期作品,片子很一般,尤其是女主角的表演实在是太失败了,不过有几个片段已经显露出岩井俊二日后的风格了。
无名地带 Fried Dragon Fish (1993http://www.imdb.com/title/tt0106967
跟赵本山内小品似的。。
瓦格纳么?我喜欢德彪西
难得犯花痴····大叔好帅···!
浅野忠信那会儿真是个小嫩娃啊真想捏。。。我好像山寨的芳本美代子阿
太爱浅野了!
哈哈,他吃了10亿日元的红龙鱼卵巢。
如果可以过一种生活,像鱼一样无声迁徙,像鱼一样寂静死去,它的语言,消失在水里
浅野忠信这里面很帅.
清新的短片,浅野的腔调有点讨打
浅野忠信好似一夜老去
年轻时的浅野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