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需要被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生都在寻找爱,可有时我们找到了那个人,却不够珍惜,让那个人静静的随时间流逝而去,然后大胆的开始另一段恋情。殊不知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空虚,可能有时候你在经历过暴风雨之后才会懂得,你曾经抛弃的那人,才是你最爱的人,可当你想要重新开始时,那个人却不会再等你。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情,也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对于爱情,只需要相信对方,接纳对方,容忍对方的缺点,在对方失落的时候能够安慰对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必要时原谅对方。每一个人的爱情,一开始都是轰轰烈烈的、浪漫的、富有激情的。但不知什么时候起,爱情就渐渐地变为了亲情,这是一种比爱情更加高尚的情感,因为这种感情能够联系两个人,直到他们死去。但这谈何容易! 伍迪艾伦曾经说过,爱就是遭罪,为了避免遭罪,就不要去爱,但这样一来,又会因为没有爱而遭罪,因此,爱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要幸福就要去爱 。可要幸福,也要遭罪;但遭罪了,又不觉得幸福,因此想要不幸福就必须去爱,或因爱而遭罪,或因太多的幸福而遭罪。但我们又不能离开爱。 也许这就是爱情的无奈吧!
1. 承前启后与从始至终,伍迪·艾伦是我极有限的观影经历里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作者。这样的观影体验,每次把其他所有作品融合进来形成一种新的观影概念,不断激发着观者去找寻那个唯一的作者。我基于Deconstructing Harry(下称《解构》)的理解(且果然之前我的判断准确,《解构》就是艾伦的巅峰与大成,最显著的就是镜头语言更疯狂),二十世纪末的艾伦沉淀定形,无论文本还是技巧都太让人感到熟悉,也已不用再强调伯格曼和戈达尔的鲜明印记。但更有趣的在于探寻本体论:就算不深究其真正的情感纠葛,他和米娅的这段关系仍被暴露在电影中,与艾伦自演作家,作家自写自身,自身满目疮痍的艺术表现如出一辙,如此艾伦一直不仅书写自己更在扮演自己(我们甚至可以深究书写与扮演的顺序,这也会是很有意义的讨论),这样的双重表达给作品带来前所为有的复杂和忠诚,那种亲密关系的撕裂和疼痛以近乎于生理的方式传递出来使人如芒在背。血淋淋的真相给我启发、教导、共鸣,我竟然在同时反思,结果我自身也从读者变成了在床上思考狐狸和刺猬的书写者。
2. 弗洛伊德段落镜头稳定于大学生,从此刻开始电影变得善于自反,其主体换位到大学生,随后它也超越我预期地精彩。因为,甚至艾伦自己都借此完成了我第一点的思考。当然我纯粹从个人角度嫌恶精神分析,暂且按下不表其内涵,然而光从形式上,他就如此随意地冲破了特吕弗的作者规定,那样流畅轻逸的天才也无疑是赏心悦目之笔。
3. 暴雨成为浪漫与心碎的绝唱,因为此后再无热烈真挚如雷鸣电闪,于所有角色甚至作者与读者皆如此。到这里喜剧已非常沉痛,从弗洛伊德走向尾声的新的层次,that's a lonely heartbreaker who incidentally broke his own heart wandering for his lifetime. 《解构》中艾伦的和解是通过作品和人物达到的,他全然走进恩特里克兰德(我也讨厌毛姆,但勉强借喻一番,而且艾伦显然是在现实中也活得很好的那个)的世界,但此前Husbands and Wives(我实在不想用它的错误译名们)的苦痛如漩涡般纠缠,推进到无尽的孤独便就此收束。我并不是说《解构》与它孰优孰劣,而是想说明孤独的痛彻心扉。我之所以酷爱艾伦,也因为近乎看到了完整的相似性(希望我不是 "the" 大学生,况且我远不至于顶礼膜拜,因为我太自信甚至骄傲于自己的天赋了),他用那样刺穿了我所经历的生活的刀锋来切割自身作为艺术。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到无比巨大的孤独要把我压垮。无法长期沉湎的原因:还不够小布尔乔亚,或者说,伍迪·艾伦和我的生活之外还有更多可能的生活。
一对人到中年的知识分子伉俪,向另一对好友夫妻宣布了暂时分开的决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地动山摇式的撞击,还有随之而来的对眼前常态生活所产生的眩晕。两对夫妻互为镜子,而其中一对“突如其来”的分手也让平衡随之打破。
先说萨莉和杰克。二人都在长久的婚姻里察觉到了许多无法言明的问题所在,欺骗,还有激情的缺失。于是他们将分手作为一种实验,但没有预设对方会迅速找到新欢。其实两个人都积累了对对方的不满和埋怨,但这种不满并不足以演化成戏剧性的事故。知识分子的体面和实验精神让他们看似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定,但是在发现对方找到新欢的时候迅速瓦解。先是萨莉,然后是杰克。
萨莉是一个时时刻刻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的女性,即使是在床上,与另一个男人的激情当口,她也仍然能够想起以赛亚伯林的“狐狸和刺猬”,想起她生活中所有的人,并把他们进行归类。电影中的Sally高频率地输出观点,但总是心不在焉,因为她有着过于强大的ego。聪明、高知、优雅的Sally最初设想Jack的新欢是与她同一类型的女人,但更年轻。但事实上,Jack找到的是一个满口星座玄学的健身教练兼营养学家,一个Sam——Sally的对立面。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尝试”让他充满激情和新鲜感,跑步健身,看娱乐电影,逃脱了中产知识分子的体面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崇尚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不屑一顾。(就像卡夫卡一样,拥有真正的精神生活的人,不可能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但这都只是短暂的,他无法真正欣赏这种生活,所以在知道Sally与别人在一起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荒唐,像Sally之前一样,歇斯底里了(所以歇斯底里从来不是专用于形容女人的。)
两个人在得知对方拥有新欢的时候,都抓狂了。然后又复合了。他们放弃了尝试,否定之前做的决定。
而另一边,Gabe和Judy却彻底分开了。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艺术杂志的的编辑。Gabe将自己的小说给Judy看,但并不在乎Judy的评价。或许因为在他心里,Judy的评价并不能具备任何inspiring的东西。他看中Judy的正派、平稳,但他想要的是疯狂的、自我毁灭的“白日梦”
前夫形容Judy是“被动进攻者”,通过被动的方式来获得她想要的东西。所以她看似被动,却总是如愿以偿地达成了她想要的结果。她想要Michael,但却将她介绍给了Sally,然后在他遭受分手痛苦的时候,进入了他的生活。这些行为如果用被动进攻者来诠释,观众就会发现Sally才是那个掌握主动权的人。她总是问Gabe,我对你还有吸引力吗?Am I cold in bed?但她根本不在乎答案,她已经对他和婚姻感到厌倦了。但她不会让自己成为主动提出分手的人,因为预想分开并亲手实现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她对婚姻的“放任”和“接受”之下,她也结束了这段婚姻,以便能有追求Michael的自由,然后再次进入婚姻。
Gabe一直在寻找婚姻没有给他的东西,但这东西马上就要到手的时候,他又选择逃离了,拒绝进入无休止的循环,因为他知道这种激情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感觉没什么好解读的,因为伍迪艾伦将人物的心里话也通过电影直接表达出来了。但每个人物都值得玩味。电影名Husbands and Wives,中文名“丈夫、太太和情人”告诉我们:
铁打的婚姻,流水的情人。一切都是循环。
以前看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是彻底的绝望,婚姻猛如虎,谈之色变,避之不及。过了几年,看伍迪艾伦的husbands and wives,只觉得主角们对婚姻爱恨交织,总是欲求不满的状态。
这里面我看到了婚姻的一种持久迟早会变成一种无聊和枯燥无味。我边看边想了自己身边家人的婚姻,一对夫妻想要长久的在一起,真的非常需要持久的尊重。每个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或早或晚,特别是两个天天相处的人,他深切的体会会非常深刻,但不要把人想那么恶劣吧~
因为了解所以会不屑。这会变成一种非常恐怖的态度吧……会让身边的人失去一种骄傲感……当然会想要q找到另外一个可以尊重并爱护自己的人啊……没有爱的关系是消耗的,令人堕落的。
可是这种怎么避免呐?我想说的是,能力是一方面,但是他需要拥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让人可以一直去相信吧……
十分。
手机打下这些台词记录。
Maybe in the end, the idea was not to expect too much out of life.
也许不管怎么说,到最后还是不要对生活抱有过多的指望为好。
Was the notion of ever-deepening romance a myth...
我们被灌输着长大的什么感情日笃的浪漫观念会不会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You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trivialize things like that.
可你应该谨慎一些,别像那样把什么事情都弄成了微不足道。
I think the true test is how you weather a crisis. Everyone looks great when everything's smoothly.
我认为对两人关系的真正考验在于你如何经受住危机。对吗?是啊。人人看上去都很不错,你知道,当事事都很顺利的时候。
-I'd giv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I don't want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I'd like something a little more supportive and generous.
-可我会给你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我不想要什么客观的评价。你知道?我只希望能有更多一点的支持、更多一点的宽容。
Life is made of change. If you don't change, you just shrivel up.
生命就是由变化构成。变化…要是你没有变化,你就不会成长,你只会枯萎下去。
You use sex to express ecery emotion but love.
你利用性来表达任何其他的感情除了爱。
Sometimes you can be alone when you're with someone.
你知道,有的时候,即使你和某个人在一起,可你还是会觉得孤独。
-I learned, anyway, that love is...not about passion and romance necessarily. It's also about companionship and...it's like a buffer against loneliness, I think. -That stuff is important. Somebody to grow old with.
-总之,我学到的是,爱…不一定非得与激情和浪漫相联系。爱同样也包含了相伴和… 你知道,它就像是个抵御孤独的缓冲器,我想是。-那东西真的相当重要,你知道,与一个人相伴到老。
What kills most people is unreal expectations.
想想什么东西那么难对付,令大多数人寻死觅活的?那就是不切实际的期望。
"i dont want to make love. you always gets sexual at the oddest times. you use sex to express every emotion but love." 剧本真棒啊!
总是理智到神经质。。。。。。。像婚姻场景
其实很多女生都是passive-aggressive的性格,表面看起来很被动什么都不想要,但到最后她什么都得到了;而那些起来很有野心占有欲的,最后好像得到的寥寥无几。所以自己到底是狐狸还是刺猬,这个问题值得好好分析思考一下。但也不用在床上思考啦!
婚姻,分分合合,有时候忍一忍就一辈子,有时候一冲动就从此分开。至于此片将近拍完时mia发现了woody和宋yi裸照一事我真的感到非常震惊!怀疑《登堂入室》的人设有模仿此片。
如果找一部伍迪艾伦剧作的平均水准,就是这一部。Di Palma手持风格的长镜,强调不稳定和变焦推拉(伍迪艾伦几乎绝无仅有的尝试)。跳切,仿纪录片,有许多表演难度很高的长镜头。西德尼波拉克真是个好演员。本片的精华在于伍迪艾伦扮演的作家的那段“novel montage”(小萝莉讲故事的那段调度类似)
总感觉Mia在他电影中的那些角色无法和Diane当年的角色相比……
好虚无啊好虚无,每个人物都好无聊(可能本来就是每个人都无聊吧),somehow伍迪艾伦还是很坦率:话痨,句句出自肺腑,句句毫无意义,简直就是我写日记时的感觉... PS.虽然没看过Bergman的婚姻生活,但我可算看出来无敌崇拜Bergman了,刘易斯在cab上批评无敌的小说的那段,妥妥Bergman式对话只拍一个人
什么伪纪录片,什么推拉镜头,原来无敌早就用过啦。对那种微妙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掌控和拿捏简直无敌,关于婚姻内的爱情,无敌这一部可以说是百科全书了,也更像是他的自白书。看来老头子对那种一分手就过来哭天喊地你陪她骂完还好心给她介绍对象结果没几天又复合过来秀恩爱的碧池也是深恶痛绝啊。
“喜剧人具有天生的节奏感,要在这里咔,马上!这东西你能就是能,学不来的。所以喜剧演员,不管你是梅尔布鲁克斯或者吉尼怀尔德,那些有趣的人就是能。而另一些人则不能,如果你曾经见过马龙白兰度想要让自己很搞笑的时候,真是糟糕!哪怕他是影史最伟大的演员之一。但对于天生此才的人,比如鲍勃霍普来说,节奏把握就是无与伦比的出色,没有人能像霍普那样讲一个笑话。你没法模仿它。就像你去模仿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吹小号,听上去绝对不一样。我坚信喜剧也是如此。”
1.大赞小老头在伪纪录片上的再一次成功,2.他总说他有多怕死,而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反映出他有多离不开爱情,这部片子却是戏里戏外都把爱比死更冷表现得淋漓尽致,偏偏我们都宁可这么活着。3.他在电影里比现实中保守啊...
米亚·法罗发现伍迪·艾伦和宋宜偷情时,还有四天的戏没拍,暴怒之下还是敬业地完成了拍摄——谁能看出哪几场戏是这四天拍的呢?至于片子的风格,感觉多少跟被戈达尔虐过有关,还借着《乱》扯了一段《李尔王》。
四星半;推拉镜头与手持看得有点不适应;核心内容依然是中产阶级男女情感探讨;当两个人最后只剩回忆可以温暖,那么分手也是必然;因为人类的贪婪和厌旧,谁都会轻易爱上、也会轻易离开另一个谁;一段关系的存亡,窥见个人处理人事、应付环境的风格和性格;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爱情。
导演伍迪·艾伦运用大量的对话探讨了夫妻和男女之间感情的始末,将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幽默、犀利又无奈,混乱但又有序。感情是否能修复也许取决于他们想从中获得什么,是持久的浪漫与激情,还是学会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这没有正确答案,只是一种选择。
这片子真是犀利啊,字字珠玑。有意思的是,伍迪艾伦在拍摄快结束的时候被米亚法罗发现了和宋宜偷情的事,但其实他已经借剧本和角色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爱情的失望吧【学了一个新词:ballbreaker:令人蛋疼的女人。。。】
后來呢,他離開了相伴十年的Mia Farrow,娶了她的韓裔養女~~
不管是作为一部电影还是一部woody的电影我都不喜欢。这只是部纪录片,woody的脑子和镜头都很失控。还有那个judy实在太呆了。
绝妙的平衡感!剧本就像一个棋盘,五个主角从戏份到性格到表演各据一角,相互对抗又交融,你永远不知道感情的局谁能笑到最后。台词上又是登峰造极的妙语连珠。最爱朱迪戴维斯张狂的自卑和脆弱的自负,她和黛安韦斯特才是伍迪的镜头下最出彩的女人。
如果现在才相遇 我们会把关系处理得更好 可一旦你有了这些经验 你还会选择和他结婚吗/上帝不掷色子 只玩捉迷藏/陀氏是一道大餐加维生素片加麦芽糊/生活不模仿艺术 生活模仿烂电视节目/对梦想妥协 就像戴上一顶灰帽子/俄狄浦斯和哈姆雷特/以塞亚伯林狐狸与刺猬/弗洛伊德 潜意识威胁/意志的胜利 野草莓
果然拍完就离婚了 / 被动进攻型女性( passive-aggressive) / 狐狸和刺猬 / Juliette Lewis / 目前为止除Annie Hall以外最喜欢的一本Woody Allen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