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昨天重温的Henry Paulson的自传体回忆录5 years later: on the brink 的主题不谋而合。今天在FT看到美国政府又找Blackrock管理要大量买入的IG Corp Bond,主要涉及到三宗交易Maiden Lane transactions而其中除了一宗是关于Lehman和JPM,其他两宗都和AIG相关。这正好又对应了电影的主题…和之前看过的Big Short或MarginCall等从交易投资等角度,这部电影从国家决策者的角度重温了这次金融危机,尽管看待危机的视角不同,但相同的是对那些越来越大难以监管的投行的讽刺…再看看今天的局势,财政部和美联储早已不复当初那样受到国会的巨大限制(checks and balances是否因为现在这届白宫发生微妙变化?)…时代在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在增强(at least that’s what we heard),但人心是否真的有所改变?前几届监管者在经历危机而定下的规则是否会轻易就被改变(Dodd Frank,但现在看来在6万亿大放水下可能性降低了)
“Those who do not learn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 - George Santayana
刚考完来看这片子,感觉完美契合了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其实也不算复杂,就是美国政府拯救08年次贷危机的处理办法。有感而发,这个片子感觉就是真实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片,涉及了众多方面的问题。
TOO BIG TO FALL,其实涉及了很多层含义。
一、政府的目的
政府首先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福利以及公平正义的目标,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出现垄断等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公平,所以对政府的干预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限制,其中最为主要和最为直接的就是不允许政府直接对相关银行业进行直接管制,而只能通过自身的货币政策以及窗口指导等方式去执行。但是当情况以及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时,政府就不得不出手,从而平息危机。而片子的雷曼银行和安邦保险以及之后的其他多家银行,因为所占份额巨大,牵扯多方面利益,所以也就成了所谓的大而不能倒的公司,其存在不仅仅代表了自身,更关系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其存在快速贬值以及破产的风险时,政府就必须介入,这也是片名大而不能倒的由来。
二、信任和预期
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部分现金漏损的存在,是整个银行体系所运行的基础,然而支撑这一体系运行的,这恰好是属于信任(TRUST),民众相信银行具有安全兑付的能力,银行只需要持有部分资金应对民众的存取需求,从而以较少的资金撬动杠杆,创造出庞大的信用体系。但是当民众对银行安全运行的信任和预期都消失时,大量民众会选择支取现金以及卖出货币资产,银行业将面临挤兑问题,从而便发生了流动性风险,无法完成全部兑付,从而导致银行体系的崩塌。
三、安全和监管
经济自动呈现周期性。经济兴盛时,民众和企业都会积极参与借贷,将资产价格推高到远高于其价值时,就出现了资产泡沫,而这都是人的天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而此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就有了很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监管,最主要的就是巴塞尔协议,但是巴2的三大支柱还是相对考虑欠缺,其中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大而不能倒的缓冲,宏观审慎管理等内容,都是有待丰富的。而当监管本身存在不足,商业银行又有意放宽监管标准时,危机的发生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四、实体和金融
电影里有个镜头是GE的CEO打电话给HANK,这就牵扯到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但是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资源和渠道,而且随着各类金融创新的发明和金融监管的放松,开始脱离实体经济的束缚,甚至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反作用,这个时候,如果金融经济发生了危机,必定将会第一时间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这恰恰是政府所不愿看到,也不会接受的。
五、外部性和内部性
政府实行货币政策,本来是秉承着通过调控货币政策,从而影响经济体系,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目的。但是货币政策的外部性和内部性,却成为了愈加关注的焦点。政府到底是因为主动目标而实行货币政策,还是为了满足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需要,从而被动地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以适应经济体系的要求呢?
翻译自《经济学家》杂志
May 26th 2011 | NEW YORK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关于金融危机的著作中,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受关注者之一。不过,这部《纽约时报》记者所著、描述雷曼兄弟的倒闭及其所引发的风暴的书厚达640页,有人打趣说,有些“大而不读”(too big to read)了。现在,HBO为那些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准备了一份数码版,将《大而不倒》浓缩在98分钟的电影里,由 American TV在本周首播。
迄今为止,讲述信贷动荡的戏剧或影片已有不少,而这部HBO称得上最佳作品(其他作品还包括大卫•哈尔(Sir David Hare)的毫无戏剧性可言的令人失望的《“好的”的力量》(The Power of Yes)以及BBC的剧情混乱的《雷曼兄弟的最后时光》(Last Days of Lehman Brothers))。该片——不要把它和色情电影《华尔街大营救颂》(tribute to the Wall Street rescue)搞混了——节奏明快、表演精湛,用观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了危机的起因——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威廉•赫特(William Hurt)饰)及其浑浑噩噩的同事们所面临的救援和彻底崩溃之间的惊心动魄的选择。
为了谋求让该片为自己说好话,保尔森竭力讨好HBO和赫特,甚至还邀请赫特和自己共同度假。一位内幕人士说,保尔森越是想“摆平”该片,该片的领导就越是提防他。不过,总体而言,保尔森的形象是正面的,虽然有时候会误读政治气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坏情形中做出了最好选择。
本片包括了所有关于2008年9月的主要时刻:迪克•富尔德(James Woods饰)从万众景仰到千夫所指;雷曼倒闭的混乱周末;还有声嘶力竭跪地乞求国会领导人通过巨型拯救计划的保尔森。
这就像穿着西装认真研读报表的男人(偶尔也会有女人)所感到的兴奋。华尔街的几乎万劫不复起了一场经济海啸,但站在人的角度看,就没有那么戏剧性了。这不是《拯救大兵瑞恩》。一位银行家对一位哼哼唧唧的同事说:“要进美联储,你就得从奔驰车里下去。这可不是奥马哈海滩的希金斯(Higgins)快艇。”
罗斯•索尔金可不会在乎这个。据说他写这本书的预付版税就达到了70万美金。电影版权费的数字则不可考。他还在这部电影里跑龙套,饰演一位喜欢刨根问底的记者,日薪800美金。谁说资本主义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Finance and Economics
译者 majer
来源:
http://www.ecolion.cn/article-1064-1.html很好看,看了之后跟友邻交流,感觉评价也很到位,总的来说没有前两天看的《大空头》好。
一方面是片子没讲明白,比如中间aig那一段,看的时候仿佛跳了一段,没搞清楚最后是怎么救助他们,就跳到处理银行问题了。二是把政府塑造的好像一个白莲花,一点责任都没有,好像只是个给华尔街擦屁股的可怜人。
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和《大空头》对应看,那边讲了危机前空头的思路,这边讲了危机后政府和银行的操作。可以从电影里感觉到政府和银行的博弈,看出政府是怎么被逼迫着,无奈之下用国家资产去救助那些大而不倒的公司。
那些公司在经济繁荣时自己大把挣钱,危机时却裹挟着国家用纳税人的钱为他们买单,最后钱也用不到该用的地方。看的时候几次感同身受的有点生气,雷曼破产而民众甚至叫好那一段,看的时候就很能理解那种心情。
但是危机前政府和银行的思路我还没有了解过。说起来也不外乎是政府缺乏监管,华尔街贪婪,但我就很想问一个问题,在事情发生之前,他们怎么会那么蠢?
作为电影,可看性稍微差了一点,开头一大段新闻堆砌几乎要劝退了我。不过,即便是对金融一无所知的人,看到保尔森几秒钟之内被四五通电话狂轰滥炸,被焦虑纠缠到彻夜难眠但是又坚持拒绝滥用药物,还是会被紧迫感吸引着看下去。一边佩服着,一边暗自期待我和我的祖国(的经济体系)一辈子不要遇上这样的日子。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美国电影《大而不倒》,这是一部描述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前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发生的故事。要说起来,这是一部颇为“应景”的类型片,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迅速改编成电影,利用真事的影响力推销影片。类似的影片我看过如央视放映的《倒塌的大厦》,一部描述安然公司破产的影片。这种“应景”的影片对我们了解部分事实真相以及民众对该事件的情绪等多有帮助。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雷曼破产时的美国政府财长保尔森,故事情节基本上围绕保尔森展开。首先要说我本人是不懂经济和金融的,看这类影片主要看的是热闹和人性的体现。下面就说说我看这部影片的一些零碎的直观感觉和想法。
整部影片再现了那场金融危机发轫时的场景,故事情节和新闻报道多有切合之处。从整个影片的表现看,保尔森就像一位慈父,而那些华尔街巨子们就像保尔森的不听话的孩子。除了保尔森这位慈父外,还有几位孩子的保姆,比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这位后来成了奥巴马政府的财长),还有一位证监会主席,不过这位主席的名字我记不住了。而这些保姆,在影片里都听命于保尔森,显示美国的金融体系中,政府方面是以财长为核心的。
而那些华尔街巨子们,就像天下所有的孩子对父亲的态度一样,平时最烦的就是父亲的管教,但是一旦出了什么事,就都跑去理直气壮的要父亲帮忙。在美国的这次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那些平时嘴里不停嚷嚷放松监管,政府本身就是问题,都由市场自动调节的各路资本家们,都不管自己以前说了什么,跑到政府那里排队要求政府纾困。在排队的这些人中,华尔街巨子们自然排在前列。除了华尔街,像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受到政府的眷顾,把自己“国有化”了。我记得当年我看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其中一个让我惊艳的报道是美国的色情业(好像主要是制作色情影片的公司)也排在队伍中,要求政府救助,并且告诉政府,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中,色情业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可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所以政府不能坐视处于资金困境中的色情产业垮台。
在影片开头,雷曼兄弟公司的CEO富尔德要求保尔森给巴菲特打电话,让巴菲特考虑收购雷曼公司,保尔森于是打了这个电话,影片从这个情节开始,后面几乎都是保尔森及其手下如何出击干预市场了,如把华尔街的大亨们拉到美联储关起门来,逼着他们自己想法为雷曼的转卖而出血等等。这些情况真是是非常的不符合新自由主义的话语,但是美国人做起了好像没有多少思想负担,非常的务实。这一点中国的自由派真应该好好学学,因为中国的很多人是意识形态奴隶,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社会运作都要符合他们脑中的意识形态,且不顾任何代价。说实话,他们的意识形态恰恰是美国人教的,但美国人遇事非常的现实,不被教条所累,他们甚至不惧国有化,这一点,中国的知识分子可差的远了,整天在国与民,进与退之间扯淡叫嚷。
在影片中,保尔森的形象相当的正面,一个勤勉肯干的官僚,而伯南克像一个谨小慎微的小媳妇,说话都不敢大声,那个纽约联储的盖特纳,却是一个活力十足的人物,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加上被他们关起门来的华尔街巨子们的配合下,英国的巴克莱银行终于答应收购雷曼公司了,但是这个辉煌的胜利马上就烟消云散了,因为这次收购立刻被英国监管当局给否决了,影片中保尔森立刻给英国财政大臣打电话,这位财政大臣的回话是“我们可不想感染你们的毒瘤”。据我看的新闻报道,影片里英国人的这句话的确是现实中真说过的话。影片中雷曼公司的四个潜在买家,巴菲特的收购因为富尔德嫌报价太低拒绝了,韩国的一家银行因为富尔德高估雷曼的房地产业务而告吹,美国银行的收购被另一家陷入困境的同类公司美林捷足先登,抢先被收购了,而巴克莱的收购被英国政府否决了。影片情节发展到这里,由雷曼和美国政府主导的收购大战彻底失败了,其实,影片中美国银行和巴克莱的收购基本上由美国政府主导,雷曼公司已经丧失了发言权,静等自己最后命运的到来。当所有的买家都收手后,保尔森面临着抉择,是放任雷曼的倒闭,还是由政府直接出资——就像房地美和房利美那样——为雷曼纾困。保尔森的选择是雷曼倒闭。
雷曼倒闭后,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狂飙突进,股市狂泻,华尔街其它的大公司一时间都风雨飘摇。影片中,雷曼倒闭后保尔森不停地接电话,华尔街的大亨们抱怨雷曼的倒闭让自己也岌岌可危,搞实体经济的通用电气的CEO伊梅尔特也打电话抱怨没有信贷资金,公司非常困难。而法国财长加拉德也打电话抱怨保尔森怎么能犯这个“可怕”的错误,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法国女财长成了现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于是,那个声明再也不会替企业纾困的保尔森害怕了,他立刻自扇耳光,马上为快倒闭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资金,阻止其倒闭。影片的最后,美国政府为华尔街注资上千亿美元,要求华尔街为企业贷款。于是,华尔街真的成了“大到不能倒”了。
就像中国的房地产商有能力绑架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一样,美国的华尔街绑架了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并且绑架的程度远高于中国的房地产商。影片中保尔森曾经为这次绑架做了斗争,让雷曼公司倒闭,但是影片的后半部表现了这些大金融机构真的不能倒,一个雷曼倒下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就面临极大的困境了。保尔森终于屈服了,他持续的为华尔街各巨头注资,他最终不过成为华尔街巨头大而不倒的一个“脚注”。
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仍不理解为什么独独不救雷曼公司。不少人都认为如果美国政府阻止了雷曼的倒闭,金融危机就不会深化。有人说,如果救了雷曼,入主白宫就会是麦凯恩,就不会有“奥巴马医改”的威胁;有人说,如果救了雷曼,股市就不会狂泻,那么迈克尔•杰克逊就没有必要答应在伦敦开50场复出演唱会。他就不会感到压力那样大,也就不会服用那些镇静剂,那么,他可能还活着等等。种种这些说法,包括《大而不倒》这部电影,似乎都向人们传递着“大而不能倒”已经成为事实。众所周知,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发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毒瘤(就像那位英国财政大臣说的),但“占领”运动却不能伤到华尔街,因为这个毒瘤已经和社会共生共灭,成为社会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摘了这个毒瘤,社会和经济就会崩溃,不摘这个毒瘤,社会也会在一次次小规模的崩溃中慢慢窒息。尤其是经过雷曼倒闭的事件,大而不能倒成为社会的共识,那么华尔街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自己可以不顾风险的疯狂敛财,出了事后政府买单,其实是全体国民买单。发财是自己的,出事由民众拿钱,那么,这颗毒瘤不会变小,只会越来越大,绑架能力越来越强,美国的危机就只能缓解,只能推迟,只能暂且压制,不会消除,而且以后会一次比一次猛烈。
那么,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政府直接出资阻止了雷曼的倒闭,这一次金融危机是否真的可以避免发展成雷曼倒闭后的样子?我不懂经济和金融,让有见识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听说保尔森有自己的回忆录,不知他自己事后如何评价他对待雷曼公司的决策,如果回忆录里有这个内容,应该是个很好的参考。
本片根据《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畅销书《大而不倒》改编而成。影片荣获2012年第69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迷你剧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及最佳男配角提名等多项大奖
对于金融小白来说,看着如此这般的唇枪舌战,专业术语和高密集的信息量绝对是件吃力的事情。但影片绝不枯燥,这简直就是一部惊悚片,前半段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各种危机,后半段棘手的救市手段,情节上悬念起伏,情绪上咄咄逼人,只是不同于矛头尖锐的【监守自盗】,这简直就是美式主旋律。★★★★
前十家银行的资产是全美银行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七。金融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流动性,银行系统内在的贪婪搞垮了经济,反而不能倒,政府得让他们继续活着,普通人才能有个工作能温饱能买房能养孩子,如果大银行死了,经济崩溃,底层的日子就完全没法过。金融已经完全主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过是为它世世代代打工而已。政府用纳税人的送给商业银行增强流动性,投入1250亿元,银行第二年就马上还了,他们根本不需要,拿了你的钱你还要管我们,华尔街银行一年给高管发的奖金就是1350亿元,greed is the beating heart of USA economy.
大到不能倒实际上是指AIG,因为在美国的任何交易都与这家大公司有关。本片是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好的解读和演绎。最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精准的勾勒了中国政府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的冤大头角色。同时,也交代了富豪巴菲特在美国金融领域里特殊又无人能及的地位。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国家也可能是这样。第一次看到《大而不倒》的书时,觉得是个很酷的名字,那时候没留意,看到电影编剧名字我还以为是艾伦·索尔金。。
还不错嘛。
鲍尔森最后恳求美国投行们让政府国有化的时候居然进行的这么艰难,还要考虑是否制约了他们的运行和发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要在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笑了:资本主义果然是纸老虎。8.2
距离那场让我们或者说我国瞬间蒸发3760亿美金的金融危机已经3年了,不知道今天中投是否还记得肉痛?金钱永不眠,根源于人性与资本骨子里的贪婪不灭,危机就永远存在。但社会、行业乃至普通人对这一事件的回顾、分析、反思绝不会毫无意义:面对真相与本质是永远痛苦的朝圣之路,却不得不勇敢面对。
美国的媒体和一些纪录片的制片人、导演实在是出色。他们会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快速的以自己的方式将历史记录下来。本片就是很好的一例。看了几个关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各自有侧重。本片从美国财政部的应对出发,因为财长不大可能接受采访以纪录片的形式完成,所以他们采用了这种剧情片的形式
真正的自由經濟比偷運奶粉更可怕。
比书差很多,删去大量背景和铺垫以致失去一波三折的紧张感,许多复杂沉重的事都一笔带过,拍成迷你剧可能更好。美化财政部美联储的倾向原书就有,改编完全以保尔森为中心就更明显了。不过剪辑超赞而且表演实在太加分了,William Hurt太棒太棒了太棒了!讲CDS那段真教科书级的金融科普。
比《监守自盗》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说实话,《监守自盗》和《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披着纪录片外衣的故事片;《大而不倒》是披着故事片外衣的纪录片......James Woods气场全开,而且真的跟富尔德有几分神似......扮演Lagarde的那位更像是穿着职业装在广告里卖汽水的阿姨,而且就长相来说更适合演众院
“资本主义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政治经济白痴如我完全看不懂内容,多亏财政部那个妹子替我问问题(至于为嘛要看,这是作业……),只好买本原著来读了。作为电影而言倒是不错,一口气撑到最后(这种速度感和全剧无尿点完胜[让子弹飞]啊),带有明显的纪录片风格。吐槽稳准狠。财长人物刻画很不错。
too big to fa!l...
鲍尔森负责忽悠,伯南克负责恐吓,盖特纳负责扯皮条
有情节的更好玩~这个名字我喜欢 哈哈
前半段边看边wiki,后半段想起在法国的最后时间,金融危机对我这类小平民的影响。群星演绎非常精彩,但有给鲍尔森洗脱嫌疑,不知老鲍有没有投钱,四星降一。
对于金融小白的我来说,看着如此这般的唇枪舌战,专业术语和高密集的信息量绝对是件吃力的事情。但影片绝不枯燥,这简直就是一部惊悚片,前半段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各种危机,后半段棘手的救市手段,情节上悬念起伏,情绪上咄咄逼人,这简直就是美式主旋律
这种灾难不比自然灾难来得小,很喜欢HURT近两年和少看到他了,TOPHER还是嫩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