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异于豆瓣竟然没有一篇长影评,所以来自己写了。 不懂什么电影评论的理论知识,第一次写影评,权当观后感吧,胡说成分占比较大。希望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吵架哦。
作为一个资深的恐怖片爱好者,血浆,暴力,死亡,自认为胆量不小,这些元素早就习以为常。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新古惑仔里的动作镜头是第一部让我看到浑身发麻的。直到现在,我打字的手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不由想起小谢在《怒火·重案》的采访里看到一句话:“我们要做的,是用最安全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看到最危险的镜头。” 看完这部电影,第一感受是刺激,第二是空虚,最后却是缓而蔓延的绝望。 谢霆锋好像总能演出别人演不出的脆弱感。显然这一次的陈浩南也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谢霆锋式”的角色。幼年丧父,被迫混黑,在暴力与死亡中摸爬滚打,经历着完全别于其他同龄人的成长。 他本性善良,因为妈妈,继父,和奶奶都在给予他真实可感的爱。当他辍学回家,着一身花外套,领口开到肚脐,脖子上戴着项链,指间夹着香烟,站在门口徘徊,母亲没有责备,却只说快来吃晚饭。当他向奶奶坦白自己不再读书,转而做古惑仔的事实,奶奶没有责备,只是塞给他自己从庙里祈来的平安福。当他因砍人错过母亲最后一面,跪在医院的地上看着冰冷的尸体被渐渐推远,继父也没有责备,只说“我没有去见你妈,先去查看担架上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因为我怕其中有你。” 他命运悲惨,生父就因混黑道,被人砍了四十余刀致死,而他最终却也走上父亲的老路。喜欢音乐组建乐队不是他的错,学校却刻意逼他格格不入,硬要替他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加之再三在街头被混混招惹,为求自保,只得加入黑社会。 入伙初期,他把陈浩南内心深处的纠结与煎熬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将吉他摔入火焰之中,脱下校服,身边伙伴嬉笑打闹,他伫立在原地,眼神复杂,似笑非笑。老大给他们叫陪酒女,他关上门,却不动对方一下。我以为他天生与黑道格格不入,他是有良心的,他不屈于命运。可是老大第一次叫他们在街上堵人时,他却冲在最前面,对人下了狠手,拉都拉不住,那时他眼里的光大抵是逐渐模糊了。第一次去砍人的前一晚,他与伙伴在天台抽了一宿的烟,灯光暗淡下来,只剩星火在黑夜里忽明忽灭,他们沉默,镜头扭曲转而切换,无声地表达一种年轻的迷茫,一种时光也承担不起的沉重的迷茫。 第一次动手是最难的。可他毫不犹豫地将钢管插入了对方的身体。他不是在释放暴力的天性,而是在逼迫自己安于现状,一种濒临崩溃的状态,如同把他对命运的一切不甘,委屈和愤怒都要狠狠砸进对方的身体——他在无声地求救:如果我有选择,我不会是现在这副模样。可是我没有选择。 往后的一切日子都变得自然起来。白天打架斗殴,夜里灯红酒绿,空虚,放纵,从不离手的香烟,烟雾缭绕下,他确然是完美呈现出了典型的古惑仔形象。 黑道有黑道的规矩。别于学校里所教的课本知识,黑道不仅教打架,也教做人。女性角色拥有助他成长的作用。当他还是单纯少年的时期,他在台上表演,钟意的女孩在台下看着他。那是他人生中无法触碰的白月光,因为女孩终将去往英国读书,而他只能在香港街头终身游荡。两人注定拥有无法相交的人生轨迹。入伙后,陈浩南有两次成长。一次是与舒淇饰演的阿菲间隐晦的爱。阿菲是大头(吴彦祖饰)的女友,本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女强人,却被陈浩南多次撞见偷偷落泪,甚至于脸部被殴打的痕迹。她所表露的脆弱没有催化少年的施暴欲,却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他要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道理。这让他拥有了责任感,开始慢慢蜕去少年稚嫩的皮。另一次是杀人前夜,在拳馆,陈浩南收到了白月光传来的消息,说自己要离开香港去英国读书了。他没有回复,而是默默点上一支烟,大头来到他身旁,道歉说自己不对,不该打女友,应该保护她,他同样报以沉默。这是一种无声的道别。白月光的离开标志着他的过去真正结束,他已经放下一切,预备奋不顾身地冲入刀棍中沾染恶的鲜血。 第二次面对死亡就变得容易多了。一个失足,他看着曾经在街头挑衅自己的那个古惑仔跌落大楼,被钢筋穿心。他与伙伴震愣在原地,眼神中的罪恶感却减去了—— 他真切地开始陨落。 “做了黑社会,一辈子都是黑社会。”如果说,一位不甘命运的少年的陨落是一种悲伤,那么一位中年男性与命运的妥协、和解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黑老大在剧中扮演着近似父亲的角色,是制定规则,树立规矩的人,却也是真正关心陈浩南的人。或许他在陈浩南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全然理解那份无助,那份无可奈何,那份不甘。因为杀了对家老大的哥哥,陈浩南被他们劫去,殴打折磨,而他带着手下义无反顾冲进包围圈,要把陈浩南救出来,甚至不惜捅伤自己,这样一种裹挟着痛感的深刻的爱,除了父辈的责任与怜爱,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去的自己的救赎。 那是他们永远也无法完成的自我拯救。 黑老大对自己古惑仔的身份是认同的。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生死,如今的他已沉淀下来,开始接受这样的自己。他第一次带小孩们泡澡时,面对大家对自己纹身的讨论,手下凶说“不能开纹身的玩笑”,他淡然一笑说没关系。这种淡然便是自我接纳的体现。电影的结局,陈浩南最终也为了掩盖疤痕,而在胸前纹上一条龙,预示着他最终也像黑老大一样接受了自己。这是电影呈现出来的他最后的成长阶段。往后他的命运会怎样?是否会像他父亲一样被砍死,还是像黑老大一样起家赚钱,往复轮回,永远洗不去“古惑仔”的标签,正如同他洗不去在警局画押时在手上留下的黑色污迹,也洗不去纹身。 我想《古惑仔》这部影片里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古惑仔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一个灰色地带。是社会经过自然选择而淘汰下来的一批人,读不了书,找不了工作,只能如烟灰般沉积在街头,一辈子遭人唾弃。导演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和时代的悲哀。陈浩南这个人物在当时不是典型,而是一种普遍。80年代的香港正值英国殖民时期,政府腐败,治安混乱,黑道横行。黄赌毒等非法行业遍布街头,分属不同的帮派。那时连警察都不敢靠近这些区域,普通老百姓想要免于骚扰,只能依赖于黑帮,服从他们的管理,如定时上交保护费等。在那个时代,成为古惑仔大多是迫于生存的选择。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略显生硬的叙事,镜头切换,以及一个仓促的结尾。有很多情节都没有解释清楚(或许是因为我看的是删减版),譬如因吸毒被老大泼凉水惩罚那段,还有陈浩南母亲的死因等等。人物塑造方面也有欠缺,譬如山鸡,先前的斗殴中他一直充当逃兵的角色,总是投机取巧地躲起来,而在结尾时却义无反顾地跟着黑老大去救陈浩南。我明白导演是想体现人物成长,同时表达他们深厚的兄弟情谊,可其间人物的心路历程则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即便作为一个配角,这样的瑕疵也还是很明显。另外,陈浩南和钟意的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铺垫也有些单薄,几个对视就充当了爱意的表达,还不如与阿菲之间的深刻。一些主观评论,如有纰漏,多多指教。 回到谢霆锋本人,拍摄这部电影时他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已然演技了得了。有时他即使对着镜头沉默,却也能从眼神里读出很多戏。期待,失望,悔恨,痛苦,愤怒,无一不是闪着光的,鲜活的。不由地想到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关于父亲,关于感情,关于事业,80年出生的他,从睁眼那一刻起就暴露在镜头前,如《楚门的世界》一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人窥视。而他又何尝不是被强迫着,撕扯着长大,在镁光灯下完成一次又一次自我救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替少年古惑仔这个角色赋予了灵魂,二十多年过去,如今再看这部电影,他好像真切地扮演了他自己。 又联想到他最近拍摄的《怒火·重案》,陈木胜导演的离世,也标志着香港动作电影一个时代的终结。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卷来一些人,又卷走一些人。唯有谢霆锋和他身上独特的少年气没有改变,仿佛还在与时代做着最后的抵抗,一同潮起潮落,冲刷去浮躁,留下一方乌托邦式的净土。
起因
五一的时候,无意中刷到一条《奇葩说》辩手杨奇函评论《古惑仔》电影的短视频,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回忆,于是决定系统的回顾一下《古惑仔》这一系列的电影。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杨奇函说的大部分观点都是对的。比方说,大多数被《古惑仔》蛊惑的孩子们,没有看到这一系列故事背后的苍凉底色;比方说,《古惑仔》简化了社会规则让孩子们误以为讲义气,打打杀杀、混江湖就是人生的出路。
大家都知道,浩南身边从大哥阿B全家,大哥大蒋天生,到兄弟巢皮、大天二,甚至最爱的女人小结巴都死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天煞孤星;山鸡倒是活下来了,下场也不怎么好,本来山鸡和牧师女儿淑芬这对CP很好磕,也是前四集很抢眼的角色,但是到后面直接被官方拆散,到第六集更是给山鸡安排了个日本极道之妻,还惹来一场港台日黑帮大火拼。
从这点来说,杨奇函说的都对,做古惑仔就不可能有好下场。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电影就是造梦,用夸张、虚构的方式去重塑一种人生,简化社会规则是服从于电影叙事的一种必然,更别说在“尽皆癫狂,无不过火”的香港电影宇宙。至于说教坏小孩,拍电影的人都未必全信,看电影的孩子反倒把这些都当成真人真事去学习?那非要怪的话,只能大声疾呼,尽快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吧!别让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那么早接触到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的电影。要知道,《古惑仔》在香港的定级全部都是二级半以上。
那么,为什么《古惑仔》在上世纪末的几年时间里,还能够那么受欢迎呢?这里面如果真正分析的话,违禁的词汇肯定特别多,所以我也就不一一展开了,只是简单说一个我觉得最重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观点。
《古惑仔》系列电影代表了大多数少年,在即将踏入成人世界前,处于既迷茫又膨胀的阶段,对这个世界最狂妄又美好的想象,那是你们、我们、他们,每一个少年最初的“星辰大海”,也是他们最后的青春!
基于以上观点,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认知和人生教训,重新梳理一下《古惑仔》这一系列电影。所有观点都只代表我自己,接受反驳,但绝不改正。其次,我也不是太正式的人,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估计免不了会自然流露说教和爹味,敬请见谅。
总之一句话,我说电影,你爱听不听,我自说自话!
《古惑仔》电影的开始也是终结
从上映日期来看,这部1998年6月5日上映的《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其实属于那两年《古惑仔》电影热潮的尾声,甚至可以说是终结。但是从剧情故事线来说,它偏偏又是《古惑仔》正传的开篇,绝对男主角,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的养成故事。时隔两年之后的《古惑仔6胜者为王》虽然故事更深刻、更磅礴,但是显然已经完全偏离了原作“湾仔一向我大晒、我玩晒,洪兴掌管一切”的少年气息。
另一方面,《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演绎浩南、山鸡的成长故事,配合当时还没有被英皇收购的飞图唱片,起用刚满18岁的谢霆锋与李灿森、吴彦祖等全新人班底演出,在当时来看只是一个简单又盛大的推新人手法,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再看,却可以看作是香港演艺圈对大华语地区的最后一轮推送,是谢霆锋、吴彦祖以及没有在本片中演出的陈冠希、余文乐等香港末代男明星的最初亮相,同时也是香港演艺圈逐渐被大华语地区同化,乃至消亡的终结。从那之后,香港演艺圈几乎再无新人!
毕生活在荧光灯下的谢霆锋
先说一个有趣的记录,因为血腥暴力镜头和粗口等元素,《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当年被核定为三级片,作为主演,谢霆锋在影片上映时还未满十八岁,因此他大概是华语影坛第一个不能进场观看自己主演电影首映的男演员。
身为四哥谢贤和狄波拉的长子,谢霆锋从出生起就活在荧光灯下,在那个狗仔还不盛行的年代,每年春节,他总要陪着父母一起出现各大报章杂志的重要版面上。之后,谢贤与狄波拉离婚,谢霆锋小小年纪就开始独自生活,之后又有传言谢贤遇上经济危机,从小就把他的经纪约卖给了飞图唱片。于是这才有了1998年,谢霆锋刚出道就影歌双拳出击。
电影方面,飞图唱片专门请动王晶、刘伟强,为他量身定做了《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可惜“古惑仔”风潮已过,王晶、刘伟强两位导演也无心恋战,简单的炒了炒剩饭,所以电影上映之后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不甚理想,尽管谢霆锋凭借在片中的本色演出,拿下了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可惜他还是没能接过郑伊健的班,再续浩南与古惑仔的辉煌。
音乐方面,1999年杨受成的英皇集团正式收购飞图音乐,把谢霆锋作为重点新人打造,同年发行的谢霆锋国语专辑《谢谢你的爱1999》直接让他成为世纪末偶像,也开启了谢霆锋歌影绯闻雄霸华语娱乐圈十余年历史,直到近几年,虽然谢霆锋已经多半退居幕后,但还是不时以“锋味”厨子的身份,与张柏芝、王菲扑朔迷离的情感事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平心而论,作为大银幕处女作,谢霆锋在《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中的表现只能算不过不失。并且,王晶、刘伟强两位导演为了更贴合他的个人形象,对陈浩南的前史故事做了大幅的修改,在保留浩南耍帅的本色之外,多加一条学生时代夹BAND的故事线,也是为了不遗余力地推销作为歌手的谢霆锋。
影片中一共选用了谢霆锋三首歌曲,其中《开放日》是影片主题曲,反而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印象;《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因为正好配合了学校乐队演出的桥段,虽然歌曲本身没什么精彩之处,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作为电影片尾曲的《活火山》,同样因为搭配上“浩南纹身”的名场面,再加上谢霆锋故作愤怒的歌声,同样叫人记忆犹新。
但是除此之外,无论是影还是歌,谢霆锋与《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都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时代灿烂又虚妄的花火,转瞬即逝,无法长久。
社会规则的隐喻:摇滚、泡妞和纹身
回到本文最初,杨奇函说《古惑仔》简化了社会规则,但是我觉得他大概也简化了《古惑仔》这一系列的电影。不说其他的,在《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里,王晶、刘伟强两位导演就很创新地用摇滚、泡妞和纹身这三个元素串连起一个普通香港少年在社会规则之下的“成长”,看似写意,但其中另有隐喻。
浩南、山鸡等人最开始只是屋村里的摇滚少年,希望通过音乐来宣泄青春热血,同时泡妞,但是在学校的不理解和屋村潜规则的双重挤压下,最终只能选择放弃摇滚这条看上去至少符合正常人生活轨迹和社会上升渠道的路径,走上古惑仔的不归路。
何嘉莉饰演的富家女在电影中段莫名消失,和放弃摇滚这种理想化生活,投身底层,代表的都是香港当年底层少年的不归之路。社会规则客观存在,不可能那么容易被人简化,即便是香港,阶层的分化也早在少年出生之前就已经注定。古惑仔看似刀头舔血,但却几乎是底层屋村少年的唯一选择。最终,浩南选择纹上过肩龙的图腾,其实也就代表了他已经认命,心甘情愿地在古惑仔这条不归路上一走到黑。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底层社会规则的被动接受,和勇敢反击。
并不是所有的底层人士都能够改变自身命运,跳出固化的阶层,知识和理想需要更坚韧的神经和更多的运气,少年大多不懂什么叫坚韧,能够遇上像大B这样的好古惑仔已经算是天大的运气,能够从靓坤的手下逃脱,至少不那么快就变成炮灰,而是成为未来的浩南,这大概已经是《新古惑仔》能够带给观众最大的启示!
当然,《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在浩南的身世这一块,特别是他母亲去世这一段,其实有更大胆的表述,只不过那些内容都太违禁了,所以在此,我就不详细解说,诸位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去理解吧。
这绝不是古惑仔片。叫青春残酷电影更合适。被教条和规矩所遗弃的年轻人,懵懵懂懂认了老大,开始没法回头的古惑仔生涯。他们有了江湖义气、江湖身份,却找不到一个为什么,甚至连政治背景都加进去,以期烘托这种迷惘。编剧和导演够悲观和悲悯了。年轻的小谢SamDaniel。打酱油的吴某。
第一次认识你,尼古拉斯
我竟然看过,那时候都不知道在看什么...
此片亮点吴镇宇+李灿森 吴彦祖还是演纯粹的美少年去吧
遥想青春当年。
浩南哥。山鸡。曾经的经典。
逝去的青春,叛逆的谢霆锋,我的偶像已经老了,那个留在长头发,带着夸张耳钉的谢霆锋
我就是不喜欢陈小春啦 我喜欢李灿森啦 哈哈
本来以为就是小谢年轻时的偶像剧而已,古惑仔前传之少年陈浩南之类的。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莫名其妙加了段政治背景进去,而且还是超级敏感的那种(5+1,5-1)。这电影的词条应该在各大网站都找不到了吧。此时香港已经回归了,看来当时香港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到了2017年,导演刘伟强执导了建军大业……
古惑仔系列的这种过家家的动作场面,真是撑死了两分的货,这一部也没什么突破和让人难忘的地方,吴彦祖的打酱油完全莫名其妙,李灿森演的像一坨屎。优点是,配乐摄影什么的,还有点后来《无间道》的意思
年轻的
潮人李灿森
青春啊啊啊啊啊
谢霆锋还是没有陈浩南那种气场
难忘舒淇!
此出戏看点:看青春17岁的谢霆峰疯狂乱放电(很帅,可惜没电到我,哈!),剧情真的是乱胡诌:年轻的陈浩南(谢霆峰)会玩摇滚!?山鸡(李灿森饰)变得中二又不靠谱,巢皮(袁伟豪饰)年轻制服装扮满帅的,就这样,没别的。
人还是年轻时候好看那,,,,
除了那首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还有什么···
剧本本身一塌糊涂,没头没尾。角色设定都像精神病人,莫名其妙。没有笑点,也没有燃点,通篇散乱。PS:这样的故事,还穿插了这样的背景,正版一番巧手后竟然可以上爱奇艺和B站。挺意外的。
小学时候晚上睡不着,偷偷爬起来看电视看到的。从此吴彦祖的形象深深印在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