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我在天涯看见了一段对《爆裂》中吴镇宇最后一场戏的评论: “只凭这一段戏,吴镇宇将同时代的香港男演员甩在了几条街之后。这段将近4分钟长的戏中,吴镇宇没有对手,没有台词,甚至几乎没有因疼痛而发出的呻吟,只是凭他的表情,眼神,和肢体动作,将观者的心紧紧地抓住。 没有人哭泣,但更没有人淡忘。" 然后我想起,这是一段多牛逼的表演。那个晚上,我像看完任何一部电影一样关机,心情平静的睡下。然后我失眠得厉害,他挠着头笑的样子,那种绝望的孤独和意气风发的身影在黑暗中越发清晰,我记得我深吸了一口气,没阻止住接下来的抽泣,然后我爬起床发了条微博。 这部戏已是他第二次拿到香港电影评论协会的最佳男主角,是他第一次提名金像奖,是我第三次开始喜欢他后看的第一部电影。 我看过的打着吴镇宇的标签四十部片里,烂片实在不少。难怪有人说他的接片水准一直在他的演技之下,那么多短评实实在在的写着,有一颗星给吴镇宇。内敛如倪永孝,癫狂如靓坤,仅用“神经质”来形容简直委屈了他,他不否认神经,却不认这标签,喜羊羊也是标签呢,要它作甚。世人皆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然而就在这40部里,我见到的吴镇宇,竟然无法把他归类为某一个类型。那些眼神纯真闪亮的,那些癫狂至极的,那些深情款款恨不能嫁的…… 甚至在叶伟信这孪生兄弟般的两部电影里,一样的悲凉宿命,一样温暖的让人忘了他是那个”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的靓坤。即使他忙的没时间改变发型,你都不能说他呈上的表演是相似的。于是,他这两部带着香港特有文艺气质的电影一一提名了金像奖。尽管他一再的说,自己不文艺,演员就是贪慕虚荣的一帮人,我们贪钱不会有人怪我们。大佬,没有演员会这么讲的。 我昨天才看见一篇杂志,抬头写着他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疯子,有着最闪亮的舞台,最合理的理由。我心里紧接着就跟出了“那他也是全世界最孤独的演员”,果然,编辑也如我所想。他的好基友黄秋生说他从不跟任何人讲心里话。他说有什么好沟通呢,喜欢怎么演就去演,喜欢什么就去买,我从来不跟人沟通。所有人都在问“你为什么不讲人类的语言呢”,他答“人为什么一定要不停的讲话呢”。这让我想起天涯里的讨论,认为看过他的《茶舞》,他演得了《花样年华》,梁朝伟却演不了《爆裂**》,眼神里那份绝望的孤独香港找不到第二个人。那是演员自身的孤独啊。 他实在不像我喜欢过的任何一个人。所有的人,你只要扎准了脉,都会跟你侃侃而谈。而吴镇宇,即使你越过了他的国语障碍,越过了他非人类的表达方式,最大的困难是你分不清他什么时候在说真话,什么时候是天马行空的敷衍。他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他人生中的瓶颈,我觉得采访他才是记者们人生中的劫难。 就是这么一个特别大方承认自己是爱现,爱虚荣,爱漂亮的人。说演戏是拿来赚钱的,生活中还要演,又不给钱,岂不是很亏,太累了,索性不去烦人的颁奖典礼了,索性也不与大家交往了,朋友过生日还要送礼物,麻烦。 如果有机会,在帅脸和演技之间你如何选。选帅脸。这是我一直爱着射手座的孩子气与无边无际。我突然想到了前人反复在提他眼神中的末世感,他是12月21日出生的人嘛。 小朋友告诉我一个段子,说吴君如给他家里打电话,他太太接了电话小小声讲话,吴君如问,为什么要这样讲话,像做贼一样。太太说他在打坐呢,害怕打扰到他。 我就像所有不懂他的人一样,只能玩笑着说,那真是一个神经病啊。
似乎借用了几部好莱坞电影的创意,如《搏击俱乐部》那种用两个演员来饰演一个人内心中两个不同的部分;
但是创意在于,一个是年轻,不懂事,好色,贪玩;一个是更成熟稳重的,老练的,有责任心的,未来的男子; 两者有时间轴上的距离,又都同时存在,并且有亲密关系,相互影响;
直到最后 Mike 死去,促成了阿仁的蜕变和成熟;
两名女子也好像是同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年轻的 阿Yen ,
年长一点,怀孕,被抛弃的 孕妇Jennifer ;她俩的状况似乎又和两名男子有关:
如果阿仁真的和阿Yen发生关系,以他好色,贪玩,不负责的状态,就会促成一个未来被抛弃的孕妇,如Jennifer;
然而由于 Mike的阻止,此事并没有发生;
同时,Mike主动去当Jennifer的BB的爸爸,承担起那个缺失男人,丈夫的责任,虽然是出于自己童年孤儿命运的补偿,但某种意义上又像是一种赎罪,不管是对于年轻阿仁的,还是某某男子的。
也似乎因为这样,阿Yen的命运没有走向Jennifer那般,最后,阿仁把他送到机场,出国念书,
“记得回来看我”
看到阿仁最后以片头Mike的方式奔跑着,很美,有一份感动
一个男子的成长,蜕变,成熟,同时以祭奠内心那个死去,牺牲,奉献生命的男子为代价;
死亡与重生;
虽然整体上有港片的粗大,低俗,娱乐,幽默,搞笑等等,或好或坏,不那么美,精致,惊艳,深刻,高雅的元素。但这就是港片啊,属于那个年代的味道!
《搏击俱乐部》,《蝴蝶效应》的灵感,在我看来比较明显;
平行宇宙概念,不那么严格和明显,以暗示的方式表现出来。关于命运的话题,用他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选择,影响来表现。
命运既是如是,又可以不必如此,救赎还在当下的选择和行动。某种意义上,过去可以改写,过去改写了,当前的世界,人物关系,就不一样了。但发生了的,也不必一定是曾经发生的那样吗?
如,和花花公子发生关系,导致怀孕的女子Jennifer,干着洗衣房工作,没有丈夫,BB没有爸爸;可以变成是那个出国读书,有大好年华未被损坏,且充满了美好未来的阿Yen吗?
电影的实质跟片名很割裂,这个刑警一点都不爆裂,反而脉脉温情,满满正能量!影片貌似警匪动作片,实则文艺剧情片,属于叶伟信的灵光乍现之作,制作成本有限,只能用巧劲,有趣的灵魂,浓浓的人情味,一个孤儿、一个浪子、一个弃妇、一个叛逆少女及一个孤寡老人,几个被边缘化的人互相抱团取暖,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也不一定是爱情,却比爱情更让人动容。 最具记忆点的一场戏,后天组成的一家人坐在一桌吃饭,碰到穷凶极恶的劫匪上来找茬,被四婆喊起一块就餐,饭后还让劫匪帮忙拍全家福,这种黑色幽默,简直神来之笔。 虽然罗兰凭此片拿下影后,但最出彩的角色非吴镇宇莫属,把那份具有悲凉宿命的孤独塑造得极具感染力,那微表情、眼神及肢体动作,都绝了,金像奖差他的可不止一个影帝,致敬好演员。
什么才叫港片,为什么90后对港片充满情怀,为什么那个时代港片的影响力这么大。看着这部电影我会想起,小时候租DVD看电影的情形。世纪初电影院并没有普及,人们更倾向于租DVD在家中看电影,并且港片居多,印象中0405年左右互联网的兴起,租DVD不在是大家的第一选择。08年后电影院普及DVD店基本上销声匿迹了,进口片的引进和国产片的崛起,挤压了港片的生存空间,大量人才纷纷“北望神州”。黄金时代悄然逝去。
《爆裂刑警》是我近期看吴镇宇的第二部电影,他的光头造型也一并延续。琢磨不定的脾气和神经质的表演仿佛成了我对他的标签。古仔一如既往的帅,但是不在是现在屏幕上的成熟严肃,而是充满年轻朝气。影片中的三名女配角也让人记忆犹新:罗兰阿姨演技稳定发挥;郑雪儿古灵精怪;林美贞温柔娇媚。影片中的反派毒龙给人的压迫感太强烈,吃饭的一场戏气氛让人不寒而栗。他正确的诠释了什么是“杀人不眨眼”。
电影特别的地方在于并没有大篇幅的讲诉主线剧情,而是用支线剧情埋下伏笔来进行推进。贴近生活味显得格外温馨,再搭上主要演员们与角色气质的契合给本片增色不少。
三星半;和《朱丽叶与梁山伯》同样既悲情又温暖,吴镇宇演绎渴求亲情的孤儿真是入骨,开头的奔跑与结尾的颓然,传达的也同样是“无所谓啦”,人生没有规定动作,没有恒久设定,永远被生活流推着走,所以他们珍惜彼此偶遇,由一群无血缘关系组成的其乐融融的家庭,破案枪杀倒在其次了。
吴镇宇,这个骨头都在演戏的男人
1999年到2000年间吴镇宇演了很多经典之作,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2003年无间道2的倪永孝问世,一个演员多久才能迎来下一个峰值呀!!
“我们一天应该喝八杯水,睡八小时,不应该吸那么多烟,喝那么多酒,不要滥交,该定期检查身体,红灯不应该过马路,三十岁前应该结婚,坐着时双脚不要不停地摇,看电影时应该关掉手提电话。根本没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应该不应该。”
那时候古天乐还挺肥的 反正脸圆的 比现在肉点。。吴镇宇就很有型 啧啧
这样的吴镇宇都不得最佳男主?组委会你们过来我保证不打你们。7.3
这是最好的香港胡拍片儿了吧,好过《一个字头的诞生》啊《小小小警察》啊什么的,虽然都是胡拍片,但这部做到了好笑怪诞又甜蜜
林美贞很美,吴镇宇很帅,有点温情,有点悲情,国语配音实在让影响影片的观感。PS:当吴镇宇这样可以很痞,可以很坏,可以很酷,可以很变态的男人变得温情且悲情的时候,女人们是招架不住的。。。
最佩服香港电影的地方就是:用伦理片的视角,文艺片的手法,来表现类型片的题材。
片子一般,看点是吴镇宇~~
连续看了三部吴镇宇的片,连续看他死了三次,连续看到三种截然不同的临终情绪。毫无疑问这里的赴死最值得脱帽致意。一个不知如何归根的孤儿,唯一联结他与祖辈的便是那遗传的绝症。既悲凉,又温暖。其实片头在长阶底看他跑下,就喻示了未来的退场;而末镜在长阶顶看古天乐走上来,又喻示了如今的蜕变。
拍摄场景巨小,成本应该也巨小。毕竟主要场景就是在室内。我猜测本片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是有个大纲。因为看完后仔细想想故事框架其实很松散,故事也很简单。这就是当年香港电影,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魅力。没想到这次吴镇宇竟然扮演了一个情种,古天乐竟然扮演精虫上脑的角色。林美贞是真的漂亮。罗兰拿到金像影后,这也能看出当时金像奖的没落。片中令我最喜欢的元素就是后半部分高潮段落里的配乐。很有紧张感,并且很有特点。剩下的其余部分都不咋喜欢。对于我来说,就是鸡肋片。看不看都无所谓。当年香港众多粗糙商业片海洋里的一瓢水罢了。而且本片的本质是爱情片,只是披着犯罪片的皮罢了。片名也不对啊,哪里爆裂了,影片很温情,尤其五个缺失亲情的人走到一起之后。仔细回想一下,本片其实拍摄的有点文艺范,叶伟信有点学法国的风格。5.5分。
影片开头的独白有些像《猜火车》,可以看出叶伟信是很用心的在讲这个故事,突破传统警匪片的桎梏,将故事围绕在一间狭小的屋子内,更加突出了叙事的重要性,几位主角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尤其是吴镇宇,锋芒毕露,唯独影片结尾,有些让人心寒。
剧情不错,吴镇宇夺走了我的心。
3.5。非典型港片结尾,从阿亮不愿接受救治化身悲情英雄开始后来的几分钟随着女声吟唱都弥漫在一股哀伤氛围中。讲完拜拜后,阿Yen没有再说话,没回头、没转身,更没去追逐另一个悲情英雄——阿仁。阿仁重回巡视街道,身上多了几分Mike的影子。四婆不知学会使用遥控器没有,不过有孙子和媳妇陪着至少不用再害怕敲门声。小阿亮的父亲就是消失了,没有再出现,不会出现。“我放了钱就应该有一罐汽水,其实我要的事情就这么简单。”如果汽水晚些才出来,还有机会喝吗?或者还想喝吗?
爆裂的外壳,包含是温情细腻的内心,吖Mike就是吴镇宇,铁汉柔情..每个犀利眼神,都系要掩饰自己寂寞的心..."我放左钱就应该有一罐汽水,其实我要噶也就系咁简单"....镇宇,就算你只放一次钱,你值得再拿4罐汽水!!!!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我放了钱就应该有一罐汽水……”从此我确信叶伟信的真爱一定是当年神经兮兮得一塌糊涂的吴镇宇而不是现在的甄子丹。罗兰固然老辣但无甚惊喜,我还是耿耿于怀金像奖这么多年来都未给吴先生一个承认,间接导致他现在不断的在内地导演的烂片和炒作中沉浮,惋惜。
古仔在00年前后真是帅到爆裂!花衬衣阔脚裤,感觉是把宠物情缘的行头照搬进电影里。吴镇宇难得的温情简直迷死人,朱丽叶梁山伯里也是。但在当年本片居然除了罗兰拿影后就一无所获,简直不科学!吃饭那场戏很有张力,整个捏一把汗,没想到唯一的全家福还是歹徒为他们拍的。两型男合作默契无间。
不是爆裂是分裂。像是许鞍华和陈木胜各自拍了一部分然后生硬地拼在一起。动作部分没有逻辑。生活的部分好一点,但也是蜻蜓点水,落入孤独的人团聚一起相互温暖的俗套。古天乐那时候愣头青的演技也很不错哇,至少很有特色。现在的他,演戏方面实在太模板化了。
我知道为啥大家管他叫吴妈了。。真是婆婆妈妈得要死哈哈哈哈~除了这点之外都是又好笑又紧张啊,就是后面居然差点把我看哭了。。每个演员都好好啊,聚餐那场戏超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