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是我看了《头号玩家》之后才知道的,当时就为这个巨人的形象所吸引,回到家就搜索到了这部电影,不过因为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直到今天我才把它看完。看完之后我发现,这部电影看似情节简单、普通,但是却蕴含着不少有意思的东西——也就是战争、生死、武器、人性、灵魂、善恶以及友情。
片子所安排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冷战时期的美国。当时因为苏联的强大威胁,所有美国人的心中都有对战争的深深的焦虑与不安,冲突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钢铁巨人的降落,以及他纯粹依据本能的“破坏”,让这种气氛更是浓烈,其中凝结出来的极端例子,就是联邦调查局异常事物调查部的探员——肯,他也代表了成年人们固有的那种自以为是。这种特征也表现为大家都不相信说真话的老渔民和霍加斯——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个钢铁巨人,因为头被砸坏,所以记忆受损(有点像变形金刚系列新作《大黄蜂》中失忆落在地球上的大黄蜂)其实就像一个“非善非恶”,同时具有“保护一切”和“摧毁一切”两种能力的一个实验体,被编剧投放进“冷战时期的美国”这样一个实验场,看看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幸运的是,它首先遇上了霍加斯(有点像大黄蜂遇上查莉·沃特森),它跟他学会了“善”、“单纯”以及友情,但是世界从来都不是什么纯净之地,他们遇上了“鹿之死”事件,开始思考“生”与“死”,以及对于“枪”和“武器”的态度,以及关于“灵魂”的问题。巨人本来没有生命,但是霍加斯认为它“有感情、能思考”,所以告诉它它拥有“灵魂”,而“灵魂”是不死的,这让钢铁巨人开始有了类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思想苗头。
霍加斯还在“睡前故事”中首次提出“善”和“恶”,而机器人在它的“梦境”中已经明确告诉观众:它来自一个发达的外星文明,是专门制造出来用来战争、防御和毁灭的“战争机器”(有点像天空之城的钢铁守护者、风之谷的“巨神兵”)。所以钢铁巨人其本身可以算作是“杀戮机器”,是“恶”,但是在人性美好一面的影响下,它日趋于“善”。(它不管受多重的伤都能修复重组这一点既像是“恶”无法根除,也像是“善”永不消逝,是对世界上善恶的思考)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具有恐怖力量的超巨形钢铁机器人是无法被忽略的。这也是为何要设定成“巨人”的原因——它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因素或者概念。大家对其看法决定于其自身的作为——破坏汽车和建筑是“恶”,他们恐慌,救下两个坠楼孩子是“善”,他们欢呼。这也和影片中说的一样:“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善恶的取舍,在“大义”的影响下,钢铁巨人选择了“善”。但是恐慌的“大人们”(表示尊崇地位的那个“大人”)却由于不了解以及当时国际上的特殊形势(当然也有探员“肯”为了自身利益而歇斯底里,令他不惜做出去造谣钢铁巨人杀了霍加斯这个举动的这方面原因),选择了果断的攻击,那么钢铁巨人自然也就全力回击:这也就讽刺了战争——因为莫须有的原因产生恐惧,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主动攻击,最后挑起“战争”,当然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就像是“冷战”中的“古巴导弹危机”,差一点就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是导演、编剧对于武器与战争的思考。
钢铁巨人本身结构简单,可能是指武器本身简单而无善恶之分,可以用来守护也可以侵略,是善是恶全在人心。人性也许本恶,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向善。
后记
1.片头出现的港口酒吧名为“落鸟”,大概即是暗指如迷途之鸟一样落在地球上的“钢铁巨人”。
2.个人认为片子有很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明明白白的宣传“超人”,和对做英雄的向往(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只是看出来了,所以就补充上这一条)。
3.本人学识浅薄、文笔不行,只想出来这么多、只写成了这个样,如果有其他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欢迎各位指出。
铁人的故事终究只是一个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最后看见冰天雪地里的铁人依然在发射着信号收集他的零件,还是小开心了一下。虽然我知道看过这么多电影之后悲剧是让人记忆最清楚的。然而片尾大概是导演留给孩子们的仁慈之心吧。 男孩与他的铁人朋友,在这个愈来愈现实的世界里,到了连童话故事都不愿去相信的一代,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看着最后铁人闭着眼睛冲向天际,他口中的super man真的实现了。 有的时候流泪是因为感动,有的时候流泪是因为失去。铁人离开我们了,观众们也只是摇一摇头,关掉电影,不再去想他。然而,就算傻傻地也好,再期待铁人有个完美的结局吧,就像小时候一样,找回自己的童心。
“英雄永远是孤独的。” 《超人总动员》《料理鼠王》导演Brad Bird不易发现惊喜之作,其拥有的灵魂与气质,不是皮克斯动画长片却甚是。习惯了梦工厂、蓝天动画,偶尔看一部这样别具一格的,会有意外收获。钢铁大侠一路狂奔跳进那个水池,看得人又哭又笑又激动。1999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
看哭了...在动画片里,以小朋友的角色很自然地说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你拥有灵魂,而灵魂不死”、“你选择你要做的事”。是一种到成年之后才会体会到的“还相信但也知道无法实现”的感动。
布拉德·伯德太强了,绝对是皮克斯一众天才导演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作为半个皮克斯的人,钢铁巨人拥有皮克斯一贯的细节上的质感和最淳朴的感动,更是透露出那个年代的动画片所缺少的普世性,剧情虽然简单但很隽永。“你虽然是金属组成的,不过你有思想,有思想就意味着有灵魂,灵魂不死!”
机器人设定参考了复活节岛石像、卡迈拉、阿童木、宫崎骏……
我有一个小秘密,不过个儿太大了,藏也藏不住~
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是冷战背景呀。大人的世界充斥着枪火和暴力,打个响指就能把你炸平,可这都是多么懦弱无能的表现,是恐惧驱使他们这么做的。真正无畏的是孩子,和那个天真无邪的“超人”钢铁巨人,他们都像白纸一样,人生还未开始书写,他们的路还很长,选择成为一个好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或者全世界的英雄。看完这部电影谁还会想长大呢
外表是巨人钢铁,内心是呆萌儿童。某种意义上延续了ET的主题,但又带着对冷战思维和核武器的警惕和反思。希望这样的机器人永远不死~
原来英语不但是国际通用语,还是宇宙通用语。美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因为每次有什么东西掉到地球上都会掉在美国。铁人很有爱,机器人版《金刚》,这个结局应该是最好的。2014.11.5
牛逼剧本,牛逼画风,牛逼导演,牛逼音乐。这么经典的动画片为什么会被全世界忽视到现在?
布拉德·伯德是个太善于营造画面美感的导演了,动画电影中绝对是出类拔萃。安静的雪景,古朴的小镇,厚重的夕阳,反模式化的机位运用,仰角摇镜把震撼感和压迫感充分展现。继承了传统手绘动画的质感,制作了一个完全现代化的电影,是上世纪末尝试在2D动画中加入3D技术最娴熟也是结合最完美的作品。画风也好,宛如灾难片的动作场面也好,加上政治讽喻的背景,足以算作动画史上一部非传统流派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一句决绝坚定的“我要做超人。”然后选择与核弹头同归于尽,作为兵器被开发出来的他也能成为保护城市的英雄。最后的结局在动画电影中很讨喜,避免了英雄只有牺牲的归宿。
那是1957年,人们对来自远方、不了解的存在抱持敌意。间谍卫星悬在头顶,核威慑无时不在。每个人都顾忌他人,好像提防着随时可能射向自己的子弹,而每个人不也正是指向别人的枪口?大众沉默着,钢铁般寂静而谨慎,而权威则喊着浮夸的口号企图找出那不存在的潜伏者的蛛丝马迹。这时,巨大的铁人从天而降,以其巨大的身姿和巨大的天真打破了大人们营造的压抑氛围。他渴求朋友,喜欢艺术,想像超级英雄那样守护所爱,以一种铿锵有声的真实对抗权威絮絮叨叨的虚伪。冲向导弹的那刻巨人是如此纯粹,以至于粉身碎骨还是会一点点恢复如初。这是个远比表面来得沉重的故事,当然也带着远比大团圆深邃得多的结局。
【B+】《美食总动员》《碟中谍4》导演布拉德伯德成名前导演的2D动画,被很多人忽略了的好片,虽然是华纳的动画却颇有皮克斯的感觉,被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只是片长能再加半个小时或许更好
情感真挚,叙事精炼,成人社会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瞄准巨人的武器却射向了自己,平民要为官员的偏执付出代价等极具现实意义;最后,一个压抑住本能反击的机器人做出善良选择的同时,也拥有了纯真的灵魂;本片第二幕还是单薄了些,角色间的关系还可以再推进一步,钢铁巨人的背景也能再深入一些。
这就是我喜欢童话的原因,他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大家,并且他没死~
大半夜哭成狗,期待鸟导的超人总动员2,原来那么早就拍过超人了。疑似有tomorrowland的彩蛋
好看,cute~超级好看,如果说前面半小时还略显平淡的话,后面一小时简直就是高潮连连,让人目不暇接。整体风格和《龙猫》很像,只不过小萝莉换成小正太,大肥猫摇身一变机器人。导演布拉德伯德还执导过《超人总动员》和《美食总动员》两部动员系列。其实,我最爱的还是他那部短片《许愿池》~9分
Based on "The Iron Man",无敌钢铁巨人虽然内心有恶的一面,却最终选择了飞向天空的superman,你身上有着善良,童真,正义与友爱,这些都太动人美丽了,内牛满面啊,结尾很治愈----You stay,I go,no following.
brad bird还真是拍动画的高手哦 这部片子乍一看老掉牙 看到创意精华部分惊喜连连 向复古神作致敬!
喜欢钢铁巨人与霍加斯的真挚友谊!→ Some Cecrets are too huge to hide. → 在影院观看《头号玩家》时看到“钢铁巨人”于我而言比《闪灵》的段落更加的惊喜!→《钢铁巨人》根据英国诗人、作家 Laureate Ted Hughes 的童话书《Iron Giant》改编,华纳邀请布拉德·伯德担任该片的编剧和导演工作。→ 小外甥看了两遍,在钢铁巨人跳水的段落都笑不可支。-2018.07.19
简单动人,灰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