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豆瓣对这部电影的简介言简意赅,符合这部电影的故事线索,差不多像《包法利夫人》或《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情节类似的电影一样,只不过人物发展的深度不可媲美,这部电影的表现显得特别单薄。不知道豆瓣评分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这部电影的情节围绕着一位已婚妇女对婚姻的不满以及她后来与其他男人的婚外情展开。珍妮·莫罗(Jeanne Moreau)饰演一名已婚女子,她有一个无私的丈夫(阿兰·库尼饰),结婚8年后感到无聊,还有一个女儿和一大群尖刻势利的巴黎朋友。她与一名马球运动员(何塞·路易斯·德维拉隆加饰)发生了婚外情。她有一个完美的生活,但除了她那死气沉沉的婚姻和优雅的放纵之外,她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关注。也就是说珍妮生活在一段没有爱的爱情中,她换了另一个男人,但仍然找不到真爱。因为两个男人都和她生活在同一个谎言里,幻想资产阶级的生活。她对生活在这样一个上流社会感到厌倦。最后,当她认识了几个小时的年轻的伯纳德进入她的生活时,她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和他一起离开,进入不确定的未来(无怨无悔出轨两次)。
电影最后描述二人的激情相当缓慢而美好,尤其是当莫罗在树林中优雅地移动时,神奇的月光花园,水车和湖面上的小船,然后二人蹑手蹑脚地进入她一家人的住房,开始了大胆的缠绵。
这在1958年的法国和其他国家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不仅仅是Jeanne Moreau裸露的乳房,更因为缠绵是在她丈夫和孩子睡觉的同一所房子里进行的。这部电影虽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多少失去了一些冲击力,但是现在我也觉得这部电影远远超前于它的时代。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因为两个人如漆似胶后珍妮冲动地与情人私奔,虽然富有诗意浪漫,但是却把孩子留在家里!
其实我觉得珍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应该重点在别处。
这对恋人之间的关系来得有点缺乏动力和突兀。尽管我们知道珍妮非常不快乐,陌生人“代表”了她生活中缺失的真诚,但这种吸引力并不令人信服,伯纳德选择她的确切原因更不清楚,这使得我很困惑,用单纯的性爱不能解释,因为她还有一个情人。伯纳德表现的那么完美,不可能是真的。很明显,伯纳德只是一个浪漫的陪衬,出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他的个性永远不会影响珍妮对逃跑和重新开始的渴望。
珍妮·图尼尔:我们会一直睡在一起。我会照顾你的。我的生命属于你。
珍妮·图尼尔:你真漂亮。你是我的爱人。你真漂亮。嗯。我一直都认识你。我只认识你。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我爱你。
珍妮·图尼尔:我爱你。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我爱你。
珍妮·图尼尔:我的爱。我的生活。我的心。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我的妻子?
珍妮·图尼尔:是的。是的,我是你的。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说吧。
珍妮·图尼尔:我爱你。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永远?
珍妮·图尼尔:永远。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我们离开这里。
伯纳德·杜布瓦·兰伯特:我们去哪里?
珍妮·图尼尔:没关系。我会和你一起去任何地方。
影片把关于出轨的偷平凡化了,这是第一点;其次是这部电影的道德观点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你可以允许珍妮因为生存冲动,逃离令人窒息的婚姻生活方式,但把女儿留下是不可饶恕的!
放弃了资产阶级生活中的一切,寻找真实、爱和幸福,这充满挑战的事情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太随意了,显得冲动而不理智不现实。
不过最后一个镜头非常好,在路边,一匹白马正站着,是白马王子的隐喻吗?至于是否珍妮还有下一次厌倦、下一次出轨,开放性的结局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1958
"... there's not a trace of hypocrisy in this film. That scene wasn't done with a commercial aim, to cause a scandal and provoke curiosity. It's simply a story of a woman who finds love. It shows in its entirety and with a strong sense of purity. This woman's encouter with a young man and her awakening."
麦姬凝视着珍:“爱情伴随着你,你还不承认”,新浪潮女神珍·摩露的脸上似乎拥有着浪漫与放逐的双重力量。我们知道,“还不承认”只是道德与伦理在她身上的微弱束缚,而相比道德,更能控制她的显然是她心中呼之欲出的激情与反叛力量。 正像马尔克斯说的,当一个女人决定跟你睡觉,就没有她越不过去的道德围墙,没有管得了她的上上帝——更何况那个女人是珍·摩露。 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经常会模糊道德边界而专注于内心质询,这对观众来说同样是一种考验,甚至是种灵魂煎熬——我们如何面对戈达尔的主角纵使杀偷抢骗;特吕弗的主角纵使毫无羞耻感的爱情动摇,而依然具备的无可抗拒的影像魅力甚至是精神魅力? 而路易·马勒的道德感抽离尝试,更早先于几位新浪潮旗手,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祖与占》中的凯瑟琳,事实上从形式到精神上的延续了《情人们》中的珍妮夫人。 如果去掉两人的身份设置,掐头去尾仅仅展示两位男女的乡村夜游,泛舟漫步,没有人会否认这是最美好梦幻、意乱情迷的爱情电影——我想这正是路易·马勒不断探索浪漫与道德界限的根本原因。
哎呀,鲁迅老师已经批评过这种情况了,要么堕落,要么回来。你们中产阶级的烦恼都是换汤不换药。
北京国际电影节有展映我没找票网盘下载高清版本(外挂字幕)21:9画面也不用投屏了,至于多么好看我倒没有期待,只是在DVD时代有碟自己都没有看过,关于导演的電影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部晚年的代表作《烈火情人》,虽然这部也有『情人』字眼,但是我感觉没有那部火爆或者大尺度(我倒不奢望)
她感到害怕,但她并无丝毫悔意,她一向表情从容意志坚定,她典雅冷艳且大胆热烈,她一旦决定就不容自己后悔,她骨子里厌恶透了庸常琐碎,天性中暗藏叛逆,这样的风情万种遭遇桀骜不驯,无疑金风玉露一相逢,胜过人间风景无数。
法国人那……特别爱别墅外夜游田野那段!
能否如初夜般幸福仍是未知 害怕但无悔
3.5。就算他们乘舟入密林,月夜饮酒液,破晓时分亲昵,镜前热切抒白,我还是认为这不会是她最后一次选择。她不过是从冷漠的厌倦中跳入另一层漩涡,在愧疚的焦虑边缘处,果敢地再纵身一次罢了。她既能在马背下对前人说爱,也能在车厢内和后人谈情,性情的摇摆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呢?
Did you invent this place so I could lose myself in it? Night is beautiful. Night is a woman.
即是浪漫的又是现实的,如同恐怖片带来有效的生理体验一样,如此的情感大戏以自然流畅的走向宛如坐上一匹奔驰的骏马走向美好又会消亡的激情,好美,人的情感可以被这样的直接的揭晓,在故事层面一层一层的剥去外衣,只剩下情感,和一个无论如何都要促其呼之欲出的环境,这已经让我快兴致勃勃了。也感谢让娜莫罗的表演,她不是沉沦,而是一种享受的进行时,她展现了比任何适合都要告诉你我正在经历的重要性。
让·雷诺阿+让·科克托。影片最后那匹站在路边的白马被比作让娜·莫罗和路易·马勒分手的象征。
【北京电影节展映】资料馆糟糕的字幕时间轴玷污了这部好片。婚姻七年之痒厌倦了丈夫的女人为爱抛夫弃女,浪迹天涯奔向自由,很法式的浪漫主义情节。宽银幕比例,几乎全实拍的开车戏等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新浪潮拍摄手法,使让娜莫罗的美显露无遗。喜剧性的台词也让影片更轻松好看
月光下穿睡袍的爱人,走在阳光下,还会继续相爱吗?但是还是很喜欢,那种相爱的缠绵,拍得太美了。本来以为只是中产阶级无意义的符号化的你来我往,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第一次领悟到让娜·莫罗的美。
恋爱中的让娜莫罗真美啊。我之前的人生好像白过了。夜晚,我希望永远都是夜晚。
她之所以在路上会怀疑与害怕,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还抱有期待。只有彻底承认不会被任何人真爱,才能平静地继续活着。
探讨男女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关到”一起。电影的气氛在晚宴时逐渐推至高潮,让娜在三个男人间游走,演员们对于小动作、微表情、潜台词的把控都极其精准。黑暗中,她迎来了属于她的夜晚却消不去寂寞与厌倦,让她无法拒绝的是爱情吗?不,她无法拒绝的是一时的欢愉与火热,因为黎明会背叛一切。
最美的夜,最亮的光,当你爱上一个人时
让娜·莫罗的脸,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啊:冷漠、隐忍、坚强、放纵,雕像般的线条简直能刻蚀所有的胶片。另外,若把此片与《游戏规则》和《我是爱》三者进行横向对比,该多么有趣。
让娜-莫罗,你是一个迷人的荡妇……“他们载着许许多多的未知性开始了这漫长的旅程,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再次重温那第一夜的幸福,当背信弃义的清晨悄然来临,珍妮开始怀疑自己……此刻的她依旧恐惧,但绝不后悔。”
她开始怀疑但她并不后悔。这到底是社会的开化还是悲哀呢... 我也不知道...ps:moreau的个人魅力撑起整个电影
夏夜迷梦中仙女穿着长长睡袍于月下徜徉花园,继而泛舟湖上……后半段美极了!那么一位咬文嚼字的报馆先生的确够受、游乐园小飞机上的娇羞木哈哈、沉湎社交的女友及情人在金风玉露面前恶俗得萎谢掉……婚外恋题材还真是长盛不衰,此片若有新意,在第四者的横空出世。JM姨样的女人天生就为姐弟恋。
后半段的夜游真是太美了,不停的亲吻拥抱加各种爱情金句真是看的人齁甜。这样一个婚外恋出轨的故事因为让娜莫罗的出演不仅仅充满情欲的张力,还赋予了电影充满对越界爱情危险性和自责性的多种情感推动。宛如白昼的夜游,游乐场的欢乐,真希望所有的情人们能一直贮留在爱情那短暂欢乐的时光中,永葆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