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狗日的,我们要一起看这部电影
是在你说了差不多半年以后,我才看了这部电影。
其实很早就下了放在盘里了,某天我外出归来,你蹲在我的凳子上,你说,狗日的,这电影好。我说那看啊。你说,毕业前我们一起看。
结果,我们还是各自看了。在毕业前。
音乐很好听。舒缓的钢琴乐总让我想起我们静静的呆在一起的时光。那天翻看曾经的照片,发现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点点滴滴,都有你。
友情是什么?女人之间的友情,情到深处,总会带点暧昧的情愫。或许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但你还是毫不介意的抱着我,为我悟脚,为酒后的我暖身子。我在酒吧里醉醺醺的大声对你说,狗日的,亲一个吧!的时候,我分明记得你脸上一瞬间的惊愕,然后你微笑着点头。
我爱你。就像余守恒爱康正行。我不想探究余守恒对康正行的爱算不算同性之爱,我只知道那是一种离不开、放不掉、很心疼的感觉。
正行不在的时候守恒的球就打得不好,正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守恒心情也不好,没有正行参加的派对守恒便也没有兴趣。守恒出了事故找了正行,是正行在照顾着守恒的学业和生活。他们相互渗透得太多,情感的参与太深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么自然,那么让人舒服。就像我们曾经。
电影开始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总是响起你那句话,你说狗日的我们一起看这部电影吧。我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在我们还未分手前跟你一起再看一次,或许在一起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们会默契的手拉手,或者你亲亲我的胳膊,或者我对你笑笑。总之一切都很自然。
你照顾我的生活,我也照顾你的生活。
你赖在我这里不走,每晚和我挤着睡小床;我外出回来总会给你带小食物;甚至,我看你一眼,你就知道我想要什么。你知道我爱吃的所有食物,我知道你爱看的所有电影,我小姑非常喜欢你,你的家人也很喜欢我。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电影里展现的一切都很生活。两个人,一个学习一个洗澡;一个念英语一个听音乐;一个沉默一个话多。一起吃饭,一起游荡,一起睡觉,一起玩乐,甚至生气,也像小河流淌一样自然和温暖。
我谈恋爱你似乎不开心。我知道你是怕我耽误自己的学业,你是怕我忘记你这个朋友。我无数次跟你说,不会的不会的。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
在拥挤的公交车站,我终于哭了。或许,像《盛夏光年》里那样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可生活不是电影,康正行和余守恒隔着半米相望,正行说,我喜欢你,守恒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友情甚至可以超越爱情。我对你说,友情大于爱情。我和你的友情大于我和任何一个别的男人。你还是不信。
于是生活里,我们还是因为那最庸俗不堪的理由分开了。
守恒有没有伤害正行呢?那一个混沌夜晚发生的事,也许真的说明不了什么。我宁愿相信守恒的话,就算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他们仍然是好朋友。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异性恋呢?深厚的感情可以发生在男女身上,亦可发生在同性身上。为什么同性之间深厚的感情只能用“友情”和 “爱情”来界定呢?我相信守恒对正行的感觉,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生活在一起很久,印记很深,影响很大,便难以分开。
我伤害了你,虫虫。
你对我误会太深。
说来说去,我终究是凡俗的女人一个。
我知道你一个人睡觉会害怕,一个人吃饭会寂寞,我还是走了。对不起。我想这一切已是无可挽回,放到现在,我也不知该怎样挽回。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多么希望,我们的关系,定格在电影里那个凌晨的海边。
后来,后来我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我相信你也是。
我想我的人生会因此有改变。就像原来你进入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一样。
你最开始认识我时惊讶于我身上的那种感情,最后变成我们分开的原因,它一直是我们之间的矛盾所在。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已经变了很多,却还是我。我有你没法接受的东西,你亦有我难以接受的性格。
就像爱情一样,包容其实并不能真的维持感情长久。相爱太深的两个人,分开的时候伤害就会更重。
所幸《盛夏光年》没有。影像静止在争吵过后的海边。回想起来的时候,也尽是曾经的美好画面。
2 ) 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村上春树说,世界上原来有三种人,男男,男女,女女。他们天衣无缝,他们完美无缺,他们要么平和要么直接。那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快乐,于是他将他们生生拆散,只剩纯粹的女和男,孤独在世间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
但是有谁能够确定,那另外的一半,是男还是女呢。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所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同性爱的基因。那种爱很原始,那种爱很纯粹,那种爱很自然。有些人把爱藏了一辈子,也有人选择诚实勇敢。
盛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是被放肆挥霍了的青春,它代表了最原始的冲动和激情,它是强烈的,它是直接的,并且伤人伤己。
喜欢电影的名字,也喜欢电影里少年的名字,一切都结合的那样完好。盛夏是行星和恒星距离最近的时候,但是再近也得用光年来计算。
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他们一直一直在一起。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就是满分,拥有了彼此,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王家卫说,原来人寂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守恒是因为寂寞而爱,正行却因为爱而寂寞。所有的人都害怕寂寞,所以需要找个人来陪着,就是这么简单。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彼此越来越相互依赖,形成了无可救药的习惯。
阿信说,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我想他是对的,真正的爱不需要定义,也不计较结果,一切都在时光中自然而然。
可是他又说,我需要爱的慰藉,就算那爱已如潮水。潮起终究潮落,所以,离开你的我,不论过不久,还是会寂寞。
爱和孤独,也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有孤独的地方,就会有爱。人们有时候享受孤独,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害怕寂寞。所以陈绮贞说,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快卸下那些搭配好的伪装,放弃所谓规则,放肆全部的自己,放纵的去爱吧。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对,现在,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现在。可是他又说,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放肆也是最悲伤的一首歌。
3 ) 其实是守恒终于追到了正行
这部电影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以为是演可怜的正行可怜的单恋,但是仔细的再看了一遍之后,觉得正好相反,表面上像是演是正行一直苦于自己的单恋,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守恒上,仔细看他对正行每一句话的反应,就可以看出重头到尾是守恒在苦苦追求正行,因为他早就爱上了正行,可是他一直不能确定,如果当初正行是因为老师的规定才跟他作朋友的(最后海边守恒说的秘密),正行是真的喜欢跟他在一起吗?正行对他感情的真相是?
所以他用各种方式测验正行对他的感情(或是培养正行对他的感情),包括缠着他不放,早上去接他,晚上去接他,把他认为是正行喜欢的女孩枪过来,断了慧嘉的后路,还说他真心喜欢慧嘉来刺激正行(他回答正行问题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就守恒看来,正行才是那个他猜不透的人(所以守恒最喜欢问正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好朋友吗?你有什么瞒着不告诉我的事?千方百计想要逼出正行的真心话)。直到正行问他,我和慧嘉你喜欢哪一个,他才了解正行应该是喜欢他的,可是后来正行又说他从来没有真的想跟他作朋友,所以床戏就发生了,守恒要用行动来确定正行的感情,而正行的反应也让守恒当时确定正行会接受他,因为正行对他的侵犯说的话是你是不是喝醉了,你是在耍我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在玩弄我吗?我可是认真的),而不是靠,你疯了吗?不要碰我,好恶心等等。
可是在守恒确认正行的爱之后,正行第二天早上又不见了(正行不见是因为他不确定守恒是不是酒后乱性,是不是喜欢他才跟他上床),而且正行还叫慧嘉来,表示要把守恒托付给慧嘉,守恒多伤心哪,他又不确定正行到底心里在想什么了,所以他跟慧嘉说,我没有你们活不下去,其实他是说没有正行他活不了,慧嘉哭了,因为她完全了解守恒的意思,因为她也是这样苦恋着正行(有哪个女朋友在看到自己男朋友全裸的躺在同性好朋友单人床上过夜,还知道那个好朋友一直喜欢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醒来的第一句话问的也是正行呢?还那样无动于衷的?只有表示她关心的根本不是她的男友。)
所以最后在海边,守恒一听正行说以后不要见面了,守恒就跟正行打起来了,终于逼出了正行爱的告白,这时守恒的回答非常重要,(他真是心花怒放啊!),他的秘密就是我早就知道你跟我作朋友是老师规定的(可是我将错就错),我本来也想让你一起受罚,可是我没有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就是那时我就喜欢你了,然后我太寂寞了(没有你太寂寞了),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守恒这个回答太重要了,虽然很多人看到表面上的字义都觉得守恒无情无义,睡都睡了还说只是朋友,但是要真正了解守恒的意思就要参照正行先问的那个关键问题:你知道了我对你真正的感觉之后你还愿意做我的朋友吗?),我认为守恒的这句话的正确解读是:你告诉我你爱我,我知道之后不但不怕,我还要继续做你的朋友,而且你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真的,为什么?因为我也爱你,而且你真的是我的最爱,从小到现在。
两人这么多年自以为的单恋终于功德圆满。
附注一句,所以表面上看来,守恒好像是恒星,正行是那个饶着他转的行星,其实不然,守恒的意思是守护恒星的人,正行才是那个守恒一直守护的对象,正行的名字表示是他才是真正的恒星,所以所有的星星真正喜欢的对象包括彗星(慧嘉)都是他。
导演编剧太厉害了!
4 )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盛夏光年
影片的结尾确实有点莫名其妙,或者说让人难以接受。
在海边,当正行终于豁出去的说出:余守恒,我不是只有把你当朋友,我是真的喜欢你。之后,守恒的回答竟然是: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这混不搭界的两句对话实在不足以作为一个交代,正行的付出,正行的忍让如此巨大,余守恒即使很傻,也不会在正行说的如此明白之后还以为他在讨论友情吧?
虽然这个结尾实在很减分,但这部电影还是成功的,它表现的青春的那种迷茫,那种不安,那种坚持,那种放手,它讲述了少年成长中所必经的那些对人生的痛苦的领悟,和对名命运两难的抉择。
守恒是恒星,正行是行星,慧嘉是彗星。
恒星安定的存在着,他总会等到围绕着他的行星,和偶然来摆放的彗星。彗星是活泼的存在,她快速的穿梭于宇宙,不停地遇到不同的星系,不同的恒星与行星,直到找到自己所爱的,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如他的怀抱。
行星是痛苦的存在,他一生一世守护着自己的恒心。却因为有注定的轨道,所以即使爱也无法靠的更近,即使恨也无法转身逃离。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盛夏光年,我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痛苦的成长。
5 ) 我们的光年
深夜。一个人蜷在被子里。回沪后的第一个夜晚。平淡不经。
我与某同学有着同样的习惯。下好的片总是存段时日然后再看。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同样选一个下着雨的下午开始这个故事。之前听到太多关于这个禁忌题材故事的传言。不得细品。我总是相信自家的感觉。就如同之前在看蓝色大门一般。我总是不可避免的将自己也沉入故事其中。我喜欢看康正行嘴角的模样。至始至终未曾有笑容留于面颊,却让人觉察到那一丝隐秘的笑。很多故事开始的很突然,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那般。导演同学有意的将人间的若干巧合掩藏在一起,如同若干个人的私事杂糅相融后的结果。也许那才是我们觉察到触及心灵的原因。
从头至尾的淡定,让我在这个夜里感觉到很落定。并且开始想念某些人。沉入那种lomo的感觉中,细细品那些人那些事。纵使这是一个很让人伤感的故事,可是我倒是觉得因为有了惠嘉的出现有了一丝温暖。原本坚硬的或许永远无法接近的两个个体由于那个中间的柔软而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失掉了眼下觉得最为真切而稳定的人和事后才会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正如守恒在听到那句赌气的狠话后才在黑夜的台北飙车痛哭。我在里面看见了很多年轻的模样。纯粹的让我觉到混沌和迷茫,自己是否真的也在不久远的从前憧憬过很是温暖的事情。我是否也曾那么不顾一切的默默的为某些人淡定而执着的付出过。不得而知。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让人难以寻回旧时的模样。那个在浴缸里坐着的落魄的男孩子在想些什么?他在公车上留下泪的时候。还有在海边终于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还有在球场旁烦乱的片刻然后悄然离开。一切都是一个童话。不是么?
我喜欢惠嘉这个女孩子。暖的让人觉得想要拥抱。三个人的周旋让她觉得累,可是她不可避免的需要继续在那里打转。现实对她是不公平的,可是她隐忍且淡定的继续做着自己。无论那些人和事是否会伤害到女孩子宝贵的自私。
据说小说的结尾。正行出了车祸然后永别人世。请允我的私心。我倒宁可相信这是个完美的结局。当他还残留纯真的时刻离别这个世俗的世界。即使他曾经在那个凄冷的下雨的夜遭遇那个中年男人。但他仍然是那个单纯到骨髓的孩子。
没有人应该是孤独的。这句话很早以前便已熟知。或许从某种意义里我们总是能够找到某件物体某个人来陪伴。无论这种陪伴是存于精神抑或是肉体上。我开始想到若干年后的我。或许安定的过着二人日子。或许依旧不安定的在这个或者那个城市里游荡。我始终是游荡的精灵。急切盼望落定。却总是一次次的错过然后继续过着一个人的日子。我在这部电影完结时沉默的关上电脑。此时是凌晨两点。寝室的其他人早已熟睡。我掏出手机发了短信。然后入眠。我庆幸我没有在白天看到这部电影。要不然我定会强迫症爆发然后搜寻一切关于我所热爱的人和景象的东西,然后写篇冗长的博以资纪念。而今我已然落定了很多。脑中存留的那些画面渐渐的凝固成一种淡淡的想念。我真的开始依赖你了么?我不知道。
纯真的年代不复。可是我却庆幸还能如现般纯粹的想念。真的不带一丝杂念。只是想念。想要感受的仅仅是拥抱的温度。早上好。起床了。
6 ) 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最后海边的那一幕守恒对正行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真的觉得这是对于守恒来说最真挚的爱的告白,而不是一张朋友卡。当然从正行的角度来说,可能没有比这句话更让人伤感的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的太困难了。
很多人说守恒的感情是在友谊和爱情里徘徊这一点,我认为守恒其实根本就没有理解爱情。他回忆说当他想起一个人的操场,现在还有些怕那种感觉。守恒根本就没有长大,这一点,原作里最明显,其实电影里面想处理却没有处理好。电影里,结局守恒躺在床上说人长大了会变那些话,而摘录原作里的结局:
「你知道我第一次来台北,是什么时候吗?」
「嗯?」惠嘉轻声。
「是我小学的时候,四年级的户外教学,到市立天文馆。如果不是因为那天的户外教学,我就不会和正行变成一辈子的好朋友了……」守恒继续说,说那天他很皮,一直拉一个刚转学来的女生的头发,一直拉一直拉,那个女生非常生气,她突然转过头来,要打他,但她突然就失去平衡,整个人往后仰,摔在他们全班正在参观的太阳系的模型上。守恒说他知道他闯大祸了,学校赔了不少钱,那个女生后来再也没有来上学,听说又转走了,守恒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他本来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孩。也因为这件事,守恒的妈妈决定带这个不断惹麻烦的小孩去看医生,诊断出他过动,容易high的毛病。「妈妈一定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了,所以,有一天,正行来了,他说要做我的朋友。我知道,他是被老师派来的,我一直都知道,所以我决定要作弄他,我要把他拖下水,我要让班长跟我一样被处罚。我做到了,我让正行成绩退步,跟我一起被罚,上课的时候把桌椅搬到操场中央,可是,正行却也变成最好的朋友,从此以后,做什么事,我都要拉着他去──你知道吗?正行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一段真是读得我唏嘘不已,一个人如果理解爱情,他怎么能做到和最好的朋友上完床第二天早晨开开心心和昨天才分手的前女友说昨天和我睡觉的你的前前男友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的?
对于那些说原作守恒最后发现自己爱的是正行才和他上床的,我感觉我们读的原作好像不太一样?原作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暗示。原作里彻头彻尾没有出现守恒关于爱情的感想。
原作结尾的氛围甚至是有些轻快的,但我不认为这是因为守恒明白了爱情接受了他和正行的关系,而是因为他知道正行和惠嘉还是会和他在一起。
我想这是原作比电影高明的地方,最终还是没能互相理解,所以轻快,电影却着重表达这种不理解的沉重。
正行对守恒的爱,是明确的爱情,所以他将“至爱”定义成情人、爱人,这是他希望在和守恒的交往里得到的结果,然而换来一句“朋友”,心碎。
很多人对守恒误解的地方是,守恒对爱情的重视是彻彻底底低于他口中的“朋友”的。他在和正行的关系里是希望不被冷落,不会寂寞。这是朋友的范围,所以他将“至爱”定义为最好的朋友。当他知道正行因为他和慧嘉的关系不开心冷落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提出分手。
这两个人真没毛病。
他们的挚爱都是对方。
“我是真的喜欢你”,“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两句宣告对方在自己心底地位的告白,讽刺的是对方都不明白。
想要和一个人永远在一起的心情,不是单纯出于荷尔蒙的冲动,真的非常珍贵。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追寻所谓的爱情呢?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有些爱会让爱情都黯然失色,因为这种感情就像是贯穿整个生命的刻痕,那个人不是爱人,而是以朋友形式出现的命运之人。
所以我相信,其实守恒爱正行,胜过正行爱他,正行希望他成为爱人。
而正行却是守恒的命运之人。
并且守恒对正行的需要是确确实实超越了爱情的。
正行面对这种关系提出的是:“我们不要再见面了。”这是典型的恋爱心理不说了,而守恒却是无论如何都要挽留正行,就在那个夜里证明了。
换位思考,你想象一下你现在最好的朋友,你愿意为了挽留你最好的朋友不离开你而和他上床吗?不说你不爱他吧,就算你不确定你对他的感情,我相信也没什么人选后者。
如果选了后者,那不正是证明希望他不要离开的心情,已远远超过对爱情的保留。
三个人的名字暗示了他们在三角关系里所处的地位:恒星,行星,彗星。
慧嘉是彗星,最终会离开;正行是行星,围绕着恒星旋转;而守恒是恒星,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也许行星可以去另一个的轨道。
而恒星却是不能动的,因为一切都在那个夏天被注定,那个蜻蜓就像小型轰炸机的操场,那个一个人的操场,他燃烧自己发出光亮,希望那颗行星不要离开自己,希望自己不再寂寞。
虽然烂尾,仍然不影响我的爱。床戏真美。
又名:糜烂的台湾青春三角恋 ~
其实觉得杨淇长得还是很漂亮的说.不过原著小说看得更有意思,电影情绪营造得不错,但真是虎头蛇尾了,到后来整个被弄得一头雾水.
我爱余守恒。——康正行。我看完就只觉得,妈的,我就是康正行嘛。
从《蓝宇》到《断背山》,从《春光乍泄》到《盛夏光年》。每一次心里都烙下一块疤,不能碰。像极了台湾版的《岁月神偷》,大概只有带着泪水的无语才能解释一切吧。时间偷走了一切,我们都变了。可我多希望你还能是我的朋友。
《蓝色大门》也是只有3星,所以给你2星不亏了~~
一万首的mp3 一万次疯狂的爱 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我们对于台湾的印象就剩下GAY片了
重拾
应该从小就找个女班长来陪他~ 咩~ 而且那个女孩也没什么非要跟这两个人混在一起的理由。
震撼的是守恒那句话:我太寂寞
青春是残酷的吗?更是隐忍的吧。
想法是好DI,拍的晕乎乎
节局让我有些失望...三个的关系.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感动的地方好多,男孩儿的敏感羞涩不善表达都让我看着特别费劲儿,勇敢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所爱,不是一样特别棒的事儿吗?电影的几个镜头拍得狠唯美,音乐配得也恰倒好处,揪心的小片断有几个.守恒最后的表白让我不明白,只是想要好朋友,那好朋友的爱他拒绝了,太巧妙了,我开始心疼正行.正行隐忍的眼泪都让我难受.慧嘉让电影更好看,她不咸不淡不愠不火的表演像小溪般滑过我的心底...
没有人想看直女在一对男同性恋之间搞三搞四,没有人
三颗星均打给音乐,这其实是一部MV。
我能给你的,只有一个夏天。
虚有其表的一部电影.
电影远逊于原著的失败改编。结尾并没有交代清楚。他说,我真的喜欢你;而他回答,其实我一直知道,小时候你是被老师派来做我朋友的。我去,原来台湾电影也爱这么答非所问的跑火车...
张睿家好适合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