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看完最大的感受形同《死亡诗社》里的那句台词—“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后来查证是出自梭罗),所以感觉本片把“平静的绝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现代社会意图把大部分独立的人锻造成冰冷的机器,大工业化机械化的同时一切也都向制度化靠拢,尤其体现在城市人口。这一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大都随之变得机械化、固定化、平静化,好处就是生存变得简单,物质条件充足且易获取,但一切变得简单容易的同时也冰冷得可怕,失去了温情与激情的社会生活就如同平静的海水一般内里却暗流涌动,所以平静之下透露着绝望,思想与灵魂躁动不安的人们决不允许生活变得了无生趣。
要么顺从要么反抗,顺从就是忍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重复一天又一天单调的生活,反抗的形式有很多种,但导演选择了最极端最爆裂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看——毁灭。
弗洛伊德将人的本能划分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正常情况来说人们应当充分发挥生的本能,像大多数生物体那样毫无理由地积极求生,但并不是说只此一种活法,本片即把另一种活法——“死本能”展示出来。生与死是辩证统一的,生下来即预订了死亡,因此每个人本能中也都或多或少存在对死亡的渴求,这种渴求指向自身即自我毁灭的欲望,指向他人即毁灭他人他物的欲望——这一家人的选择将之发挥地淋漓尽致。
其实这种毁天毁地的方式童年的我也曾幻想过(也许大多数人也是)——当委屈、失落、压抑、愤怒时也曾真实地通过幻想将死本能发挥地淋漓尽致——灭天灭地灭空气,最后连同自己与全世界一起毁灭。但是这种有违常理的方式也只能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快感,真正将之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此只能被压抑于潜意识的深层之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感谢导演将这种幻想变现,满足了这种毁灭欲的表达,毕竟破坏与毁灭的快感也是一种极致的体验——毁坏美好的一切(衣物、家具、装饰、鱼缸、生命),尤其真“冲钱”那段,简直让为了金钱辛苦奔波的社畜直呼过瘾。
最后想说说对片名“第七大陆”的理解,我认为三种解释都是可以的。一是理解为“澳洲”,代表主人公们的理想向往;二是“南极洲”,代表冰冷残酷的现实;三是“不存在的大陆”,意指永远无法达到的理想境地。
最后想说,反抗平庸生活的方式有很多,大可不必选择这种最极端爆裂的方式,比如节假日(选择某些天作为不同于其他日子的一天而反抗平庸的日子)、迁居和旅游(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来反抗)、调剂性的活动等都可以达到改善心情的目的,人还得是积极向上地好。😬
20221103 语音输入的影评,所以可能略冗长
这个月电影资料馆选了哈内克导演,很多片子。先选了这一部《第七大陆》,毕竟所谓冰川三部曲之首。果然冰冷,所谓“平静下的罪恶”。之后可以再考虑看一看后面的《班尼的录像带》,也挺感兴趣的。听说都是针对中产阶级的,但或许残忍(不知用词是否合适)程度逐渐加剧。
这部片子是暴力的,但又不是昆汀/血浆四溅的暴力;如此一比较它又是理性的
最后半小时随便一帧都是有序的崩溃
「我的心态」
前半段:啊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合理但并没有多么有趣。
最后半个小时:Why?不想过了吗?哦,原来是不想活了。
看到影评说:“如果你在看电影前半段时感到冗长乏味,为什么你能够忍受日常生活?” 有点共鸣
镜头语言:很独特。把各种人事物往观众面前推,有非常多的特写,浴缸、瞳孔、车窗。压迫感到位了。长镜头、定镜头也多,还有延伸线,路或是工厂里的机床。
我最喜欢的一帧可能是女主吞下药后找仰头喝酒那一幕,左边是开的房门与光亮,而她在黑暗中有一个隐约的轮廓,仿佛是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可惜找了半天剧照截图没有人截这一幕。
收音:压迫感也强,也很清晰、很大。没有多余的配乐,就让你听到每一个日常中事物的话语。(虽然坂本龙一也如此收集声音,但氛围截然不同)甚至在我观影结束后往外走,都觉得对周遭的声音非常敏感。听到路过卫生间吹风、抽水的声音,直接回想起刚刚看到的把钱撕碎塞进马桶里的那一幕。
另外,我觉得广播、电视、文字等各种媒介应该也是导演想表达的很重要一部分。(毕竟冰川三部曲的故事都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但可惜这个版本并没有将他们都翻译出来,导致我没有办法完全知晓这些导演摆在明面上的内容。另外,最后男主在墙上写的什么意思?只有名字吗
对于多次出现的洗车的镜头:看到女主在车里哭,当时我还没有想那么多,想着可能因为这个环境太过幽闭,感到恐惧。但其实我自己在洗车的过程中坐在车里,反而会觉得非常安全,非常享受此刻。可能这就是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吧。
P.S. 有一段时间没看电影了(其实也就一个月出头),但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忙,生活规律而拥挤,难得抽出来一点时间去看一部电影,有一种抽离生活的感觉。所以走出影院之后,专门走到了有光亮、有店铺、有人的地方转了一小圈才往公交车站走,甚至在坐公交车回来的一路上,还觉得仿佛还在艺术中。很想创作。也想回归有序的生活。
这是我看的哈内克的第三部电影,有点惊讶他的处女作拍的竟然这么出色。电影值得探讨的东西有很多,我就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点在这里写一写。
电影最成功的一点我觉得是,电影主人公的“丧失”。电影开头有很长一段以及之后也有很多段里都没有正面拍摄演员的脸,而仅仅是一系列的动作。妈妈叫女儿起床,爸爸擦皮鞋,大家一起吃饭,去超市采购。而这些动作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惯例,所以放在每一家庭里都是成立的。而且看完整部电影之后,都不太能了解这个家庭里每个人到底拥有怎样的个性,以及很多人都好奇的导致他们选择自杀的原因。虽然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但导演或许给我展现出的是一个群像,即每一天重复着每一天,被物质淹没的看似幸福的中产阶级群体。最精彩但也是看得我最难受的一个部分是,他们在自杀前毁掉一切的行为。通过剥离掉这些附着在自己身上的物质后,真的就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吗?逃离物质世界,甚至逃离这具躯体的他们真的就解脱了吗?在采访导演时,有提到后来丈夫的父母亲无法接受他们是自杀,坚决认为他们是被别人杀害,尽管根本找不到他杀的证据。哈内克当时大概这样说“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不想相信,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罪。即使从客观角度看他们自杀这是事实,但是从感情角度出发就是无法接受的。”对于这里的罪,我觉得是说父母亲对孩子的不理解和逼迫,而这种情形还在继续。比如女儿假装说自己看不见,后来承认之后被母亲扇了一巴掌。根本不问原因,只因为世俗认定的“说谎不对”这样的不成文条例而动手打孩子。反观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极度内卷,父母们一直在强调“为了孩子”而拼命把孩子培养成样样精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机器,但到头来父母或许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我们总说“时代造英雄”,这太过于聚焦,其实时代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无法逃离,只好被推着走。
其实或许有很多人都在思考,他们为什么自杀?从电影展现的镜头来看,似乎找不到什么具体理由。其实有太多事情本就是没有原因的,他们选择自杀就像母亲在洗车时突然哭泣一样,毫无理由。忘记在哪里看到有人说,他们选择自杀是因为丈夫负债累累,还有人说是因为性生活不幸福之类的。各种猜测,但我觉得这也恰恰说明了哈内克的成功。不是对个例的刻画,而是一个群体的刻画,观众看似是旁观者,但又似乎时参与者,即参与去赋予这个家庭走向死亡的原因。
最后我在想,或许无法理解他们选择死亡的人其实是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很幸福的,说明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还有活着的欲望吧。
相比较后面,我更喜欢电影的前一个小时,因为琐碎的拼贴式剧情会让我以为这是一部前面堆叠很多细节的悬疑片,我边看边在脑海中推理这些画面在暗示什么含义,同时也对后面我想象中的反转充满期待。我喜欢这种无聊单调的剧情胜过沉闷过后达不到预期的爆发。
从男主写信告诉父母他们即将自杀的消息之后,我的期待就好像被打破一样,尤其是在房子里搞破坏的剧情,前两分钟可能观感上还是很爽的,有种发泄的心情在电影得到释放,导演把这些镜头也拍出了一种破碎的美感,但是再往后一直重复性的足足拍了有十几分钟,我开始产生不适感(尤其是看到收藏的黑胶唱片被男主随意掰断),不断思考他们这么做究竟有何意义,但很明显:沉默压抑的家庭氛围和枯燥的生活导致了此刻的肆意打砸似乎就是纯粹的发泄和释放,是他们反抗平庸生活的一种方式,至少在死之前能做一点想做但平时又不敢做的事情吧。
导演是直白的,这也是一种需要勇气的直白,所以电影里的锋利冷峻气质才会被外化到极致。
影片中西西弗斯式的中产家庭生活有如此结局似乎昭示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憧憬中的第七大陆,只有矗立着一座座冰川。
A/ 商品化的流水线生活腐蚀了人,人砸碎生活的躯壳,然后尸骨无存。突然觉得汽车对于现代人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与地位象征的含义,它的透明封闭空间仿佛一层薄膜,给予了虚幻的包容感。就像热带鱼需要透明的鱼缸,我需要黑暗的电影院。摄影机的割据式统治典范。哈内克非常明白自己是在拍电影。
R先生为何不疯狂杀人
透明的绝望
冷静又残暴到令人咋舌啊。虽然前戏很长,但最后的拆房子部分真的太牛逼了。处处可见绝望两字在渗透,除了毁灭似乎已无其他出路(心情不好的时候慎看啊
近景/特写、局部、片段、重复、长镜头、黑屏、零配乐,高效构建起压抑的生活牢笼,并不断压缩强化,随后的爆发/毁灭是自然/必然/必需的;开场直到出门上班前,所有镜头都只拍身体局部而没有面目,表明了普遍性。看完回想,几乎所有生活片段都指向了机械、单调、不值得。当然我们现在都很能理解明白了,只是这牢笼有了另一种中国特色的含义。难以释怀的是,何以年纪小小的女儿也会迫切求死,那些装瞎那些痒,被老师与妈妈端起的下巴。最后的自毁过程里,最玩味的是打碎鱼缸前的一声"No!"和留下了一台陪伴至死的电视。Austrian哈内克告诉我们,当绝望但无处可逃时,总还可以润去"Australia"。「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长片首作,除了导演能力更是深邃洞察与思考的展现,47年的厚积薄发。9/10
我的心如同被摧毁的房间,在观影之后,支离破碎。
也许富士康员工能理解这部电影。
小女孩扮瞎子 洗车 澳大利亚的憧憬 被日常逼疯的中产家庭牺牲品 最后连鱼缸都打碎 鱼的挣扎 钱冲入马桶 最后留下了电视
拆房子的电影之前还有两部,拆得最早的是《哲姆洛克》,然后是《逆喷射家族》,但拆得最好的还是《第七大陆》。
从一开始看这闷片就觉得很激动。讲故事用一个个的特写长镜头,连承接的黑屏都比别人长,而且大部分时候镜头都不动,简直是我们没钱买器材拍片的人的参考宝典。Haneke的片子一贯重于气氛情绪渲染,如果换成音乐可以比成余音绕梁。故事不奇,画面不炫,演技不狂,一看成篇都是导演功底。拜服学习!
手法上值得一说的,是拍了大量不显面容只有局部身体的镜头,暗示这种中产阶级自我毁灭倾向的普遍性存在
被抽象出的肢体动作已不再是在布列松电影里用来连接断裂的空间,而是作为人个体的替换。身体被抽离了,只剩行为,于是人也就成了机械世界的一部分,疏离、冷漠,这从一开片铺成开的一系列动作即可看出。另一方面是封闭空间的压抑样态(餐桌上与汽车内),靠的是脸部的特写。
估计有很多人好这口,但我觉得太不节制了
和同一时期的东方电影里“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可以互为对照
三星半. 定义了现代人的不是面孔,而是动作;一旦脱离了沉沦状态而直面畏(Angst)与无(Nichts),毁灭便是唯一的出路――然而毁灭的行径将人物从动作中、从物之"上手状态"中解放出来了么?最后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乃无解的问题.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不过观众似乎并不一同感到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角色活在导演的寓言之内,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并不是真人.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仅仅是冷峻的呈现,无需解释理由或给出动机(一如餐桌旁和汽车中男女主人的落泪)。5.两次漫长的洗车场景,让我犹然想及[意外的春天],封闭的汽车似乎隐隐预示了将来的死亡。6.破坏与自毁段落拍得触目惊心,直触底线:撕衣扣,扯窗帘,剪毛衫,折唱片,毁家具,砸钟表,碎鱼缸,及至将钱丢入马桶冲走……决绝地破出物质世界。(9.5/10)
OMG,哈内克尼玛就是老变态啊!
哈内克对中产阶级靠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两个方式而活着这种现象批判得多狠毒啊。
影片的阴暗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在机械而冰冷的现代日常生活之中诞生了这个[第七大陆]的梦幻之国,但通过摧毁物质世界就能抵达这个乌托邦了吗?这种童话大概连格奥格和安娜都不能相信,可他们最终依然还是选择了自我毁灭。这其中的悖论即是哈内克对现代人可悲境地的最主要批判。第一部长片就拍得如此有想法,还把布列松完全消化为自己的风格,这真是非常难得。他有一种独特的画面角度,能捕捉到生活里平庸的恐怖。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冰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反倒比他后来劝世意味过浓的其他作品更显得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