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少女自身的隐喻,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
峡山:浴缸中被束缚的金鱼,如同被困与峡山的少女,对自由的渴望,对狭窄世界的控诉。
“活在当下”:流行歌曲传递出的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活在当下更多是因为未来的不可期、没有奢望、梦想一样行尸走肉的活在当下生活,是一种没有未来、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虚无情绪。
成人世界:情感的丢失、爱情的背叛,机械的生活,家庭成为一个空壳,一个典型、普通、司空见惯的家庭。
新闻事件:讲述一段真实且无聊的青春生活,用事件的真实对话现实的真实青春,以此来引发对于青春本身的思考。
独白:少女内心世界的自述,讲述生活之背后的真实思想,不是人前的客套话的对白,突出表现对于青春、当下的自身思考。(有些画面进行消声、慢镜头处理,突出无聊生活之下人物的思考。)
“打破第四堵墙”:(给电影起副标题/看见未来的自我对话)与观众/镜头的对话,如同与现实中、镜头外的生活对话,不仅仅是对于青春少年的你,还有对于固定秩序之下、机械生活之下的生活的反思,思考自身处境:你是如何活着。
章节叙述:一方面弥补电影叙事的不足,作为片段叙事的标题概括主要事件;另一方面对少女生活的分段叙述,用不同的章节刻画少女们的不同事件、不同情绪,体现这种表面多元、丰富生活背后空虚与落寞。
青春事件:群体的疯狂青春与个体的落寞空虚。恋爱(冰淇淋)、性、荷尔蒙意识,流行歌曲、演唱会,同伴的玩耍,社交的频繁与空虚。
影像风格:奇妙、丰富、新颖的视听技巧,彰显出青春活力与巧思妙想,影像风格与青春生活形成对应。物件(手机、保龄球)的主观视角,新奇的摄影角度(翻转镜头),剪辑节奏的快与慢,配乐的多样变化,手持摄影,快慢镜头的运用,大字幕,等等来衬托青春少女在当下生活的呈现、思考、态度。
平淡中暗含轻微起伏的青春剧情片,虽然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打开,但还是在不经意间被结尾的小幽默逗笑。仿佛在说:看吧,现实偏离期待,这是常态。
短片的节奏、运镜、配乐、台词都很出色,它们共同还原四个女子高中生的普通甚至无聊的小镇生活。在个体意识增强和对世界或好奇或叛逆的青春时代,她们(我们)忍不住对意义的追寻跃跃欲试。尽管难免显得有点丧、有点迷失,连努力都是徒劳,可是在少女的高歌和日常对话中仍然不失独属于青春的特质:活力、年轻、奇思妙想、张狂。
短片隐喻不少,不难解读。
狭山:少女生活的地方,没有海,天空也很狭窄,娱乐的地方只有KTV、居酒屋和商场,和金鱼被“解放”的场所只能是泳池相呼应(泳池的水不适合金鱼生存但在这个地方勉强能维持生存),是象征围城的空间。
僵尸:是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变得麻木的自嘲。
金鱼:无奈无力,被迫拿来在夏日祭上做游戏,只能生活在水里,是少女的自怜自喻。
关于未来的思考:少女仿佛只能参考身边大人的生活想象出来的未来呼吁着“拥抱未来”,有不确定性,除了当事人谁能评价这不是通往“幸福”的可能性之一呢。又是无解的思考。
海(深濑海):与狭山相对,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可是难以实现,连走出去的朋友海也只是在深夜节目出现。
少女不顾后果地转置只有被“处理”结局的金鱼,是对没有出现反常规(战争/奇迹)的世界所做出的关于改变的尝试和补偿,可结果仍是什么都没改变,金鱼最终或许还是按常规处理。这次的案件只是在她们的生活小小惊起一个水花,然后恢复平静。
尽管如此,说着生活无聊、期待奇迹(反常)的她们,也察觉到人与人之间(包括家人)是不能完全相互理解,但并不妨碍亲情、友情关系的建立,她们之间还是形成了默契的友谊。因此,才能在无趣生活中高歌,并且带走夏日祭上的金鱼,或许微不足道,或许将成为希望夏天永不结束的珍贵回忆。
看吧,现实偏离期待,这是常态,可是没关系,生活也没有很糟糕,我们仍在高歌欢笑、仍在迷茫苦闷探索。
——浅析《金鱼少女的日记》
日本短片《金鱼少女的日记》与其说是一部影片,倒不如说它就如同纪录片一样,用诗意化影像描摹出四个少女的生活。影片分为了九个章节,叙述出了青春多样、多元化的体验,点出了关于青春、家庭、自我以及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四个少女对待生活的麻木却又想反抗百无聊赖的青春,表达的是少女们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以及挣扎过后却又不得不活在当下的无奈与悲哀。
独白作为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工具,也契合了青春的叛逆姿态。短片中的独白展现的不仅仅是少女们表面上的呓语,更是诠释了少女们极力想反抗麻木生活的决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像是诉说了少女们被禁锢,被束缚属于峡山的不满。片头摔碎的被子代表着少女们破碎,麻木的人生,更是暗示了后文少女们无声的反抗承载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徒劳无获。她们通过偷金鱼后又放生金鱼展现出少女们对于自由的渴时望和向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于金鱼,宣泄自己的情感。独白更是打破了“第四堵墙”,不仅是在与观众对话,更是在对镜头外的生活对话,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丰富新颖的视听语言彰显出青春的活力。箱子、手机等物件的主观镜头模拟了少女们的主观视点。一方面呈现出带有第一人称的视点,营造了主观情绪,形成他者的视角,同时也让这种情绪蔓延至观众。还运用了众多慢镜头,使述说更加的真实、深切,具有写意性、诗意性。在电玩城中手持镜头的运用突出了青春的独特姿态,展现青春情感的不稳定性。
独特的意象表达的不仅是少女自身,更是少女们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在影片的开头,一位少女站在水里独白,之后便像鱼一样游进了黑暗之中,隐喻着少女们的未来也是迷茫,未知的,她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片中金鱼被偷的新闻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这个事情,更是述说了少女们无聊的青春,用真实的事件来引发对青春的思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如同被困在峡山中的少女,展露出少女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狭窄世界的控诉,陷入其中无法逃出。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困境。最后金鱼被放生暗含了少女们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峡山,但“活在当下”的歌响起呈现出少女们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之中。
《金鱼少女的日记》展示了少女们对现实的不满,对重复生活的抗拒,对成人世界的唾弃和对青春自由生活的向往、憧憬。这些少女天天梦想着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却只能日复一日地度过无所事事的夏天。多元化的青春背后的指向却是精神的空虚和青春的叛逆与迷惘。
解析金鱼代表着谁、什么样的情绪会错失这类影片的真实意味---邀请你在虚无缥缈的情绪里沉沉浮浮。狭山的人们生下来便看到死亡,看到定局且没有希望的未来。或许有人功成名就,但随机选中的幸运儿从不是真正普通的人。重复和没有意义的每一天,粉刷上不同颜色的无聊的每一天,都在昭示绵长不断的绝望。得知未来不具备可能性,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消耗生命。没有意义的犯罪只是让未来的结果变得不那么平静。
我喜欢其中的大部分分镜构图和拍摄手法。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 就这样,我们的青春无聊又荒诞 2017年的片子,b站上可以搜到。 去年在写微电影剧本的时候被人推荐的,在今年写剧本的时候又把它给翻了出来。 峡山很小,影片中女孩们的生活很无聊。唱K,游泳,骑车,逛街,打保龄球,那是她们少有的娱乐。然后呢?她们胡思乱想着,讨厌着过于安逸的生活,希望着一个打破平静的石子。然后她们没有去看生在峡山的偶像海的演唱会,而是在被当地无数人期待的演唱会的时候偷了四百多条金鱼,投入了泳池。 怎么会有人去偷夏日祭的金鱼呢?当地人大概这么疑惑着,但也只是疑惑着。 怎么会有人去看那个过时偶像的演唱会呢?少女们疑惑着,吃力的拎着装满金鱼的袋子奔向泳池。 开着弹幕看的。 有人说:她们疯了。 有人说:这是困在小城市的压抑。 她们没疯。她们才是正常的,不过是在压抑过度的生活里显得癫狂。 少女们发现了自己的快乐空虚且短暂,意识到了自己行尸走肉,预见到了自己枯燥且令人麻痹的未来,她们发觉无力改变什么。只有最后把金鱼倒入泳池的时候,她们才真正快乐了一瞬,尽管什么都没看到,但是平静的水面已经被倒入的金鱼和跃进泳池的少女搅动了。 而大人们对一切漠不关心,有着低俗的乐趣和慵懒的行为。父亲歪躺在沙发上眼神迷离的感慨着偶像,母亲出轨,哥哥做着A片的推荐,老师毫不在意学生的想法。 可是世界毕竟是大人主宰的。 说说我自己。 我喜欢写写东西码码字,我喜欢在黑夜里随便溜达,我喜欢脑子一热突然去干一件事。 然后呢? 我写的东西无意中被大人们看到了,然后他们过来指手画脚,又见到人就吹嘘;在双子座流星雨降临的那个晚上,我在看到果壳推送后的一个小时就拉上一个学弟去看,我骑了五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了奥森却什么也没看到,然后被突然变卦说来接我的父母狠狠地说教了一顿,指责我都要期末考试了还跑出去瞎浪。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时侯我会提笔写下点什么。可能只是为了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和电光火石般的灵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甚至没多想就去看流星雨了。可能我只是觉得这辈子能看上一回流星雨就值了。 可能我就是觉得流星雨一定会很美。 影片中的少女们也一定觉得金鱼在泳池里游动时非常美。 可她们没有看到鳞片上闪着银光的鱼,我也没有看到天空中划过的流星。 但我们都可以说是心满意足。满足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就是有一种谜之快活。即使你知道之后会被骂得多惨,你还是会忍不住勾起嘴角。 因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 结局是我还没有考到我想要的成绩。 结局是我还没有写完我的小说。 结局是我还没有看到流星。 结局是我还看不清楚我的未来。 结局是…… 因为有这么多令人遗憾的结局,所以每向前迈出一小步,每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突破一点点,都会令人感到无比雀跃吧? 我不想说弹幕里发出上述观点的几位没有经历过青春。我情愿相信他们因为生活压力所迫,忘记了自己也曾小心守护着的渴望和莫名其妙的疯狂,忘记了他们也曾是少年。 最后是个人的一段解读。 “我们本来想把金鱼放回海里,但是峡山没有海,于是就把它们放到了游泳池。但是金鱼在游泳池里会死的吧,因为里面有消毒水,转念一想在海里也会死的吧,海水那么咸。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小贩的水池里吧,真是没有办法。” 我们憧憬大城市的自由与热闹,可峡山只有无法通往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于是就暂时沉浸在成人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吧。但是我们也会对伪装成大人感到厌倦吧,因为那些狂欢的背后是人们无所事事的空虚和低俗的快乐,转念一想如果在渴望的自由里也会感到畏惧吧,因为那是超出我们所能享受到的幸福。也许我们就该在无聊的生活中重复重复重复,真是无聊的青春啊。 她们看着小贩摊位里的金鱼,就好像看着她们自己。
私たちはいつも結局だ
結局真っ暗で
結局綺麗な金魚は見えなかった
結局結局結局…
結局その夏は終わった
結局私たちはこの町から出ないだろう
結局何も変わらない
結局私たちがやったことに
意味なんてひとつもない
。
金鱼放在游泳池里真漂亮啊,但是消毒水里会杀死它们的吧,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夏日祭大叔的充气水池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反正青春期干的尽是无聊又没有结果的事。
青春?不,是人生的本質就是虛無,我們不站在任何價值之上,但認清了本質又如何,活著就會變得更美好?小鎮確實困死了我們,誰叫這是悶死人的地方,大人世界更無聊。我們就像那些金魚,無名無姓,無特色,只能走向平凡。只是以無聊對抗世界又有何不可,世界一點也不好,何不來一場搗蛋?至少有趣一點點
青春,就是百无聊赖。丧,一成不变,并且没有什么恋爱可言。
炫技炫得我頭暈,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似的,多餘。山中崇長得很像青木崇高啊。
青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挥霍时光,这么抱怨无聊。影像风格与状态都充满活力,拯救这通往绝望的人生。好看
希望立法强迫所有拍青春片骗钱的华语导演每天观摩此短片48遍…
小镇姑娘生活手记。K歌房摔杯子,盲目乐观粉手枪,出轨老妈宅老哥,商场遇见未来,刀劈表白男……又一个中岛哲也广告风新导演出现了
两星半。导演可能以为少女+犯罪+青春就等于好片了吧,邯郸学步不知所谓,学岩井俊二只学到了皮毛,连摄影都刻意贴近岩井俊二御用筱田升。鼓励分给演员,有几段特写表现的不错。
这里有通不到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
看完没啥感觉。年纪大了,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岩井俊二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寵溺她;長久允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告訴她妳只配活在消毒水的混沌不配活在大海裡。非常有大林軒彥的影子,尤以那股廣告人出身貫有的風格先於藝術的脾息,例如認為大量推軌變等同電影感;這樣一想,《小殭屍》開場就扔的那碗金魚,無疑是在宣告自己將捨棄這種不夠成熟的思維吧。
手法上算是极多主义吧,很有少女感,小镇少女无聊的青春。这是每个电影节策展人都会爱不释手的那种短片啊!
剪的真是太好了。
看这部片子,让我想起高三那年,我和同学差点把烈士陵园的花圈点燃。青春就是这样,有人颓废有人丧,因为无聊而疯狂。
无聊,空虚,绝望,朋克,冷漠,傲娇,白痴,悸动,嫉妒。青春就这操行。28分钟分九章怎么了,比动不动就臭裹脚布一样n长也说不清楚,好太多。
十五六岁就这样的话,你们还是早点跟金鱼一起沉进游泳池吧。
非常酷非常喜欢,中二病的虚无主义,然而也只有那个年纪可以把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用这样一种毫无意义的浪漫方式爆发出来。主演们的厌世脸我给130个赞
相比之下,更凸显了中岛哲也的厉害,这个新人导演还是值得特别关注一下,这样无聊的青春也很招人喜欢。
为什么20来分钟还要矫情地分成九章,为什么拍短片的就喜欢把学到看到想到的技法全部炫技用上,这不就是明明短暂却要花一生去追怀的青春本质嘛。想要出逃没有恋爱的少女,只能把那么小的金鱼,丢到了黑暗中的泳池,青春止于黎明前的夜行。
我能记起来的六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天朝的应试教育,而我最放肆最欢乐的小学青春却因太过久远而渐渐模糊。青春的本质就是无聊,其实人生的本质也是无聊,但我只能把那段最无聊的时光诉诸于文字,汹涌在脑海,而肉体,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完成他人的期望。做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意义,只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到最後 我們也沒有看見泳池裡的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