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最近几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片质量都非常一般,比如说去年玛丽昂·歌迪亚主演的法语片《伊斯梅尔的幽魂》,以及前年伍迪·艾伦导演、小K主演的《咖啡公社》。今年的开幕片电影,则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新作《人尽皆知》,其实还真让人想到了伍迪·艾伦——男女主角夫妻档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哈维尔·巴登在老爷子当年的《午夜巴塞罗那》中,就出演了一对儿像本片中一样,相爱相杀的前任情侣。
法哈蒂可是表现阶级斗争与性别张力的专家,非常擅长表现那种接地气的家长里短与琐碎纷争。在过去十年中,他也为各大国际电影节输送了很多杰出影片,比如获得了2009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关于伊丽》;2011年金熊奖的获得者《一次别离》,它也斩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13年,他的《过往》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影后(贝热尼丝·贝乔)与最佳编剧的奖项,这也是法哈蒂的首部非伊朗电影;《推销员》同样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项,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本次的《人尽皆知》是法哈蒂的第8部剧情长片,是他第二部设置在伊朗外的电影,更是克鲁兹这对儿于2010年结婚的夫妇第五次合作。
《人尽皆知》可以被称作“心理惊悚片”,将犯罪惊悚元素与营救失踪女孩的紧张桥段融合在了一起。本片不动声色地将那些聚集又疏离了我们的社会分隔、阶级与秘密融合在一部扣人心弦的影片中,主要想传达的是,当秘密、猜疑或是绯闻已经“人尽皆知”,不再是秘密之时,会发生什么。
Laura(佩内洛普·克鲁兹饰)为了参加一场婚礼,从阿根廷回到她在西班牙的家乡。她还处于青春期的女儿Irene(卡拉·坎普拉饰)深更半夜,竟从自己的屋中神秘消失了。慌乱的Laura任由Paco(哈维尔·巴登饰)摆布,这个看管家族葡萄园的男人与Laura曾经深深相爱过。报警有可能导致绑匪撕票,破案又毫无头绪。当所有亲戚们全部滞留在了房子中时,我们好像看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剧本:每个人都是嫌疑人,其他所有人都会受到怀疑。
按以往来看,法哈蒂的剧本有时会超越他的执导本身,他会巧妙地用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大于执行力。从影片刚开头的几个画面来看:布满灰尘的钟楼上,窗格已经破碎,内部十分阴暗,鸽群从中飞进飞出。伴着新老两对恋人在斑驳墙壁上刻下的名字,错综复杂的陈年旧事依然在影响到当下人们所作出的决定。
至于影片的结尾,让人会产生一种奇异的不满足感。真正的罪犯在片中的“揭露”毫无铺垫,与其说是给了剧中人物一个交代,不如说是为了防止本片没有真正的结局,而强行给出了一个解释。在这部并不旨在表现如何将真凶绳之以法的电影中,凶手的现身显得十分突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尽皆知》与法哈蒂的《关于伊丽》很像,后者也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在与朋友的沙滩之旅中失踪的故事。这两部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侦探电影——法哈蒂可能会在最后告诉你真相与真凶,但他更倾向于推倒多米诺骨牌,从而掩盖住事情的表象。
除了本作,板鸭夫妇相爱之前与之后,都合作过包括《火腿火腿》(1992)、前文提到的《午夜巴塞罗那》(2008)、《黑金杀机》(2013)与《挚爱枭雄》(2017)在内的影片。他们出演夫妇或情侣并不新奇,但共同出演一部情感纠葛长达几十年的电影,却不多见。在《人尽皆知》中,从两人的第一个肢体接触的镜头开始,性张力就暗潮汹涌,显眼到说他俩没发生点儿过什么都没人信。
对巴登来说,他片中角色的苦恼主要来自于内心,这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在《美错》中的表现也告诉我们,没有几个演员在蹙眉耸肩间,比他更能流露出对这个复杂世界的考量。对于克鲁兹来说,她需要表现出Laura的那种愤怒、绝望和近乎神经质的悲痛。这让人看着就觉得很累,但都是必须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而包括里卡杜·达林与芭芭拉·蓝妮等配角们的坚实表演,更是让影片在观众们因结局产生不满之时,心中会得到安慰。
这一次,法哈蒂用充满争议的沉思表现了交流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人尽皆知》中,没有人对真相了如指掌。
P.S.:希望他尽快执导英语电影(不然西班牙语音轨法语字幕也是很刺激了)。
P.P.S.:当你和前女友生命中有太多羁绊的时候,尽量不要再见面了——这么说绝不是在抖机灵。
凭借《一次别离》一揽柏林金熊和奥斯卡最佳外语奖两项盛荣,并曾二度入围金棕榈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带着他的新片《人尽皆知》揭开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的帷幕。
故事发生在马德里的郊区,远嫁阿根廷的劳拉(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回乡参加姐姐的婚礼。婚礼上全家欢聚,可劳拉的大女儿却在当晚被绑架了,近乎封闭式的犯罪,凶嫌只能在血脉相连的亲人之间,一场猜疑和真相之间的赛跑在此上演。
继上一部哥伦比亚大毒枭的自传电影《挚爱毒枭》之后,这部电影再次由佩内洛普·克鲁兹和哈维尔·巴登夫妻档同时上演。好演员也要导演会用,佩内洛普·克鲁兹在饰演一些喜剧角色的时候常常非常浮夸,事实证明,在法哈蒂扎实的导演功力下,两夫妻表演都不错。西语的电影世界虽然对国人来说相对陌生,但却在世界电影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佩内洛普·克鲁兹和哈维尔·巴登不仅是西班牙的国宝级演员,同时也是西语世界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
《人尽皆知》最难的地方,是要求一个伊朗导演在异域用一种自己完全不懂的语言来拍摄。据悉,拍摄的时候法哈蒂不仅早将波斯语的剧本牢记于心,更每日携带两名翻译,电影拍摄了三个月,法哈蒂坦白说他很享受这种陌生语言所带来的异域感。不久之前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就着实让观众体验了一个无法沟通的异国隔离感,而法哈蒂则把一个伊朗的家庭故事搬到了西班牙。
观影过程中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要在西班牙拍?之前的采访里法哈蒂向记者解释说他对西班牙一直充满热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西班牙和伊朗有很多地方很相似,两边都推崇家庭观念,另一方面是佩内洛普·克鲁兹的表演吸引了法哈蒂。这样的理由多少有点似是而非,与其说什么是什么必须在西班牙拍,不如说什么不能在伊朗拍,借转换过的时空来讨论一些禁忌的话题,法哈蒂不是第一个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人。
法哈蒂偏爱在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深埋一颗怀疑的种子,在关键时刻生根发芽;法哈蒂对宗教的评价是负面的,教堂在电影里是一个盈利机构,反复强调被神保佑的角色也是羸弱被动;法哈蒂再次强调了时间,时间是将葡萄汁酿成酒的关键。电影中的钟楼是关键的空间,钟楼是宗教和时间的交合,热恋男女的首写字母刻字历历在目,揭示了题目:“所有人都知道”两个人的感情,所有人也都知道两个人感情的失败,为什么感情会失败?法哈蒂暗示的是二者的阶级差距,加上故事的悲剧也是源自一段存在阶级差距的失败婚姻,法哈蒂这么应了他的主题。
法哈蒂的掌控力无可厚非;明星夫妻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片子多少有点浅尝辄止,主题不够明确,角色也过于扁平,《人尽皆知》仍然是一部笼罩在《一次别离》影子下的作品,时空的转换并没有将主题深化,可能也正是因为平庸,《人尽皆知》才被拿来做开幕片吧。履历里始终缺一尊金棕榈的法哈蒂,离这个梦想又远了一步。
凤凰网评分:5.5
外媒评论:
这位备受奥斯卡青睐的导演似乎越来越像伍迪.艾伦了,每部电影都带着一群颜值极高的演员们跑到欧洲的不同国家,给我们演一场不疼不痒的戏。
—— Peter Debruge《综艺》
过去几年,戛纳的开幕影片都平庸得让人根本记不住,但今年,这部《人尽皆知》和往年的几部开幕片截然不同。
—— Steve Pond《娱乐周播报》
阿斯哈·法哈蒂用既冷静到位、又充满了锋芒毕露的华丽镜头,描摹了一个西班牙家庭深藏的伤痛。
——Peter Bradshaw《卫报》
一半是过分碎嘴的惊悚片,一半是过分华丽的家庭剧情片,它的叙事不停地跳来跳去,从头到尾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漩涡,让我们看到片中人物的处境因为各个事件的发生而越变越糟。
—— Boyd Van Hoeij《好莱坞记者》
全片中毫无任何和伊朗以及波斯语相关的痕迹,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这部纯粹的欧洲片既保证了人物的行动都有充分的动机和情感纠结,又恰到好处地让你正好能跟得上剧情的发展,但又预料不到下一幕将发生什么。
—— Lisa Nesselson《国际银幕》
文/小明
西班牙的悬疑片佳作很多,在看《人尽皆知》的时候,一直期待着结尾来一个大反转来颠覆我对绑架者的猜测,结果绑架者自个儿突兀地跑出来了,一点专业精神也不讲。电影还采用了开放性结尾,但和整个故事的走向关系不大了,远没有《杀人回忆》后劲悠远。 看之前只是奔着西班牙获奖悬疑电影的标签去的,但没有注意到导演是法哈蒂,否知也不会以悬疑片的套路来推测电影。这个拍过《一次别离》和《推销者》的伊朗名导,擅长描摹伊朗的家庭关系,精于刻画人性人情,而情节是否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则不在艺术片导演考虑的范畴。他这次跑到能歌善舞的西班牙拍片,采取了婚礼上的绑架案这样极富张力的内容,却依然用家庭伦理剧的模式,制造了一个狗血的故事情境——前女友的女儿是我的,我要不要卖地去赎?虽然说在演员表演和细节铺垫上,法哈蒂指导的无可挑剔,但人物扁平、故事略显冗长以及悬疑力的前紧后松,使观影体验大打折扣,所以豆瓣评分尚未及格。
前十分钟,人物悉数出场。 我觉得我连一条鱼都不如,我连七秒都撑不过:记不得名字和脸,分不清谁是谁的妻子。 好在他们总会叫对方的名字,主要人物在我看完之前,终于记住了。
总体观感:还好。 说好,没多好,说不好,又感觉还行 吧。
谁绑架劳拉的女儿,为什么绑架劳拉的女儿,以及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
绑匪有三。 绑匪之一是萝西欧的丈夫:盖博。 在劳拉到达之后,曾经和萝西欧一起在房间里一边看着萝西欧的女儿一边聊天,这时聊到孩子的父亲。 萝西欧说自己和孩子的父亲分手了,孩子的父亲去了德国。 绑匪之二是那个我没留意名字的年轻人,他在劳拉的父亲和镇子上的人起冲突的店里出现了,当时他抽着烟,推搡了巴科,巴科指着他说,“我记住了你”。 绑匪之三,萝西欧,费尔南多的女儿,也是劳拉的亲人。 为什么绑架劳拉的女儿?索取赎金,自然是为了钱。 可为什么巴科的妻子贝雅也会收到绑匪的短信?为什么巴科对于伊莲失踪这件事反应这么大? 中间穿插了劳拉父亲在店里和镇上人起冲突的片段,有什么意义? 随着劳拉对丈夫亚历山大说出那句“如果你同意,巴科愿意出这笔钱,他会愿意的”,我想大多数人结合前面了解到的劳拉和巴科曾是情侣这件事,都能猜到,巴科是伊莲的生父。 我只是没猜到亚历山大竟然知道这件事情。 ┓(´∀`)┏ 我的惊讶程度和摊手程度和巴科的妻子贝雅是一样的。
跟着情节推进和导演放出来的线索,能猜到的只是,在大多数人都默默的知道伊莲是巴科的女儿这件事的前提下,绑匪是身边的人。 最后萝西欧深夜驱车到野外,导演终于把绑匪抖给观众看了。 观众也终于能进一步猜一下绑架的前后。 萝西欧和丈夫为什么要对亲人下手?当然是为了钱,30万欧元,按照现在汇率换算一下就是231万人民币。 在劳拉在费尔南多的店里和费尔南多夫妇聊天时可知,费尔南多一家生活并不是很富裕,有贷款要还, 裁缝店里的女人们聊天时也提过“和可怜的费尔南多一样”,如此,那就是纯粹为了钱。 那个我没记住名字的年轻人,在深夜和萝西欧以及萝西欧丈夫争执时说了一句“我讨厌你的家族”,家族里有谁?有劳拉,再结合一下镇上人因为土地和劳拉父亲一家人的冲突,以及多年前巴科用很低的价钱买到了土地,成为如今的葡萄园主人。 报复是一部分,我猜眼红也是一部分。 只是年轻人说为了分散劳拉家族的注意力所以把消息爆料给了贝雅,我没能想明白,是指把短信也发一份给贝雅?这不是加速了大家的怀疑嘛。
所以,就讲人性,为了钱,亲人算什么,亲人也能换算一下。 看在眼前于心不忍?没事,钱就快到手 ,忍一个晚上就好。 不义之财算什么,得到了就是赚到,顺便出口气也行。 只不过这个故事牵扯到十六年前前男女友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以及唯独当事人以为自己瞒住了所有人。 人尽皆知,除了当事人,大家都知道劳拉的女儿是巴科的。
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男女关系?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在金钱面前算什么?真相的背后?透过现象看本质? 大概都是。 但真的,挺狗血的。
“我的女儿会没事的,上帝会帮助我的”
(完)
(封面海报换的让人猝不及防)
期待《人尽皆知》确实已经很久了,不仅仅是那个因为《一次别离》让我惊艳的法哈蒂,也是因为心爱很久的女主角潘潘,以及,和她组成板鸭夫妻档男女主的老公。之前零星看过一些影片拍扑了的评论,虽然存疑但不免受到影响。可能因为有所保留,所以看完还是略有惊喜。毕竟法哈蒂还是那个法哈蒂嘛,刻画那些微妙人物关系的能力还是一样迷人。
不得不承认不比《一次别离》,但个人觉得趣味性是高于《过往》和《推销员》的。它在法哈蒂原有最擅长的基础上,加入了最商业的悬疑元素,使得影片的可看性大大提升。而法哈蒂也在这部影片中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于复杂的人性本质的深刻的探讨,就算是在远离故乡的西班牙,那个热情似火的西班牙,这样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现实中的板鸭骚潘夫妇在电影里成了前任,他们如今各自拥有幸福生活,因为一场婚礼,离开家乡多年的女主带着女儿和儿子回到了这座小镇。这场欢乐热情的西班牙婚礼却只是蛋糕上裱花,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后,女儿被绑架的事实浇灭了他们的快乐和幸福,还让原本就积压在所有人心中的秘密和矛盾也因此被一件件曝光。找回女儿的过程中,看似和睦的家庭成员开始相互猜忌,而男女主角的生活,也都随之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就不剧透了。
最喜欢的场景应该还是电影一开场那个极富象征含义的场景:镜头跟随一直鸽子,飞进了教堂的钟楼里。时钟的齿轮严丝合缝地运转着,大小不一的齿轮遵循着物理规律,有着各自的节奏,这是对“熟人社会”隐喻。随着齿轮的运转,到了整点时刻,齿轮依次带动从小到大的钟摆摇晃,当当作响。钟声惊动了鸽子,鸽子扑棱着翅膀,从钟面的缺口中挣脱出去。这几乎涵盖了整部电影的情节逻辑,剧本的精巧与匠心正在于此。
而法哈蒂的导演功力在每一部片子中都毋庸置疑,《人尽皆知》也如此。看起来平静的故事实则暗流涌动,抽丝剥茧的对白叙事中慢慢浮现的真相,那些微妙的对话,流畅的转场,以及从未令人失望的刻画人物的能力。就像男主在故事伊始与自己的妻子有这样一段情节:妻子正在试穿参加婚礼的礼服,让男主帮忙拉拉链。男主说妻子最近胖了,妻子反倒很开心的地回应说:“你的眼睛还真得从来都没离开我。”可到了影片后半段,当男主被绑架案弄得心力交瘁,尽管老婆特意梳妆打扮,回到家后,男主甚至都不愿意看她一眼。这也给两人之后的关系变化埋下了伏笔。在法哈蒂的电影中,每一组人物关系都显得那么可信却可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那些虚伪的,自私的,无奈的,黑暗的,复杂而真实的人性永远都是法哈蒂作品中最迷人的部分,《人尽皆知》也一样。法哈蒂永远都是那个法哈蒂,他可能无法讨所有人的欢心,却让喜欢他的人一直沉浸于此。
以及表白美人迟暮但还是美人的潘潘,几近素颜依然经得住镜头的考验。永远也忘不了阿莫多瓦镜头下那个惊为天人,风情万种的她。
事先没查资料,看了一半就觉得跟平常硬核悬疑惊悚西语片不一样,有种伊朗电影的味道.查资料,才知道虽然是彻头彻尾的西语片,但导演是伊朗大导演法哈蒂.拍《推销员》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那个.这样就很容易明白这部电影了,这就是他的套路了,琐碎的生活中遇到一个意外,处理起来万千矛盾,怎么做都不对那种.聚焦镜头下群体的无奈与困境.
这部电影也是这个套路,好好的婚礼,一个姑娘平白无故被绑架,后来一顿挖掘发现这姑娘的父亲竟非生父,最后生父站出来卖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葡萄庄园救姑娘,救了姑娘,这人的生活也毁了。
所谓人性,顺境之下你好我好,困境之下你死我活.而导演恰恰还要在这个困境之下套上一个基本无法解决的枷锁。与情这事该做,于理这事就不该做.一条举棋不定的鸿沟横亘在情理之间.电影也在这条鸿沟间行走,挑拨观众情绪。而电影的好坏其实也就是这个困境的矛盾程度.
《推销员》里穷困老酒鬼的一时糊涂犯错,被抓后要不要毁他自尊,这个题目抛给观众,观众也只能在揪心与矛盾中看下去.《三块广告牌》,一个绝望的母亲和一个罹患绝症的警长,是可怜警长还是同情母亲.愁死观众了.
这个困境制造好了,肯定是超级好看,但如果逻辑些许偏差,便逼不出观众的同感和共鸣.
这部电影显然没有做好。首先是报警,如果不是大富大贵,普通人应该还是报警,一大家子人又不报警又不凑钱,等着坑外人,这也是世间少有;然后,是卖地赎人,虽然是亲身骨肉,但十六年不见,说卖地就卖地,这个男人得多有情,很难说的通。还有,亲身父亲的秘密是谁泄露的,绑匪是否知道这个秘密,退休警察也暗示这条线索,电影没给出答复。可能绑匪完全不知道,但他们为什么要绑大女儿而不是绑小儿子。
另外,加泰罗尼亚人一生不羁爱自由,怎么会被这点小事困住,西班牙电影可都是惊悚到爆的,这份举棋不定的忧愁放在内敛的伊朗更符合。
漏洞百出的剧情下,最后的落脚点就落在一个多情的老实男人身上。巴登饰演的巴科,因为初恋情人的一句话“她是你女儿”变卖庄园,不顾妻子劝阻,提钱去赎人。最后人家夫妻双双把家还,所谓亲生女儿也跟着离开,自己却落得人财两散的下场。套用鸡汤文的说法: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虽然这并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全部,但在一地鸡毛般的琐碎嘴炮下,只能看到这个。
南橘北枳,人尽皆知。法哈蒂非不信,跑到西班牙乡下,拉了西班牙俊男靓女拍伊朗片,味道不对也不奇怪了。
法哈蒂的西语片遇到的不是文化异域的问题而是电影本身的缺陷,善于剧本创作的他并没有能够交出一个达到合格的“故事”,因而那一贯颇具张力的人性冲突在这里变成了浮皮潦草的交代,类型的外表也就变得只是徒有其表,一部失败的电影。
不至于骂法哈蒂,倒是可以骂观众。功课没做好,你在期待什么呢?
本来听说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但没想到却是「罗曼蒂克撕逼史」。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比不上「一次别离」,但没想到却是「一次阴影」。
#Cannes71# 哈哈哈哈哈哈笑场了。实话说这样选角就是剧透(虽说恰好是片名[尽人皆知]),再加上虽然狗血抓马但是实在是老套得要死,眼瞅着很多可以翻新的地方全都找了最恶俗的写法,看着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连阿尔莫多瓦的脚脖子都够不着。
法哈蒂之前是把真相藏起来,然后看角色怎么撕;这次是尝试把真相摊开,然后看角色怎么撕。前者可被称为“道德风暴”,后者可被称为“狗血淋头”。
想了想还是可以四星的,还是那个法哈蒂嘛~
一旦故事脱离了伊朗的土壤,法哈蒂的这个剧本显得比我朝连续剧还狗血。
2.5 / 超低期待观看居然还收获些许快感了。其实光看剧作法哈蒂还是塞了比较清晰的嵌套结构,男性女性形成多层留守-逃离的关系。所谓“人尽皆知”大概更切近某种传统社群对个体无形的凌厉逼迫,记忆中的原乡则不可逆转地走向崩解。然而在呆板又浮躁的叙事下从人物到主旨都执行得太过潦草甚至近乎快节奏喜剧了,不如拍成《意难忘》一样的长篇伦理大戏吧!
法哈蒂这部带有政治诉求颇具佩措尔德风格的新作受到观众的冷落实在让人意外。今日伊朗的处境被他妙手编织进了家庭伦理关系当中,貌似少了一个人的大家庭里其实是多了一个。作为麦格芬存在的女儿在这个主讲救赎的作品里并没有真正失踪,她从上一段历史里过渡到了下一段的历史当中。因此最应该消失的是那些像纽带一样绑架人们的过去,影片最终让“隐形”的父亲用具体的金钱偿还了无形的情债。这份《人尽皆知》的责任感为想要成为父亲的观者树立了榜样,也给现在的“父亲”带来了反思。
法哈蒂其实可以抽空转职去写推理小说
比较失望,平庸、狗血的剧情。倒没说的那么差,不过作为戛纳主竞赛开幕片,实在是有点普通了。
你我的爱恋人尽皆知,你我的秘密同样人尽皆知。法哈蒂选取一场婚礼间的少女绑架案,撕扯出克鲁兹、巴登角色的过往,意欲揭示人心险恶、家庭成员间亲情抵不过贪婪私欲。两个切题线索本独到游走,却不成想,麻雀五脏妄求鸿鹄之躯。惊悚类型片手法穿插,更真让这冗长故事变得“惊悚”。
法哈蒂还是法哈蒂。巴登夫妇演普通人比演毒枭夫妇自如多了。
@Cannes71 冗长而乏善可陈,摆明了就是一个嵌套在西班牙文化外壳中的依旧很伊朗式的家长里短。就像是在看改编成不同国家版本的经典话剧,脱离了创作植根的语境,移植的过程中太容易水土不服,况且这个故事从出生就并不是一个普世性很强的经典,最多是个高配版老娘舅。
平庸到怀疑之前的电影是不是法哈蒂本人拍的,费这么大劲儿请这么多演员演那么好,讲一个"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这件”原来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看了板鸭版前任攻略四(雾 狗血就算了,还狗血得这么老套,画风突变也是毫不含糊……不断重复everybody knows到底是有多想点题(
世俗的故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任何地方。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动机,都有自己心里的坎。亲情在这里本不是重点而是人性。人的嘴就是爱说,哪怕是自家人。每个美好家庭背后都隐藏着各种秘密。也许这世上没有所谓好人。人本私。所以,最后他们就那么走了,没有一句再见。他给钱,也是私那是他的孩子。
法哈蒂并非水土不服,而是这次推进剧情的转折点太台湾言情剧了。你口口声声的上帝并没有帮你,而是金钱和骨肉亲情挽救了你,或者可以这么说:Paco才是你的上帝。
俗套也好狗血也罢,都不是法哈蒂想要表达的东西,本质上他一直都在叙写人和人之间很不牢靠的关系。除了后半程确实有点拖沓之外,还是很够格的。前半程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处都让我感觉像可以发生点什么,但什么都没发生,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又迅雷不及掩耳,让人想起儿子的房间。
后半截太过让人无法坚持,太过拖沓的家庭鸡毛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