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

HD

主演:汤姆·汉克斯,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希默斯,洛拉·玛汀内斯-康宁安,玛丽·瓦根曼,Oscar Avila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剧照

芬奇 剧照 NO.1芬奇 剧照 NO.2芬奇 剧照 NO.3芬奇 剧照 NO.4芬奇 剧照 NO.5芬奇 剧照 NO.6芬奇 剧照 NO.13芬奇 剧照 NO.14芬奇 剧照 NO.15芬奇 剧照 NO.16芬奇 剧照 NO.17芬奇 剧照 NO.18芬奇 剧照 NO.19芬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Finch的菩萨心

当Finch抚摸着狗狗死去,他将所有关于善的念想留给了一部机器和一条狗,他说“你们玩吧”。当机器比Finch的同类更值得托付,电影的整体基调里就有了一抹摆脱不了的灰色。

但Finch对人类的看法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拒绝、惧怕、唾弃人,另一方面他却要Jeff花时间搞懂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构成了本片的张力。Finch的价值立足点有点类似于二战之后的某种反思思潮: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是有罪的,单个人作为它的成员都因此而蒙羞;但Finch这个个体,除了蒙羞以及有罪,他还试着接近可以为人类进行辩护的东西——他独自承受人类的苦难和希望。在Finch死后,电影里没再出现过任何一个活人,这意味着当Finch的奋斗结束,人类整体的悲剧已经不再能够超过Finch这个个体所承担的悲剧。

Finch个人的末日早已注定,他因风暴而不得不展开旅程,但如果计算Finch生命所剩的天数,就会发现时间少得可怜,这是一趟名副其实的Death Marching,只是Finch带上了他最后希望——Jeff。

因此,如果想要在感动和感叹之余更深地理解本片,就需要明了:到底Jeff的“成长”的内涵是什么?

Jeff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机器人,只是它还需谨守“Rule 4”,这是一条看起来是专为狗狗而设的规则,但如果把它放入上下文以及全片的背景中来理解,就会发觉它隐含着Finch对世界的悲观:在他身故之后,狗将要与之相依为命的对象,不再是人类。

由此电影旋即展开了围绕Rule 4的困难,而其中最难以克服、也一再被Jeff提到的是:狗狗并不喜欢自己,并且原因在于它还没能懂得并获得“信任”。

此处若以某种评价人工智能的眼光来看,以“信任”对一部机器进行图灵测试的金规则也是颇有道理的,而另一部揭示了信任的反面——欺骗——的《机械姬 Ex Machina》几乎可以作为本片的暗黑姊妹篇:机器会撒谎意味它提供的信息有了真正的属于它自己的目的——为了掩盖真正的动机。一想到机器有了自己不愿被人类知晓的动机,名副其实的“不可告人”,觉得毛骨悚然。

那么信任呢?

有意思的是,《Finch》这部电影似乎在说,信任与欺骗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切信息全然公开,所谓“没有秘密”就会带来信任。为了说明这点,以下将结合电影来做一些说明。

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a,Finch讲的那个关于信任的故事;

b,Jeff研究狗狗的语言;

对于a,Finch其实讲了个完全没办法让Jeff这个机器脑袋明白的故事,Jeff在听完故事之后忍不住提问:老大,你说的故事恰恰说明了你不信任你的团队啊,你怎么说是信任呢?

对于b,Finch告诉Jeff这么做事徒劳的,“不存在狗语这种东西”,只是“它还不信任你”而已。

a+b,这对于Jeff来说就有了根本的挑战性,说它具有根本,那是因为a、b两条其实意味着:明白信任就要能适应矛盾、理解不一致信息,能在在非分析、非语言、非(线性)逻辑之外获得另一种理解,换言之:成为人,或者说拥有人类的心灵,因为“我们人类就是充满矛盾”。

机器人能行吗?

不能。

但在Finch来看,能。

为什么?

因为Finch那个关于信任的故事最初是关于他自己的,他提到了一个把整个团队困住了的难题,他说这个问题有它的特殊性质——“不是团队所认为的硬件的问题”。

注意“不是硬件问题”。因为机器人按照它的逻辑电路的设计——“硬件原因”——来看,是不能学会“信任”的,但Finch能解决这种问题,如何解决虽然没说,却特别提到他是独自一人解决的。严格按照Finch所说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集体有一种倾向,他们最终会将难题都指向“硬件”问题——指向物质、外部;其实面对难题,唯有独自面对,它的性质才能转变,变成是内部的、心灵的、属灵的。

到这里为止,Tom Hanks本人的一贯命题已然出现:属灵的尘世遗民如何获得在世安顿,且听他在电影中一开始的哼唱:

因此,《Finch》的全部谜底就在这里:对凡人灵魂的拯救,对高于凡人的东西的礼赞。我想起在《阿甘正传》中片头飘落、又在片尾处高飞的羽毛,多年以来,如出一辙,令人感佩。

好了,现在的问题就剩下Jeff到底能不能做到了。

继续看到:

c,Jeff是个超级好的模仿者,一个excellent prentice。

d,Finch死了。

关于c,Jeff的表现可以让任何一个带过孩子的父母都会由衷地感叹:孺子可教也!

怎么不是呢?任何教育总是不断地矫枉过正。比如,要孩子学会诚实,我们其实不可能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说“你有时候得撒谎,有时候要诚实”,那孩子就乱套。我们其实总是先告诉孩子:诚实是绝对的、是好的;然后,再慢慢地让他看到谎言在生活中各种场合的“合理乃至优质的存在”。孩子若是能整合得好,他就“成熟”了。

Jeff正是这样的存在,他的机器脑袋很神奇,一方面,他能100%地理解和执行所获得的第一条命令,另一方面,他又能整合接下来获得的与第一条命令有矛盾的指令,关键他还似乎了解如何“视情况而定”。这当然是让现在做AI的工程师们掉下巴的事,但在电影中一切又很合理,毕竟归根到底,Finch对Jeff的命题是这条:看着我,学着点。

连Finch一边开车一边咳嗽都模仿的家伙

关于d,d很感人。但在此处的分析语境中,它是对“看着我,学着点”指令的终结,否则只要Finch还在,Jeff就会执行“看着我,学着点”,现在Finch没有了,Jeff就迷茫了,但惊人的一跃突然就发生了,它的萌生的一句自问,让它成为了他。

“惊人的一跃”说出了信任发生的条件,它不是撒谎的反面条件:人不是通过排除一切问题、获取一切信息来信任他人的,任何基于过往经验、能力胜任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都不会带来“信任”,当信任真的发生,人需要危险的一跃,对未知敞开自己,正如Finch说的,我们是在完全没法预料的场合里,通过自己的行动才真正认识自己。所以,信任的发生需要理由,但与其说理由,从本片来看,不如说更需要契机、体验。Tom Hanks的观点,最终趋向于某种道家式的玄妙,这在西方非此即彼的思维中真可算是人中翘楚,而这也许正是Hanks本身所参透的真谛。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Finch给Jeff输入的资料,除了电影已经明白展示出来的“世界之书”、“狗狗美容大全”、“旅行车指南”……还有一本一晃而过的“自我防卫技巧”。

这本书的存在,意味着Finch对Jeff的初始期待和设定只是某种保守的目标,最多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式的保卫者,但是后来他大概意识到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狗狗的照顾者,Jeff不仅仅需要首创性(initiation),还需要真正具备人类的心灵——简而言之:在矛盾之中体会善。

最终,Finch的死引发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当他让开,狗就把球交到了Jeff手中,Jeff最终在非语言、非线性分析的、由死亡这一标志着人类生命中的终极矛盾的顶点处,在那个场景下,获得了狗狗交给的网球。Jeff,这个与众不同的机器人,同时也接过了Finch抛过来的无形的球,相信、盼望与爱,但基调是悲悯。

Finch留在世上的最后的话,其实是这么一句:“不,不”,这是他对狗狗说的,意思是“你下来,你跟Jeff玩,去玩……”,但他其实也是对Jeff说,意思是:“它是你的狗了,我放心你照顾它了”。

……

我思忖着,这世上,说到底还是有某些独自进行着、善的人,他们发下致广致大的愿,然后奋勇地精进。在不同的时空里,人类这种就算被毁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物种,由这些人一路支撑着。

 2 ) 你终究将逝去,唯一可以托付一切的只有你的孩子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和信任的电影。

芬奇亲手创造了杰夫,如同他的孩子。他小时候不懂事,很顽皮还会闯祸。你会非常生气并呵斥他,而他会很委屈。

然而你必须收起你的粗暴,非常有耐心的抚养他。他会不断的成长,越来越能干。在这个过程中,和你的信任也在慢慢的建立。

终于有一天你将离开这个残酷的世界,而你生前所留恋的一切(狗),将交给你的孩子。

当芬奇和杰夫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

汉克斯是个伟大的演员,向他致敬。

 3 ) goodyear

《芬奇》中的狗狗Goodyear由Seamus希默斯扮演,希默斯是一条在北加州一处流浪者营地外发现的混种犬。一个当地救援组织联系了训犬师,说希默斯可能有成为狗狗演员的潜力。当时它大约一岁。汉克斯说:“希默斯不仅仅是一只狗。它看起来是另一种受过训练的人。”

Goodyear,好年,就是自信、乐观、希望、美好、快乐,多好的名字

 4 ) 这个拥抱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银幕时刻之一。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有流泪的冲动了...这个拥抱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银幕时刻之一,芬奇行将死亡的绝望和令人怜爱的可怜杰夫。故事不落俗套不陈旧,依然还是那些人生的道理,但是与时俱进非常的舒服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的观感一样都不落下。他们怎么就有这么好的演员,怎么就有这么好的电影,怎么就有这么好的故事?

杰夫创造出瓦力之外又一个非常惹人怜爱的机器人银幕形象,所有创作者都应该问自己:你的人物有杰夫那么惹人喜爱吗?

汤姆汉克斯是一个非常非常珍惜羽毛的演员,有一部算一部都是精品,也给所有演员做了一个好榜样。

“你已经可以跟我说出金门大桥上有多少颗铆钉,用了多长的绳索,桥有多高,但是只有当你站在上面,看到它的美,听到悬索在风中歌唱,这是一种体验...一种人类的体验,不只是想象,而是生活。”

笔记:

在人类的道德和规则崩塌之后,芬奇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延续人性的率真和生机勃勃。世界毁灭了,人性却得以重生。

流媒体时代电影也越来越故事片化,导演存在感越来越弱,故事的大数据感越来越强,优点是故事片回归到了“讲好一个故事”这件事本身。

 5 ) 时间终结者汤姆汉克斯,我感觉也没看多久两个小时就没了?

就很神奇,汤姆汉克斯好像有缩短时间的能力,不知不觉两个小时没了……

上一次看演员这么少的电影,还是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他跟一个排球演了两小时。

这一次他幸福多了,有条狗还有个机器人还有个机器狗,一家四口末日求生。

中间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但是画面每一帧都挺美的,像是简简单单给你讲了个旅行的故事,很羡慕欧美人对狗狗的爱,都末日了,也没把它当食物,平等亲切又美好,希望有一天我们也有这样的环境。

片中没怎么出现人,但是对人性的刻画又很深刻,自私贪婪阴险狡诈的人,苟活于世不择手段的人,心怀希望寻找明天的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论吧。

我老婆哭的挺惨的,男女视角真的差好多,我觉得末世有他们这个状态,也还可以了,我的感动是淡淡的,有悲伤有温暖,总的来说就是很好看。

就真的很奇怪,看完觉得好像也没有看什么,两个小时就没了……

 6 ) 演员很让人入戏,科幻基础设定却让人出戏

不得不说,这么长的电影,一个演员担起了重任,(当然还有个机器人组成相声搭档),演技一直在线,一个背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让人立马进入到电影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情境之中。

可是呢,只要一开始思考周遭的一切,疑问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将出彩的人机组合表演给淹没。举几个自己感觉明显的例子吧:

1、主角开着车,在车里晒着太阳,说明当时的科技已经开发出了隔绝紫外线的玻璃(看玻璃上有特殊的纹路,应该有独特作用),那么说明只要造一个用特殊玻璃覆盖的建筑就可以开始基础的农业种植。当然,为了防备飓风等恶劣天气,应该造一个可以开合的顶部,细节不赘述。主角在如此环境下依旧可以生存这么久,环境还没恶化到人类拼命努力也还会灭亡的程度,这里却看不到任何人类的努力,感觉是将人类弱智化,换成一群大猩猩还比较可信

2、像主角这样一个人,也能搞出一个这么厉害的机器人,那人类科技应该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智能机械化,也就是说使用机器人从事各种人类在恶劣环境下无法进行的活动,而人类只需要生活在建筑物和建筑物的阴影底下,那就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不需要到影片中如此废土的地步。时间已经过了15年(我没记错的话),城市里依旧有很多建筑物存留,自然的破坏力并没有达到能扼杀一切基础的生产,影片中所有人却被设定为苟延残喘到只能互相掠夺,有点为了末世而强行末世的感觉

3、在美国中部寸草不生人食人,到了西部就忽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了,影片里没有解释,让人比较费解。或许这就是本电影的设定。但是那里环境这么好却还是荒芜人烟,而当地紫外线强度适宜,眼前至少应该是大片农田的农村生活场景才对(假设一切生产活动才刚刚重新建立),电影中的场景则是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废了多年长满各种其他植物的城市,明显的不合理

本片的一切都显得很美,主角每天去外面搜索资源回来养狗做机器人,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主角的结局是注定落寞的,在完全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只靠捡人类残存下来的工业品过生活,饿死病死的悲惨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不只是主角,还有主角周围环境里的人,嗯,当然,还有那条主角最爱的狗狗,这才是隐藏在美丽画面底下的残酷的现实。一想到这些,那些美丽和温暖就如同梦和泡影一般不再那么美丽,反而像哄小孩入睡的童话,像无味的鸡汤,总是浮在空中,没有能落地的踏实的感觉,也就没法真正走进心里,产生共鸣。

 短评

一人,一机器,一条狗,在世界末日里享受生活,简简单单,却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惬意。这是一部几乎没有高潮的片子,但当狗狗把球丢在芬奇面前时,我却热泪盈眶。

4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与其说是芬奇护狗的故事,不如说芬奇想保留人类最后一丝底线,这底线是不要成为因为饥饿就杀人的怪物,失去人性只会掠夺的禽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机器人模仿留下来的关系,这种细腻与感动,正是数据时代、电子化、大疫情背景下残留的“温暖”。

5分钟前
  • 木兮
  • 推荐

养宠人看不得。电影开始荒凉的末日感和歌曲American pie一下子击中了我,太喜欢这部电影的气质了。除了回忆,全片唯一出现其他人类的场景,是他们在追杀主角,并且全程在暗处,没有露脸。所以末日之中能信任的唯机器人与狗。希望能出一个mini剧。

10分钟前
  • wise
  • 力荐

很神奇,我在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身上,看清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活着。在人类的道德和规则崩塌之后,芬奇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延续人性的率真和生机勃勃。世界毁灭了,人性却得以重生。

15分钟前
  • 影探
  • 推荐

真的,狗子不管和谁玩球,最后都会把对方丢出去的球捡回叼给主人(主人在场的情况)。我们豆小葵十年如一日!末日公路片,一人一机器人一狗子,两个小时从绝望到慢慢被灌注希望和光明。Good year,真的很喜欢狗子的这个名字,2019年可能是未来10年来最好的一年,疫情、经济、气候变化...都形势严峻,芬奇所在的未来,臭氧层已经被严重破坏,人类为了生存时刻要泯灭良心挑战人性底线。而他把狗子托给杰夫照顾,这个机器人继承了人类的善良、坚韧和爱,带着狗子去了希望之地。汤姆·汉克斯又一次奉献了绝佳演技,杰夫在他怀里那一幕眼泪就破防了,最后小家伙摇着尾巴把球丢给杰夫,又乖乖叼回来了,我似乎看到没有表情的杰夫喜极而泣的样子。有爱,就有希望。珍惜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在阳光下的日子吧!

19分钟前
  • kiki204629
  • 力荐

“谢谢我的狗,我的机器人,谢谢我的老年,我的疾病,谢谢我的死亡,与,我的生命……”

24分钟前
  • 大罗
  • 推荐

他俩在阳光底下爆米花的场景,是我近年来看过最浪漫的场景之一。我快要死了,那就让我来教你如何在飞扬的尘土中演奏一场名为“live a little”的烟花。

28分钟前
  • 摇啊瑶
  • 力荐

爱,死亡和机器人

33分钟前
  • 忘川艄公
  • 力荐

现在的流媒体时代,电影也越来越故事片化,像美剧一样,导演存在感越来越弱,故事的大数据感越来越强,优点就是故事片回归到了“讲好一个故事”这件事本身,不疾不徐的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缓缓地进入一个男人的内心。这个故事其实挺文艺的,末日背景真的只是一个背景,提供一种气质,文艺的内核很动人,不死在金门大桥也算是不落俗套了。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这种片子吧,主要是一个感觉。找个沙发躺下,放轻松,跟着主角出发,过程中也许有些情绪上的触动,或者加上一点点浅浅的思索,享受过程,就好了。

37分钟前
  • 壹佰伍拾號
  • 推荐

拍个十五二十分钟短片就很够了,搞这么长,苹果手机电都撑不到最后。PS,机器人讲话口音听出一股岑建勋味

3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他还给杰夫装了专门开狗罐头的零部件,哭!

43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力荐

2021,听起来多么适合作为世界末日的一个年份。

46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推荐

最后十分钟眼泪不止,他明明没有表情,但我看懂了他的所有情绪,这就是爱!真他娘的又浪漫又悲壮

47分钟前
  • 嘎待
  • 力荐

65岁的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独角戏,一个老人和一个机器人,及一条狗。完整、温情。对比一下他38岁时主演的电影《阿甘正传》所表达的奋斗、成功的“美国梦”,今天好莱坞对人类未来的想象:气候恶化,城市荒芜,人性丧失,灾难无穷,实在是太悲观了啊!

5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太喜欢了,这个片子太合适合我了。看似简单,但是细节一流,情感率真。Jeff,尤其他那双手,想知道是不是模型,好想捧在手里自己亲眼看看,赞爆了的复古机械美。

57分钟前
  • Lokina
  • 力荐

满纸荒唐言,一把伤心泪。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苏格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出“末日”警告,称避免灾难性全球变暖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在更积极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却没有做出新的承诺。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国最终能就有意义的措施达成一致,让迅速变暖的地球回到正轨。会议原定持续近两周,但是仅过了几个小时就首现冲突。与会国家元首的开幕演讲暴露出谁应对减排负最大责任这一全球辩论中长期存在的分歧。随着欠发达国家要求富裕国家提供更多援助和采取更迅速的行动,全球贫富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暴露出来。所以,臭氧层如期变香,人类也会走上穷途末路,防不胜防并以邻为壑,而机器人即将踏上远大前程——为享受人道主义的狗狗开罐头。

59分钟前
  • 適時詩士
  • 力荐

“我不在的时候,以保护小狗安全为优先指令。”发明家在生命进入尾声时,发明了机器人来照顾小狗。但拥有人类情感和智识的机器人,刚来到世上就要学会面对无尽的虚空与孤独。人真是矛盾的生物,机器人和小狗身上同时承载了人类的温柔与残忍。片子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其实挺落后的,但废土科幻只是个外壳,探讨的是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结,如何感受爱。调调很舒服,浅浅的悲伤和诗意。

1小时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想一想未来社会,有机器人收尸送终也不错。况且还是穿派克大衣、翘兰花指的机器人,又能帮你喂狗。《我是传奇》《火星救援》《荒岛余生》式的鲁滨逊孤独生存故事。只要日子里依然有书、硬盘里有片儿、有狗、有音乐和伙伴,就能不那么像末世。最有意味的一幕:杰夫发现了镜子,也第一次发现了“我自己”。

1小时前
  • 匡轶歌
  • 推荐

杰夫第一次给狗狗扔球时,我非常担心他太大力,以至于把球扔到了狗狗都不愿意去捡的距离。

1小时前
  • 一口一个小饼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