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定会发生车祸的时候,我还把音量调小。但从车腾空飞起到破墙而入,都没有太大的声响。然后一条生命就消逝了。而一切的起因就是你闭上了眼睛。成因和代价的巨大反差会造成极大的冲击,镜头给到躺在血泊里的April。你闭眼前她还在睡着,而你再睁开眼,她永远也不会醒了。
好多镜头语言似乎都没有太大的用处。你以为是铺垫,结果却没了下文。开头就是和好,但却没有交代冲突的原因,包括最后一餐Beckett去要甜点时候,April叫住他的凝视。以及为什么Beckett会带安眠药。
Beckett去破屋是因为那是他最后看见April的地方,地下还有残留的血迹。他想自杀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的失误引发的,怪不了别人。但一个抱着必死之心的人,对于危险到来后的应激反应如此迅速还是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同样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女杀手一次在目标精神恍惚,并且对她毫无察觉的时候,隔着一堆障碍物就开枪射击,一次在已经将目标安抚,准备靠近的时候射击。对打草惊蛇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事发开始Beckett遇到的人,好心的农户帮他包扎,好心的养蜂人夫妻给他电话并指路,好心的集会示威者带他到雅典,以及好心的地铁乘客们将他拽离铁道,并送至大使馆。可以说除了要杀他的人,所有的无关者都是乐于助人。这可不是闲庭信步间来问你旅游景点的位置什么的。这可是身上带血,面色慌张,并声称被警察追杀的外国人。Beckett的这个受助率实在是有点高了。他能到达美国大使馆,几乎算得上是奇迹。关键是他似乎除了求助和买票坐车外什么都没做。
小男孩是被绑架的。我的理解应该绑上手,堵住嘴。最起码也要关在一个小黑屋里吧。为什么当车冲入房子里,他会先出现。丝毫看不出人身自由被限制的样子——你要早给他放后备箱里也就没这么多事了。而对于外来旅游的外国人,还有一个人已经死了。他自己以及处理这件事的人的注意力不会着眼在他曾经在房子里看到了人。可不可能是脑震荡引起的意识不清,因为希望有人帮忙引发的幻觉,亦或者就是当地的流民而已。甚至如果大胡子警察不提这是一座限制已久没人居住的房子,他也不会想到说看到过人。再退一万步,你们美国大使馆是有同伙的,为什么还要阻止他去。如果是政治行为,如果美国也有参与,或者说有所倾向,那只要他回到美国,不管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了。为什么一定要杀他,还杀的这么不专业。
如果你是一个去外国旅游的人,因为自己的失误害死了最爱的人,然后被当地警察追杀,逃到大使馆后,自己人也要杀你。你还有没有心情去反跟踪解救孩子。火车上一对一搞定大胡子男,地铁出来一对一搞定突袭杀手,停车场一对二先搞定莽撞女,再警察故事般飞身跳下搞定大胡子男,救出小男孩。无论是被动的自保,还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反跟踪。这个人设从能力到动因都不太合逻辑。
小华盛顿无论是外形、身形以及气质,都不足够撑起男主。信条的时候就给人一种没有男主像的感觉。这里几乎算是独角戏,但一样看不出好来。和他爸爸简直没法相比。
讲述普通人在异国他乡的亡命天涯,影片角度清奇,节奏紧凑,演技在线,整体不失一个惊悚题材好电影。但是,结尾的软件工程师孤胆追凶有点扯了。
我们看了太多军人、特工的英雄式亡命天涯,比如《谍影重重》,怎么开挂都没关系,因为主角身手摆在那儿的。也有哈里逊福特这种普通人遭遇陷害后的亡命天涯,这就需要严谨的逻辑了,只能靠主角的头脑和自身经验摆脱危机。本片的男主就是个和女友到希腊旅游的普通人,结果女友因车祸而亡,男主卷入阴谋和追杀之中。
应该说前2/3都基本靠谱,男主靠头脑和果断,一次次摆脱追杀,这其实也跟观众分享了很多经验。很多人都有在人地生疏的异乡遭遇窘境或意外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冷静,需要头脑,需要果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男主,在配合的同时,要对当地各方机构、势力保持警惕,毕竟他们都是地头混的,天知道和当地的当事人是啥关系。很多时候,我们过分相信和依赖当地机构,结果是灰溜溜滚蛋。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救世主,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影片的这个主题个人觉得很不错,对喜欢到处旅行的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男主逃回雅典后,影片逻辑感觉有点乱了。被当地势力追杀,警察帮凶,甚至大使馆官员也跟对方沆瀣一气,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对方势力太大。对男主而言,对普通人而言,反正是最后一搏,通过网络媒体曝光,对搭救过他的机构讲清真相,寻求帮助,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影片此时男主立即开挂,只身勇斗罪犯,秘密跟踪,跳楼截停罪犯车辆,这个就有点扯了,软件工程师瞬间变身虎胆龙威的英雄警探。
两颗星,4.5分。开头还算行吧,起码看得下去,后来就扯淡了,要不是为了看回电费钱,早关电视机了。黑人男主即没有健美的大肌肉,也没有石雕刀刻般的英俊颜容,反倒长得像那个打球的哈登似的,仅用撕、拉、缠、抱、踹便干翻了一众反派,毫无吸引力观赏度,他是怎么做到的?哦,因为他是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所以网飞让他做到了!
3星,虽说是虚构故事,但前半部分确实不错,悬疑加恐怖氛围营造的很好,男主演技爆棚给人真实感,引人入胜。后面则有些拉垮,情节太神,男主一路车祸断了胳膊,反复中枪,还挨了好几刀,最后从4~5层高的楼上摔下来砸在车上还生龙活虎的样子,把真实感一扫而光,整个故事套用这些年发展很糟心的希腊地界,牵扯背景很庞大,但剧情格局比较小,最后嘎然而止,也就一般般了。
简单串一下故事:
一对完美情侣到美丽的希腊度假,二人就像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一样恩爱。王子是码农,公主是作家。
希腊跟欧洲其他城市一样,风景美丽的同时也散发着肮脏,腐朽的气息。公主和王子为了不被混乱的游行打扰到,决定开车去别处。
王子已经疲劳驾驶了,愣是不愿意在空无人烟的道路上停车,让睡了好久的公主开车。车祸发生的很自然,还精准制导般的闯进了一栋民宅。
王子醒来后发现公主已下线,屋里有个红毛小孩,然后就昏了过去
再醒来就到医院了,警察询问来龙去脉,王子认认真真的的做笔录。胖警察本来想让他忘了屋里有小孩的事情,说他车祸出现幻觉啥的。但耿直的王子一再坚称自己确实看到了孩子。
一切按部就班,王子等着遗体处理后一起飞回美国,期间又好死不死的跑回那栋房子。
王子太爱公主了,想随她而去。这时候一个金发女出现,照着王子就是一枪,本能反应把王子拉回现实。心说,老妹,你这劝人劝的也太彪了吧。接着胖警察出现,把王子勾引出来,不到10米,两人也能成功打偏,这会王子彻底不想死了。人家本来都要自杀了,结果被你俩吓活了,老板知道肯定气死。
王子一路跑到了森林,在一辆废弃的卡车上度过一晚,早上醒来被附近好心的村民带去疗伤,坏警察又追来了,只好跳窗逃走。没跑出多远,遇到一对好心的养蜂人,在他们的帮助下联系上了自家大使馆。大使馆不肯来接他,让他自己来雅典。王子在森林里遇到一群出来写生的师生,搭他们的大巴来到了火车站。本以为上了火车就安全的王子,被坏警察逮个正着。一顿拳打脚踢,手还被铐上了,再不逃就没机会了,王子噌的一下拉停火车,擦枪走火打中了坏警察的脚面。
逃到附近城里的王子,看到满墙的海报,海报上正是自己见过的红毛小孩。一问贴海报的人才知道,那是著名政客的侄子。好心的海报姐妹帮王子打掩护躲过一劫,还准备开车送他到雅典。到了城外,警察查车。王子谢过两个姑娘又开始逃亡。地铁上的王子这时候谨慎多了。下了地铁刚要出去,一个大汉挥刀砍了过来。王子跳过铁轨,在好心市民的协助下终于来到了大使馆。
到了大使馆,王子以为一切都OVER了,自己安全了。还见了女友最后一面。结果接待他的金毛编了个瞎话就把王子带了出去。王子这一路终于有所成长,最后一刻打晕了金毛,跳下车。
跑到海报姐妹约定的大楼,没过多久警察就来了,从后门继续逃亡,笨拙的跳车,穿过游行队伍,又跑回当初的酒店,酒店已经被拆了装修。面对赶来的金毛,已经避无可避。
原来王子和公主就是俩倒霉蛋,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酒店,闯入了不该闯入的房子,看到了不该看到人。王子说我tm招谁惹谁了,愤怒的干趴了金毛。
捡起金毛的枪,一路尾随金发女,发现绑匪二人正要跑路。然而王子还是不敢下死手,手一枪,腿一枪。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还跳车逼停坏警察。最后只能用拳头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解析部分:
程序员确实有点傻白甜。别说国外,2017年国内We Phone 创始人苏享茂被骗婚骗财最后跳楼自杀。我身边的程序员也都比较单纯天真。可他们一旦学会资本家的那一套,就一点都不纯洁了。
男主本以为是自己导致女友身亡,结果发现当初是坏人让他们离开酒店的,因为从他们房间能看到杀手。但是人家让你出去没说让你开车满处跑啊,你不会在雅典本地租个旅馆住一晚?
知道真相后,难道不该为女友复仇吗?都拿到枪了,对方还是一路要杀你的人,这么轻松就放过了?捡起枪终结女人需要一秒吗?坏警察也在男孩救出后给放了???男主几次都是打的非致命位置,脚面,腿,手。这也确实比较符合现实中普通人的反应。但这同时也说明男主是个胆小鬼。男主代表的是FB,G家这些技术精英派,暗示他们是胆小鬼。在电视剧硅谷第一季中有句台词“He’s a coder,” Gilfoyle says. “He won’t do shit!” “He’s right, we’re pussies,” agrees Dinesh.”
王子和公主的黑白配,也是在讽刺很多“正确派”影视剧。而男主对自己犯错导致女友身亡的忏悔,也完全是个笑话。现实里扎克伯格这样的互联网资本家们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只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当科技精英,金融大鳄,腐败政客狼狈为奸。代表他们的男主,最后只能不断说着,我该死,我该死。这只是导演的一个美好愿望吧,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影片还有一层是报应,这些《优秀的绵羊》助纣为虐,最后还是报应到了自己身上。
不要忘了投资本片的网飞是租DVD起家的,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属于传统保守派。跟FB这些技术起家的精英是对立的。
评论部分:
可能受制于制作成本,剧本方面比较糙。但主角心理的跌宕起伏还是营造的不错,跟对现实的心理认知过程相一致。本身导演追求的也不是艺术水平,而是现实表达,不过观众看电影就是图一乐,注定不会有太多人看懂和喜欢。
白天,男主和他的女友还是去国外旅行的普通情侣,到了夜间他因疲劳驾驶把车开入山下,最终导致了女友死亡,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异乡,男主拿了一瓶安眠药,来到已经风干的血迹面前他崩溃着想吞下所有药片,如果没有其他什么人出现,他注定成了一个追随爱人而去的罗密欧式的男人,一个被内心的负罪感杀死自己的男人。
但是作为故事,作为电影不能这样结束。他的死亡被一声枪击打断,那些调查过他的警察开始追击他,他为什么要逃呢?可能是他内心并不想死,他内心的疑问,他的愤怒和悲伤,他的迷惑……
随着剧情的发展, 他也渐渐知道自己被卷入一场政治和黑帮的斗争中,就是在他跌落山崖的那个晚上,他看见作为斗争手段被绑架的小男孩,电影里没有描述这个斗争的残忍黑暗,男主的经历贯穿着这次争端,当男主得知小男孩最后有可能会被撕票的时候,男主竟然开挂,拼上了性命去救小男孩。当然最后他成功拯救了小男孩,而那些追击他的警察也被他干掉。看似有些荒谬,一个普通美国人最后开挂成了大英雄吗?显然不是。
男主在拼命拯救的其实是他自己,是他应该保护好的女友,他和女友天人相隔,男主永远错过拯救她的机会了。小男孩的出现给男主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拯救女友的机会,这不是普通的正义,是男主对女友情感责任的转移,男主必须救男孩,拼上了性命也要救,他从楼顶纵身跳到劫匪的汽车顶上的时候,他完成他应该做好的一切,当围观者把后备箱里的孩子抱出来的时候,男主完成了他的拯救,那个他认为本该死去的自己,活了。
我开头琢磨了半天女主是不是坎妹,最后觉得不是,坎妹大概嗑几年药才能成这样。看完一进豆瓣:…… 其余部分拖沓无味充满了小成本但完全不质朴而只剩做作的运镜和戏多的配乐。至于男主怎么从一个弱鸡游客变成深受重伤还能徒手暴打 N 个 armed agents 的美国队长,这不重要。可取的是希腊的破败混乱氛围和 rally 事发时的慌乱压抑倒是 capture 得非常接地气。
故事+演技不够,风景旅游来凑一凑
优点是,没有铁血硬汉,没有爽快激斗,只有氛围感十足的异乡追逃,用肃杀的恐怖片拍摄手法呈现一个普通人遭遇生死困境时候的绝望和挣扎,坂本龙一的配乐更是神来之笔,但是整个剧本还是过于粗糙和想当然了,节奏也不好,很多情节处理都有一种毫无必要的冗长,非常可惜。
小镇黑警,垂直山崖,列车急停,左翼同盟,地铁刺客,美帝轴心,暴动追踪,手刃恶人;疲劳驾驶翻车神谕乱入脱欧政治阴谋,又或希腊穷游攻略,老派好看;片名/主角名算是致敬贝克特荒诞戏剧啥的吗?
纳了闷,都已经有欧文·威尔逊 主演的《无处可逃》在前打个样,为啥这部拍得能这么枯燥冗长呢。开头华盛顿和坎妹的戏份完全水掉,既不能有效突出人物性格也推进不了实际的剧情内容,废笔。大量的真实景观拍摄,却在动作设计上显得格外平庸,野外追逐和求生连《荒野猎人》一半的水平都不到,到了后半段的政治惊悚又停留在表面的反转,华盛顿从停车场飞跳简直出戏,让片子唯一的“真实记录质感”也全无。本来这种政治灾难片大有可为非常值得拍,可惜这部拍得如此寡淡,导演属实要背锅了。
坎妹就客串演了个尸体,真是浪费卡司,这部算大男主公路片,美国夫妻误入别国政治阴谋,妻子车祸去世,撞破政治绑架真相,从此丈夫一路被追杀,跋山涉水,黑手党与黑警分路追击,突破重重关卡,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端了黑恶势力,救下人质孩童,电影主角光环闪耀,逻辑和细节其实不能细看,身处如此险境,暴露在他人视野,无防身武器,一般人应该早就毙命了,好在过程还算惊险,自救能力和运气辅助才能达成,政治高层,黑手党以及他国势力勾结,顺道狠狠涮了美国大使馆一把,哪里有犯罪苗头,哪里就有漂亮国使坏,美国电影后来讽刺自损不遗余力,现实中,无论置身在哪个动荡国度,个人命运皆是颠沛飘零,属实悲惨!★★★
5.5 好像有点意思,又没多大意思,作为“异乡人”的既视感倒是挺强烈的。
不是激素型的爽片,而是比较写实风格的悬疑动作
氛围还是构造得不错的,但是反倒因为最终大背景落脚到政治博弈上,让人觉得无趣了些……
所幸——表达欲不放飞,创作力紧相随。前半段:Do you speak English?!后半段:开,往城市中心开,把车窗都砸开来~用速度换一点⋯⋯痛、痛、痛,快!
相似的题材让人想起《无处可逃》,只不过那个的节奏更紧凑,观感也更刺激。这一部稍微啰嗦了点,尤其是前面开头坎妹的部分其实有点浪费了,但整体还算是一个能把人注意力吸引住的故事。
一桩车祸引起的反杀再反杀。神秘的政治阴影缠身,本可以大有作为,结果拍得有点荒诞。政治惊悚片的惊悚性、成立性、寓意性都无限趋于0。动辄跳崖跳楼后还身体无损的动作戏,比较离谱。唯一可取的是影像视听的审美质感还不错。
刚开始看觉得”?”,看了一半”?”,看到揭秘”?”,然后就突然结束了”?”。 开头情侣旅行硬是讲半天,如果渲染男主悲伤,还不如在后面穿插两人过去美好的回忆。关键是前一秒还想吃安眠药自杀,后一秒被枪射就瞬间求生欲爆棚,太割裂了。 进入正题后的确营造出世界与我为敌的悬疑氛围,不过将近90分钟一直跑,还很巧合顺利的跑,对于一个患有自闭症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太能打了,逐渐也变得无新意和乏味了。 真相的揭开感觉是强行解释,就像男主弥漫全片的疑惑感,不知道导演想讲什么主题,或者表达什么,这个电影感觉没有可信性,因为所有情节都是靠”巧合”推动。
影像很有风格,尤其是前篇山谷逃亡戏份,希腊自然风光搭配拉满的悬疑效果,很吸睛。可惜从进入城市的列车枪击开始就愈发离谱,最后Boss战甚至致敬了一波黑暗骑士??就离谱
不禁怀疑坎妹是来希腊带薪旅游的,但我没有证据。
对希腊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场面调度挖掘,视听构建与动作编排非常老派,包括文本在内,一种70年代美国政悚电影的回潮,即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会有些蠢顿和错位。小华盛顿的角色相比半个世纪前的主人公们,强烈的宿命感下是残酷的当代现实指控——生活中的突发悲剧后却引出更大的信仰破灭。“我本该死去”,面对祖国的背叛,这究竟是接受了现实与命运后的庆幸,还是绝望。
如果不带任何预期和抱着多细究一点的想法打开的话,它至少是个可以全程跟住、也能带来几分参与感的追缉故事;外加几分恍若古着配色的夏日风光和教授的音乐,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之外,多数近身打斗的戏还是难掩皇子的尴尬演技,以及故事上的支离破碎和诸多地方的一笔带过也难以提供更独特的看点;终究是浪费了。【卢卡瓜的电影总关于陌生外国来客的闯入,ex也在第一次独力执导的作品做了这样的设定,算不算一点玻璃渣渣糖呢 =(:=。】
很对胃口的老式惊悚片,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危机四伏的异域,政治阴谋,无瑕喘息的追杀,忠奸难辨的人物,以及一贯的美式自黑,导演手法超级复古,滤镜、表演、剪辑和配乐看齐50年前,梦回政治惊悚片流行那年代,错乱的时空感让反派势力都有一丝荒郊杀人狂似的病态,整个悬念也铺排得不错,小华盛顿演的主角惨到家,摸爬滚打各种挨枪挨揍挨撵挨骗,好几次都绝望的不行,但生命力顽强加上运气奇佳,受伤越重战斗越勇,后半段反客为主复仇救援堪比连姆·尼森,那玩命一跃够夸张的,犹如《信条》超级特工跨剧组附体。
观赏性还可以,前面足,后面无聊。
高开低走,《绝地逃亡》变成了《新警察故事》,金刚不死身的人物光环怎么也无法和主角的人设匹配起来。【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