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苦最耻辱最卑微的时刻,凄苦哀嚎的生命终结点,仅仅成为另一个阶级聚集观赏的消遣。
当你有着和其他人不同的声音,有些不同的行为举止和理解事物的逻辑时,这些都可能是你或者你至亲之人遭受骚扰,暴力甚至是丧命的缘由。
当出现了人类认知能力以外的事物现象时,人类基因里最原始的部分开始主导个体行为。消灭异己,褫夺他人生命,来统一思想和声音。这些千年以前,百年以前以及现在,都在反复上演,人类真的甚无长进。
地狱使者的宣告和演示,变成了超自然现象不可被违逆,那这时社会秩序不得不被重新定义。而谁有这个权利来定义这个秩序?最接近神的人,能够满口忽悠抛弃道德伦理的人,亦或是是一个涉世未深但是可以拿起棒球棍挥向无器械弱者的人。
当人类手上的权力可以无限,你会做到什么程度?消灭一切逆耳之声,连坐,焚尸示众,一切的暴行都有了神圣的理由。这些看似荒诞魔幻的行径,其实在2015年也在真实上演着。数百名中青年殴打焚尸了一位被误认为侮辱了古兰经的青年女子。她焦黑的尸首被一群看似稚嫩但是双眼却充满仇恨的青年无尽的侮辱。正如剧中被演示接受地狱惩罚的人类一样,被瞬间燃烬,连手骨都无法保留原有的形态,只剩残缺的头颅和部分肋骨。凌驾于他人生命至上的至暗基因,被道德和法律封印着,蠢蠢欲动并未灭亡。再往前,希帕蒂娅:古埃及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415年3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乘着马车准备出去讲学,一群基督教的狂热信徒突然出现,将她拖拽出马车,一路拉到教堂,用蚌壳剥开她的皮肉,直到血肉模糊仍然不肯罢手,最终,希帕蒂娅被扔进火中焚烧而死。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教会法博士和神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试图更正人们错误的宇宙观,但是,罗马教会认为他的学说与《圣经》背道而驰,引起了宗教人士的极大愤怒。后来,在教会的迫害之下,哥白尼拖着病躯含恨离世。
荒谬吗?怪诞吗?欢迎来到地狱人间!
政治,宗教,何因是很多国际组织的敏感话题?因为它们如果被广泛普遍地上下求索之后,大众们就会明白,这统统是利益当局者不想被戳穿的把戏。如果大家对所有事物的认知都如一加一等于二般规范和普遍认同,这个社会也没办法再正常运转。无分歧不盈利的股票市场,德不配位的权利阶层,甚至是货币也丧失了流通的价值。
人类善于造神,而也恰恰被这些人造神折磨的痛苦不堪。这些神旨的意义和解读也都是热衷捏造传播故事的人类所赋予的。人类赋予了上帝意义,赋予了母爱意义,以及现在正当道的金钱的意义。
当一个谎言,持续了很久,超过了人类的寿命极限,那它对身在其中的人来说,还算不算谎言?
所以也许永恒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所有的意义都在当下。
我们在网络社会新闻下面,看到最多的评论是什么? “怎么不杀别人,就杀他?!” “一定是她穿得过于暴露才被人盯上的!” “他家这么倒霉是因为某某克夫(妻)!” “他开好车一定装13来着,活该被砸!” 诸如此类。 被害者有罪论。 甚至家人,都被连坐,冠以罪名。 《地狱公使》第四集开始,送给全世界,一个完美受害者,刚出生三天的新生儿。 我能理解给本片打底分的观众,因为你们是抱着来看丧尸大爽片的初衷来观看本片的。你们根本没有看懂。 一开始,我以为是丧尸奇幻片,后来,我以为邪教片。 都不对,这部剧讲的是人的故事。 这是政治惊悚片。 宗教与蛊惑,流量与洗脑,人类从众心理,趋利避害。 我们是多么害怕与众不同的动物族群啊。 这是刘亚仁今年最棒的片子,质疑他只活到第三集的,这是群像戏,没有绝对主角。 我给8.5分。再次为韩国编剧的水平和奈飞摇旗呐喊。 期待第二部。 同类型的片子,我推荐也是今年大热的《恶魔法官》。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更加爽片化,戏剧冲突更大一些。
目前豆瓣3万多人评分,平均计算下来,显示6.9,完美折射本剧最成功也最为讽刺的一点:
不少低分评论,给出的粗暴评价是看不懂,故事不行,不知到底要讲啥...
这几乎就是剧里所展现的那些组织和人的现实写照,一定要解读出“神”的旨意,如若找不到意义,就无法自处,陷入绝望和疯狂。
习惯了“有序”太久,面对无序,古往今来,人类往往就会内部走向极端,夹在中间的人最理性也最容易遭到迫害。如果神按照人类来思考,那“神性”和“人性”,又有什么区别呢?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最后一集要素确实过多,略显混乱和强行,甚至有种灭霸打响指的味道,即便化成灰,还能复活...估计是导演为第二季刻意埋的伏笔。
与其纠结本就虚构的故事细节,把精力用在猜测编剧到底想干嘛,不如好好去感受整部剧的大内核:人类这一种族人性上的种种荒诞之处,以及个人与集体的选择与行为。
本剧更像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的影视版,亦或一次大型的行为艺术,通过这部剧,来看看所有看过的观众的不同反应。
不由得想到太多人类历史中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和事件中那一群又一群“疯狂”的人和集体。
仅仅当成特效或悬疑片去看,无疑是浪费的...
补充:刘亚仁演技还是赞,前后三集对比很明显,也算是部分观众的槽点,前后三集割裂感较重,没有他以后,迅速失焦,头重脚轻。
没抱太大希望看,但连干了四集下来(现在已经追完了)感觉这剧还可以啊,有点萨特境遇剧那意思,导演塑造了一个荒诞的极端世界——“神”不是因为人有罪,而只是随机地惩罚人,把人撕碎,烤成焦炭而已,连橡皮也未曾偷过的男主郑振秀也许是第一个被“神”警告的人,并且他在思索中发现了,神只是随机地惩罚人而已,但如果人类陷入这种随机性的灾难恐慌,那么这个世界的一切秩序都会崩溃,于是他创造了这个邪教,并且通过邪教建立新秩序,将所有人都笼罩在“正义”的恐慌之中。并且,在塑造新秩序的过程中,他利用了这个社会在惩治罪犯方面的秩序漏洞和受害者家属的悲痛。 这里的神的公使其实就像丧尸,就像恐怖主义,无差别无理由地夺走人的生命,但如果是丧尸之类的,我想人们会团结起来对抗这种灾难。但在被一小部分人用宗教的名义利用后,随意屠杀的神的公使成为了正义,被屠杀的人反而变成了罪人,而所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是人的罪招致了灾难,多荒诞哪,想想人类为丧尸建立宗教,说丧尸只吃坏人,被吃是因为有罪的样子——也许人的罪真的招致了灾难,真理教统治下的每个人,赞美着暴行的每个人,都不是无辜的。 当我们看到剧中的人们对所谓的公使撕碎人的暴行拍手叫好、低头叩拜时,当我们看到煽动人心、实施暴力的邪教信徒们时,当我们看到人们为杀死人类的公使们建立雕像,三叩六拜,甚至不允许对被残忍杀死的人有一点点同情和怜悯时,当我们看到每个人在真理教控制下,因为电脑里有不好的影片而下跪承认自己是罪人时,以及,被地狱公使残忍地杀害还不够,还必须悄悄地死,一个人跑到荒郊野外,乞求跟着过来的人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连累家人,一个受害者,光是死了还不够,死后还要连坐你的家人一起受罪才行——在这些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又非常熟悉的事情中,所感到的那份恐惧。我想这是导演想要传达给人们的,真正的恐怖。
地狱,地狱在哪里呢?被地狱公使带走的人就会下地狱吗?不是这样的,真理会新秩序下的人类社会,就是赤裸裸的人间炼狱。而这很大程度上不是地狱公使造成的,而是人为灾难。
11.20 六集追完补充:我真心觉得后三集比前三集更加精彩,虽然是奔着刘亚仁来的,他的下线让我沮丧,但后三集真的非常值得一看。可以把后三集和前三集看成一个故事的两个独立章节,如果说前三集是所谓通向新世界的序章,而后三集就在全面展示这个真理会统治下,充满恐惧、暴力、压抑、疯狂的新世界,而这就是地狱,人因为不想被带入地狱展开了自相残杀,最终把人间变成了真正的地狱。
不过,前三集后三集必须连贯人物必须单线发展,这是什么古典主义三一律吗,为什么如此执着这个?而且执着于给那三个大猩猩和天使找一个出现的原因——就像丧尸片那样,哪个国家实验室又研制新病毒啦变异啦咬人啦怎么怎么滴,这就是个极端环境的设定,可以解释,也可以不解释,那变形记里人一觉醒来变成甲虫了,难道有原因吗,重要的是这个结构展示了什么我们身处常规世界中不曾觉察过的——极端环境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变成什么样,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谁在统治我们,而我们又在相信什么?
关于地狱公使们杀掉的人们再复活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情节也许可以这样思考:被公使们像游戏一样杀掉的人是会复活的,就像游戏一样。但是,在这场游戏中恐惧着死亡,利用着恐惧的那些暴徒杀死的人类,却再也不会复活了。神的地狱可以重返人间,而人为犯下的罪孽,却永远万劫不复,这非常讽刺——神也许无意杀人,而人乐于自相残杀。
《地狱公使》又是一部奈飞出品的猛片,既然是猛片就有它猛的地方。 奈飞在东亚的主要的市场地就是韩国再加上日本。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奈飞的制作重点也不一样。在人比较“狠”的韩国,奈飞的重点偏向于“血”字;而在相对开放的日本,奈飞则频频在“色”字上做文章。作为在韩国制作的《地狱公使》自然在血腥程度上也是不遑多让。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近未来,题材属于属于惊悚片。利用牛头马面的第二代地狱公使和邪教,挖了一个大坑,而且底料十足。 目前只放出了第一季,只有六集,每三集一个阶段。三集的时间正好接近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所以每个阶段的故事都比较紧凑。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角色们,他们的命运都会有一个干净利落的交代。这样的剧情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狠”字来形容,所以观感还是挺爽的。 只是原来不怎么看韩剧,所以不了解里面的演员。但是也没有为他们的演技担心过,因为他们的外形和化妆就自带实力派的风格。 作为幻想题材的剧集,《地狱公使》里面的特效其实不多,也称不上精致,但是效果配合着剧情就刚刚好。个人认为电视剧的特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OK了,本身就没有电影那么多的预算,何必满屏都是电脑CG。最后除了色彩斑斓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韩国灾难片有个传统套路。先来一个引人瞩目的灾难作为整个影片的背景,然后主要表现各种的人性在灾难中的选择,以这些选择引发的极端行为制造冲突:善良与邪恶、乐观与悲观、积极与麻木……。这样的套路的确更适合电视剧,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探讨人性。说句题外话,这样的套路尤其适合大逃杀类的影片。可以把各种类型的人物轻松的集中在一起,然后让冲突在一个个生死之间爆发,最后引爆剧情的高潮。但是这样的套路下,如果情节的发展不够出彩,缺少合理的反转,很容易让人猜到剧情的发展,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地狱公使》无疑也使用了相同的套路。就第一季的表现来看还算可以,也还是有一些脸谱化的人物,预示了情节的走向。 从第一季的结局来看,主创又把坑刨深了许多,准备在新的一季让故事迎来巨大的反转。因为前面的情节编排,我想编剧应该不是福音传播者,所以现在比较担心这个坑能不能填的上。这时候想起乔治.马丁老爷子当年对《迷失》的寄语。大意是他希望《迷失》在最后填坑的时候,不是所有人早就死了。我就当个跟屁虫,希望《地狱公使》最后填坑的不是虚拟世界的一次关于人性模拟实验。
韩国首尔一家咖啡馆,几个年轻人正聚在一起观看网络视频。视频中三个凭空出现的烟雾状怪物正在攻击手无寸铁的人类,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活活烧成一具焦尸。
接着,一个自称新真理教议长的男人出现在荧幕上,他宣称这是来自神的审判。天使会在特定时刻出现在人类面前,说出对方死亡时间。而到了时刻,地狱使者就会将这个人的生命取走。
年轻人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只是邪教赚眼球的手段,但下一刻,咖啡馆玻璃被打碎,刚刚出现在视频中的怪物冲进来,将邻座的大叔打倒。一番追逐后,将打成血人的他烧焦,拘着他的魂魄回地狱。
血腥、奇幻、宗教、悬疑……短短五分钟开篇,却以宏大场面、刺激追逐牢牢吸引住观众。而这,就是继《鱿鱼游戏》后,又一部韩国与外网流媒体合作,且影帝刘亚仁加盟,《釜山行》导演延尚昊的野心之作。
《地狱公使》
本文有剧透。
1
韩国各地都收到预告,“地狱使者当众索命”的离奇事件,警方成立了紧急专案小组,企图找出真相,平息媒体与大众的质疑。
负责这起案件的,有一位陈京勋老刑警,他去调查新真理教的议长郑晋守。按照郑晋守的说法,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一直很厌世,且有自杀倾向。20岁那年,他终于离开孤儿院,孤身一人前往西藏,打算在那找一处无人问津之地结束生命。可却意外目睹了地狱使者的惩罚时刻,于是花了十余年寻找相类似的神迹。
在郑晋守看来,只有“有罪之人”才会受到惩罚,所以他成立了新真理教,企图劝诫大家不要作恶,要学会爱与包容。陈警官则不屑地告诉他,如果因为怕死才选择当一个好人,根本就是不自律,而且他并不相信神灵会代替法律惩罚罪人。
恰在此时,一位名叫朴静子的单亲妈妈收到了死亡预告,郑晋守主动联系她,希望以直播的形式,将她赴死的一刻放到网上供人观看。为了死后给孩子们留一笔钱,朴静子答应了交易。
由于新真理教和一些网友的煽动,开始出现各种对朴静子的质疑与谩骂。他们认为朴静子未婚却生下两个孩子,可能杀害了孩子父亲或对孩子虐待……所有人都一边倒希望朴静子去死。
朴静子本人并没有任何回应。她在女律师闵惠珍的帮助下将两个孩子送往国外,怀着悲痛与绝望的心情赴死。在新真理教安排的“贵宾”和各大媒体面前,用生命与尊严,为孩子换取一笔丰厚的遗产。
2
《地狱使者》改编自导演延尚昊和编剧崔圭硕创作的同名漫画,以一种看似奇幻的设定,讲述人性险恶与生命宝贵。
剧情与分镜设计上,《地狱公使》完全复制了漫画内容,对于原著党十分友好。加上精良的CG动画制作,令漫画中的情节活生生走到读者眼前。
不过人设和一些细节,还是做了改动。两点最为明显:一是陈警官的人物背景,他早年曾有幸福家庭,直到妻子帮他送换洗衣物的途中,惨死在吸毒犯手中。
原本要去送衣服的人是陈警官年幼的儿子,但他却马虎地忘记了。陈警官儿子一直很自责,还看了心理医生。可不良媒体却将此事报道,恶意采访,企图撬出更多讯息。仇恨的种子便埋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导致他性格偏激,发誓要为母亲报仇。
多年后,陈警官儿子也成为新真理教一员,他追随郑晋守,对残害母亲的凶手展开报复,也将陈警官拉进郑晋守设下的弥天大局之中。
剧中的孩子则摇身一变,从儿子变成女儿。对于孩子心灵的伤害也没做过多解释,复仇剧情也从原本一拍即合,变成陈警官女儿是受郑晋守的错误引导,才走上邪路。
值得一提的是,陈警官女儿的扮演者,是童星出身的李来,《素媛》中的小素媛。浑然天成的演技,加上对角色精准刻画,即便与刘亚仁这样的影帝演对手戏,也丝毫没逊色。
第二点不同,则是进行死亡宣告的“天使”形象。漫画中,担任这一角色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女性,告知对方死亡时间,会露出悲伤表情,甚至还会流泪。这代表“神”对于人的怜悯,是人性化的表现。
剧中,这一形象则被虚化成模糊的影子,用粗犷的声线,冰冷的语气说出死亡预告,马上消失,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传话的工具人。
前者更贴合郑晋守的观点,从侧面阐述神明始终庇护着人类。后者则在少了人情味的同时,加深观众对于受死者是个“罪人”的心理暗示。
可事实上,真的每个收到死亡预告的灵魂都有罪吗?一名刚出生的婴儿也被宣判死亡,究竟是什么罪过,足以让婴儿下地狱呢?
3
近几年韩国出现不少漫画改编高分热门剧集,《他人即地狱》《甜蜜家园》和《模范出租车》都以惊悚悬疑为卖点,是讲述人性阴暗的爽剧。
《地狱公使》情节也采取相同模式,却将宗教题材和末世前狂欢融入。多次强调“罪人才会下地狱”,却又出现了婴儿受难者令剧中人与观众反思,开始质疑是不是先入为主,错怪了已经被处刑的受害者。
善恶已经没有明确界限,复杂人性成了导演真正想要探讨的主题。但可惜的是,如此宏伟的世界观却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所以在本剧结束时,留下过多伏笔和令人费解的情节。作为爽剧,人物对话竟然占了多一半篇幅,第一主角刘亚仁也在演出三集之后,就因剧情需要而离开……这些都导致高开低走,看来想要复制《鱿鱼游戏》的神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I’ve been waiting too long 观后补充:我不懂一个乱象之下群魔乱舞的末世光景有什么难懂的?你们都是2020年春节后出生的吗?
分成两部分,前三集关于神的降临与惩罚,人们如何接受这个有神鬼的世界,并引出公权私权和神罚的探讨。后三集则是神罚秩序形成之后,人的一些新变化与选择。所以仍是个寓言,是关于极端设定之下,人性选择的故事。以及,刘亚仁的表演真棒,又是一个新的状态了。梁益准也很强,一脸的生无可恋。
什么鬼玩意?韩国真要被邪教毁了…
刘亚仁这个“地狱公使”只演了3集,剧情是当代寓言故事,但整6集冗长乏味,做成一部电影的量就好。
当魔幻片看很一般,当政治惊悚片看满分。
听君一席话 如听一席话…
东方地狱和魔法地狱是相通的?挡下摄魂怪的依然是父母的爱?你不说我还以为这是莉莉和詹姆挡了一句阿瓦达索命呢= =
Netflix韩区下半年每月一“爆款”的方法看起来没那么好使了,也急需某种意义上的降温- -平台殷切地催促着“制造下一个现象级”和尚未褪去的“《寄生虫》热”,畸变为各种不切实际的展望与野心。更多被感觉到的,是地区特质不断地被磨平与(刻意)藏匿,却充斥着对耸动画面的创造与各种飞天设定的大肆妄想。前半部分相对新鲜,“Teen Tok”的出现与发泄私愤的抛出与追问,某种意义上看起来像“类型化.《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延伸;后半部分当然让位于要继续创造更大订阅与篇幅的商业诉求,只专注于埋坑拓宽。刘亚仁依然是迷人的,那种“邪气”也很好地让角色鲜活与成立;但一个人的光芒带不起全剧,也亟需其它部门的规整与更公正的创意决心。
跟釜山行之间差了100个谤法
搞不懂为什么那三个黑怪物出来收人总是要先揍一顿,直接收走不好吗?
上诈而下愚,人间即地狱。
箭镞族的直播可以有,但真不用放这么长🙃
刘亚仁忙到只能演三集,就像全智贤贵到只能演半部。
一口气看完《地狱公使》,主要冲着亚仁关注此剧,看完预告片期望值非常低,以为是什么低智奇幻剧,结果没想到出乎意料得好。这是一部披着玄幻片的皮,对20世纪totalitarian rule历史的「魔改」,非常多新意,六集短剧玩出了非常牛逼的结构出来,年度惊喜之作。这么港吧...亚仁演的一代教主就是托洛茨基,传完教就可以死了,二代教主是斯大林,接续一代legacy,建立的祭祀团队就是内务人民委员会,“地狱演示”就是斯大林的show trials...你要港编剧没有熟读苏俄历史我是不信的。。。
我喜欢尹昉,但他作品太少了。我只能把刘亚仁当成他的代餐。
冲着题材与刘亚仁看的,看完后心里只有两字:就这??你说烂吧又没太烂,但也说不出好看这话……就像苦瓜味的棉花糖,不伦不类……虽然剧的内在和想表达的东西有点意思,可拍得实在太粗糙,深度也不够,而且总是屡次让我要不带脑子去看才能继续……就……不太行。
评分过低了。非自然现象为作为一个假设或是引子,个人认为这剧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宗教或者某种信仰,对被舆论裹挟的国家机器和普通群众的思考。
毫不关心人在被宣告死亡后的剩余时间的所言所行,所有的劲全在神学与猎巫,但是又没有什么特别新的观点。前三集节奏不错,后三集一般。以及我永远讨厌给第二季留尾巴的做法。
把刘亚仁放一番真的不是诈骗吗……
窃以为这是本年度最好的政治惊悚片。趁疯掉之前留个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