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到头来,谁还一个人?
20130619
我能说我被finch 下跪求婚感动了吗?
有那么一阵,眼那么酸,
觉得有一个极有风度、礼貌和修养的人作出这样的仪式的时候,
是神圣的。
不像那些聚众求婚的给你紧逼的压力,
爱情完全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
感动也仅属于我们两个,
记忆也是。
这样的爱情,独自拥有,独自享受,独自怀念。
这是我仅有的关于你的自私。
不要观众,不要喝彩,不要祝福。
仅仅你我,刚好。
No fame
All there is
all there was
can’t take a cent
take a cut of that
kind of ran
I’ll stand kind of bent
Kind of pushed
On that heavy land
——yeah yeah yeahs –down boy
2 ) 三谈《疑犯追踪》之一:信任
像《疑犯追踪》这样以剧情取胜的电视剧,是无论如何都要给五星评价的。播出两季以来,它高效快速地剧情发展,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张刺激的场面、丰富精致的细节,使得它在众多罪案剧里独树一帜,让观者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将它的英雄主义情结和剧情运作的核心“The Machine”所带来的科幻体验放在一边,在我看来,这部电视剧的精神内核是在探讨“信任”的多种可能,或言其多面性。这部电视剧在911事件之后的十周年之际播出,从某种侧面也反映出了民众的一种焦虑,那就是911事件使得民众对本土安全的自信大大降低,甚至在近期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爆炸事件中,仍旧可以看到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恐怖袭击的渗透性增强,更隐蔽也更难以捉摸,在这样的背景下,像“The Machine”这样的神物,自然成为一种美好的期望,它被迅速地用于反恐的目的,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鉴于它强大的侦察预警能力,能否保证它不被错误的利用,而成为监视民众的工具(老大哥正看着你),这里就牵扯到了人对GOV的信任问题。编剧将这个问题放置在了Finch对好友兼同事的Ingram的回忆中,从最初的怀疑态度,到第2季22集揭开奈森的被杀之谜,转而持否定态度。“The Machine”的“自由”,即是Finch对GOV的不信任的体现。
当然,对“信任”这一命题,这剧还有其他层面的表现。先从两位主角谈起,Reese受雇于Finch之后,几乎隔几集就会表现Reese对Finch 的“调查”。一方面,这样的设置有助于以Reese的视角带领观众了解Finch这个神秘的人物;另一方面,随着Reese对这份正义的“工作”的投入和他对Finch调查的深入,基于“不信任”的调查反而促成了Reese对Finch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要远胜过当初Reese与前同事Kara的那种同事关系,Kara所言的“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这种生硬的命令式的机械立场,显然与Finch在处理凶嫌问题时保持的客观立场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更人性也能使人信服,而且以此为基础能建立起稳定长久的互信关系。Reese对Finch的信任,到了第2季22集也有具体的体现:在第21集时,从德西玛主事者的口中听到出售病毒的人是Finch时,Reese是震惊的,但在第22集,当Shaw提出可能Finch是想借此自己控制机器时,Reese立刻进行了反驳。
信任关系也表现其他两个地方:一是两位主角与两个主要配角之间,二是每集的POI身上。前者这种信任关系的发展很有趣,因为都是从对峙走向信任的。Fusco原本想杀掉Reese,后反为其所用,成为他的眼线和帮手;而Carter则试图抓住Reese,但了解了他的工作性质,并受恩于Reese之后,也转而成为协助人。无论是帮其逃过CIA的追杀,还是躲过FBI的追捕,都体现出了这种信任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被绑上炸弹的Reese无路可退时,两人所表现的关心,也成为这种信任关系的一种别样的表现。另一方面,每集的POI也引出了多重的信任问题,其一是Finch和Reese对POI是施害方还是受害方的判定,这一问题成为这剧魅力之一,因为不到关键时刻,观众和主角都难以判定POI成色;其二是POI自身的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该剧有许多POI的威胁来自自身信任的人,这也是该剧的一大魅力,威胁的隐蔽性使得剧情的走向有更多的可能,并制造了足够多的悬疑。其三是POI对Finch和Reese的信任,这样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使一般的人,如何获得POI的信任,这又是另一个魅力所在,这两季以来Finch和Reese变化各种身份,以伪装者的形态介入POI的生活,最终解决威胁之后,两人也要抽身离去,这时可以从被救的POI眼中读到信任的眼神,这种信任使得他们能够保守这二人的秘密。
已完结的两季对“信任”这一命题的表现,是以POI为主线,并穿插了主角间、配角间、主角与配角间的关系,主要谈的是人对人的信任关系;以Finch和Reese的回忆为副线,谈的则是人对GOV的信任关系。剧情线索的千头万绪,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都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发展的特色,进而使得人物关系也一直出于一种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增强了该剧的观赏性。而人对GOV的信任关系则经过抽丝剥茧的回忆追溯,最终从信走向不信,并最终以“The Machine”脱离GOV的掌控完成对这这种关系的否定,由此也完成了前两季对信任关系的探讨。
我想进入第三季,在对前两种信任关系的表现和探讨的基础上,这剧要引入的很有可能就是人对“The Machine”的信任关系了。脱离了人控的“The Machine”,其智能特质已经在第2季21集有了一个侧面表现,在第22集更是将其智能性特征展现得令人着迷。Finch对“The Machine”的态度是限制其个性的形成,使其专注于机器的特质,他对“The Machine”的威力了解最深,通过“The Machine”对他的“特殊关照”,他意识到一旦它形成自意识,那么它就无法被自己掌控,所以他对“The Machine”持不信任的态度。而Root,作为“The Machine”的忠实信徒,很有可能成为被“The Machine”异化的个体,进一步丧失其作为人的属性。从这一方面来讲,该剧基于现实的反恐和寻求安全的诉求,并逐渐开始展露出更为宏大和现代的命题,那就是人与机器关系的终极拷问。由此,我觉得这剧也即将开始从一部娱乐要素爆棚的罪案剧剧到一部有着前瞻性的科幻剧的转变,如果第三季继续前两季的快节奏高效叙事的特点,并在挖掘人机关系上有所深入的话,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很有可能正亲历一部神剧的诞生,这真是太让人兴奋和期待了。
补充一点,探讨信任关系时,我要单独把Finch对Reese的信任拿出来讲一讲。尽管Finch一直不肯对Reese透露自己的人生前几十年的经历,几乎可以说这是Finch对Reese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而想到Finch几乎掌控了Reese的所有资料,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其实应该是导致两人关系会出现裂缝的重大隐患。但是两季以来,两人的关系却更加紧密了。个中原因,在我看来是Finch这个有着“社交障碍”的天才,他选中Reese成为自己的搭档,即是表现了对Reese的信任。还是CIA特工的Reese,虽然是一个对执行的命令保持自己判断的人,但是仍旧还是成为被操控的杀人机器,后来他失去了生存目标成为一个街头买醉的流浪汉。Carter曾经说过,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无法从旧身份里解脱出来,从而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来。而Finch执着地将他纳入到自己的计划中来,这种对Reese的信任是Finch的冒险,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也表现出尽管Finch是创造出了“The Machine”的天才,但是他对人的相信(尽管他总是抱持怀疑态度)仍然要胜于对机器的相信,从这方面来说,这个人物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3 ) “宅”心仁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电视剧描述天才都具备了反社会性人格,他们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一个半大的孩子,他们智商高的惊人,但eq却恰恰相反,不懂得待人接物和处理感情。
现在正是个怪咖衍生的时代。
可是再来看看我们的宅总,他谦逊有礼,西装别挺,对待女士温文尔雅,对待坏人义正言辞,反暴力,希望世界和平的大天才。我有多久没看到这种类型的天才了,曾经的JB福是,可如今屏幕上缺少了很多这种曾经的温柔。
没错,宅总是个相当温柔的天才。
而我爱这样的温柔。
4 ) 当浪漫成为一种生活态度(S02系列评论)
如果从《诗经》说起,浪漫是一种在平凡甚至凄苦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和美的敏感;
如果从陶渊明说起,浪漫是一种遁世,在全世界都在前进时却敢于止步甚至后退的勇气;
如果从马尔克斯说起,浪漫是一种把万事万物都拟人化,对一切神秘和不可知事物都心怀敬畏的赤子之心;
如果从徐克说起,浪漫是一种经历了苦难与沉沦,却仍然相信美好并且只相信美好的态度;
如果从卡拉克斯说起,浪漫就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只信我所信的固执;
浪漫,与幽默一样,需要明知道这人世间多凄苦多悲壮多黑暗多波澜壮阔多力不从心的清醒,也需要从彻底悲观转而乐观至极的勇气,更需要信人爱人的智慧。
---------------------------摘自《浪漫》(作者:徐文威?)
你以为,浪漫这个词,就只和爱情有关?那你就太狭隘了。很多年前,我在某一期的《看电影》杂志的特辑里看到了这段话,因为它完全符合我对“浪漫”这个词的理解,所以,到今天也没忘记过。
后来,我还在网上搜到了完整的原文,但很显然,全文的精华还是在前面这段话里。浪漫,这个耳熟能详的词,就像《浪漫》这篇文章作者说的那样,它最初始的涵义肯定并不局限在“爱情”这个小区域里,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很多人在长大之后于随波逐流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放弃的那些珍贵品质。
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疑犯追踪》这个底色灰暗的反乌托邦故事里,却反而时时能看到剧中的主人公们以浪漫的姿态活着。
那么,在《疑犯追踪》的世界里,浪漫是如何定义的呢?它是一种对普通人遭受不幸的悲悯情怀,是对他人生命充满关怀的敏感;是哪怕只身一人,也敢于对抗强大黑暗势力的勇气;是无论遭遇过怎样的艰辛和黑暗,也没有泯灭善良本性的赤子之心;是经历了苦难与沉沦,仍然相信美好和渴望幸福的态度;是坚守自我决不同流合污的固执……
说起来,要重新拾起这样的人生观,其实一点都不难,也任何时候都不会晚:只要你无论面临怎样的生活困境都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永远热爱生活,并学会在失败时给自己掌声,在黑暗中为自己歌唱,甚至于在刀尖上也能翩翩起舞,那么,你就基本上领会了浪漫这个词的精髓,或者说,这一生,你就会是一个浪漫的人……就像这部剧集里的Reese、Finch、Fusco以及Carter他们那样。
5 ) 贪看无人执手时
贪看无人执手时--疑犯追踪里的两句话
《疑犯追踪》曾经有这样一个镜头:“宅总缓缓伸手,拍了一下少年的肩膀。地铁呼啸而过,忽明忽暗。”如果要概括《疑犯追踪》两季大致脉络,这个镜头可谓神来之笔:当你觉得周遭无光,有光就透了过来。这些光里,还有宅总自己的光。细细爬梳,他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光。单挑出这些光,铺开来,在心里,在纸上,再熨一遍。
相对于开始就在地铁车厢里潦倒颓然的特工里瑟,所谓的“拥有无限的财富的富翁芬奇”就像天外飞仙。而随着剧情不断推动,宅总的微笑总算露出了阴影。
宅总的腿总是一瘸一拐的,他的笑容也是腼腆的,滞后的,所以看起来,他虽然温柔,和这个世界却还是隔着万水千山。这一切的原因千头万绪,其中之一就是他爱过一个人,然后他离开了她。
第二季接近尾声的一集里,他对着试图用这个威胁的“根”近乎失态地咆哮:你如果胆敢用威胁到她的……
我想到的是他给对方一大笔固定的职业收入(注意不是什么单纯的基金),他就像一个小心翼翼的巨人,他爱她,却怕来自他的伤害最为巨大。他无微不至地去关心那个人,最为小心翼翼地并非做不到这一切,而是要让这一切似乎从未发生。让那个被亲吻过的皮肤不能感觉温暖,至少不能让那种温暖把他出卖。
他奔波着,他把那种咫尺天涯的痛苦消耗在那种奔波里面。他可以观察到陌生人最为细微的忧伤,他可以在对方最为危险的崩溃关头从天而降。因为没有谁比他更为痛苦,也没有谁崩溃的次数可以和他相比。这一切的重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像他那么爱过,深深爱过。
他爱她的时候是那么笨拙:他会串起一张张便签,一副她无意提及的画,一个只有彼此的夜晚,一束幽香的兰花,然后微笑:希望你喜欢。
他爱她的时候是那么迟缓:虽然她就在他的面前,捧起那本他用来求婚的《理智与情感》。他看得见她被担心折磨的容颜,看得见她为了寻找他头发上沾满了灰尘,看见她颤抖的嘴唇和无声滑落的泪水,但他更看见了危险,看见了如果这时候把她抱在怀中,将要会发生的一切。
他从电脑背后鼓足勇气走向她,然后又从她眼前擦肩而过回到电脑面前。
宅总的好友得知他结婚,曾经半带恶意半带调侃地眼前这个近乎兴高采烈的男子:你还记得你的真名吗?
爱上一个人就是获得名字的开始。不同于出生时候的被动,第二次获得的名字就是世界上最短的咒语。对于他,对于她,爱有多深,魔力就有多么无边无涯。
宅总差一点就可以拥有了,然后就此失去。
随着他一次次替别人带来幸福,有时候有人也会问起他的过往。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微笑。非常罕见他也会犯错,他会近乎被催眠一样喃喃自语:
“我已经很幸运了,我拥有四年的幸福时光,有的人只有四天”(——疑犯追踪第一季第二十三集)
“我可以和她白天偕老,只不过是和她天各一方”(——疑犯追踪第二季第十八集)
然后他就像孩子那样吃惊自己为何会梦呓,然后他会像孩子那样为终于说破自己的心事而开心一下。仅此而已。
剧集里出现了大量宅总凝望的镜头,凝望她,凝望她也许会出现的街道,凝望她现在寄居的房子,他一定不会知道,古老的东方管这个叫做: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凝望着他的我知道,凝望着这一切静静发生的我知道。
岁月绵延,他还要这样凝望多久。他还要这样把自己的痛苦如何深深埋葬多久。
故事总会过去,往事总会有个了结。美好的一个镜头就是:
曾经有一个人如此深深爱着另外一个人,曾经这种爱情真的发生过。
最近偶然听过这样的句子:曾经当年那么好,那又怎么样,还不是没有在一起;还不是没有在一起,那又怎么样,曾经当年那么好。
虽然和宅总的故事有些差别,我只想说:
无人执手*,也有惊涛骇浪般动人之处。无人执手,也值得去凝望,一直一直。
*题目引自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新浪微博:【七夕一絕口占題鵲橋: 一夕多來不解思,漫天鵲語鬥情詩。憑他踏過天河去,貪看無人執手時。】
6 ) 1984的壳,JJ的坑,小诺兰的狼子野心。
1
很久没有像《疑犯追踪》这般激动人心的电视剧了。悬疑,打斗,美男,阴谋论,推理,叙诡,科幻,萌点,卖腐。很难想像这么多特质集于一体,纵口味再挑剔,总能在本剧中找到所爱之处。每周五,我都会期待编剧们能展开更大的棋盘,大言不惭地说,如果《疑犯追踪》被人打一星,只可能因为它太喜欢停播吊人胃口了。
2
初见《疑犯追踪》的简介,难免不让人和《1984》联系起来。
《1984》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疑犯追踪》片头第一句话是:
“You've been watched.”
——找到相同点了吗?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从1984年来到了21世纪,他所有的政治寓言成真:在街头巷尾的每一个摄像头,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你的手机,电脑都是记录你言行的移动电幕。
《1984》往阴暗处写,而《疑犯追踪》呢,把监视信息用在了正处——天才程序员Finch发明了一台监视所有人信息,自动分析出潜在犯罪并予以警示的机器。而他那身手矫健的搭档Reese负责阻止犯罪的发生。久而久之两人发现,“在这个私人隐私被肆意暴露,每个人都被政府“老大哥”监视的时代,只要正确地利用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发现正确的人,便可以制止犯罪,改变一切。”(豆瓣简介语)
3
在《疑犯追踪》的制片人一栏里,汇集了JJ.Abrams和小诺兰。前者是我最喜欢的编剧,后者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他弟,常年为他哥打下手写剧本。
JJ的大脑属于科幻和猎奇,这家伙永远有想不完的怪异点子和挖不完的坑,从《迷失》,《星际迷航》到《危机边缘》,再到《疑犯追踪》,甚至更远的新一集《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他总是在批发那套“娱乐物理学”,用最浅显的方式来阐述他的科幻想法,关于时空旅行,平行世界这类奇思怪想。JJ另一大特点是彩蛋狂人,总是在作品里留一些细节让考据控们痴狂——随手举几个例子:《迷失》里的岛主叫Jocab,这个名字在《圣经》中亦有提及,是一对兄弟的故事,和剧中情节类似;再比如《疑犯追踪》中S2E17,即模仿《无人生还》那集,故事发生在Owen Island,而Owen这个名字,恰恰就是《无人生还》中幕后凶手所用的化名。
4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个典型的英国人,以希区柯克为榜样,更乐于玩悬疑,对打斗情节很收敛,动作戏往往拍得很糟糕。《蝙蝠侠》系列中的打斗总是晃得看不清人,《盗梦空间》中的小分队更是主角光环爆棚,枪林弹雨中来去自如。
相比他哥古典绅士外貌,乔纳森诺兰的外表看上去更像个结结实实的美国人,来涉入美剧行业也算修得正道,从当前拍出来的两季来看,动作场面的处理比他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克里斯托弗诺兰诺兰啊,“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5
我第一次在《迷失》里见到Ben这个人物的时候,就觉得这演员能成大事——拥有重度脸盲都能记住的容貌,举手投足间的英国绅士气质。他在《迷失》里面饰演一个天天挨打的角色,每每出场都要鼻青脸肿。前一秒那双别致的大眼睛能让他看起来无辜可怜,而后一秒,借着那股绅士气质,他又能迅速回归气定神闲之态。先前有消息说《迷失》剧组先前打算是给予迈克尔艾默生,也就是这位Ben的扮演者三集戏份。孰料真正开拍时,艾默生演技太好,导演临时决定延长其戏份,从第二季演到了大结局,迈克尔艾默生方才借此声名大噪。
到《疑犯追踪》里,艾默生依旧一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淡定范儿。在《迷失》中,他扮演的Ben有句经典台词,原话是“I always have a plan”,放到《疑犯追踪》里依旧适用。第一季大结局里,他的特工搭档身陷重围,哀道:“我希望你还留了一手”。Finch不紧不慢道:“也许吧”,然后Bi(此处剧透),剧情瞬间反转。
6
说了这么多,剧情真正的主角其实还是那台机器。建立在当下时髦的大数据背景下,机器如《1984》里的老大哥一般,监视每个人的行为,截获每个人的通信,给出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险——事实上,这其中某一些已经不再是科幻。现实世界里,谷歌苹果们通过云备份知道每个人手机的通讯录,短信,照片等等信息,淘宝京东知道几乎每个人的家庭住址,隐私不再像人们所想的那么值钱,乔治奥威尔的事实离我们不远。说回机器,在第二季中,机器甚至拥有了自我进化的能力,本季即将结束,机器深陷泥沼,这也是本季最大悬念。不过鉴于JJ.Abrams的科幻尿性,也许在第三季里,机器会有更惊人的故事。
7
最新一集里面,机器罢工。本季还剩两集,胡乱猜一下本季结局:倒数第二集名叫“Zero Day”,是破解界用语,大意就是软件出来当天即遭破解,放在《疑犯追踪》里应该就指机器罢工,围绕机器,Root和Shaw会有一番搏斗。
最后一集叫“God Mode”,应该是Finch拯救机器,不过作为大结局,故事应该不会这么简单。第一季结尾是HR和Root双线,这一季感觉依旧如此。既然扯到HR,也许Fusco会作为一个关键人物,20集新出现的男特工应该也会出现,同时给HR这一条线做个了断。毕竟还有伊利亚,政府这些反派还没展开。
当然,参照第一季最后两集,这一季最后两集多半也会交代闪回,Finch的老婆肯定会出现,因为Reese的背景已经交代差不多了。当闪回到Finch,他的老基友奈森也会出现,甚至有可能交代Finch成为瘸子的原因。另外,这集是大结局,不留个大坑说不过去,第一季末的大坑是Finch被拐走,第二季中的大坑是Reese被抓,大胆猜测一下,第二季末的大坑是Fusco生死未明,或Finch因为露面拯救机器而暴露。
最后,先前小诺兰在季中访谈时说道,会安排Cater在本季末发现机器这个秘密,应该也会成真。
至于第三季的质量,个人很不看好。一面是演员流失太严重:Snow去了《纸牌屋》;Kara去了《杀手信徒》,这些人一离开,原本剧情难免受损。另一面,坑太大,线太多,单元剧的特点决定了编剧很难专注来叙述主线,加上诺兰新片上马,小诺兰难免分身乏术。
8
太长了,不能再写了。
“超过2000字的文章只能折磨别人的鼠标滚轮。”——阿北。
无论从单纯的观众角度还是从学习讲故事手法的角度来看,此片都是登峰造极的。到底跟多少三教九流的人聊过,才能每一集都刻画出一个被拯救者的人生?流畅戳心毫无陈词滥调,更何况还有数条主线齐头并进。服。
我能给这对思想品德无比高尚的纽约第一好基友打10颗星吗?!李四叔的声音好听到让人合-不-拢-腿,他一开口我就醉了...有必要给这部剧加上一个标签#voice porn#
太好看了卧槽!!每一集都好看!!简直不能停!!!太牛逼了!!!!
乔诺兰真大手!!!要剧情有剧情要大叔有大叔要耍酷有耍酷要JQ有JQ要反转有反转要AI有AI要voice porn有voice porn,现在连啃绝版书的狗都有了!!!还有什么是夕阳红二人组不行的?
又看一遍,又看哭好几回这种丢脸事一定不能说出去,嗯
S2的评分才正常嘛!先打个5星!然后想说我其实对ROOT姐姐不是很感兴趣,请不要插足宅总和李四叔的幸福生活了XDD!大BOSS太多!!!黑帮政界ROOT特工姐姐!还有机器背后的大集团!这样李四叔究竟要中几枪才能安心养老嘛!顿时很憧憬童话的故事结局!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every saint has past (宅总), every sinner has future.(李四叔)在汤不热上看到的。。。。
生活质量真的赛基佬!养娃(machine)养狗两支公!Seriously, Finch真的和我设想的一样,悲悯温柔的保卫者。特工我好感值也上升了。其实他也是保护者,more than musle,只是比起other people,他更想抓住的是身边的人,因为他已经尝试过失去有多么难以忍受。这个视角我也一向很能共鸣。
【CBS】机器宝宝快去帮特工爸爸把宅总爹地救回来!脑残粉想给十颗星啊!
值得你整晚都不睡觉,偶尔更一集都不敢随便找个时间看的良心之作。
Finch不愧是大BOSS。。。Reese讲话时候总带点挑逗是怎么个意思?嫌屏幕被舔地还不够湿么!
You are being watched. 你正在被做成表。
这就是爱~
壮哉美利坚夕阳红!!
reese叔跟zoe婶的互动超级有爱啊!
富豪包养特工拯救世界第二季!机器宝宝快去帮特工爸爸把宅总爹地救回来!哈哈哈哈,人工智能永远都不落伍啊
高科技和罪犯悬疑动作揶揄糅合在一起 要不好看也不容易
AI美死!一家四口美死!富豪包养特工拯救世界第二季!
哦哦哦终于回归了一如既往的好看一如既往的深情基情哇!
五好家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