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河豚鱼白
希区柯克对后辈导演们开示说: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你想做什么,但让他们担忧你要怎么才能办到。《入殓师》的剧情没有意外,中规中矩,观众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然而还是动人。小林大悟从不情愿的入行到认同并热爱入殓师身份,以及周围的人逐渐了解入殓工作及其价值,这些故事都是线性推进的,然而该片的导演用丝丝入扣的配乐、恰到好处的细节和朴素的哲理渗透为观众解除了担忧,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讲得情味盎然,让自负聪明的观众深深入戏、且笑且泪。希大师可以给滝田洋二郎批个优。
音乐
《入殓师》中久石让沉厚庄严的大提琴,可以媲美《卧虎藏龙》里谭盾紧张急骤的鼓点。不过,除了常规的营造气氛、渲染情绪,《入殓师》中的音乐还有叙事功能。因为主角是一个大提琴手,他的生活和音乐息息相关,即便后来转行也没有把提琴束之高阁,而是时不时还拉上一曲。刚开始的乐团演出,小林大悟在一众乐师之间拉大提琴,为一出交响乐贡献音符,他的琴声消弭在合奏中,扮演着音乐技工的角色。后来从事入殓工作,一番世事历练,万般感触到心头,何以解忧,唯有音乐,于是在乡间长堤上独奏,以自然为舞台,以天地为听众,雪山静默,天鹅高飞,境界超拔,此时的琴声不再是指挥示意后照着乐谱机械的应和,而是打上了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感宣泄。后来在圣诞夜,大悟为社长和同事演奏,他的琴声在融入了对生活、生命感受之后,变得很有感染力,打动了仅有的两位听众,此时他不再是个技工,而是真正的艺术家。小林大悟对音乐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他逐渐坚强自信、成长成熟的过程,这里音乐是一种潜叙事,琴声如诉,说不尽的世事如烟。
鱼白
鱼白即雄性河豚鱼的精巢,又名西施乳,甘腻细嫩,味为海鲜之冠,以至民间有“不食鱼白,不知鱼味。食过鱼白,百鱼无味”的谚语。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尝过河豚之后,曾发出“值那一死”的赞叹。而佐佐木社长对鱼白的美味如此赞叹:好吃得让人为难。当时小林大悟打定主意要来辞职。还没说出口,社长请吃河豚鱼白,一番晤谈,大悟打消了念头。鱼白这种高级食材充当了社长大悟之间隐形谈判的筹码,功效巨大,犹如杀手锏。
社长的居室摆满了盆栽植物,连饭桌上都放了一小钵开花的仙人掌。社长说只有植物不要靠吃别的生物为生,一个要靠死人维生经常接触尸体的人,对植物的清新素净自然很是喜欢,在植物的环绕中,尸体带来的不适会消散,这里植物相当于自然疗法的药物。然而人毕竟不能像植物一样无欲则刚,欣赏植物但自身不能变为植物,得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于是社长在小植物园里烹制鱼白,享受美味。社长说不想死就要吃,吃嘛就要吃得好。鱼白,象征了生之欢愉,享受鱼白就是善待生命。而给死人入殓,维护死者尊严,也是善待生命的方式之一。入殓工作收入丰厚,能给人善待自身的本钱,此其一,入殓善待了生命的遗蜕,安抚了亲人的痛苦,此其二,基于这两点,大悟一口鱼白下肚后,也把辞职的话咽了下去。
影片还有很多涉及吃饭的镜头。如两次吃鸡的对比,第一次大悟刚刚着手新工作,第一次亲见尸体,看到妻子准备的鸡肉火锅,联想到尸体的惨状,大吐特吐。第二次圣诞夜,和社长、同事聚餐,大啖烤鸡,狼吞虎咽,大悟还问社长好吃吗,社长重复了吃鱼白时的台词:好吃得让人为难。此时大悟已经是思想彻底改造,业务精熟了。另外还有许多大悟一个人兴致勃勃的用餐、开车赶工作时大口吃快餐等镜头。包括鱼白之宴,这些吃饭的场景无非是在传达同一个生活理念: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好好享受生之欢愉。
静美
死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土葬、水葬、天葬、火葬,死后的身躯总要有个归宿,葬礼仪式的不同,体现了文化的分野。古波斯拜火教教义有云: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熊熊圣火,焚我残躯。这无疑是主张火葬的宗教,对待生死有一种慷慨悲歌的气度。西方有神父牧师包办生死事务,生则洗礼坚信,死则天堂地狱,最后还有末日审判,可谓是一条龙服务,有清晰、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大家耳熟能详,没有神秘感,其生死观似乎颇为制式。而中国,则明显的是乐生恶死,有人问孔子如何看待死亡,老人家回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是专注解决活人的问题吧,把一个大问题轻巧的避开了,中国人提倡向死而生,连老了都要老当益壮,还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说到日本人的生死观,却是颇为奇特。
1903年5月22日,17岁的日本东京帝大资优高材生藤村操来到日光华严瀑布,在一棵树上刻字曰:悠悠天壤,辽辽古今,五尺之躯想不透如此大哉问。贺瑞修之哲学,值多少权威?万有之真相,一言以蔽之,即----不可解。怀抱胸中之恨,烦闷,最后选择一死,既已站在岩上,胸中了无不安。始知----最大的悲观竟等于最大的乐观。----把这些天问刻完,他就跳瀑布自杀了。很多青年对藤村操“美丽的哲学的死”心向往之,纷纷效仿,一时华严瀑布成了自杀圣地,来了断生命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波所谓的“明治自杀潮”。二战后的日本还发生了一波“作家自杀潮”,其中不乏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样的大家。川端康成把死看作是一种极致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香江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对死,川端并非叶公好龙而是知行合一,最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含着煤气管自杀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死亡观:他们认为死是美的。为了追求死之美,居然不惜自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也透露出了对死亡的亲近之意。了解了日本人的死亡观,就不难理解影片中葬礼上的笑声。泰戈尔有诗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入殓是给死者做告别舞台的定妆,是一份创造死之静美的工作。作为入殓师的小林大悟其实仍是一个艺术家。
其它
影片除了表现人的生死,也表现了行业的兴亡,如乐团解散、澡堂关张、佐佐木的事业差点后继无人。从人生扩展到社会,从现实关照到历史变迁,全片是一阙宏大的死亡赋格曲。然而《入殓师》也高扬了生的欢愉,结尾大悟和怀孕的妻子和解,他们将一起呵护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影片也是一首生的赞美诗。
2 ) 为离者低语,为行者咏琴
入殓师是为离者丈量阴阳两界的人。
这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片名直译为《送(人)》,译为《入殓师》多了几分神秘感。当然,若陌生者有了初始些微的恐惑,大抵也来源于此了。
小林就职的乐团解散了,他卖掉重金购来的大提琴,和温柔可人的妻子一同搬到乡下的故屋里居住。阴差阳错地,他成了初入行的入殓师。
那么,如何能像爱大提琴一样爱为人入殓的工作?
大提琴琴声略为低厚,因体积较大,自然不够灵活,更别说像“古典辣妹”那样了。当坐在纹着漂亮花纹的演奏椅1\3面积上时,务必要以温存的姿态,微微颔首,像拥着爱人亲密而温软的曲线一样拥着它,轻抚琴弦,声音缓缓从木质中空渗透、流淌、弥散、萦绕,宛如低语。
是的,宛如低语,恰如拉琴与入殓的无差别。
也许要知道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真性情,从其对待死亡的神情便可探许。
仪式感强烈的入殓步骤充满死者与生者的肌肤相亲。按压眼周、合拢唇瓣,抚平下颚,擦拭身体,更换丧衣,整理妆容。“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有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片中画外音如是说,也意味小林对新工作的浸入。入殓师一生大多为陌生人收拾最后的仪容,用朴实的认真融入手指的运作,来表达对死亡的敬重,守护逝者的尊严。恰似一曲低语,为离者微鸣。
很早便为音乐的力量震撼。CLAMP的《圣传》里,苍王为冤死的妹妹悲痛欲绝,近于行尸,乐师乾达婆王心生怜悯,为她奏响她妹妹最后的歌——“那天冤死的小公主,只为一个人歌唱,‘我只为姐姐一个人歌唱’”,乾达婆王的竖琴乐声引领苍王的灵魂归位,最终,苍王从绝望中醒过来:“我要像妹妹所期望的那样,为自己自由地飞翔。”那时繁花丛中乾达婆王坚定决绝地抚弄琴弦,那种冥想中的拯救就透过微黄的纸张传达而来,力透纸背。
中国民间丧事大凡要守灵三日,讲究的人家会请法士或和尚为亲人超度。整齐划一的道袍与起落相匹的木鱼声,随着氤氲青烟与经诵一起升腾。亲人泪眼朦胧在这种熏陶中怀悼,何异于,为死者的仪式其实拾掇的是生者的心。
都是离者。一个离开阳界,一些离开挚亲。看着他熟悉的面容,没有死亡的暗影,离世的瘀斑,有的只有习见的如睡去的恬淡,想想,多么抚慰。人离开,生前的至亲就会拼命地想再为他多做点什么,如果这也算其一,那就几乎与所有世界观无关。
谁来牵引生死之间的鸿线?崩、薨、逝、死,如此繁复的规则,最后凝为入殓师造就的死生无差别。所以片中那些老妪会在死去老头的脸上留下完整的唇印,也不管葬礼是否拒绝艳丽。
华丽苍生终究僵硬落幕。脑海里文化大不同的西式葬礼,也在牧师徐徐的诵咏中落下棺木。闻声的都是行者,走向异端世界的他,走向没有他的世界的他们。
异端世界如何别样,也请暂留今生的源流。小林擦拭过有易装癖的美男子,早逝的母亲、澡堂老板娘……也是擦拭每一段一唱三叹或抑扬顿挫的人生。每一格窗棂都描摹一个故事,每一寸肌肤都镌刻曾经的气息,那些生的点滴终于不再喷涌,而过滤、萃取、结晶为一颗颗水钻,再也没有人可以改变其中的纯粹。
这些都是尚未被世人完全理解、接受的。如果新颖的生命需要一次生的洗礼,告别尘世的人是否更需要一次死的庄重?毕竟生不足百年,死亡却有万古。但入殓师本身的标签却不若仪式般神圣。片中,入殓师会被问:“你们是吃死人饭的吧?”小林的朋友会疏远他,妻子刚开始也无法接受,说他:“肮脏!”然后离开他。一如这世上每一个被赋予刻板成见的职业和人。
那么,如何比爱大提琴还爱入殓的工作?
小林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突然觉得很轻松,觉得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定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但对入殓师的工作,就算有比拉大提琴更大的阻力,他却没有放弃。
观众观影前与观影时大抵都会对影片方方面面有个预设,《入殓师》的破就在于它不仅改变着片中人物命运的预设,也改变着观众某些世俗的观感。改变着,改变了。
整个仪式的圣洁性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入殓师的圣洁性在于,他是专注的。专注地将世上每一个不可复制不可模拟不可替代的个体化整为同样祥和的留恋,化整亲人的难舍凝视为直面的告别。
像活着一样死去,也意味着,活得更好,才是纪念。
所谓向死而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3 ) 以生为职业道德的死亡事业
有些职业是需要勇气的,比如那些沾染了某种绝望气息的职业。
记得读过一个梅尔维尔的短篇小说《抄写员巴特尔比》:抄写员巴特尔比瘦削苍白,终日无精打采,性格淡漠,后来猝死狱中,后来有人了解到他生前的职业是一名死信科的小职员。死信是那些无法送达的信,积累到一定数量就集中焚烧,巴特尔比有时看着信里偶尔飘落出的一张汇款单,但是它再也无法送达那个也许等着它救命的人手中,有时看着灰烬里一枚没有融化的戒指,它像一个无法到达的承诺,从此无缘戴在爱人手上。
通常都说这个小说写得是资本主义文明压迫所导致的人格异常,但也许就像作者最后发出的“啊,人类,啊,孤独!”感慨一样,社会环境诚然是巴特尔比畸形人格的诱因,人性里的脆弱和敏感更是他深陷孤独之囹圄的根本,因为长期面对变相的生命无常难免让人沾染上绝望的气息,直到生命力消耗殆尽。
死信不过是一种变形的死亡,代表着某种联系因为世事无常而无可奈何的中断,那些与死亡直接相关的职业更是会压迫人的神经。忘了张爱玲哪篇小说了,写的是一个和医生订了婚的女孩子的故事,女孩子生病了,住在未婚夫工作的医院,未婚夫后来终究与她退婚,另找了一个体态丰腴的对象谈婚论嫁,女孩子的父亲报以理解的说:也难怪他找个胖的,终日呆在医院这种地方。话虽然粗俗,却也一针见血,离死亡太近的人是需要一些鲜活的生命来注入能量的,所以刚刚当上入殓师初次目睹死尸而呕吐不止的小林大悟会在回家后迫切的和妻子做爱,他需要用欲望来抗拒死亡的绝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绿茶》里女孩朗朗的母亲是一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丈夫因此拒绝吃她煮的饭,要求她做任何事情戴上手套,而我生活中遇见的例子是,有个阿姨的女儿毕业后在八宝山工作而一直找不到男朋友,最后不得不调离。也许本能的人们对这样的职业有不洁净之感,而这种不洁净之感源于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之感,要抵挡这种恐惧感就需要巨大的生命力。
小林大悟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说是出于对于死亡的尊敬,其实更是对于生命的敬畏,这种敬畏滋养着他面对死亡的勇气。因为只有一个对生命有着足够敬畏的人,才能理解死亡究竟是多么的残酷,才明白应该如何对一个曾经不管艰难曲折也活下来然后干干净净死去的人表示崇敬,对被留下来的生命表示悲悯,才能准确而冷静的把握送别生命应具有的仪式感。电影里在不断的死亡镜头中穿插着成群的飞鸟,水底的游鱼,淡淡的道出各式各样人物坚持活下来的奇怪理由,以及小林妻子怀孕的情节无一不是在用一种生命力在跟死亡抗争,最后那个石头传递的情节更是一种试图传递生命力的美好意愿。
很多人的丧礼是哭和笑相伴着的,小女孩微笑着给奶奶穿上长筒袜说BYEBYE,老太太在亡夫脸上留下一个口红印边笑边哭边说谢谢,那场景像是一场聚会的结束时策划着另一场聚会的开始,大家不久又能够再见面一样。在一片微笑中死亡没有失去应有的严肃,反而让人深感生之美好,生命力就在着哭和笑之间传递了,毕竟,能好好的跟所爱的人说一声再见不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吗?
看着那些被人一遍一遍呢喃着“再看最后一眼的脸”,我恍惚觉得,他们在看的时候,一定会以为那是童年常和爸爸做的一个游戏:他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你摇他他还是不动,你害怕了,他却忽然睁开了眼睛,于是你立刻高兴起来跟他抱在一起打闹。但躺着的这个人是真的不会再睁开眼睛再大笑着把你拥入怀里了,一扇门将永远的关闭。只是在哭的时候你不应该笑吗?至少,就像小林的那个石头,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是温柔的被放入手中又紧紧抓在掌心的,你也曾实实在在的被拥入怀中。
PS:作为丈夫的小林,他的孤独在于童年的伤痕,而妻子的孤独则在于:丈夫并不告诉她这一伤痕。所以孤独的症候群正是这样蔓延的:你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会把全世界抛在身后,身后的那个世界也因为被你抛弃也孤独了,于是全世界一起孤独了。
所以大家做做好事都别咬牙切齿的孤独了。
4 ) 可不可以,你也会想起我
最近我的弟弟要结婚了,但是我舅舅说,这个小姑娘又矮,又难看,年纪又大,家里有几个钱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坚决不同意,于是事情就这么拖着
我一个人在美国,具体的细节也不清楚,但听着听着就突然觉得有些害怕,,,我在想,哪天要是我要结婚了,别人又会如何说我?
我大概会忍不住很激动的大叫,,是! 我的确又懒又傻,整天恍惚不切实际,见了生人害羞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估计发不了财也当不了官,你说的都对! 但我是个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人啊! 我不是一块可以切开了称分量看成色的猪肉
我遇到了不少觉得自己很聪明,或许真的就很聪明的人,,,他们号称已经看穿了这个污浊的世界,他们说这个世界无非就是利益,,,,他们的眼里只有猪肉,没有人
以前每当这种时刻,我总是哑口无言,,,我既不想同意他们,也说不出反对的理由,,,,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本性就根本说不上什么纯良,有了还想再有,要了还想再要,恨不得要整个世界都围绕我旋转
但我想我现在知道怎么回答了,,,,我会这么说,,,,,这个世界或许是冰冷的,,,但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
电影里那些死者的亲人,在看着入殓师温柔的整理他们亲人的尸体后,为什么会被感动?
我想是因为入殓师们的那些温柔的举动,让那他们再次意识到了,那具失去生命的冰冷的肉块,并不只是肉块而已,,,,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尊严的,独一无二的人,,,,哪怕他已经死去
所以他们忽然泪流满面,发现了心中原本埋藏着的悲伤和留恋
所以他们会充满了感激,因为入殓师让想起了不该被忘记的事情
而有趣的是,,,刚好相反,,,,我发现有很多人,,,虽然活着,,,,却总喜欢用看死人和看猪肉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和自己,,,恨不得把人还原成一具工作的机器又或者炫耀的道具
他们有的一本正经的点评,,恩,这个女的胸很好看,,,,恩,,,这个腿不错,,,,啊,,这个气质好,,,恩? 你说那个到底整形过没有
有的细细揣摩,,恩,,,没房子的男人不能嫁,,,恩,,这个男人身高太矮了,要影响我孩子基因,,,,这个男人大学都没毕业,以后怎么养得起我,,,我前男友简直是个极品,他吃饭都不肯买单
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或许吧,,,但我情愿做一个入殓师,,,,哪怕面前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我相信只要我给它温暖和尊严,它就是一个人
5 ) 从死亡中感悟生命
《入殓师》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我不得不这样说。
之前是有点害怕的,怕什么呢?怕死亡,怕尸体。“死亡”这个话题总是被人很少提及,所以因未知因概念模糊而恐惧。心里那个模糊的感觉提醒我——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入殓是一件可怕的事。
但《入殓师》的第一个镜头,就让我的心很神奇地平静下来。车中的人紧锁的眉头中有淡淡的忧郁,车外白色的基调的景,肃穆寂静。当小林大悟仔细地为死者擦拭身体时,当社长耐心地征求家属化男妆还是女妆的意见时,我才发现,入殓师这个职业竟如此神圣庄严。通过入殓师的双手,我们看到了怎样将尊严还给死者的过程,看到了生者与死者优雅告别的仪式。死亡,在这里已不再令人恐惧,生与死,在这里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死亡,是生命的延续。入殓师,以他那无比尊重死者的心态,使死者以干净优雅的姿态踏上另一个崭新的旅程。
从误打误撞当了入殓师时的脆弱与抗拒到最后对这个职业忘我投入,小林大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忘不了那个趴在棺木上看着妻子遗体泣不成声的丈夫,忘不了那个为去世的男人留下满脸红唇印的一家人,她们一边大笑一边痛哭着说:“谢谢了,爸爸”。那亲属们对死者的不舍、怨悔、留恋、误解都随着一场场庄重的入殓仪式归于平静。原来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也可以被如此温柔对待,原来人在死后也可以这样安详,这样宁静,这样美!——我彻底对入殓师这个职业改变了看法。
那个在大悟老家一直开澡堂的艳子,为了给邻居一点方便和家的温暖把澡堂开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送她火化时平田对她说:“后会有期!”是啊,后会有期。不会永垂不朽的我们终将奔往那个地方的,对吧?那一直以来我们怕什么呢?怕死亡,因为觉得那是一种永恒的失去。但《入殓师》却一直再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念,那就是死亡只不过是一扇门,让我们通向更远的地方。村上春树说:“死亡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当“往生者”安息,当活着的人坚强,当释怀后的爱在每一个人心中流淌传递,片刻即成永恒,万物也许就这样生生不息。
作为一部以殡葬业工作者为主角的电影,“死亡”是《入殓师》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然而“死亡”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影片的最后,大悟在经历一番挣扎后终于原谅了父亲。悠扬的大提琴声再次响起,虽然泪水已模糊双眼,但心中却豁然开朗。我想,对待生死,我也许不会再惘然。
6 ) 夙时雪安然——写在《入殓师》之后
【壹·夙雪】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
川端康成素白简洁的文字,在多年前的某个静夜,让我的心瞬间舒于平和。来自雪国的清灵雪花携着深深浅浅的物哀与禅意,寂然落于心尖,随着时光默默地沉淀于深处。
当悠长的钢琴响起,影片开幕,《入殓师》用它同样简短细腻的台词,再次带我入了那段幽玄空寂的情怀:
“孩提时感到的冬季并没有这么寒冷。从东京回到山形的乡下快两个月了,回想起来每天都过得平凡无奇。”
干净纯白,如夙时,雪安然。
【贰·禅意】
日本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丰富、细腻。樱花要在初阳早春及时赏玩,茶道要经细致碾磨冲泡方得品味,河豚要用精巧刀工切成透明得能看见底下容器花纹的薄片。特色鲜明的日本料理,尤注重发挥食材本身的味道,试图保持它们那种原生质的鲜美。如影片中社长和大悟追忆起去世的妻子后,一同品尝了河豚的鱼白,新鲜,只加一点盐,就好吃得叫人为难。
这种日本式的生活态度,透露着他们对于事物本质面貌的敬重。
这样的态度,同样贯穿《入殓师》的叙事过程。整部影片色彩素雅,多使用固定镜头,鲜有大段艰涩费解的独白,注重人物的表情动作细节,音乐和镜头都是含蓄地把握着分寸,甚至很多场景都抹去了音乐伴奏。
安静的原生质的声音和画面,内敛含蓄,并不过多的渲染悲伤的气氛,点到为止。
而这种剥离了旁杂繁枝的素洁叙事,这种对于故事本质的敬重态度,置于影片中,折射出的是对于生命的敬重——
在生死间,在悲伤间,在万物彼此间,保持一种安全的距离,缱绻迂回,浅浅缭绕,不因近而亵玩,不因远而淡泊。智慧地把握着道清和说不明之间的分寸。
这种温和缓慢的状态,不知不觉,已深入观者心间。
那,便是禅意。
因此,这部片子安然且内敛。
因此,这些离别疼痛却温柔。
含蓄静独的禅意。刹那,定格永久。
【叄·独旅】
独,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状态。
记得有人曾说日本总是害怕与别人建立起过于紧密的关系。这种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源自他们对于孤独情怀的理解。
中国古人的文化精髓传至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扬,如寂旅之思。执楚歌而怀泣,影独只,夜光寒,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入殓师》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中独自行走。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父亲叛离,母亲逝世,乐团解散,唯一被他的妻子也一度离开自己,大悟在生活中独自咽下了无数个寂夜。妻子离别,未留子嗣,社长在心间埋了孤独与落寞,亲手将深爱的女人从自己的人生中送走。独自过了最后的圣诞,用烛光照亮了独身的影,却找不出离别后家人脸上的悲哀,澡堂的老板娘只是静静地闭上眼,一走,却是悄然。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殡仪馆的看门人,送着一个又一个人独自离开了这个世界,对这些魂灵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人生之旅,原是由无数的告别组成,每个人自来到世界那一刻起,就不断对着世间人物说着再见再见。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几十年不过匆匆一瞥。
大悟,是个懂独的人,如澡堂老板娘说的那样“是个温柔的孩子,一个人背负所有的事……一个人时也会哭的,小小的身体,肩膀颤抖着”。孤独的人生路上,他曾企图将各种让他感到不孤独的光暖都紧紧抓住,但易逝的苦痛让他屡屡跌伤。他在孤独中将自己约束,也被孤独牢牢束缚。
成为一个入殓师,意味着他要近距离直面死亡,近距离直面忽如寄的人生,近距离体会人生的意义。死亡为生者留下了深沉的意义,留给了亲友,也留给了作为入殓师的大悟。矛盾、纷争、误解、痛恨、伤感、聚散……一切都被死亡无声而用力的掩埋,一切在死亡面前都轻得不足为道。谁也不会为谁而破碎湮灭,谁也不必为谁灰飞破散。独自的人生旅途中,除了记忆什么也带不走留不下。
成为入殓师的大悟变得慈悲且坚强。独自的时候,出现在他眼中的,不再是那种无助的落寞。他不再是那个会无助地把脑袋深深埋人妻子的怀抱索求温暖,会因父亲的抛弃久久难以释怀,会一个人无助而疼痛的孩子。
一个人对着夜吃着面包,一个人开着车吃着便当,一个人拉着提琴,一个人安详地将每个人送远……这些关于一个人的故事,开始变得如此自然。大悟眼神,不再孤单。
感谢在这个独自的旅途中听过的歌,走过的路,爱过的人,痛过的事。
即便一切有所残缺,即便一切并不完满,却让独自的路变得不再孤独。
从此,有了不再惧怕孤独的自己,在这条路上走得淡定而从容。
【肆·意象】
因为懂得独的含义,日本人总是含蓄地用一种可称之为“淡爱”的方式处理着人与人间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表情节制,用词客套。
他们的含蓄让他们习惯寄意于物,对季节天候、事物细节都非常敏感,于是有了各种寓意深远的的意象,渗透进了深远意义。
雪,是首先出现于影片中的意象。
日本列岛受季风的规律影响,冬夏季长,冬季常多雪。洁白纯净的雪,常常作为日本电影里的意象出现。如《铁道员》里的幌舞之雪,《情书》里的林原之雪,《细雪》里的初阳之雪。影片给雪赋予了各自的生命,雪也渲染着情节的步步推进。
《入殓师》影片的开始,便是大悟驱车于大雪纷飞的道路。纷飞的雪花,让前方路的模糊难觅,苍茫,死寂,也浅浅地带着一种淡淡的安然。在这样的雪中,我们走入了影片,也走入了故事与角色构架起的世界。随着影片的发展,车窗外的雪渐渐止息,窗外不再是肆虐的暴雪,而是在阳光照耀下的平静雪原,迎接着春的降临。
在雪落雪消中,改变的不仅是四季,还有人世。
大提琴,是贯穿于电影始终的意象。
第一个制作出提琴的人一定是深陷情感的人。他用女人背部的线条曲线来设计提琴,当演奏者将提琴拥入怀中,温柔颔首地将曲子缓缓奏出时,温情随之流溢。
每当大悟卷进过去的回忆之中时,他便想到了拉大提琴。大悟自小就在父亲的要求下练习大提琴,他用小小的身躯,负起了当时比自己个头还大的大提琴,也负起了生活给他的束缚与重压。此琴,为谁奏?为父亲?为乐团?还是为自己这难辨前路的人生?那时的大悟总是把自己捆绑得过于紧,所以初时拉提琴总带着那种牵绊与约束。在偌大的乐团里,他如一根紧绷的弦,时刻警惕着自己的步调。他音乐与他的人生一样无法肆意。乐团解散这一突来的紊乱,就让他瞬间迷失了自己的路。
但随着大悟成长,他拉提琴的表情和姿势越来越放松、自信。于雪地,于草原,于黑夜,终于畅然的他,开始为自己,为生活,为自然,为世界而演奏。这样的旋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
小石头,是用于影片煽情的重要意象。自旧旧的提琴和旧时光的藏匿下找出,自大悟的手送入妻子的手,自死去父亲紧握的手中滑落,于是一切不道自明。
天鹅这一比喻蒙太奇镜头,出现在大悟演奏提琴的夜晚之后,也出现在在澡堂老板娘火化之后,形象高贵而圣洁。
在石桥下逆流而上“为了死亡而努力”鱼,在简单画面中营造着寓意深远。
……
影片因缀入各种意象变得丰满。
意象是一种寂静且诗意的声音。无处不在。
各种寂静的声音在永恒的自在中相互应答,超然于叙述之外,超然于生死之外。
【伍·在意】
寄意于物的日本文化在风雅的困寂中追求着浪漫的物哀。而以“真实”为基础的物哀文化虽有自然物层次的“哀”,但关乎世相的“哀”和人的“哀”却是与生活紧紧相关。
看《入殓师》的同时,恰巧遇上西西的文字。
在《像我这样一个女子》里,她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入殓者的故事。故事里的女子凭借着自己的技艺,寂寞而孤独地创造着世间“最安详的死者”,让已逝的面孔心平气和,仿佛“死亡真的是最佳的安息”。在男友面前,她对自己的职业,总是遮遮掩掩。阳光般的男友把阳光带进来她的世界,带到她身边。可即便如此,她还是触摸不到阳光。因为,她早已被自己阴冷的内心独白包络得快呀窒息。
看着他,她总是在疼痛地想着:“她的双手,触及他的肌肤时,会不会令他想起,这竟是一双长期轻抚死者的手呢。”
她把自己关在难以脱离的冷寂,孤寞如寒原。
但一切不过是自己,太在意
将这相似的两场经历摆在一起,我似乎读懂了美香,读懂了她对着大悟说着“你不觉得羞耻么” “我真的很难过”,甚至大声喊出“肮脏”这些字眼时的内心的苦痛挣扎。
那种近在切肤间的死亡是如此阴冷而可怕,如冷风般像能把人瞬间吞噬。她在意,在意的并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大悟。自己的男人这么贴近死亡,贴近阴冷恐惧的尸体,怎能让人不在意?
因为在乎所以在意,即使有时候的在意可能带上无理取闹的标签。
大悟选择用沉默面对美香的在意。
因为,那种害怕他也懂。在初接触死者的那段日子,他也是如此恐慌,必须用力拥抱抚摸美香来感受那种活生生的温暖。所以他懂得美香的在意。
但当美香一个人走向车站时,大悟没有出身挽留,没有作任何追赶和解释。他只是默默地坐在榻榻米上,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内心的纠葛中黯然地沉进自己的小洞穴里。
大悟的沉默不代表他不在意,他只是明白很多时候,解释与言语是如此苍白无力。很多时候,只是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每种理由总有自己的道理,但当道理和道理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矛盾了。所以当所有的理由在脑海里都施展不了力量时,只能把一切都交给时间。让时间润滑那粗糙得相互摩擦出刺耳声响的两件事物的表面,将一切都归于平和。
从挣扎到理解,从介意到释怀,从曾经的我到现在的我,从现在的你到之后的你……释怀的美香终于走过了那段距离。
把你交给时间,是因为相信你能越过自己构架出的这段距离,是因为相信各种距离其实不成距离,它们不过是段段留白,让心拥有得以回旋的余地。
所以,我独留,为等你。
【陆·离逝】
入殓的现场,大悟怀着敬重之心,怀着温柔的情感,用冷静准确的技艺来完成一切程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让独立离别的生命在最后一幕有了他永恒的美丽。静谧,安宁,伴随着他的,是他自己低低的呼吸,身边的一切缓慢得忘记了时间。
时光伴随着人世的流转,划过每一座墓碑的肩头,留下的是同样的印记。生命终有结束,死亡却可以成为一段温柔的告别。“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死者的心停止了悲鸣,生命静静离逝而非枯萎,只是带着生者的伤痛化为记忆中久驻的守护。
愿离逝悄然,
愿死者安然,
愿留下的记忆化为满地的阳光,将所有的伤痛,静静温干。
-end-
我可能看这个片子太晚了,现在看不太有深的触动,反而会觉得情节制式化。澡堂奶奶的离世,太太的理解,父亲逝世时握紧的石子和亲缘关系的和解都可以猜到。临近结尾同场观众有很多啜泣和翻纸巾的声音,而我只觉得广末凉子扮演的女性角色太传统太刻板化了,“完美”的日本家庭主妇,永远微笑体贴理解的女性伴侣。
澡堂奶奶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一个同样与辛勤劳作过上大半辈子的女人,她满头的银发只是为了缕清身边人的烦恼而生长。看着入殓者认真的擦拭她的身体,我想到小时候外婆也认真的擦拭过光溜溜的我。外婆应该不会介意来世由陌生人为她添上厚厚的新衣,就像她今生也不会介意岁月如何为她添上厚厚的皱纹。
我觉得这个电影不是讲死亡 甚至什么追忆怀念云云 而是讲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对世俗的目光生活 从在意别人的眼光 到最后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高度认同它 与世界沟通 还有宽恕他人 从而达到自我的新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部电影是更像是一部励志片 而不是简单的感情片
迷恋死亡仪式的日本人
12年后大银幕重温,依旧感人,但这次看到了些瑕疵,比如广末凉子这个角色太工具人了,完全看不出男主对她有什么爱,她好像也只是为了孩子才回来原谅男主,好卑微。但是关于死亡教育,关于告别,没有电影比这部更完美了。那些入殓的仪式,都好美,好温柔。殡葬馆的老爷爷说的好有哲理:殡葬行业的人都是守门人,帮助每一个人度过这扇门去往另一个世界,并且告诉他们:路上小心,后会有期。
好吃得让人为难
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棺材)是由他人决定的。”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是好看的,但太工整了,所有人物的动机与选择都指向了唯一的结果,反而情绪没能进入到营造的整个氛围里,就是完全属于豆瓣top250 stereotype的那类电影。
死是活人的事情
很温柔很温柔。。眼泪有很多种,这是非常有劲道,非常耐人寻味的一颗
入殓师老板在自家店铺楼顶的玻璃花房里烤河豚鱼白吃,四周都是绿葱葱的植物。
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生死之间,皆是肃穆。
草野中木本拉奏提琴的容色有忧郁的神采.每一道程序日本人一贯的谨慎严肃和精微.对于逝去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尊重了.死亡并非代表一切终止了好的人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于是才有谅解释怀充满了怜恤与爱的感情.感动由是草野上徜徉的音乐,飞起了生命的律动.
日本人的表演还是太做作
东亚三兄弟这个儒家体系(包括日本那个变种儒家文化)都有这个臭毛病,活着的时候一忍又忍,死了却“人都死了”就各种迁就了。想成为女性的儿子被父亲接受了、想穿长筒袜的老奶奶葬礼上穿上了,一辈子糟糠妻的女人死后让丈夫知道自己的美貌。想到从小的唯物论教育下死亡就一切的湮灭,以上的事情让人更加难过了。
本来想说毫无共鸣,但是看到石头从手心落出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了。我突然想明白,以前一直认为怨恨到死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如果看到你死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原谅你的一切。
这电影槽点太多了吧……男主的老婆(女主),顺从,奉献,包揽家务且引以为傲……符号化地代表世俗的眼光,自己离家出走自己又回来,就像一个没脑子乱发脾气的人,而男主一心事业,感觉根本没在意这事。女主回来之后说:家里没我不行吧,我晕…哪里不行…是男主吃面包奶油配刺身不行?还是一个月打扫一次卫生不行?这个形象就是个单薄符号化的妻子形象,令人不适。男主的爹…不明白最后的情节要表达什么…为啥抛弃了小孩不敢回去看他,还整得自己很有苦衷的样子?自己抛家弃子但也没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得到同情了吗…(另一个女角色也是)。而且中间女主说男主的妈妈还爱着男主的爹…这得多想不开…我就当她仅仅是认同他爹的音乐品味。最后的疑问:怎么得到这么高分的…08年大家不吐槽这些点吗?也不是没有优点…但我不会看第二次
对待死的敬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举重若轻。
既然死是每个人终须面对的,何苦还挣扎于那些无谓的事情上?喝过的酒、爱过的人、浪费过的力气、余留下的残念、望不见的未来……凡此种种,终有一天烟消云散。我仿佛看见玫瑰落在眼睑上,作无人之眠。那里是我们曾眷恋和执着过的生命,还有无法逃离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