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地球

已完结

主演:Helen Czerski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其它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危险的地球 剧照 NO.1危险的地球 剧照 NO.2

 剧情介绍

危险的地球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Series showing how new camera technology is revealing the inner workings of the Earth's most spectacular natural wonders.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李小龙传体育皇后1961律政女杰莉迪亚 第二季决战斯大林格勒宿敌 第二季权欲第二章 第二季我爱机器人丁丁与蓝橙子

 长篇影评

 1 ) 分集总结

第一集:雪崩

雪其实是一种高温材料
雪崩可以人为引起

雪崩象征着的破坏与混乱,面对这种自然现象,人们要避免损失,学会与雪共存

第二集:火山

最适合研究的火山
这种喷发特别危险

火山是炽热且不可预知的,所以对火山认知越多,对我们越有好处

第三集:闪电

闪电能量大,所以很可怕

闪电是地球上最致命的自然力量,每天随机数百万次袭击我们的星球

第4集:极光

越好看的极光越危险
绿色的是最常见的

通过解开极光的奥秘,所产生的新认知,只会令极光更加美丽

第五集:龙卷风

单超体雷暴云,很壮观也很危险
只有部分雷暴云会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既让人惊叹,又让人生畏,只有对龙卷风有更多认知,才能增加预警时间

第六集:冰山

水面的冰山只占本体的十分之一
气候变暖导致冰山融合,海平面上升

对冰山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刻了解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

 2 ) 危险的地球 1-6集知识点

第一集:雪崩 (*最让人想买gopro的一集,第一视角滑雪真的high) 1.雪崩被掩埋的人生还者只占一半 2.如果陷在雪崩后的雪堆里,那些雪堆会像混凝土一样坚硬,因为雪崩使部分雪融化成水又重新凝结(冰集中现象) 3.新雪在落地后融化再凝结,是雪崩的原因 4.一个雪块的构造: 最上层:冰层 连接层:获得一些热量融化后又重新凝结的晶体 最下层:薄弱层(雪崩就发生在这一层) *如果薄弱层位于积雪的中央,那雪崩很容易发生 5.90%雪崩遇难者是因为滑雪造成的雪崩 雪崩在粗糙的地面快速移动时,会裹挟大量空气形成雪浪。这些雪浪会使本来小规模的雪崩快速扩大,形成粉末云团,卷走登山者。 6.雪崩真正的威胁还是其核心。雪崩是阶段性塌陷(因为气浪) 7.在瑞士格林德瓦,会有人提前炸掉雪山的薄弱层保障安全。 第二集:火山 (*最有中学物理课味道的一集,记不记得当年曼妥思+可乐的水火箭) 1.火山喷发会带来火山灰云和小岩石。多数遇难者会死于气体吸入和落石。 2.蒸汽式火山爆发:地下水遇到滚烫岩浆形成大量蒸汽,推动石头往外喷发。会形成大量白色蒸汽。(发生频率低,突如其来难以预测) 3.火山爆发的两种类型:液态流动岩浆上升/爆炸性火山喷发(岩浆分解成微小的火山灰碎片,剧烈爆炸并从火山口喷出) 4.地幔中存在很多气体,当逐渐到地表,压力变小会有很多气泡生成,(类似汽水打开,气泡密度比周围的液体小,就会快速上升,然后气泡会携带气体和少量液体。)火山里的气泡喷发会携带岩浆。 5.流动式岩浆上升还是爆发式喷发取决于岩浆的黏度,如果岩浆更粘稠,气泡将很难摆脱它们从而带出更多岩浆。 6.火山灰实际上是一种玻璃,当炙热的岩浆冷却凝固就变成玻璃。岩浆遇到冰川水时外表会快速凝结成一个坚硬的外壳,内部会缓慢凝结储存能量形成断层(鲁珀特之泪)。当它破碎会全部粉碎,就像漫延到空气中的火山灰粉末 7.环太平洋火山带,集中了全世界70%(百度百科80%)的活火山

第三集:闪电 (*最突破常识的一集,想到了曾经看刘慈欣《球状闪电》的时候) 1.地球每秒承受30多次闪电,每天产生300万次闪电,闪电温度是太阳表面的5倍。 2.闪电是大规模的静电放电现象,雷声是闪电产生的音爆。 3.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大金属球正电荷,小金属球负电荷,当电荷足够大,会出现放电现象。(人工制造静电高压) 4.云层中大小不同的晶体相互碰撞会产生放电现象,较重的带负电荷的晶体会沉到云层底部,云层下面的地面会产生正电荷。电场强度够强时会产生放电。 5.常见闪电模式:首先是一个梯级先导的短暂阶段(肉眼不可见)不断向下延伸直到一个分支触及地面(整个过程就像天空的鬼爪),然后再形成一个强烈的电流通道(我们通常意义上看到的闪电) 6.上行闪电:在云层上方放电,(通常由发射塔、风力涡轮机、高层建筑等人为引发,自然发生的十分罕见)当形成强烈的暴风雨时,下方地面形成的强烈电场会从地面向云层放电 7.飞机被闪电击中却没事的原因 法拉第笼: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作一个空心物体将此物体靠近电场,电流会在空心物体的表面传播,而不会进入容器内部, 新型碳纤维外表飞机因为材料不导电,会在碳纤维内部嵌入一层金属网导电 8.闪电幸存者能活下来可能是他皮肤表面的汗水或雨水导电。但是在闪电高温下,汗水或雨水快速蒸发变成高温蒸汽会导致烧伤。如果穿着皮鞋或者皮衣,蒸汽无法散出会炸飞衣物。 9.闪电幸存者人体表面会留下羽毛状疤痕:利希腾贝格图形。(放电过程中通过皮肤表面的痕迹) 10.精灵闪电:形成于风暴云上方的高层大气,肉眼几乎无法观看,宽度可达80公里 第四集:极光 (*最浪漫唯美的一集,地球说到底也只是黑暗宇宙的一颗小小星球啊) 1.地球有南北两级,相当于一块巨大的磁铁,而极光基本上是沿着地球的磁力线分布的,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粒子顺着地球磁力线往下涌,与大气中的原子 分子碰撞,于是原子分子吸收了部分能量,然后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就形成了亮光 2.(*本章最科幻的一句话) 极光就像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我们看到的结果是遥远的外太空活动造成的影响,它被投射到地球大气层的狭窄区域 3.极光不同的颜色,取决于与带电粒子碰撞的大气层气体。氧气(10w米以上大气层):绿色,氮气(高度低于10w米的大气层):紫色和粉色。粉色紫色代表了太阳风与磁场之间发生了强烈碰撞,有很多高能量粒子流入大气层之中, 4.极光的威胁:电力瘫痪,影响卫星 极光剧烈活动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大气升温膨胀进一步延伸到太空,膨胀的大气层会导致很大的阻力,影响现代卫星升空。 第五集:龙卷风 (*追逐龙卷风这件事情真的很浪漫,然而这一集可能缺乏相关模型演示有点难懂) 1.龙卷风走廊,北起德克萨斯州北部,途经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内部拉斯加州和南达科他州 第六集 冰川 1.北极大部分冰川都来自格陵兰岛 2.南极洲拥有世界上90%的淡水冰 3.冰在冻结时体积变大,密度略微小于水,会稍微在水面浮起一些些。如果冰块融化会和他水下部分的体积一样。 4.冰川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会在融化到海洋的过程中释放出来

5.真正的冰块是蓝绿色的,一般看到的白色冰川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气泡,反射了白色光。

 3 ) 地球:我就是我

第一集雪山 没雪崩之前,先提前炸一下,尤其是刚刚下完雪以后。 雪崩的时候,雪结合起来硬度堪比混凝土,被埋的人自己根本拔不出来。 第二集火山 熔岩湖啊,真地狱,深度大概六百米。样本拿到了,里面包含四十亿年之前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的成分。 爆发有两种,流动性和爆发性的,取决于熔岩里面的气泡,主持人的实验非常直观。 鲁伯特玻璃,这也太好玩了。极热的岩浆被冰水冷冻,外层先冷却,内层冷却收缩,能量都储存在内部,坚硬无比。但缺点就是尾巴,主持人现场掰碎了一个…瞬间能量全部释放,整个玻璃碎成粉末啊。漂亮而危险。 火山爆发的声波,简直跟炮声一样。 喷了六个月的火山,科学家直接去现场红外线看,终于明白为啥能喷六个月了,这跟阀门一样喷一会缓一会… 有了高清摄像机,现在可以实时监测,还能回看。 第三集闪电 不光有向下的,还有向上的。 飞机就是个法拉第笼,被闪电集中也没事。碳纤维的外面是导电的铜丝再外面是厚厚的漆,击中也没事。 被闪电击中的死亡率是十分之一,没死的感是因为身体表面有水,电在身体表面走,会造成烧伤和羽毛状的伤痕。 精灵闪电的时间是普通闪电的千分之一,范围达到几十公里,哇,能拍到不容易。 第四集极光 太阳风暴和地球磁场的交互作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太阳粒子到了地球大气的哪一层。 有三个小卫星监视太阳,SOHO,WIND,ACE,强大的太阳风可以让卫星瘫痪几个小时。 1973年的太空实验室落回地球就是因为极光的影响,还好最后落到了澳大利亚的中部,没有人员伤亡。 第五集龙卷风 正面对上龙卷风,噼里啪啦的冰雹往下砸,汽车玻璃持续开裂。 为啥能把房子掀起来,是因为房子屋脊的地方是低气压,房子内部是高气压,房顶一定会被带走,或者整个被带走。 突然的向下的气流,瞬间爆发。现在的预报可以做到提前十三分钟,还在努力。 第六集冰山 冰山是蓝色的啊,显示为白色是因为里面有气泡,反射的太阳光。 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每年升高一毫米。 空中可以看到企鹅的活动轨迹啊~冰层还没有行成,企鹅就现在冰山上活动。帝企鹅太光滑了,想摸一下~ 全球变暖恐怕是难以控制了,老大不带头,偷懒的多的是。

 4 ) 摄像头无处不在的世界

片子里用了一些现场录像,相当惊人。 第一集雪崩。 瑞士滑雪者的头戴摄像头录下了自己引发雪崩以及被埋在雪下的过程。 珠峰登山者拍下了营地被雪崩席卷而过的第一视角。雪崩袭来时拍摄者还在和身边的人说要不要进帐篷,下一刻镜头疯狂摇晃一片模糊,再下一刻,是雪崩过后一片狼藉的营地。十九个人死于这场雪崩。 第二集火山。 日本御岳山突然爆发,火山灰像巨浪一样涌向徒步游客。 巴布亚新几内亚一艘船上的游客正在拍摄不远处的山峰时火山爆发了。剧烈的喷发挤压了空气,所形成的冲击波穿过高空中的云层时清晰可见。 这集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小玩意:鲁珀特之泪,很想掰一个玩玩。然而,万能的淘宝上居然没有! 第三集闪电。 高速慢放视频所显示的闪电分叉寻路然后放电的过程,看上去就像这些闪电有知觉,有意识,令人震憾。 有好几个飞机飞在空中被雷击的录像。 19:00的那段有点奇怪。闪电从天空中某个地方开始分叉寻路,主要有两支,一支向下,一支向左。向左的那支找到飞机,向下的分支消失。闪电从飞机上继续分支,然后就消失了。其他录像里,闪电都是穿过飞机继续击向地面的,这也是正常的放电过程。而这段录像里,能量是怎么释放掉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帧数不够所以没录到。 第五集龙卷风。 相隔不远同时存在两个巨大的漏斗形风暴低沉地笼罩在平原上空,仿佛世界末日。 龙卷飞拎起整个房子的过程伴随着拍摄者的惊呼声一起被录了下来。 自然现象非常复杂,本片作为科普纪录片,并不追求完整,而是选择性地介绍几个点以及摄影技术在研究这些点时的应用,内容有条理且不空泛,很值得一看。

 短评

从雪崩,火山,闪电讲到极光,龙卷风,冰山,非常受益的一部记录片。

3分钟前
  • 镜语
  • 力荐

人类能干预雪崩和冰山,却对闪电和龙卷风知之甚少!

8分钟前
  • 万烨
  • 推荐

比地球还危险的是人类。

12分钟前
  • ErMan
  • 推荐

对自然敬畏

16分钟前
  • 素年
  • 力荐

字幕很漂亮。总结还可以

17分钟前
  • 花瓣雨
  • 推荐

有的拍摄真的很震撼!第一次知道闪电中居然有sprites的存在!简直像是80公里宽的鬼爪浮现在空中!希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看一次啊!

22分钟前
  • Elaina
  • 推荐

最新的研究成果让人眼前一亮。龙卷风那集非常赞,纠正了很多我之前比较模糊或者错误的概念。片中的讲解以及被采访的大量研究人员都是女性,她们在片中展现出对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十分让人动容。

27分钟前
  • sunwenhao90
  • 推荐

看到精灵闪电的时候才发现我以前看过,精灵闪电拍摄过程太印象深刻了。我也想去研究火山了,嗐,就是无聊想去探险罢了,真正的勇士是敢靠近岩浆湖采到样品的人。佩服佩服。

30分钟前
  • 什么什么我
  • 力荐

英国的纪录片,都是不错的,这一部也好。

33分钟前
  • 星联执剑人
  • 推荐

用镜头发现新的解释。 科技在进步,探索在前进,知识在更新,学习不能停止。

35分钟前
  • 永远的ZH
  • 推荐

地球很危险那是对人类说的地球:你们没见过我年轻的时候我那暴脾气

4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科普小系列,有些现场video看着很震撼。

45分钟前
  • 浅草
  • 还行

我想看极光,我想看极光,我想看极光。

47分钟前
  • 疏桐
  • 推荐

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助推各种自然现象和奇观的研究,而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拍到这些……

50分钟前
  • Shah ོ
  • 推荐

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学习到很多 感谢

55分钟前
  • 星2星198512
  • 力荐

科普!

59分钟前
  • 小可爱
  • 推荐

喜欢BBC,喜欢自然。

1小时前
  • 年輕應該多讀書
  • 推荐

BBC出品的科普短片,偏重知识性,用先进仪器和简易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示范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虽然在观赏性方面稍有不足,但依然不失为一部佳作。BTW,字幕做的很漂亮,而且给一些专门术语加上了注释,非常棒,必须大大表扬一下。

1小时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BBC科普系列纪录片……

1小时前
  • LY_阅
  • 力荐

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1小时前
  • 明月松间照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