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市政厅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2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3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4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5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6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3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4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5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6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7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8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19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波士顿市政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刚在元旦度过91岁生日的弗雷德里克· 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在长达275分钟的新作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以波士顿市政厅为起点的美国画卷——关于市长、政府运作、民主的细节与困境。  这部被法国《电影手册》列为“2020年度十佳影片”之首的纪录片,拍摄于2018年秋和2019年冬,如同一颗时间胶囊,更像是部政治预言。你的世界几点敲2021满山红柿告白实行委员会:从很久以前就喜欢你了我最爱的季节我的丑娘恶魔猎人第一季再无可失矿哥矿嫂的平凡生活飞行物催魂黑胶艳遇(1965)黑暗残留笑看风云Mars-零之革命大男当婚灌篮高手的契约完美攻略山魂霹雳蜃楼谜香那个女孩的俘虏不一样的美男子真相漩涡我是尼罗电梯男孩海月姬佐和子 那是 无尽的复仇迷离时空(原版)第四季十字路口1968杀手继母女子落语发展受阻第五季都是真的轮到你了蛇女传说第一季辛十四娘洛洛2019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怀斯曼的《市政厅》这么长?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2020新作《市政厅》(City Hall)长达275分钟,即超过四个半小时。即使我认真地、端庄地对待,也分了三次才看完(1小时、1.5小时、2小时),可以说相当于看了三部长片。

如此折磨观众膀胱和意志的长度,确实值得询问怀斯曼老人家————为什么《市政厅》要剪得这么长?可惜我问不到怀斯曼老人家,以下是本人结合《市政厅》自行体会的结果。

事实上,于怀斯曼本人而言,《市政厅》在长度上并不独特。前有《临终》(Near Death,1989)的385分钟,后有《在伯克利》(At Berkeley,2013)的244分钟,《缅因州的贝尔法斯特》(Belfast, Maine,1999)的245分钟,《州立法院》(State legislature,2007)的217分钟。

根据豆瓣的信息,我粗略整理了怀斯曼作品的时间和年份。

可以看出,或许从《Welfare》萌芽,从《Central Park》开始延续,怀斯曼便放飞自我,不在局限于两小时的影片时长习惯。至于怀斯曼为何改变,这是另一个相关话题。

我并没有看完怀斯曼所有电影,但可以根据《市政厅》做出以下论断:这种长度并非王兵《死灵魂》里长段的人物缓慢自述所构成,也并非想田和弘在《完全演剧手册》里长镜头所延展的。

抛去城市建筑街道外景,《市政厅》的275分钟里有将近50处场景(sequence)。演讲,讨论会,听证会等活动构成这50处不同的场景。在资助拍摄本片的PBS官网上,介绍语以“City Government touches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开头,几乎解释了《市政厅》“冗长”的直接意义——呈现地方政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广泛性。

这50处场景几乎是百科全书式的——政策讨论触及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在收容所中的LGBTQ年轻人、市长不断以自身爱尔兰后裔身份强调的移民少数群体的自我骄傲、老人们的午餐会、警察会议、有市长背书的护士争夺权利的街头抗议、基于性别和种族的收入差异、退伍老兵的回忆演讲、推广亚裔料理的午餐会、有关大麻店的社区讨论等等——不遵循时间和空间逻辑,穿插在繁多的城市外景景观里(大多是波士顿市中心的建筑景别、街道、商店、房屋)。影片广泛地呈现与市政业务相关的场景,构成《市政厅》长的要素之一。

要素二是针对具体场景的呈现。具体而言,如何呈现,即剪辑的使用。简单地回答,由于怀斯曼本人一直肩负着剪辑师的任务,大胆地讲,我们每次看到的都是市面上所谓“导演剪辑版”。某个场景的长短,是否完整地呈现便折射出怀斯曼的导演视角。当不少场景都由mayor做演讲的最后发言时,他讲话的长短似乎透露出某种偏向。印象中比较长的场景是退伍老兵的叙述,开头是怀斯曼拍摄一部部重大战役的油画,有四五位退伍军人分别讲述自身经历,最后还是由市长结束演讲,他以自己叔叔牺牲的故事结尾,简洁不拖沓。有些场景里,mayor的演讲成为主角,有些则匆匆略过。

剪辑的使用第二层便是长镜头的消逝。在会议这样具体的场景下,怀斯曼并不热衷于对单一人物的捕捉。相反,在演讲场景里,怀斯曼偏爱于对讲者演讲的长时间声音的记录。在确定演讲(声音)的完整性后,将记录下观者的影像剪辑进去,(假装)得到多机位的影音同步,虚构出讲者和听众的同步。

然而长镜头的抹去,并未使得影片失去时间感。就声音而已,怀斯曼持续地”播放“,足以使观者延续对同一场景下同一行为的影像想象。就镜头而已,怀斯曼大量使用固定镜头。即使是手持拍摄,他几乎抛弃对跟随镜头的使用。即使是固定镜头,他也很少放大或缩小画面。很明显,固定镜头的客观功能弥补了长镜头持续性的缺失,也避开长镜头的主观视角。

讲论主观与客观,容易回到纪录片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命题上。这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话题。但是传统意义上,所谓客观追求镜头的完整呈现。而怀斯曼影片对剪辑的依赖,对场景长短的依赖,足以反驳所谓客观性。

抛开主观与客观不论,观看的视角才是重要的。从哪里望过去,怎么望,就构成要素三,得以回答本文问题——为什么《市政厅》真么长?

观看的视角有三点。第一是怀斯曼在《市政厅》延续人们认为的他对不同机构的观看。因此,选择怎样的机构是契合作者本人的影像思考。早期怀斯曼作品便显示出对法庭、对高中、对学校的关注。即使《市政厅》对故事和人物的剥离,难以看出怀斯曼对市长的特别关注,以及当代民主党政治观念和政策在地方政府以如何方式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第二点便是观看的距离。前文提到,《市政厅》热衷于固定镜头的呈现,不太适应放大或缩放。因此,单一镜头对人物轮廓的恰当涵盖可以感受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距离。恰恰是这种适中的距离,非常像电视台直播的特写镜头。然而它使得观者(就我而言吧)容易忘掉画面,而专注于具体话题的讨论中。就某个场景的影像特殊性而言,《市政厅》是平庸的,它不够贴近人物,无法给观者造成“回味”。所谓“回味”是指像1969年的《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其中警察在社区路边靠着车给黑人嫌疑人扣上手铐的场景,它是如此贴近,以至于“冲击性”回荡至今。因此《市政厅》的“冗长”在于对决策过程和讨论的直接呈现,它平平无奇,论开花结果它只还在授粉阶段。它注定不是大众娱乐产品,可能那些热衷PBS的老人家会在家里睡着再醒来,继续滋滋有味地欣赏。

视角的第三点是城市外景镜头。除去一两个意外一闪而过的俯视镜头之外,绝大多数的外景镜头都是以仰视或者平视镜头。这样的镜头足以足以反驳所谓客观性,因为它们都是路人视角,而且固执地聚焦于某个建筑或者店铺。只有在影片最后给出一个城市整体外景慰劳观者四个半小时的波士顿会议穿梭之旅。

最近看怀斯曼容易这样想:有点长,要是能短点就更好了。但是怎么把影片弄短呢?怕是得换个导演了。那位导演肯定要重新选择场景,视角,和剪辑思路。但他/她就不是怀斯曼了。

 2 ) Boston City Hall

第一次看怀斯曼,也是第一次看这种长度的纪录片,只能说四个半小时的英语听力素材是值得的。其实对于我这种业余影迷来讲,我不能够做到去分析他的空镜、手法什么的,但是在观影过程中的探索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新颖,没有沉闷的成分在,正好最近在啃威尔逊教授的《美国官僚体制》,所以《波士顿市政厅》事实上正好将文字的内容影视化了,对我来说是很合适的。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我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一个政治专业的素材来看,波士顿这座城市摇身变成了卡尔维诺笔下的“百科全书”,清晰或者说试图清晰地展现一个庞大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不仅仅是政府系统,而是一整个城市系统,非常复杂繁琐乃至于无法被简化,这种多样性的展现和话语的交叉让这座城市本身成为一台“思维机器”,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导演的观点和态度,就是热爱且批判着,并且不断给予反馈。

还有想起来之前每次打开NBC听到的前三条top stories当中绝对有至少一条是George Floyd,就这样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所以无论是书里还是纪录片里所展现出来的警力系统,还有政府、警力系统、社区之间的互动都是值得思考的,我觉得片子稍微有一点点缺陷的地方就是媒体系统的运作好像没有提到,但实际上应该是值得去拍摄的,因为毕竟波士顿邮报的意义还是比较特殊,所以可能导演没有去拍摄媒体系统的运作是不是在有意回避党派政治的因素,导演其实并不想让片子带上这种符号,所以也在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党派色彩,其实是挺好的。

在观影过程中,比较深刻地感受到美国社区不同社群之间的强烈差异,男性和女性,有色人种和WASP,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之间的差异,还有思考和行事的方式,也看到为什么有人就是可以做一场parade或者revolution的领袖。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一位女性拉丁裔职业谈判家分享她关于性别差异的理解,作为集有色和女性两个不利因素于一身的代表,她非常坦然地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不是不好的经历,而是真实的经历,是关于性别对立的全新角度,确实是有为之一振。

还有两个镜头印象很深刻,就是垃圾搅碎车把大件垃圾和多余树枝统统压碎卷进车里的场景,明显让我感受到波士顿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它肯定不是浪漫平静的,但它可能是粗犷务实的,这其中不会缺乏暴力因素的存在,无论是它的凛冽天气还是工程作业,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但它同时又是平静的,人们都安静地走在街上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因此这座复杂的城市系统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运转,这就是波士顿人普通的生活。

其实我真觉得这部拍得挺成功的,导演兼顾了宏观和细节,最重要的就是展现出了政府系统和社区系统的互动,起码引起了我的兴趣,就真的很不错!

 3 ) 人性的、太人性的?

在美国族群撕裂愈演愈烈的当下,Wiseman不动声色地借着纪录波士顿对有色种族、LGBTQ、低收入阶层的关怀市政和对Trump政策的批评,清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也许是与移民出身的Walsh市长持有共同的anti-Trump立场,使Wiseman几乎都选择了“主旋律”“正能量”素材,长达四个小时一个又一个的市政presentation、speech和meeting似乎以一种完美托福听力素材的面貌不断灌输给了观众。饶是如此,最后大麻商人和社区居民的沟通会却依然呈现了另一种面貌,让我们对前面的市政宣传打下一个又一个问号:为何政客们口口声声说要与社区与民众有“真正的沟通”,却依然有那么多居民觉得自己的声音完全没有被听到?政客们坐在那栋似乎有些不接地气的“野兽派”大楼里所研究的project,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利益?诚然,正如建制派政客们所喜欢挂在嘴边的,妇女和性少数群体理应得到平等和尊重,少数族裔和低收入者理应得到帮助和引导,但这一切是不是仅仅只是他们政治正确的口号呢?

 4 ) 来自影像的提问:《波士顿市政厅》

无疑,《波士顿市政厅》(City Hall)在体量上就吓退了不少人,275分钟的长度非常容易超出人类生理上的忍受能力,这也是为何当初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期间我没有去电影院观看此片;不过之后机缘巧合下需要参加一次圆桌,于是我分成数次,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部影片,也略后悔没有去影院,在有中文字幕的加持下先把握该片的全貌。尽管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影片只在肥内电影课上看过一些片段,例如《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中导赏员讲解鲁本斯的《参孙和达丽拉》(Samson and Delilah),以手持摄影机和固定机位分别对应讲解这个概念与画作自身的恒常;再有粗略观看的《书源: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New York Public Library),他们镜与镜之间的关系,素材组织的紧密有序,都在不同程度上协助我进入《波士顿市政厅》的世界。

历时:生成到累积

从影片要讨论的主题出发,即关于市政厅这个巨大机构,不难体察确实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去组织,毕竟城市问题错综复杂。因为怀斯曼惯常的习惯,镜头总给人一种稳定,无感情的感受,加上无旁白和无采访,镜头仿佛等待着事情的发生,但偶尔穿插的听众神情镜头和景别的变化总在提醒我们摄影机的存在以及人为的干预。

借着展现波士顿市政厅的职能范围,整体上构造出了段落与段落间的补充与呼应,看似是独立的单个问题,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似乎都处理得整整有条,不过到了影片快结束的部分,社区服务会议中,大麻商店的建设议题就呈现出极大的不同,按影片前面的逻辑,理论上会围绕大麻商店为中心积极解决,但这段伴随与会者的积极发言,一个问题延展出了更多的面向,一方面人们会担心商店的配套设施能否跟上,当然这也是相对温和的质问;另一方面,少数族裔会质疑这个新的就业区域能否多元化,于是议题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气氛也变得紧张;最后更有之后的警力分配是否合理被提问,和单纯从个人角度担心没有停车位将该如何,以及社区安全的隐忧都被一下子带出。敏感的观众不难发现,这段爆发的所有问题,基本都以其他形式在此前出现,因为影像序列的生成,累积与滚动,经历大段漫长时间的铺陈,才产生了如此强力的效果,当然这也是怀斯曼筛选拍摄素材和组织剪辑的功力所在,在这样的干预下,一部纪录片才得以拥有剧情片那样的起伏。

但是,导演对此到底作何态度?片里出现的垃圾碾压片段中,由小到大的垃圾被一一放进车尾碾压;加上影片最后可以看到砍树的镜头,首先在吊臂上砍下树枝,然后把大段小段的树木通通用机械粉碎,两部分都看似在有序地工作,实则却展露出直接与暴力的色彩,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市政厅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与其的相似性?这就要看观众如何去领会了。

提问:市民到市长

不容忽视的当然还有出镜率很高的市长马丁·沃尔什(Marty Walsh),在镜头前他展现的面貌都相对积极,因此当他缺席时,某些会议的进程似乎就不那么顺利了(就如上文提到的大麻商店段落),作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一部分,市长是重要的,但也有那么一些瞬间,影片对市长,对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问与质疑。

在一军事博物馆中,举行着老兵纪念活动,开始的镜头是一连串的画作(多为战争主题),交代美国的起源历史;紧接着不同时期的退伍军人讲述自己的经历,由讲述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开始,到越南战争,然后以一战与二战作结(这里在呼应画作的历史次序);最后市长也发表了自己的讲话,但取景方向与前面几名的发言人有所不同,我们还能在画面后景看到出口的标识,一个红色的“EXIT“,此时市长以其戒酒的经历去回应刚刚老兵们的发言。

这个场域非常复杂,作为军事博物馆,自有反战,反省的色彩,里面的退休老兵在讲述过去,穿插着那些旧日的军备与照片,好像在不断提醒我们牺牲者缺席的在场,但到底谁才真正有资格讲述战争的残酷,是这些幸存者吗?据网上的一些访谈,此片的素材长达110小时,但为何在市长发言时偏偏选了此角度,或者说为何这样编排发言的次序,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况且刚刚提及的警示色出现的出口标记其实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沃尔什呼吁社区老人积极沟通致电时就出现过,取景的对比具象了他们理解社会运作方式的不同,红色的”EXIT“可能意味着此路不通?无论如何,影片都透过镜头内的元素以及素材编排的去展现种种关于场域与个体的双重性,不发一言地提出了他的问题,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众。

穿插:此地到彼地

除了发生在室内的事件那些穿插于段落间的空镜同样值得留意。在视觉上,调剂了大段室内会议影像的沉闷,同时简单地对波士顿的城市风貌进行了速写;但更重要的是,他承担着说明的功能,就像网络地图的实时街景功能一样,似乎在指引方向,带着观众从此地到彼地,远离一个地方,再靠近一个地方,进入其中发现新的事件。有时,某些地点会多次返回,如市政厅和警察局,但随着昼夜变化或者取景的差异,以及时而以镜像出现,时而隐匿在阴影中的建筑物,都降低了对相同物质的辨析度(就像那些因为视点不同而发生偏移的观点),或许这就是这些镜头暗含的另一层要义。

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波士顿市政公园的温室中绿意盎然,也有专人在负责管理这些绿植,但紧接的却是室外萧瑟的情景,无人看顾的用地以及光秃秃的树木;之后镜头指引我们来到了市长经济发展办公室,这里正讨论着城市承包方面的问题,一些少数族裔正争取成为总承包商而不是二三级承包商。这两段由空镜连接的段落就显得非常有意思,在室内讨论的人们无疑已经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生活在某种程度的温室中,继续争取更多,但室外的那些呢?二三级承包商之下的人呢?这些片段总是那么适时地停止,把我们引入更多的问题中,也对上文“提问“产生呼应,对于永续的问题,人们将要如何面对。

影片最后,市长从镜头的左下角离场,波士顿天空与海水呈现出此前还没见过的紫色调(夜晚将要来临),黑幕出现后,311热线电话声再次响起。就这样,《波士顿市政厅》最终再次回到他内在的循环之中,如同那些需面对的问题,即使如网状般纠缠不清,还会不断延展,但终归是需要逐个试着去解决的。这个被称之为市政厅的庞大机构,那建筑意义上的外观仅是他的象征,只有成为城市循环的一部分才得以展露他的意义。

 5 ) 一堂美国式民主与对话的实例分析课

之前听闻弗雷德里克·怀斯曼这个大名已久,他是美国纪录片大师,“直接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向来很长,动辄三四个小时。如果他的新片《波士顿市政厅》不是登上了今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佳的榜首,我估计是没太大勇气去挑战看完的。尽管是第一次看这位老导演的作品,但我觉得这部四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却比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提·普优那部同样漫长的哲学历史影片来得轻松。

正如片名所示,这部纪录片就是以波士顿市政厅里的工作日常作为描述主体。导演零介入的客观记录方式是其最突出之处,事无巨细地刻画市政厅人员的工作细节、民众与市政官员的对话沟通,然而从头到尾始终冷静地观望拍摄对象,完全不对影片里的行为流露任何观点,也不给观众引导理解的方向,于是,这种毫不偏颇的展示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任凭我们对种种事件进行各自不同的诠释。

▲全程出镜率最高的波士顿市长

全程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市长,他总会在一连串流利的发言里迅速建立起自身的威信,统领指挥下属的具体工作,并往往亲力亲为,给老人院的阿公阿婆传授防诈骗技巧,给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站台,仿佛是一个累不倒的铁人。当然,市长并不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官员们的日常工作才是:一场接一场的行政会议和宣讲会、参与各类协会群体的公开活动、倾听民众意见并与之对话。透过这些单调反复的实录,我们逐渐拼凑出波士顿政府的管理模式:从宏大的城市建设规划和社区改造,到琐碎的路边抄罚单,或居民家中的鼠患,包罗万有的社会问题以无微不至的方式娓娓道出。

与其说呈现了波士顿市政厅的日常工作,倒不如说是道出了维持美国社会这台庞大机器正常运转的复杂机制,其核心是民主和对话。这种机制表面看上去优劣共存,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我们印象中的政府管理,往往是一言堂,民众只得服从不许异议,谁能想到,领到停车罚单的新手父亲可以跟交通官员对话后当场获得豁免?

▲最有火药味的对话一幕

另外,在处理民生问题上,我们总觉得过分民主的做法会降低效率,因为不同的声音都冒出来了,各持己见、众口难调的情形又怎能解决好问题?这一点似乎在贴近高潮的一幕里得到到印证:一个主要由白人与亚裔组成的团队向一个非裔的贫民区市民宣传他们的大麻零售店预案,结果却遭到了民众各种尖锐的质疑和反对的意见。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有这种民主制度的保障,才使得女性、有色种族、LGBT种群、低收入人士、外来移民、退伍军人、残障人士等阶层群体有充分发声的机会。如此一来,每一位民众的积极性才得以调动起来,他们才能真正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改造,真正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

▲波士顿市长是爱尔兰移民后裔

而市长是推动这种机制的关键人物,他鼓励民众向政府反映和投诉,并声言负责跟进处理,强调“政府工作是代表和支持波士顿人民”。一方面这显然是他身为官员的职责所在,另一方面,相信是来自他的亲身体验。他是爱尔兰移民出身,曾受过种族歧视。他之所以能做到市长一职,很大程度受益于这种机制。于是他(很可能)内心对此非常认同,并真诚地促进社会各阶层展开对话,共同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出一分力。

透过这四个半小时的纪录片,观众上了一堂美国式民主与对话的实例分析课,收获绝对比书本上的枯燥理论来得具体和精辟,也自然对这位年届90岁高龄的导演钦佩不已。

 6 ) 人与物

作者:csh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本人对“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的讨论不是很感兴趣,即便人们常常用这些术语去界定他。

在他看来,这是“多无聊的讨论啊,既无聊又自负。认为电影就是真实,或者某种事物就等于真相的想法,是非常荒谬的……我认为都是那些学者创造了这些类型,还有这些可怕的术语……什么直接电影、真实电影、旁观者视点……”

不过,在这些他所厌恶的术语之外,我们仍能从他的影片中找到一些共通之处。譬如相对客观、不干涉被摄内容的拍摄方式、严谨的剪辑逻辑、对于公共空间的偏好等等。他的作品无疑在纪录片领域提供了一些统一而独特的案例。

在《波士顿市政厅》之前,他已经多次以公共建筑作为影片的主题。无论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经典名作《高中》和《医院》,还是2010年代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或《国家美术馆》,都从某种特定的建筑,衍生出关于美国当代城市与社会的思考。

对于许多影像创作者来说,这些片名似乎都是相当棘手的主题。但是,像怀斯曼这样的导演,仍能从既定的空间中推衍出无穷的叙事与主题线索。

即便在文学领域,维克多·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巴黎圣母院》同样是一部以建筑为名的作品,而且他还以新颖的方式,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添加了一整章关于圣母院内部空间的描写,这与怀斯曼穿插市政厅空间与人物活动的拍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部《波士顿市政厅》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一系列与市政厅有关的外景公共空间,以及一系列其他的波士顿城市空间,包括施工现场、垃圾车驶过的街道、社区大学等等。

不过与许多强调形式的城市纪录片不同,怀斯曼的镜头并没有在这些空间线索上驻留太久。仿佛这些建筑只是信息点,他并未像那些恋物癖影像一样,让我们陷入对空间、对形状的冥想。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冷冰冰的楼房并没有带来许多纪录片的新奇感。怀斯曼仿佛是在组合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试图从中找到一些隐伏在陈规惯例之下的线索。

当然,与城市影像相比,《波士顿市政厅》里的“会议影像”,在时间上占了更大的比重。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会议与讨论。无论是试图解决民众问题的波士顿市长与官员,还是其他公共机构的就职者,都使用着官腔十足的话语进行讨论。

从公共性来说,这些会议影像与城市影像构成了一种并置。在外景的画面里,我们在波士顿城这样的公共场域里生活,而公共生活的比重早已远远超过了私密生活。而在内景的画面中,我们用极富公共性的姿态与话语与彼此进行交流。

如果说这些建筑是冰冷的,那么那些话语也是冰冷的。我们看到了大量用话语构成的、问题-解决的讨论模式,就如城市化进程中拔地而起、服务民众的基础设施。但除了共通点之外,怀斯曼也会通过素材剪辑的顺序,呈现出一些冲突点。譬如,他先是为我们呈现了城市垃圾处理时污秽的景象,接着给我们展现了波士顿红袜队的庆贺活动中留下的大量垃圾。

前者代表着城市设施运作过程中一系列的环保问题,而后者与市长的发言结合在一起,展现着城市荣誉的政治性。垃圾与红袜队的素材并置,本身就表述着城市政治的复杂性,这也是一位如此客观的纪录片创作者的表意方式。

可以说,《波士顿市政厅》虽然使用了最透明的素材,但它也涉及了几乎一切美国公共领域中“必须”探讨的话题。无论是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战争问题、国族身份认同问题还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都囊括在这部影片270多分钟的时长里。

在社区交流中心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战争创伤与战争记忆的问题。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发言人员,都在以得体而理性的方式交流,我们只能从退伍士兵的脸上,观察与战争有关的情绪。

而在婚姻登记处,两位女性准备登记结婚。见证人念着面前的誓词让两人重复,而无论是这位工作人员还是结婚的性少数群体,都有那么一些念错词的瞬间。怀斯曼捕捉下了这些非常具有真实感的瞬间,让社会与公共议题与真实的人类体验构成了交流。

可以说,在这部由官方语言与官方建筑构成的影片里,无论是诵读结婚誓词时念错的时刻,还是上文中那位退伍士兵扑闪的眼神,都是看似死板的影像与世界里不死板的刹那。许多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或许就是在无限的公共性荒漠之中,寻觅那些罕有的个体性。

但在个体性中也可以藏匿着公共性。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巧舌如簧的波士顿市长应对着抛出各种问题的市民,他就像是影片静默地记录的那些楼房一样,是这座城市的活体“基础设施”。

他带领着同样遵循某种方式“运作”的官员们,共同以有条不紊(但不一定高效)的方式,处理着这座城市出现的问题。怀斯曼这些以空间为名的电影,终究还是要探讨人类本身,以及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观看《波士顿市政厅》的时候,在面对这些冰冷的空间与人类冰冷的话语时,我们有时竟会发现他们如此相似。

或许在城市生活之中,人可以变得像物,而物也可以变得像人。

 短评

开会PTSD

8分钟前
  • 黑豆黑米
  • 较差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12.13【金红棉】@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10分钟前
  • 草鸟
  • 还行

8.5,某种意义上和Malmkrog是同种电影。在美术馆、图书馆等场所中,怀斯曼组织的是平行的言语;但在杰克逊,在市政厅,社会议题的紧密性使得讨论是纵深的。

15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前面领导讲话开会说话漂亮也禁不住睡了make some chinese dream in the greater Boston,后面睡醒了轮到people sing还挺喜欢的,旁边迟到许久但坐下来后看得好认真不睡的小哥不断偷偷查看手机时间暴露了开会的心态:怎么还没完呢……按你胃,是睡了也不白看的好片,城市,让生活更糟糕。20201217@广州猎德百丽宫影院金红棉纪录片节周三打工日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四十分放映。

1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那年去波士顿跑马拉松的时候,前一天所有参赛者有一顿免费的盒饭,啤酒。。。

18分钟前
  • memorykeeper
  • 还行

金红棉影展 @ SZBC|期望大银幕看怀斯曼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四个半小时毫不沉闷,杜比厅观看体验绝佳。特意挑了能伸开腿的位置,也感谢缺席的邻座。波士顿市长的形象十分务实。很多议题相对国内过于progressive。意识到正在被拍摄多少影响了被摄者的状态|虽然还是有不少错误、和谐和待改善的时间轴,字幕质量好过预期。因为最近也在翻怀斯曼的片,所以对翻译难度还是有认识的:要在相对缺失context的情况下准确判断一个完整体系或专业/专门事件的片段内容,很多细节都难以确定。迅速拿到国内放映加上长时长和大量文本,字幕做到这样值得肯定。还有一点可能是影院座位设计的锅:字幕处于画面最底端,会被前方观众的头挡住,比较影响观看体验

19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如果将这部电影放给Leslie Knope女士看的话,她会异常激动地把她所有的女朋友和同事叫过来,并人手制作一份大圣代;最后却只剩她写着笔记,周围的人全部昏昏欲睡(开玩笑,扯远了)。如同Wiseman的好几部一样,它在技巧上的展现无甚新意,也同样靠时长“压”人,但内容上的迷人让人无从忽视:它展示着一种不断运行着的规整和规则之内满不甘心的对抗,亦是对底层政务最美丽却又诚挚的画像。料理交流、商业论坛、严肃的辩论还有独属于这里的体育文化,小小的市政厅承载着比想象中更多的事务;爆炸之后,民主、创伤、融合如何自处,又该如何巩固,是提给每个波士顿人的问题,也同样是对这个国家的。

2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4个半小时的纪录片,波士顿市长Martin J. Walsh和他的领导班子政府部门的日常。素材拼接,编导似乎没有观点。

26分钟前
  • 小A
  • 还行

剪辑点与画幅的四条边、四个角,是和城市的线条与棱角同样锋利,同样有力量的东西。积雪像未经修整的铺路石般圆融了一切,少了边线的重合,我们因此更清楚地看见了处于宣讲与交流间的区隔。

29分钟前
  • 空白岸
  • 力荐

第一次看这位老导演的作品,四个半小时的片长却比普优那部哲学历史片来得轻松。零介入的客观记录方式是最突出之处,无微不至地刻画市政厅人员的日常工作、民众与市政官员的对话沟通,以及出镜率最高的市长的流利发言里逐渐拼凑出整个波士顿的运转模式。从宏大的城市规划,到微小的路边乱停车吃罚单,包罗万有的社会问题娓娓道出。与其说是呈现了波士顿市政厅的日常工作,倒不如说是维持美国社会这台庞大机器运转的复杂模式,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但导演毫不偏颇的全方位展示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31分钟前
  • 罗宾汉
  • 推荐

加长加强版的《大同》。PS:广州纪录片节·中国首映

35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IDFA2020#也看了不少怀斯曼了,越来越感觉其实在怀斯曼的电影里内容根本不是最重要的:unbiased approach即使在自然科学里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目标,而怀斯曼纪录片真正的价值就在这种完全旁观且事无巨细的视角和镜头语言,就像天文观测一样,有了高质量的raw data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至于能从里面挖到什么就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了。 //这个映后谈绝对是本人见过国际大导最冷清的映后谈……参与程度堪比看糊糊爱豆直播,我一个人大概能问五条

39分钟前
  • 海王星黎明
  • 力荐

叹为观止。解剖行政机构运作机理,进而拓展至地区、社会、国体、政体乃至世界和人类。怀斯曼所理解的这个国家与体制,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所沉淀下的观察、理解和移情,在这四个半小时里奏起阵阵回响。而整部作品对于2020年这一特殊的节点来说,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有机的窗口和方向,而这个答案,又似乎并不遥远,甚至从未离开。室内的人与室外的景交织在一起,简单明了的表述了因果以及随之而来的期许,随着川普的倒台,影像在此时具备了强烈的实效性和预见性,谨慎而坚定的呼吁,提醒,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希望的喝彩。

4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一小时离场。(职能部门外景空镜+事无巨细的会议/讨论)循环往复n次。不管是Wiseman本人还是手册的编辑,大概都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meeting minutes。

43分钟前
  • 凹凸
  • 还行

我们的城市现在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真的好想,这也说明我们的发展程度确实正在接近。但人家70%的税收靠房产税,40%的支出给教育又甩了我们好几条大街,说白了一个城市的行政工作千头万绪,有比较才能进步。我们现在最急迫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就是公务员群体的执行力和敬业程度,你有再好的政策下面打折也白搭。其实我们的官员也可以以聊天的方式开会,多拍拍这种类型的片子。既能让大家知道管理的难度,也能够鞭策下级具体经办人员,这难道不香吗?非给板着脸开会读报告,何必呢。

45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某种程度上Wiseman和Godard都到了一种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地位,比如他们的片都已经到了只出现片名就赢得掌声的地步。我这么说还是因为《影像之书》和《市政厅》共享的是一套逻辑——他们都在利用自己的话术给既有的无序做总结和下定义。观众仍然可以绞尽脑汁为他们的逻辑拼盘整理出一套合理的解读,但他们却并没有想要为观众敞开大门。更加严重的是市政厅比起图书馆所牵涉的范围要大得多,用五个小时来呈现一个城市市政建设的方方面面,以怀斯曼的风格习惯是不可能的。这让我想到那张经典的在书上划重点的贴图——如果你什么都拍,那你拍的什么就都没有意义了。

49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还行

因为我没去过波士顿…至少在电影中比纽约更亲切、干净,政府的责任感让城市充满了活力;把蒙罗维亚算绝对意义的小镇,波士顿则是相反的典型“运行良好”的美国城市样版,市政厅直面被人诟病的城市形象、偏见思想、执行机构低效或者贫富差距失业犯罪率等等问题,民主政治造就了政府机构运行的复杂,但这样的规划和民众参与才保证了机构(美国)“透明公正”的良好运行

52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拍得不是「波士頓」,而是「美國」,是「民主的演繹」。所以影片從311熱線開始,象徵著市長與公民的連結。每一次空鏡拍攝波士頓市政廳的建築,那些漂亮的鏡面,都在見證民主機構的運轉,與社會秩序的建立。所以影片的重心要放在「對話」上,尤其是權力機構與公民的對話,才能看到公民是如何推動秩序的發展完善,推動民主的進程,同時也能看到民主的侷限,就是無法真正實現每個人的民主(最後社區會議討論民眾訴求與經濟發展的衝突),也看到政客式的漂亮說辭,很多時候並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儘管核心都在呈現他們對於解決移民、種族主義與弱勢群體現狀的努力,也能看到民主的溫度,停車罰款的取消,正是體現制度對於人的寬容一面。而最終,一切都變成演講上自豪的数据,和美國夢的生动演繹——移民後裔成為波士頓市長多麼驕傲。這就是「美國」。

54分钟前
  • 阿树
  • 力荐

Trump 時期的尾聲,in Jackson Heights 以來的多元主義景像在當下美國的實踐與困境,尖銳衝突群體由LGBT伸展到女性和新移民。劫後餘生的波士頓與人同呼吸,市長在市民前表現出的謙卑,不是與Trump 相反嗎?說 Wiseman 沒有觀點的人似乎看不到根源於Democratic Party的信念,這位理想主義者,對民主社會的盼望與質疑,這國度會鼓勵發聲,人人自發擔起責任,為何悲劇不斷?但無論怎樣他更願意與邊緣者同行,你會在普通人身上發現理性的光芒,背起作為公民道德責任,他所描寫的參與式民主並不天真樂觀,內裡都是基層之間掙扎,大麻藥店一幕的社區交流也不一定只存在矛盾衡突。原諒我要將他與卡夫卡並肩,是兩者都在法之門前理出樂譜般的敘事結構,建基現實又穿透表象達到本質,枯燥官僚體制裡依然為存有的人性和幽默歡笑,也可在翻滾的垃圾車尾中找到詩意。

59分钟前
  • 何阿嵐
  • 推荐

民众的政治参与。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