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本能——带有荷尔蒙味道的心理游戏
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保罗-范霍文的《本能》,其实是奔着堪称影史上的那个女双性恋受审的经典镜头去的,但这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女孩子看的电影。
首先,我想说这个故事实在是漏洞百出,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第一个镜头里展现的那种杀人方式是不可能不留下丝毫证据的:现场不可能完全没有残留那女人的一丝头发,从死尸阴部残留的女性分泌物中可以测出那女人的DNA,尸体身上、床单上、丝巾上都残留有指纹,况且那女人也浑身溅满了死者的血液。
但是无论如何,既然已经看完了,还是忍不住去想一个问题:凶手是谁?
影片的开始,无论是电影主角还是广大观众恐怕都会认定凯瑟琳-楚梅是凶手——那一头淡金色的头发能骗得了谁呢?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神秘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最后却是以心理医生贝丝-加纳的重重罪证终结。而当影片里的众人心满意足地散去之后,最后一个镜头中凯瑟琳床下的那把冰锥却令人无比纠结。到底谁是凶手,是危险神秘的美女作家还是看似正派的心理医生?
凯瑟琳的高超之处在于她能在所有人都怀疑她、所有不利的证据都指向她的情形下扭转乾坤,而她这么做的手段就是大胆的自我暴露——不光是指肉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毕竟,谁会相信有人会先写一本描写某摇滚歌手被其女友杀害的小说,然后完全遵照小说中的杀人手法去杀害一个摇滚歌手?这种自我暴露使警察们打消了对凯瑟琳的怀疑,因为当一个无比复杂的谜题呈现出一个简单至极的答案时,人们总是会对这个答案产生极大的怀疑,认为它是不正确的。正如凯瑟琳所说:我可没那么傻。
但是这种暴露却恰恰是凯瑟琳的自我掩护,正如她对警探尼克-卡伦所说,她的下一本书的内容讲的是一位警探爱上了一个他不该爱的女人,最后被这个女人杀死了。尼克一开始只是把这当作一个玩笑:不会有人在杀人之前预先通告被杀者将要发生的一切。而这种带有神秘意味的挑衅也使凯瑟琳显示出不可抗拒的魅力,相比之下同样漂亮却“正派”、“无辜”,宣称自己不是凶手的心理医生贝丝却显得略逊一筹。
凯瑟琳身边聚集的都是一些心理扭曲的人物,比如十六岁杀死自己两个弟弟的洛茜,比如杀死自己丈夫和孩子后笑容满面的艾索,而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尼克-卡伦:吸毒酗酒后开枪打死两名观光客,妻子因此自杀的内心纠结不已的警探。正是这种表面看似和常人别无二致,实则却有着不可告人的可怕过去的心理扭曲者,才使得深谙心理学的凯瑟琳得以趁虚而入,控制他们的内心世界。面对尼克,凯瑟琳一方面挑衅似地暴露自己一切可能成为凶手的嫌疑,而在尼克对她的追查中又看似无意地透露出一些信息,每一个这种信息的背后都显示出凶手不是凯瑟琳,而是另有其人。与此同时,她又利用自身的美貌勾引尼克,使他和周围值得信任的人疏远起来。尼克在凯瑟琳精心编织的肉欲和心理的网里越陷越深,直至最后把凯瑟琳的话当作不可推翻的证据,而对其他人的劝告熟视无睹。
假如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尼克真的会成为凯瑟琳的刀下鬼,但问题在于,他对凯瑟琳付出了真正的爱情,而这也是造成洛茜疯狂举动的直接原因。洛茜看惯了凯瑟琳跟别的男人做爱,并以此为有趣。但是在尼克身上,她看到了从未在别的男人身上见到的对凯瑟琳的真爱,而凯瑟琳对此似乎也有所回应,这一切使她嫉恨不已。她试图开车撞死尼克,却不慎摔下陡坡毙命。
洛茜的死使凯瑟琳不知所措:洛茜是唯一不在她计划中的死者。她第一次显示出脆弱的一面,表露出了一丝真实的感情,而这种真情又使得尼克对她更加珍爱和信任。眼看着局势正开始变得脱离自己的掌控,凯瑟琳抛出了杀手锏。她看似随意地提到一个和她有过一夜情的女人,从而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心理医生贝丝-加纳。
为什么我认定贝丝-加纳不可能是凶手?首先,凯瑟琳在提到贝丝原名的时候一开始说的是丽莎-欧伯曼,当尼克回来找她说查无此人时,她又改口说是丽莎-赫伯曼。她故意装作无辜地好似无意间提起贝丝,实际上却是在诱使尼克进行追查。尼克闯进贝丝的家想一探究竟,当时房门没有关,假如贝丝是凶手且证据都隐藏在自己家里的话,她绝不会如此大意地让人随意出入。同时,贝丝坏掉的房门也证明无论谁都有可能把那些所谓的“证物”栽赃给她。凯瑟琳又提出曾经向校园警方控告过贝丝的说辞,但是当时的文件早已被尼尔森警探提取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尼尔森会被杀——他知道得太多了。尼尔森早在一年前就调查过贝丝丈夫死亡的案件,并且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贝丝与凯瑟琳有染的传言。假如他当时就掌握了贝丝杀人的证据,贝丝又何必非等到一年之后再下手?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他通过对贝丝的调查查出了凯瑟琳这个人物,从而开始了对她的追查。他对尼克大喊:“你完了,你玩完了!”是因为他对凯瑟琳是个什么人已经心里有数,尼克一旦与她搅在一起,肯定没有好下场。
真正决定性的证据在于凯瑟琳刚刚完成的书稿,尼克无意间看见了一部分内容。这一段书稿没有中文翻译,才使得跟我一样粗心的人上当受骗。其实这一段书稿露出的部分的中文意思是:/射手冲进/按下按钮/冲上楼梯/他的搭档的尸体/电梯,两腿伸出来/。请注意:当这份书稿出现时,尼克的搭档加斯还没有死。而凯瑟琳为了使一切细节与书稿一致,不仅故意让尼克看到这一段,而且用加斯的尸体挡在电梯门里,使尼克只能走楼梯,从而给了她布置现场和逃跑的时间。当尼克面对加斯的尸体震惊不已时,贝丝的突然出现使得他在惊慌中开了枪。而当他面对奄奄一息的贝丝时,她临终的一句:“我爱你”和她口袋里他的家门钥匙使得他对自己的冲动懊悔不已。他这时显然已经明白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了。
那么尼克为什么不去结果凯瑟琳呢?与曾经最亲密的朋友加斯和情人贝丝相比,如今尼克的心已经被凯瑟琳占据。在正义与情感之间,他踌躇无措。在他内心最乱的时候,凯瑟琳又一次先入为主。听听她所的话吧:我不能对你用情…我不能对…任何人用情…我不想这么做的,我失去了所有的人,我不想失去你!她这时用最终的告白打破了尼克正义感的防线,尼克说:让我们拼命做爱,像老鼠一样幸福地生活下去。尼克在这里提到了“老鼠”,表达了他宁可在罪责与内疚的黑暗里永远隐藏,也要和凯瑟琳厮守在一起。他这时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理完全扭曲的人了。凯瑟琳两次试图举起冰锥,却最终也没有刺下去——这两个疯子真的相爱了。
2 ) basic instinct
catherin is the murderer, and nick confirms it finally. they both know the truth but decide keeping secret forever, coz cath understands if she followed her instinct, everyone might probaly find the fact; and perhaps nick told everybody his final convinced suspicion, he may lost everything even go to jail. thereupon,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live like rats, in the same time rioting in dissipated living. in fact, that's the deep basic instinct of human being what the article's respectable derector and scripter wanted to expose primarily.
furthermore, the war between man and woman, also woman and woman. i don't know how many ingredients of feminism inside this movie, but i should say that cath is the big winner coz she beats nick at love and beth at sex, easily. she is so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that people entered the cinema like a tidal wave to enjoy her satanic figure.
however, beth, the poor girl, her love is nothing in the face upon the game. tragically, she died as a scapegoat and cath the pair lived and fucked in the name of love.
3 ) C or B
故事中死了五个人,强尼,尼尔森,洛西,嘎斯和贝丝。
故事中还有两个死者,B的丈夫,和BC的大学教授。
一共有七个死者。
故事中美貌的女主角叫做凯瑟琳,C。故事中的男主角是个探长,叫做尼克N,N杀了四个人,两个是卧底时杀的罪犯,两个是吸毒时的误杀。
故事中的嫌疑犯有两个,B贝丝,和C凯瑟琳。
两个人的交集从大一的时候开始,两个美貌女子发生了一夜情,然后相爱。
然后一方纠缠另一方,然后某一方举报了另一方。
到底是谁纠缠谁??C纠缠B?还是B纠缠C?
我们只知道后续是B染了头发。但B真的是因为模仿C吗?还是单纯的染了头发??
电影的开场是金发女子和强尼在做爱。我很不厚道的记住了那女子的胸部。
然后电影中N跟B做了爱,跟C也做了爱。我比较了B和C的胸部。发现杀死强尼的那女子跟C的胸部很像。。这是我第一次开始怀疑C。
但在之后,当C在做爱中告诉N,大学的时候有个姓氏开头为O的女生跟她发生了一夜情。
但当N查到并没有姓氏为O的人的时候,C忽然就恼羞成怒的改口说是H了。
我觉得有哪里不对,但是也没认真去想。就糊里糊涂的看下去了。
然后N查到H的姓氏的人是B。去质问B。B说是C在纠缠她。
后来一切证据都指向了B,包括尼尔森调查B和她的丈夫,包括尼尔森出卖了B将档案卖给了C。包括B的丈夫是被枪杀的。
我变得坚信不疑的相信B就是凶手。因为B喜欢C,所以模仿C的作品进行杀人。
B和N吵架的时候,有一次冲上去打了N。N骂B是疯子。B有暴力倾向。
就是由于嘎斯调查B,所以B杀了他。一切都顺理成章。
结局的时候,B对N说我爱过你。那种眼神,那个习惯性的去掏口袋里的钥匙的动作。
我又开始动摇了。
最后的一个细节,让我恍然大悟,C才是凶手。
不是最后镜头的冰锥。而是C的痛哭,一边哭一边说,每一个我关心的人都死了,都死了。。
我忽然意识到,她关心的,爱的那个人是B。
之前怀疑或是没注意到的细节,全涌现出来。
比如N去质问B的时候,B没有杀掉N。
而B和C之间的真实开头是,大一的时候,B为了实验跟她一夜情,然后C爱上她,一直纠缠她,为了报复B甚至举报她是同性恋。C疯狂的迷恋B,跟踪她,了解她的生活圈。
第一个死者 大学教授
教授被B还是C杀害,还是另有其人。这个到现在我还没想明白。
第二个死者 B的丈夫
B是纯正的异性恋,她和丈夫结婚。C知道了,出于嫉妒,就杀了B的丈夫。
然后C开始迷恋上杀人的感觉。就如影片中,C对N说,杀人不像戒烟,是戒不掉的。
同时C开始跟杀人狂做朋友。C开始用小说策划杀人。甚至可以说,C是按照B周围的人为素材,写小说。
第三个死者 强尼
C每次哭泣,都是因为她真正爱的人死了。但她每次杀人,都不会哭泣。
我相信她的父母和丈夫的去死都是意外,但她的父母和丈夫的去死都让她痛苦万分。
她开始幻想她父母是被她所杀,而掩盖痛苦。从而创作小说。
C一直跟踪她爱的人B,所以通过了解B的交际圈,认识了强尼。
C创作了关于摇滚歌手死于女友的小说,之后杀了强尼。
第四个死者 洛西
洛西因为嫉妒N而死于车祸,C痛哭。并开始犹豫自己的行为,是否还要继续杀掉N。
第五个死者 尼尔森
C花钱让尼尔森调查N。之后尼尔森开始怀疑B。
C于是做掉了尼尔森。C虽然陷害B,但一直是不希望B死去的。
第六个死者 嘎斯
嘎斯一直就觉得C是凶手,而不相信是B。
于是一直在调查。
B的门锁坏掉了,是C弄坏的。为了阻止嘎斯的调查,C穿着从B家里偷的衣服杀掉了嘎斯。
之后又陷害了B,将手枪和书籍,报纸放在B的家中。
第七个死者 B
B死了,B却没有将枪带在身上。B一直爱着N,她不爱C。
最后一个死者 N??也许没死
C发现B和N相爱,于是开始调查N。这也是影片的开始为何C对N那么熟悉的原因。
她一直都没忘记B,所以在告诉N关于B的事情时,为了假装自己记得不清,增加可信度,先说姓氏为O,之后才说出自己恋恋不忘的姓氏H。
C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杀掉N的同时,B也因为N而死,她痛哭。也意识到游戏再玩下去自己将一无所有。
我之前一直觉得C不爱N,后来发现C动了情。洛西嫉妒N,因为C跟N做爱的时候,C动了情。
之后,在她想杀掉N的时候,她放弃了。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一类人,也许是因为她不想再失去,也许是因为她失去的两个爱人都是因他而死。
影片中几乎每个主角都有暴力倾向,B,C,N。
欲望与暴力,是本能。
4 ) 《本能》剧情分析揭秘
•剧情发展线
1979年,凯瑟琳的父母因为意外船难丧生,凯瑟琳获得一大笔财产,同年进入伯克利大学主修心理学和文学。大一时遇到贝丝,并和她有过一次性爱,然后疯狂迷恋她,和她穿同样的衣服、染同样的头发,但是贝丝不理她。同年,其主导心理学教授被谋杀,凶器是冰锤。
1980年,凯瑟琳为了报复贝丝,故意报案检举贝丝。
1983年,凯瑟琳毕业嫁给了拳王。
1984年,拳王去世,凯瑟琳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以父母遇难为蓝本,开始构思小说。
1986年左右,贝丝的老公被凯瑟琳枪杀,用的是点八三轮手枪。贝丝、贝丝的老公、以及强尼的心理医生是同事关系。
之后,贝丝离开老公的沙林纳诊所去了旧金山警局。
1991年,尼尔森调查贝丝老公的死,然后调取了贝丝的档案,知道了贝丝和凯瑟琳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接触到凯瑟琳。也就是说尼尔森知道贝丝老公是凯瑟琳杀的,这也为后来被凯瑟琳灭口埋下伏笔。
1987年-1992年,尼克作为卧底,服用了少量的毒品,然后因为吸食毒品导致精神兴奋杀死了4个人,其中在1992年杀了两名观光客(无辜),但他通过了测谎仪测试(也就是说,他告诉组织是误杀),他老婆因为此内疚自杀而死。同时,尼克的档案被凯瑟琳调取,也就是说凯瑟琳已经从此时开始构思《枪手》这部小说,选定尼克为男主人公。
三个月后,强尼被凯瑟琳杀死。而这三个月里,尼克被组织要求戒毒、戒烟、戒酒。尼克开始调查凯瑟琳。
•男女主角心理分析线
首次见面,尼克认为凯瑟琳长得不错,并且聪明,有了第一面好感。
第二次,尼克和嘎斯去请凯瑟琳回警局问话。这一次,凯瑟琳已经出手了:露裸体、告知小说写作消息、故意摆出报纸表示自己对尼克感兴趣等,同时在车上和警局多次用言语挑逗他,以激起其好胜心,和她继续周旋下去,而此时的尼克已经对凯瑟琳产生幻想,重新抽烟、重新喝酒、和贝丝做爱时相当粗暴等地方可以看出。而尼克也十分明白凯瑟琳的心理,他可以猜出凯瑟琳不请律师,能够通过测谎仪,因为他之前也有类似的经历。
第三次,尼克跟踪凯瑟琳。凯瑟琳发现尼克跟踪它,其中有一段飙车的戏,目的是为了测试尼克的车技,为罗西的死做铺垫。然后,在回程的时候,故意甩掉他,让他后来看到自己的裸体,产生性幻想。
第四次,尼克去质问凯瑟琳关于教授的事情,但反而被凯瑟琳控制住,故意把尼克的隐私泄露给他。但在这一次见面中,罗西第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罗西的出现是一种暗示,罗西作为女同中的男方,她会吃尼克的醋,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凯瑟琳对尼克也有点意思了。这一次见面相当重要,这一次见面直接导致尼尔森被杀以及后面尼克坚信尼尔森是被贝丝杀掉的,为最后尼克开枪打死贝丝做铺垫。
当天,尼尔森被杀。尼尔森是被凯瑟琳杀的。电影没有展现出来,但杀的过程应该是这样:尼尔森在办公室被尼克当众羞辱后,决定质问凯瑟琳,而凯瑟琳将他约到这个隐秘的地方,利用杀贝丝老公的手枪杀死尼尔森,为最后将所有罪状推卸给贝丝做铺垫,还有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为了灭口。
第五次,凯瑟琳第一次主动来找尼克。尼克因为尼尔森被杀后,被停职并且没收配枪。凯瑟琳担心尼克不会再去找她,所以这次她主动来找尼克,并勾引他来到俱乐部。这次会面主要提供了一个信息点,凯瑟琳后来打算杀掉嘎斯,因为占有欲使她只允许尼克拥有她一个人(凯瑟琳说嘎斯不喜欢她,其实嘎斯自从上次凯瑟琳过了测谎仪测试后就对她没有太多敌意,“不喜欢”只是凯瑟琳自己臆想出来的)。
第六次,在俱乐部。这一次的见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尼克彻底沦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另外是为罗西的死作铺垫。很明显,凯瑟琳叫罗西在外面的大堂等候尼克,然后见到他就把他带到男厕所来。当凯瑟琳和尼克在跳舞和做爱时,又让罗西在旁边观看,以激起罗西的嫉妒心,以及罗西杀尼克的心理。此时,尼克还是挺担心在做爱过程中,凯瑟琳会把他给杀了,但是尼克是一个敢玩、感疯的性格,也不确定凯瑟琳是否真的会杀他,所以他愿意陪凯瑟琳玩。
第七次,在沙滩上。凯瑟琳把罗西也叫到沙滩上,其实就是间接让罗西去杀尼克,因为凯瑟琳根本就没有睡着,她听到了罗西和尼克之间的对话。凯瑟琳提醒尼克不应该玩这个游戏,其实也是在暗示罗西会去杀他,另一方面也说明凯瑟琳对尼克动情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凯瑟琳最终还是将结局写成男主角被杀了,因为尼克虽然爱她,但声明还是要抓她,所以凯瑟琳是要保全自己。
之后,罗西开车去撞尼克,被尼克逃脱。尼克是一个很疯很拼的人,而罗西只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从她杀了她两个弟弟可以看出。那么,凯瑟琳其实可以预见到尼克不会死,但她还是担心尼克的安全,说明她对尼克动情了。罗西死后,尼克又被做心理诊断,但是尼克不买贝丝的帐,贝丝揭穿凯瑟琳的心理,反而被尼克反诬陷,这里已经暗示了尼克相信爱的人和第一个人说的话,而不相信客观事实。
第八次,凯瑟琳的家里。尼克知道罗西死后,凯瑟琳很难过,所以去看她。凯瑟琳利用罗西的死成功引出贝丝,让尼克在一步步寻找中认为贝丝才是真正的凶手。
第九次,尼克去质问凯瑟琳没有欧博曼这个人。这一次,凯瑟琳准确地说出是和伯曼。
第十次,凯瑟琳主动到尼克的住所,他已经知道尼克查出来丽莎是谁了,于是来告诉尼克她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检举过贝丝,再一次引诱尼克按照她的步伐来。
接下来,有一场尼克和嘎斯吵架的戏。从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出尼克已经不理智了,被冲动、第六感给捆绑住了,他忽略很多疑点地认为贝丝是凶手,而嘎斯则比较理智。
第十一次,尼克的家里。这一次,凯瑟琳在屋里等尼克。凯瑟琳之所以能进来,应该是这样的,凯瑟琳趁贝丝的房门坏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弄坏的),拷贝了一份贝丝和尼克的钥匙。凯瑟琳这一次的目的是来忠告尼克他快死了。但这次的会面透露了好几个信息点:其一,尼克此时已经认为贝丝是凶手,他想和凯瑟琳快乐地生活下去;其二,凯瑟琳听到尼克的想法后,暗示他会有其他人死。
第十二次,凯瑟琳家里。此时尼克已经确信贝丝就是凶手了。而凯瑟琳也知道尼克会在此时来找她,所以故意打印书,把预言嘎斯死的那部分给他看。并做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让尼克相信这本书,相信他看到的内容。同时,凯瑟琳假装室友打电话给嘎斯会面,并且叫嘎斯留言给贝丝,然后告诉他贝丝和强尼之间的关系,这会让尼克只会更加坚信所有都是贝丝所为。
事实上,尼克确实在凯瑟琳的操纵下行为的。他因为冲动和偏见的本能杀死了贝丝。而当他发现贝丝手中并无枪时,一切明白了。
尼克已经知道凯瑟琳就是凶手。有几点原因:第一,嘎斯是按照凯瑟琳书上的写法死的,而此时书还没有出版,也就是说只有凯瑟琳知道书的内容;第二,贝丝家的门锁应该修好了,如果没修好,警察会说明,而且如果门锁坏了再笨也会想到嫁祸这一点。那么也就是说是凯瑟琳拿着钥匙进去布置的,这一点尼克已经清楚,因为之前凯瑟琳进过他的房间;第三,在凯瑟琳布置的“证据”中,有一张照片有致命的缺陷,就是凯瑟琳和贝丝的一张合影,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是凯瑟琳在模仿贝丝。
最后一次,尼克家里。凯瑟琳承认了所有人都是她杀的(凯瑟琳说“我并不想做那些,只是不想失去你”),但她知道尼克并没有将她供出去,所以有戏。她再次以情感牌击打尼克的心。其实,凯瑟琳这次来是做两手准备的,如果尼克决定供出她,她就杀了尼克,如果不供出就不杀。于是,凯瑟琳会问他他们以后怎么办,而尼克说幸福地生活下去,于是凯瑟琳放下了冰锤。尼克不愿意供出凯瑟琳有三个原因:第一,他真的爱上凯瑟琳了;第二,他应该恢复警察的职位了,因为他的上级跟他道贺,他不想失去这些;第三,如果供出,他和凯瑟琳都完蛋了,因为他们都杀人了。
5 ) 本能:杀人的冲动
这电影以排比句式罗列了四个克制不住杀人冲动的恶魔。
第一个就是女主,疑似杀害贝斯的前夫、摇滚歌手,对尼克杀人中止。伸手拿冰锥又放下,是她克制不住的冲动。
第二个是尼克,他就是个手滑狂魔,拿起枪时就克制不住自己shoot的冲动,五年里杀了四个人,其中两个是完全无辜的游客,而他不知羞耻的撒谎并且用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通过了测谎,是个手又滑又不敢承担责任的奸贼和懦夫。最后贝斯死在他手上,完全符合他手滑党的风格,轻率的使用武力,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如果说女主是故意杀人的恶魔,男主就是过失杀人的惯犯,他根本不配当警察。
第三个是roxy,16岁拿起老爸的剃须刀把两个弟弟割喉,她自己说不知道为什么,手边正好有剃须刀,就是想那么做。这份歹毒真是浑然天成。至于加斯说的她是出于嫉妒,只能作为参考,嫉妒只能算是引起杀人冲动的原因,原因是什么电影没有交代,只能当做一个谜。但是杀人冲动是坐实的。
第四个是金发老太太埃索。这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没有任何可以基于正常人理解的原因,把丈夫和孩子杀光了。老太太年龄渐长,常常出入女主家,看起来倒像是女主的幕僚、精神导师、忘年交,在价值观上大概与女主是惺惺相惜。
为什么不杀男主?因为女主怕事情败露?我倒觉得未必,女主就是一个精神极度空虚的虚无主义者,喜欢走钢丝、玩火,越危险越有意思,她敢杀掉上个炮友,怎么就不敢杀掉这个呢?
我认为,女主是在观察、研究男主。男主虽然是个过失杀人狂魔,但毕竟不是故意,即便是故意,也不是像女主、roxy、埃索那样直接的故意,所以男主是一个潜力股,有待开发。女主有多次引诱男主破戒的行为,引诱男主去认清自己、臣服于自己的欲望(“杀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男主是女主的研究对象,他怎样发展是女主关心的,所以女主还在观察。等男主彻底黑化,女主兴许还能和他形成长期关系,就像和roxy、埃索一样。
这几个人可谓是,谈笑有变态,往来无善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有着不可控制的杀人冲动,这个冲动就是他们的本能。我感觉这个才是这电影“本能”的所指。性欲什么的,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
6 ) 《本能》的凶手及其他
导演倾向于让我们认为(非严格地遵循逻辑推理使我们认为)Sharon stone(所扮演的角色)是凶手,有三处明确的暗示,1、3两处都比较明显和弱智:天花板上的镜子和最后床底的锥子,第二处有点隐蔽,但最为有力,上面的评论中已经有人指出,就是在shooter一书的打印稿那里,大家可定格看一下,再对照cop们查抄贝丝家时所得到的两本Sharon stone的小说时的特写(没有shooter这本书,若不是栽赃,说明贝丝还没得到这本书,若是栽赃,说明shooter还未出版,总之贝丝未看到该书),就明白了(以上两处都是特写,可见导演有意强调)。
确定了导演心中的凶手人选后,我们来尝试理解一下本能,可能的理解有二:
1作家有把小说的虚拟情节变为现实的本能
2性本能其实就是暴力攻击本能,或者说性本能和暴力攻击本能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相对来说,2比1要符合影片一点,至少有三点证据,一是与凯瑟琳的前两次会面看到了她的裸体及言谈中处于下风后,尼克那次对贝丝的性虐待,相当于转移支付;二是凯瑟琳是个双性恋;三是shooter的隐喻。
但影片在效果上没有给我们强调1和2的任何一个(不是说在逻辑上),影片给我们的效果其实是色情+侦探,所以这又是一部表面效果与实际效果不一致的电影,或者说,一部效果分裂的电影,从影片的标题及貌似开放式的情节和结局来看,影片要营造一种高深电影的效果,要有一定的哲学意味或者说哲理感,而影片的主体效果却是色情和侦探,显然不一致。有的电影虽然也是高深的,虽然也是需要分析才能看懂的,但对它的主题分析限定在效果给定的歧义范围内(比如《老无所依》、《迷雾》),也就是说你可以这样分析,也可以那样分析,从效果来看都符合。但,《本能》恰恰是没有哲学效果或高深效果(再次强调,不是在逻辑上,而是在效果上——阅读体验、感受上)的,再怎么分析也分析不出来啊。
综上所述,《本能》(1)是一部打着高深电影或者说艺术电影幌子的色情+侦探片。
披着情色外衣的心理学大作,欲言又止的谋杀缠满欲望与理智的诗意,让人情欲杀欲青筋暴起的叙事节奏,以及莎朗斯通最好的年华里,令人魂不守舍的美貌和智慧,导演对观众好奇心的挑逗和引导,犹如一场对大脑的SM,欲罢不能。
毫不犹豫的五星,莎朗斯通当年真是风华绝代。
您的美艳必然载入影史啊
听过那么多人说过之后再看,还蛮不错的说。莎朗真的不愧那么高的智商
一场男性与女性的情欲较量。Nick刻意保持清醒与冷静,但在面对性诱惑时,却又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所谓的博弈,实际上在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最终Catherine成了男性性幻想的客体,并拥有操纵男性行为的主导能力。充满性诱惑力的女性才是较量中的狩猎者,男性会受限于本能而心甘情愿成为束手就擒的猎物。追求刺激的男性,在将生死交由本能时,还会不会想起当初有一个人,会永远默默地将他回家的钥匙放在兜中。
没死是因为活儿好吗= = 呵呵后 开个玩笑~
佐证了有叙事效用的床戏是重要且不可被删减的。性作为人类构成基本元素之一在描写欲望的电影被刨除简直不可理喻,即便厉害如色戒,也得靠刺激视听展现仇情的转换,只是可惜碰到了天朝剪刀手...
要是没上译国语撑着还真看不下去。悬疑色情片,整体氛围还行,但情节和人物比起周星驰那部模仿之作《龙过鸡年》高明得真挺有限,也许日里生情算是亮点。
绝对被莎朗斯通惊艳。
保罗·范霍文代表作,一半是扑朔迷离的悬疑犯罪片,一半是描写性本能的大尺度情色片。莎朗斯通将一位妖艳性感的高智商蛇蝎美人演绎得入木三分,跷二郎腿色诱警探的场景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屋顶镜子映照下的SM杀戮开篇,结尾看似解疑,实则平添神秘。PS:阿佳妮推掉片约,略遗憾;女二似海瑟薇。(8.0/10)
劳拉穆尔维说过“在一个由性别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里,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性是被看的对象,因为看的权利在男性,而故意地被偷窥,则是女性使男人陷入迷乱的手段。无怪乎说这是女权主义电影。
重新看了下高清版本的,逻辑错误层出不穷 ,为了凸显莎朗斯通的高智商心机婊,强行把全员智商水平拉低,然后再安排一个脑残的男主实在是够够的。我一直以为片里只有女同,其实仔细看可以发现男主身边的胖子警员暗恋着男主啊,还有开头死的摇滚歌星和市长有亲密关系~呵呵呵,只能说13装的不错惹,科技与心机婊成反比例关系,没有摄像头的年代真是黑暗惹
当年这片子一出,说是让无数美国少年一夜长大。不过,本人看完后只有一个感觉:一夜长大的果然是少年而不是少女。保罗·范霍文代表作,一半是扑朔迷离的悬疑犯罪片,一半是描写性本能的大尺度情色片。莎朗斯通将一位妖艳性感的高智商蛇蝎美人演绎得入木三分,跷二郎腿色诱警探的
老子看过的第一部黄色电影。
马老师说了,这是一部伟大的动作片
总觉得还是有点太故弄玄虚,这片子和《沉默的羔羊》是前后年的,可见那个时期好莱坞多流行把学心理学的人写成神啊...
看过换腿就足够了
最早听同学讲的绘声绘色,想象着会是什么样子捏。。6,7年后终于看了此片,也不过如此。。
很黄很暴力.很淫很色情.
范霍文抽出传统蛇蝎美人式黑色电影的筋肉,辅以自己对欲望的一贯认知,打造出的春色大餐:这其中的欲望既是初级原始的狂野肉欲,也是高级邪恶的精细控制欲,两种欲望的互相勾连中是一场扭曲的猫鼠游戏,只不过猫知道自己是猫,而老鼠却也误以为自己是猫,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