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17年的高分喜剧榜单看到的这部台湾电影。演员有我在剑雨里见过一次还挺喜欢的戴立忍,又是黑帮和黑色幽默的tag,就很想看。
这是18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很棒。摄影、取景、色调、故事、人物、配乐……没有哪一样特别出彩惊艳,但都感觉舒服极了。明明讲着贩毒黑帮的故事,拍出来却都是平凡的人生,朴素而真实。
喜欢贯穿电影淡淡的情感,不煽情不做作。即使结尾高潮处《昴》的BGM响起点燃了过去一个多小时铺垫的所有感情,也只是让人沉浸在谷村新司的磁性男声中若有所思。没有泪眼朦胧,没有歇斯底里。
戴立忍是个贩毒的大哥,穿着最普通的白衬衫,架着副眼镜,在路边摊吃面,看起来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上班族。偶尔和同样是黑帮老大的庹宗华喝茶吹牛,两人坐在庹哥用了15年还套着塑料膜的绿色沙发上,就要不要摘塑料膜的问题你来我往了十分钟。庹哥作为一个穿着白背心,带着金链子,纹着大花臂,一口一个“他妈的”,毫无斯文的大老粗,却要死死捍卫自己根本不存在的“美学风格”。好不容易同意摘掉塑料膜后发现沙发跟全新的一样,坐起来特别享受,又开心得跟个孩子似的。庹哥也没有膨胀的欲望和野心,在他看来什么活到一千四百岁,所谓的长生不老是可怕而有病的事情,是个现实而知足的大老粗。他会因为保龄球没打好痛骂手下没摆好,也会因为朋友怀疑自己忠心的小弟而亲自给人家小弟打电话提醒他向戴立忍好好解释。粗硬的外壳之下也有柔软的感情。
不同于港片里那些动不动就生死与共,誓死报仇的黑帮兄弟情。这二人的友情就和你我生活中每一对的老朋友一样,平淡、普通,却又那么真切,让人从心里生出淡淡的暖意。
庹哥被手下背叛杀害,戴立忍伤心悲痛,但在问出背后主使之后也放走了剩下一人。“就算我多杀一个人,我心里的难过也不会减少。我会和红目仔(背后主使)谈,谈得拢就继续做生意,谈不拢我们就再看看怎么办咯……”
他没有因为好友的死大杀四方,也没有对背后主使大打出手,他想的还是好好把生意做下去——毕竟好友不可能再复生,他的悲伤会随着时间慢慢平复,只有继续做生意,才能维持生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黑帮,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人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要学会接受。少年的勇往直前和赤子之心,大概总有被现实的无奈打败的一天,然后藏入层层保护的硬壳之中,对极少数的人或事偶尔流露。我们赞许被生活摧残之后依然闪光的锐利灵魂,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成了普通而现实的中年人。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但自己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出租车司机老许是一个让人感情复杂的角色。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刚开始讨厌他的贪小便宜,没担当,甚至有些猥琐。但他和纳豆关在后备箱的一席话又让我深深的同情他——背井离乡的他乡之客,二十几年来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勤苦开车供养全家,却连家人最基本的尊重、关心和爱都得不到。除了每天按时交回去的家用,在这个家里毫无存在感。最心酸的莫过于去年生日好不容易全家一起去吃一顿他平时舍不得吃地小笼包,都因为停车太久没有吃上,甚至没有人给他多点一份,也不在乎他没吃饭。最后还被嫌弃开车来太远,老婆坐了别的计程车回家。计程车开了二十几年,国语没学好,钱也挣不到,唯一属于他的车也日渐老去被乘客嫌弃,他只能靠夜晚开车和超长的工作时间来弥补。
如今,最大的心愿是第二天生日能去吃一顿去年没吃到的小笼包。
幸好,他遇见了纳豆。虽然载纳豆的这一程充满意外和惊险,让他担惊受怕、身无分文,又精疲力竭。但纳豆特意等早餐店开门为他买来的那屉热腾腾的小笼包会让他这一个生日分外愉快吧。精明市侩,饱尝人间冷暖的老许,最后那复杂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面部肌肉,大约是他所能表现出的最强烈的感情了。
纳豆非常适合这个小偷小摸但又话不多、老实木讷的善良角色。全程生无可恋的表情,看着就能笑出声。即使半路就发现了老许坑骗他,他也还是安安心心坐老许的车走完这一路;在经历生死之难后真情流露,就算被老许嘲讽拿着“别人的照片当自己爸爸”也只会默默抹眼泪,丝毫不恼怒。拿到钱之后多给了老许许多,还送了他一份最暖心的生日礼物。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纳豆这样以前小偷小摸,后来又参与毒品交易的社会败类必须处之而后快。但从电影小小的私心看来,纳豆也只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普通青年。平庸而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正当工作,只能做些违法的勾当养活自己。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内心都有些善良,甚至比很多人更善良些。他经手价值连城的毒品却丝毫没有贪念想要黑吃黑,老实本分地完成自己搬运工的工作。他老板想来也是因此格外地信任他。
小笼包在故事里是个重要的道具。它是老许没有出路的平庸生活为数不多的寄托和动力。老许年少时初来台湾的梦,被风吹雨打,和老许一起看尽世事无常,沧桑变化,化作老许口中“很多日本人去吃的”也许有些贵的小笼包。它是纳豆窥见的老许艰辛人生的缩影,也是纳豆尝试化开老许坚硬内心的一个火种。
他和老许在啼笑皆非的巧合安排中踏上了“一路向南的靠北旅途”,共历了生死时刻,交换了人生经历,共享了内心伤痛。最后,一屉小笼包,熨帖了两个逆行在人生道路上旅人的灵魂。
看完电影,被谷村新司的《昴》惊艳(我之前没听过),忙着在手机上搜索。好巧,映后的Q&A环节,我邻座的观众第一个提问:“为什么选用这首歌?” 导演:“……这里面的东西是很接近的,就讲几个无奈的人在他们的生命里想要做一点翻转。这个歌词我看完之后也觉得很感动。据我所知,因为我住(台湾)南部,在南部的一些地方,常常会在深夜的时候,有些节目会放这个歌。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学啊,把这首歌放进电影里,送给那些生命需要抚慰的人。” 的确,电影中这首歌就出现在夜晚的车载电台里,戴立忍的脸随着车子经过的路灯时明时暗,意味不明。 另一个画面,老许开着他的老旧计程车在荒野小径上兜兜转转寻找出路,可是小径结束于海边草丛中。老许下车,往前走几步,看着海面,无言。 「荒野に、向かう道より。」 那生命的荒野中,唯一的路啊。 “开了半天还是开不出去,什么鬼地方。”这样的抱怨,只有当路还在向前延伸的时候才有意义,一旦“开不出去”的结果不带商量地摆在你面前,就只好沉默,也只能沉默。 “过日子嘛,在哪里都是过日子,没有什么这里好那里不好的。”老许二十多年前离开香港,想趁着年轻闯荡世界,最后不知怎么地来了台湾,听人说开计程车好赚,又可以学国语,二话不说就买了车。可是二十多年过去,结果发现既不好赚,又没学好国语。 “二十多年,不知道怎么的就过去了。”每天得拿一千两百台币回家交给老婆,赚不够还得拿私房钱补上。“回头一看,好像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确定是自己的,只有这辆车。” 纳豆问能不能借老许的车,老许絮絮叨叨地讲了这些话,忽然回过神来似的问他:“你刚才问我什么?”许冠文到底是许冠文,精明市侩、看破世事、疲倦、坚持,都不动声色在镜框后面的皱纹里。 导演说,希望这部电影能让人看完后,“觉得这个世界更好看了”。因为“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但是你只要撑下去就会好的。” 大概因此,影片最后,小笼包腾起的蒸汽中那句“生日快乐”,虽然透着点让人觉得“到底还是这样”的鸡汤感,也平淡得有点滋味了。
被日语天天折磨的够呛,室友都在下边抢在熄灯前忙发表,我糊弄过后躺在床上敲影评。看完以后心理一直有着最后两人大树下吃着小笼包的场景,想起来心里就暖暖的,是呀生活中恶心的事太多了,不用咬牙坚持就是顺其自然的一直走啊,走着走着可能就风景变好了也不一定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和田野,突然脑海出现这句话,现在跌跌撞撞踉跄前行,如大宝般爬也爬着走吧。
纳豆(这个名字太搞笑,日本纳豆臭臭的,营养价值却挺高类似于榴莲)矮胖的样子萌萌的走路就像小朋友一样还假装眼神中倔强的凶狠,被他浴池里的文身男骚扰的场景和男票笑翻了。搞笑的场景有很多,摆保龄球男在满嘴喷粪宁死不屈的快节奏下突然被爆头,这黑色幽默不符合正常逻辑呀,你以为你骂我我就不杀你,只是不想听你念叨了
纳豆和老许都是骨子里的好人,但又不想不愿承认自己的善良,仿佛承认了就是脱光于世,其实不然生活会给你穿上衣服的。不甘平凡的敢于冒险贩毒的纳豆,呆萌的外表同样映射内心,爆粗口和凶恶只是怕被这不羁的世俗欺负的铠甲。影片后期才将铠甲脱去,是那个受伤了去宠物医院还想用医保卡的孩子,那个想爸爸的孩子,那个最终认清内心的善不忘还钱还捎带一笼小笼包的孩纸啊。
电影很多场景看似离我们很远,黑帮,贩毒,枪杀,黑吃黑,这只是披的豹纹外衣,看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清新小可爱啊。小时候算不出的数学题确一直有执念和怨气,家长带去看病用想着哪家医院能用医保卡,和老朋友说话会口无遮拦爆粗口,边看边感叹,原来台湾黑帮也会和我们一样的偶,温情和暖意便倾泻而出了。
许冠文成了我看完电影的新晋男神,本来冲着戴立忍去的(台不台独不造只看个人魅力)碎碎念的样子不仅不反感还想多读懂他一些,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生活的不如意不想表现出来却又不经意之间被你发现。被老婆和家人在生日的时候伤心还故作坚强说去取车结果又被扎心。仿佛感觉只有这台车陪着我……明天生日能活着的话想吃小笼包……细节描写到每一个毛孔,仿佛就是你和我被生活折磨却又不放弃爬着走的样子
一直走下去就会一路顺风
整部片子都很奇怪,风格不断在跳,剧情和类型都很不稳定,挺失望的片子,只有许冠文正常发挥
小笼包超长广告。广告词我都想好了:想着明天有顿好饭,就会一路顺风。
人生是这般身不由己,想在生日当天吃一顿小笼包,想在宠物医院用一下健保卡,想活到1400岁,想算对三九加二的数学,那手中流沙一般的人生竟这么难以捉摸。抽完整只烟就能活命,拥有台破车就很幸福,但往往故事里的人活不下来,生活中的我们都不幸福。惆怅夜车无法掉头,追风赶月别留情,祝你一路顺风。
整部戏的叙事节奏都有不少问题,但最后出现谷村新司的歌时竟然还蛮有感觉的,还觉得蛮喜欢的,真奇怪!
难怪金马会被大陆片“血洗”(apple日报标题),今年港台实在没什么硬气的作品。八项提名的一路顺风也不过如此,既不好笑也不深刻,只有许冠文的演技是令人折服的。在台北诚品艺术影院看的,人家的观影氛围真好,这点领先大陆100年
一部孤独又温情的电影,话痨与沉默相随,泪点共笑点齐飞。人生多歧路,顺风更难求。开车二十载,一屉小笼包。
一开始以为是黑帮片,许冠文出场,变成公路片,看到最后,觉得自己看了一部黑色幽默灰暗影像纯爷们的人生寓言片。许冠文的絮叨、纳豆呆萌、庹宗华的粗人粗语、戴立忍的阴狠斯文、吴中天的淡然木讷、两个叛徒的怪鸡猥琐,都各有特色,奉献了一台不错的男性群戏。
冲三小个台独,戴立忍依然这么棒,整部电影充满了不经意的小幽默和满满的黑色气息,看得云里雾里却又相当带感,酸爽到不行!
预告片足以激动人心,那些乱打一星的人是在侮辱电影艺术
沙发塑胶聊审美,木锯头颅咬根烟;哭爸蹭饭不容易,黄鸭闪闪聊人生;小笼包和停车位,江湖道义和数学诊疗;人越老拥有的越少,生日树下喝早茶。闷骚滑头和老出租的简单怪奇公路行,冷幽默,狠台湾
一笼小笼包的温度,也是陌生人之间抚慰的极致
80/100 这就是那种我自己十分欣赏但是却不会推荐给别人的电影,因为它的私人化以及所产生的共鸣的力量,共鸣的点来自于同是生活中挣扎的底层,同是自觉拥有faith的人,同是幻想着操纵他们命运的阶级翻车的人,一起结伴同行。钟孟宏良心之作。
假如他晚点再拆那层塑料 他死的那天血迹就不会留在沙发上了。
3.5 这黑色幽默林被太呷意了。
小籠包, 我想食....8.9/10 過咗咁耐先睇到一次許大師, 餓死我地乜, 大師, 唔好叫我地等....
喜欢,造作得恰到好处,音乐满分。
如果真的懂电影,会很喜欢
看到许冠文的时候,又是一阵悸动。这种细水长流神神叨叨的公路片有了台式特有的清新,就像腐烂的人头上长了一顿小花一样。对戴的态度一直很中肯,换个角度看看,艺人能如此明确的表明立场其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们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明哲保身?所以,是部不错的电影。
中岛长雄导演这次玩film-noir混搭的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只要有许冠文出镜的所有场景都很发亮!
好看,配乐太棒了。居然哭了三次,两次小笼包,一次劫后余生的来自老司机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