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整、首次看完电影感同身受的心痛压抑到安全不能自已 Hi Friends Hello My Future I am sorry I am sorry too I am so sorry I am so sorry too 2010.01.27 2016.01.25 2016.01.27 2016.10.04 我离你的最近的时候 也是最远的时候 我们本是那么的幸福 我们为什么会变这样。喜欢和不喜欢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哭成傻逼成于烂俗的剧情恰好迎合了我的狗血青春、演技代入感更是加深了剧烈程度、片尾曲Jim Cain 煽动的久久不能平复。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这句话是蔡崇达在书《皮囊》里引用马塞尔·普鲁斯的一句话。这本书大致讲的是作者的经历,小镇少年的成长,虽然内容已然被我忘得十有八九了,但是这句话打动了我。 或许《蓝色杰伊》并不是大众所为之称赞的高分好片。对于一个普通的观影者我,抛开黑白拍摄手法的好与坏和演员演技的好坏,这部电影可以说真正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一个部分。 重遇的旧情男女,坐下来聊聊天,一起去旧时同去的小卖铺,遇到还记得他们的店主,一起听旧时的录音,伴着音乐跳跳舞。 正如其他影评所说,步入社会前的爱情往往更值得珍惜,没有了家庭、社会的羁绊,可以全心全意投入经营的一段爱情。对呀,谁的青春没有一段两段说不清的感情呢?但是,谁有又有机会再遇见那段感情的另一个人呢? 嗯,“珍惜” 这个词确实难去做到,但还是要去尝试不是吗? 笑着笑着被感动了,回忆犹如早晨推开窗户洒进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
旧日恋人,相见释怀。
两人都被生活打磨的麻木,年少时的单纯心境早已不在。
但是这次相遇却成为了生活中的一次心境升华。
可以说两人年少时大部分是甜蜜的一对情侣,但是最后的决裂来的太突然,就像是流畅的剧情被生硬的打断。
即便再相见,存着距离,都想找回当初那份快乐,但哪能事事如意。
最终曾经相爱又互相伤害而陌路的两人,终究在二十年后释怀,但往事如烟,为人处世都已不再单纯冲动。
直到结局,两人的矛盾也并未解开,但是却如同心有灵犀,含泪相视而笑。
不释怀又能怎样,哭出来也算对麻木的现状有所开解。
人有千千心结,能化解一二就是幸运。
故人相见,说一声好久不见足矣。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昔日曾很相爱很相爱的恋人,多年以后,在故乡重逢,然后度过了一个普通的晚上。他们做了爱做的事,缅怀当年的甜蜜记忆,重走当年走过的路,却唯独没有做爱!黑白的影片,像是一首忧伤的诗,
影片全片采用黑白的方式,主要人物只有男主女主两个人,中间只是穿插了一下商场的顾客,旧商店的老板,其他全部由男女主承包。整体来说,像是一首怀旧的苦情歌,更像是一首历经沧桑后缅怀青春的一首诗歌。
男主的母亲离世,他回来收拾旧房子。女主的姐姐怀孕,她回来照顾,两个人就这样遇上了。尴尬的相遇,不知道该说什么。随着两人的交谈,关系一点点推进。从在咖啡厅里时,各自介绍自己这些年的遭遇,男主的生活和工作,女主的家庭和继子。这都是一些寒暄的客套话,听上去似乎都过得不错。
两人重新回到当年经常去的小店,小店的老板竟然还在,还记得他们,还能听懂他们的暗语。他们就像回到了从前,买了以前经常买的东西。只是毕竟不是从前了,从前的某些东西,也买不到了。
女主记得男主有两颗蛀牙,男主记得女主喜欢吃粉色和紫色的糖果,发觉彼此还在乎这对方的这些小细节,于是关系从见面的寒暄,一步步递进,多了一层亲密。两个人去以前经常去的公园随便走走,边走边谈,女主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从前,开始过分地关心男主,男主也不再装作一切都很好的样子,其实他的工作一塌糊涂,生活过得也很糟糕。而女主也坦承,其实她的继子很胡闹,不好管教,丈夫也大自己很多,没什么共同语言。
两人回到男主母亲的破房子里,满满的都是过去记忆的细节。书架上的小说,衣柜里的衣服,旧物箱里的录音机,等等。随手挑一盘磁带播放,是当年生活的琐碎。那时的他们是那么贫穷,却似乎又格外富有。可是爱情终究抵不过生活的消磨。
两人坐在夜空下,突然想重新演绎一遍当年的记忆。在音乐里跳舞,疯狂舞动,大喊大叫,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女主曾经想和男主环游世界,去看看那些离开的朋友,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年轻时的愿望吗?可是如今呢,还不是和男女主一样,过着操蛋的生活!回忆戛然而止,终究要回到现实。
那些从不曾对别人提起的秘密,女主的抑郁症,轻易就说给男主听!是啊,曾经那么相爱,突然分开,谁不会意志消弭,甚至常年抑郁?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过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多年前如此,多年后亦是如此,可是却依然分开了,世事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
多想疯狂一次,抛下一切,像王菲和谢霆锋那样,不管世俗眼光,不顾一切地在一起,可毕竟我们都是凡人,没有抛下眼前一切的勇气,就算再相爱,也只能亲吻、拥抱,理智告诉我们,天亮就要回家。
影片中并没有交代男女主分手的原因,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说法,似乎是女主当时面临一个莫大的困难,又觉得男主无法和自己并肩面对,只能独自承受,所以选择离开。而男主犹豫了很久,也终于决定要和女主一起面对,写了一封信要告诉女主,可惜信还没寄出去,女主就走了。一切就是这么的巧,如果当时男主能早点寄出信,如果当时女主能再等一等男主,或许现在两人就在一起了。可是世界上就像情深深雨蒙蒙里,如萍说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叫如果的东西。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了,多年后或许也会厌倦彼此,那些深深的爱恋,也会被琐碎的生活消耗殆尽。上天这么安排,是有他的原因的。起码当你对眼前的生活感觉到绝望的时候,还可以回想一下甜蜜的从前,从回忆里汲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就像片尾,男女主大哭大闹之后,终究还是无奈地笑笑,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从头到尾,不过是一个晚上,但是男女的关系却层层推进。从1、尴尬的重→2、朋友的寒暄→3、比朋友更多的亲密→4、仿佛还是当年→5、各自克制回到现实。感情波澜起伏,让人动容。
一开始觉得这个片子很无聊,而且还是装逼的黑白,很无趣,但是耐着心看下来,格外触动。开头时在猜测,会不会现在的生活用黑白的,表示十分惨淡,过去的生活用彩色的,表示十分甜蜜,表明其实男女主的人生里,只有过去的那段,才算是真正的活着,可是影片没有回忆,只有一段男女主假扮的回忆。不过影片看完,也觉得黑白这样的安排更妙,更适合片子沧桑而又伤感的基调。
一部很小众很文艺的作品,仿佛一首忧伤的诗,年轻人看了或许没什么感觉,看不下去,可是刻骨铭心爱过却又分开的人看了,相信你会哭死在影片里。
黑白的影像,舒然的质感,轻淡的诗意,的确沁人心脾。
一对曾经的恋人,20年后再次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亚历山大·莱曼的《蓝色杰伊》(2016),马克·杜普拉斯这次不跟家兄杰伊拍电影,出演了中年男人吉姆,漫不经心的样子,抑扬顿挫,很有喜感。莎拉·保罗森饰演的阿曼达,也非来自美剧中那个心狠手辣的阿曼达,片中角色一如莎拉·保罗森本人的知性柔美。
20年在人生长河中,不长也不短,是一个极易而过的时光。二人在超市意外相遇,本来招呼后各走各的,等买好东西出来时,一早还没刷牙的吉姆,看到阿曼达正在小车前等他。于是他磨磨叽叽地说,不如我们去喝杯咖啡。这时,我们才知原来他俩曾是一对高中时的恋人。他说他喜欢生活在图森,她说他的父母都去了佛罗里达。
经过旅行社,看到老头韦尼还在,吉姆笑着说他应该有一百多岁了吧,早死了,这人可能是他的儿子,阿曼达打赌说还是那个老韦尼。不信,去看看。他们一如20年前那样从冰柜拿着各自喜爱国家的啤酒,吉姆还给她拿了她喜欢的粉色和紫色果冻豆。韦尼这才想起,你们是20年前那对爱情鸟吧。
二人嘻嘻哈哈地出来到小河边坐下,聊起各自的事。阿曼达跟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男人,他之前有过一次婚姻,还带着两个孩子,现在都上了大学,就剩下他俩。吉姆说辞去了销售工作,跟叔叔还吵了一架,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
这时她的妹妹来了信息。她去超市本是给已怀孕的妹妹,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没想到遇到了吉姆,妹妹说是那个20年前的吉姆吗,哈哈哈。看来他俩之间的糗事不少,连妹妹都感到可乐。她说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喜欢粉色和紫色果冻豆。
接着,吉姆带她到家里来,门边放着两大包东西,他说是前妻没有来得及拿走的东西。屋子倒不小。影片开始就极为精细,如同阿曼达进来所看到的一样,这是一个喜欢怀旧的男人,从小到大的东西全收藏在屋里,更不要说他跟阿曼达一起时买的书、音碟和双方的信件,还有他那时写的爱情诗什么的。
阿曼达趁他没注意藏起他写过她的一封信。然后,从书柜拿出他们当时一起读过的《呼啸山庄》。他们聊起当时一起排演的戏,还有当年的录音。一起听着,很是逗比,也让她放开了身心。越聊越嗨,二人已不满足仅仅聊聊当年往事,索性一起演戏,亨特森夫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庆祝他们一起度过二十周年的日子,杰伊倍受感动。
通过这幕戏,他们重温了昔日沉醉于浪漫无限的爱意时光。她说此刻,你让我感觉到了我自己。然后,他们一起跳舞,一起按摩,一起走到户外的小货车上,依偎着看星星,她说我们的第一次就是在这辆货车上,你只坚持了38秒,他难堪地说我才16岁。但她说你知道吗,吉姆,我已吃了一段时间抑郁症的药物,谁也不知道,你第一个知道的人。
她难过地说,我觉得自己不知从哪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吉姆,请你吻我。他们从车上一直吻到屋里,正激悦之时,她猛地醒来似地说不能,我不能。吉姆劲上来了说,再给我一分钟,不行。她去拿外套,说要离开,不小心那封信抖了出来。吉姆发了脾气,摔了东西,那是我的信,你为何要拿走。
我看是你写给我的。吉姆歇斯底里地说,但那是我的,为什么你要对我这样,我是一个很害怕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能多给我一分钟,我已失去了一切。阿曼达这才缓下来,抱着他的头,轻抚着他,柔和地说对不起,深呼吸,深呼吸。他哭泣的样子,真的像个孩子。
天晓时分,他们一起出来,重新回到超市停车场。她笑着拆开信,读了起来,我爱着你阿曼达,但我很害怕。20年前的信是那样,没想到20年后还是这样。她说你当时为什么不寄给我,他还是那句我很害怕。她抱着他,别怕。然后,她就开车离开了。走好,美好的时光,走好,美丽的阿曼达。
这就是曾经的一对恋人,再次相遇一天当中所经历的事。吉姆似乎没什么变化,他还是被莫明的恐惧控制着,性情柔和的阿曼达却被抑郁纠缠,他们潜意识中都没有从20年前的感情中完全走出来。当熟悉的场景,勾连着情感的记忆,彼此相映的情境便悄然而升。
当年的爱情鸟各自纷飞后,并没有完全的走向新生,而是被痛苦的记忆禁锢,这是时光流逝之后的慨叹。其实,这一天下来,真正触及现实本质的,并无任何唐突和交合。他们什么也没发生,或者说所发生的,对于中年人来说,都过于轻飘了,不会激起什么涟漪,更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现实是现实,过去是过去,吉姆还是吉姆,阿曼达还是阿曼达。
只是说,吉姆和阿曼达所经历的,看似平淡无奇,只是一次平常的邂逅,慢慢剥开记忆的外壳,发现他们仍依然沉湎于过往,无法舒然的面对,看似嘻嘻哈哈,却不能有效开解。生活看似平常,流水般静静汩汩,但人生不免总会被过往的情感而羁绊,只有放松下来的身心,才能彻底释放这些沉重的负轭因子,轻松坦然地前行。但这又谈何容易。
2016、10、21
好美妙的开场,好美妙的结局。手足无措的重逢,泪如泉涌地分离。她说,她羡慕孩子眼泪能像瀑布一样,自己最终也还魂成了孩子;他说,你当年为什么不问问我就离开,我们多么快乐,最终也治愈了自己。有多少人每天会想,你会不会突然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们又会说什么,做什么。往昔如谜。
黑白扣分。这片就不该用美国导演,他们骨子里就没那种克制的情感。可以对比《那时错这时对》。
冰箱坏了,刚好可以把气出在这片子上
shit
这类型影片如果非用这种手法讲述的话,有前半部分就足够了,整体80分钟都嫌长,前部分情绪处理较稳妥得当,惊讶、遗憾、悔意、余情、不甘及若有所待都在两位主演的眼中不时闪现,那种隐隐作痛的氛围营造得还行,听取旧时录音将则情绪推至高潮,其后每况愈下,片中人这把年纪却奔溃走向,显得十分无趣
missing the big picture
黑白版的日出之前,日落之后。但却没有它的甜蜜和浪漫,更多是褪去青春悸动和浮躁后的平心静气。往昔美好的,愚蠢的,开心的,悲伤的,都在两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展开!话唠电影算是我的偏爱,从电影中的对话总能窥探和审视自己的生活。尽管节奏温吞,两位主演很不错,完全hold住了全片。
annie lennox救场,也阻止不了后半段略无趣,男的大爆发时我又想翻白眼了。其实基本盘和《夜行动物》一致,但是男主角确实招人烦,这位先生好喜欢写窝囊中年男性角色。
对sarah paulson有点喜欢不起来
多年前,我在最好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你。多年后,我们有最好的重逢和最好的离别。倘若真的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们未必能收获这么多“最好”。人这一辈子这么短,能有一份最好的感情压在心底,不失为一份可贵的人生礼物。
导演有了一个想法,然后再演绎出故事,可惜才力不足,对话不精彩,除了开头与结尾,中间大量无聊的对话与情节。另外,这么一部影片,为何还要拍成黑白?
唉……全程都在想男主没刷牙以及冰淇淋化成汤了……我也是对自己醉了。
Duplass兄弟整天写这些丧里丧气的小故事。。。
不应该这么无聊
Paulson姐姐演技真好!男主有点拉胯
三星半。曾经的恋人邂逅,带着过去的伤痛,背负现实的无奈,二人还能有孩童般心态,欢度一晚。想想,这种坦然的心态,和对感情的处理方式,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还挺难得。配乐不错,爱哭的男主有时略不入戏。男主提到了回忆,过去,还提到了一个词:乡愁。有意思。
重逢哪有那么美好。物是人非,你已经大腹便便,我也是身材走样。还是把所有记忆都就在最美好的时候好了
当爱已成往事…都怪我们当时年少无知,错过了,再回首,才发现一切都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再也回不去了,能做的,只有哭着笑,笑着哭。配音始终支撑着全片,很赞!那股淡淡的忧伤、悔恨和无奈从电影里一点点流入尘封已久干涸的心灵深处,看完后那股情绪始终萦绕在脑海里久久不能褪去。莎拉·保罗森真女神!
三星半。邂逅与重逢,谈天说地,一股浓浓的林克莱特文艺范儿扑面而来,说不被这气氛给迷住那是假的,但真心觉得电影没必要弄成黑白影像,意义何在?反倒让它变得有点矫情和虚无了。马克·杜普拉斯和莎拉·保罗森保证了电影在表演上的质量,而且后者真的好美,总的说来它还是一部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
还记得上大学之后,有一次跟高中相恋近3年的女友重回高中校园,走进学校对面的小卖部买饮料,里面的老板竟然说:“好久不见你们俩了。”我们两个都笑了笑,可惜当时的我们已经没有在一起了。影片中信掉出来后,男主角孩子气的情绪爆发,略生硬,结尾处女主角突然掉泪,破涕为笑的情绪转变,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