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博兹瓦纳独立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伯兹瓦纳2016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地,我都不知道南非还有这么一个小国,但是这个小国出产钻石。为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为了种族平等的事业,也为了自己的爱情,年轻的国王放弃了自己世袭罔替的王位,把博兹瓦纳变成了一个民选总统的共和国。这个电影并不感人,部分情节还有点混乱,男女主人公的演技也不是很精湛,但是这个故事特别好,丝丝入扣,又不拖沓。
《联合王国》贝专纳如何从一个干燥贫穷的内陆国发展成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博茨瓦纳,答案是钻石。《联合王国》讲述的,就是卡马领导贝专纳人民如何逐步摆脱英国控制,并利用国内刚发现的丰富钻石矿致富的的故事。虽然情节过于简单、渲染不足、像流水账,但在卡马宣布贝专纳需要民主、将会举行独立公投的那一刻,却也令人动容。从此,博茨瓦纳诞生了,人民站起来了!
“人无法自主就没有自由。”一个没有任何自主能力的小国只会被强国被任意摆布。
这是部反抗强权,利用局势,审时度势下的小国顽强寻求自主路的故事,每一个被压迫的国家建国都充满着辛酸与苦难的历史,非洲如此,亚洲如此,中东亦是如此。建立在“西方文明”规则下的自由、民主皆虚妄。如果你的拳头不够硬,那西方国家不会在谈判桌上跟你讲道理。他们走上谈判桌,那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在场外解决问题了,逼不得已而为之。
当今世界的权力架构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决定,五常赋予了联合国权利,而非联合国给予五常特殊地位。基于此的国际秩序从一开始便是各有博弈,有联合国这样的框架相互制约,有个地方能坐下来开会,解决国际社会上的矛盾已非易事。而从二战之后奠定的国际秩序,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毕竟有个贪图享乐的世界老大,只想着收割下面小弟,想着躺赢通吃,下面小弟看不惯也很正常。
落后国家与地区联合起来反抗霸权国家也是有这样那样的基础,民众生活在苦难中,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的苦难是谁带来的。
#电光幻影# 《联合王国》,当爱情与婚姻在现实中违和,被社会妥协的自由,向社会讨还自由的妥协。
白人妻子与黑人丈夫之间的爱情故事。取材真实,源于上世纪40年代,博兹瓦纳开国总统赛莱兹·卡马与英国女性露丝·威廉姆斯的婚礼,黑白人种通婚,引起了双方家族,甚至两国政府的反对,更把背后的利益牵扯与推动,陷入无尽的痛苦。
影片远达不到我选择时的预期期望高度,影片中的演员选角还是颇为有特色的,虽然某种感情上来说,人设和演员也并不是特别匹配,但是有特色就意味着电影的视角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关于爱情,男女主角在影片中的展示并没有给我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相遇美丽,相交顺利,但是到了深邃的相爱时,感觉缺少一个水到渠成的理由,莫名的突然靠近让人不大习惯,而前期顺利的交往和嬉戏,后期突然一下子成为罪恶元首,被百般挑剔批判,这个过程转折缺少一点历史背景的铺垫,也是作为观众的我所缺少的信息,所以看起来感觉特别唐突。明明约会与调情的那么顺利,那么社会的阻碍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到了两个人按照自己的努力结婚在一起,千里迢迢的远赴另一个国家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阻挠一点点的爬到现实面前,开始张牙舞爪的折磨起主人公,这个过程辗转得让人疲惫,上不行、下不行、左不行、右不行,用各种方式堵死了努力追求幸福的路,其实整个过程看起来确实是蛮纠结的。但是很多内容设置因为对于背景的不熟悉,总觉得道路上说的不是太通透,虽然不影响看影片,可是在感受的理解上还是打了折扣。
不能掌控自己的人何谈自由。这句话是男主人公在剧中的台词,说的时候我特别感动。这不算豪迈,而是一种坚定和态度,于是在那一霎那,我觉得这对爱情的组合其实满了不起的,他们冲破了许多,做到了最好,尽心尽力的奔向自己的最终目标。这是当这句台词出现时的感动。但是随着影片的故事情节推动与发展,特别是剧中提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在竞选首相上台之前,通过舆论表示了对男主人公的理解与支持,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带给了影片主角们希望,更把支持的风向转给了丘吉尔,然而当首相的选举落实,现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丘吉尔给了他们一记狠拳,把男主人公流放发配的时间变得更加的漫长,也让这对相思无路的鸳鸯越走越远。这个设置剧情的不知道是历史还是为了加重剧情的笔墨,其实看的很伤感。但是也就是在这里,男女主角的性格反转出现了。看似强大有思想的男主人公,成了那个泪流满面、精疲力尽的人,而作为妻子,一个人守在陌生的国度里安心度日的女人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定和庞大的内心世界,安慰丈夫、融入生活,努力的联系社会各界,想方设法借助舆论的手归还自己所应该拥有的权利,为了幸福这条路拼死拼活。在爱情面前,女人总是比男人勇敢。
影片女主角的扮演者裴淳华曾经主演过《消失的爱人》,演技让人惊悚,所以风格突变小女人的独立性出现在这样一部爱情片中,让人有点转型困难,但是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跟男主角搭戏也不是太般配,她显得沧桑了一些,总感觉占了年轻人的便宜,但是没有影响太多影片的观赏感,演技算是在线。
影片中涉及历史背景,有殖民地、附属国等诸多元素,所以内容上的演绎其实理解起来需要小心翼翼。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侵略与被侵略,伤害与被伤害的一个漫长过程。看了太多的身不由己,觉得为其感伤,可是社会大势如此,怪不得某一个步骤,人在其中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做出太多改变,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太多因素,配合不好就只能是困兽之斗。
影片总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这个结局付出的代价也是无限的。生活就是这么现实吧。可是当时的一小步,终于成了人类进程未来可见的一大步。这些历史的点滴,就是变化的漫长之旅。没有输赢,只能前行。
作者:小佛搞特
博茨瓦纳第一位总统和英国白人女性的爱情和婚姻。拍摄技巧只能说是一般,真人真事本身的力量更为感人。
流水账,大概就是昨天库斯图里卡所说的“自然主义”电影了吧,看在今天敲字幕的份上,还是加一星吧😁
其实这段震惊两国的历史,可以拍得更好一些,但是裴春华实在很美,男主角也特别棒
“你想要的烂俗段子我都有”。少爷你的发际线不要啦
这种政治历史题材的电影实在是拍不出什么让人叫绝的地方,只能靠主人公几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刺激观众情绪,再用小爱到大爱的戏码来促使观众感动;前半程节奏太快,观众感情还没酝酿好两个主人公就结婚了。整体没新意。
假期在博兹瓦纳两个月,回国的飞机上看的这部电影,深有感触,愿民主和平共和长存此故土
好看 把爱情放到真实历史事件中 爱情和反殖民两条线交错起来 看起来一点不闷 当年的非洲人民真是水深火热 主权都没有 王位继承人说流放就流放了 不怪当初咱们提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呢 大英帝国真是霸道 咱们不发展估计也还被洋人骑在头上呢 希望今天的西方能放下傲慢拥抱全世界吧 世界和平万岁20201225阅遍天下烂片无数我心不悔
无论是站在政治正确的角度,还是站在爱情的角度,电影都没撑起这个主题,和《爱恋》的细腻比起来,这电影完全就是一笔流水账,说它不好看,但这个故事又很有看头,说它好看,看这个又感觉和上历史课没什么区别,总之看完了只是知道了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历史,至于电影本身可以给人留下的印象,完全没有。
倍速。Based upon the book “Colour Bar”
不温不火,政治过于正确口号便太多。。。p.s. 这个海报是什么鬼?
一碗乌鸡汤
已婚一周年 在一家有八十几年历史的老电影院看的 前后左右全是老年市民 气氛很好 露丝真人比较像她姐姐/妹妹
2022.06.14略有些隔靴搔痒之感,但这种抗争本身真的太有意义了。
女导演是新手,因此影片可以看到诸多减分的陈词滥调。但是,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挽救了一部分情感的烘托,或者说题材本身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个体在体制面前的对抗让影片充满力量。
任何形式的爱情都应该被支持,没有种族、肤色、年龄的歧视可以阻碍它
裴老师真是穿越古今,跨越种族的的爱情女杀手~
3.5。历史本身已经给故事打好了底子,演员也很出色,相比之下电影节奏太赶了,重点不明,全靠嘴炮,这么大的历史格局之下显得细节和说服力都不太够……
真正的爱情能够超过距离,政治,种族和阶级,你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要做这样的决定是有多么的困难。和前作一样,导演虽然没拍出新意,但是无差错完成了整个故事。看到Rosa和David老让我跳戏到JackReacher,不过发挥得是真好。(TomFelton打了个小酱油)
(6.0)一个无功无过的反殖故事。原来我是期望看到阶级冲突(皇室~平民)与种族冲突(白人~黑人)并存的画面,双方互为灰姑娘,那得是多刺激的场景。
政治正确 有点闷 衔接略奇怪 不过我真的太喜欢非洲了 风景啊歌曲啊 各种各种 而且里面的小baby简直太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