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在知乎上一水的好评,在豆瓣偶尔有一个差评,在欧美的动画评分网站上也口碑很高。看来我也不能简单地说它不好,只是大概不合我的口味吧。
但我还是很喜欢它的画面和音乐,尤其有几段bgm配合着深渊的景色简直绝了。一开始的世界观设定也很有趣,绝对有做成神作的潜质。
说到世界观,《来自深渊》总让我想起《全职猎人》。那么就来对比着看一看。《深渊》故事的起因是莉可找妈妈,《猎人》是小杰找爸爸。莉可和小杰都是那种性格直爽,勇气过人,意志坚强,敢想敢做的人,其实其他很多动漫主角比如路飞,艾玛,绿谷等等也都是差不多的性格。但是这段艰险的旅途,莉可和小杰却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的。
小杰为了达到找到爸爸这个大目标,第一个小目标是考猎人执照(高考?),而为了考猎人执照他一直在锻炼自己。拿到执照之后他得知了“念”,于是开始学习念能力(本科?),同时又在搜集关于爸爸的情报,并最终搜索到了贪婪之岛。在贪婪之岛他拜比丝姬为师继续修行,并且开发自己的必杀技(研究生?),攻破贪婪之岛之后加入凯特的猎人任务(实习?),在凯特被杀后全力与嵌合蚁作战(工作?),这时候的小杰已经达到了行业精英的水准,因此得以参与到与嵌合蚁作战这样行业顶级的工作中来,最终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这整个旅途过程中,他的目标已经不只是找爸爸,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猎人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未知,这才有了树顶父子二人的谈话,随后踏上各自新的冒险。
而莉可为了达到找妈妈这个大目标,她做的唯一准备就是了解深渊的知识。然而在熟知了深渊中各种危险之后她竟然依旧没有任何提升自身实力的计划,而是直接决定下深渊?!莉可甚至连个nb的武器都没带,事实上如果不是正巧有雷格的伸缩手臂,她连怎么下去都不知道。在深渊莉可也基本扮演一个拖后腿角色,比如被鸟叼走,被猪刺伤等等。在遇到奥森时候花了十天进行生存训练,但是具体过程只是一笔带过,好像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训练有什么效果之后也没有体现出来。雷格和娜娜奇扮演着武将和文官的角色,没有他们莉可基本寸步难行。如果莉可真的就这样下到了八层,那么多黑笛白笛的努力感觉都喂了狗。
我并非不欣赏莉可的坚强与决心,但大概是已经过了能被仅仅坚强就打动的年纪?我更欣赏有脑子的坚强。世界上既不缺有梦想的人,也不缺坚强的人,也不缺能力强的人,当然也不缺有脑子的人。但是能达成超凡目标的往往是这些素质都具备的人。如果一个小孩自身素质不过硬,仅凭借一腔热血就能下到深渊底,那对那些一辈子都扑在深渊上的探险家来讲真是莫大的侮辱。
《猎人》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充满各种各样念能力的世界,小杰拥有的能力却仅仅是一个最普通的放出系。这就像路飞是最平淡无奇的橡胶果实一样。这其实是合理的,他让主角身上充满了平常人的共性。如果直接给主角一个狂拽酷炫的稀有能力,那人们就会说“他这么厉害都是因为他的能力”,而忽略了他本身的努力与成长。《深渊》中的雷格则拥有两件量身订造用来探索深渊的能力:伸缩手臂和火葬炮。这个设定就显得刻意感十足了。其实雷格这个角色从头到尾就像一个工具人——一个为了能让莉可下洞而专门创造出来的人。你要说雷格有什么性格特点?除了脑子不太好使之外好像也没什么。这种刻意的设计还有很多,比如雷格和莉可都属于那种没什么脑子的人,因此娜娜奇及时出现。一开始孤儿院教官忽然莫名来跟莉可嘴炮一顿,为了让她下洞的动机合情合理。包括雷格大炮发射之后要休息这个设定,感觉也纯属为了避免他能力太bug而硬加上去的。换言之,《猎人》的剧情是根据人物特点而自然展开的,《深渊》则是为了发生特定剧情而刻意设计的人物特征。
很多人说《深渊》黑深残,并仿佛因此而有了深度一样。事实上人类小孩被带进深渊变为生骸,和《猎人》中人与嵌合蚁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妙。米蒂失掉了人性,也失掉了人形,而凯特失掉了人性,却还保留着人形,这才一度给了小杰希望。从失望到希望再到失望,多层的情绪转折最终激发了小杰的潜能,也透支了他的身体。无论情节还是表现手法,我都觉得凯特的故事比米蒂更加触动我。再者说,一个至今为止没有人能下到底的危险深渊,难道指望里面没有黑深残?
最后,《深渊》里那些珍奇异兽,就是现实中的动植物拼接一下嘛,并没有觉得比老虎狮子厉害多少。把手无寸铁的人扔到非洲大草原感觉比在深渊里死得还快。反观《猎人》,还是可以期待一下暗黑大陆里的生物的。
所以说看过了《猎人》的我,真的对《深渊》无感了。当然我并不否认它的优点,而且《深渊》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猎人》则是结束不了了),还可以小期待一下雷格的身世,不知道到时能不能解释伸缩手臂的设定。
叙述方式可能会比较口语化,内容仅有关剧版中的剧情出现的部分。
首先是深渊的设定:
深渊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的深度或是信息量,从表层无法观测,想要得到只能亲自体验。深渊一共划分为八层,表层对应着表面的现实,一般的孩子可以成为红笛进入深渊500米寻找遗物再回到表层用遗物换取金钱。(这个部分的象征逻辑很清晰,即用过往的经验知识得到现实利益)
有意思的是进入深渊并没有门槛(除了进入第六层),而是返回表层世界拥有门槛,上升要承受阿比斯的诅咒。根据能承受上升诅咒的资质依次分为见习的红笛,蓝笛,紫笛,黑笛,传说的白笛。
阿比斯的诅咒在不同人的身上体现的程度不同可以理解为对信息的消化与接受能力,即能不能把知识运用到现实,一般的红笛在500米上升会有眩晕呕吐的情况,比如上学的时候消化不了知识学得想吐。
而第三层的诅咒带来的作用是幻听/幻觉/平衡感异常,投射到现实这个体验一般只有受到重大打击时才会出现,要接受这个情况带来的信息需要比一般人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往下以此类推,四层的诅咒七窍流血身体剧痛象征巨大的精神痛苦与力量的消逝,五层诅咒让人丧失感知意识混乱,六层诅咒效果是成为非人生物甚至致死,联想到一些现实生活道德观清奇逻辑混乱的“处生”,人格障碍以及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事实也是这样,他们大多数是承受了大量超出消化范围的信息量而无法以一般人形再回到现实世界了。七层的诅咒让人上升时必死无疑,这种信息大概是让人怀疑存在的神学/物理学相关领域信息吧。。人类文明里应该没有这些信息留下来。八层是高维度文明的生存空间。
而在越靠近(洞口?忘了)的地方上升诅咒越强 距离越远诅咒的效果越弱,这个可以理解成距离矛盾冲突的远近。还有一种解释是个人欲望高低所以受信息影响的程度不同。
然后是在深渊六层来往都能保持个体意识的白笛:
白笛稀少且珍贵,我相信是象征着整体人类文明的突出部分的,目前剧中只详细表现了不动卿与黎明卿。
不动卿是我剧中最喜欢的角色,在她身上能找到许多哲学家的影子,而她保持意识强大自身的方式也很有趣,是在身上永久嵌入一个叫千人楔的遗物,安装上即可拥有一千人的力量与防御,而她在身上整整安装了120个,理解带来疼痛,好比千人楔嵌入皮肤的过程,她提高认知与承受能力的方式即为理解。所以说她是最温柔的白笛非常客观。(其实千人锲的符号真的很形象,当你理解某一意识或某一观念某一概念的时候,往往是理解了一群人)当对整个信息历史长度关于人的概念都能基本理解的时候,表现最突出的肯定是自身意识立场的坚定与对外界的防御力,所以头衔很形象是不动卿。
然后谈到不动卿最讨厌的黎明卿:
一般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都不太喜欢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吧,黎明卿应该代表的就是这个。
(我本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也不太够,但是黎明卿的内容其实应该非常多)黎明卿代表着绝对的高效,理性,科学与技术。(不带批判地崇尚理性的人可以了解一下《现代性与大屠杀》与黎明卿的表现的气质十分契合)
黎明卿保持意识的方式是转移业力以及增殖与进化:
黎明卿为了自由探索深渊多次试验研发出了弹药包,用处是转移自身遭受的诅咒。弹药包内容为剔去爱慕黎明卿的未成年人的四肢骨头皮肤肌肉仅仅保留大脑与必要内脏用盒子储存随取随扔,携带弹药包上升时诅咒可以转移到弹药包而自身不受任何影响。
四肢为能力,骨头为立场,皮肤为屏障,肌肉为经验与记忆,脑为愿望,内脏为存在的证明。弹药包的制作过程是否能联想到一些现代营销。。或者权力高低位间的人际关系
作为黎明卿最知名的弹药包普鲁修卡这个角色本身也蕴含着信息,黎明卿培养弹药包的方式是父子亲情,理性确实一直被大多数人当作行为的准则,教育的方向,给予人们引领,用父子关系指代十分形象。
普鲁修卡本人一开始是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黎明卿选中她也正是因为现代化中高效性的的表现,获得有缺陷的人的爱慕是最容易的,这就是一种高效性的体现。
黎明卿的精神可以不依附于单一的肉体,他拥有许多祈手(现代化献身人),当当下的黎明卿肉体毁灭的时候,会出现其他祈手继承他的精神。(我没法用具体的概念形容这部分的象征,但貌似符合理性概念中高效管理能力的部分)要管理通常会有准则与范筹,在作品里的设定即为精神隶属机了。
黎明卿被打败并不会感到屈辱,而是会由衷欣赏对手并认为努力生存着的个体相当可爱。哈哈 倒是很符合现代精神
最后是白笛的设定:
白笛能开启进入第六层的入口,而成为白笛需要一个人甘愿牺牲一切并对另一方有强烈的思念,白笛只有被奉献给的契约对象本人可使用。
(我没有这种体验做不出多少解释,可能只有成为某领导人或文化符号才能有白笛的体验。。)成为白笛必然是背负着许多的,也是必然要承受第六层的诅咒且依靠信念回到表层,对各种历史人物深深尊敬一下。。。
2023-01-11想看,2023-05-19看完。 簡而言之,乏善可陳。 對比一下《獵人》就知道《來自深淵》的敘事有多差勁。之所以挑這兩者就在於這兩者有很多共同的元素。例如兩個故事都設定了龐大且有各種珍奇事物(寶物和奇獸)的世界、主角都是戰鬥力不足的小孩子,因為父母親的職業和遺留下來的線索而決定冒險並追隨他們。
在《獵人》中呈現的有如臨大敵、團隊合作、互相猜忌、瞬息萬變、稍有閃失就會當場殞命的危機感,而且有設計精巧的戰術配合。還有《獵人》中刻意設計對白描繪赤裸的唯一場景就在貪婪之島看見西索裸體的部分,僅僅是幾格互動畫面就強烈突顯出角色的強烈氣場和對峙的張力。西索這個角色和《來自深淵》的不動卿歐蘭有一點像,相像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功能:一開始出場時表現得實力深不可測,然後爆打主角,其實兩者同樣是在給能力尚且不足的主角當頭棒喝的警訊,告知他們以現在的能力實在不足以繼續下一階段的冒險。這裡擔任的是一種讓篇章過度的功能性角色,同樣是在告訴讀者這邊會進行版本升級,主角群需要磨練以獲得一些進階的生存技能以開啟下一段旅程。
相較之下,《來自深淵》第一集在深淵一層被紅蛇追擊所營造出來的緊張感漸漸被莉可那種無謂的犯險和毫無慎行意識的遲鈍性格沖蝕得蕩然無存。莉可徒有一種非常空洞的冒險精神,這種精神也彰顯在其他知名漫畫的主角身上(例如魯夫),但是這種精神的根源若沒有相應的底氣襯托,就讓人覺得可笑。
舉個例子,在《獵人》中,富樫無論是在獵人試驗第四關,考生依序上島互相爭奪號碼牌的橋段,或是在貪婪之島篇章,遊戲傳送入口或卡牌商店的門口的場景,都設計成可能有人蹲守監視、劫殺出入的人的風險,真正給人一種為了爭奪稀有道具而殺戮的氣氛;顯然《來自深淵》也有類似的設計:不同國家的隊伍會在深淵中爭奪遺物而戰鬥(例如在回憶中提到萊薩去別國報復後收回遺物),合理的推想是當然有可能會有那種埋伏在入口附近暗算別的探窟者以搶奪遺物的人。奈奈祈就是一個例子,雖然奈奈祈只是默默地監視著過往的人們。可是《來自深淵》完全沒有呈現那種非死即傷的緊張感、呈現不出一觸即發的衝突感。主角沒什麼特別能力,總是依靠一個機器人隊友在緊要關頭化解危機。不但如此,莉可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是:「太厲害了,雷格,照這樣我們一定能去到奈落的盡頭(緊緊抓住雷格的肩膀)」(第四集,甫進入第一層時)、「成功了,雷格,我們通過最後一堂課了(抱)」(第五集,甫進入第二層時)、「我們竟然來到這裡了,聲音還會四處迴盪(轉了個圈)」(第十集,甫進入第四層時)。更可怕的是,進入第四層沒多久,莉可又展現她那博識之才:「不過深淵裡面有名字的生物連一成都不到,也就是說有數以萬計的……」很明顯,博聞強記的莉可不但知道「深淵四層的生還率低得無法和三層相提並論」,也知道這裡存在著大量難以名狀的生物可能隨時隨刻要你小命,還可以在那邊大聲地測試回音。渾然不怕吸引藏在黑暗深處的捕食者和探窟家的注意。彷彿忘記了前面在深淵一層時就因為動靜太大碰到探窟家(還好是僥倖碰到哈伯)。這種缺乏常識的找死行為顯然悖於莉可記住了許多深淵中的情報的人物設定,看了令人髮指。
第八集一開始,歐蘭直接告訴兩個小孩,使用了火葬炮之後十分鐘後就會暈過去,要兩個小時候才會醒來。而在第九集八分鐘處,雷格用火葬炮擊殺了圓雀之後,莉可的第一個反應是:「成功了,不知道圓雀吃起來會是什麼味道」,表情似乎完全忘記了歐蘭的提醒,完全忽略了雷格的狀態。緊接著雷格昏倒之後,雷格鄭重叮嚀在他醒來之前不要離開這裡。結果莉可顯然忍受不了兩個小時的飢餓,硬生生的要拖行沉睡的雷格,加速消耗自己的體力,卻沒有能力保護自身和沉睡中的同伴,硬是要爬上坡觸發詛咒。這一種強行推動劇情發展的設計委實令人匪夷所思。
同樣令人覺得莫名其妙的還有不時提起的對裸露身體的反應。難以理解為何要不斷地提到小孩的裸體?裸體就裸體,無論是生病受傷換藥都會裸體,可是一再描述雷格對於莉可裸體的反應就令人覺得有點反感。不像《獵人》即使畫出裸體也不會特意設計對白去描述,唯一一次特意畫出對裸體做出反應的就是在貪婪之島裸體的西索,可是這一段互動反而是彰顯出西索作為一名變態的強大自信和實力,刻劃得非常好。《來自深淵》中對於裸體的刻劃和反應就顯得相當無謂、無聊、瑣碎,連讓人會心一笑甚至啞然失笑的作用都沒有,堪稱比之肥皂劇都不如的情節,還不斷地重複。
另外,裡面歐蘭這個角色的刻劃就顯得匠氣十足。作者似乎很想要賦予這些「白笛高人」離經叛道的乖戾性格。這種刻劃對於劇情發展而言很不必要,而且會有一種很不自然的感覺:以歐蘭這樣「高齡」的經驗引導後輩時所能採用的獨闢蹊徑的教育方式竟然是這樣。彷彿是為了刻劃一個高深莫測的高人而刻劃,看得令人尷尬。不像是武俠小說中那種縱使行事邪僻但是人物依然生動立體的高人,歐蘭更像是一個遊戲的NPC。
不會再看第二季了,這種把觀眾當笨蛋的東西無論多麼宏大詭麗、曲折離奇,都沒必要再浪費時間。
明亮画风下的黑暗本质,没有多深刻的讨论,却将人类面对未知时的好奇心、勇气、脆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情,以及人类最深处的阴暗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前面十来集虽然略有黑暗,但总的来说还是略微偏欢乐的找妈妈故事,搭配深渊的奇妙设定,让人想要一探究竟。最后一集是点睛之笔,达到剧场版的作画、音乐,完美的节奏,几次压抑与释放的交替,到最后气球与第一季的呼应。观看者的心情就在这一集中不断起伏,到完全的释放,进入尾声,犹有回味。不但把娜娜奇与三人离开巢穴的故事交待的一清二楚,寥寥几笔就把黎明卿的嘴脸完全展现。没看过漫画,上一集没注意,看到网上一些对于黎明调侃的评论,还以为是好人,这一集才发觉这家伙简直是丧心病狂。期待第二季,虽然在这之前肯定会先去把漫画追了,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故事在展开后能不能顺利收尾了,尤其是深渊的设定,总害怕会烂尾。
不知道原作上是怎么解释的,要说唯一觉得不合逻辑的,就是那一帮子人,无论是孤儿院的朋友、老师,还有大叔和不动卿,都放心让一个孩子去如此危险的深渊探险了,如果说不动知道莉可的身世还能理解,剩下的人就这么信任雷古?明明连火葬炮他们都没见过。不过想想也能圆上,正因为是弱者,在面对未知与危险时的勇气与乐观才让人印象深刻。真正的勇气并非来自于肉体的强大,而是坚强的意志,虽然莉可这肉体作为主角来讲未免也太弱了点。
另外,娜娜奇真好吸,不知道多少人要因为这部动漫觉醒兽耳毛皮的癖好。
非典型日漫画风,反乌托邦重金属世界观的设定,让这部番容易被贴上“小众”的标签。但小众,也可以意味着别具一格。清新明朗的画面,动人而不做作的情节,对“深渊”这一意象的哲思,都让这部作品,比其他的番更有一层韵味。
番名是made in abyss,而女主是出生于深渊,男主又是由深渊而来。所以两位主人公对深渊的探寻,一个是为了追寻母亲,一个是为了知悉自身的来由,究其根本,都是为了寻找“我是谁?我来自何方”这一哲学命题的答案。
随着主人公不断地深入深渊,环境也逐渐险恶起来。事实上,主人公所在的世界,根本就是个反乌托邦世界——孤儿院的前身所遗留下的刑具,小小年纪的孩子要去探宝,而且不准私藏,裸吊等惩罚,镇子外贫民窟似的荒凉世界和只能靠拾荒等果腹的孩子们。所有的这些冰冷,和主人公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而这种情感的对比,在最后一集中得到了升华。
看过太多主角光环爆发的番,很惊喜也很心痛这部里中二相对少有。再伟大的英雄受了伤都会痛,会死,会失去,会害怕失去。但所谓的勇者就是明明知道这些,还依然努力前行着。深渊,是每个人的向往,它可以理解为一切你所希冀的东西。人们往往在历尽千难万险寻得宝物之时,才会像娜娜奇一样意识到,友情,亲情 才是握在手里真正的宝贝。
《来自深渊》讲的依旧是爱与友情的故事,只是受力场变异的影响,以一种近乎冷漠的态度而已。
PS:子供向的人设画风,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这一季故事节奏总体而言比较慢,感觉十集之后才铺开,希望能看到下一季。良心冷番来之不易,且看且珍惜吧。
深渊,艾比斯与人
神的属性推断
就来自深渊的作品本身而言,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起神,更应该叫她造物者。
而以造物者的身份存在的神,它的感情层面的属性,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这部作品的内核。
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呢,因为我在观看本作的时候,脑袋里想了很多方面的假设。
每每当观看这种世界观庞大的作品的时候,我都倾向于用多种角度去猜想。
而我认为,比起线索1--深渊的探索,线索2--人物的身世,线索3--命运的联系这三个相较明显的角度。神的属性与情感是一个更加接近作品内核的角度。
如果你看完了这部作品,你会非常容易的回答前两个问题。
1、神是否拥有与人相似的善恶观,是非观。
2、神是否珍视世界--它的造物。
3、神的行为有一定的准则吗。
神的相关分析
1、神的选中
有关这一点,我想是这部作品里神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吧。
在这时,我开始问自己,神难道不会担心人类的死亡吗,神难道没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吗。
后来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显然,神所在意的并不是人类的生命。
2、神之于悲喜
什么时候神会哀伤,什么时候神会高兴。
这样我们很难想到答案。
但是艾比斯的构造告诉了我们答案。
单向的探索,愈发艰辛的环境。
失而复得的生命。
格外夺目的母爱。
似乎神在重新定义着生命的价值。
而神将这一半的世界藏在了艾比斯。
3、神与艾比斯
母性,是这个作品突出的主题。
而艾比斯则是母性的代表。
这个世界的最后秘密都留在了艾比斯。
好像这是最后的可能,也是造物者最后的反转。
世界有艾比斯。
人类没有艾比斯。
所以整个深渊的一切,都是神的私语。
而私语是讲给少数的。
这里可能藏了神的真言。
探索消耗着生命。
探索没有回头的机会。
探索的未来是未知和担忧。
4、神的世界
未完。
作者仅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二姨,没有什么深度和思想。人性描写都是惯用套路,主要是拿恶心画面作为噱头,很多剧情有种为了虐童而虐童的感觉。设定很好,但是作者能力不足,没办法把设定展开讲解,建议看的时候不要太深入思考。可能作者想表达的不止这些,但是他能表达出来的真的很浅显。好看是好看的,但是别太在意故事的连贯性和曲折性,就当做猎奇番下饭就足以。如果真的想看有点深度的末世番,我还是推荐少女终末旅行
超赞,目前7月唯一完美的番
我天这种成长题材,十三集内人物性格毫无发展是如何做到的😂😂
这部神作终于动画化了啊!!第一集就是交代下背景和人物,但说真的,如果我没看过原作的话估计会错过这片子呢,后面庞大的设定和故事没有完全体现挺可惜的啊。不要被幼齿的人物骗了,这片子绝对出乎你意料之外!!但真的是要吐血推荐!!!!
二季快点跟上!又讲一半!!!娜娜奇和米蒂😭😭😭😭😭你们这些死loli控总喜欢整些终生受难又永远不死的设定,难过死了!
(8/10)最后一集有些虐……最晚登场的娜娜奇风头有些盖过其他角色。深圳这么可怕的地方,没有一定实力,还是无法生存呢……
音乐,作画令人惊喜 主角都似人非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好些看两集就打一星的 因为这世界观缺乏秩序不够人性 俗人脑中未知必然是美好的 冒险必须是有利可图的 跳不出名为常识的框框当然会觉得这部不可理喻 从遥不可及深渊的距离上 到成百上千年跨度的时间上 人类就像被灯火吸引的虫豸一样微不足道啊
向下探索的设定和我五年前构思的轻小说撞车了,可惜一直没时间写,所以本来是别人追我尾变成了我撞别人。不过还好其它部分的设定都完全不同,看来要抽个时间把这本小说写出来了。
各方面都很好,竟然有点游戏质感。
因为动画周更等不及,就去布卡看了漫画,漫画看到哭,就收了实体,又因为想要书签就买了限定版,拿到了实体书琢磨着什么时候才能游戏化,一想到游戏里可能要收集很多遗迹,心里就蠢蠢欲动起来~
七月最佳。独特且有挖掘度的世界观,可爱的角色,流畅有张力的剧情,加上别具风味的配乐,虽然目前只看了一集,但已经感受到剧本和制作团队的可靠了。
让人体会到了动画能够拥有的力量。
如此清新明快的画风,如此金属的情节……又一部细思极恐的番补充于完结后:极为震撼,作画精美,很久没有给我带来这种感觉的动画了
越深沉的黑暗中,人性的光芒就越耀眼。本作世界观和主线的设置对于表现这种经典的衬托艺术可谓再适合不过。当然,重要的还是如何让这些故事顺理成章地发生:就结果而言,我上一次见到有同级别执行力的作者还是荒木飞吕彦。
可能是钢炼带来的阴影,这种暗黑对我来说还好吧。米蒂死的时候,娜娜奇的反应哭死我了,还有娜娜奇跟米蒂从六层回到五层的时候,娜娜奇说“神啊,救救我们吧。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属于我的生物。请你,不要夺走她。”哭死。
可能不会去看动画了,因为我在跟漫画。看到短评里说七月最佳。什么七月最佳啊!在我心中,十年以来只有《迷宫饭》可以跟它比肩。
毫无疑问,这是我开始每周追番以来最好看的一部动画。
看了那些差评的说法,我想说,如果你只看了一集就自以为什么都明白了,那你的评价一点参考的意义都没有
本季度的挖矿番(?)世界观非常有意思,感觉很适合游戏化,第一集制作太太太太惊艳(staff阵容也很强了),音乐一响起几乎心神驰骋,听说原作漫画很硬核,还有黑深残,不管了我要站这部了
为什么叫来自xxx的都这么一言难尽
奶一口本季最佳,娜娜奇什么时候登场啊!!!!!!!【除了画蛇添足的那一话之外非常安定,我就是想揉一揉吸一吸娜娜奇,有什么问题吗??要二期的话估计还得等等……